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蒸汽喷射技术初探

声波蒸汽喷射技术初探

一、声波注汽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彦芳[1](2020)在《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如何有效缩短预热时间,提高蒸汽腔发育速度/质量,合理判断转入生产时机,评价地质力学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是当前克拉玛依超稠油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从地质力学角度探讨以上难题的解决方法。前人对克拉玛依油砂剪胀和张性扩容的力学/温度条件、微观变形机理和应力-渗流耦合关系认识不清。本文通过三轴剪切实验、等向压缩-膨胀循环加载实验、电镜扫描实验、渗透率实验等,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砂在储层改造和SAGD开采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微观结构和渗流特征。三轴剪切实验发现,常温下0.5~2 MPa有效围压下存在应变软化和剪胀,剪胀量随围压降低而增加;45~70 oC时,0.5 MPa有效围压下应变软化和剪胀明显;100 oC下,0.5~5 MPa有效围压下均发生了明显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等向加载实验显示,随着孔隙压力增加,油砂体积膨胀,体积扩容量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电镜实验显示,原状油砂颗粒间的接触点/面稀少,粒间充填大量沥青/粘土混合物,具有沥青基底式胶结结构;常温和0.5 MPa有效围压下剪切带发育明显,砂粒显着翻转,形成粒间大孔隙;高温下沥青排出孔隙后,角砾状颗粒充分接触,形成“互锁”结构,提升剪胀潜能。渗透率实验显示,在低有效围压下发生剪胀有利于提高渗透率;随着平均有效应力降低,张性扩容诱导渗透率在半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增加趋势。传统油砂本构模型未充分考虑温度、沥青相变和孔隙塌陷。本文改进了一种沥青基底式胶结油砂弹塑性本构模型,及考虑温度和有效含油饱和度的盖帽Drucker-Prager(D-P)模型。研究发现,从20 oC到70 oC,油砂弹性模量降低,体积模量和泊松比增加;70 oC到100 oC,弹性模量增加,体积模量和泊松比降低。随温度增加,D-P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降低,剪切屈服面和盖帽屈服面均收缩。剪胀诱导渗透率与体应变呈近似线性关系。张性扩容诱导渗透率随体应变增加而增加,温度较高时渗透率增加幅度更大。采用Touhidi-Baghini公式拟合渗透率-体应变关系的效果较好。体积扩容后,岩石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均增加。传统模型没有考虑SAGD不同开采阶段稠油热-流-固耦合机理的差异性,没有考虑稠油相态变化对热-流-固耦合分析的影响。本文建立了SAGD全生命周期内储层改造-预热-生产各个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模型,给出了各阶段骨架热孔隙弹塑性变形方程、渗流方程和相变传热方程,推导了耦合有限元方程,给出了求解耦合方程组的数值算法。依据改进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挤液扩容阶段,模拟井底压力与现场实测数据相符,储层温度传播范围较小,井壁岩石应力路径沿着向左靠近剪切屈服面的方向移动,储层中仅有热孔隙弹性变形,井间区域孔隙度增加量最大。若不考虑井筒传热效应,则应力路径整体向左上平移,更接近于剪切屈服面,但储层同样仅有热孔隙弹性变形,最大孔隙度增加量位于井壁处。对更深储层进行挤液改造,其应力路径整体向左上平移,更接近于剪切屈服面。预热阶段,井间热力连通充分,沥青相变区呈椭圆形,最大Mises应力位于井壁下方,井周附近半米范围内出现塑性区。若不考虑相变传热,则井间温度增加速度更快。蒸汽突破和蒸汽腔上升阶段,腔外压力传播比温度传播快,蒸汽腔正上部孔隙度增加量最大,蒸汽腔及其边缘位置发生塑性屈服;蒸汽腔横向扩展和蒸汽腔衰减阶段,泄油区体积增加,蒸汽腔外两侧孔隙度增加量最大。本文提出了一套SAGD全生命周期内施工效果的评价建议,提出了一种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工程设想,并在理论上给予了佐证。研究表明,在挤液扩容阶段,增加注液压力或体积扩容量将扩大水力波及范围,增加井底距、井间距或注液粘度将缩小水力波及范围。在预热阶段,沥青相变界面移动速度和井壁热流量随时间逐渐降低,井间中点温度达到80 oC时即可转入生产。在生产阶段,考虑地质力学因素的预测产量高于传统模型。对含泥质夹层储层进行挤液扩容,上夹层正上部的孔隙压力基本没有增加,井壁岩石应力路径沿着向左接近剪切屈服面的方向移动,储层只有热孔隙弹性变形,两夹层中间的孔隙率增加量最大;沿着注汽井延伸方向,孔隙率差异大,导致不同井段预热阶段的初始蒸汽腔非均匀发育。采用直井辅助技术对含泥质夹层储层进行挤液扩容后,上夹层上部储层孔隙压力有明显提升,水平井井壁岩石应力路径向左移动,更加接近于剪切屈服面;对于含夹层段储层,孔隙比在纵向上整体增加,上夹层上部储层孔隙率显着改善。对于采用直井辅助挤液扩容后仍无法有效开采的储层,应当调整生产策略,将水平井改造为注汽井,直井改造为生产井进行开采。

韩建[2](2020)在《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常规石油储量和产量的持续下降,稠油的地位日益突出,因稠油粘度高,密度大给开采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主要开采方法是稠油热采法,即向注汽井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由于蒸汽中含有较高的热量,可使油层温度升高,降低稠油粘度,减少流层阻力,使稠油易于流动,然后利用常规方法加以开采。为了有效掌握油层的位置及油层的分布,明确各部分油层对注入蒸汽的吸收情况,提高采收率及节约能源,必须对注汽井蒸汽热效特性的关键参数蒸汽干度进行在线实时准确的测量。本文从水和水蒸汽的物性原理出发,考察了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蒸气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率与干度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该对应关系构建了相应的两种干度反演模型。首先设计了基于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PCF-SPR)的折射率传感结构,并对折射率测量灵敏度进行仿真分析,在理论上证实了该反演模型的可行性。其次对电容法干度测量模型进行误差分析,据此提出了多层筒式电容传感结构测量蒸汽干度的方案,并设计制作了电容法蒸汽干度传感器样机进行现场试验,实现了注汽井蒸汽干度的准确测量。从饱和蒸汽的物理属性出发,分析了蒸汽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粘度、比容、介电常数、压缩系数等参数特性,以及注汽强度和速度对蒸汽干度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蒸汽干度与温度、压力、介电常数及折射率的内在联系,证实蒸汽的密度和介电常数随干度的精细变化规律,为折射率法和电容法蒸汽干度测量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构建了介电常数和干度测量理论模型,采用电容法分析了极板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多层筒式电容结构。