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理论:简要回顾

寻租理论:简要回顾

一、寻租理论:一个简要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李增刚[1](2021)在《中国“制度经济学”教材发展评析》文中指出教材体系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取得了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出版了 40多种教材。这些教材绝大多数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主,只有少数几种教材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对以中国实践为基础创新、发展出来的新命题、新假说等阐释不够。制度经济学教材的中国化,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着优势的科学阐释等。

黄元哲[2](2019)在《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重商主义研究》文中认为自秦汉直至晚清近两千年的漫长中国历史中,农业始终是历朝历代政府眼中的“本”,而商业则处于从属地位,或者说被视为“末”。可是,到了晚清时期,在中国实行了近两千年的“重农抑商”或者说“重本抑末”经济政策却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商人和商业开始受到整个社会和政府的重视,重商主义思想风行一时,晚清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为什么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中国会在晚清这一历史时期转向重商主义呢?对此,国内外的学者已有一些研究,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军事和经济入侵,晚清政府需要通过鼓励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来达到增加财政收入、抵御西方列强经济入侵的目的,这就是重商主义在晚清这一时期在中国兴起的原因。然而这种解释却有其不足之处,尤其是它没有说明重商主义在中国兴起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和制度原因。而本文则从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寻租理论角度入手,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晚清重商主义兴起原因做出更深刻的解释。重商主义,远非其字面意思所表达的“重视商业”这么浅显,亚当·斯密等人对重商主义的抨击也带有一定的偏见和误导性。可以说,重商主义的实质是这样一种信念,即民族国家的经济利益,只能由民族主义政府的管制和保护来实现。尤其是对后发国家来说,要想快速实现工业化并赶超先发国家,政府的管制和保护是必不可少的。重商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与信奉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自由主义相对应的、赞成政府经济干预和规划经济的一种理念。在国外,小罗伯特·埃克伦德和罗伯特·托利森已经用寻租理论对西欧重商主义的兴起和衰落做出了解释。在利用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引入了寻租成本和收益的概念之后,两位学者认为重商主义之所以在英国持续的时间较短,影响也较小,是因为英国政治权力更为分散,导致商人若想获取市场垄断地位,需要贿赂英国议会大部分议员。相比于法国和西班牙等君主权力更为强大的国家来说,在英国从事寻租活动的成本要高得多。而在法国和西班牙,因为君权的强大,商人很多时候只需贿赂王室甚至国王一人,即可获得垄断地位及其带来的垄断租金。而对市场的管制则是重商主义代表性政策之一。因此,政治权力的分散与集中,决定了重商主义在英国及法、西的影响和持续时间上的差异。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学者利用寻租理论来解释晚清重商主义的兴起与衰落,这就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白,而笔者也正是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将采用小罗伯特·埃克伦德和罗伯特·托利森所采用的方法,只不过将分析的焦点从西欧转移到晚清。在从寻租理论角度分析晚清重商主义的兴起与衰落之后,本文得出结论,即晚清重商主义的兴起与衰落,与晚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君主专制制度导致晚清权力较为集中,从而导致晚清时期寻租成本较低,重商主义也随之而兴起;而当政治权力因外部因素变得分散,寻租成本提高到高于寻租收益的时候,重商主义也就开始衰落了。最后,本文试图从寻租理论和重商主义的角度,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提出一些启示。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即是从寻租理论这一新的角度来解释晚清重商主义的兴起和衰落,填补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受自身水平和能力所限,本文也存在如下两点不足:第一是相对缺乏对第一手历史资料的掌握,使得本文主要引用其他学者已有的关于晚清重商主义的历史史料;第二是笔者对晚清时期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涉猎不深,因而对这一方面论述的不够充分,这可能导致本文对重商主义在晚清兴起的制度原因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寻租理论和晚清重商主义的国内外研究做一个概述;第二章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重商主义的概念做出了详细的界定;第三章分析了晚清的制度以及制度决定的设租与寻租活动的成本和收益,论述了晚清设租、寻租活动的具体内容;第四章分析了《马关条约》和清末新政对寻租活动的影响及重商主义的相对衰落。最后一章,则探讨了重商主义和寻租理论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若干启示。

