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淀粉还原的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

氧化铜淀粉还原的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

一、淀粉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礼[1](2021)在《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又名眼虫,有一个眼点感受器,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生物,呈纺锤形或针形,其个体小,约100μm,其眼点感受器的作用是使纤细裸藻能够对光有所感知,从而利用其特有的鞭毛进行运动,纤细裸藻通常分布在淡水中,尤其是在光照充足、静止不流动的水体中生命力更强,能够在营养丰富、天然水体中繁殖。它有多种营养模式,分别为自养型、异养型、光异养型等,而其生存在自养环境中时的营养物质更丰富,可以作为较好的食物来源。纤细裸藻的生长周期较短、繁殖快、对部分毒物较敏感,但其对部分物质的适应性也较强,常常在含有有机污染物、化学污染物、低PH、高盐高能量电离辐射或不同碳源的废水等恶劣水体环境中也能够正常存活,它常常被作为实验生物学的模式种,且易于分离培养,能够直观的从个体、细胞等不同水平上观察其致毒反应。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机械、光学、化学和电子过程而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被普遍应用,据研究报道,纳米材料的使用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由于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且其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因此纳米材料必然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毒性风险,久而久之对自然水体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等造成威胁。纳米氧化铜(Cupric oxide powder,CuO NPs)是纳米材料中金属氧化物的一种,它在自然水体中出现频繁,较常见,易获取,已有较多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铜会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自然水体中,从而对水环境的平衡及生物甚至人类健康安全造成威胁,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此,研究纳米氧化铜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的对纳米氧化铜的毒性进行安全评估,从而为纳米材料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据研究表示,纳米氧化铜对微藻的毒性研究已有部分数据,但目前很多研究仅停留在生物个体或细胞水平上,而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选用纳米氧化铜对纤细裸藻进行较深入的毒性研究。本实验选择纤细裸藻为模式藻种,从研究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生长抑制率、超微结构、细胞色素chl-a、chl-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纳米CuO作用纤细裸藻144h时抗氧化酶MDA、POD及SOD的含量,分析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技术,研究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分子水平的影响,分析暴露于800 mg/L纳米CuO 144 h后的纤细裸藻差异基因表达水平,探究GO注释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探索纳米CuO对纤细裸藻毒理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纳米CuO在纤细裸藻个体水平上的影响。纳米CuO浓度与纤细裸藻的生长呈负相关关系,纳米CuO能够抑制纤细裸藻的生长。纳米CuO处理浓度越高,纤细裸藻的生长抑制率越大。纤细裸藻的生长在24 h时呈现短暂的低浓度促进的趋势。800 mg/L的纳米CuO作用下纤细裸藻144 h的生长抑制率为60.21%,EC50为494.934 mg/L,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比其他微藻较低。经过800 mg/L纳米CuO处理144h后纤细裸藻藻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呈圆形状态;处理组色素体形态发生变化,形态模糊,颜色变浅,与其他细胞器结构不易分辨,所生成的副淀粉粒数量降低。2、纳米CuO在纤细裸藻细胞水平上的影响。纳米CuO可显着降低纤细裸藻细胞色素的含量;且对纤细裸藻的SOD、POD和MDA含量都有抑制作用。纳米CuO浓度与纤细裸藻的Chl-a、Chl-b、类胡萝卜素、SOD、POD和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抑制效应表现出很强的剂量依赖特征。3、纳米CuO在纤细裸藻分子水平上的影响。转录本和Gene序列长度分布在301-20961 bp,Unigene序列的平均长度为1648 bp,N50为2055,N90为917,拼接得到的Unigene有28147条;转录本的平均长度为1512 bp,N50为1924,N90为806,拼接得到的转录本有89816条。在GO数据库成功注释的16836条分到生物功能的数量最多,共有24种,细胞过程的基因数量最多,有9869条,分到分子功能的基因有12种,分到细胞组分类别的有5种,KOG数据库成功注释的6083条Unigene基因序列进行分类,可分为24类功能,一般功能基因的基因数量最多,共有884条;KEGG数据库成功注释的6039条Unigene基因序列可分为5个部分,其中环境信息处理功能中信号传导功能富集的数量最多,占比最大,基因数量共641个。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的光合作用通路的影响较显着,在光合作用途径中,存在8个差异基因,且均呈现下调,有Psa A、Psa C、Psb A、Psb D、Psb C、Psb B、beta和alpha,这些差异基因的FPKM值纳米CuO处理后的T2组均比对照组T1组小,表达量降低,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焦东[2](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提出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李雪萍[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1世纪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界开始大力推广“项目式学习”。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项目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真实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以项目小组形式进行项目探究,以问题为驱动,在学生所掌握的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查找相关资料,广泛开展调查,以寻求问题答案,完成子任务,展示项目成果。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旨在通过项目式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等21世纪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衔接、新知识深度加工、应用知识到实际问题当中,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本文为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的模式,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存在思考问题不全面、不善于应用和思考课程内容、不能提前预习课程和缺乏借助多种渠道搜集学习资源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及时调整并建立课程教学模式,从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展示阶段三个阶段对项目式课程进行支架式教学;以“餐桌上的糖类”为案例,对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主动地提前构建知识并善于借助其他渠道学习的能力。