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是过年”

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是过年”

一、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过年”(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珍[1](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艳艳[2](2018)在《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素食饮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伴随着畜牧业带来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动物权利问题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素食饮食,但是校内饮食生活中,素食的饮食选择和营养支持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再加上素食青年缺乏营养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对素食青年的健康造成威胁。对此,本课题以运用服务设计和营养干预理论促进素食大学生的营养饮食为出发点,基于高校素食青年现有的饮食模式,总结出了问题和机会点,并结合涉及校园饮食以及营养指导的服务设计案例分析,获得服务设计介入高校素食服务系统的启示以及调研方向。调研借助导师课题、素食公益相关的组织平台、素食相关活动找到目标用户,运用初步及深度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法、角色体验等方法开展调研工作。根据初步调研发现高校素食青年大部分处于素食的初适期和适应期,并根据高校素食青年饮食行为运用洞察卡片归纳为4类典型用户,在素食的初适期和适应期的饮食行为存在许多的问题,但也是对其养成营养饮食习惯进行干预的好时机。通过对高校素食青年、食堂、餐厅等素食服务提供方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调研,总结归纳出需求点和问题要点,调研过程中还发现素食公益组织在高校素食青年群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营养干预理论以及WOOP行动卡片对养成习惯的促进作用,输出了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以及素食营养饮食常态化的设计策略,该原则和策略对高校素食青年的饮食服务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齐苗苗[3](2015)在《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治理形态及其变异 ——以C市J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社会的治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呈现总体性社会特征,政治、经济、社会三者合一,在这基础上国家主要通过“单位体制”来实现对城市社会的组织、动员和管理。街居制被作为辅助,拾遗补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之国家的各个领域出现分化,原有的单位制度逐渐走向消解,“国家一单位一个人”的纵向治理结构发生改变。20世纪90年起,社区建设运动在全国蓬勃兴起,国家试图通过社区建设,强化街居治理能力,从而重建城市基层社会秩序。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实践的积累,许多城市和地方提出了具有特色的街区治理模式,这些治理模式集中的反映了在街区治理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动与调整。本文以“国家一企业一社会”三者关系作为分析视角,运用社会学的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C市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一般街区治理由“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轨迹不同,超大型国企街区治理形态及其变迁具有特殊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计划经济时期超大型国企“单位办社会”街区治理模式。(2)改革初期超大型国企“单位去社会化”的街区治理转型。(3)新时期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形成的政企一体化的“开发区体制”。从街区的形成与起源来看,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而形成的。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建国初期,中国以单位体制作为载体实行压缩式的发展战略,使得企业与街区之间产生了密切联系。在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中,企业的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紧密相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单位办社会”的街区治理传统。这种治理传统主要具有以下四点特征:(1)形成了街区社会“国家-单位-个人”三个层级的纵向治理体系。(2)企业对单位成员提供“包下来”的福利制度和基础公共服务。(3)街区社会空间具有封闭性。(4)“区-街”政府的边缘化。这一时期,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机构的一个部分,既有生产职能,又有政治和社会职能。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国有企业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社会职能消弱。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单位办社会”的传统治理模式开始受到各方的质疑与批评,企业开始向“单位去社会化”转型。但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办社会”治理传统并没有在转型期彻底发生转变。“单位去社会化”的转型过程进展十分缓慢,企业剥离社会职能的过程,不仅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的社会责任的重新认定,还涉及街区治理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超大型国企在街区治理中处于主导性地位。首先,街区中先有企业,后有地方政府。其次,超大型国企直接归国家部委领导,行政级别高。最后,从资源占有上来看,企业在地域上具有集中性和封闭性,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地方政府。由此,在街区治理中不仅形成了“强企业,弱政府”格局,同时还形成了地方政府对超大型国企经济上的严重依赖。在此种格局之下,一方面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全部承接企业移交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另一方面超大型国企也不愿完全放弃街区治理权力,受到地方政府更多约束。因此,尽管超大型国企内部实行了三项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单位制度走向消解,但在单位街区的治理转型中超大型国企仅仅将企业的社会服务部门进行“局部剥离”和“内部市场化”,从而延续了超大型国企在街区中的治理权力和责任,并未真正实现“单位去社会化”。2000年左右,虽然由政府主导的社区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但在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中,由于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地方政府“弱势化”,社区建设缺乏根本的推动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新世纪初,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央企分离社会职能”的政策要求,超大型国企“去社会化”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正式启动。