谢延庆[3](2019)在《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近些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我国虽然是个医药大国,但并非是医药强国,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中的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医药行业的寻租行为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不论是2013年葛兰素史克商业贿赂案还是2018年的长春长生假疫苗案,都是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体现。为建立良好的医药行业秩序,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治理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就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医药行业的寻租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利用经济学中的理论,结合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和实际现状,对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比较统计数据并结合理论分析,本文试图找到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原因,借鉴国外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治理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治理提供思路和方向。同时通过对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访谈,更加深入了解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具体方式,同时由于寻租行为的不合法性,无法进行问卷统计和精确的数据调查,这也是本文研究中的不足。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最为根本的是制度原因,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医药合业和药品销售流通环节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根本原因。第二,行业的利益动力原因:首先是医药企业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选择轻研发、重销售的企业战略,使得畸高的销售费用投入销售环节,而这些畸高的销售费用多用于寻租行为;其次是医疗机构从药品中获得的利益巨大,同时医务人员群体收入低于其价值,在利益的驱动下,寻利行为就容易演变成寻租行为。第三,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寻租行为重要原因,如监管体制和法律规范的缺失,专业的监管团队建设缓慢,长效的制度监管不到位等,因此监管体系的不足是导致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根据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这些政策建议能够为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治理提供些帮助,推动我国医药行业不断健康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医药强国,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徐薇[4](2017)在《制度环境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从原有的物质资本的竞争逐步转向新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被称为新资本)的竞争。社会资本被誉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新石油”,在正式制度安排缺位背景下,社会资本作为正式制度的替代性机制之一,对经济增长、企业发展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学者的重视。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资本可以为其带来降低交易成本、获得稀缺资源、减少不确定性等一系列竞争优势。就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来说,其资本市场还远不成熟,市场化水平低下,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意愿强烈,很多关键资源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制度与行政干预并存这一现象引发了许多问题,使得许多企业对政企关系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希望能通过政企关系从政府手中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来适应当前复杂的制度环境。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来看,企业对政企关系资本进行投资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致力于研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政企关系资本投资的经济后果。因此,关于政企关系资本的研究是非常多的,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政企关系资本对企业绩效、创新、政府补贴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有学者从政企关系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视角进行研究。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背景决定了政企关系这一资源不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是研究企业投资行为时难以规避的存在,再加上当前政企关系资本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研究空间,因此,以我国制度环境为依托,探究政府补贴、制度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政企关系资本投资产生何种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我国的制度环境、文化背景为依托,以寻租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行为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分析——提出政策建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以我国沪深两市2013—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政府补贴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政府向企业提供的补贴金额越多,企业的社会资本投资会随之增加。(2)政府治理环境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在政府治理环境越差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资本投资反而越多。(3)市场竞争强度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在市场竞争强度越大的地区,企业的社会资本投资越多。基于此,本文认为企业应减少对政企关系的依赖,降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成本,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硬实力;政府应提高财政透明度,严格规范政府补贴的发放内容、发放程序,构建有效的政府补贴监管体系;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实现政府治理的“阳光化”,同时政府还应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陈欢,张昆[5](2015)在《新闻寻租的理论分析与建议——基于寻租理论对“21世纪案”的审视》文中认为"新闻寻租"是指媒体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行为。通过分析21世纪传媒公司案等"新闻寻租"现象可以发现,"新闻寻租"产生的根源在于新闻体制的不完善,我国新闻体制的问题在于,新闻经营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和新闻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媒体缺失公共性内核。解决"新闻寻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新闻体制的变革与重构——重塑传媒公共性。