本文分七章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进行应用研究。第一章通过研究项目式教学的背景及意义,将建立并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作为本研究的目的。第二章对深度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理论进行研究,构建并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高中生进行化学项目式教学的深度学习能力进行调查,从四个维度分析项目式教学中的学生学习能力现状,为建构模式提供依据。第四章确定项目式教学的学习目标并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第五章将项目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教学课程中,展示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并与传统课程对比,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六章针对项目式教学课程教学案例,提出项目式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第七章总结本研究的内容,提出项目式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展望项目式教学可以更成熟地应用于高中化学课程中,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

桂鑫[4](2020)在《氧化亚铜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形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亚铜在电子科技、生物传感、光电转换、催化杀菌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不同形貌和尺寸大小对其性能影响明显。水热法合成的产物纯度高、晶体分散性好、粒度可控。本文采用水热法,以氧化铜为铜源,分别以山梨酸、谷氨酸、木糖、淀粉、山梨醇、木糖醇为还原剂,在过碱性环境中合成了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晶体和铜晶体。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实验条件与晶体形貌的关系,初步探讨了氧化亚铜的形成机理。山梨酸为6mmol和NaOH为100mmol时,合成晶面发育良好、晶体形貌呈完整的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氧化亚铜。菱形十二面体单形晶面的显露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填充度的增加而减小。以谷氨酸为还原剂合成的氧化亚铜形貌以八面体和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为主,在160℃、14ml水、150mmolNaOH等高温、高压、高碱的条件下,获得了三维十字状氧化亚铜晶体。以木糖和淀粉为还原剂,在120℃、10ml水、100mmolNaOH、3mmol还原剂的条件下,获得了晶形完整的八面体氧化亚铜晶体。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三维十字状氧化亚铜晶体;当温度达到160℃时,获得了枝状的铜晶体。在水热条件下,以CuO为铜源,分别以山梨醇和木糖醇为还原剂,合成的产物均为不同形态的枝状铜晶体。通过对不同实验及其产物的形貌分析,在120℃、200mmolNaOH、10ml水、6mmol谷氨酸的条件下,可合成晶面发育良好,粒径约为15μm的八面体氧化亚铜晶体;在120℃、200mmolNaOH、10ml水,山梨酸的用量>6mmol时,可合成形貌完好的菱形十二面体氧化亚铜晶体。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反应体系中氧化亚铜的生长基团的活性,从而影响晶体形貌;填充度主要通过影响反应体系的压力、溶液的饱和度及其变化速率的共同作用来影响晶体形貌;NaOH主要是影响体系中氧化亚铜的前驱产物的生成量、氧化亚铜不同晶面的发育速度来影响晶体形貌,同时,NaOH对氧化亚铜不同晶面的腐蚀作用,也是影响氧化亚铜的晶体形貌的重要因素;还原剂的种类及还原能力主要是对产物的种类产生影响,对氧化亚铜的形貌影响不大。醇类还原剂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生脱水、醚化等反应,形成大量的C=O、C=C,使醇类的还原能力进一步提高,Cu2+被过度还原,最终形成了不同形态的铜晶体。

贺永飞[5](2020)在《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铁铝土矿铝、铁的综合利用是当今关注的焦点,本文突破传统分步处理高铁铝土矿的模式,以淀粉作为还原剂,在一水硬铝石水热溶出的同时还原氧化铁,实现铝铁同步分离、回收的目的。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了氧化铁在碱性还原体系中物相转变规律。借助红外光谱、XRD、SEM-EDS、激光粒度分析、磁选等分析表征手段,探究高铁铝土矿中一水硬铝石溶出及铁化合物还原过程中矿相之间的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以循环母液(αk为3.12,Nk为210.27 g/L)为溶出体系,当溶出温度为260°C,溶出时间为60 min,石灰用量占干矿量的比值为7%,其一水硬铝石最高溶出率约为98.0%。当温度为240°C,还原时间为40 min,淀粉用量与干矿量的比值为1:10,赤铁矿最高还原率为97.5%。(2)高压水热法分离回收高铁铝土矿中铝铁矿物的过程中,Al2O3的溶出与赤铁矿的还原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碱浓度的提高可以提高淀粉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同时可以提高高铁铝土矿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能力,最终会使赤铁矿的还原温度降低。计算结果表明,碱浓度每增大19 g/L,其还原所需温度约降低7°C。(3)在碱性还原体系下,Fe2O3向Fe3O4的定向转化分三步进行。Fe2O3首先溶于碱性水溶液中形成中间态Fe O2-,Fe O2-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转化为Fe(OH)4-,通过淀粉在碱性水热条件下降解形成的强还原体系,将Fe(OH)4-还原成Fe(OH)3-,生成的Fe2+与Fe3+在碱液中进一步反应生成Fe(Fe O2)2。(4)淀粉水热还原赤铁矿的整个过程受化学反应及内扩散混合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5.724 k J?mol-1。(5)对产物进行湿式磁选回收的最佳磁场强度为0.08 T,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会使其磁化系数降低,将导致其磁选区间扩大。高磁场由于磁絮凝很容易形成磁性颗粒簇,且这种絮团的形成没有选择性,它将会对某些磁性较弱的矿物进行包裹吸附到磁极。尽管磁选率有所增加,但其铁品位将降低。

