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

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

一、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论文文献综述)

翟梦瑜[1](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闫冰倩,冯明[2](2021)在《服务业结构性扩张与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标:考察2007~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成因,并结合国际数据对"去工业化"问题重新审视,探究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性特征。研究方法:运用拓展的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测算不同驱动因素对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的贡献程度;并结合隐含增加值的概念,运用多国面板数据回归重新审视"去工业化"问题以及中国服务业扩张中的独特之处。研究发现:"生产结构因素"在研究区间内对中国服务业扩张的贡献率最大,"最终需求因素"次之,"相对价格因素"和"相对增加值率因素"也有一定正贡献,"国内供给率因素"贡献为负。与国际经验值相比,中国经济现阶段的服务业扩张呈现显着结构性差异,服务业扩张与第一、二产业之间关联相对更为紧密,"中间投入渠道"是主渠道。中国当前处于去工业化的"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之间。研究创新:拓展了结构分解分析框架,更为系统地探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驱动因素;通过纳入服务业中间投入的"修正的制造业增加值/GDP"重新检验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经验,提炼中国的典型特征事实。研究价值:有助于从产业相互关联的视角,在结构和机制层面加深文献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服务业化和去工业化等问题的理解,可更科学地为诸如产业结构转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政策议题提供参考。

赵缔[3](2020)在《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文中认为自2010年《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我国已经为无居民海岛的使用者颁发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但是,《海岛保护法》尚未对无居民海岛的使用用途进行分类,同时也没有明确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因此,我国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只明确了无居民海岛的国家所有权,未在用益物权分编中明确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而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无居民海岛使用权需要在我国《民法典》用益物权分编中被直接明确。要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纳入到我国的物权制度体系中,则需要对无居民海岛实施用途管制,以明确无居民海岛的使用用途。2018年,我国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形成后,要对我国所有国土空间实施用途管制。我国的国土空间是指我国主权权利下的地域空间,包括我国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按照自然特征,国土空间可以分为陆地、陆地上的水域、海域和空域。在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形成前,我国只明确了土地的用途管制制度。另外,针对我国领土范围内陆上水域和海域的用途分类已经明确。因此,对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研究也具有实践意义,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由于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需要产生社会实效,因此需要对该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从必要性上看,该制度的构建既可以实现国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用途管制职责,又可以解决无居民海岛现实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可行性上看,该制度的构建既有国家“陆海统筹”战略的支持,又有国家对无居民海岛现有的管理成果作为铺垫。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内容,因为国家构建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对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进行市场规制,降低市场失灵。另外,该制度的实施还会控制无居民海岛这一自然资源在我国海洋经济领域的供给量,具有显着的宏观调控作用。而由于无居民海岛具有地处偏僻、无户籍人口、远离内陆等特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极难用于发现人为破坏无居民海岛的行为。作为一种稀缺的公共物品,如果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没有秩序约束,则会产生“公地悲剧”的效果。因此,国家对无居民海岛实施用途管制,并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给民事主体,可以激励民事主体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但是,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需要受到规制,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突破国家政策底线。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冲突是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中存在的主要利益矛盾,如果缺少了秩序约束,私人经济利益会对环境公共利益造成严重侵犯。因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为了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需要对私人利益进行限制。那么,建立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衡平机制就是必要的,因为公共利益对私人利益过度限制同样会造成利益矛盾。除此之外,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需要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这就会产生与公共利益不完全一致的、不合理的政府利益,因此还需要处理不合理的政府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第一,需要处理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各部门之间产生利益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直接原因是政出多门、多头审批,所以需要对职能相近的部门优化重组。第二,需要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主要是财权与事权的配置冲突,由于二者行政隶属关系的存在,中央政府将财权上收,地方政府往往事权过重而财力不足,这就不利于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在省级行政机关的落实。所以,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配置地方财权,保证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国家实施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需要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设定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这是一种行政公权力。行政机关实施用途管制行为需要被授权,但是这种公权力一定要受到制约,因为政府利益的无限制扩张会侵吞私人利益。所以,在为行政机关配置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这一自由裁量权时,还需要通过裁量权的细化、不相容职能的分离、审计机关的监督、监察机关的监督等内外部制约的方式实现对公权力的控制。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为前提,制定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对全国的无居民海岛实施指标控制,并按照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实施分区管制。针对无居民海岛使用用途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海岛保护法》实施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书的颁发情况分析发现,旅游娱乐用途的无居民海岛占总超过40%,公共服务用途和渔业开发用途的比例都远远低于旅游娱乐用途,而且没有批准过作为农林牧业用途的无居民海岛,与《海岛保护法》实施前的情况大相径庭。依据我国土地和海域的使用用途分类和无居民海岛的特征,可将无居民海岛的用途划分为“三大类”,12个一级类和45个二级类。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需要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制度相衔接。在无居民海岛的使用用途被划分为“三大类”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也需要根据农用岛、建设用岛和其他用岛的用途进行细分设计,并调整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征收、免缴、使用和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明确责任机制,落实相关法律主体的法律责任。最后,若要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纳入到《民法典》用益物权分编,则需要认识到该权利的特殊性。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私权特征和用益物权特征明显,但又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并且,由于该权利的客体并非单一物,而是组合体,所以该权利实际上包含了若干子权利,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流转也是这些子权利“打包”流转。

