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康后”初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趋势探讨

我国“小康后”初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趋势探讨

一、我国“后小康”初期的城市住宅消费需求走势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边雨[1](2021)在《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自1949年发展至今,涌现了大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对这一段时期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动态的审视总结必不可少。众多反映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理论及实践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类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先对1949至今的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然后利用CKNI数据库,以建筑类期刊为主要检索文献来源,收集1949年至2019年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去重等整理,最后一共筛选收集论文3091篇。基于建筑类期刊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文的期刊统计范围。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托Noteexpress等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和相关数据整理,主要通过对发表年份、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从时间分布、期刊分布、研究类型、研究主题与热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主要时间段的内容进行信息与历史事件结合的整理,使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聚焦点,掌握当前研究现状,总结出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全文以阶段划分及特征描述的方式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7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年的住房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以及1998年至今的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通过对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相关政策、建筑类期刊中各个时期相关论文的记载情况的研究,总结出不同时期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的演变历程,总结其发展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徐小芳[2](2019)在《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于以往学术界对功利主义幸福最大化的指责和否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幸福感,并尝试构建各种幸福指标量化幸福。现在幸福感不仅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应用在衡量评估政策效果中的新方法。很多学者实证研究了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公共支出规模越大,居民报告的幸福感越高。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这种正向影响取决于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还有学者认为在考察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时不应该忽略个体在收入、教育、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其影响结果受到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居民的个体特征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幸福的向往愈加强烈。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国政府和学者完善发展了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自从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重发展民生以后,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倾向有目共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民生领域依然积累了很多欠账。面对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民众迫切希望政府能改变这种民生困境,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的均衡发展。如何使民生财政支出更好更有效率地为民众服务,以及如何更大程度地让民众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了民生财政支出最需要实现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公共支出影响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评述,明确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及支出范围。第二,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产生的直接影响。具体来说,考察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以及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第三,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入手,分别考察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幸福经济学的发展、公共支出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中国扩大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背景等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在阐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部分。首先,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梳理了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再次,梳理了三条作用机制影响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政策和民生财政政策演变,归纳了2000年以来民生财政支出及各分项的发展变化趋势。其次,回顾了2003年以来中国国民幸福感的变迁以及国内幸福感的研究动态。再次,概括了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介绍了民生财政支出与三条作用机制以及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第四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为了检验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第四章使用CFPS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并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检验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在计量方法上,选择使用混合OLS、面板有序probit、随机效应、固定效应以及面板分位数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到第七章,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这个部分检验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找到并检验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这三条路径的间接传导作用。这部分主要使用了逐步回归与面板联立方程等数学方法。此外,也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对比了作用机制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民生财政支出会显着提升国民幸福感,其中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2)民生财政支出对幸福感越高的人群积极影响越大,而且民生财政支出对中等收入人群的积极影响要显着高于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3)不同民生财政支出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教育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最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当期对国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医疗卫生支出与住房保障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当期和滞后一期不一致。(4)收入不平等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遮掩效应,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中介作用,这种遮掩或者中介作用也存在地域和城乡差异。其中,收入不平等的遮掩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大,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但是城乡差异不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现实,本文提出了促进民生财政支出以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1)坚持民生财政支出以人民群众的偏好需要为导向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专家论证制度和民意表达机制。(2)加大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切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优先发展教育,增大教育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关切中低收入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稳定房地产产业部门,建设住房保障的长效作用机制。(3)兼顾不同幸福感人群的不同需要,兼顾区域和城乡的社会现实,避免多而无效,使民生财政支出真正能惠及全体人民。