同时,超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巨大的经济实体对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构成重要影响,从而成为地方经济支柱。在“发展主义”逻辑下,地方政府紧紧依靠超大型国企。在这双重背景下,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形态发生了变异,街区治理“单位去社会化”过程并没有简单的剥离超大型国企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而是围绕服务企业形成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延续以企业主导的街区治理权力。在本文的案例中,企业与政府采取了“政企共建开发区”的形式,借此实现国家“央企去社会化”的改革要求。开发区成立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核心,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承接企业办社会的相关职能等为主要工作任务。在“开发区体制”下,由开发区管委会代表地方政府对开发区内的经济、社会事业进行统一管理。在人事安排上,开发区管委会成员由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派出,以Y企业人员为主体。政府与企业一体化,并且企业在权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这种特殊的“开发区体制”延续了企业对街区社会的治理权力。这种“开发区体制”看似是一种过渡性的权宜之策,实际上反映出在发展主义背景下,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中存在的“弱政府”逻辑。通过长时段的考察,本文认为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超大型国企街区“单位办社会”的治理传统存在合理性,随着改革开放,总体性社会不断分化,“单位去社会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在“发展主义”背景下,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形态的变迁需要经历复杂的过渡阶段,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最终街区共治的实现,需要合理界定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权力与责任。

孙来勤[4](2012)在《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 ——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文中提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变迁,直接影响了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和身份路径规划,让他们基于农村社会需求和自身需求,不断把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渴求拥持局部身份甚至获取其他后致身份。在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的“后普九”时代,农村教师的这种身份认同和身份路径现状,给建设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鲁西南L镇和L镇中学为田野地点,以L镇中学的六位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质的探究,以叙事方法展现了性别、年龄、阅历、职称、职务、身份获取方式各异的六位农村教师们,从身份想象、到身份获取、到学校场域内的身份体验和社会场域内的身份体验、再到身份认同或身份挣扎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不同教师身份路径节点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和教育体制语境的分析,力图呈现受政治、经济、传统文化、微观生态圈子、人情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身份路径复杂多变。因受质的研究局限,本研究只能力图还原六位农村教师的身份发展路径和生活现状,向致力研究农村教师队伍发展者提供一些或许有价值的素材,以给予农村教师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对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已有研究、研究理论架构、研究设计和研究价值加以分析、诠释或说明后,本研究对六位教师的生活场域和工作场域的历史变革、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周边人群等背景性材料做了描述。然后,以本研究架构的身份发展路径为铺展线索,描述了六位农村教师如何从身份想象到获取教师身份的历程,对影响其身份想象和身份获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传统性因素及各自的特质进行了分析,并探究性别差异对身份想象和身份获取的影响。接着,对六位教师入职L镇中学场域后的身份体验变化情况进行了描述,重点探讨了身份体验的阶段性特征和微观生态“圈子”对身份体验的独特影响。再后,展现了在L镇社会场域内六位教师的主干身份拓展的情况,及他们在L镇社会场域内不同的身份体验,探讨了变迁语境下教师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的必然性。最后,不期将至的学校合并打破了既有身份利益格局,将会影响六位教师既定的身份发展路径,并描述了他们各自的身份路径调适情况。在结语部分,通过对正文个各章小结部分的剥离整合,归纳总结了本研究的研究发现:正面身份想象的根基已松动,但仍表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性;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场域融入和场域适应的差异,使教师身份体验极具复杂性;非连续性事件不仅干扰身份延续,甚至加速身份游离或变更。随后,结合研究发现提出了对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并对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拓展改进的空间加以说明。

周莹[5](2012)在《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春运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运见证了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运用制度主义和社会结构的理论视角,从我国春运的历史背景、现实境况以及制度体系出发,基于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春运有关的组织者(铁路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购票者(旅客)、倒票者(“黄牛”)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的人群的访谈以及大量的文献分析,从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结构性困境、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进而探索在制度变革进程中如何有效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通过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促成因素和生成路径的探究发现,与中国人口流动的嬗变历程相对应,春运现象也随之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铁路发展非常滞后,运力极其匮乏。但是在当时,春节前后铁路运力供需仍能保持相对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铁路的建设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票难求”现象逐渐产生、突显和加剧;在经济社会转型、政府管理思路变革、人口变迁和铁路运营及管理格局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特有的周期性问题,即便是在高铁运网快速扩张的今天,仍然摆脱不了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高铁的出现,其本意在于缓解铁路运力上的不足,提高运能,但在一个竞争不充分的铁路市场中,这一目标非但未曾有效实现,反而使得大量低收入群体可供自己选择的普列更为减少,进而将其推入一个更为拥挤的、更为有限的选择空间内,这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一票难求”的状况。