曹文娟[6](2013)在《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探究》文中提出收入分配是一个古老的经济学话题,收入分配理论也是经济学界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在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收入分配也日益成为人类所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对此更加关注和重视,面对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现象,政府正在积极努力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朝着更加符合国情的收入分配体制前进。在改革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加深对收入分配不公原因的认识,从而提出更加符合现实问题的政策和建议。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西方经济学界着名的收入分配理论和寻租理论,描述中国收入分配现状,最后结合经济学理论总结出造成我国收入分配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回顾分析研究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公共选择学派和国际贸易学派的寻租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是:由于这些着名的收入分配理论都是经过对各国长期实际资料考察而总结出的,因而对分析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实意义是对于我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妥善处理好现代化时期收入分配难题,提出相应对策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现实描述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回顾了古典、新古典以及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并描述了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了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应对策。回顾分析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以及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可以得出,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侧重于农业部门,讨论的主要是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理论。以大卫·李嘉图的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为代表,其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研究剩余价值产生及分割问题,他认为工资和利润都是劳动者所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并指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相同之处在于新古典建立的也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侧重点在于研究的主要是完全竞争条件下如何按照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分配收入。以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为代表,其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在于提出了均衡价格分配理论,认为要素单方面的供给和需求都不能决定要素价格,只有将供给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并达到均衡状态时才能得出要素价格,该理论已经成为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主导,是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来源,并成为当代经济学教材上的基本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认为,只要市场处于理想的完全竞争状态下即让市场自由发展,就一定存在要素供求的均衡状态,因而可以得出要素均衡价格,因此要素收入分配一定会达到一种公平合理状态。实际上,在现实发展中,市场不能充分自由发展,部分的政府干预会影响自由之手的发挥,因而所谓的均衡价格收入分配理论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新剑桥学派历来以重视收入分配理论而着称,主要是围绕收入分配理论建立的经济理论。新剑桥学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了收入分配理论,围绕着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展开论述,得出收入分配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微妙的动态关系,具有相互作用。公共选择学派和国际贸易学派的寻租理论为我国未来研究分析并处理既得利益集团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当前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较大的不公平性,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表现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滑,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针对现阶段出现的种种收入分配问题,我国政府依据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在不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笔者认为,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可知,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1999年就已经接近国际警戒线0.45,意味着现阶段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更加明显。当然,造成此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收入分配体制陈旧、垄断行业收入过高、腐败现象恶劣等等。随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收入分配难题也会相应解决,但是始终要坚持以合适的公平效率观作为基本指导原则。

王婉[7](2013)在《1943年前后美金公债舞弊案中的权力寻租》文中认为1943年前后,在国民政府统治中心重庆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美金公债舞弊案,时任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的孔祥熙等人利用自己的职权鲸吞近20多亿元的法币。事件曝光之后,群情哗然。面对国内民众愈演愈烈的声讨,蒋介石曾多次下令对此事进行调查,并表示自己对此事极为痛恨,但是到了调查后期,他又不得不考虑“党国的统治和家族的声誉”,陷入极度矛盾之中。最后,蒋介石还是动用了手中的权力,对社会舆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令此事不了了之。由于国民政府自身不能对腐败行为进行彻底的惩治,使之成为了在大陆最终丧失政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美金公债舞弊案已经是多年前发生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腐败事件,,但由于中国数千年封建统治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残余延续至今,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里,仍然普遍地存在着权力寻租活动,权力寻租的结果就是贪污腐败。它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权力寻租是指政府各级官员或者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利用其手中的各项权力,避开监控、法规和审核等,以此方式去寻求且获取自己个人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的活动。这是古今中外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市场化改革还不够彻底,行政权力还在多方面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之时,以公权进行寻租的活动一直没有消减,而且变得隐蔽起来,这引起了国人的忧心。以史为镜,本文选择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典型的腐败案件,从权力寻租的角度对这一已成为静态的历史现象加以剖析。其目的是回答如何治理权力寻租的这一现实问题。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腐败问题同样让很多国家的政府感觉到头痛,中国也不例外。腐败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党和政府的合法性。为此,我们需要探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危害,并寻求一种能够治理腐败的机制。在研究各种腐败问题时,寻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和独特的视角,有很多不同研究机构和各个学派的专家学者从很多方面对我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且也提出了各种有见地的观点以及看法。基于上述理由,本文将从美金公债舞弊案出发,以历史经验为借鉴,利用寻租理论这个工具,为现实构建治理腐败的机制提供建议。全文分为了三个部分,共五个章节。第一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前人的资料文献,并进一步提出文章内会用到的理论依据,包括寻租理论的发展过程、权力寻租的概念、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层级代理关系。然后,简要叙述了文章的结构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本部分的最后指出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和创新之处。不足的地方是二手历史资料较多,无法做到完美呈现历史案例,加之个人的学术能力有限,用寻租理论对美金公债舞弊案进行分析的力度有所欠缺,深度不够。第二个部分,包括了第二、三、四章,主要是围绕美金公债舞弊案展开论述。第二章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回顾了美金公债舞弊案的发生、案件调查经过和最终的处理结果。第三章是针对案件中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权力寻租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用到的理论包括理性经济人、信息不对称、层级代理关系、权力空间和经济人选择。将美金公债舞弊案中的寻租者视为理性经济人,他们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进行寻租活动。用上述理论多角度分析个案,加强了解孔祥熙等人是如何利用权力“巧妙”地鲸吞了美金公债。在后期的调查过程中,蒋介石为了“保全党国的利益和家族的声誉”,最终选择利用自己的权力将案件强压下去,以致于案件不了了之。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美金公债舞弊案中权力寻租存在的原因,以及权力寻租给国民政府统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本案中的孔祥熙等人在看到美金公债券的市价和黑市价的差距越变越大时,原本就怀着不良动机的他们,便会想要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谋取利益。寻租者本身就具备理性经济人特质,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欲望,当周围的制度无法有效监督和控制其行为时,已经缺失职业道德和自我约束的他们想要通过寻租获取利益的行为便成为了可能,用权力来满足个人私利成为了他们的最终选择。所以在美金公债舞弊案中,权力寻租存在的原因就是权力垄断,其后果便是导致国民政府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被破坏,影响到政府的正常运行并导致权力滥用和腐化,最后使国民政府的信誉受损,失去民心,公信力大大降低。第三个部分,第五章。在总结美金公债舞弊案的基础上,再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探讨权力寻租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治理寻租性腐败的政策建议。权力寻租带来的直接后果包括社会公平被破坏、政府公信力下降、资源不合理配置、社会风气不良,针对种种弊端,国家需要建立一种能高效运行的权力管理机制,其目的是增加寻租成本,以减少权力寻租活动带来的政府腐败问题。