杨帆[3](2018)在《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反贫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从历史纵向来看,绝对贫困长期困扰人类,且至今不绝;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贫困问题将长久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直到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经走到了需要全面着手应对相对贫困问题的历史发展阶段。首先,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国即将在2020年完成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以来的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其次,在绝对贫困得到整体消除的情况下,我国的减贫治理体系将面临新的调整,相对贫困治理将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以应对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造成的矛盾;再次,财富分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社会收入差距扩大,阶层固化趋势有增无减,弱势群体处境状况堪忧,社会相对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最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公共意志、公共资源有必要、有能力在改善相对贫困者生存境遇上提升,让全体人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的繁荣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愈来愈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本文界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75年及以后出生、年满16周岁、户籍身份在农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达6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实践表明,中国已经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包含着农民工群体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当之无愧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老一代农民工逐渐离城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从2013年开始,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民工群体总量中的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到2017年达到50.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在农民工群体总量中的主体地位明显。受到个体、环境、制度等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新生代在内的部分农民工在城镇工作、生活期间陷入了贫困。该群体相对贫困问题的存在性得到了前人研究的预测和初步的实证调查检验;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下,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新的产业形态如“互联网+”等的出现对知识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对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市场潜在冲击,该群体相对贫困问题存在着加剧的可能性。新生代农民工陷入相对贫困状态,不仅直接影响该群体的个体福利,而且,借鉴欧洲难民潮等的经验教训,极有可能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产生影响。因此,在以上的背景之下,理论界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问题,以为实践界开展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显得非常必要而迫切。那么,作为流动人口的新生代农民工,其相对贫困的识别体系如何设定、相对贫困标准如何确定?该群体面临怎样的相对贫困状态?其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生成机理是怎样的?本文正是带着学术界需要深入探讨的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围绕主要研究目标,将历史文献回顾、定性分析、微观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等相结合,遵循“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和“宏观分析—微观考察”的研究思路,首先,从理论上辨析相对贫困与不平等的关系,并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为本研究提供学理依据;其次,在可行能力的分析框架下,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贫困临界判断标准;然后,利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数据,对其相对贫困展开实证测度与比较研究;再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特征、成因与生成机理,提出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勾勒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框架,说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以及凝练本文的创新、总结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在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与述评,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轮廓和创新空间;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本文的理论视域——可行能力视域,本文认为,可行能力贫困理论是一种拓展了传统贫困认知的更为先进的理论,是一种新的贫困观,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可行能力缺失且恶性循环-可行能力贫困-提升可行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研究分析框架;第四章在可行能力贫困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针对包括能够适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为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五章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状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包括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以及各指标和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第六章从贫困的代际传递视角探索了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相对贫困和多维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包括识别显着的影响因素、影响大小以及影响方向。第七章继续从贫困的恶性循环视角探索了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各可行能力之间存在着不规则的循环机制,该机制是其相对贫困与否的重要解释机制。在此基础上,第八章构建了针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精准识别与帮扶管理机制。第九章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并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对该领域未来研究进行了前瞻性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对贫困的本质作了独到、深入的阐释,是一种拓展了传统贫困认知的更为先进的贫困认知理论,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着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并发展了可行能力(capability)理论,从反贫困的最终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出发,认为提升可行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可行能力包含了两部分,即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二者的显露性状态不同,功能性活动是外显的、可直接观测的,而可行能力集的显露性状态则是一部分外显一部分内隐,因此不可能实现全部直接的观测;二是,从二者的从属关系来看,可行能力集包含了功能性活动;三是,从实现程度来看,功能性活动已经完成了实现,而受时间的唯一性限制,可行能力集中仅有部分成就得到了实现。二者的联系在于,功能性活动是可行能力集的外显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可行能力的强弱;可行能力集内隐的部分则是虽未实现但有自由实现的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的论述,也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理论,还可以追溯到“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阿马蒂亚·森通过可行能力理论对贫困的本质特征作了独到的见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评价和识别贫困较有影响力的方法。在该理论中,传统意义上的收入低下仅仅是贫困的一个外在表征,而贫困的真正含义则是贫困对象的可行能力缺乏。这是一种多维贫困,也是一种相对贫困。可行能力的贫困思想表现出多元性、异质性和主体性的创新特征,实现了对收入贫困观、资源贫困观、效用贫困观、权利贫困观以及人力资本贫困观的丰富和发展。可行能力理论对贫困治理具有众多启示意义,表现在贫困识别、贫困帮扶、扶贫管理以及脱贫评估等方面,该理论在贫困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贡献,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和政治权益等5个维度出发,结合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特征,构建的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具有针对性地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各个潜在方面,能够为准确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依据可行能力理论着重强调的5种权利和机会,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防护性保障和政治权益等5个维度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相对贫困的临界判断阈值,提供了指标数据获取和贫困表达的途径与方式,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测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权利和机会能直接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帮助他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同时它们也相互补充,相互强化。贫困的多元性决定了提出一个贫困识别的完整清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文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时着重抓住新生代农民工潜在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方面,力争实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能够为准确测度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实证测度表明,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从单维来看,技术培训(贫困发生率为86.84%,后同)、专业技术(86.72%)、失业保险(81.55%)、工伤保险(76.02%)、闲暇时间(55.84%)、现代技能(39.48%)和工会加入(31.37%)等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高。从多维来看,将3个指标被剥夺界定为多维相对贫困,则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到61.30%,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达到25.10%;将5个指标被剥夺界定为多维相对贫困,则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达到35.80%,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达到17.70%。该群体中的一部分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事实得到了数据的支撑。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大小不一,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贡献度的走势来看,大致存在4种不同的走势:第一种是一直保持高贡献度;第二种是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cutoff)的增加,贡献度由高降低;第三种是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的增加,贡献度由低升高;第四种是一直保持较低贡献度。从均值来看,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位列第一的是工会加入,第二是劳动合同,第三是收入水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列第四、第五位。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大小不一,差异明显。