春运铁路运力不足的原因固然有多种,但就其本质而言,不外如下两个主要方面:需求旺盛与运能不足。中国社会近数十年来的社会转型带来了人口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客观上导致铁路客运需求在一个较短时期内发生井喷。与激增的需求相比,铁路在供给方面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铁路运能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低水平徘徊。这一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铁路市场中的垄断体制所产生的低效率与非充分竞争效应无疑是导致这一弊病长期存在的深刻致因。毫无疑问,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在中国客观存在。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而言,铁路客运表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公众对于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相应也是客观存在。但由于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铁路运能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一种稀缺性资源,这就更加放大了铁路客运供需市场“一票难求”的非均衡效应。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中国近数十年来的体制变迁,深刻地影响了铁路客运市场的供需平衡,而这正是铁路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制度是人类对规则或规范的理性选择行为,它既包含着制度本身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内在逻辑,也反映着创新进程中的价值追求和伦理意涵。因此,铁路票务制度在设计初衷上追求制度绩效目标的同时,也注重制度本身蕴涵的社会关照,体现伦理与道德关怀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本身却在执行中被异化从而产生负外部性,影响了火车票资源的公平分配。长期以来,为了维护身份化的户籍—职业分层体系,国家通过制度构建给予行政—制度支持,从而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严格的制度区隔。在春运火车票分配问题上也不例外,制度区隔同样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预设了各阶层民众之间、时空之间以及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差异,并形成了身份区隔、时空区隔和部门区隔。同时,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执行力扭曲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铁路客运票务制度出现失灵与异化的现象,引发了车票配额与调度有失公平、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违背关怀初衷、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被无限滥用,以及便民代售点逆向选择等现象的发生。对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的巨大民怨与社会危机不仅是针对运力不足,更多的是指向分配不公。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中,人情、面子、关系、部门利益、权力寻租等非正式制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和约束性,它们总能以其强大的“根基”和多年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正式制度的效用发挥和改革完善,从而使得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进一步突显。其中值得注意的变化在于,在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殖民”日常生活世界的今天,非正式制度的嵌入逻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以人情、面子为主的关系嵌入向现代以利益交换、权力寻租为主的利益嵌入的转变。关系嵌入更多在于维护人际关系,为个人在生存、发展进程中获取社会资源建构有效社会支持系统;而利益嵌入则更多指向利益诉求,它不仅把传统的关系嵌入庸俗化、功利化,更使之与权力的结合愈益紧密,导致权力寻租更加隐形化、复杂化和普遍化。研究发现,铁路春运“一票难求”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交通运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在社会转型期,旧的制度体系向新的制度体系变迁的过程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即制度变迁引发了社会结构分化,结构分化带来了社会关系变革,社会关系变革又加剧了处于不同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中的个体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甚至妨害到了他们在享受火车票这种公共产品时的正当权利。这一方面是制度壁垒与刚性需求、路径依赖与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结构性困境下的运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稀缺资源行政垄断、正式制度的异化和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等导致的分配不公。从而引发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运力不足引发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同时,资源分配不公继续加剧运力不足。在当今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降低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弱化效应,并从制度建构、规范化运作等方面持续增强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保障个体权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正义。

程琼[6](2008)在《现代城市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老年公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经济、社会观念以及老年事业的发展却很大程度滞后于老龄化的进程,集中表现为我国的社会养老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和现有的社会养老机构的问题重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速,面对着数量巨大的老年人群,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些急需面对的问题和思考。