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

一、青岛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于鲲[2](2020)在《空间目标光电探测场景仿真与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光电探测技术是空间目标任务中常用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空间态势感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新一代空间目标光电探测系统的发展具有多谱段、多方式、一体化等特点,在系统研制的设计、测试、评估等阶段迫切需要数字仿真技术提供工具支撑。视觉导航是光电探测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空间在轨服务任务需要适应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处理速度快的空间目标视觉导航算法支持。本文立足于我国空间目标光电探测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数字化技术需求,在光电探测场景仿真和空间目标视觉导航关键技术两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场景仿真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相关空间目标光电探测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工作中,在视觉导航算法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空间在轨服务导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地面仿真测量技术支持。论文的研究工作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在空间目标成像仿真建模方面,采用光线跟踪方法实现了空间目标物理成像仿真计算;对蒙皮表面和尾焰介质两类目标进行了辐射特性建模,根据它们的辐射特点提出了直接光照多重重要性采样蒙皮反射辐射亮度优化计算方法和混合积分尾焰出射辐射亮度优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隐身飞机蒙皮和尾焰在不同探测场景中的谱段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固体粒子尾焰红外辐射抑制主要影响因素和抑制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探测背景成像仿真建模方面,从实测图像中研究了临边背景辐射亮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建立了临边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临边背景红外图像快速仿真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恒星的成像定位和辐射特性模型,基于星表数据库实现了深空恒星背景图像快速仿真。在光电探测场景仿真系统总体设计与集成方面,通过对国外成熟光电探测场景仿真软件的研究分析,开展了仿真系统的组成结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总体设计工作,对仿真系统数据模型类和仿真计算流程进行了通用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集成出空间目标天基红外探测场景仿真系统和空间目标导航相机数字成像模拟源,展示了相关研制方案和应用成果。在空间合作目标视觉导航算法方面,基于光电探测场景仿真技术研究成果,使用空间目标导航相机数字成像模拟源软件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和测量图像的边缘轮廓合作投影关系,扩展了合作目标视觉导航技术的应用范围;采用“离线模板生成+在线搜索匹配”的方案实现了目标位姿状态的搜索匹配解算,通过图像金字塔对二维图像搜索匹配过程和三维位姿搜索匹配过程进行了加速;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计算效率进行了验证。在空间非合作目标视觉导航算法方面,基于光电探测场景仿真技术研究成果,使用空间目标导航相机数字成像模拟源软件系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将对接环作为目标识别和位姿解算的参考特征,针对复杂噪声环境的测量图像提出了一种对接环轮廓提取方法;采用双目视觉测量方案,基于对接环轮廓和环外参考特征点实现了目标六自由度位姿状态解算;基于几何对称性和最短路径原则确定了对接环上抓捕点,通过单目相机和激光测距仪实现了抓捕位置和抓捕角度解算;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姚科敏[3](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周军[5](2019)在《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创新和竞争随着全球化进程表现出动态的变化特征,作为创新过程中的创新主体正成为区域创新过程中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区域统筹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动力。都市圈作为创新主体的集聚地,其内部的创新主体在空间上表现出的集聚和扩散特征已经对都市圈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产生影响。目前针对创新主体的研究大多都是测度不同主体的创新能力或是单类创新主体在省、市空间的集散,缺乏在都市圈角度对创新主体空间集聚的系统评价和分析。政府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的研究支撑,区域创新要素的宏观调控在创新主体布局中很难得到统筹和布局,出现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或无依据的规划布局。尤其在城市规划领域,由于创新主体概念的模糊以及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空间关联性等评价方法的缺失,使得创新主体在区域规划中的布点出现随意性,创新主体在空间上协同促进创新效益的现象并未能有效实现,部分区域反而产生了众多创新资源的浪费。针对当前创新主体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的模糊和多样化,本文以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核心,以都市圈为研究视角,探讨创新主体的内涵、评价方法以及实证研究,目的是建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评价的具体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多学科,多主体,多方向的评价体系,运用空间集聚度的概念,结合地理集中度、城市首位度、POI兴趣点分布,主成分分析等城市地理研究方法对我国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文章首先从创新主体的概念出发梳理了创新主体的主要成员,并根据其功能属性界定了创新主体的内涵。其次,通过梳理创新主体空间分布、创新空间、创新测度等相关的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首先是解释都市圈圈内、圈外的创新主体是否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此外,通过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其空间分布特征差异,空间集聚的测度方法以及空间集聚与创新效益之间的关联性,充分结合理论研究成果重新审视了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借助这些影响制定相关对应政策,从而在城乡规划实践层面更好地引导创新主体的空间布局。