随着多维相对贫困临界值的增加,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不断变化,总体呈现出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贡献度波动上升,一种是贡献度波动下降。从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均值来看,贡献度最大的是政治权益,其次是防护性保障,再次是透明性保证,第四是社会机会,经济条件位列末位。以上结果表明,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第四,贫困代际传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可行能力相对贫困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并不充分。本文首先从贫困的代际传递视角来探索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为了弥补既有研究将“父辈”概念捆绑使用的局限,本文将“父辈”概念拆分,从父亲和母亲的异质性视角来探索父辈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影响,探讨父辈状态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影响机理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父亲和母亲的禀赋均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性别、是否拥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对其经济相对贫困与否产生了显着影响,其中,专业技术的影响最大;第三,父亲教育和父亲政治面貌显着影响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而母亲禀赋依然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第四,教育水平、语言技能、专业技术等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是决定其是否陷入或摆脱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综上可见,父辈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具有一定的影响,父亲和母亲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但是,父辈的禀赋对子辈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是有限的,表现在父亲和母亲的禀赋均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只有父亲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而母亲禀赋则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多维相对贫困产生显着影响。因此,通过提升可行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完全有可能摆脱父辈资源禀赋的影响,摆脱相对贫困陷阱;同时可见,贫困代际传递不足以完全解释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生成机理。第五,可行能力之间的恶性循环能够有效解释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生成机理,但这种循环并非规则的完整性循环,而是不规则的非完整性循环。本文以健康、现代技能和收入三项可行能力之间的因果累积循环关系为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验证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之间恶性循环的贫困生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现代技能和健康水平均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性影响;第二,健康水平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技能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第三,收入和现代技能均在1%的水平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相对贫困与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综上,各可行能力之间互为因果的累积循环关系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问题中得到基本验证,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生成机理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该理论对贫困生成阐释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也再次得到了证明。第六,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需要以提升可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构建政府、市场、社区、社会和贫困者自身协同推进的贫困治理格局。本文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等3个维度,设计了包括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具体实施措施。根据贫困的环境嵌套理论,本文认为,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识别的标准应坚持以城市基本生活水平为依据;城市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帮扶应坚持内容全面、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重点从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防护性保证、政治权益等可行能力入手;流动人口脱贫精准管理需要坚持有进有出、策随人动的基本原则。本文认为,城市流动人口贫困治理工作需要结合我国国力、国情循序渐进地推进。近期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将流动人口真实纳入我国贫困救助的范围里。这项工作需要主要在城市而非农村完成。从长远来看,建立起一张密不透风的社会保障防护网,同时改革户籍制度,从源头上去除户籍对享受社会保障的不公正约束,是防止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潜在贫困个体跌入贫困陷阱的最根本保障。这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对社会财富分配方案做出适当调整,是一场触及全体国民利益、涉及国民待遇平等性的深度改革。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本研究从可行能力视角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遵循经典的贫困研究范式——“测度-解释-行动”,即贫困识别、贫困归因和贫困治理研究范式,本研究提出从可行能力维度识别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从可行能力恶性循环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形成机理,从提升可行能力的角度帮助贫困的新生代农民工摆脱贫困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为相对贫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和更为体系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本文还检视了贫困研究领域两大经典理论——即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适用性,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不规则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对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做出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本研究将可行能力的5个重要维度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特征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利用国内专业社科调查机构数据,率先测度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状况,为该群体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索出了可行能力各维度在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中的交互作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观察样本,为人们从可行能力的恶性循环视角认知贫困生成机理提供了边际知识贡献。第三,在政策层面上,针对目前我国反贫困政策对新生代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缺失,提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区主力、社会参与、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从可行能力的5个重要维度,改善经济条件,拓展社会机会,赋予透明性保证,给予防护性保障,保障政治权益,加强对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流动人口相对贫困治理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调整和转型提供了前瞻性的决策参考。

高武洲[4](2014)在《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澳门回归后开放赌权,随即经济获得迅猛的发展,而伴随着外地和本地资金大量涌入澳门、外地雇员和本地人口增加,住宅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于澳门是陆地面积仅31.3平方公里的小城,无法象其它地区或城市一样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土地,以大量大量地增加住宅。住宅价格在供求失衡的状况下高速上升,工薪阶层难以购置房屋,居住和住宅问题逐渐严重。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对澳门住宅的研究、居住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此时针对澳门特有的社会、经济情况,对澳门住宅进行一定深度、广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和实际意义。通过在澳门多年的工作、生活和研究,对澳门住宅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针对研究的内容对澳门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利用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深入每一个住宅区,对住宅楼宇进行实地研究和分析,得到了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最终获得客观的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澳门住宅发展的内在问题,认为澳门住宅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澳门住宅的研究需要由澳门的住宅价值研究开始。论文通过先了解事物的本质后推导出解决方法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澳门住宅价值的研究,论文从建筑学的角度首次提出澳门住宅价值模型的概念,以此作为解读澳门住宅价值判定的方式;然后,论文提出了以高地积比的方式为澳门提供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最后,论文提出实现高地积比的方法和建议。论文并不深入涉及澳门住宅具体设计层面的建筑细节研究,而是面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城市管理的政策取向、使用者的体验、开发者的行为目标等进行探讨。住宅价值模型则以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简练地归纳住宅价值的各因素和相互关系,尽管不是严格的数学方程式,但能为后继住宅价值量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论证了澳门住宅发展走高地积比的道路是现实的选择。实行符合社会和居民需求的高地积比住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法律制度的修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专业的规范和指标、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和开发者的投入。论文谨希望为城市建筑领域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盛楠[5](2014)在《合肥城市人口迁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中“人”的日常活动,更加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行为规律。