李晓琳[4](2020)在《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把握农业资源变化情况,对于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邯郸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农业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对绿色发展和农业资源评价进行概念界定,阐述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方面对邯郸市农业资源进行概述;然后,从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业生产投入品、农业生产废弃物和农业经济发展5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2010—2018年邯郸市重要农业资源利用的演变特征;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本文使用的指标选取方法和构建的原则切实可行。充分考虑资源数量和质量,遵循综合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全面性的原则,构建了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最终得到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见指标选取较为合理。第二,邯郸市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利用正在逐步趋于合理化,2010—2013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介于0.40.5之间波动;2014—2018年,邯郸市的农业资源利用评价值稳步上升,2016—2018年上升速度明显变快,2016年达到0.6,2017年达到0.7,2018年达到0.86。第三,邯郸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结果是多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耕地、农业投入品等资源要合理利用,才能推进邯郸市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第四,基于全文的研究和分析,对邯郸市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二是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三是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农民意识,减肥减药;四是进一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苏晓燕[5](2020)在《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征收增值税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增值税成为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在税收收入中约占四成左右,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在我国财税体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与国外大多实行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征收体制不同的是,我国增值税受征收水平所限,一直实行的是生产地原则,即增值税地方分成主要按照生产者注册所在地在各地分配。增值税作为可转嫁的流转税,实际税负却由最终消费者承担,而现实中由于跨区经营等等原因,最终消费地与生产地往往不一致,这就导致增值税收入由最终消费地流入生产地,产生增值税税收在地区间的横向转移现象。地区间增值税的横向转移现象违背了税收收益应与税收负担相一致原则,且加剧了地区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进一步扩大其负面影响,使得区域间发展更加不均衡。而对于地区间增值税税收收入横向分配,我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纵向税收收入的分配问题。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对中央与地方税收纵向收入分享做出初步的制度安排,而关于横向财力分配问题,目前仅有针对企业所得税的跨区分配方法,对增值税的横向分配制度却没有明确说明。由于横向分配制度的缺失,加上全面营改增之后地方主体税种缺位,地方财力吃紧,政府扭曲行为的可能性加大,由生产地原则引起的地区间增值税横向转移问题必然更加严重。以消费地原则解决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现象,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为获得税收过度投资与重复建设而轻消费等扭曲性行为,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在制度方面,可以弥补我国增值税税收横向分配的制度空白,对于抓住营改增过渡时期的契机,完善我国财政体系,促进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增值税横向转移研究的动态,确定本文研究目标,接着第二部分从税收横向转移产生原因及税收划分原则理论上探讨增值税横向转移现象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第三部分本文从消费地原则出发,测算了我国2009-2017年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的程度并总结其分布特征,发现我国增值税横向转移现象普遍存在且程度加深。接着第四部分在探究我国增值税横向转移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其影响因素并作出研究假设,选择系统GMM方法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人口、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对我国省际间增值税转移额具有显着影响。第五部分总结发达国家增值税横向分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因素,提出按人口与消费的比例进行地区间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能有效改善税收转移问题,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最后,本文还从税制设计,区域间政府税收协调,转移支付等其他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切实解决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问题。

关玉儒[6](2020)在《聚合层面与分散层面的工业固废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物的日益增多,开展工业固废代谢研究,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减量化势在必行。本研究以中国广东省为研究案例,时间尺度设定为2002至2015年,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工业固废代谢框架,用以探讨影响工业固废排放量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首先,本文创新性地进行了指数分解分析,从聚合部门层面量化了四类潜在的社会经济因子对工业固废排放量变化的相对贡献。接着,借助货币流投入产出表,建立了工业固废代谢的投入产出模型用以揭示代谢系统的内部结构。具体来说,基于一种新的四向分类方法,本文结合联动分析法判定了系统内各个部门及产业对系统的依赖程度。运用环境责任分析法,进一步对其环境责任进行了评价。随后,针对工业固废排放的峰值年2012年,从生态网络的角度建立了工业固废代谢网络,从而考察不同部门的工业固废排放情况和部门间的代谢关系。具体来说,引入网络控制分析和网络效用分析的扩展方法,对两种工业固废代谢情景(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情景)分别进行了生态网络分析。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综合利用分析法来评价工业固废的利用水平,从而指导工业固废排放量比重大的部门的减排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广东省工业固废的产生强度,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是广东省在聚合部门层面工业固废减量的必由之路。在分散的部门层面,采矿业部门是关键部门,未来应重点关注基于投入的工业固废减量法规的制定,尤其是在煤炭采选产品产业和金属矿采选产业。能源和材料转化部门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固废的直接产生者,与系统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他服务部门作为最大的最终消费者,应考虑调整消费偏好,选择消费工业固废密集程度较低的商品。此外,峰值年2012年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今后的工业固废的污染防治工作中,两类工业固废确应区别对待。间接流动分析可以用来了解工业固废代谢系统的内部结构。虽然采矿业相关部门排放了大量的直接工业固废,且综合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但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很多互利共生关系。一般工业固废代谢系统中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EH)具有很高的直接产生强度,且是一个主要的控制者。造纸工业在危险废物代谢系统中的情况与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在一般工业固废代谢系统中的情况相似。本研究的结果有望为这些高排放部门的未来工业固废减量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赵丹丹[7](2019)在《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凭借独特的生态特征,成为地球上物种最丰富、提供最多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湿地系统的优劣与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息息相关。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过度抽取地表水等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用于生产过程,大量实体水资源被消耗,生产用水严重挤占生态需水,使得水资源分配失衡,湿地生态需水得不到足够供应,导致湿地面临面积不断减少,各项生态服务功能持续退化等生态威胁。