论文主体内容中首先从三类主体出发,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创新主体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同时通过国外典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特征总结,得出较成熟的都市圈内创新主体具有较高的空间集聚性,如核心城市创新主体的集聚度更高,创新主体集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不同发展类型的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集聚效应不同等。在分析了都市圈总体的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基础上,文章基于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将全国20个典型都市圈的发展类型分为四类,搭建了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内分类别研究的框架。从不同创新主体出发,基于创新主体的数量,论证了不同类型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的表象特征。运用区位基尼系数的地理集聚度测算方法,测算了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内集聚数据,通过数据和空间图例的叠加分析,验证了不同类别创新主体在都市圈具有共性和异性的分布特征。论文进一步选择中国发展较成熟的长三角都市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长三角都市圈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等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POI核密度的方法论证了创新差距和空间差异的关系,即成熟都市圈内大城市对创新主体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结构呈现向多中心体系转变的空间集聚特征。除了空间集聚特征之外,文章将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与创新效益相联合,论证了创新主体空间集聚促进创新产出,不同创新主体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同以及高创新城市在创新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吸引创新主体集聚的空间和因素,并基于吸引力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创新主体空间布局优化与引导的四点策略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的三层次空间分布规律,提出都市圈创新主体与创新效益的微观空间关联规律,提出城乡规划中对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布局优化的具体策略。最后论文从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等方面对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任俊宇[6](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刘佳[7](2014)在《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赫兹波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经过近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科学、工业生产,以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其中,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简称THz-TDS)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很多领域已显现出重要作用,吸引了国内外广大研究学者的注意。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开展“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迫在眉睫,小型化、紧凑型、便携式仪器设备研发已经成为THz-TDS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未来太赫兹技术应用以及相关产品研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概括论述了太赫兹波(THz波)的基本特性、发展背景和典型应用,重点介绍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对构成THz-TDS技术的三个重要原理框架(THz波产生原理、THz波探测原理,以及样品太赫兹频段光学参数提取)进行了详细说明,并针对目前典型THz-TDS系统的固有缺陷和使用局限性,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立足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原理和物理模型,提出了研制“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飞秒激光与单模保偏光纤的自由空间高效耦合、飞秒激光脉冲在光纤内无展宽无畸变传输、光纤耦合光电导天线模块研制,以及系统运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程序研发等,并围绕主要的技术难题分别从理论和实验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实现了超快太赫兹波产生和太赫兹时域信号采集;初步完成了“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原理演示系统的建立,并对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参数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在光纤耦合天线模块研制方面获得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为研制小型化、便携式THz-TDS设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第三部分(第五章)概括论述了太赫兹成像技术的研究背景以及基本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的相关实验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太赫兹时域成像和太赫兹频域成像。其中,太赫兹时域成像研究主要以刀片为例,从太赫兹时域波形出发,通过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利用不同成像方式实验获取了成像样品的二维太赫兹图像;太赫兹频域成像研究主要以高能炸药RDX为例,利用太赫兹时域波形和特征吸收谱,获取了RDX样品在不同频率下的太赫兹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太赫兹光谱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查和物质鉴别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第四部分(第六章)从空气等离子体太赫兹辐射源的国际研究现状出发,介绍了空气等离子体产生太赫兹辐射的研究进展以及本研究工作的创新点,重点说明了实验室自行搭建的基于空气等离子体太赫兹辐射源的THz-TDS实验系统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讨论分析了低重频太赫兹时域信号测量技术,并利用光谱测量技术成功提取出1Hz重频的超短脉冲太赫兹波时域信号,实验获得了频谱覆盖范围0.1-5THz、单脉冲能量2.5μJ的超短脉冲太赫兹波。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功率飞秒激光放大器激发空气等离子体可以产生超宽带、窄脉宽、高峰值功率的脉冲太赫兹辐射。

