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工业品交易中心若干问题探讨

日用工业品交易中心若干问题探讨

一、对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利[1](2021)在《民国时期嘉兴与上海经济关系探析(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

张雪飞[2](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张丽斯[3](2020)在《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清平中药材市场位于广州西关地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散地型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清平市场现今的市场规模和地位由西关地区悠久的商业活动、成行成市的中药材行业发展而来,具有较明确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随着旧城更新工作对历史脉络愈加重视,政策影响下市中心批发业态的外迁,以及人们对市场空间更高的公共性需求,清平市场将进入下一个转型阶段。本文通过历史梳理、现状调研,分析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动因和空间特征,从市场与城市、市场与街区、市场建筑自身出发探讨改造措施,使其适应新时期旧城更新需求,为其他专业市场的改造提供借鉴。研究过程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阐述专业市场的发展和分类,明确清平市场的类型划分,确定研究范围。第二章引入分析方法,对已有的市场建筑研究、理论进行综述。类型形态学是一种从时间维度阅读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方法,在国外已有较多讨论,对我国研究城市形态有着重要借鉴作用。利用类型形态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市场的演变进行解读。第三章以时间为脉络,系统梳理清平市场发展的各阶段,总结其阶段特征和形成动因,提出市场发展所面临挑战和机遇。第四章着重清平市场物质空间的分析。提炼出各时期中的形态分布特点、典型街道类型和建筑类型,分析各类型的空间特点及优劣。分析其现存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潜力,为市场改造策略制定提供切入点。第五章为案例借鉴。从城市、社区、建筑三个尺度,分析已有的市场改造的案例,探讨市场如何回应城市需求、处理与社区的关系,并通过形态设计、功能调整等措施视线自我更新,为清平市场的改造提供思路和借鉴。第六章为改造策略研究。以清平市场二期项目为例,明确清平市场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改造潜力,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探讨市场如何回应旧城区历史保护要求,在保持商业活力的同时,为城市创造公共空间,形成新一代清平与城市的对话。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提出不足之处。

李鼎[4](2019)在《民国时期高雷地区商贸地理研究(1927-1945) ——以商品销售、商品运输和市场发展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927年以前,军阀割据、土匪横行对高雷地区商品经济造成巨大破坏。1927-1937年,广东政局稳定,政府积极的经济政策,使得本区商品经济平稳发展。抗战初期,本区有着繁荣的过境贸易,但总体而言,抗战给本区商品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从本区各县商品的流通格局来看,各种农、工业品主要在本县圩市和城镇商业中心或邻县销售,剩余产品则多运到梅菉、水东、安铺、雷州港等港口集散转运到广州湾、香港、澳门、广州、广西、海南等地销售。本区最大的输出商品是蒲包,在雷州港或广州湾集散,再运至港澳地区转口到台湾和日本等国内外市场,该商品受国际市场影响最大。其次是食糖,主销广州、上海、香港、江门、琼州、北海等地。战前高雷地区进口的工业品较少,1939年,抗日战火烧至广东,高雷地区偏安一隅,成为重要的抗战大后方的物资转运通道。当时由高雷地区运入国内腹地的进口货物主要是:汽油、润滑油、自行车、机动车、汽车零件、轮胎、棉纱、棉布、棉织品、西药、书籍、化学药品等,都是战时必需品。内陆交通主要依靠河流,鉴江主要是沟通高州内部的商贸运输,九洲江和信宜珠江水系商路则促进了本区与今广西的贸易往来。通过水东、安铺、黄坡和雷州港等港口的内联外接实现与广州湾、香港、澳门、广州、广西、海南等地通商贸易。抗战时期,高雷地区过境贸易发达,商路因此拓展到了整个大西南以及粤北地区,成为抗战大后方的物资转运通道。商路交通影响到了市场的分布,鉴江和九洲江沿岸便是圩市集中之地,雷州半岛圩市则多在沿海、公路交通线分布。部分圩市如茂名石鼓、公馆和徐闻乌石等核心圩市商业繁盛,成为方圆百里的商品集散转运中心。这一时期县治城镇商业中心发展缓慢,水东、梅菉、安铺、雷州港等沿江、沿海港口商业中心则发展迅速,这些港口城镇都有许多经营商品出口的代理机构,负责本区商品的输入和输出。高雷地区受邻近广州湾口岸辐射影响最大。由于自然地理、商品生产不发达和交通不便等原因,民国时期本区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商业中心。

谢玮[5](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吴莹[6](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高笑[7](2019)在《1817-1918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展销会属于定期贸易,是跨县、跨城市、跨省和跨地区交换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收益率高的经济形态,且履行地方市场的职能,在俄国货物流通中发挥关键作用。俄国展销会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经销货物丰富、参与者众多、影响范围广阔、形成了运转成熟的展销会链,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是19世纪俄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在规模、档次、与会者数量、贸易额、相关配套服务质量等方面在俄国展销会中的地位首屈一指。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追根溯源,从俄国展销会和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前身——马卡里耶夫展销会写起,主要论述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历史、贸易情况、建筑结构、政策法规、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影响,涉及到百年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并客观地论述其对各个领域的深远影响。

张格[8](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沈淮[9](2018)在《重庆蝶变——改革开放40年记》文中提出40年,风雨兼程。40年,沧桑巨变。重庆,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正在奋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40年来,"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为重庆的改革开放抹上了最为厚重的底色。从计划单列时期率先承担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的重任,到直辖后破解"三峡百万大移民"的世界性