因此,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用水挤占保障湿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生态需水是造成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如何准确核算区域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科学调控水资源在生产用水和生态需水的合理分配,是水资源和湿地生态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面向水与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以“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恢复”为目标,针对目前生产用水研究主要关注水量型水资源消耗,较少关注水质型水资源消耗,主要关注直接用水量,较少关注间接用水和产业部门间水资源相互作用关系,需水管理视角下的水资源调控方法体系不健全等科学问题,从水足迹角度对产业水资源消耗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选择水短缺问题突出、湿地退化明显的“北京-天津-河北”城市群(简称为京津冀)为研究区,以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网络结构解析-水资源调控”为主线,在综合分析产业水足迹的基础上,构建以“水资源硬约束”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导向的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调控模式,为京津冀地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保障区域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耦合多区域投入产出经济模型和GEPIC(GI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model)环境模型,构建了产业水足迹量化模型,分别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核算京津冀产业蓝水足迹、绿水足迹与灰水足迹。结果表明:从生产和消费角度核算的产业水足迹存在显着差异,从生产角度看,京津冀地区蓝水足迹为17676×106 m3(164 m3/人),绿水足迹为 20829×106m3(193 m3/人)及灰水足迹 528920×106m3(4911m3/人),虚拟水出口占总生产水足迹的65%,其中河北的虚拟水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80%以上;从消费角度看,京津冀地区蓝水足迹为21346×106m3(198 m3/人),绿水足迹为 50272×106m3(467 m3/人)及灰水足迹 764682×106m3(7100 m3/人),虚拟水进口占主导作用,北京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天津次之(85%),河北最小(60%),粮食相关部门(农林牧渔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是虚拟水进口的主要产业。(2)耦合多区域投入产出经济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构建京津冀产业水足迹驱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京津冀三地在2002-2012年生产水足迹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京津冀生产蓝水足迹减少2613 ×106 m3,生产绿水足迹减少706×106 m3,生产灰水足迹增加282656×106m3,虚拟水出口占比逐渐增加,粮食相关产业的水足迹占比最大,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次之。直接耗水强度效应是抑制京津冀三地水量型水足迹增加的关键驱动因子,且直接耗水强度降低趋势与总体水足迹减少趋势高度一致,是推动京津冀生产水足迹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最终需求效应同时拉动水量型水足迹和水质型水足迹的增加。(3)利用生态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2012年京津冀产业间蓝水足迹相互作用关系,探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关键路径。结果表明:京津冀产业间接水足迹的总量和占比最大,水足迹生态网络中各节点对网络的间接影响远大于直接影响。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的网络总流量的贡献占总量60%,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是控制系统的主要产业部门,货物运输及仓储业和采选业受系统控制,是未来产业调整需要重点关注的产业。京津冀产业部门间通过非直接水足迹交易使40%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发生实质性转变,且河北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和其他轻工业的网络路径效率小于其他部门。京津冀三地的系统稳健性均处于在上升性过低,恢复力过高的不可持续状态,尚存在很高的调整空间。(4)基于(1)-(3)的研究,为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生态修复,结合京津冀水资源现状与“以水定产”产业政策,将供给约束模型引入水资源调控领域,构建了以“缓解区域水压力,促进湿地修复”为终极目标的多种产业结构调整情景,全面评估各调整情景对地区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硬约束的背景下,京津冀新增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188 km2、115 km2和2462.9 km2,新增湿地面积将带来52.7亿元、19.9亿元和609.9亿元的生态价值。只减少农林牧渔业(B1,T1和H1)的生产活动对京津冀系统的GDP与失业人数的影响最小,此情景使京津冀的GDP分别较少11.2亿元、8.9亿元和294.2亿元,同时分别带来10万、3.8万和144.1万的失业人员。水资源硬约束前提下,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区域整体GDP平均损失约为531亿元,约占京津冀总GDP的1%;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平均失业人口为177.8万,约占就业人口的3%。以经济损失与就业人数减少量的比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好坏的评价指标,选择10种兼顾经济损失与社会可持续性的最优产业调整情景作为未来京津冀地区“以水定产”的产业结调整政策的重要参考情景。基于本研究结果,对京津冀地区未来水资源保护与湿地恢复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用“虚拟水战略”缓解区域水压力时,配套建立完善的从虚拟水进口省份向虚拟水出口省份的水资源补偿机制是保障贸易双方水资源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其次,京津冀地区的以出口水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加剧本地水资源消耗,进一步恶化水生态系统,因此,未来京津冀地区应降低对低附加值的水密集型产品的依赖,逐步向高附加值的低虚拟水含量的资本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缓解经济生产对本地的水资源压力和水污染问题;最后,通过调产业结构降低区域水资源消耗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式,水资源供给约束模型可为水资源管理者在水资源调控方案比选和影响评估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该方法体系可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禀赋、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手段,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政策制定、湿地保护与管理实践中。

张艳霞[8](2015)在《基于嵌套的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省城CO2与大气污染物转移及责任分配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CO2及SO2、NOx、PM2.5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国,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与措施,以控制CO2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然而,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和技术水平的地域特征明显,大量的CO2及大气污染物伴随着频繁的国内外贸易在省际间转移,这为我国省级层面的排放责任分担带来挑战,也直接影响了国家层面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完成。本文着重针对我国省级层面的CO2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转移及排放责任的界定等开展研究,旨在为省级、国家层面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进一步拓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大气污染物问题的思路。首先,本文将我国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的多地区投入产出(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表(2002、2007)与对应年份全球的 MRIO 模型进行了嵌套,建立了全球-中国省级嵌套的MRIO模型。同时,基于环境扩展的MRIO模型,分别定义了基于生产端的生产直接排放与消费直接排放和基于消费端的生产隐含排放与消费隐含排放,并对各类排放的系统边界、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讨论。进一步应用上述方法与数据,分别计算了 30个省的CO2、SO2、NOx和PM2.5的各类排放,并分析了省级层面各类排放的总量、单位GDP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水平特征。其次,基于生产端的生产直接排放与消费直接排放研究数据,分析了省级层面的CO2、SO2、NOx和PM2.5的排放转移特征,并以CO2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转移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对于国际贸易,2007年,我国出口导致的CO2、SO2、NOx、PM2.5排放分别占我国生产直接排放总量的24.9%、22.5%、24.1%和22.3%,而进口导致的排放仅分别占消费直接排放总量的6.7%、8.1%、5.9%和5.0%。我国出口引起的排放从大到小依次主要指向欧盟(22.9-23.3%)、北美(20.7-21.9%)以及东亚地区(12.0-12.3%)。我国表现为较大的排放净出口不仅由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出口额大,更与我国生产行业(尤其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以及我国进出口的行业结构差异有关。尽管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等沿海省份,但是中西部省份在出口转移排放中占据了相对较高的比重,而且该比重在2002-2007年间呈增长趋势。