为老年人缔造一个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人性化的养老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家里和在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地独立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公民,这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尊重,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而如何打造这样的养老居住环境,已成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探访,对这一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力求从中获悉一些理论依据;然后对我国城市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现状和趋势作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述,目的在于指出现阶段的我国城市的养老模式和养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备在今后的设计中引以为戒和找准目标;随后,分析了老年人的特征和特殊需求,以及无障碍环境的相关理论,使之成为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的依据;再根据这些理论依据从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外部、内部空间环境两大方面着手,分析了老年人的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即将大量出现的老年人养老居住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黄启兵[7](2006)在《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史料来源,以制度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高校设置的重大事件为标志,梳理了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历史,总结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败得失,提出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晚清以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分别经历了晚清时期的制度初建,民国前期的制度反复,民国后期的渐趋成熟,共和国时期的制度初建、制度颠覆、制度重建四个大的时期。纵观近百余年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化历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制度的起源来说,我国高校设置制度是移植外生与精英设计,具有“政治论”导向的特点;从其变迁过程来说,各个利益主体经过多元博弈下的冲突与协调,路径曲折: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高校设置呈现出若干历史的烙印,如院校之间的分分合合、高师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重点大学制度、分区布局原则、部门办学的冲突、私立高校的兴衰、教会大学的立案等等;从高校设置制度的特点来说,其制度变迁充满激进色彩,其制度导向充满了工具主义,其制度产生充满了理性设计与理想主义,充满了借鉴模仿的痕迹,其制度空间时而弹性时而刚性,其制度传承既有断裂也有绵延,对制度的重视程度既有制度神话也有制度虚无。 我国高校设置的历史变迁告诉我们:现今的高校设置方式都有其历史的渊源,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高校设置不可能割断历史,只能在历史中延续。同时,它也告诉我们:我国的高校设置需要制度化生存,尤其需要在具有连续性、一般性、开放性、本土化的制度中生存,要注重互动博弈的制度,警惕理性设计的自负,防止高校设置中的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

蔡尚伟[8](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赵建设[9](2001)在《中国高校学生住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中国当前高等院校学生住宿资源 (宿舍及相关设施 )严重匮乏、住宿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中国高校学生住宿的发展模式 :建设资金多元化 (招商引资 ,贷款兴建 ,联合兴建 ) ,管理模式物业化 ,学生住宿自主化。

邓贤[10](1992)在《中国知青——梦》文中研究指明 这是一本属于我们自己和那个时代的书。谨以此书,祭奠所有在辉煌的噩梦中悄然死灭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留在昨天和走进今天的同龄人。——作者题记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二、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过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过年”(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兴起素食为餐饮市场带来新机遇
        1.1.2 素食动因源自对生活、生命、生存的思考
        1.1.3 高校素食人群的饮食存在营养隐患
        1.1.4 服务设计为健康营养素食提供新趋势
    1.2 研究现状
        1.2.1 素食营养研究现状
        1.2.2 服务设计在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与服务设计
    2.1 素食概述
        2.1.1 素食文化
        2.1.2 素食类型
        2.1.3 “素”生活
    2.2 高校素食青年概述
        2.2.1 高校素食青年
        2.2.2 高校素食文化协会
        2.2.3 高校素盟(UCVA)
    2.3 营养素食概述
        2.3.1 中医养生中的素食
        2.3.2 营养学中的素食
        2.3.3 素食金字塔解析
    2.4 营养干预理论
        2.4.1 知信行理论(KABP/KAP)
        2.4.2 计划行为理论(TPB)
        2.4.3 阶段变化理论(TTM)
        2.4.4 自我效能理论(SET)
        2.4.5 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
    2.5 服务设计概述及介入素食营养饮食指导的思考
        2.5.1 服务设计概念及原则
        2.5.2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
        2.5.3 服务设计的应用
        2.5.4 服务设计介入素食营养饮食的思考
第三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系统分析及案例研究
    3.1 高校素食青年现有饮食模式比较分析
        3.1.1 食堂型
        3.1.2 校外素餐型
        3.1.3 自制素餐型
        3.1.4 三种模式总结
    3.2 现有高校营养素食流程分析
        3.2.1 营养素食供餐流程分析
        3.2.2 素食青年用餐流程分析
    3.3 营养素食服务触点分析
        3.3.1 身体状况评估及营养需求
        3.3.2 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及饮食搭配知识
        3.3.3 完善利于营养吸收的身体及心态条件
        3.3.4 营养摄入后的评估与反馈
        3.3.5 形成营养管理常态
    3.4 高校营养素食餐服务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4.1 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3.4.2 利益相关者动机矩阵分析
    3.5 服务设计介入营养素食的案例与启示
        3.5.1 营养餐食服务设计案例
        3.5.2 营养餐食服务设计案例比较
        3.5.3 服务设计介入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的启示
第四章 高校素食青年调研分析
    4.1 调研计划安排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方法及内容
    4.2 素食用户初步调研
        4.2.1 《三日全食记》课题对素食用户的调研观察