从待测介质的物理参数及分布特性出发,分析了该结构的测量误差,确立了模型的常量因子k,当温度误差为0.1℃,k=1/2时模型测量误差小于4%。同时,构建了折射率和干度测量理论模型,仿真计算了蒸汽干度与折射率的对应关系,并采用PCF-SPR技术测量折射率,设计了外围大通道Ag膜PCF-SPR传感结构,其折射率分辨率为1.538?10-5RIU。依据介电常数蒸汽干度反演模型,采用多层筒式电容传感结构,设计制作了注汽井井下蒸汽干度测量系统。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承压和密封工艺,采用四层筒式电容结构提高测试精度。对精密电容测试电路进行深入研究,对比分析了双谐波法、电容芯片直接测量法和三次频率法的优缺点,为保证系统稳定性和一致性采用频率三次测量法,有效滤除系统杂散电容和电磁干扰,并设计制作了检测和采集电路,编写了上位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经测试系统的电容测量精度达到0.01p F。对蒸汽干度测量系统进行室内实验和数据分析,对温度、压力、电容传感器进行标定,完成了传感器的校准。在辽河油田齐40-22-K36和锦99-杜H5等注汽井进行现场试验,经过数据处理后测得注汽井蒸汽干度大部分在0.55~0.65区间变化,与油田人工取样法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试系统误差在5%以内,实现了注汽井蒸汽干度的在线测量。

辛坤烈[3](2020)在《曙光油田杜84区块兴Ⅵ组油藏开发潜力研究》文中指出曙光油田杜84块兴Ⅵ组为厚层块状边、底水超稠油油藏,油藏早期实施蒸汽吞吐开采,后期实施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方式转换,实现油藏高速高效开发。油藏经过20多年高速开采,阶段采出程度达到43.1%,进入以剩余油挖潜为主的开发后期。为进一步明确剩余油分布潜力,本文综合采用沉积岩石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测井及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利用岩心、测井及开发动态数据,开展了精细地质特征研究,建立了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刻画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底水油藏开发适应性开展了分析,制定了油藏剩余油挖潜对策。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五点:1、杜84块兴Ⅵ组地层划分为2个中期、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中期基准面旋回分别对应两个砂岩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8个小层。兴Ⅵ组砂体总厚度112.2m,整体上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地层逐渐变薄,自下而上各小层厚度逐层变薄。受地层抬升剥蚀作用,各小层在区块边部均有成不同程度剥蚀,上部的兴Ⅵ1-1、兴Ⅵ1-2两个小层几乎剥蚀殆尽。2、兴Ⅵ组为重力流浊积扇沉积,主要发育扇根主水道、主水道侧缘,扇中辨状水道、辫状水道侧缘,以及扇端席状砂、滨浅湖泥微相6种沉积微相。整体上扇根主水道微相、扇中辫状水道微相最为发育,自下而上扇根沉积规模不断萎缩,扇中、及扇端沉积规模不断扩大。3、油藏广泛发育底水,油水界面埋深在-810m~-890m,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的特征,兴Ⅵ组大部分区域发育一定厚度的油水过渡带,平均厚度12.7m。4、杜84块兴Ⅵ组平均单井油层有效厚度为45.1m,兴VI1砂岩组油层厚度一般在5~25m之间,平均厚度18.8m,兴VI2砂岩组含油面积及含油厚度明显增大,平均有效厚度26.3m。5、剩余油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动用较为均匀,目前开采井段以下的避底水油层和油水过渡带,是下步剩余油挖潜的主力目标层段。通过实施水平井蒸汽吞吐,吞吐后期开展SAGD方式转换的开采模式,可以实现底部未动用油层有效动用。

赵梓涵[4](2019)在《注汽锅炉运行效率与节能》文中研究指明结合实际,对注汽锅炉的运效率和节能措施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注汽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指出影响注汽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有排烟温度影响、空气过剩系数影响方面,其次在阐述油田注汽锅炉的运行效率要求的同时,对注汽锅炉运行的节能措施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高注汽锅炉的运行水平。

师壮明[5](2019)在《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石油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和常规油气资源量的减少,国家越来越重视超稠油的开发利用。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作为开发超稠油的前沿技术,其通过蒸汽腔的持续扩展加热冷油区,在蒸汽驱替、重力作用下原油下泄,具有较高的采收率。因此,研究SAGD技术对于超稠油油藏的开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辽河油田某一区块,其储层发育着低物性段,先期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发,后转为SAGD开发。但由于储层发育着低物性段,其物性较差,造成SAGD蒸汽腔无法持续纵向扩展,其上方原油动用程度低,因而提出采用酸化压裂技术改造低物性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目标区块的低物性段特征进行研究,找到识别低物性段的方法,根据低物性段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突破时间指标对研究区块的低物性段划分为三类。然后以双水平井SAGD为例,根据目标区块地质特征、地震资料、钻井数据等,建立出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储量拟合误差为1.26%。再根据地质建模成果,利用CMG软件建立该区块的数值模型,并在模型中对低物性段所在的小层进行纵向加密来精确反映低物性段展布及垂向上的非均质性,完成全区及单井的历史拟合,分析低物性段对剩余油的影响。然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对低物性段酸压改造,结合现场施工情况,采用控制变量法来优化裂缝条数,裂缝半长、缝宽及酸用量,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来定量评价裂缝条数,裂缝半长、缝宽与酸用量对酸压后产能的主次顺序与显着程度,然后从蒸汽腔形态、波及系数来评价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效果,得到一些指导目标区块低物性段酸压设计的结论,为目标区块合理的酸压改造低物性段提供科学依据。