例如,2002年,山西、河南、内蒙古三地出口贸易仅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2%,而出口导致的CO2排放为我国出口转移排放总量的8.5%;到2007年,三地的出口额占比基本不变,但出口导致的CO2排放占比增长为12.0%,出口导致的SO2、NOx、PM2.5排放占比分别达到13.6%、11.8%和 15.2%。国内贸易导致的CO2、SO2、NOx、PM2.5排放总量约占我国生产直接排放总量的30%。我国中部、西北、北部沿海,以及东北地区在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贸易过程中表现为排放净调出。以CO2为例,2002-2007年间,西北地区、北部沿海(山东、河北)等省份的排放净调出量分别增长了 172.75 Mt和145.38 Mt,年均增速分别为100.8%和97.6%;同时,东部沿海与京津地区的排放净调入增量分别增长了 261.09 Mt和102.94 Mt,年均增速分别为57.8%和30.8%。贸易结构、技术水平、能源储量与种类等差异是导致各省产生排放净调出或者净调入的主要因素。然后,分别基于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排放分析了各省CO2、SO2、NOx、PM2.5的行业排放特征。结果显示,各物质生产直接排放主要分布在电力、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等能源消费量较大的行业。针对某种污染物,不同省份各行业对生产直接排放的贡献差异较大,并且,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单一省份的重点排放行业也不相同。与生产直接排放的行业分布特征相比,各省消费直接排放的重点行业分布相似,但是不同省份消费直接排放的重点行业贡献趋于统一,这可能与我国地区间的贸易流通有关。基于消费端的排放行业分布特征显示:各省固定资本投资的排放主要隐含在建筑、通用专用、电子光学、仪器仪表、交通等各类设备制造业,部分省份的服务业隐含了少量的固定资本投资的排放。我国各省建筑业的隐含排放占固定资本投资排放的比重非常高,例如,2007年,各省建筑业隐含的PM2.5排放占固定资本投资排放的比重平均高达78.5%,而美国和日本的同期水平分别为38.2%和52.9%。居民消费的排放主要隐含在农林牧渔、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纺织、化工、电力等行业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仓储等各类服务业。我国在低端消费行业(如食品业等)隐含的排放占比较发达国家高,而在高端消费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等)隐含的排放占比较低。例如,2007年,美国的食品和交通仓储业隐含的CO2排放分别为居民消费排放总量的6.4%和15.7%,而我国各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8.2%和4.1%。最后,根据我国省级层面的排放特征,提出分区域的排放责任分担机制。将单一省份的排放责任分担量表示为省份r自身生产并用于自身消费的排放责任Eprr,国内贸易的排放责任Edomer和国际贸易的排放责任Eforer的加权和。提出Eprr全部由省份r承担;针对Edomer与Eforer,分别引入国内排放责任分担系数αri和国际排放责任分担系数βrj来表示排放责任分担量。对于国内贸易,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调出调入贸易排放转移情况,将我国各省份的排放责任系数按照各地的经济水平、行业结构、贸易特征以及能源种类与储量等特征进行分类。进一步以CO2为例,计算了2007年各省的排放责任分担量,并以北京为例,初步探讨了行业水平的排放责任分担方式。随着我国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各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省际间以及各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更加频繁,产业转移等现象将更加显着。基于生产直接排放的减排体系可能导致我国省级层面的排放泄露风险增加。因此,控制省级层面的排放转移量,降低潜在的排放泄露风险,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放责任界定体系,并不断促进区域间的技术转移,以提高我国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减少贸易导致的排放泄露和建立更加科学的排放责任界定体系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并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拓宽思路。

樊梅[9](2015)在《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社会中GDP被视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相应地追求经济价值成为政府部门的战略重心,从客观上导致其它同样重要的人类价值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甚至破坏,长期来看这不仅对社会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最终也可能危及到通过物质财富搭建起来的经济繁荣。众多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共同表明,幸福和自由等目标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而财富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误把手段当目标,不断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因此频繁受到理论及实践界的质疑。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当下社会发展观念正在转型,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后,人们开始关注经济增长以外的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价值诉求。公共价值理论产生于市场价值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理论认为,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社会中还存在其他价值,社会发展是各种公共价值的共同增进。与私营部门为股东创造价值一样,公共部门可以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公共管理者应摒弃遵章办事的传统官僚制思维,转而根据社会需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灵活理解,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争取获得上级授权和社会支持、最终切实向社会提供各类符合价值期待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公共价值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中科层制所强调的官僚制原则明显不同,也与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改革具有本质区别,它关注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公共利益,重视共识的达成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具有的独特地位,要求公共管理者从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新的探索者及创造者。公共价值理论正在从根本上重新塑造公共管理。本文首先从社会发展中存在多元公共价值的角度出发,从既有研究中认识到可分别从主、客观方面对公共价值进行衡量,发现公共价值的提供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进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具体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共5部分的20个价值类别构成。其次,本着全面衡量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根据公共价值账户拟定的内容及范围,结合从各类权威统计年鉴获取到的数据资料,共搜集到与社会发展各类公共价值相关且数据完整的统计指标155项,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14次因子分析,从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9项指标参与评估。再次,通过熵值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得到指标权重、组内权重及大类权重,构建出各类公共价值指数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进行实际测量,从客观方面分别测算出1981-2012年国家层面及1978-2008年省域层面的公共价值指数,并相应进行时间序列和聚类分析;主观方面对贵州省毕节地区普通民众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公众对当地政府公共价值目标的认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公共价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从国家层面而言,除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在前期出现一定起伏外,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综合性公共价值均表现出稳定上升态势,且在2000年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提升。从对全国28省市的考察结果来看,各类公共价值在总体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以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公共价值往往越高,但同时生态价值则越低;落后地区提升公共价值水平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因地制宜地加大经济发展力度。