        4.2.2 素食用户初期调研问卷分析
        4.2.3 素食用户初期调研小结
    4.3 高校素食青年用户深度调研
        4.3.1 高校素食青年调查问卷分析
        4.3.2 高校素食青年的访谈与分析
        4.3.3 高校食堂、餐厅的调研与分析
        4.3.4 深度调研问题及需求点总结分析
    4.4 高校素食青年典型用户(洞察卡片)
    4.5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方向
第五章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
    5.1 营养素食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
        5.1.1 促进素食文化发展实现自我追求
        5.1.2 整合多方资源价值共创
        5.1.3 实现营养素食服务多元化
    5.2 高校素食服务系统构建设计原则
        5.2.1 产品服务功能层面
        5.2.2 情感体验层面
        5.2.3 价值共创层面
    5.3 构建营养干预常态化的设计策略
        5.3.1 WOOP理论干预营养习惯形成
        5.3.2 营养干预常态化环境搭建
        5.3.3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常态化的设计模型
    5.4 高校素食青年营养素食的服务设计工作坊
        5.4.1 工作坊一:素食大学生健康设计
        5.4.2 工作坊二:素食文化协会项目路演
        5.4.3 服务设计策略的反思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项目

(3)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治理形态及其变异 ——以C市J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超大型国有企业
        1.3.2 单位街区
        1.3.3 治理
    1.4 研究方法与个案呈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个案呈现:作为典型样本的J街区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关于单位制度及其变迁的研究
        2.1.2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2.1.3 街区治理中的权力研究
        2.1.4 街区治理模式研究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框架及其适用性
        2.2.2 “政府—企业—社会”关系分析框架
第3章 “单位办社会”:计划时期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治理传统
    3.1 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传统的形成及发展轨迹
        3.1.1 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传统的形成
        3.1.2 “单位办社会”街区治理传统的发展
    3.2 “单位办社会”街区治理传统的基本特征
        3.2.1 “国家—单位—个人”的纵向治理结构
        3.2.2 单位的“父爱主义”
        3.2.3 国企街区空间上的封闭性
        3.2.4 “区-街”政府的边缘化及依赖性
第4章 “单位去社会化”:改革初期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治理转型
    4.1 单位街区治理转型的背景
        4.1.1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4.1.2 对“企业办社会”的批判
        4.1.3 企业“去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思路
    4.2 单位制走向消解
        4.2.1 三项制度改革
        4.2.2 住房制度改革
    4.3 超大型国企“单位去社会化”的特殊路径
        4.3.1 “主辅分离”:社会服务部门“市场化”
        4.3.2 “管干分离”:公司组建社会事业管理部
    4.4 社区建设的兴起及超大型国企对社区建设发展的制约
第5章 “开发区体制”:新时期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特殊治理形态
    5.1 开发区体制形成的背景
        5.1.1 国家政策推动“超大型国企去社会化”
        5.1.2 超大型国企对地方经济的重要影响
    5.2 所谓“开发区体制”
    5.3 开发区体制下街区治理形态
        5.3.1 街区治理权力的重构
        5.3.2 “街区一体化”治理
        5.3.3 “网格化、信息化”治理
        5.3.4 社区结构“科层化”
    5.4 街区治理过程的案例研究
        5.4.1 从“单位认同”到“社区认同”:街区治理模式转换的合法化过程
        5.4.2 社工服务项目申请:开发区体制的约束与“关系”运作
        5.4.3 从“刁民闹剧”到“官民双簧”:弃管小区治理实践的策略主义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6.1 超大型国企街区治理中的“国家-企业-社会”关系
        6.1.1 理论拓展:从“国家与社会”到“国家-企业-社会”
        6.1.2 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变迁中“国家-企业-社会”关系的演变
    6.2 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形态的变异及其评价
        6.2.1 “发展主义”背景下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治理形态及其变异
        6.2.2 “开发区体制”:“皆大欢喜”的结局与潜在的治理困境
        6.2.3 走向“街区共治”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4)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 ——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问题
    二、 现有研究综述
        (一) “身份”研究
        (二) “身份认同”研究
        (三) 身份建构研究
        (四) 教师身份研究
        (五) 现有研究评析
    三、 研究架构诠释与身份路径图释
        (一) 研究架构诠释
        (二) 身份路径图释
    四、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整体规划
        (二) 研究方法介绍
        (三) 研究对象介绍
        (四) 研究伦理说明
        (五) 信度和效度说明
    五、 研究的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六、 研究的创新
        (一) 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二) 研究路径的新突破
        (三) 概念术语的新阐释
第一章 “我”所处的场域
    引入:社会变迁带来身份路径变化的契机
    一、 “我”所处的自然场域
        (一) L 镇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二) L 镇的交通出行
        (三) L 镇的物产
    二、 “我”所处的文化场域
        (一) L 镇的历史
        (二) L 镇的乡俗
    三、 “我”所处的社会场域
        (一) L 镇的乡民
        (二) L 镇的精英们
        (三) L 镇村屯分布及街市布局
    四、 “我”所处的职业场域
        (一) L 镇中学历史
        (二) L 镇中学“曾经”的精英
        (三) L 镇中学现状
        (四) L 镇中学的“圈子”
        (五) L 镇中学的酒文化
    小结: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孕育着身份认同危机
第二章 “我”是谁?