霍爱民[6](2019)在《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滨南采油厂从1969年投入勘探开发,随着开发的时间延长,优质规模储量接替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规模越来越小。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主要以薄层稠油、特低渗透的储量为主,由于受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经济产量,一直未能有效动用。薄层稠油储量主要因其油层薄原油粘度大,储层敏感性和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直井吞吐开采难度大动用程度低。目前采用分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胜利油田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断块底水油藏及特低渗透油藏也有所探索,但在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中进行研究及应用较少。论文针对单二ES1段的开采情况及有效开发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对单家寺油田薄层稠油油藏开展系统研究。根据薄层稠油单二ES1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综合分析,落实储量动用状况低的影响因素;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多井合成记录综合标定,实现对储层的精细构造解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CMG软件,进行薄层稠油水平井的井型、井网、井距的优化。针对薄层稠油储层动用难点,开展分支水平井研究,进行分支井的分支数量、分支参数、分支与主支夹角及分支长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调整井网部署。通过应用分支水平井最大程度扩大油井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建立通畅的油气通道,实现单元单井产能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大大延缓见水时间。部署新井20口,其中水平井13口,侧分支井水平井7口,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储量7.7×104t;方案前三年平均建产能5.2×104t,生产10年,累积产油57.7×104t,采收率为36.9%。提高了该块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储量的有效动用。

江鸣[7](2019)在《风城油田齐古组砂砾岩油藏汽驱后测井解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城油田自大规模开发以来,已经有十余年的注蒸汽热采历史了,但缺乏注蒸汽开采后的储层研究,而之前的研究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油藏开发,因此,需要针对油藏注蒸汽前后的储层参数变化展开研究。本文在前人对研究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岩心资料、测井资料等,对研究区的储集层展开研究,利用关键井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并且使用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的方法对常规交会图法难以识别的砂砾岩岩性进行识别,有较好的效果。使用了一元回归、多元回归、神经网络、监督学习等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优选出精度较高的最合适的模型。最后,通过整理统计布井开发方案,选取了6组不同开发阶段的井对汽驱前后的储层物性、电性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注汽后密度测井值和电阻率测井值相对下降。通过建立汽驱后的电性变化函数,来更新测井解释模型,使新的测井解释模型能够适应研究区现阶段的生产开发状况。

吴寒[8](2019)在《新疆风城陆相非均质超稠油储层地应力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新疆风城超稠油井区储层具有原油粘度高、埋藏较浅、非均质性强、隔夹层发育等特点,采用SAGD技术预热过程中,蒸汽扩展受阻,蒸汽腔发育不充分,水平段中后部及隔夹层发育层段无法建立有效的渗流通道,影响稠油开采。针对储层非均质性,为了有效利用水力压裂建立渗流通道、指导储层压裂,本文结合岩石力学室内实验、测井资料解释和地应力测试结果,综合不同测试方法的利弊,分析非均质储层地质沉积特征、地应力场的分布和隔夹层的影响,建立埋深282~332m储层地应力分布模型。模拟结果与小型压裂测试比较可知,模型贴合实际地层侧向压力系数与地应力比率关系,较好地反映储层岩性交界及应力特征。新疆风城重1、重18、重32等井区超稠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较强,隔夹层分布及展布具有不规则、范围较大的特征;储层地应力以垂向应力为主,构造作用影响较小,利于引导垂向裂缝;储层内岩性交界面应力特征不连续,产生应力突变,储层砂岩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泥岩夹层。泥岩夹层具有较高破裂压力、杨氏模量、最小水平主应力,裂缝扩展能力将弱于油砂段。压裂设计应选择夹层内或下方射孔,控制缝高,避免砂堵。

董卫[9](2018)在《注蒸汽稠油热采井井筒管柱安全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主要有蒸汽吞吐、蒸汽驱及火烧油层等,其中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运用最为广泛的是注蒸汽开采。然而,注蒸汽开采中高温蒸汽会导致套管发生蠕变、产生附加热应力,套管材料性能也会因此而下降。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及地应力变化等,地层渗透率、孔隙度等会变化,作用在套管上的载荷会逐渐增加。在复杂载荷的循环作用下,套管实际使用寿命随着注采次数的而增加不断降低,增加了套管失效的风险。除此外,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还会出现出砂导致完井筛管破坏、注汽管柱失稳破坏等问题。因此,开展热采条件下井筒管柱的温度场、应力场以及安全保护及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稠油热采井管柱安全保护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论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管柱材料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室内测试,研究了材料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到了高温条件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温度的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强度极限均降低,而材料延伸率、材料断面收缩率却增大;温度越高,相同应变下所需应力降低。对HSTG80SH和TP90H套管气密封热采井套管井口接头的焊接性能和焊接质量进行了试验评价和对比,结果表明HSTG80SH和TP90H套管与35CrMo上接头之间均有良好的可焊性。