刘俊英[8](2011)在《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及后果研究 ——基于我国省际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寻租(Rent-Seeking)就是花费稀缺资源用来追求财富转移的一种活动,然而又由于公共财政资金的无偿性,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者总是希望通过寻租的方法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安排,国外和国内都存在着这种现象。财政预算寻租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地方财政向中央财政寻租,即想办法尽量从中央财政为本地区获得更多无偿的财政资金;二是本地区内部的预算寻租,即在本地区内部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总是想办法要从本地区这个总盘子中划走较多的份额。本文站在地区内部的角度来讨论预算寻租的原因及后果,本文先从贫困和政府代理成本等因素是否对预算寻租具有显着影响;再来看预算寻租是否对棘轮效应,预算编制松弛和预算执行松弛具有显着影响。通过实证的方法看能不能找到影响预算寻租的因素,以及看看预算寻租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寻租行为都普遍存在,对各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探讨财政支出领域的寻租现象并提出治理对策对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顺利进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以寻租理论为基础和指导,重点分析研究了财政支出领域存在寻租行为和现象的原因及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干预,公共代理问题和贫困是财政支出领域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源,而我国当前正处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公共财政支出框架还有待建立,同时各级政府的决策还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所以,在财政支出管理上还存在许多漏洞,使各种寻租行为有机可乘。由于预算寻租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譬如棘轮效应,预算执行松弛,预算编制松弛等。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试图进一步分析预算寻租的原因及后果,尝试着寻找方法减轻预算寻租带来的不良后果。

