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发展

谈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发展

一、浅谈煤炭与电力工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白玫[1](2021)在《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经验与展望——写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百年历程,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在党的领导下砸掉了桎梏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枷锁,集中力量发展电力工业,实现了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抓主要矛盾,坚持电力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低碳电力比例还不高、煤电深度减碳的关键技术CCUS尚不成熟、适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核电地位尚待明确等诸多困难,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王婷[2](2021)在《近代太原的电力工业与城市生活 ——以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发展为中心》文中提出太原电灯公司成立于1908年,是山西境内首家电力企业。借助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和逐步建成发展的交通网络,在以“实业兴省”为号召的政策导向下,太原电灯公司得以创办。其发展历经艰辛,公司创立者是时任山西省商会会长的刘笃敬,在其组织下,太原电灯公司集结资金、购置设备、厘定电价、供电经营,为清末民国太原电力事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近代山西电业之先河。随着公司经营过程中技术不足等诸多问题的显现,1923年,太原新记电灯公司在原太原电灯公司的基础上改组成立。改组后的太原新记电灯公司采用股份制的经营方式,除旧布新。在组织系统上,设置明晰的层级关系,确定分工。在人事管理上,积极引进技术人才,提高管理层和职工队伍素质。企业内部革新带来了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照明用电是新记电灯公司的经营特色,至抗战爆发,公司营业范围涵盖太原市区,实现新式照明方式的普及。发电量的激增衍生出公司的另一项主营业务——机器制粉业。其“电灯牌”面粉既满足本地需求,甚至销至河北石家庄一带,也通过印制电灯图案,发挥广告效益。除经营企业自身,新记电灯公司同时投身于城市建设,在太原面临日军敌机空袭之际,太原新记电灯公司在山西省政府领导下,积极参与防空演习,配合灯火管制,成立电灯公司警报班、特种工务队,负责起太原市内灯线整理、警报安装、修检等工作。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改组后的太原新记电灯公司发展成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最主要的电力企业之一。然而,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经营也遭受着各种挑战。军阀混战、币制紊乱、日军侵略等问题制约其发展。抗战期间,太原新记电灯公司被日军占领,更名为军管理山西第二工厂。太原解放后,公司被阎锡山西北实业公司接收,但再难恢复往日辉煌。本文尝试对改组前后的太原新记电灯公司做个案剖析,分析其经营之要,展示太原近代城市发展之面相,亦说明在清末民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蹒跚进展,为现代电业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胡学东[3](2019)在《“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满电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满电”)等殖民机构,统制中国东北的电力工业,掠夺水力和火力电力资源,支持其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对东北的电力工业造成极大破坏。本文主要通过四部分来研究“满电”对东北电力工业的统制历程。第一部分论述了“满电”设立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电力工业的吞并及其设立背景。从甲午战争起,日本已开始在中国东北进行资本输出,投资设厂。为满足日本在华产业的电力需求,日资电力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在东北的电力工业经历了“满铁”直接经营、“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南满电”)独立经营和“满电”完全统制经营的过程。“南满电”的设立是“满铁”为实现电力“一元化”经营而实施的重要步骤,它由“满铁”分离出的电力系统组成。“满电”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由收买吞并中国东北的民族资本电业、其他外国资本电业以及日本在东北原有电力企业构成。“满电”成立后,日本开始对东北电力工业实行“一社一业”的高度集权统制。第二部分梳理了“满电”电力工业统制政策及其实施情况。“满电”以电力资源掠夺为目的,制定并实施了两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使东北电力资源服务于日本侵略计划。“满电”通过控制东北“发、送、变、配”电系统,统制遍布东北各地的水力和火力发电站。至此,日本对东北电力资源的掠夺达到顶峰。第三部分对“满电”在中国东北掠夺电力资源继而吞并东北官营、民营资本电业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满电”垄断东北水力与火力发电站、侵占东北电力设施和通过电业扩张使中国东北彻底沦为日本发动战争的物资供应地等。第四部分评析二战后东北各方势力对“满电”所遗留电力资源的接收情况,以及“满电”部分日本从业者的错误评价,并驳斥日本右翼分子宣扬的“建设东北论”,进而揭露“满电”殖民侵略的本质。综上所述,由于日本对中国东北电力工业的侵占及掠夺,造成东北电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二战结束后,“满电”遗留的电力资源在各方势力的争夺下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的电力工业满目疮痍。

韩雅文[4](2019)在《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内,非化石能源及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达到35%左右。为实现上述能源消费目标,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以及能源驱动因素变动下的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利用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表和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首次建立了中国2007年及2012年混合型MRIO表。使用混合型MRIO模型避免了价值型MRIO模型中不同部门使用能源价格相同的假设,因而更加符合实际。第二,基于混合型MRIO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在将能源消费增长分解为需求效应和里昂惕夫逆矩阵效应的基础上,将后者分解为贸易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将技术效应进一步分解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单位产出物耗效应,深化了对技术效应的分析。最后,本文将混合型MRIO分析与多目标优化模型相结合,探讨了中国五大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优化过程中考虑了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的变化,并权衡了中国经济、能源、环境三者的关系及区域发展公平,将基于投入产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研究尺度从单区域扩充到了多区域的范畴。