城市地理学也逐渐从关注城市群、城市体系等宏观层面转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内部居民的生活行为研究,有关城市内部消费空间、商业空间、职住空间以及居民购物行为、迁居行为等微观层面的研究增多。城市发展初期,大量域外劳动力迁入城市,促使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下降为次要因素,而城市地域内部的人口迁居成为影响城市发展以及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本文选取合肥市为案例地,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第一,合肥地处中部腹地,其研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中部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第二,合肥市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就快,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的发展,2013年安徽省GDP增幅居中部第一位。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居民居住空间的发展,迁居所表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借助实地调研获取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居民迁居的问卷调查数据,总结出合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性、迁移时间特征、迁移空间特征和迁移距离等特征;浅析了迁居机制及变化;分析了迁居者迁居前后的居住满意度,并提出相关建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基础和背景分析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概念解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等方面内容,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为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对合肥城市内部居民迁居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从宏观的层面上简要的分析了合肥市的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概况;并且对迁居者的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状况、职业结构状况和教育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从迁移率、时间和空间三个方面分析了合肥城市内部居民迁居的特征。发现合肥城市居民存在较高的迁移流动性,总体上迁居次数保持快速上升的趋势,以街道层次的迁居中发现,大部分的迁居现在发生在辖区内部,迁居的距离衰减十分明显。其次,在合肥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内部居民迁居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宏观层面包括政策因素、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微观层面包括家庭生命周期、职业发展和居住环境。宏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构建了合肥城市内部居民迁居的驱动机制。最后,对合肥市迁居者迁居前后的居住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本文所设计的居民居住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合肥城市内部的迁居者为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和观点,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马莹[6](2012)在《房地产住宅市场营销与顾客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和稳定提高,我国房地产住宅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住宅市场起步很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房地产住宅市场营销与顾客满意度问题,无疑对促进我国房地产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一章首先在分析房地产住宅市场发展意义基础上,合理界定了论文研究目标,以及论文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第二章分析了房地产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在探讨市场与市场机制基础上,清晰定义了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剖析了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探讨了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分析了住宅装修的基本要求。第三章首先在分析市场营销内涵基础上,对主要市场营销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目前我国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房地产市场营销所存在问题。第四章分析了传统营销观念所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探讨顾客满意度基本内涵基础上,研究了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剖析了关于顾客满意度的观测与变量多重相关性问题,提出了运用结构方程原理解决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及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第五章首先对QLHY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分析;综合运用房地产市场营销原理,进行了系统的QLHY项目营销推广策划研究工作;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QLHY营销推广策划方案效益进行了科学预测,从而有效地保障了QLHY项目的顺利实施。第六章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表征变量体系与顾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框架模型;结合测量模型表征变量的内涵设计了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并根据QLHY项目实际背景,进行了完整的QLHY顾客满意度实证模型,进而深入探讨了房地产市场顾客满意度影响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对顾客满意度各影响变量进行了系统的因素贡献度分析,给出了其未来改进工作的基本策略。

魏彤彤[7](2008)在《以中小户型为主流的城市青年住宅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青年住宅指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居住问题设计的小套型住宅,它既有一般小套型住宅的户内生活基本条件,又具备青年人活动的配套设施。青年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急于改善居住条件,有着极为强烈的购房欲望。青年住宅作为人生过渡阶段的过渡消费,虽不会成为主流,但也是我国住宅产业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本文结合当代城市青年人群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行为方式、消费方式、居住模式,通过对合肥市青年人群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的问卷调查和合肥市小户型住宅的市场调查,提出建设青年住宅的迫切性。然后从设计角度对城市青年住宅的选址、面积适应尺度、设计特点、可变性和灵活性以及物业管理配套设施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青年住宅设计中应坚持的原则:分而不离的原则、分步到位的原则、多种渠道的原则、多层次开发的原则、可持续的原则。应注意解决好的七个问题:选好地段、面积适宜、小而完备、突出个性、重交往、潜伏设计、量身订造。并展望了城市青年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周建军,鞠方,邓晓娟[8](2005)在《中国小康住宅消费浅析》文中指出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6693.6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90美元,全国迈进了小康社会 的门槛,而作为小康社会重要内容之一的小康住宅消费却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界定了小康住宅的内涵,指出了我 国小康住宅消费的必然性;在分析小康住宅在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潘爱民[9](2005)在《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学中的弱势群体为研究载体,以他们的住宅消费保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基础,就弱势群体与社会经济发展、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与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他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次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演变历程并实证了它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结合我国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再次基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的现状和水平,借鉴国外对低收入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经验,具体分析了廉租房在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中的地位;最后对完善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保障问题做出了原则上分析和体系上的探讨,认为解决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问题应该实行以廉租房为主体、以经济适用房为补充、辅以住房公积金扶持的多层次的住宅消费保障体系;并在制度层面上就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拆迁最低保障的改革和完善谈了自己的看法,为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许晋[10](2004)在《我国当代商品化住宅发展特征及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住房分配已经完全实现由福利分房向商品房的转变,住宅已经完全商品化,房地产业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性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住区发展的趋势、我国当前城市住区规划的主要模式及主要特征、小康时期居住模式的变化等方面的探讨,以期发掘出当代住区、住宅发展的新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住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前言 我国住宅供需的完全市场化对开发商、设计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居民购房心理的巨大变化、房地产行业本身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都使得对商品化住宅的研究及新的设计方法的探讨显得更加迫切。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化转变,使房地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分配制度的改变,使住宅逐步商品化,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消费支出,住宅消费需求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在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住宅建设具有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住区建设的现状和开发模式。并对其中两种主要模式——新区开发模式和旧城的更新模式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当前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新加坡的政府开发模式、日本的高福利高密度模式和香港的高层高密度商业模式等几种国际住区发展的主要模式对我国住宅开发影响较大,本章分别分析了这几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法,以及它们对我国住区开发的启示。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家庭结构等方面有了巨大变化,这势必影响住宅设计的目标和标准,本章探讨了小康住宅模式的特点及类型,对居住者的基本需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小康住宅的户型类型、功能分区、住区环境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商品化住宅发展及研究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 在市场经济时期,住宅建筑设计程序发生了新的变化,建筑策划应运而生。而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建筑师和开发商相互合作的互动设计也成了设计市场化的特点之一。本章探讨了建筑策划的概念、研究领域及程序,对影响住宅设计的因素、市场新概念及市场新动向做了归纳总结,同时还探讨了互动设计对建筑师和开发商的基本要求以及互动设计的过程。 第六章 本章对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住区开发项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笔者工程实践对住区规划设计和开发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最后提出开发商和建筑师应适应市场需求并适时引导市场,要有“前瞻性”和“独创性”,以开发出更为合理的、符合时代特征和实际市场需求的住房。关键词:人,商品化住宅,小康住宅,建筑策划