高铭俊[6](2019)在《“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是为了发展其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如何让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课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教学的现实需要”以及“有机化学的地位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背景,并对素养、核心素养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STSE理念以及深度学习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与一线教师访谈发现,虽然“核心素养”早已风靡全球,但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却是相对模糊,并表示缺乏能够真正适用于中学日常教学的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笔者又深入中学课堂教学一线,对有机化学落实核心素养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以两种有代表性的有机化合物学习为例,一种是烃—《乙烯》;另一种是烃的衍生物—《葡萄糖》,分别挑选四节有代表性的中学常规课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主要表现为: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方法;重讲解,轻讨论,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不容乐观。为此,笔者设计了两堂“素养为本”的有机常规课,通过分析多位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点评,学生访谈以及后续观察发现,“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其建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热爱化学,发展化学学科素养,促进其终身发展。最后,笔者结合实践经历提出了一些反思,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车兴凯[7](2019)在《纳米氧化铜对藻类毒害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纳米氧化铜(CuO NP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纳米材料。随着CuO NPs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CuO NPs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以及自然环境当中,因而关于CuO NPs的生物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研究表明,CuO NPs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藻类作为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和生物富集的起点,首先受到CuO NPs的影响,因此研究CuO NPs对藻类的影响和毒害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意义。本研究以真核藻类中的小球藻(Chlorella sp.)、栅藻(Scenedesmus sp.)和原核藻类中的螺旋藻(Arthrospira sp.)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uO NPs对两类不同藻最重要的两条初级代谢途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探究了藻细胞对CuO NPs的吸收和转化的机制,从而阐明CuO NPs对藻类的毒害机理。为建立纳米材料毒性评价体系和防止纳米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策略。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CuO NPs对藻类的毒害程度明显重于同浓度的微米氧化铜(CuO MPs),这表明纳米级的粒径会增加材料的毒性。不论在真核藻类还是在原核藻类中,CuO NPs对光合放氧的抑制程度都要大于对呼吸耗氧的抑制程度,并且随着CuO NPs含量的增加,抑制程度逐渐加重,这表明藻类的光合机构比呼吸机构对CuO NPs的毒害更敏感。值得注意的是,原核藻类的光合机构比真核藻类的光合机构对CuO NPs的毒害更敏感,当CuO NPs对真核和原核藻类造成相同的伤害程度时,对原核藻类的毒害含量和毒害时间都显着低于对真核藻的毒害含量和时间。(2)不论是在真核藻类还是原核藻类中,CuO NPs都会对类囊体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类囊体的垛叠程度变得更加松散,且原核藻类的类囊体发生了明显的弯曲。类囊体的形变严重影响光能吸收和转化效率,降低光能利用率,从而影响藻细胞的光合能力。(3)叶绿体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结果表明:CuO NPs处理显着降低了藻类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这表明CuO NPs伤害了藻类的光系统II(PSII)。CuO NPs对藻类光系统的伤害存在具体的伤害位点,但是对真核藻类和原核藻类的伤害位点并不相同。在真核藻类中主要破坏了PSII的放氧复合体(OEC),而在原核藻类中主要破坏了PSII的D1蛋白。(4)CuO NPs对类囊体结构的破坏和对PSII的伤害抑制了藻类的光合放氧。进入水体的CuO NPs会释放大量的Cu2+,并被藻细胞所富集。使用与CuO NPs释放的Cu2+浓度相当的CuSO4处理藻细胞,结果发现,Cu2+处理抑制了藻类的光合放氧,加重了光抑制,造成了类囊体的形变,这与CuO NPs处理造成的伤害类似。这些结果都表明CuO NPs释放的Cu2+是CuO NPs对藻类毒害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Cu2+对光合机构的毒害与CuO NPs类似,但对光合机构的毒害程度明显弱于CuO NPs,这表明CuO NPs对藻类的毒害方式不止离子毒害这一条途径。藻类能够通过内吞作用将CuO NP吸收到细胞内,进入藻细胞内的CuO NPs主要富集在类囊体的周围,类囊体周围的CuO NPs因其纳米级粒径所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会与叶绿体内的蛋白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反应,影响它们的功能,从而对类囊体造成直接伤害。(5)在藻类的类囊体中不但观察到了CuO NPs颗粒,还观察到了粒径远小于CuO NPs的纳米氧化亚铜(Cu2O NPs)颗粒(2-5nm)。我们对CuO NPs材料进了XRD的分析,在其中并没有观察到Cu2O NPs。通过能谱和快速傅里叶变化分析证明,细胞内的Cu2O NPs是由被吸收到细胞内的CuO NPs直接转化而来,而非细胞外或者细胞内的Cu2+被还原形成。(6)前人的研究多将CuO NPs对植物细胞的伤害归结为氧化胁迫,然而,对CuO NPs处理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的原因和位点人们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证明,CuO NPs处理导致ROS积累的原因不是抑制了藻类的ROS清除能力,而是加剧了藻类的ROS产生。并且ROS主要产生于叶绿体中,这与我们以前观察到的CuO NPs主要伤害藻类光合机构的结果相吻合。ROS的大量积累影响PSII的正常周转,导致膜脂过氧化,造成膜结构的破坏,加剧对光合机构的伤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证明,CuO NPs对藻类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原核藻类相比真核藻类对CuO NPs的毒害更敏感。藻类的光合机构相比呼吸机构对CuO NPs的毒害更敏感。CuO NPs对真核藻类和原核藻类的光合机构的伤害位点不同,即真核藻类中主要破坏了PSII的放氧复合体(OEC),而在原核藻类中主要破坏了PSII的D1蛋白。CuO NPs对光合机构的伤害导致了ROS的大量积累,进一步对藻类造成了氧化胁迫。

谢桂军[8](2018)在《热处理马尾松材霉变机制及纳米铜防霉研究》文中认为热处理木材是一种环保无化学添加剂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腐性能和视觉品质,但易长霉,限制了其应用。针对热处理木材的霉变问题,本研究从热处理木材的糖分、pH值、吸湿性出发,研究其霉变的发生机制,提出用药剂将木材预处理后再进行高温热处理,从而获得较好的木材防霉处理工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高温热处理木材的还原糖和pH值。热处理木材还原糖含量比素材要高7.1%-86.0%,热处理含铜材的还原糖含量比素材低11.1%-33.8%。热处理木材的pH值在4.38-5.10之间,热处理含铜材的pH值在6.63-7.12之间。热处理含铜材减少还原糖含量,提高pH值,能有效降低霉菌的发生。2)研究了热处理木材的吸湿特性。未处理材的比表面积最大为12.09m2/g,木材经高温热处理后,木材的比表面积均低至8.73 m2/g;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其表面的接触角越大,最大为90.078度。用W来表征木材的吸水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马尾松热处理材的吸水量降低,吸水量最低的是220℃处理5h的马尾松热处理材,其值为20303.0;含铜马尾松热处理材吸水量最少的是220℃处理5h,其值为15155.39。