刘汉霞[9](2010)在《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寻租问题不仅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面对的难题。本文所研究的权力寻租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一般地,人们也称其为腐败行为。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提示笔者:权力寻租的本质是公权滥用,而滥用的根源是制度漏洞。因此,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公职人员个体的权力寻租行为和整体的寻租程度也会不同。但是,大多数文献集中于权力寻租的跨国比较,而对一国境内不同地区的权力寻租问题很少涉及。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现实,通过对国内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的分析探求我国国内的权力寻租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反腐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层级代理理论勾勒权力寻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影响我国权力寻租的因素归纳为5大类23个因素。为确定权力寻租的具体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使用国内31个省市1997-2008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察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利用了相关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制度实施和经济发展方面有15个因素与寻租水平高度相关;第二阶段,考察我国权力寻租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利用K-均值聚类法和Clementine数据挖掘软件在发掘出的15个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不同因子的作用方向与程度。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29个研究结论,总的可分为两个方面:(1)在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方面,通过相关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15个与寻租水平高度相关的因素。其中与寻租水平正相关的因素有9个:人均GDP、非农人口比例、个体户人数比例、信息化指数、居民受教育水平、自由裁量权、私权受限程度、外商投资规模、信息环境与效果;与寻租水平负相关的因素有6个:公务员收入、财政支出规模、国家预算类资金、基础设施、中央项目、地方项目。(2)在我国权力寻租的地区差异方面,通过影响因素对省份聚类,发现我国权力寻租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陕西是我国寻租水平最高的地区;北京、天津、辽宁、广东等次之;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居中;上海、海南较低;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是我国寻租水平最低的地区。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受教育水平、信息化指数、个体户人数比例等因素与寻租水平地区差异高度正相关;基础设施、地方项目、国家预算类资金等因素与寻租地区差异高度负相关;而非农人口比例、人均GDP、外商投资规模、中央项目、财政支出规模、信息环境与效果、私权受限程度、自由裁量权等与寻租地区差异的关系较复杂。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权力寻租问题纳入层级代理框架,从权力相对人的角度研究公职人员的寻租问题,更好地阐释了权力寻租的形成机理。已有的文献较多从委托人的角度,如国家或政府应采取何种策略抑制寻租或反腐败,都是在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式之下研究。这些研究忽视了权力相对人在寻租中的作用,假设条件过于严格,因此未能真正把握权力寻租的形成机理。为论证各参与人在寻租中的作用,本文以税收征管为例分析了合谋型寻租与敲诈型寻租在权力人与权力相对人的合力下的形成机制。(2)立足国内现实,研究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进一步揭示了权力寻租的发展规律。目前有关权力寻租的研究多以国别为基础,在笼统的制度背景下进行差异分析,较少关注同一国家内因制度实施造成的地区性差异。本文系统分析了权力寻租的微观影响因素和宏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而建立了权力寻租的经验因果模型,揭示了地区性差异的现象及成因。(3)在数据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上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传统的权力寻租分析多采用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方法相对简单,难以处理寻租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引进比较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三种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在1997-2008年间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4)利用聚类法研究了寻租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拓展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文献考察,列出可能影响寻租水平地区差异的5大类23个因子,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其中15个因子与寻租水平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又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这15个因素在中国寻租水平地区差异方面的作用程度进行了分析,拓展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范围。(5)根据研究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变量和衡量方法。如用职务犯罪立案件数与公务员人数的比例来衡量寻租水平;用私权受限程度和权力人自由裁量空间衡量法律制度实施差异;用各省每年的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行政复议案件数解释私权受限程度和权力人自由裁量权空间。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可比性,都取与当地公职人员的人数之比。