张丽君[10](2013)在《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部门结构调整引发的碳基能源代谢时空异构性是城市地域系统中矛盾最尖锐的人地关系之一,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分析是因地制宜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基奠。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引发碳基能源代谢变化”这一问题为核心,将城市碳基能源流与人流、经济流耦合叠置,通过界定碳基能源代谢核算范畴与边界来阐释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反馈耦合边界;通过分析城市部门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来阐释社会经济子系统中人流、经济流与自然子系统中碳基能源流耦合叠置的相互联系特点;通过分析不同空间人流、经济流的碳基能源代谢结构与格局来阐释城市地域系统的人地耦合的空间相关性与分异性;通过分析结构、空间、时间维度碳基能源代谢的驱动机制来阐释城市地域系统人地相互作用的机理。总体上构建碳基能源代谢的结构-格局-过程(碳锥)三维分析框架,借鉴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空间分析等方面的计量方法,建立城市碳锥分析模型,以北京市为典型案例,研究人口变化、产业调整引起的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空间变化及演变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空间要素流的城市碳基能源代谢分类有助于增加碳排放核算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基于地理边界、足迹区和地理边界+的碳基能源代谢核算既能描述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又能刻画产业链过程的碳排放,可进一步增强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消费模式转变所导致的碳排放核算的规范性和可比性,有助于制定更有操作性的碳减排约束政策。不同边界与范畴下的碳基能源代谢核算能描述了不同程度的人地关系紧张程度,三种核算方法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碳基能源代谢特点。(2)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格局-过程分析框架(碳锥概念模型)多层面和多尺度揭示了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的演变特点。通过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的进一步分解,突破了仅从部门产值结构进行分析的局限性,突出了对外服务结构和关联网络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在理解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方面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可在明确碳减排关键部门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阐释城市之间的碳减排关联和定位碳减排敏感部门,还能进一步呈现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的地域网络、圈层模式以及空间集聚分散的分异过程,进而多尺度和多层面展示了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动态性。(3)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格局-过程集成模型(碳锥分析模型)多维度测度了碳基能源代谢结构,综合阐释了碳基能源代谢演变规律。将人流、经济(产业)流与碳基能源流进行耦合叠置,以及与改进的EIO-LCA模型、空间分析模型进行综合集成而构建的城市碳锥分析模型,可有效整合基于产业的结构分异和基于人口集散的空间分异分析方法,并使其能够对城市碳基代谢进行多维测度,有助于从初始投入结构、最终需求结构、最终产出结构层面综合解释碳基能源代谢演变机制。(4)北京市部门、对外服务、产业关联的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变化分别具有阶段性-部门性、交替演变性、生产过程与产业异位性的特点。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总量与强度呈现不同的部门特点,并依工业行业类型及碳排放量而存在位序-规模分布和倒U型分布等分布模式。对外服务碳基能源代谢潜力“退二进三”的产业变化趋向明显,对外服务碳基能源代谢能力呈现行业波动增长的状态,城市对外服务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益低于所带来的资源压力与环境影响。碳基能源代谢关联程度高的部门碳排放变化波动大,关联程度低的部门变化相对平稳;高直接碳排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不一定高,直接碳排放相对较低的部门隐含碳排放可能居高不下。(5)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存在明显的圈层结构。空间等级结构整体上表现为核心-外围模式,但网络结构的雏形已经显现,且碳排放中心与人口、经济中心错位,功能地域结构呈现为圈层结构上的斑块化,圈层之间受产业异质性冲击而形成新的代谢类型。各区县根据不同的代谢特点可分为4种碳基能源代谢区域,因地域分工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变规律与地域组合。街区碳基能源代谢的空间增长模式属于人口规模驱动型发展(扩散式1型、集聚式2型),中心区与外围区交接地带可能存在高能耗产业驱动的代谢模式(极化式2型、扩散式2型)。(6)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投入产出结构从多层面影响碳基能源代谢变化。城市、部门经济发展与其碳基能源代谢变化表现为总体上的直线型与农业、工业部门的倒U型演变态势,但工业分行业的扩张性负脱钩及扩张性耦合则进一步表明经济发展速度总体上要高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进而说明初始要素投入结构、最终消费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增加的比较突出。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为:(1)基于空间要素流视角提出地理边界、足迹区、地理边界+的碳基能源代谢核算方法体系,能够弥补已有研究中基于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重要缺陷,有助于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耗竭与环境变化的影响。(2)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的多维分解及其城市碳锥分析模型的构建,以及对城市碳基能源代谢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关联网络结构和时间演变的有效测度,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单一产业碳排放结构分析的局限,不仅有助于揭示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动态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阐释城市、部门经济发展与碳基能源代谢变化的复杂关系,还能为制定因时因地的碳减排约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投入产出分析
        2.2.2 生态网络分析
        2.2.3 多元统计分析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2.3.1 引言
        2.3.2 模型建立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4 主要结论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2.4.1 引言
        2.4.2 模型建立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4 主要结论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2.5.1 引言
        2.5.2 模型建立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4 主要结论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2.6.1 引言
        2.6.2 模型建立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6.4 主要结论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2.7.1 引言
        2.7.2 模型建立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7.4 主要结论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3.2 研究方法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3.2.2 网络平衡方法
        3.2.3 多元统计分析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3.3.1 引言
        3.3.2 模型建立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4 主要结论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3.4.1 引言
        3.4.2 模型建立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4 主要结论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3.5.1 引言
        3.5.2 模型建立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4 主要结论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3.6.1 引言
        3.6.2 模型建立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6.4 主要结论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3.7.1 引言
        3.7.2 模型建立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7.4 主要结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4.2 研究方法
        4.2.1 系统优化模型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4.3.1 引言
        4.3.2 模型建立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4 主要结论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4.4.1 引言
        4.4.2 模型建立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4 主要结论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4.5.1 引言
        4.5.2 模型建立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4 主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贡献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服务业结构性扩张与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1.研究方法
    2.数据
三、实证结果及讨论
四、纳入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
五、中国现实与国际经验的对照
    1.中国经济中服务业扩张的结构有别于国际经验
    2.纳入服务业中间投入因素,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判断还成立吗?