(2)建立了地层热量传导理论模型和井筒热量传导理论模型,研究了不同隔热管视导热系数对井筒系统以及套管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井深的温度场以及隔热管接头区域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隔热管柱参数变化对隔热效果的影响规律。对复杂约束条件下的热采管柱受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套管、水泥环及附近地层的温度与隔热管视导热系数成正比,隔热管接头区的温度要明显高于管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注汽温度是影响套管Mises应力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对套管采取预应力措施有助于降低热采井套管Mises应力。(3)对热采井完井筛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受力分析。对均匀载荷作用下的热采水平井完井筛管的应力分布及抗挤强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热采过程中筛管参数对套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孔密或相位角一定时,孔径越大,筛管抗挤强度越低;相位角固定时,孔密越大,抗挤强度越低;孔径固定时,可采用小相位角(小于等于60°)高孔密套管完井;孔眼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增加孔密和壁厚,适当减小孔径的方法来提高开孔套管的整体稳定性。为了综合考虑安全与经济的平衡,在开孔套管的设计中,建议使用小相位、高孔密、大孔径的设计准则。(4)推导了油藏压降过程中孔隙度和渗透率与地层压力之间的计算公式,并研究油藏压降时套管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利用ANSYS软件分析不同井底压力与油藏压力对套管、水泥环与射孔附近区域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油层出砂预测方法,考虑套管初始弯曲的因素研究了油藏出砂对套管受力和变形的影响。通过分别考虑和不考虑套管自身蠕变时套管受力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井底流压和油藏压力越小,套管和水泥环Mises应力越大,射孔段套管或水泥环应力要高于未射孔段,并且在套管射孔段内壁Mises应力最大。(5)油层段出砂导致对应的套管和水泥环的Mises应力值明显增加。随着油层出砂量的增加,套管Mises应力和轴向应力值剧增,并且在套管射孔处应力值变化最为显着。地层弹性模量越小,套管射孔处Mises应力越大,而内压变化对轴向应力的影响并不明显。(6)热采井基于应变设计的套管柱应充分考虑套管蠕变的影响;热采套管总应变和Mises应力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且在造斜段会出现突变。当地层渗透率和井底排液速同时取最小值时,井筒Mises应力最大,管柱处在最不安全状态,会首先在套管射孔段内壁发生失效。(7)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热采井注汽焖井过程套管评价模型,以不同注汽周期对应的套管残余应力为基础,结合相应的套管失效判据,提出了一种注汽吞吐全周期内套管安全评价方法。(8)基于试验结果及井筒三维应力分析方法,开发了“基于应变的油气井管柱设计软件O/G Casing Strain based V1.0”,热采井计算应用的主要模块有:热采井管柱应变设计模块、ANSYS软件调用模块和近井区地应力计算模块等。并对多口工程实际热采井井筒管柱进行了力学计算及安全评价分析。

袁丹丹[10](2017)在《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蒸汽热采是当前稠油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在此过程中蒸汽易沿高渗层窜流并发生粘性指进,从而导致驱油效率低下,最终采收率不高。H-1井区齐古组属于中孔中渗的岩性构造稠油油藏。该区块探明地质储量732万吨,动用储量328万吨,区块目前采用注蒸汽吞吐开发,受汽窜严重、含水率高、开井率低等影响,区块开发效益低下,采出程度仅15.8%。本文以H-1区为例对影响其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相应技术措施以提高采收率,对改善该区块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积极参考和重要借鉴。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区块的油藏地质特征、开发动态情况及低效生产因素的分析,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油藏的地层特征、构造特征、岩石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沉积特征和油藏特征的地质要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地质基础;并从区块开发历史到目前的生产动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区块当前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质基础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低效生产的因素。对研究区进行开发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研究明确了制约区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油层厚度和原油粘度、吞吐注汽参数、开发井网等。针对制约该区块开发效果的各因素,提出了三种提高采收率的治理方案:a.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分别提出了当前注汽模式下的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和注汽压力优化;以及改进的注汽模式,包括面积组合式注汽、一注多采、交迭吞吐等模式。b.汽窜治理,分别从汽窜通道产生、识别、描述进行了研究,指导实践中尽早发现汽窜以提前治理减少损失。c.井网加密,结合当前注汽模式下的加热半径模拟和新疆油田其它区块加密案例、及本区块已实施的加密区域生产动态分析,证明了加密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声波注汽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声波注汽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定义及分类
        1.2.2 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实验及机理
        1.2.3 稠油储层岩石力学本构模型
        1.2.4 温度对油砂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1.2.5 SAGD开采过程中的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响应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SAGD开采条件下的稠油储层岩石力学性质研究
    2.1 实验准备
        2.1.1 样品来源及井下取芯信息