二、我国“后小康”初期的城市住宅消费需求走势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后小康”初期的城市住宅消费需求走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住区的演进历程记录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1.1.2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百花齐放,亟待梳理整合
        1.1.3 专业期刊是学科发展轨迹记载和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演变的研究现状
        1.3.2 建筑类期刊的研究现状
        1.3.3 期刊文献统计的研究现状
        1.3.4 小结
    1.4 相关概念释义
        1.4.1 住区及城市住区
        1.4.2 住区规划设计
        1.4.3 建筑类期刊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框架
2 我国建筑类期刊及其记载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研究
    2.1 我国建筑类期刊的产生与发展
        2.1.1 建筑类期刊的产生
        2.1.2 建筑类期刊的初步发展
        2.1.3 建筑类期刊的繁荣发展
        2.1.4 建筑类期刊的多元化发展
    2.2 建筑类期刊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记载情况分析研究
        2.2.1 数据来源与筛选
        2.2.2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选取标准
        2.2.3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数量与分布
        2.2.4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的分类与统计
        2.2.5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研究主题的变化
        2.2.6 本文的建筑类期刊研究范围
    2.3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研究
        2.3.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2.3.2 我国城市住房制度的发展历程
        2.3.3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的时区图谱
        2.3.4 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分期
    2.4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49-1977)
    3.1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3.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3.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3.1.3 研究阶段划分
    3.2 经济恢复与“一五”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57)
        3.2.1 工人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3.2.2 居住建筑布置方式的讨论
        3.2.3 居住小区规划思想的引入与实践
    3.3 “大跃进”与调整阶段: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与发展(1958—1965)
        3.3.1 城市人民公社对城市住区发展的影响
        3.3.2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3.3.3 “成街成坊”的住区规划方法
        3.3.4 住宅区的改建
    3.4 “文革”及其影响阶段:住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停滞与恢复(1966-1977)
        3.4.1 住宅标准的持续降低
        3.4.2 市郊工厂生活区的建设
        3.4.3 高层住宅的出现
    3.5 特征总结
        3.5.1 住区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初步形成
        3.5.2 注重住区物质空间形态
        3.5.3 为生产服务而配套建设
    3.6 本章小结
4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78-1997)
    4.1 “遍地开花”式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4.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4.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4.1.3 研究阶段划分
    4.2 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2.1 规划建设概况
        4.2.2 规划结构与规模
        4.2.3 规划布局特征
        4.2.4 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居住密度的强调
    4.3 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阶段
        4.3.1 综合开发模式
        4.3.2 区位特征
        4.3.3 规划结构与规模
        4.3.4 规划布局特征
        4.3.5 综合区的建设
    4.4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阶段
        4.4.1 发展历程概述
        4.4.2 改造方式
    4.5 “试点工程”推动下的居住小区规划建设阶段
        4.5.1 规划建设概况
        4.5.2 规划布局特征
        4.5.3 规划结构的模式化与突破
        4.5.4 地方传统居住文化的借鉴
        4.5.5 社区的营造与物业管理兴起
    4.6 特征总结
        4.6.1 住区的建设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4.6.2 住区规划布局手法的多样化
        4.6.3 住区组织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4.6.4 从人的需求出发营造居住环境
        4.6.5 居住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住区功能布局的更新
    4.7 本章小结
5 房地产开发主导时期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发展(1998 年至今)
    5.1 多元化的城市住区实践与研究概况
        5.1.1 社会经济背景与住房建设概况
        5.1.2 建筑类期刊的记载情况分析
        5.1.3 研究阶段划分
    5.2 商品房住区的快速发展阶段
        5.2.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2.2 商品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2.3 商品房住区的开发规模特征
        5.2.4 商品房住区的规划布局特征
        5.2.5 商品房住区的特色和风格塑造
        5.2.6 城市住区类型的多样化
    5.3 城市住区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5.3.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3.2 商品房住区的品质提升
        5.3.3 保障房住区的规划建设
        5.3.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
        5.3.5 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探索与实践
    5.4 城市住区的转型发展阶段
        5.4.1 规划建设实践与研究概况
        5.4.2 城市住区在实践发展中的问题总结
        5.4.3 城市住区规划新模式的探索
        5.4.4 既有住区更新改造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5.5 特征总结
        5.5.1 从传统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5.5.2 城市住区空间分布的郊区化
        5.5.3 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集约化
        5.5.4 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多元化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建筑类期刊中相关论文统计分析
        6.1.1 相关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6.1.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历程
    6.2 建筑类期刊反映的我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特征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
    2.1 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
        2.1.1 公共支出的“民生”导向
        2.1.2 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界定
    2.2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2.2.1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与衡量
        2.2.2 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
        2.3.1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依据
        2.3.2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2.3.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分布
    2.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2.4.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理论依据
        2.4.2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2.4.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2.4.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第三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3.1.1 中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变