六、总结与启示

(3)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无居民海岛法律制度研究综述
        (二)用途管制制度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方法
        (二)实证分析方法
        (三)经济分析方法
    四、论文框架
        (一)论文框架的逻辑结构
        (二)论文框架的内容配置
第一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第一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用途管制职责实现的需要
        (一)用途管制的实施范围需要扩大到无居民海岛
        (二)需要整合与无居民海岛利用相关的各类规划
        二、有效解决无居民海岛现实使用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一)需要解决无居民海岛的用途分类问题
        (二)无居民海岛的用途分类需要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相衔接
    第二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一、国家“陆海统筹”战略的支持
        (一)“陆海统筹”战略要求推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
        (二)“陆海统筹”战略要求规范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
        二、国家对无居民海岛现有的管理成果铺垫
        (一)海岛的全面调查统计完成
        (二)无居民海岛的财政收支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国家对无居民海岛实施“整岛登记”
        (四)海岛利用受国家监督检查
第二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概念辨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无居民海岛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与无居民海岛利用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与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与海岛土地征收
    第二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国家
        (二)企、事业单位法人和自然人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行为
        (二)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二)企、事业单位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法学依据
        (一)法的价值论
        (二)法与政治的关系理论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经济学依据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政府管制理论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地理学依据
        (一)灾害理论
        (二)生态脆弱性理论
第三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的原则
    第一节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原则
        一、无居民海岛利用需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一)降低市场失灵
        (二)避免管制失灵
        二、无居民海岛利用受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的指引
        (一)平衡无居民海岛利用行为的秩序与自由的冲突
        (二)兼顾无居民海岛资源的分配公平与利用效率
    第二节 坚守政策底线的原则
        一、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的编制要坚守“三条控制线”
        (一)不侵犯生态保护红线
        (二)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
        (三)不突破城镇开发边界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要严格管控
        (一)禁止在无居民海岛确定“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用途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禁止任意改变
第四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构建中的利益衡量
    第一节 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
        一、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一)对利益主体的细分
        (二)利益主体的利益识别
        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一)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利益矛盾的原因
        (二)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三)部门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矛盾
        (四)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矛盾
        (五)行政管理人员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
    第二节 利益衡量的原则与目标
        一、利益衡量的原则
        (一)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二)利益填补原则
        (三)统筹兼顾原则
        二、利益衡量的目标
        (一)协调环境公共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的关系
        (二)避免公共经济利益对私人经济利益的侵犯
        (三)减少部门之间的“争利推责”
        (四)统筹中央的全局利益与地方的局部利益
        (五)限制不正当的行政管理人员利益
第五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框架与相关制度完善
    第一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设定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扩张视角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性质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内容与形式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设定标准
        (四)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自由裁量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制约视角
        (一)对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内部制约
        (二)对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权的外部制约
    第二节 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制度的完善
        一、在国土空间规划下编制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
        (一)多种规划并存所导致的衔接难问题
        (二)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的指标控制
        (三)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的分区管制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的类型化重塑
        (一)无居民海岛用途的实证考察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具有涵盖“用海”概念的特殊性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的确定原则
        (四)无居民海岛用途的规范设计
        (五)无居民海岛用途的“负面清单”设计
        三、无居民海岛用途审批制度的完善
        (一)审批权限的调整
        (二)审查内容的细化
        (三)审批流程的优化
    第三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变更的规则设计
        一、无居民海岛需要用途变更的原因
        (一)弥补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的弊端
        (二)适应无居民海岛利用规划的调整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变更的内容
        (一)农用岛的变更
        (二)建设用岛的变更
        (三)其他用岛的变更
    第四节 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制度的完善
        一、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确定依据
        (一)无居民海岛的用途
        (二)无居民海岛所属地域的土地价格水平
        二、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减免、征收与使用
        (一)确定减免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用岛项目
        (二)完善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的征收使用管理
    第五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的监督检查体系与法律责任完善
        一、健全对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的监督检查体系
        (一)实施统一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
        (二)发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监督作用
        (三)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二、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责任的完善
        (一)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与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制度衔接
    第一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视域下的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体系
        一、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性质分析
        (一)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具有私权性质
        (二)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具有物权性质
        二、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权利特殊性
        (一)伴随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公法义务过重
        (二)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客体突破了“一物一权”主义