    引入:“身份想象”到“身份获取”
    一、 F 老师:当过兵、经过商的“转正民师”
        (一) 作民师时曾经红火过
        (二) 民师辞职下海,贩运过木材
        (三) 师专民师班毕业后转正了
    二、 E 老师:曾经的“中师财女”
        (一) 没复读就考上了中师
        (二) 家教挣钱买了旅游鞋和蝙蝠衫
        (三) 通过了英语大专自学考试
    三、 D 老师:为爱而归的“坐地户”
        (一) 阴错阳差竟然学了英语
        (二) 为“比翼”做了农村教师
        (三) 停薪留职当过“沈阳老客”
    四、 C 老师:搭分配末班车而来的本科生
        (一) 小时候根本没想过做老师
        (二) 高考扩招考上师范本科
        (三) “有幸”最后一批被“分配”
    五、 B 老师:随招商引资而来的“三支一扶”人员
        (一) 在东北高考上了师范本科
        (二) 大三时差一点就参军了
        (三) 为方便照顾生意才来 L 镇中学
    六、 A 教师:满足家人“理想”的代课人员
        (一) 初中毕业上了“三二连读”
        (二) 三二连读期间做过兼职网管
        (三) 原本想开网吧,结果做了代课教师
    小结
        (一) 旱涝保收:农村教师身份价值根基已经松动
        (二) 不风不雨:教师身份行为方式仍受农村女性追捧
第三章 L 镇中学场域内的“我”
    引入:“主干身份”与“主干身份体验”
    一、 “再作最后一个揖”的 F 老师
        (一) 教好语文,准备去做“秘书”
        (二) 当会计要靠实力和机遇
        (三) 有必要融入各个“圈子”
    二、 “低调做人”的 E 老师
        (一) 卖力气让学生打好基础
        (二) 要给“学生同事”做榜样
        (三) “指标到校”了,干好了又能咋样
    三、 “学校坐地户”D 老师
        (一) 街面上差不多一切都能“趟平”
        (二) 因为“腰椎”问题干了后勤
        (三) 砸过“新校长”借的割草机
    四、 “茅塞渐开”的 C 老师
        (一) 不挤占时间,哪有成绩
        (二) 被泼墨水后明白了不少
        (三) 考研考公务员都没通过
        (四) 可能要做办公室副主任
    五、 “吊儿郎当”的 B 老师
        (一) 体育外堂上的“欧耶”
        (二) 可以跟领导称兄道弟
        (三) 不在乎什么职称
    六、 “对课堂有了感情”的 A 老师
        (一) 感悟了老师的“辛苦”
        (二) 感觉自己最受学生喜欢
        (三) 真的不愿意参加例会
    小结
        (一) 强势教师:正面身份体验源于“坐地户效应”和”圈子”
        (二) 弱势教师:负面身份体验原因各异但身份行为日趋效仿强者
        (三) 过渡教师:懵懂的正面身份体验与负面身份体验碰撞博弈
第四章 L 镇社会场域的“我”
    引入:“局部身份”与“局部身份体验”
    一、 很有“民间价值”的 F 老师
        (一) 村里“红白丧葬”都离不开
        (二) 可不敢担当什么“民间行长”
        (三) 在“计生口”和“武警口”有人
    二、 “英语辅导很有效果”的 E 老师
        (一) 我们“孤儿寡母”不容易
        (二) 课外补习也算是积点德吧
        (三) 有时也很提心吊胆的
    三、 “很像个老板”的 D 老师
        (一) 做买卖必须有自己的“门道”
        (二) 生意场上很有“老师样”
        (三) 很有必要“低调为人”
    四、 打算“逐步入流”的 C 老师
        (一) 就剩安装线路这点能耐了
        (二) 真的羞于说出月工资数
        (三) 得“逐步入流”做点什么了
    五、 “做老板力不从心”的 B 老师
        (一) 管理车队比上体育课难多了
        (二) 文质彬彬的只能让人算计
        (三) 钱足够的话,“农村教师”也很清闲
    六、 “被人高看一眼”的 A 老师
        (一) 也可以“不风不雨”了
        (二) 为牛羊贩子做过网站维护
        (三) 很有选择“对象”的余地
    小结
        (一) 专业身份价值在农村社会场域内有着巨大拓展空间
        (二) 专业人员身份性质和市场语境应允许适当获取局部身份
第五章 延续还是游离的“我”
    引入:学校合并重组带来身份研究的新契机
    一、 “不能做会计就内退”的 F 老师
        (一) 继续做“会计”的可能不大
        (二) 能“内退”的话考虑干礼仪公司
    二、 “合并不合并无所谓”的 E 老师
        (一) 除了继续教英语,还会啥
        (二) 为了儿子的学费还得办班
    三、 “留下做后勤主任”或“病休”的 D 老师
        (一) 留下来做中心小学的后勤主任
        (二) 也许在病休期间干点别的
    四、 “争取进教育局或镇教办”的 B 老师
        (一) 反正“三支一扶”快到期了
        (二) 干行政比当教师有前途
    五、 “除了听安排还能如何”的 C 老师
        (一) 后悔没去县二中的初中部
        (二) 听之任之算了
    六、 “不考编死路一条”的 A 老师
        (一) 可能连代课教师也当不上了
        (二) 我能考上编吗
    小结
        (一) 布局调整难以有效促进正面主干身份体验者的身份延续
        (二) 布局调整可能会加速正面局部身份体验者的身份游离
结语
    一、 研究发现
        (一) 正面身份想象的根基已松动,但仍表现出一定的代际差异
        (二) 主干身份向社会场域拓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三) 场域融入和场域适应的差异,使教师身份体验极具复杂性
        (四) 非连续性事件不仅干扰身份延续,甚至加速身份游离或变更
    二、 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 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待遇,加强潜在优秀师资的正面身份想象
        (二) 构建严格管理考核机制,增强优秀教师的正面主干身份体验
        (三) 完善专业职称评聘制度,提升正面身份体验者主干身份认同
    三、 研究的局限
        (一) 身份路径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 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 继续研究构想
        (一) 继续跟踪观察现有研究者的身份路径变迁情况
        (二) 扩展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增加辅助性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后记

(5)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票难求”的生成路径
    2.1 改革开放前铁路运力供需相对均衡的体制基础
        2.1.1 改革开放前的春运概述
        2.1.2 改革开放前铁路春运运力供需分析
        2.1.3 运力不足下的相对均衡
    2.2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力不足与“一票难求”
        2.2.1 改革开放以来的铁路状况
        2.2.2 “一票难求”的显现、凸现和持续
        2.2.3 “一票难求”引起的民怨和危机
    2.3 高铁扩张后的挤出效应
        2.3.1 高歌猛进的高铁建设
        2.3.2 运力提升后的供需悖论
第三章 体制变迁与供需失衡:运力不足的结构性困境