        3.1.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政策演变
        3.1.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
    3.2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影响因素及现状
        3.2.1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2 中国国民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3.2.3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3.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3.3.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3.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第四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
    4.1 问题的提出
    4.2 计量方法与模型选择
        4.2.1 计量模型设定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4.3.2 民生财政支出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4.3.3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4.3.4 稳健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5.1 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5.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5.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5.3.2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5.3.3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6.1 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6.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6.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6.3 实证分析结果
        6.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6.3.2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6.3.3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7.1 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7.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7.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7.3.2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7.3.3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7.3.4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研究的政策建议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的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论文框架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新生代农民工
        2.1.3 可行能力
        2.1.4 贫困
        2.1.5 绝对贫困
        2.1.6 相对贫困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移民贫困问题研究
        2.2.2 我国农民工贫困问题研究
        2.2.3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2.2.4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相对贫困:一个分析框架
    3.1 可行能力理论概述
    3.2 可行能力理论溯源
        3.2.1 亚里士多德关于“生活质量”的论述
        3.2.2 亚当·斯密关于“生活必需品”的思想
        3.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3.3 可行能力视域下的贫困内涵
    3.4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创新特征
        3.4.1 强调贫困致因的异质性
        3.4.2 强调贫困治理的多元性
        3.4.3 尊重贫困对象的主体性
    3.5 可行能力贫困观对传统贫困观的发展
        3.5.1 对收入贫困观的发展
        3.5.2 对资源贫困观的发展
        3.5.3 对效用贫困观的发展
        3.5.4 对权利贫困观的发展
        3.5.5 对人力资本贫困观的发展
    3.6 可行能力贫困观在贫困治理中的运用
        3.6.1 可行能力与贫困识别
        3.6.2 可行能力与贫困援助
        3.6.3 可行能力与治贫管理
        3.6.4 可行能力与脱贫评估
    3.7 对可行能力贫困观的评价
        3.7.1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学术贡献
        3.7.2 可行能力贫困观的实践贡献
    3.8 可行能力恶性循环:一个贫困归因理论的拓展
    3.9 本文的分析框架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4.1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4.2 指标选取
        4.2.1 经济条件
        4.2.2 社会机会
        4.2.3 透明性保证
        4.2.4 防护性保障
        4.2.5 政治权益
    4.3 相对贫困剥夺临界判断标准
    4.4 数据获取与贫困表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
    5.1 测度方法与数据
        5.1.1 测度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5.2.2 样本工作状态的自我认知
        5.2.3 样本生活状态的自我认知
        5.2.4 样本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5.2.5 样本的保险情况
        5.2.6 样本的精神状态
        5.2.7 样本的未来计划与预测
    5.3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结果分析
        5.3.1 单维相对贫困发生率
        5.3.2 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
        5.3.3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
        5.3.4 各指标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
        5.3.5 各维度对多维相对贫困指数的贡献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相对贫困生成机理——探索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
    6.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
    6.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选择
        6.3.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6.4 模型选择
    6.5 结果分析
        6.5.1 父辈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
        6.5.2 父辈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
    6.6 稳健性检验
        6.6.1 替换被解释变量
        6.6.2 分样本回归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生代农民工可行能力相对贫困生成机理——基于可行能力恶性循环视角
    7.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7.2 方法、变量和数据
        7.2.1 研究方法
        7.2.2 变量选取
        7.2.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7.3 结果分析
        7.3.1 现代技能、健康对收入的影响
        7.3.2 健康、收入对现代技能的影响
        7.3.3 现代技能、收入对健康的影响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机制设计
    8.1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的基本目标
    8.2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的基本原则
        8.2.1 政府主导
        8.2.2 企业主体
        8.2.3 社区主力
        8.2.4 社会参与
        8.2.5 激发活力
    8.3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帮扶管理措施
        8.3.1 精准识别
        8.3.2 精准帮扶
        8.3.3 精准管理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启示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有关可行能力的表述
    附录2 研究样本的出生年份
    附录3 按收入五等分分组的样本收入
    附录4 多维相对贫困临界(CUTOFF)赋值及含义
作者简历

(4)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澳门地少人多经济发展迅猛
    1.1.2 经济发展使澳门住宅价格急速上升
    1.1.3 澳门特有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住宅价值的重要性
    1.2.2 需要确立住宅价值模型为研究基础
    1.2.3 研究澳门高地积比住宅的重要性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住宅价值和高地积比的定义尚没有统一
    1.4.2 缺乏澳门住宅价值和地积比方面的专着
    1.4.3 国内外曾出现少量关于澳门住宅的文章
    1.4.4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
    1.5.1 综合性理论的研究
    1.5.2 数据收集、统计和评估
    1.5.3 调查法
    1.5.4 人物专访
1.6 研究框架
1.7 主要创新点
    1.7.1 论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首创性
    1.7.2 建立新的研究基础—住宅价值模型
    1.7.3 以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1.7.4 完整的覆盖面和独到的观点
1.8 相关概念以及辨析
    1.8.1 澳门住宅的划分
    1.8.2 地积比及相关内容的内涵
    1.8.3 本文研究的高地积比住宅类型分级
    1.8.4 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1.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与居住问题
2.1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
    2.1.1 明清时期华人住宅
    2.1.2 明清时期葡萄牙人住宅
    2.1.3 工业港口经济时期住宅
    2.1.4 旅游博彩经济时期住宅
2.2 澳门住宅类型及高地积比住宅的现状
    2.2.1 私人住宅
    2.2.2 公共房屋
    2.2.3 高地积比住宅的分布
2.3 澳门的居住问题
    2.3.1 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经济总量增大
    2.3.2 经济总量和购买力的增加影响住宅价格
    2.3.3 澳门住宅土地十分有限
    2.3.4 澳门人口不断增长
    2.3.5 澳门新建住宅量少
    2.3.6 对住宅价值的判定持续增高
2.4 城市发展面对的矛盾
    2.4.1 法律制度与发展的矛盾
    2.4.2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2.4.3 澳门住宅市场泡沫严重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澳门住宅价值研究