        2.1.2 标准天然岩样的制备方法
        2.1.3 重塑油砂岩样的制备方法
    2.2 高温高压三轴压缩力学及渗透率实验
        2.2.1 实验测试设备
        2.2.2 实验参数确定
        2.2.3 三轴剪切实验及结果分析
        2.2.4 三轴等向压缩实验及结果分析
    2.3 物理化学实验
        2.3.1 细观结构观察实验
        2.3.2 油砂储层物理化学性质
    2.4 本构模型
        2.4.1 沥青相变和油砂骨架的定义
        2.4.2 油砂弹塑性本构的一般形式
        2.4.3 考虑温度和沥青相变的盖帽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
    2.5 岩石力学参数模型
        2.5.1 弹性参数模型
        2.5.2 塑性参数模型
        2.5.3 渗流参数模型
        2.5.4 热力学参数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SAGD开采过程中的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力学分析
    3.1 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力学模型
        3.1.1 挤液扩容储层改造阶段的热-流-固耦合方程
        3.1.2 SAGD预热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方程
        3.1.3 SAGD生产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方程
    3.2 数值模拟方法与验证
        3.2.1 热-流-固-相变耦合分析的有限元解法
        3.2.2 储层改造阶段多场耦合分析
        3.2.3 预热阶段地层传热和变形分析
        3.2.4 SAGD生产阶段热-地质力学耦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稠油储层改造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及直井辅助SAGD技术的工程应用
    4.1 均质储层SAGD各阶段施工效果评价方法
        4.1.1 挤液扩容阶段水力波及范围的定量评价模型
        4.1.2 预热阶段井间温度场快速预测模型
        4.1.3 生产阶段考虑地质力学因素的产量评价模型
    4.2 含泥质夹层储层挤液扩容改造效果评价
    4.3 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工程设想
    4.4 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蒸汽干度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1.2.1 蒸汽干度研究现状
        1.2.2 蒸汽干度测量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注汽井蒸汽注入参数及影响
        2.2.1 注入蒸汽干度
        2.2.2 注汽强度
        2.2.3 注汽速度
    2.3 蒸汽特性分析
        2.3.1 蒸汽分类
        2.3.2 水和蒸汽的关系模型
        2.3.3 水和蒸汽的热力学参数分析
        2.3.4 水和蒸汽的迁移参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汽干度测量模型设计
    3.1 引言
    3.2 电容法干度测量理论模型
    3.3 电容传感器测量原理
        3.3.1 单层筒式电容传感器模型建立
        3.3.2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模型建立
    3.4 电容测量模型误差分析
    3.5 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测量模型
        3.5.1 蒸汽折射率与干度的关系
        3.5.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发原理
        3.5.3 光子晶体光纤SPR折射率传感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注汽井蒸汽干度测量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3 多层筒式电容传感器工艺研究
    4.4 硬件系统设计
        4.4.1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设计
        4.4.2 温度信号采集
        4.4.3 压力信号采集
    4.5 电容信号采集
        4.5.1 双斜波法
        4.5.2 采用电容测量芯片
        4.5.3 三次频率法
        4.5.4 整体电路模块
    4.6 PCB布线
    4.7 系统软件设计
        4.7.1 上位机软件系统构成
        4.7.2 通信协议模块
        4.7.3 上位机软件
    4.8 系统性能测试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汽井干度测量试验研究与数据分析
    5.1 注汽井测量蒸汽干度试验
    5.2 室内试验及标定
    5.3 注汽井试验
        5.3.1 齐40-22-K36干度测量现场试验
        5.3.2 锦99-杜H5干度测量现场试验
    5.4 测量数据处理及分析
        5.4.1 数据预处理
        5.4.2 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
致谢

(3)曙光油田杜84区块兴Ⅵ组油藏开发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开发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 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微相研究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2.1.1 层序划分与对比方法
        2.1.2 层序界面的识别
        2.1.3 层序划分方案
        2.1.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2.2 沉积微相研究
        2.2.1 沉积微相识别特征
        2.2.2 不同沉积微相测井相特征
        2.2.3 典型井沉积微相分析
        2.2.4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第三章 油水分布特征研究
    3.1 测井二次解释
        3.1.1 二次解释的必要性
        3.1.2 测井二次解释流程
        3.1.3 测井二次解释结果
    3.2 油水界面识别与划分
        3.2.1 油水组合关系分类
        3.2.2 油水界面的确定
        3.2.3 油水分布特征
    3.3 油层发育特征
        3.3.1 油层整体发育特征