本文得出的关键结论如下:2007年到2012年,技术效应中的能源强度效应是抵消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5年间共节约一次能源13.5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其中节约煤炭资源11.5亿tce。能源结构效应并未带来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消费的显着增加,反而促进煤炭消费增长了2.1亿tce。单位产出物耗效应间接引致了能源消费增加3.9亿tce,其中煤炭增长2.9亿tce。此外,本文明确了上述三种效应引致能源消费增加的重点区域及重点部门。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显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应变为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设备制造业,在既定能源约束下可实现2018年至2030年年均4.8%的经济增速。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差异在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增长主要依赖服务业、清洁电力工业和建筑业,而欠发达地区除此之外还需依赖制造业类的增长。

王一婷[5](2019)在《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深入,东南沿海的大批厂矿及人口迁往西部,这些地区的电力供给顿感不足,加之电力为一切工业动力之源,在此情形之下,当时主管全国工矿业的资源委员将电力工业作为其投资重点。兰州电厂原系地方事业,建立伊始,只供省署照明,后渐及民用,但发展始终不成规模。抗战军兴,兰州日形重要,甘肃省府以此为契机,与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洽商合作,将兰州电厂于1938年8月16日正式改组为中央与地方合办之事业。改组后的兰州电厂,在组织人事上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建立起完善的领导体制,一面调整组织内部结构,明确职权划分,一面积极培训员工并开展员工福利保障事业。在生产运营上,兰州电厂整修旧设备,购买新设备,从而推进发电与供电工作,此外还厘定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及时调整。通过以上举措,兰州电厂的业务大有进步,发电总容量不断增加,电灯与电力用户逐年增长。作为企业,兰州电厂还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承担起路灯稽查与维修的任务,此外还通过捐机劳军、扶贫济困、接待学生参观、关注科教文卫等一系列活动投身于社会公益当中。经过努力,兰州电厂的发展卓有成效,在改变生产方式、培养电力人才、促进城市近代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囿于社会经济落后、煤炭短缺、设备落后、空袭破坏等方面的原因,兰州电厂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困境。

朱彤[6](2019)在《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由于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差异,我国能源工业中的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的阶段划分与当前所处阶段不完全相同。目前,煤炭工业进入产量稳中有降和清洁利用结构优化期,石油工业处于产量停滞的瓶颈期,天然气工业和电力工业都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也伴随着能源工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部门管理到综合管理尝试,从政监分离到政监合一的变化,在特定时期促进或抑制能源工业高效发展。但无论如何,经历七十年的曲折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供应能力显着增强,能源工业技术能力与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改善,成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领先者之一。展望未来,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应高度重视短期内以化石能源内部结构优化为主的能源转型策略对我国能源安全的不利影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使能源转型成为改善我国能源安全的助推器,而非恶化能源安全的加速器。

陈碧舟[7](2018)在《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研究(1929~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外商企业经营策略和特征的探讨是近代中国企业史研究中日久弥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代典型外商企业——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进行详细梳理,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该公司经营的实况与内涵。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是20世纪美国电力托拉斯企业依巴斯公司的子公司,自该公司1929年并购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后,便成为近代上海最为庞大的外商工业企业。在该公司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其各项经营策略均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并购电气处时,该公司使用合理的并购策略,使其在短时间内能快速投入生产;该公司使用巧妙的股权策略,使其自身获得了较为牢固产权;该公司使用严密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使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较为有效地防止了劳资纠纷;该公司使用新颖的融资策略,在负债经营的基础上使其获得了较充分的运营资金;该公司使用高效的成本控制策略,通过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改进减少了生产开支;该公司使用妥当的营销策略,在吸引更多用户使用电力的同时又确保了公司的正常收入。在上述经营策略共同作用的影响下,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盈利能力远高于同时期中国其他电力企业,显示其负债经营模式的显着绩效。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极强的行业综合经济优势,并成为了近代中国外商企业的典范。在该公司成功的背后,与其母公司较为完善的总体经营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母公司的总体经营策略是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晨,黄和,王新华[8](2018)在《煤炭消费系统中影响因素的变动对煤炭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SD的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可靠的供给和有效的利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寻找减少煤炭资源消费的路径,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相关行业和学者关注的问题。