3.1 住宅价值的内涵
    3.1.1 价值与住宅价值
    3.1.2 广义的住宅价值--人的需要
    3.1.3 包含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3.1.4 包含主观价值理论的内容
    3.1.5 住宅价值具有多元性
    3.1.6 成交价格反映住宅价值
3.2 使用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2.1 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使用价值
    3.2.2 促进资产增值的投资价值
    3.2.3 受文化影响的居住价值
    3.2.4 使用者的高层次居住体验
3.3 开发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3.1 实现经济收益的工具
    3.3.2 通过满足使用者需求来实现目标
    3.3.3 实现最小的消费者剩余和最大的生产者剩余
3.4 城市公共管理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4.1 能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财产
    3.4.2 实现财政收入和调控投资的功能
    3.4.3 实现城市管理的手段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4.1 住宅成本 C-COST
    4.1.1 土地成本(C1)
    4.1.2 设计与工程顾问费用(C2)
    4.1.3 建造成本(C3)
    4.1.4 交易成本(C4)
    4.1.5 维护成本(C5)
4.2 需求的满足 R –REQUIREMENT FULFILMENT
    4.2.1 建筑密度与容量越高(r1)满足程度越低
    4.2.2 城市管理的法律制度(r2)影响着需求的满足
    4.2.3 使用者的居住需求(r3)
    4.2.4 满足基本舒适度(r4)的需求
4.3 投资价值 I - INVESTMENT VALUE
    4.3.1 法律制度与政策(i1)确保了住宅投资价值的地位
    4.3.2 经济环境(i2)强化了住宅投资价值持续增长的预期
    4.3.3 投资意欲(i3)支撑住宅投资价值的实现
    4.3.4 套型设计的配合(i4)有利于增加住宅投资价值
4.4 文化价值 C – CULTURE VALUE
    4.4.1 特有的城市形象(c1)产生独特文化价值
    4.4.2 不同的建筑形式(c2)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
    4.4.3 文化认同(c3)决定住宅文化价值的形成
    4.4.4 文化保护(c4)保护了文化价值抑制了土地价值
4.5 愉悦价值 H – HAPPINESS VALUE
    4.5.1 居住环境品质主导着愉悦价值
    4.5.2 基本品质因素(h1)满足基本的生理感受
    4.5.3 中层次品质因素(h2)注重住宅的良性延续
    4.5.4 高层次品质因素(h3)把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
    4.5.5 劣品质(h4)带来负面价值
4.6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V = RICH * C
    4.6.1 住宅价值的数学模型的组成
    4.6.2 住宅价值模型的运用
    4.6.3 住宅价值模型中的系数比
    4.6.4 从住宅价值系数获得的资讯
    4.6.5 住宅价值模型的应用范例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住宅价值解读高地积比住宅的必要性
5.1 高地积比提高成本(C)效益
    5.1.1 整体成本上需要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5.1.2 利用高地积比改良城市空间的效益
    5.1.3 扩充街道(小投入)能有效提高地积比(大产出)
    5.1.4 资源共享驱使选择高地积比
5.2 高地积比促进需求获得满足(R)
    5.2.1 满足住宅数量需求最直接的选择
    5.2.2 高地积比与离岛都市化的轨迹相吻合
    5.2.3 高地积比住宅能与服务设施相协调
5.3 高地积比抑制投资价值(I)的增加
    5.3.1 新法律提高土地价值降低投资价值
    5.3.2 高地积比使单位住宅投资价值降低
    5.3.3 高地积比有利于抑制投机
5.4 高地积比推动文化价值(C)的演进
    5.4.1 有利于维持 15~45 分钟生活圈的文化
    5.4.2 促进新现代文化价值的产生
    5.4.3 推动法律建设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育
5.5 高地积比以提高生活品质增加愉悦价值(H)
    5.5.1 交通疏导能力达到便利性要求
    5.5.2 高地积比令更多的住户获得中层次环境品质
    5.5.3 参与住宅管理获得高层次环境品质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如何通过适度高地积比实现住宅价值最优化
6.1 适度高地积比降低各项资源利用的成本
    6.1.1 以城市规划管控土地成本
    6.1.2 适度规划高地积比区提高土地效益
    6.1.3 调控土地价格避免堕入高地价怪圈
    6.1.4 发挥新填海区的作用
    6.1.5 以高地积比优化住宅建造成本
    6.1.6 以“住宅发展密度区”均衡社会设施和资源
6.2 满足各方面需求达到更高的价值
    6.2.1 高地积比的选址
    6.2.2 综合配置区域设施
    6.2.3 保证使用功能达到舒适度标准
    6.2.4 优化道路宽度
    6.2.5 更新航空设施规划
    6.2.6 以公共房屋满足基层需求
6.3 维持稳定的投资价值
    6.3.1 增加住宅数量抑制投资价值增长
    6.3.2 高地积比率与低覆盖率相配合
    6.3.3 大幅提高公共房屋数量平抑投资价值
    6.3.4 加重交易成本抑制投机行为
    6.3.5 延续以税务调节私人住宅交易
6.4 保证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发展
    6.4.1 以法律保护文化价值
    6.4.2 维持原有人文文化的住宅分布模式
    6.4.3 为文化保护区域注入生命力
    6.4.4 平衡文物保育和私产发展
6.5 提高品质获得更大的愉悦价值
    6.5.1 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有效管理
    6.5.2 以专业标准提高住宅品质
    6.5.3 制定综合措施控制高地积比区域的空气污染
    6.5.4 城市空间与空气流通
    6.5.5 高地积比住宅区的环境保护规划
    6.5.6 制定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6.6 适度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的制度化与指标化
    6.6.1 推动建筑法理发展
    6.6.2 从亚洲城市地积比指标中获取经验
    6.6.3 建立符合住宅环境品质的区域管理
    6.6.4 以宜居为住宅环境的宗旨
    6.6.5 建立指标化管理的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
6.7 小结
参考文献 总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合肥城市人口迁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相关概念解析
        3.1 城市人口
        3.2 人口迁居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1 生态学派
        1.2 行为学派
        1.3 空间学派
        1.4 结构学派
    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1 人口迁居意愿和行为动因
        2.2 人口迁居的过程与水平探讨
        2.3 人口迁居的后果
    3 研究评述与启示
        3.1 研究评述
        3.2 研究启示
第三章 合肥城市人口迁居特征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1.1 地理区位
        1.2 行政区划
    2 问卷调查和迁居者属性特征分析
        2.1 问卷的设计和调查
        2.2 合肥城市迁居者的属性特征
    3 合肥城市人口迁居的特征分析
        3.1 迁移性特征
        3.2 迁居的时间特征分析
        3.3 迁居的空间特征分析
    5 小结
第四章 合肥城市人口迁居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
    1 合肥城市人口迁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家庭生命周期与居民迁居
        1.2 职业发展与居民迁居
        1.3 居住环境与居民迁居
        1.4 政策因素与居民迁居
        1.5 城市规划与居民迁居
        1.6 经济发展与居民迁居
    2 合肥城市人口迁居的驱动机制
        2.1 宏观层面的驱动机制
        2.2 微观层面的驱动机制
        2.3 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互动机制
    3 小结
第五章 合肥迁居者迁居前后居住满意度研究
    1 居住满意度的内涵与特性
        1.1 居住满意度内涵
        1.2 居住满意度的特征
    2 合肥迁居者居住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与权重构建
        2.1 居住满意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 合肥迁居者迁居前后居住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3.1 综合满意度分析
        3.2 各分项指标满意度分析
    4 改善居住满意度的建议
    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 主要结论
    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合肥城市人口迁居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附:发表科研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6)房地产住宅市场营销与顾客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
        1.2.1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2.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与住宅产业
    2.1 房地产的基本内涵
    2.2 房地产市场
        2.2.1 市场与市场机制
        2.2.2 房地产市场
    2.3 我国住宅产业发展
        2.3.1 住宅产业化
        2.3.2 住宅精装修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3.1 市场营销定义
    3.2 现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
    3.3 我国市场营销理论探讨
    3.4 房地产市场营销
第四章 顾客满意度基本理论与方法
    4.1 传统营销观念弊端
    4.2 顾客满意度概念
    4.3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
    4.4 顾客满意度测评
        4.4.1 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与问题
        4.4.2 解决方案
第五章 QLHY 市场营销研究
    5.1 QLHY 项目市场分析
        5.1.1 QLHY 项目概况
        5.1.2 QLHY 项目SWOT 分析
        5.1.3 QLHY 项目市场定位
    5.2 QLHY 项目价值判断与投资收益分析
    5.3 QLHY 规划设计
    5.4 QLHY 形象设计
        5.4.1 QLHY 命名提案
        5.4.2 项目VI 系统设计
    5.5 精装房项目营销推广策划
        5.5.1 QLHY 营销推广策划方案(项目一期)
        5.5.2 QLHY 营销推广策划方案(项目二期)
        5.5.3 QLHY 营销推广策划方案效益预测
第六章 QLHY 顾客满意度实证分析
    6.1 顾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与变量表征
    6.2 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与检验
        6.2.1 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
        6.2.2 房地产住宅市场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检验
    6.3 QLHY 顾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3.1 QLHY 顾客满意度调查客户基本信息统计特征
        6.3.2 QLHY 顾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分析
        6.3.3 QLHY 顾客满意度实证模型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6.4 QLHY 可持续发展思考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以中小户型为主流的城市青年住宅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前景的研究分析