胡公启[10](2018)在《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利益,而贸易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对外贸易利益就要降低国际间贸易成本,关税作为对外贸易成本的一部分,对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上,关税调整引发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引发战争的事例时常发生,如法荷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因此,研究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维护国家权益,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关税及关税制度对对外贸易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失去关税自主权,西方国家通过协定关税获取贸易利益,而协定关税也成为西方列强为扩大并占领中国市场最直接手段。为了向晚清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材料,西方列强通过制定极低的进口关税税率(值百抽五)并不断扩大免税的范围,使西方工业品冲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体的中国自然经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普通百姓在国内剥削和国外侵略赔款的双重压榨下的生活愈加贫困,此伏彼起的农民反抗严重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西方列强的利益也通过关税制度的变迁得到巩固。在掌握中国关税主动权的前提下,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一步步剥夺中国的就业机会,毒化中国发展环境,造成人民的日益贫困和国家的日渐衰弱。研究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及中西贸易,能够对晚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有更加深刻了解,同时,也对关税制度及对外贸易对一国的重要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为主题,以晚清发生的四次重大中外战争为主线,将晚清划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期、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五个阶段,全面分析各个阶段关税制度的变化、对外贸易规模的变化及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关税制度的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变化互为因果的结论。不同于多数着作以协定关税来说明晚清关税主权的丧失,本文则通过定量分析进口关税税率与进口额、出口关税税率与出口额之间的反常关系,说明外籍税务司治下的中国海关对关税尤其是进口关税没有做到应收尽收,揭示其为西方资本主义服务的本质,证实了关税主权丧失的客观事实,也说明晚清关税的殖民性质。本文主要运用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晚清五个历史阶段主要出口商品在当期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以此来说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主要进口商品在五个历史阶段占当期进口额的比重变化,以此来表明国外不同商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变化;五个历史阶段进出口关税税率及减免税范围的比较,以此说明协定关税下关税主权丧失的过程;中国与同期的印度、日本、英国、美国等进口关税税率的比较,以此说明中国关税水平在当时世界各国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传统出口优势产品丝茶出口占比逐步下降的原因等,通过这些比较,全面分析关税税率与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此外,文中为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大量列举图表,不同图表之间也是一种比较分析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使各个变量之间随着时间的演进过程更为清晰,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地更为透彻。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忽略其他变量的影响,来分析给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静态分析,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维度。在某一时点,关税与对外贸易规模必定相关,因为作为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税,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对外贸易规模,这是基于静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加入时间维度,关税水平与对外贸易额并非严格的线性关系,因为在晚清72年中,影响双边对外贸易的因素很多,而关税只是这众多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因素并加以阐释,从而对定量分析的结论以合理的解释,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看时点,而动态分析则看趋势,二者结合起来,既能了解变量之间短期的关系,也能更好把握变量之间长期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关税制度的变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阐明了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的变化对关税收入及关税政策变迁的作用。对外贸易是双向的,而关税政策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调整同样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文中以晚清主要贸易伙伴英国、美国、日本及英属殖民地印度为例,分析清朝时期这些国家的关税制度变迁对清朝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丝茶和主要进口商品棉制品对外贸易额的变化都与这些贸易伙伴关税政策息息相关。最后,本文给出了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包括:把握关税主权,扞卫国际利益;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达到贸易畅通;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等观点。对外贸易范畴甚广,本文紧扣与关税有关的对外贸易这个中心,凡是与关税无关的对外贸易,本文涉及甚少,比如晚清时期的朝贡贸易、苦力贸易、贵金属贸易、帆船贸易等,这些对外贸易也形成商品或要素的跨国流动,严格意义上也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由于海关对这些贸易不征收关税,故文中没有论述。此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关税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商品输出和原材料输入是资本家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此时关税的作用突出。而在帝国主义阶段,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关税的重要性对资本家而言在下降。这也是晚清时期关税制度变迁前快后慢的重要原因。