3)系统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热处理木材防霉效力的影响。在抽提热处理木材方面,乙醇与苯混合液、热水、10g·kg-1 HCl依次对应抽提经180℃、200℃、220℃处理2h马尾松木材的霉变防治效力均为33.25%;在加热浸渍预处理木材方面,SGB浸渍预处理马尾松木材后以180-220℃分别处理1-5h,最高霉变防治效力为41.70%,热处理条件为200℃/1h;5%硼砂浸渍预处理马尾松木材后以180-220℃分别处理1-5h,最高霉变防治效力为25.00%,热处理条件为180℃/1h。4)探讨了纳米铜在热处理木材防霉中的作用机制。含铜马尾松处理材经过220℃/3h以上条件高温热处理后,经XPS、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内生成纳米铜,获得的木材霉变防治效力高达90%以上。5)研究并分析了含铜热处理材对几种霉菌的防治效力。含铜量为6.35%的热处理木材对蓝变菌、黑曲霉和桔青霉的霉变防治效力最佳,对蓝变菌和黑曲霉的霉变防治效力可达100%,对桔青霉的霉变防治效力达75%,但对绿色木霉没有防治效力。6)对比研究了含铜热处理马尾松木材不同位置对霉菌的防治效力。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0mm-5mm的霉变防治效力为66.75%-100%;5mm-10mm层的霉变防治效力达到100%,10mm-15mm层的霉变防治效力为91.75%-100%。

牛宏坤[9](2018)在《淀粉水热还原CuO制备超细铜粉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超细铜粉的特点是导电导热的性能好、粒径小、耐腐蚀性好、无磁性、表面光洁且流动性强。电学领域及粉末冶金行业对于超细铜粉的需求量大。目前制备超细铜粉的工艺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综合法。这些制备方法在产品纯度和颗粒度、生产成本、还原效率及环保等方面都各自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出于环保、经济的角度,我们提出了利用玉米淀粉水热还原Cu O制备超细铜粉的新工艺。本实验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采用玉米淀粉为还原剂,PVP作为分散剂,水热还原Cu O制备超细铜粉。水热还原氧化铜粉制备球形超细铜粉。高压水热还原工艺对环境无污染,所得产品纯度高,粒径小,粒度分布窄而均匀。本文探讨了玉米淀粉水热还原Cu O的反应原理,采用单因素法控制不同的PVP用量进行实验,并进一步利用XRD、SEM、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及差式热量扫描分析仪探讨不同因素对铜粉的成分、颗粒度和氧化性的影响,研究了能制备纯度高粒度小的铜粉的最优参数和各因素对铜性能的影响。对水热法制备铜粉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得出主要的结论如下:(1)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00min,玉米淀粉用量为8g、Cu O质量为10g、Na OH的质量为10g,液固比为8:1,转速为300r/min时,为玉米淀粉水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工艺条件。(2)该水热反应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还原过程受产物层内扩散控制并求得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44.7791k J/mol,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1+2(1-η)-3(1-η)2/3=1.288*103exp(5.385*103/T)t。(3)加入PVP可以改善铜粉的分散性,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还原铜粉的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微观形貌呈颗粒大小均匀的球形;加入PVP可以改善铜粉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随着PVP用量的增加,铜粉的氧化开始温度和峰顶温度提高。(4)通过相同反应温度、相同反应时间条件下,不同还原剂对比表明,淀粉作为还原剂,相对于纤维素可以还原出粒度更细,抗氧化温度更高的超细铜粉。

汤平发,廖旭果,刘孝元,毛杨林,孟建仓,江合佩,周璐,张秀球,李道平[10](2014)在《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汤平发廖旭果(宁波市鄞州中学浙江宁波315101)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10-6m)的颗粒,"PM 2.5"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

二、淀粉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淀粉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概述及对微藻的毒性效应
        1.1.1 纳米材料概述及污染现状
        1.1.2 纳米材料在微藻生物个体水平的毒性研究
        1.1.3 纳米材料在微藻细胞水平的毒性研究
        1.1.4 纳米材料在微藻分子水平的毒性研究
    1.2 纳米材料在藻类中毒性效应的影响因素
        1.2.1 纳米材料种类差异影响
        1.2.1.1 纳米材料的剂量及暴露时间影响
        1.2.1.2 粒径影响
        1.2.1.3 表面积效应
        1.2.2 藻类差异影响
        1.2.3 水质环境差异影响
    1.3 纳米材料对微藻的毒作用机理
        1.3.1 离子释放
        1.3.2 氧化损伤
        1.3.3 团聚损伤和遮蔽效应
    1.4 转录组学概述
    1.5 纤细裸藻生物学特征及纳米CuO概述
    1.6 本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生长及细胞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藻种及培养基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2.1 实验仪器
        2.1.2.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3.1 纤细裸藻的培养
        2.1.3.2 纳米CuO悬浮液的配置
        2.1.3.3 纳米CuO毒性处理
        2.1.3.4 纤细裸藻细胞密度、抑制率及EC_(50)的测定
        2.1.3.5 纤细裸藻超微结构的观察
        2.1.4 实验数据处理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纤细裸藻的生长曲线
        2.2.2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2.2.3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生长抑制率及EC_(50)的影响
        2.2.4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超微结构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2.3.2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生长抑制率及EC_(50)的影响
        2.3.3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超微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藻种及培养基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2.1 实验仪器
        3.1.2.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1.3.1 光合色素的测定
        3.1.3.2 丙二醛(MDA)活性的测定