        3.3.2 各小层油层发育特征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及挖潜对策研究
    4.1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资料准备和工作流程
        4.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4.2 剩余油分布研究
        4.2.1 超稠油剩余油研究方法
        4.2.2 剩余油分布类型
        4.2.3 剩余油分布情况
    4.3 底水油藏开发适应性分析
        4.3.1 底水上升规律研究
        4.3.2 SAGD开发可行性论证
    4.4 不同类型剩余油挖潜对策研究
        4.4.1 蒸汽吞吐井间剩余油挖潜对策
        4.4.2 隔夹层遮挡剩余油挖潜对策
        4.4.3 水淹油藏挖潜对策
        4.4.4 避底水油层挖潜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4)注汽锅炉运行效率与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注汽锅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1.1 排烟温度对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
    1.2 空气过剩系数对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
2 油田注汽锅炉的运行效率分析
    2.1 改变过剩空气系数, 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2.2 合理调整整体干度, 保证工作效率
    2.3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
3 油田注汽锅炉节能优化的措施
    3.1 合理利用烟气余热, 有效的降低排烟温度
    3.2优化燃料结构, 降低能耗
    3.3安装湿蒸汽干度在线监控系统
4结束语

(5)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馆陶油层SAGD区域研究
    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2.1.1 地层层序
        2.1.2 层组划分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储集层特征
    2.5 油水分布特点及油藏类型
        2.5.1 油水分布特点
        2.5.2 油藏类型
    2.6 流体性质
        2.6.1 原油性质
        2.6.2 地层水性质
        2.6.3 地层压力与温度
    2.7 工区开发状况
第三章 低物性段特征研究及识别方法
    3.1 低物性段的成因
    3.2 低物性段特征研究
        3.2.1 低物性段物性特征
        3.2.2 低物性段电性特征
    3.3 低物性段识别方法
    3.4 低物性段分类
第四章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
    4.1 数据准备
    4.2 精细构造模型
    4.3 沉积相模型
    4.4 属性模型
        4.4.1 孔隙度模型
        4.4.2 渗透率模型
        4.4.3 含水饱和度模型
    4.5 储量拟合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拟资料准备
    5.2 油藏模型初始化
        5.2.1 数值模型步骤
        5.2.2 网格划分
        5.2.3 油藏参数优选
        5.2.4 模型建立
        5.2.5 初始化储量拟合
    5.3 历史拟合
        5.3.1 全区拟合结果
        5.3.2 单井拟合结果
    5.4 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六章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
    6.1 酸压处理的特点与原理
    6.2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优化设计分析
        6.2.1 模拟计算条件的设定
        6.2.2 裂缝条数影响分析
        6.2.3 裂缝半长影响分析
        6.2.4 裂缝宽度影响分析
        6.2.5 酸用量影响分析
    6.3 酸压参数正交试验设计
        6.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6.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6.4 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效果评价
        6.4.1 对蒸汽腔形态的影响
        6.4.2 对波及系数的影响
    6.5 开发指标预测
认识及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单二ES1 段薄层稠油开发现状
    2.1 区块基本信息
        2.1.1 区域位置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1.3 取资料情况
    2.2 油藏地质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2.3 储层特征
        2.2.4 油层及油水分布
        2.2.5 油藏特征
        2.2.6 储量估算
    2.3 开发动态分析
        2.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2.3.2 生产特征
        2.3.3 影响因素分析
        2.3.4 储量动用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二ES1 段调整经济技术界限研究
    3.1 区块开发调整的必要性
        3.1.1 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
        3.1.2 原井网控制程度低,且投产井全部停产
    3.2 调整经济界限研究
        3.2.1 经济极限产量
        3.2.2 经济极限油汽比
    3.3 调整技术界限研究
        3.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3.2 调整井型
        3.3.3 开发方式
        3.3.4 井网优化
        3.3.5 井距优化
        3.3.6 转驱时机
        3.3.7 注采参数优化
    3.4 水平井及分支设计优化研究
        3.4.1 水平井布井极限厚度
        3.4.2 水平井井身参数优化
        3.4.3 侧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二ES1 段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4.1 调整原则
    4.2 布井原则
    4.3 老井利用情况
    4.4 井位部署
    4.5 指标预测
    4.6 实施效果
        4.6.1 配套工艺