二、对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市场建筑的转变
        1.1.2 类型形态学的引入及作用
        1.1.3 选取清平中药材市场的原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释义
        1.3.1 专业市场
        1.3.2 形态演变
    1.4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分类及特点
        1.4.1 专业市场发展沿革
        1.4.2 专业市场分类及特点
    1.5 研究对象、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市场建筑研究综述
        2.1.1 清平中药材市场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2.1.3 国外市场建筑相关研究
    2.2 类型形态学研究概述
        2.2.1 国外类型形态学理论缘起及特点
        2.2.2 国内类型形态学引入
        2.2.3 类型形态学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发展历史
    3.1 市场前身:形态成型期
        3.1.1 明清以前
        3.1.2 明清时期(1368-1912)
        3.1.3 民国至建国初期(1913-1977)
    3.2 清平1.0:清平农副产品市场(1978-2000)
        3.2.1 自发形成与政策推动
        3.2.2 与需求相适应的丰富业态
    3.3 清平2.0:清平中药材市场(2000-2019)
        3.3.1 管理模式转变
        3.3.2 规划中的定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
    4.1 区位演变
        4.1.1 演变特点
        4.1.2 形成动因
    4.2 街道形态
        4.2.1 清平市场街道分布
        4.2.2 清平市场街道平面演变特点
        4.2.3 近代以来医药街形态类型
        4.2.4 街道剖面尺度
        4.2.5 小结:街道的主角
    4.3 建筑类型
        4.3.1 类型一:组成市场街的建筑单元
        4.3.2 类型二:街市空间
        4.3.3 类型三:多层综合体建筑
        4.3.4 类型四:高层综合体建筑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市场的改造策略
    5.1 规划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5.1.1 构建市场网络的城市策略
        5.1.2 将市场打造成城市名片
    5.2 社区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5.2.1 容纳社区活动
        5.2.2 营造街道公共空间
        5.2.3 织补街区肌理
    5.3 建筑层面的市场改造策略
        5.3.1 形态升级:大屋顶策略
        5.3.2 功能升级:复合化
        5.3.3 历史价值的挖掘和再策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平3.0:清平市场二期改造策略研究
    6.1 现状问题梳理及改造策略框架
        6.1.1 现状梳理
        6.1.2 改造策略框架
    6.2 宏观策略
        6.2.1 基于旧城保护的开发强度数值制定
        6.2.2 区域发展定位
        6.2.3 区域内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6.2.4 构建慢行街区
    6.3 中观策略
        6.3.1 渐进式更新:分区分时序建设
        6.3.2 区域统筹:优化市场与交通的相互关系
        6.3.3 文化提升:打造多功能文化社区
    6.4 微观策略
        6.4.1 首层营造城市广场空间
        6.4.2 屋顶空间利用
        6.4.3 建筑立面回应旧城区风貌
        6.4.4 单体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民国时期高雷地区商贸地理研究(1927-1945) ——以商品销售、商品运输和市场发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高雷地区商业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因素
    第一节 民国高雷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民国高雷地区的社会背景
第二章 民国时期高雷农产品运销状况
    第一节 粮食的贸易状况
    第二节 水果、蔬菜
    第三节 木材
    第四节 畜产品
    第五节 水产
第三章 民国时期高雷地区主要工业品的贸易
    第一节 徐闻、遂溪和电白蔗糖的运销状况
    第二节 食油
    第三节 雷州蒲织品
    第四节 其它手工业品
    第五节 工业品的输入
第四章 抗战前后高雷地区水陆商贸路线
    第一节 抗战前水运商贸路线
    第二节 抗战前陆运商贸路线
    第三节 抗战初期高雷货物转运通道的形成
第五章 民国时期高雷地区商业市场的发展及分布状况
    第一节 基础圩市的分布及发展状况
    第二节 梅菉、水东、安铺及县治城镇商业中心的发展
第六章 民国高雷地区商贸地理的特点与限制因素
    第一节 商贸地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商贸地理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5)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7)1817-1918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俄国展销会概述
    2.1 俄国展销会的历史
        2.1.1 展销会的定义及出现
        2.1.2 俄国展销会的起源和发展
    2.2 俄国展销会的贸易状况
    2.3 俄国展销会的功能
        2.3.1 俄国展销会的经济功能
        2.3.2 俄国展销会的社会功能
第3章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历史
    3.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前身马卡里耶夫展销会
        3.1.1 马卡里耶夫展销会的历史
        3.1.2 马卡里耶夫展销会的贸易情况
        3.1.3 马卡里耶夫展销会的建筑
        3.1.4 马卡里耶夫展销会的影响
    3.2 1817-1914 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
    3.3 一战期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
第4章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建筑结构
    4.1 1817-1821年马卡里耶夫展销会往下诺夫哥罗德的迁移及其建筑的发展
    4.2 1817-19世纪50年代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建筑群
    4.3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展销会的新规划结构