傅利平,高雅群[8](2013)在《滨海新区区域创新政策选择——基于知识溢出及技术进步的视角》文中认为知识溢出和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滨海新区区域创新政策须以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两个方面为重点,营造良好的集群文化环境、搭建知识沟通平台以及抑制知识溢出的负面效应,进而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汪娟[9](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张倩[10](2013)在《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交叉性、融合性的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活动发展的新趋势。而高校尤其是研究型的大学,不仅拥有较强的创新人才资源,还拥有许多基础研究成果和高技术创新成果。所以,高校在创新主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年校庆时从国家的战略层面提出了高校协同创新。教育部和财政部随即推出我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此后,高校协同创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在该计划的现实背景下,运用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运行过程中的动力要素、协同过程和利益分配机制等相关问题,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有: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第三,对我国的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国外成功的高校协同创新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从对比中找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滞后的原因,最后构建其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第四,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应用SUR回归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对高校创新能力的影响,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包括政府环境、金融环境、技术环境、创新主体关系强度;第五,通过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的分析,将其协同过程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协同和研究合作过程协同二个方面,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科技大学的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案例分别对其进行探讨。最后,研究了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以及利益分配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和原则对Shapley模型进行修正,以使创新成果商业化后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更合理,最后以电子科技大学的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的研究经费为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

二、青岛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空间目标光电探测场景仿真与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空间目标物理成像仿真技术
        1.2.2 光电探测场景仿真系统集成技术
        1.2.3 空间合作目标视觉导航技术
        1.2.4 空间非合作目标视觉导航技术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线跟踪空间目标物理成像仿真建模
    2.1 光线跟踪成像辐射传输模型
        2.1.1 成像辐射亮度传输方程
        2.1.2 蒙特卡洛积分估计方法
        2.1.3 路径跟踪辐射计算方法
    2.2 蒙皮表面成像辐射传输计算方法
        2.2.1 蒙皮表面出射辐射亮度计算方法
        2.2.2 仿真实验验证
    2.3 尾焰介质成像辐射传输计算方法
        2.3.1 尾焰介质辐射特性建模
        2.3.2 尾焰介质出射辐射亮度计算方法
        2.3.3 仿真实验验证
    2.4 物理成像仿真模型应用
        2.4.1 隐身飞机谱段红外辐射特性
        2.4.2 固体粒子尾焰红外辐射抑制效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目标探测背景图像仿真建模
    3.1 临边背景红外图像仿真模型
        3.1.1 临边背景成像几何参数计算
        3.1.2 临边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统计模型
        3.1.3 临边背景红外图像快速仿真方法
        3.1.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2 深空恒星背景图像仿真模型
        3.2.1 恒星成像定位与辐射计算
        3.2.2 深空恒星背景图像仿真流程
        3.2.3 图像仿真实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电探测场景仿真系统总体设计与集成
    4.1 面向对象的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4.1.1 仿真系统组成结构
        4.1.2 仿真系统主要功能
        4.1.3 仿真系统关键技术
    4.2 数据模型类与仿真计算流程设计
        4.2.1 被测对象元素类设计
        4.2.2 探测系统元素类设计
        4.2.3 成像探测链路仿真计算流程设计
    4.3 空间目标天基红外探测场景仿真系统研制
        4.3.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2 系统组成结构设计
        4.3.3 仿真系统集成与应用
    4.4 空间目标导航相机数字成像模拟源研制
        4.4.1 模拟源半实物闭环仿真测试原理
        4.4.2 数字成像模拟源软件系统设计
        4.4.3 数字成像模拟源集成与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轮廓匹配空间合作目标视觉导航算法
    5.1 三维模型轮廓匹配空间合作目标视觉测量原理
    5.2 基于轮廓方向特征的二维图像搜索匹配方法
        5.2.1 轮廓方向特征图像匹配原理
        5.2.2 搜索步长的计算
        5.2.3 二维图像搜索匹配加速方法
    5.3 离线三维搜索文件生成方法
        5.3.1 三维模型有效特征边缘提取
        5.3.2 特征模板集合生成与优化
        5.3.3 三维搜索金字塔构建