        3.1.3.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3.1.3.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3.1.4 实验数据处理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1.1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3.2.1.2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3.2.1.3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2.2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MDA含量的影响
        3.2.3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POD含量的影响
        3.2.4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SOD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MDA含量的影响
        3.3.3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POD含量的影响
        3.3.4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SOD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纳米CuO对纤细裸藻转录组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藻种及培养基
        4.1.2 实验方法
        4.1.2.1 纤细裸藻RNA提取与文库构建
        4.1.2.2 测序数据信息分析
        4.1.2.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1.2.4 差异表达分析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信息分析
        4.2.2 转录本拼接及基因功能注释
        4.2.2.1 GO注释
        4.2.2.2 KOG注释
        4.2.2.3 KEGG注释
        4.2.3 纳米CuO胁迫下差异基因分析
        4.2.3.1 纳米CuO胁迫下差异基因表达
        4.2.3.2 纳米CuO胁迫下GO富集分析
        4.2.3.3 纳米CuO胁迫下KEGG富集分析
        4.2.4 纳米CuO胁迫下代谢通路分析
        4.2.4.1 光合作用
    4.3 讨论
        4.3.1 转录本拼接及基因功能注释
        4.3.2 光合作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2)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1.1.1.1 备料废水
        1.1.1.2 制浆废水
        1.1.1.3 中段废水
        1.1.1.4 造纸白水
        1.1.1.5 污冷凝水
        1.1.1.6 末端废水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1.1.2.2 废纸脱墨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1.2.1 化学处理法
        1.2.2 物化处理法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1.2.2.2 混凝气浮法
        1.2.3 生化处理法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1.3.2 吸附法
        1.3.3 膜分离技术
        1.3.3.1 概述
        1.3.3.2 基本原理
        1.3.3.3 应用
        1.3.4 高级氧化法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1.3.4.3 声化学氧化
        1.3.4.4 臭氧氧化法
        1.3.4.5 芬顿氧化法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1.3.6 生态处理法
        1.3.7 生物酶法
        1.3.8 组合技术法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1.4.1 概述
        1.4.2 中水回用技术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3.1 实验部分
        3.1.1 造纸废水来源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3.2.1.1 PH值的测定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3.2.2 PFS的制备
        3.2.3 絮凝实验
        3.2.4 响应面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4.2.1 实验方法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4.2.2 分析方法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4.2.2.3 CODCR的测定
        4.2.2.4 色度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中试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无机膜的制备
        5.2.2 pH值的测定
        5.2.3 TDS的测定
        5.2.4 电导率的测定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5.2.6 色度的测定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5.2.9 总铁含量测定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深度学习理论
        2.1.1 深度学习的概念
        2.1.2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
        2.1.3 深度学习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的具体体现
    2.2 项目式学习概述
        2.2.1 项目式学习定义
        2.2.2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设计要素
        2.2.3 项目式教学实践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
        2.3.1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3.2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条件
3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法
    3.4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4.1 问卷信度分析
        3.4.2 问卷效度分析
        3.4.3 问卷结果分析
4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4.1 项目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4.1.1 知识层面
        4.1.2 学习认知层面
        4.1.3 素养层面
    4.2 项目式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依据
        4.2.1 课程内容符合新课标和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4.2.2 教师、学生与项目紧密配合
        4.2.3 多元化评价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4.4 项目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意义