        三、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绿色化”思路
        (一)《民法典》绿色原则与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的耦合
        (二)《民法典》绿色原则对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辐射
        四、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种类
        (一)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应是一组“权利束”
        (二)农用岛使用权
        (三)建设用岛使用权
        (四)其他用岛使用权
    第二节 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对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变动的影响
        一、设定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取得条件
        (一)足额缴纳无居民海岛使用金
        (二)修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设施
        二、限制了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自由流转
        (一)受让人资格的限制
        (二)海岛保护投资达到一定规模
        (三)已缴清无居民海岛使用金
        (四)无居民海岛的使用用途未改变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
        2.1.2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第三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概况
    3.1 20世纪80年代邯郸市农业资源状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资源
    3.2 邯郸市农业资源现状
        3.2.1 自然资源
        3.2.2 社会经济资源
    3.3 邯郸市农业发展SWOT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威胁分析
第四章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
        4.1.2 指标内涵
    4.2 确定指标权重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2 计算指标权重
        4.2.3 计算体系的灰色关联系数
    4.3 评价结果
第五章 评价结果分析
    5.1 邯郸市农业资源评价
        5.1.1 水资源
        5.1.2 耕地资源
        5.1.3 农业生产投入品
        5.1.4 农业生产废弃物
        5.1.5 农业经济发展
    5.2 存在问题
        5.2.1 水资源匮乏
        5.2.2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5.2.3 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仍然过高
        5.2.4 粮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骤减
    5.3 提出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者研究动态
        1.2.2 国内学者研究动态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税源与税收转移的概念
        2.1.2 税收横向转移、税收与税源背离概念界定
    2.2 税收横向转移成因理论
        2.2.1 财政分权理论
        2.2.2 税收竞争理论
    2.3 税收划分原则理论
        2.3.1 税收公平理论
        2.3.2 税负归宿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的现状
    3.1 我国增值税税收收入分配政策
    3.2 我国增值税横向转移测度方法
        3.2.1 测度方法选择
        3.2.2 数据选择及来源
    3.3 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情况
        3.3.1 增值税横向转移额的特征
        3.3.2 增值税横向转移占比特征
        3.3.3 三大区域变动趋势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机制分析及实证研究
    4.1 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机制分析
    4.2 变量选择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
    4.3 模型设定
        4.3.1 基本模型
        4.3.2 动态模型
    4.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4.4.1 变量描述性分析
        4.4.2 变量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结果分析
        4.4.4 稳健性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经验
    5.1 巴西的补偿性增值税分配机制
    5.2 德国的单一因素增值税分配机制
    5.3 日本的综合因素增值税分配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方案设计
    6.1 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方案结果对比
    6.2 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方案效应评估
    6.3 增值税收入横向分配长效解决机制
        6.3.1 优化地方税收体系
        6.3.2 建立跨区域的横向税收协调制度
        6.3.3 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聚合层面与分散层面的工业固废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固废生态经济领域相关研究
        1.2.2 聚合与分散层面的城市代谢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2章 研究方法及案例介绍
    2.1 聚合层面的指数分解分析模型建立
    2.2 分散层面的投入产出模型建立
        2.2.1 货币流投入产出模型
        2.2.2 环境拓展投入产出模型
        2.2.3 联动分析
        2.2.4 环境责任分析
    2.3 生态网络模型的建立
        2.3.1 网络控制分析
        2.3.2 网络效用分析
        2.3.3 综合利用程度分析
    2.4 研究案例及数据来源
        2.4.1 研究案例
        2.4.2 数据来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合层面的广东省工业固废排放分析
    3.1 工业固废排放和经济发展概况
    3.2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的工业固废排放变化分解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散层面的广东省工业固废代谢动态特征分析
    4.1 联动分析
    4.2 环境责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东省工业固废代谢峰值年生态网络分析
    5.1 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5.2 网络控制分析
    5.3 网络效用分析
    5.4 综合利用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足迹研究进展
        1.2.2 生态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调控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虚拟水贸易
        1.4.2 基于MRIO和SDA的产业水足迹演变及驱动机制
        1.4.3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关联分析
        1.4.4 基于供给约束模型的京津冀水资源调控模式选择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概况
2 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与区域虚拟水贸易
    2.1 基于MRIO和GEPIC耦合的水足迹核算方法
        2.1.1 直接蓝绿水足迹核算方法体系
        2.1.2 直接灰水足迹核算体系
        2.1.3 耦合MRIO与GEPIC模型的水足迹核算模型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 京津冀地区水足迹分布特征
    2.4 水足迹产业分布特征
    2.5 京津冀产业虚拟水转移
    2.6 京津冀与其他地区虚拟水贸易
    2.7 讨论
    2.8 本章小结
3 基于MRIO和SDA的产业水足迹演变及驱动机制
    3.1 产业水足迹驱动机制研究方法概述
        3.1.1 研究方法选择
        3.1.2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SDA分解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的时间变化趋势
    3.4 京津冀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3.4.1 北京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3.4.2 天津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3.4.3 河北生产水足迹驱动力分析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关联分析及系统评价
    4.1 研究方法概述
        4.1.1 构建水足迹生态网路
        4.1.2 环境元指标选取(部门评价)
        4.1.3 上升性指标选择(系统评价)
    4.2 产业水足迹流量分析
    4.3 产业水足迹控制分析
    4.4 产业水足迹效应分析
    4.5 产业水足迹系统评价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供给约束模型的京津冀水资源调控模式选择
    5.1 供给约束模型构建
        5.1.1 供给约束模型方法体系
        5.1.2 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设置与约束优化指标选择
        5.1.3 数据来源
    5.2 “水资源硬约束”情景下京津冀各自新增湿地面积及生态效益
    5.3 “水资源硬约束”情景下京津冀各自GDP损失和失业人数
    5.4 不同组合情景下京津冀整体GDP损失与失业人数
    5.5 兼顾经济损失与社会可持续性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2.1 产业水足迹从直接用水发展为联合水量水质的水足迹综合评估
        6.2.2 基于生态网络理念的产业水足迹网络结构分析
        6.2.3 构建“需水管理”视角下的区域水资源调控方法体系
    6.3 研究展望
7 附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与项目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基于嵌套的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省城CO2与大气污染物转移及责任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相关机构名称和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CO_2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1.1.2 国家层面减排与低碳发展现状
        1.1.3 省级层面减排与低碳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贸易隐含的环境影响研究
        1.2.2 排放责任相关研究
        1.2.3 投入产出研究
        1.2.4 研究进展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嵌套的MRIO模型方法