    5.4 在线三维搜索匹配位姿解算方法
        5.4.1 测量图像预处理
        5.4.2 特征模板金字塔三维搜索匹配方法
        5.4.3 目标位姿状态解算
    5.5 仿真测量实验与结果分析
        5.5.1 位姿测量数字仿真实验
        5.5.2 位姿测量半实物仿真实验
        5.5.3 搜索匹配加速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接环特征空间非合作目标视觉导航算法
    6.1 复杂噪声图像对接环轮廓提取方法
        6.1.1 图像预处理与边缘检测
        6.1.2 轮廓分割与椭圆筛选
        6.1.3 共圆连接与对接环提取
    6.2 空间非合作目标位姿双目视觉测量方法
        6.2.1 单目相机空间圆位置方向解算
        6.2.2 双目相机空间圆二义性消除
        6.2.3 目标六自由度位姿参数解算
        6.2.4 仿真测量实验与结果分析
    6.3 对接环抓捕点单目视觉导航方法
        6.3.1 对接环抓捕点导航原理
        6.3.2 抓捕点确定与导航参数解算
        6.3.3 仿真测量实验与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都市圈的空间组织
    2.2 创新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2.3 都市圈内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研究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3.1 我国都市圈创新主体的发展评价
    3.2 国外典型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
    3.3 都市圈内是创新主体的主要集聚区
    3.4 创新视角下的都市圈类型与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都市圈发展类型与三类创新主体的空间关系
    4.1 都市圈经济与创新主体集聚
    4.2 都市圈分类型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都市圈创新主体空间集聚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集聚与创新效益
    5.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集聚特征
    5.2 基于城市POI的都市圈核心城市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特征
    5.3 基于创新主体地理坐标的都市圈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5.4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主体与创新效益的关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主体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布局引导
    6.1 吸引创新主体集聚的空间和因素
    6.2 城市综合实力对创新主体的吸引力
    6.3 创新投入与创新需求对创新主体的吸引力
    6.4 创新主体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引导策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简介

(6)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创新空间
        1.3.2 创新城区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2.4 综述小结
        2.4.1 研究综述小结
        2.4.2 现有研究不足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4.1.1 发展模式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4.3.1 纽约硅巷
        4.3.2 洛杉矶硅滩
    4.4 旧城更新模式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4.5 园区转型模式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6.1.1 研究对象
        6.1.2 技术网络特征
        6.1.3 生产网络特征
        6.1.4 社会网络特征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6.3.1 调研对象
        6.3.2 知识需求特征
        6.3.3 社交需求特征
        6.3.4 物质需求特征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6.4.1 就业空间偏好
        6.4.2 居住空间偏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7.3.1 激活大学园区
        7.3.2 培育科创社区
        7.3.3 开放科技园区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7.4.1 提升科技楼宇
        7.4.2 嵌入众创空间
        7.4.3 营造开放空间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7.6.4 实施人才战略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太赫兹波的基本特性
    1.2. 太赫兹波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
        1.2.1. 太赫兹波技术历史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太赫兹波技术应用
        1.2.3. 太赫兹波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概述
    2.2.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2.1. 系统基本结构
        2.2.2. 系统工作原理
        2.2.3. 系统主要元件作用分析
    2.3.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原理框架
        2.3.1. 太赫兹波产生
        2.3.2. 太赫兹波探测
        2.3.3. THz-TDS 系统提取样品光学参数原理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光纤集成化 THz-TDS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 光纤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
        3.1.1. 自由空间飞秒激光与单模光纤的高效耦合
        3.1.2. 飞秒激光脉冲在单模光纤内传输特性研究
    3.2. 光纤耦合光电导天线研究
        3.2.1. 光电导天线研制及实验测试
        3.2.2. 硅透镜的几何光学设计
        3.2.3. 光纤耦合天线模块设计与封装
    3.3. 运动控制及数据采集程序编写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光纤集成化 THz-TDS 原理演示系统研制
    4.1. 实验光路设计以及系统建立
        4.1.1. 系统光路设计
        4.1.2. 系统主要元件分析
        4.1.3. 系统搭建
    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激光脉冲特性测量