而欲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深入分析影响煤炭消费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因此,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了煤炭各消费路径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SD分析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油气价格、基建规模正向影响煤炭资源消费量,电力结构、燃煤效率、产品结构、企业规模、用煤方式、煤炭价格、建材结构、城市化水平负向影响煤炭资源消费量,并且各因素对煤炭消费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一研究结果为各煤炭消费路径制定相应节能减排措施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王京滨[9](2017)在《论民族工业发展与电力工业成长的相关性——以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电力企业的地域性绩效差异为中心》文中认为立足于电力工业是社会基础设施这一前提,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勃兴"进行的研究,大多得出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种依附于"洋电"的"寄生性发展"的结论。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省电力企业在经营绩效上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性差异,而带来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原因是工业用电和照明用电这两个市场规模的不同。由于工业用电市场需求的扩大主要源于工厂电力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民族工业的勃兴才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推手。位于纺织业发达地区青岛的胶澳电气公司,在被日本资本合并以后呈现了迅猛增长的趋势,而处于内陆地区济宁等地的电力企业却陷入倒闭的这一现象就为上述论点提供了佐证。因此,不是民族工业依附于"洋电"得以发展,而恰恰相反,是"洋电"寄生于民族工业才得以壮大。

燕丽娜[10](2015)在《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行业,科学合理的电力监管体制是保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促进电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需的制度条件。伴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引入了电力监管制度,成立了专业化监管机构,建立了垂直管理的电力监管框架。现行监管体制在推行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促进政府电力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的转变、提高管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电力监管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加以完善。因此,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监管体制建设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政府管制的制度背景着手,把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行政学视角,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兼用比较和实证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改革中的显着不同特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改革经验,在能源行业大部制改革背景下,试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电力监管体制,为电力监管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也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作探索性研究。本文对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归纳,认为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很不彻底,仍保留着以行政干预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有限的“政监分离”与“多头管理”的格局并存,尚未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存在着监管法律改革滞后、核心监管职能缺失、监管力量严重不足、监管俘获和监督缺失并存等问题,无法满足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也影响了电力行业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难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本文重点讨论了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成因,认为管制机构被俘获、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以及行政垄断的弊端是造成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成因,本文提出了与当下中国大部制改革背景相结合的电力监管的“政监分离”模式,并系统地、科学地论证了选择该模式的理由。本文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对大量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使得研究结论更为有力。本文认为,电力监管是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以规制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管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力监管的历史变迁和改革实践,建议调整我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在“政监分离”的基础上,优化电力监管的职能配置,最终实现依法、独立、高效的电力监管目标。电力监管体制的改革、建设和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跟进,需要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能源法制建设,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同步推进。

二、浅谈煤炭与电力工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煤炭与电力工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经验与展望——写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党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
    (一)1921-1949年的电力工业
    (二)1949-1978年的电力工业
    (三)1978-2012年电力工业发展
        1. 电力投资领域改革(1985-1996年)。
        2. 发电领域改革(1997-2002年)。
        3.“厂网分离”改革(2002-2012年)。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电力工业发展(2012-2021年)
        1. 智能电网建设。
        2. 数字化转型。
        3. 电力国际合作。
二、建党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抓主要矛盾
    (二)坚持电力服务人民