        4.6.2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风城油田齐古组砂砾岩油藏汽驱后测井解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蒸汽驱对储层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
        1.2.3 稠油油藏注汽开发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研究区位置
        1.3.2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1.3.3 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的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砂砾岩体储集层地质特征及四性关系
    2.1 关键井的选取
    2.2 储层的地质特征
        2.2.1 岩石学特征
        2.2.2 储层的物性特征
        2.2.3 储层的电性特征
        2.2.4 储层的含油性特征
    2.3 储层的四性关系
        2.3.1 岩性与物性
        2.3.2 物性与电性
        2.3.4 岩性、物性与含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
    3.1 孔隙度解释模型
        3.1.1 多方法建立孔隙度模型
        3.1.2 模型的优选及效果检验
    3.2 渗透率解释模型
        3.2.1 多方法建立渗透率模型
        3.2.2 模型的优选及效果检验
    3.3 饱和度解释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注汽热采后储层参数模型研究
    4.1 研究井的选取
    4.2 汽驱后储层性质变化
        4.2.1 汽驱后储层的测井响应变化
        4.2.2 汽驱后储层的物性变化
    4.3 汽驱后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
        4.3.1 汽驱后孔隙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4.3.2 汽驱后渗透率解释模型的建立
        4.3.3 汽驱后饱和度解释模型的建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新疆风城陆相非均质超稠油储层地应力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稠油非均质储层开发研究现状
        1.2.2 稠油油藏压裂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应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风城超稠油油藏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及构造概况
    2.2 研究区油藏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及储层岩石力学特征
    2.4 隔夹层发育特征
        2.4.1 储层隔夹层物性参数
        2.4.2 隔夹层非均质性评价
第3章 地应力测试方法与评价
    3.1 地层地应力场
    3.2 地应力测井解释
    3.3 Kaiser声发射测试
    3.4 小型压裂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城油田非均质超稠油储层地应力分析
    4.1 地应力测试内容
    4.2 储层地应力测试结果
        4.2.1 测井资料分析
        4.2.2 小型压裂测试
        4.2.3 Kaiser声发射测试
    4.3 储层地应力分布空间模拟
        4.3.1 储层地应力模型
        4.3.2 储层地应力模拟结果
    4.4 储层地应力特征与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注蒸汽稠油热采井井筒管柱安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采井套管损坏机理及预防技术研究现状
        1.2.2 热采井筛管完井管柱受力及强度计算研究现状
        1.2.3 油层工况变化对热采井完井管柱安全的影响分析研究现状
        1.2.4 热采井管柱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采井完井管柱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1 热采井完井管柱高温力学性能测试
        2.1.1 试样与试验配置
        2.1.2 材料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热采套管与井口接头的焊接性能试验与评价
        2.2.1 试样与试验准备
        2.2.2 内压保载气密封试验
        2.2.3 焊缝样金相低倍及缺陷分析
        2.2.4 焊缝样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分析
        2.2.5 套管焊接接头材料可焊性综合分析结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采井完井管柱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计算
    3.1 地层热量传导理论模型
        3.1.1 蒸汽采油热传导计算模型
        3.1.2 半无限大地层中的垂向热传导
        3.1.3 地层之间的热传导
    3.2 井筒热量传导理论模型
        3.2.1 井筒热损失计算
        3.2.2 地层恒温时井筒热损失
        3.2.3 地层温度变化时井筒热损失
    3.3 注蒸汽井的温度场计算
        3.3.1 不同视导热系数条件下的系统温度场分布
        3.3.2 不同井深条件下的系统温度场分布
        3.3.3 不同视导热系数对套管温度的影响
        3.3.4 隔热管接头区的温度场分析
    3.4 复杂约束条件下的热采管柱受力分析
        3.4.1 约束条件下水平井热采管柱受力计算方法
        3.4.2 热采水平井完井下入过程套管柱受力分析
        3.4.3 注蒸汽过程井筒应力场计算及参数影响分析
        3.4.4 注蒸汽过程中套管失稳校核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采井筛管完井管柱受力及强度计算
    4.1 筛管受力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模型
        4.1.1 筛管受力理论分析
        4.1.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均匀荷载作用下热采水平井完井筛管应力分布
        4.2.1 应力系数
        4.2.2 孔密对套管孔间应力分布的影响
        4.2.3 孔径对套管孔间应力分布的影响
        4.2.4 相位角对套管孔间应力分布的影响
        4.2.5 壁厚对套管孔间应力分布的影响
    4.3 均匀荷载作用下热采水平井完井筛管抗挤强度分析