        4.2.2. 太赫兹时域波形与频域谱测量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太赫兹光谱成像研究
    5.1. 太赫兹成像研究概述
    5.2.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5.3. 太赫兹时域成像研究
        5.3.1. 成像扫描方式
        5.3.2. 成像参数选取
        5.3.3. 太赫兹时域成像
        5.3.4. 隐藏危险物成像
    5.4. 太赫兹频域成像研究
        5.4.1. 样品制备
        5.4.2. 频谱测量
        5.4.3. 成像实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空气等离子体太赫兹辐射源研究
    6.1. 空气等离子体太赫兹辐射源研究概述
    6.2. 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6.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太赫兹时域谱及频域谱测量
        6.3.2. 太赫兹单脉冲能量测量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与创新成果
    7.2. 论文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北京市经验
    4.2.2 上海市经验
    4.2.3 大连市经验
    4.2.4 深圳市经验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13.2.1 战略规划
    13.2.2 政策导向
    13.2.3 宣传引导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13.3.1 财政扶持
    13.3.2 税收扶持
    13.3.3 公共投资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10)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2 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的研究概述
    2.3 高校协同创新协同过程的研究概述
    2.4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概述
第三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及运行机制构建
    3.1 高校协同创新现状
        3.1.1 高校仍然是协同创新的主体
        3.1.2 高校协同创新的环境建设
        3.1.3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间联系
        3.1.4 高校协同创新的创新成果转移与转化
    3.2 发达国家的高校协同创新及启示
        3.2.1 美国高校协同创新-斯坦福大学
        3.2.2 德国高校协同创新-柏林工业大学
        3.2.3 发达国家高校协同创新的启示
    3.3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滞后的原因
    3.4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的实证研究
    4.1 高校协同创新动力要素的构成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 变量选取和样本数据收集
        4.3.1 因变量的选取
        4.3.2 自变量的选取
        4.3.3 样本数据的选取
    4.4 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统计分析方法与模型
        4.4.3 数据处理结果
    4.5 实证结果与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研究
    5.1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
        5.1.1 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过程协同
        5.1.2 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合作过程协同
    5.2 案例分析
        5.2.1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简介
        5.2.2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的人才培养协同过程
        5.2.3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的研究合作过程协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6.1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的内容
        6.1.1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内涵
        6.1.2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的表现形式
    6.2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与原则
        6.2.1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6.2.2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原则
    6.3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模型
        6.3.1 高校协同创新的预期利益分配的 Shapley 值法模型
        6.3.2 基于风险损失补偿的 Shapley 值法模型修正
    6.4 SHAPLEY 值法模型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中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青岛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空间目标光电探测场景仿真与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 于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都市圈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周军. 东南大学, 2019(05)
  • [6]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7]光纤集成化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 刘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4(04)
  • [8]滨海新区区域创新政策选择——基于知识溢出及技术进步的视角[J]. 傅利平,高雅群.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9]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10]高校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D]. 张倩.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成果辐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