    (三)坚持绿色发展
        1. 清洁发电高速增长。
        2. 发电煤耗进一步下降。
        3. 电力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
        4. 电力工业实现了粉尘、SO2、NOx超低排放。
    (四)坚持改革开放
三、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展望与建议
    (一)“双碳”目标是新时期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新课题
        1. 如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 如何实现煤电深度减碳。
        3. 明确核电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4. 大规模煤电转型涉及就业、资产处置等一系列困难。
    (二)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政策建议
        1. 处理好经济发展、电力保供与中长期电力工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系。
        2. 发挥好电力工业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排头兵作用,尽早提出电力工业“双碳”目标路线图。
        3.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
        4. 加大低碳电力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快突破低碳电力技术。

(2)近代太原的电力工业与城市生活 ——以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发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史料整理与专题研究
        2.相关研究
    (三)研究框架与创新
一、太原电灯公司与太原电力事业的起步
    (一)太原电力事业起步的社会环境
        1.电力事业的资源优势
        2.电力事业的交通条件
        3.晚清山西近代工业的萌芽
        4.民国山西重视实业的政策
    (二)刘笃敬与太原电灯公司的创立
        1.电灯公司肇建
        2.电灯公司的艰难发展
二、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改组与发展
    (一)组织系统
    (二)管理团队
    (三)职工队伍
        1.职工规模
        2.职工素质
        3.职工待遇
三、市政照明与动力用电: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供电推进
    (一)机器设备的引进与更新
    (二)市政照明: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经营特色
        1.第一区用户概况
        2.第二区用户概况
        3.第三区用户概况
        4.第四区用户概况
        5.第五区用户概况
    (三)动力用电:太原新记电灯公司附属面粉厂
四、城市防空:太原新记电灯公司为城市安全所做努力
    (一)配合防空演习
    (二)实行灯火管制
        1.电灯公司警报班
        2.灯线整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满电”的历史沿革
    (一)清末民国时期东北电力工业
        1.外国资本电业
        2.官僚资本电业
        3.民族资本电业
    (二)日本在东北设立的电力会社
        1.“满铁”经营东北电力工业
        2.“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
        3.“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
    (三)“满电”的设立
        1.组织职能
        2.从业人员
        3.会社章程法令
        4.相关产业
    小结
二、伪满的电力工业统制政策及实施
    (一)伪满电力工业相关机构
        1.“满洲电气委员会”
        2.伪满电业社员训练学校
    (二)“第一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及实施
        1.“第一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背景与内容
        2.电力统制政策
        3.第一个电力“开发”的结果与影响
    (三)“第二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及实施
        1.“第二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的背景
        2.“第二个电力开发五年计划”的实施
        3.第二个电力“开发”的结果与影响
    小结
三、“满电”的发电站及电力扩张
    (一)统制火力发电站
        1.抚顺发电所
        2.阜新发电站
        3.“新京”发电所
    (二)“开发”水力发电站
        1.丰满水力发电站
        2.镜泊湖水电厂
        3.水丰水电站
    (三)扩张电业内容
        1.侵占电力设备
        2.垄断电力技术
        3.统制电力分社
        4.实行增资控股
    小结
四、“满电”历史评价
    (一)遗留电力资源的接收
    (二)战后日本从业者的评价
    (三)驳日本右翼的“建设东北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性成果
2 文献综述
    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
        2.1.1 投入产出分析的独立应用
        2.1.2 投入产出分析的拓展应用
    2.2 能源消费及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2.2.1 基于结构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2.2.2 基于指数分解的驱动因素分析
    2.3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研究现状
        2.3.1 基于投入产出目标规划模型的相关研究
        2.3.2 基于其他模型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混合投入产出表
3 中国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3.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调整
        3.1.1 价值型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形式
        3.1.2 能源部门对应行与列的拆分
    3.2 省际部门能源消费清单的调整
        3.2.1 能源类型合并及能源部门拆分
        3.2.2 国产能源与进口能源的分离
    3.3 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建立
4 中国能源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4.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分解模型
        4.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能源消费计算
        4.1.2 扩展的结构分解模型
        4.1.3 数据来源补充
    4.2 国家尺度的驱动因素分析
    4.3 部门驱动因素分析
        4.3.1 最终需求效应
        4.3.2 能源强度效应
        4.3.3 能源结构效应
        4.3.4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
    4.4 区域驱动因素分析