        4.3.1 抗挤强度系数
        4.3.2 单参数变化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
        4.3.3 双参数变化对抗挤强度的影响
    4.4 热采筛管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4.4.1 孔密变化对筛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4.2 孔径变化对筛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4.3 壁厚变化对筛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4.4 相位角变化对筛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4.4.5 筛管整体失稳临界荷载经验公式推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层工况变化对热采井完井管柱安全的影响分析
    5.1 油藏压降对热采井井筒应力场的影响
        5.1.1 油藏压降对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影响
        5.1.2 油藏压降过程中套管受力理论分析
        5.1.3 油藏压降过程中套管与水泥环的受力数值模拟研究
        5.1.4 油藏压降参数对井筒应力场的影响分析
    5.2 油层出砂对热采井套管损坏的机理研究
        5.2.1 出砂影响因素与出砂机理
        5.2.2 出砂预测方法分析
        5.2.3 出砂有限元仿真
    5.3 热采井套管蠕变的数值模拟计算
        5.3.1 显式蠕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2 未考虑蠕变的套管受力状态
        5.3.3 考虑蠕变的套管受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注蒸汽热采井管柱安全评价与分析
    6.1 热采井焖井过程管柱安全评价
        6.1.1 基于应变的注汽热采井管柱安全评价
        6.1.2 热采井管柱累计应变计算方法
        6.1.3 热采井管柱评价模型验证
        6.1.4 热采井管柱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6.2 热采井吞吐全过程管柱安全评价
        6.2.1 管柱残余应力与吞吐周期之间的关系
        6.2.2 热采井管柱全程评价与分析
    6.3 热采水平井生产过程管柱安全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应变的热采油气井套管柱设计软件开发
    7.1 软件执行标准及开发环境
    7.2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及相关模块
    7.3 软件界面设计
    7.4 软件主要模块及功能
    7.5 软件算例分析
        7.5.1 热采直井套管柱算例分析
        7.5.2 热采水平井管柱安全评估算例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2 蒸汽驱效果改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特征研究
    2.1 地层特征与小层划分
    2.2 构造特征研究
        2.2.1 区域地层构造特征
        2.2.2 研究区油藏构造特征
        2.2.3 三维构造解释
    2.3 储层岩石特征
    2.4 储集空间类型及结构
    2.5 沉积特征研究
        2.5.1 沉积环境特征
        2.5.2 沉积相标志
        2.5.3 沉积相分布特征
        2.5.4 沉积相与储层及油气分布关系
    2.6 油藏特征分析
    2.7 储层四性关系及解释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发动态及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3.1 区块开发历史
    3.2 开发动态分析
        3.2.1 生产动态分析
        3.2.2 产能分析
        3.2.3 吞吐轮次分析
        3.2.4 采油井分类
        3.2.5 生产指标分析
    3.3 存在问题分析
        3.3.1 采出程度低,剩余油丰富
        3.3.2 汽窜严重
        3.3.3 低效井增多
        3.3.4 油汽比递减较快
    3.4 低效生产因素分析
        3.4.1 油藏性质影响
        3.4.2 注汽参数影响
        3.4.3 井网影响
        3.4.4 井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
    4.1 注采参数优化及注汽模式调整
        4.1.1 注采参数优化
        4.1.2 注汽模式调整
    4.2 汽窜治理
        4.2.1 汽窜通道形成条件
        4.2.2 汽窜通道识别
        4.2.3 汽窜通道特征描述
        4.2.4 汽窜治理
    4.3 井网加密
        4.3.1 加热半径分析
        4.3.2 含油饱和度分析
        4.3.3 类似油藏加密实例
        4.3.4 现场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声波注汽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D]. 高彦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注汽井蒸汽干度测试方法研究及传感器设计[D]. 韩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曙光油田杜84区块兴Ⅵ组油藏开发潜力研究[D]. 辛坤烈.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注汽锅炉运行效率与节能[J]. 赵梓涵. 石化技术, 2019(06)
  • [5]SAGD双水平井低物性段酸压改造数值模拟研究[D]. 师壮明.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 霍爱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风城油田齐古组砂砾岩油藏汽驱后测井解释模型研究[D]. 江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新疆风城陆相非均质超稠油储层地应力分布研究[D]. 吴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注蒸汽稠油热采井井筒管柱安全分析研究[D]. 董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H-1区齐古组低效生产因素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D]. 袁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标签:;  ;  ;  ;  ;  

声波蒸汽喷射技术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