    3.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与铁路运力之间的张力
        3.1.1 社会流动的体制变迁
        3.1.2 体制变迁下激增的春运客运需求
        3.1.3 铁路运网建设滞后的状况与原因
        3.1.4 春运铁路运力供需矛盾分析
    3.2 垄断与低效:铁路运力不足的体制困境
        3.2.1 垄断体制下的铁路发展悖论
        3.2.2 铁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低下
    3.3 “一票难求”:公众选择偏好与资源稀缺性的放大效应
        3.3.1 铁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3.3.2 公众对铁路客运的选择偏好
        3.3.3 “一票难求”的放大效应
第四章 正式制度的负外部性与车票资源配置不公
    4.1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设计理念与社会关怀
        4.1.1 铁路客运售票的系统安排与整体关照
        4.1.2 对特殊人群的预留票与优先购票制度
        4.1.3 适度规模需求的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
        4.1.4 便民初衷的客票代售点
        4.1.5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其他规定
    4.2 铁路客运售票系统的制度区隔
        4.2.1 身份区隔:购票群体的阶层分化
        4.2.2 时空区隔:购票需求的条件转换
        4.2.3 部门区隔:铁路系统与购票公众之间
    4.3 铁路客运票务制度的失灵与异化
        4.3.1 车票配额与调度原则的有失公平
        4.3.2 预留票与购票优先权的道德风险
        4.3.3 团体票与合同订票制度的无限滥用
        4.3.4 便民代售点的逆向选择
第五章 非正式制度的嵌入与车票获取机会不公
    5.1 人情面子:车票获取的重要渠道
        5.1.1 差序格局下的人情面子
        5.1.2 人情面子在车票获取中的运作方式
    5.2 关系运作:“黄牛”现象分析
        5.2.1 “黄牛”的关系网建构
        5.2.2 “黄牛”关系运作中的利益交换
    5.3 部门利益交换与权力寻租
        5.3.1 部门间利益交换
        5.3.2 权力寻租
    5.4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交互作用
        5.4.1 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效率的弱化
        5.4.2 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规制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结构性困境下的不足
        6.1.2 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与分配正义
        6.1.3 不足与不公的双重变奏
    6.2 讨论与建议
        6.2.1 铁路改革与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6.2.2 机会平等与资源配置机理
        6.2.3 个体权利与分配正义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卷内备考表

(6)现代城市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老年公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人口增长与年龄结构变化情况
        1.1.2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内容框架
    1.3 养老居住环境的相关概念
        1.3.1 老年人的概念
        1.3.2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定义
        1.3.3 老年人养老设施的概念
        1.3.4 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章小结
2 我国城市养老居住环境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我国城市养老居住环境发展的历史背景
    2.2 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现状分析
        2.2.1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2.2.2 社会福利养老模式
        2.2.3 老年公寓养老模式
    2.3 我国城市老年公寓现状调研与评估
        2.3.1 选择调研区域的背景
        2.3.2 选择调研对象的概况
        2.3.3 调研的项目和内容
        2.3.4 老年公寓寓外部空间间环境现状状调研与评估
        2.3.5 老年年公寓内部部空间环境境现状调研与评估估
        2.3.6 老年公寓满意度与需求问卷调查
        2.3.7 调查结果结论分析
    2.4 我国城市养老居住环境的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3 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1 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依据
        3.1.1 老年人的特征
        3.1.2 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3.1.3 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环境设计理论
        3.1.4 相关设计规范研究
    3.2 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
        3.2.1 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原则
        3.2.2 满足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安全性的原则
        3.2.3 满足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舒适性的原则
        3.2.4 满足老年人对社会交往需求的原则
        3.2.5 满足老年人对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的原则
    3.3 本章小结
4 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设计分析
    4.1 老年公寓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4.1.1 老年公寓总体规划设计
        4.1.2 老年公寓室外活动空间设计
        4.1.3 老年年公寓室外外步行空间设计
        4.1.4 老年公寓室外景观空间设计
        4.1.5 老年公寓室外休憩空间设计
        4.1.6 老年公寓外部空间辅助设施设计
    4.2 老年公寓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4.2.1 老年公寓对楼层的考虑
        4.2.2 老年公寓内部公共交通空间的设计
        4.2.3 老年公寓内部公共使用空间的设计