        4.4.1 区域划分
        4.4.2 最终需求效应区域差异
        4.4.3 能源强度效应区域差异
        4.4.4 能源结构效应区域差异
        4.4.5 单位产出物耗效应区域差异
5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5.1 基于混合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5.1.1 目标函数构建
        5.1.2 约束条件设定
        5.1.3 求解方法
        5.1.4 情景设定
    5.2 多情景下产业发展分析
        5.2.1 多情景下国家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5.2.2 多情景下区域层面产业发展分析
        5.2.3 多情景经济总量及主要产业发展对比
    5.3 政策建议
        5.3.1 产业发展方面
        5.3.2 技术方面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5)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兰州电厂的历史沿革及发展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的兰州电厂
    第二节 兰州电厂的改组背景
    第三节 兰州电厂的改组与扩建
第二章 兰州电厂的组织及人事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节 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第三节 员工福利
第三章 兰州电厂的生产运营
    第一节 运营制度的厘定及调整
    第二节 供电与发电工作的推进
    第三节 实际经营情形
第四章 兰州电厂与甘肃社会
    第一节 兰州电厂与市政建设
    第二节 兰州电厂与工业发展
    第三节 兰州电厂与社会公益
第五章 兰州电厂发展的困境及其成效
    第一节 兰州电厂发展的困境
    第二节 兰州电厂发展之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Journey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1.1 Coal Industry
    1.2 Journey of China’s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y Development
        1.2.1 Petroleum industry
        1.2.2 Natural gas industry
    1.3 Journey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2.Evolution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Regulatory System
3.Achievements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Development since 1949
    3.1 Enhanced Supply Capacity of the Coal and Electric Power Industries
    3.2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nergy Industry Capabilities and Equipment Level
    3.3 Improvements in Clean Energy, Energy Efficiency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4.Future Outlook of China’s Energy Industry
    4.1 Current Priority:Optimize Fossil Energy Products
    4.2 Clean Energy and the Low-Carbon Transition Strategy Increases China’s Energy Dependence in the Short Run
    4.3 Energy Institutional Reform:Key to Energy Security and Transition
一、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历程
    (一) 煤炭工业
    (二) 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历程
        1.石油工业
        2.天然气工业
    (三) 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能源工业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 能源工业部门管理为主阶段 (1949~1979年)
    (二) 尝试推动能源综合管理 (1980~1998年)
    (三) 构建专业化监管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能源管理体制 (1999~2013年)
    (四) 能源工业管理体制从“政监分离”转向“政监合一”
三、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发展的成绩
    (一) 煤炭与电力工业供应保障能力显着增强
    (二) 能源工业技术能力与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三)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改善
四、中国能源工业未来展望
    (一) 近期内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重点是化石能源品种优化
    (二)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短期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
    (三) 协调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键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7)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研究(1929~194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中文文献综述
    二、外文文献综述
    三、问题与思考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资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资料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成立背景
第一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多元化良性循环策略
    一、通用电气的早期发展
    二、多元化良性循环策略的提出
第二节 依巴斯公司的成立与扩张
第三节 上海的近代工业发展
    一、《马关条约》前的上海工业发展
    二、《马关条约》后的上海工业发展
第四节 1929年前上海的电力工业发展
    一、早期的电力工业发展
    二、工部局电气处时期的电力发展 第二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并购策略
第一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成立
    一、工部局电气处的出售
    二、上海电力公司正式成立
第二节 上海电力公司成功并购电气处的原因
    一、负债过多且意图规避风险的工部局
    二、动员广泛但无财力支持的华人抗议
    三、利益一致下的交易
第三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并购策略及其实施
    一、依巴斯公司并购的策略意图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并购过程
    三、上海电力公司并购后的资源整合 第三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股权策略