        4.4.1 项目小组的合作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4.4.2 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4.3 任务提前发布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4.4 项目式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认知
5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案例及实施
    5.1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课例分析
        5.1.1 项目主题的选取
        5.1.2 课程内容分析
        5.1.3 项目学习目标
        5.1.4 项目设计流程
    5.2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实施
        5.2.1 项目规划阶段
        5.2.2 项目实施阶段
        5.2.3 项目展示阶段
        5.2.4 学生深度学习情况
    5.3 化学项目式教学课程案例对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水平测评
        5.3.1 研究目的
        5.3.2 研究方法
        5.3.3 研究对象
        5.3.4 研究结果分析
    5.4 项目式教学案例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
        5.4.1 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5.4.2 及时反思并形成批判性思维
        5.4.3 提前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
        5.4.4 提高借助其他渠道学习的能力
6 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项目式教学实施建议
    6.1 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
    6.2 开发多渠道教学资源平台
    6.3 定期开设项目式教学课程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氧化亚铜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形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氧化亚铜的研究现状
        1.1.1 氧化亚铜的基本性质
        1.1.2 晶体生长及晶面发育
        1.1.3 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形貌特征
        1.1.4 微纳米氧化亚铜的性能及应用
    1.2 选题依据
        1.2.1 氧化亚铜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实验与样品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步骤
    2.4 产物表征方法
        2.4.1 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
        2.4.2 产物的表征条件
第3章 以山梨酸和谷氨酸为还原剂合成氧化亚铜
    3.1 实验
    3.2 产物的物相分析
        3.2.1 温度与产物的物相
        3.2.2 填充度与产物的物相
        3.2.3 NaOH的与产物的物相
        3.2.4 不同还原剂浓度的条件下
    3.3 实验条件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3.3.1 温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3.3.2 填充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3.3.3 NaOH的浓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3.3.4 不同还原剂的浓度下产物的形貌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以木糖和淀粉为还原剂合成氧化亚铜
    4.1 实验
    4.2 产物的物相分析
        4.2.1 温度与产物的物相
        4.2.2 填充度与产物的物相
        4.2.3 NaOH的量与产物的物相
        4.2.4 还原剂的浓度与产物的物相
    4.3 实验条件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4.3.1 不同温度下产物的形貌特征
        4.3.2 填充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4.3.3 NaOH的量与产物的形貌
        4.3.4 还原剂浓度与产物的形貌
    4.4 小结
第5章 以山梨醇和木糖醇为还原剂合成氧化亚铜
    5.1 实验
    5.2 产物的物相分析
    5.3 实验条件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5.3.1 还原剂与产物形貌特征
        5.3.2 填充度与产物形貌特征
        5.3.3 NaOH浓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5.3.4 温度与产物的形貌特征
    5.4 小结
第6章 不同形貌的氧化亚铜的形成机理
    6.1 氧化亚铜的形成
    6.2 晶体结构与形貌的关系
    6.3 合成条件对产物晶体形貌的影响
        6.3.1 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6.3.2 填充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6.3.3 NaOH的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6.3.4 还原剂的种类及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铁资源现状
        1.1.1 我国铁矿资源概况
        1.1.2 全球铁矿资源形势及分析
    1.2 铝资源现状
        1.2.1 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
        1.2.2 全球铝土矿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1.2.3 我国高铁铝土矿资源概况
    1.3 高铁铝土矿铝铁分离技术
        1.3.1 “先选后冶”工艺
        1.3.2 “先铝后铁”工艺
        1.3.3 “先铁后铝”方案
        1.3.4 酸法工艺
    1.4 水热法内容及特点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分析仪器及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分析及计算方法
        2.3.1 铝酸钠溶液浓度分析
        2.3.2 全铁品位的分析
        2.3.3 配矿量计算
        2.3.4 溶出液分子比及 Al_2O_3 溶出率的计算
3.淀粉水热还原纯氧化铁的研究
    3.1 淀粉热降解及及还原机理
        3.1.1 淀粉热降解
        3.1.2 氧化铁还原理论
    3.2 Fe-OH-H_2O系 pH-电位图
    3.3 实验分析
        3.3.1 温度对还原氧化铁的影响
        3.3.2 还原剂用量对还原氧化铁的影响
        3.3.3 NaOH用量对还原氧化铁的影响
        3.3.4 固液比对水热还原Fe_2O_3的影响
        3.3.5 粒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高铁铝土矿铝铁同步回收的研究
    4.1 温度对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的影响
    4.2 石灰添加量对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的影响
    4.3 反应时间量对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的影响