        4.2.4 老年公寓老人居室单元空间设计
        4.2.5 老年公寓内部空间的细部设计
        4.2.6 老年公寓内部空间智能化的运用
    4.3 其他相关要素
        4.3.1 老年公寓的服务设施与服务质量
        4.3.2 老年公寓的管理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1.1 在老年公寓外部空间环境方面
        5.1.2 在老年公寓内部空间环境方面
        5.1.3 在老年公寓的经营、管理方面
        5.1.4 在政府方面
    5.2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追溯历史与聚焦制度
    一、问题之源
    二、方法之镜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体系结构
    六、其他问题
第一章:困境中的突围:晚清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旁采泰西:洋务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二、“西学”东渐: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三、传统的断裂:书院改制与高校设置
    四、新制度的创始: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与高校设置
    五、旧制度的终结:科举制的废除与高校设置
    六、新机构的组建:学部的建立与高校设置
    七、最后的挽歌:存古学堂的兴衰与高校设置
第二章:混乱中的秩序:民国前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的转型与变革:学制演变与高校设置
    二、分区设置与地方兴学:高校设置的地区布局
    三、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的独立设置问题
    四、兴学与整顿:法政学校、私立大学的兴起与治理
    五、还我主权:收回教育权运动与教会大学立案
第三章 动荡中的规范发展:民国后期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理性设计的限度:大学院、大学区制与高校设置
    二、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上):公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三、规范办学的制度化(下):私立高校的整顿与高校设置
    四、战火中的迁移与调整:抗战期间的高校设置
    五、走在回家的路上:抗战胜利后的高校回迁与调整
    六、红色的高等学校:非国统区的高校设置
第四章:悲欢离合中沉浮:共和国高校设置的制度分析
    一、制度初建与制度绵延:共和国初期的高校设置
    二、制度借鉴与重新洗牌:院系调整与高校设置的单科化
    三、大跃进与大调整: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高校设置
    四、制度虚无中的“教育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高校设置
    五、恢复增设与制度重建:“文化大革命”后的高校设置
    六、制度健全、重中之重与合并狂潮:世纪转折点上的高校设置
第五章:历史的轨迹与制度化生存
    一、制度化历程:我国高校设置变迁路径的制度分析
        1、移植外生、精英设计与“政治论”导向:高校设置制度的起源
        2、冲突与妥协中的多元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变迁
        3、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高校设置的制度化路径
        4、断裂与绵延的交织:高校设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转向与路径依赖
    二、历史的烙印:我国高校设置的若干特点分析
        1、分分合合的演绎:院校的分离与合并
        2、独立与融合的纷争:高等师范院校的设置
        3、重点发展:重点大学制度与学术金字塔
        4、均衡布局:高校地区布局问题
        5、归于一统与分散办学:部门办学问题
        6、两条腿走路与一条腿独行:私立高校的兴衰
        7、外人办学与教育主权:教会大学的立案与消亡
    三、历史的教训与制度化生存:高校设置制度的若干特点分析
        1、激进与渐进:高校设置制度的连续性问题
        2、目标与制度:高校设置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3、刚性与弹性:高校设置制度的开放性问题
        4、移植与本土:高校设置制度的本土化问题
        5、理性设计与互动博弈:高校设置制度的原发性问题
        6、制度神话与制度虚无:高校设置制度的两极化问题
    四、回顾与前瞻:基本结论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8)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3、文献综述
        4、研究难度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声明
后记

(9)中国高校学生住宿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中国高校学生住宿存在的问题
    (一) 住宿资源严重匮乏
    (二) 住宿管理模式落后
二、高校学生住宿的发展模式
    (一) 建设资金多元化
        1.招商引资。
        2.贷款兴建。
        3.联合兴建。
    (二) 管理模式物业化
    (三) 学生住宿自主化

四、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过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高校素食青年营养干预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林艳艳. 江南大学, 2018(01)
  • [3]超大型国企单位街区的治理形态及其变异 ——以C市J街区为例[D]. 齐苗苗. 吉林大学, 2015(01)
  • [4]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 ——L镇中学六位农村教师日常叙事[D]. 孙来勤.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不足与不公:铁路春运“一票难求”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 周莹.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6]现代城市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以老年公寓为例[D]. 程琼. 重庆大学, 2008(06)
  • [7]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 黄启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8]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
  • [9]中国高校学生住宿发展模式研究[J]. 赵建设.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 [10]中国知青——梦[J]. 邓贤. 当代, 1992(05)

标签:;  ;  ;  ;  ;  

山东高校后勤分离“不是过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