第一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股权策略
    一、上海电力公司注册地的法律规定
    二、上海电力公司股权策略的实施
    三、上电股权策略的辨析
第二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
    一、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归属
    二、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演变
    三、上海电力公司的产权结构 第四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第一节 人事结构组织
    一、早期的集权制组织结构
    二、后期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员工的分类、聘用及退职
    一、员工的分类
    二、员工的聘用与退职
第三节 上电员工的工资、退休金及待遇
    一、上电员工工资
    二、上电员工的福利待遇 第五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融资策略
第一节 上电的资金状况及融资环境
    一、上电资金短缺的实际状况
    二、上海外商的融资环境
第二节 上电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一、股权融资
    二、债券形式的银行信贷融资
第三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新融资渠道
    一、初涉外商投资的华资银行业
    二、上海电力公司与浙江实业银行的合作 第六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成本控制策略
第一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生产概况
    一、生产设备
    二、输电设备
    三、生产流程
第二节 上海电力公司生产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一、周密的生产管理
    二、严格的会计制度
第三节 上海电力公司技术改进中的成本控制
    一、发电技术的改进
    二、输电配电技术的改进
    三、电网修配技术的改进 第七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营销策略
第一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销售概况
    一、电力用户概况
    二、销售流程
    三、上电的用户规定
第二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促销策略
    一、广告促销
    二、样子间促销
第三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定价策略
    一、阶梯式电价
    二、各种附加费用 第八章 上海电力公司的财务分析
第一节 历年财务报告概况
第二节 各项财务数据解析
    一、资产类
    二、负债类
    三、损益类
第三节 杜邦分析法体系下的财务分析
    一、上电主要财务指标
    二、上电的经营状况 第九章 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的总体分析
第一节 多元化良性循环策略下的上海电力公司
    一、电力产业良性循环下的上海电力公司
    二、流动资金良性循环下的上海电力公司
第二节 上海电力公司的多元化良性循环策略
    一、母公司提供的生产要素
    二、流动资金的持续供给
    三、多元化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结语 对外商企业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一、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下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华商企业对外商企业经营策略的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8)煤炭消费系统中影响因素的变动对煤炭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SD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煤炭资源消费系统SD模型
    (一) 我国煤炭资源消费系统分析
    (二) 系统因果回路图
    (三) 煤炭消费系统SD模型及参数设置
三、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系统参数的确定
    (二) 模型有效性检验
    (三) 系统仿真
    (四) 结果分析
        1. 经济社会发展
        2. 各产业的产品结构
        3. 煤炭利用效率
        4. 能源价格
四、结论

(9)论民族工业发展与电力工业成长的相关性——以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电力企业的地域性绩效差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电力产业和电力市场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三、从山东省电力企业看工业化与电力业的发展
    (一)电力企业经营绩效上的地区差异
    (二)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1. 胶澳电气有限公司
        2. 济宁电灯股份有限公司
        3. 抗战爆发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山东电力工业
结语

(10)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述评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文献评价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电力监管的理论基础
    2.1 电力监管的核心概念
        2.1.1 规制(Regulation)
        2.1.2 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
        2.1.3 市场失灵与监管失灵
    2.2 电力监管的基础理论——规制理论
        2.2.1 公共利益理论
        2.2.2 规制俘获理论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
        2.2.4 激励性规制理论
    2.3 电力监管的必要性
        2.3.1 电力监管需求产生的基础
        2.3.2 电力监管的内涵和必要性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力监管体制的变迁
    3.1 中国传统电力管理体制(1949—2002年)
        3.1.1 计划经济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49—1978年)
        3.1.2 改革探索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79—1992年)
        3.1.3 改革深化时期电力管理体制变革(1993—2002年)
        3.1.4 传统电力管理体制简要小结
    3.2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2003—2012年)
        3.2.1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主体
        3.2.2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的监管客体
        3.2.3 现行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现行电力监管体制缺陷成因分析
    4.1 管制机构被俘获
        4.1.1 公共利益理论假设与实际并不完全一致
        4.1.2 规制俘获理论阐明管制机构被俘获的诱因