    4.4 淀粉用量对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的影响
    4.5 磁选强度对不同条件下磁选率的影响规律
    4.6 磁选产物及磁选渣分析
    4.7 含铁矿物在铝溶出过程的转化行为
    4.8 氧化铁还原动力学
    4.9 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6)“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化学教学的现实需要
        1.1.3 有机化学的地位作用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1.2.3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核心素养
        1.3.2 为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素养
        2.1.2 核心素养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STSE教育理念
        2.2.4 深度学习理论
3 一线教师对有机化学的认识和教学现状
    3.1 一线教师对有机化学的认识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式和内容
        3.1.4 调查结果
        3.1.5 调查结论与思考
    3.2 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3.2.1 《乙烯》的教学现状
        3.2.2 《葡萄糖》的教学现状
4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机化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3 研究方案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时间
        4.3.3 研究调查及评价方式
    4.4 研究过程
    4.5 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4.5.1 《乙烯》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4.5.2 《葡萄糖》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5 研究结论与思考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思考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纳米氧化铜对藻类毒害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纳米材料介绍
        1.1.1 纳米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1.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
    1.2 纳米材料的危害
        1.2.1 纳米材料的毒害原理
        1.2.2 影响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因素
        1.2.3 CuO NPs的生物毒害作用的研究进展
        1.2.3.1 CuO NPs对不同生物体的毒害作用
        1.2.3.2 CuO NPs的毒害机理
    1.3 光合作用与光抑制
        1.3.1 光系统II(PSII)的光抑制
        1.3.1.1 PSII的光抑制机制
        1.3.1.2 PSII的光抑制与修复
        1.3.2 光破坏防御机制
        1.3.2.1 热耗散
        1.3.2.2 环式电子传递
        1.3.2.3 光呼吸
        1.3.2.4 活性氧清除机制
        1.3.2.5 叶绿体外的光破坏防御机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纳米材料
        2.1.2 藻类培养
    2.2 材料处理
        2.2.1 藻类处理
    2.3 试验方法
        2.3.1 藻细胞计数
        2.3.2 Zeta电位和水合直径的测量
        2.3.3 颗粒沉降速率的测定
        2.3.4 铜含量的测定
        2.3.5 透射电镜观察
        2.3.6 细胞膜破坏程度的测定
        2.3.7 ROS的测定与显色
        2.3.8 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的测定及JIP-test分析
        2.3.9 藻类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
        2.3.10 叶绿体膜蛋白的提取
        2.3.11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蛋白表达分析
        2.3.1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1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3.1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CuO NPs对真核藻类的毒害作用
        3.1.1 CuO NPs和 CuO MPs在真核藻类培养液中的稳定性
        3.1.2 CuO NPs处理后培养液和细胞内的铜含量
        3.1.3 CuO NPs对真核藻类生长的影响
        3.1.4 CuO NPs对真核藻类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3.1.5 CuO NPs对真核藻类细胞结构的影响
        3.1.6 CuO NPs处理后真核藻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1.7 CuO NPs对真核藻类光合机构的伤害位点
        3.1.8 CuO NPs处理后真核藻细胞内ROS的产生位点
    3.2 CuO NPs对原核藻类的毒害作用
        3.2.1 CuO NPs和 CuO MPs在原核藻类培养液中的稳定性
        3.2.2 CuO NPs处理后溶液中、细胞壁和细胞内的铜含量
        3.2.3 CuO NPs对原核藻类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影响
        3.2.4 CuO NPs对原核藻类细胞结构的破坏
        3.2.5 CuO NPs对原核藻类光合机构的伤害位点
        3.2.6 CuO NPs处理后原核藻类的ROS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
4 讨论
    4.1 CuO NPs对真核藻类的毒害机理
        4.1.1 CuO NPs伤害了真核藻类的光合机构
        4.1.2 CuO NPs造成了叶绿体中ROS的积累
    4.2 CuO NPs对原核藻类的毒害机理
    4.3 真核藻类和原核藻类对CuO NPs毒害响应的异同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热处理马尾松材霉变机制及纳米铜防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成分与性质的影响
        1.2.2 霉菌的适宜生长环境
        1.2.3 抗菌防霉药剂
        1.2.4 抗菌防霉措施
    1.3 研究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重点解决的总问题
    1.6 技术路线
2 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木材霉变环境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糖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2.2.2 热处理对木材PH值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热处理方法对马尾松材吸湿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比表面积的影响
        3.2.2 热处理对马尾松木材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2.3 木材的动态水分吸附特性