    1.2 研究意义
    1.3 城市青年住宅的概念
        1.3.1 城市青年住宅的概念
        1.3.2 城市青年住宅的主流
第二章 城市青年人群的行为特点和居住需求分析
    2.1 青年的概念
    2.2 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2.2.1 当代青年成长的环境
        2.2.2 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强
        2.2.3 当代青年的情绪特征
        2.2.4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
        2.2.5 思想活跃
        2.2.6 对同龄人群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2.7 经受挫折能力较弱
    2.3 青年的消费特点分析
        2.3.1 当代青年消费观念的变化
        2.3.2 对城市青年的住宅消费的分析
    2.4 城市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
        2.4.1 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信息的普及和soho、网络办公的兴起
        2.4.2 青年人群生活节奏的加快
        2.4.3 智能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普及
        2.4.4 业余爱好和社交活动的多样化
    2.5 青年人群的居住现状和居住需求分析
        2.5.1 城市青年人群的居住现状
        2.5.2 合肥市青年人群的居住现状和购房需求调查及合肥市小户型住宅的市场调查
        2.5.3 城市青年人群的居住需求
    2.6 实例体验中小户型青年住宅
第三章 城市青年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研究
    3.1 城市青年住宅的选址
        3.1.1 交通便捷
        3.1.2 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3.1.3 有较高的升值潜力
    3.2 青年住宅的基本空间面积尺度
        3.2.1 青年住宅内部空间功能结构分析
        3.2.2 各功能空间的开间及面积适应尺度分析
    3.3 体现城市青年特点的住宅设计
        3.3.1 节约型的设计理念
        3.3.2 提高面积利用率
        3.3.3 目前几种城市青年住宅套型模式研究(以合肥房地产市场为例)
        3.3.4 城市青年住宅功能空间的设计
        3.3.5 城市青年住宅交往空间的设计
        3.3.6 室内空间的设计
    3.4 城市青年住宅的可变性与灵活性设计
        3.4.1 城市青年住宅实现可变性与灵活性的必要性
        3.4.2 城市青年住宅实现可变性与灵活性的原理
        3.4.3 实现可变性与灵活性的设计
        3.4.4 发展空壳支撑体系住宅
    3.5 城市青年住宅的物业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
        3.5.1 城市青年住宅的物业管理
        3.5.2 城市青年住宅的配套服务设施
第四章 城市青年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4.1 今后青年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1 设计的原则
        4.1.2 具体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2 城市青年住宅的发展趋势
        4.2.1 多样化和个性化
        4.2.2 可变性
        4.3.3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4.4.4 现代化的设备
参考文献

(9)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弱势群体的基本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弱势群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住宅消费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第四节 政府与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关系
第二章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现状
    第一节 住宅制度改革对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我国现行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现状
第三章 国外低收入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低收入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国外主要国家对低收入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实践
    第三节 国外低收入群体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特色
    第四节 国外低收入群体住宅消费保障的启示
第四章 廉租房在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中的地位
    第一节 廉租房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节 廉租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廉租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廉租房制度与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的关系
第五章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完善对策
    第一节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体系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廉租房制度改革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
    第三节 经济使用房政策完善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
    第五节 拆迁最低保障措施改革与我国城市弱势群体的住宅消费保障
总结和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提要

(10)我国当代商品化住宅发展特征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片目录
前言
1 我国当前住宅建设的经济背景
    1.1 住宅体制的转轨,分配制度的变革,住宅逐步商品化
    1.2 住宅产业迅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
    1.3 住宅消费需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4 住宅建设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5 小结
2 我国住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住区建设现状及主要模式分类
    2.2 旧城区的改建和增建
    2.3 城市边缘(郊区)模式——功能齐全的新小区模式
    2.4 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
        2.4.1.建筑与地形冲突
        2.4.2.绿化景观环境可观不可亲
        2.4.3 公建设施布局不当
        2.4.4 住区风貌整体脱节
        2.4.5 交通设施无序,人车混杂
        2.4.6 领域空间模糊,安全防卫差
        2.4.7 物业管理责权不清
    2.5 小结
3 当前国际住区发展主要趋势及其启示
    3.1 DPZ与新城市主义
        3.1.1 新城市主义的发展和主要理论
        3.1.2.新城市主义的实例——滨海城
        3.1.3 新城市主义的启示
    3.2 新加坡模式——政府模式
        3.2.1.新加坡模式的概述
        3.2.2.新加坡组屋区建筑组群布局
        3.2.3.新加坡模式的启示
    3.3 日本模式——高福利高密度模式
        3.3.1.日本住宅建设的历史沿革
        3.3.2.日本的集合住宅建设
        3.3.3.日本的老年住宅
        3.3.4.日本模式的启示
    3.4 香港模式——高层高密度商业模式
        3.4.1.香港模式概述
        3.4.2.与城市环境结合的高层高密度的居住环境
        3.4.3.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
        3.4.4 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3.4.5 香港模式的启示
    3.5 小结
4 小康时期我国商品化住宅发展特征及趋势
    4.1 居住者的基本需求及需求层次的转变
        4.1.1.居住者的基本需求
        4.1.2.居住者需求层次的转变
    4.2 小康时期住宅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套型的变化
        4.2.1.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套型设计的影响
        4.2.2.家庭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套型设计的影响
        4.2.3.小康时期商品化住宅套型的发展趋势
        4.2.4.小康时期住宅的新探索和研究方向
    4.3 小康时期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4.3.1.绿色与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4.3.2.便捷——交通可达、方便性,配套设施完备
        4.3.3.安全——邻里及领域归属感的营造
    4.4 商品化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4.4.1.居住绿色化
        4.4.2.社区规模化
        4.4.3.家庭科技化
        4.4.4.生活舒适化,户型越来越合理
        4.4.5.住宅设计多元化
    4.5 小结
5 适应市场行为的住宅设计
    5.1 小康时期住宅设计的变化
        5.1.1 建筑师的作用、地位的变化
        5.1.2.设计程序的变化——建筑策划的产生
    5.2 小康时期的住宅设计——互动设计
        5.2.1.小康时期住宅设计的品牌效应和创意要求
        5.2.2.小康时期住宅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5.2.3.互动设计的基本要素与过程
    5.3 小结
6 实例分析
    实例1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
    实例2 深圳东海花园
    实例3 成都花园
    实例4 工程实践——温江滨河花园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我国“后小康”初期的城市住宅消费需求走势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建筑类期刊为源探究中国当代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演变[D]. 边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D]. 徐小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可行能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与生成机理研究[D]. 杨帆. 四川农业大学, 2018
  • [4]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D]. 高武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5]合肥城市人口迁居行为研究[D]. 盛楠. 安徽师范大学, 2014(04)
  • [6]房地产住宅市场营销与顾客满意度研究[D]. 马莹. 天津大学, 2012(07)
  • [7]以中小户型为主流的城市青年住宅的设计研究[D]. 魏彤彤. 合肥工业大学, 2008(04)
  • [8]中国小康住宅消费浅析[J]. 周建军,鞠方,邓晓娟. 消费经济, 2005(01)
  • [9]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研究[D]. 潘爱民. 湘潭大学, 2005(06)
  • [10]我国当代商品化住宅发展特征及趋势研究[D]. 许晋. 重庆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我国“小康后”初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趋势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