    4.2 信息不对称的制约
        4.2.1 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4.2.2 消费者与电力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4.3 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4.3.1 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尚未厘清
        4.3.2 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4.4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4.4.1 以行政命令代替法治,法律制度基础薄弱
        4.4.2 以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
    4.5 行政垄断的弊端
        4.5.1 行政垄断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4.5.2 区域垄断严重分割了电力市场
第五章 发达国家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5.1 英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1.1 改革背景
        5.1.2 改革内容
        5.1.3 改革成效
        5.1.4 经验启示
    5.2 美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2.1 改革背景
        5.2.2 改革内容
        5.2.3 改革成效
        5.2.4 经验启示
    5.3 日本电力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启示
        5.3.1 改革背景
        5.3.2 改革内容
        5.3.3 改革成效
        5.3.4 经验启示
    5.4 各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比较和借鉴
        5.4.1 改革的异同点
        5.4.2 改革的经验借鉴
第六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设想
    6.1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6.1.1 改革总体目标
        6.1.2 改革基本思路
    6.2 调整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
        6.2.1 电力监管机构的基本属性
        6.2.2 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比较
        6.2.3 中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的选择及理由
    6.3 优化电力监管职能配置
        6.3.1 准确界定电力监管的职能边界
        6.3.2 理顺监管机构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
        6.3.3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监管职权
第七章 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
    7.1 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力量
        7.1.1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
        7.1.2 全面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资投资电力
        7.1.3 大力推进市场建设,注重培育市场主体
    7.2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7.2.1 尊重国情和传统,兼顾当前与长远
        7.2.2 建立大能源部,实行统一管理
        7.2.3 打破行政垄断,转变政府职能
    7.3 加强能源法制建设,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
        7.3.1 积极推动修订《电力法》
        7.3.2 抓紧研究制定《能源法》
        7.3.3 构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7.4 创新经济性监管的方式,建立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7.4.1 消除电价改革的体制性障碍,明确电价管制的目标
        7.4.2 以大用户直购电为突破口,探索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7.4.3 以输配电价改革为核心,选择合理的电价定价模式
    7.5 重视社会性管制的作用,完善监管的内容体系
        7.5.1 加强电力安全监管,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7.5.2 加强普遍服务监管,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7.5.3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社会用电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B 电力主要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

四、浅谈煤炭与电力工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回顾、经验与展望——写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J]. 白玫.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1(05)
  • [2]近代太原的电力工业与城市生活 ——以太原新记电灯公司的发展为中心[D]. 王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研究[D]. 胡学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4]基于能源消费增长因素分析的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韩雅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1)
  • [5]兰州电厂研究(1938-1949年)[D]. 王一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回顾与展望[J]. 朱彤. China Economist, 2019(01)
  • [7]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经营策略研究(1929~1941)[D]. 陈碧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2)
  • [8]煤炭消费系统中影响因素的变动对煤炭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SD的仿真研究[J]. 王晨,黄和,王新华.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 2018(01)
  • [9]论民族工业发展与电力工业成长的相关性——以清末民国时期山东电力企业的地域性绩效差异为中心[J]. 王京滨.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规制理论下的中国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研究[D]. 燕丽娜.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谈煤炭和电力行业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