        3.2.4 热处理木材的等温吸附
    3.3 本章小结
4 热处理马尾松木材的防霉变处理方法预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抽提马尾松热处理材的霉变防治效力
        4.2.2 预处理对马尾松热处理材的霉变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纳米铜原位制备与防霉变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热处理马尾松木材的霉变防治效力
        5.2.2 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的防霉变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的防霉变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热处理马尾松木材的霉变防治效力
        6.2.2 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防霉变机制
    6.3 本章小结
7 热处理马尾松锯材的防霉变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试验设备
        7.1.3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马尾松热处理材的霉变防治效力
        7.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7.2.3 X射线衍射(XRD)
        7.2.4 马尾松木材中的糖分
        7.2.5 马尾松木材的PH值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总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淀粉水热还原CuO制备超细铜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细铜粉的性能用途
        1.1.1 超细铜粉概述
        1.1.2 超细铜粉的性能用途
    1.2 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
        1.2.1 固相法
        1.2.2 气相法
        1.2.3 液相法
        1.2.4 我国超细铜粉制备的问题
    1.3 水热法的特点及分类
        1.3.1 水热法的特点
        1.3.2 水热法在冶金中的应用
    1.4 PVP概述
        1.4.1 PVP的结构与性质
        1.4.2 PVP的用途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分析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水热还原
        2.2.2 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的水热还原
        2.2.3 不同还原剂用量条件下的水热还原
        2.2.4 不同催化剂用量的水热还原
        2.2.5 不同液固比的水热反应
        2.2.6 不同转速的水热反应
    2.3 盐酸酸洗实验和铜粉纯度的计算
    2.4 对比试验
        2.4.1 不同PVP用量条件下以纤维素为还原剂的水热还原
        2.4.2 不同PVP用量条件下以淀粉为还原剂的水热还原
3 实验分析与讨论
    3.1 玉米淀粉的水解机理
        3.1.1 淀粉水解产物
        3.1.2 原子态氢理论
    3.2 不同条件对样品纯度的影响规律
        3.2.1 温度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2 时间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3 还原剂用量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4 不同催化剂的量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5 不同液固比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6 不同搅拌速率对样品物相组成的影响
        3.2.7 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4 不同条件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1 不同反应温度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2 不同反应时间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3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不同液固比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
5 对比实验
    5.1 分散剂对铜粉成分及微观分散性的影响
        5.1.1 不同PVP含量对以纤维素为还原剂制备的铜粉成分的影响
        5.1.2 不同PVP含量对以淀粉为还原剂制备的铜粉成分的影响
        5.1.3 不同PVP含量对纤维素制备的铜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5.1.4 不同PVP含量对以淀粉为还原剂制备的铜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5.2 不同条件对试样粒度分布的影响
        5.2.1 不同PVP含量对以纤维素为还原剂制备铜粉的粒度分析
        5.2.2 以淀粉为还原剂制备铜粉的粒度分析
    5.3 铜粉的抗氧化性能
        5.3.1 不同PVP用量对以纤维素为还原剂制备铜粉的氧化性能分析
        5.3.2 以淀粉为还原剂制备铜粉的氧化性能分析
    5.4 PVP分散机理
    5.5 纤维素与淀粉制备铜粉的性能对比
        5.5.1 纤维素与淀粉制备铜粉的成分对比
        5.5.2 纤维素与淀粉制备铜粉的微观形貌对比
        5.5.3 纤维素与淀粉制备铜粉的粒度分布对比
        5.5.4 纤维素与淀粉制备铜粉的抗高温氧化性对比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淀粉还原氧化铜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CuO对纤细裸藻的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D]. 孙明礼. 天津农学院, 2021(09)
  • [2]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 李雪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氧化亚铜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形貌研究[D]. 桂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5]淀粉水热法处理高铁铝土矿过程中铁矿物的转化行为研究[D]. 贺永飞.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6]“核心素养”为本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 高铭俊.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纳米氧化铜对藻类毒害的机理研究[D]. 车兴凯.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热处理马尾松材霉变机制及纳米铜防霉研究[D]. 谢桂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淀粉水热还原CuO制备超细铜粉的实验研究[D]. 牛宏坤. 辽宁科技大学, 2018(01)
  • [10]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汤平发,廖旭果,刘孝元,毛杨林,孟建仓,江合佩,周璐,张秀球,李道平.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Z1)

标签:;  ;  ;  ;  ;  

氧化铜淀粉还原的实验方法及现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