第5章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政策法规
    5.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管理
    5.2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交易所及交易所委员会
第6章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贸易情况
    6.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贸易关系的地理范围与参与者的数量
    6.2 1817-1860 年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贸易情况
    6.3 1861-1914 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贸易
    6.4 1914-1918 年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贸易情况
第7章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7.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与交通运输的发展
        7.1.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与陆路运输的发展
        7.1.2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与河流运输的发展
        7.1.3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与铁路运输的发展
    7.2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的影响
        7.2.1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对经济的影响
        7.2.2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7.2.3 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对信息和文化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10)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变迁
        (二)晚清关税及关税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
        (三)晚清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贸易结构的变迁
        (四)晚清关税政策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
        (五)相关文献评述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文章的主要结构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的主要框架
    四、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
        (三)论文的不足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晚清的界定
        (二)海关与常关
        (三)常关税与厘金
第二章 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变迁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状况
        一、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
        (一)关税及附加
        (二)船钞及附加
        (三)关税和船钞减免
        (四)征收管理
        二、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状况
        (一)行商制度与对外贸易
        (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三)鸦片的流入改变中外贸易格局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背景及过程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一)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外部市场发展资本主义
        (二)中国有庞大而竞争力弱的市场
        (三)晚清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种种限制措施
        (四)传统的关税制度和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贸易形式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及特征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特征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后果
        (一)关税制度的变化使其无法发挥关税的基本作用
        (二)晚清关税制度畸形变化加速了封建王朝灭亡的进程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化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第三节 晚清对外贸易结构、范围及对象的变化
        一、晚清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
        (一)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
        (二)贸易结构从商品贸易向商品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二、对外贸易的范围由南方扩大到北方和周边区域
        (一)贸易的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二)贸易的范围由沿海向沿江及沿边扩散
        三、对外贸易的对象由朝贡国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一)宗藩关系的解体和朝贡贸易的结束
        (二)中西贸易关系的确立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变化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一、晚清政府对资本主义国家依附程度不断加深
        二、晚清中国沦为工业化强国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三、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第三章 晚清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关税对对外贸易发挥作用的机理
        一、关税影响进出口需求
        (一)进口关税的高低与进口规模的相关性
        (二)减免关税是促进出口有效手段
        二、关税影响进出口结构
        (一)关税调节商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
        (二)关税政策体现国家产业政策
    第二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规模