    2.1 中国省级的MRIO与全球WIOD嵌套方法
        2.1.1 WIOD与MRIO嵌套框架
        2.1.2 贸易数据处理
        2.1.3 WIOD与省级的MRIO处理
        2.1.4 嵌套的MRIO误差分析
    2.2 环境扩展的MRIO模型
        2.2.1 基于生产端的排放
        2.2.2 基于消费端的排放
        2.2.3 不同排放的区别与联系
    2.3 环境排放因子行向量
        2.3.1 CO_2排放因子行向量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行向量
    2.4 模型的优点与结果不确定性
        2.4.1 模型的优点
        2.4.2 结果的不确定性
    2.5 小结
第3章 CO_2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水平
    3.1 CO_2排放总量及水平分析
        3.1.1 排放总量与增速分析
        3.1.2 排放水平分析
    3.2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水平分析
        3.2.1 基于生产端排放总量
        3.2.2 基于消费端排放总量
        3.2.3 排放水平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CO_2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转移
    4.1 CO_2排放转移分析
        4.1.1 国际贸易排放转移
        4.1.2 国内贸易排放转移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转移分析
        4.2.1 国际贸易排放转移
        4.2.2 国内贸易排放转移
    4.3 主要结论分析
        4.3.1 我国净出口排放量大
        4.3.2 各省出口额与排放不匹配
        4.3.3 省际间排放转移量大
        4.3.4 排放转移呈现时空变化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最终需求与行业的排放
    5.1 基于最终需求的排放特征分析
        5.1.1 最终需求结构排放
        5.1.2 与发达国家比较
        5.1.3 主要结论分析
    5.2 基于生产端的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5.2.1 生产直接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5.2.2 消费直接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5.2.3 与发达国家比较
        5.2.4 主要结论分析
    5.3 基于消费端的行业排放特征分析
        5.3.1 居民消费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5.3.2 固定资本投资排放行业分布特征
        5.3.3 与发达国家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排放责任分担机制
    6.1 排放责任分担理论探讨
    6.2 分区域的排放责任分担机制
        6.2.1 理论探讨
        6.2.2 实例分析
        6.2.3 不确定性说明
    6.3 行业排放责任分配
        6.3.1 理论探讨
        6.3.2 实例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附表
附图

(9)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社会综合发展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2 公共价值理论基础
    2.1 公共价值理念的提出
    2.2 公共价值概念的界定
    2.3 公共价值的确立及实现
    2.4 公共价值的衡量与政府绩效评估
    2.5 公共价值范式及其研究总结
3 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3.1 政治价值
    3.2 经济价值
    3.3 文化价值
    3.4 社会价值
    3.5 生态价值
    3.6 社会综合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公共价值指数模型
    4.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PVI指标的遴选
    4.3 PVI评价指标的赋权
    4.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确立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测度
    5.1 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指数测算
    5.2 我国省域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价值实测
    5.3 社会发展客观公共价值的增进路径
6 贵州省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主观评价
    6.1 贵州访谈实录
    6.2 对贵州社会发展的思考
    6.3 公共价值管理对新时期政府工作的要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公共价值记分卡
附录3 我国28省市1978-2008年公共价值指数

(10)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碳基能源代谢研究进展评述
    2.1 概念梳理与界定
        2.1.1 碳足迹
        2.1.2 城市代谢
        2.1.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
    2.2 主要研究内容
        2.2.1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清单汇编
        2.2.2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影响因素
        2.2.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路径优化
    2.3 主要模型与方法
        2.3.1 模型与方法分类
        2.3.2 典型模型方法评述
    2.4 总结与展望
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分析框架
    3.1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碳基能源代谢界面界定
        3.1.1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流程
        3.1.2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范畴与边界
        3.1.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核算分类
    3.2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格局-过程分析
        3.2.1 城市碳锥概念模型构建
        3.2.2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因素结构分异
        3.2.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空间分异
        3.2.4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过程演变
4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影响机理分析方法
    4.1 研究对象界定与选择
        4.1.1 案例区界定与处理
        4.1.2 核算方法验证与选择
    4.2 城市碳锥分析模型构建
        4.2.1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测度
        4.2.2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空间分异分析
        4.2.3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演变机理分析
    4.3 数据处理
        4.3.1 能源消费数据口径统一
        4.3.2 社会经济数据调整与处理
5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演变与空间分异
    5.1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因素结构演变
        5.1.1 北京市部门碳基能源代谢结构演变
        5.1.2 北京市外向服务碳基能源代谢演变
        5.1.3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的网络结构演变
    5.2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空间结构演变
        5.2.1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空间格局演变
        5.2.2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空间结构分异
        5.2.3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地域功能结构演变
6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过程演变驱动机制
    6.1 北京市碳基能源代谢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6.1.1 协整与因果关系检验
        6.1.2 CKC 曲线验证
        6.1.3 脱钩分析
    6.2 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碳基能源代谢响应机制
        6.2.1 部门结构调整的碳基能源代谢响应
        6.2.2 投入产出结构调整的碳基能源代谢响应
        6.2.3 工业产出结构调整的碳基能源代谢响应
        6.2.4 最终消费结构调整的碳基能源代谢响应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7.2.1 主要创新点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四、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服务业结构性扩张与去工业化问题再审视[J]. 闫冰倩,冯明.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1(04)
  • [3]无居民海岛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的构建[D]. 赵缔. 吉林大学, 2020(03)
  • [4]绿色发展背景下邯郸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D]. 李晓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我国省际间增值税横向转移问题研究[D]. 苏晓燕.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7)
  • [6]聚合层面与分散层面的工业固废代谢研究[D]. 关玉儒.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基于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的京津冀水足迹演变趋势与水资源调控研究[D]. 赵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基于嵌套的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省城CO2与大气污染物转移及责任分配研究[D]. 张艳霞. 南京大学, 2015(05)
  • [9]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D]. 樊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10]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 ——以北京市为例[D]. 张丽君. 河南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最终消费不足应引起重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