        一、模型构建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模型估计及结果
    第三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结构
        一、关税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一)关税对晚清鸦片进口的影响
        (二)关税对晚清棉制品进口的影响
        二、关税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一)关税对晚清茶叶出口的影响
        (二)关税对晚清生丝及丝织品出口的影响
第四章 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对关税的影响
    第一节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推动关税制度的变迁
        一、清朝统治者治国方略的转变
        (一)由重农抑商到重农便商的转变
        (二)由重农便商向重农扶商的转变
        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导致关税制度改变
        (一)贸易的不平衡引发战争推动关税税率的下降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关税管理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息息相关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变化
        (二)鸦片战争前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三)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继续增长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关税收入变化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四、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一)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
        (二)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关税收入的变化
        (三)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对外贸易政策影响关税政策
        一、清朝早期的贸易管制对关税政策的影响
        (一)禁止海外贸易
        (二)限制商品进出口
        (三)鼓励洋米进口
        二、晚清关税的持续下降顺应了对外贸易扩大的需要
        (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要求晚清政府持续下调关税
        (二)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商品推行免税政策
第五章 主要贸易伙伴关税制度的变迁对晚清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英国及印度的关税制度变迁对三国贸易的影响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及兴衰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二)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三)英、印、中三角贸易的衰落
        二、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一)清朝早期英国对华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二)清朝后期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三、印度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一)中印贸易发展状况
        (二)印度关税制度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一、中美贸易发展状况
        (一)清朝早期中美贸易发展
        (二)晚清中美贸易发展
        二、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一)差别关税带来美国航运业的繁荣
        (二)关税的持续下降促进中美贸易的增长(1784-1860 年)
        (三)关税的上升阻碍了中美正常贸易的发展(1861-1911 年)
    第三节 日本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一、中日贸易发展状况
        (一)清朝早期中日贸易发展
        (二)晚清中日贸易发展
        二、日本关税制度变迁对中日贸易影响
第六章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第一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经验教训
        一、强化本质认识——维护和扞卫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二、强化主权意识——主权是扞卫国家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三、强化互惠意识——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才能持久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
        一、牢牢把握关税自主权,扞卫国家利益
        二、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三、促进民心相亲,达到贸易畅通
        四、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
        五、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
        六、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几个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嘉兴与上海经济关系探析(1912-1937)[D]. 张家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3]清平中药材市场形态演变及改造策略研究[D]. 张丽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民国时期高雷地区商贸地理研究(1927-1945) ——以商品销售、商品运输和市场发展为中心[D]. 李鼎. 暨南大学, 2019(02)
  • [5]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6]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7]1817-1918年的下诺夫哥罗德展销会研究[D]. 高笑. 吉林大学, 2019(12)
  • [8]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9]重庆蝶变——改革开放40年记[J]. 沈淮. 今日重庆, 2018(11)
  • [10]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 胡公启.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日用工业品交易中心若干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