张文静[10](2010)在《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寻租行为都普遍存在。它是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是一种经济的负和博弈,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抑制公平竞争、阻碍制度创新及倡导社会不良风气等一系列后果。政府采购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具体体现在政府采购能有效的节约财政资金、强化宏观调控、活跃市场经济、推进反腐倡廉、保护民族产业等方面。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资金的主要使用用途之一,是各国寻租活动的高发区。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不但阻碍了政府采购功能的发挥,而且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社会政治的稳定构成了重大危害,具体体现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国民财富的损失,抑制了公平竞争,并造成了社会不良风气等一系列后果。因此,研究此领域寻租行为的产生及抑制对策,对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公共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具体过程,使得此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入。本文从寻租和政府采购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及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情及借鉴国外先进的政府采购经验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寻租的内涵、政府采购的概念、功能、现状以及我国政府采购的行为表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第三部分利用动态博弈模型定量的对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过程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发达国家治理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经验与启示;第五部分结合第二、三部分对政府采购寻租行为产生的定性分析以及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的结论,并借鉴西方政府采购中对寻租行为的抑制对策,从构建政府采购法律网络体系、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推进政府采购预算改革、完善政府采购监管体系及加快政府采购管理创新等方面对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防范和遏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寻租理论:一个简要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租理论:一个简要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2)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重商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寻租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 晚清重商主义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
        1.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重商主义概念的界定
    2.2 寻租的收益与社会成本
    2.3 寻租活动与重商主义的兴衰
3 晚清重商主义思想和政策下的设租与寻租
    3.1 晚清的制度环境
    3.2 晚清政府与官员的设租
    3.3 晚清商人阶层的寻租
    3.4 晚清寻租活动的典型代表:官督商办企业
    3.5 设租、寻租活动的经济后果
4 晚清重商主义与寻租行为的相对衰落
    4.1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官督商办企业垄断地位的打破
    4.2 寻租收益的降低与清末“官企”的改制
    4.3 地方咨议局的创立与寻租成本的上升
    4.4 清末新政与自由主义的兴起
5 晚清重商主义及寻租活动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的启示
    5.1 重商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损害
    5.2 重商主义思想对中美贸易战的启示
    5.3 寻租的治理
        5.3.1 保护公民权利,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5.3.2 政府干预适度,公开竞争使租金消散
        5.3.3 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
        5.3.4 严格确立和保护公民的私有产权
参考文献
后记

(3)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寻租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医药行业寻租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委托一代理人理论
    第二节 寻租理论
    第三节 医药行业寻租概述
    第四节 医药行业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章 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医药市场规模
        二、医药市场结构
        三、产业集中度
    第二节 医药行业寻租的形式
        一、医药行业准入门槛寻租
        二、药品进驻医疗机构寻租
        三、医生与医药代表之间寻租
    第三节 医药行业寻租治理现状
        一、行业执行标准改革
        二、销售流通环节治理
        三、监管体系治理
        四、医药分业试点
第四章 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委托—代理人关系的存在
        一、医患委托—代理人关系的影响
        二、医患委托—代理人模型分析
    第二节 医药行业制度缺陷
        一、医药合业
        二、医药流通体制不完善
    第三节 寻租行为的利益动力因素
        一、医药企业的利益追求扭曲
        二、医疗机构利益动力分析
        三、社会福利损失成本
    第四节 监管体系缺陷
        一、行业监管不完善
        二、行政监管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案例分析:长春长生疫苗案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第一节 长春长生疫苗案简介
    第二节 寻租行为分析
        一、招标制度缺陷诱发寻租
        二、销售流通环节的寻租
        三、监管缺陷
第六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改善医患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 完善医药制度建设
        一、推进医药分业制度
        二、完善市场合理定价机制
        三、完善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
    第三节 规范医药行业市场秩序
        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二、优化医药企业市场秩序
    第四节 加强监督管理
        一、完善行业标准监管制度
        二、加强医药行业行政监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科研成果

(4)制度环境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寻租理论
        2.1.2 交易费用理论
        2.1.3 行为经济学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2.2.2 政府补贴的概念界定
        2.2.3 制度环境的概念界定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政府补贴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
        2.3.2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
        2.3.3 其他因素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企业社会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政府补贴
        3.1.2 制度环境
        3.1.3 其他因素
    3.2 研究假设
        3.2.1 政府补贴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关系假设
        3.2.2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关系假设
    3.3 变量设计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4.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 相关性分析
    4.4 回归分析
    4.5 模型修正
        4.5.1 模型修正
        4.5.2 模型修正后的实证结果
    4.6 稳健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5.3.1 研究局限性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新闻寻租的理论分析与建议——基于寻租理论对“21世纪案”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寻租”和“新闻寻租”
    (一)寻租理论溯源
    (二)从“寻租”到“新闻寻租”
二、“新闻寻租”:媒体的公权力腐败
    (一)媒体公权力腐败的形式
    (二)21世纪案中的公权力腐败
三、原因探究:体制之痛
四、解决之道:走出体制的困境
    (一)在变革新闻体制的外部环境中,提升公众对媒体的影响力
    (二)结合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完善新闻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新闻管理体制中治理与善治的结合

(6)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2 经济学理论经典回顾
    2.1 收入分配经典理论简要回顾
        2.1.1 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简要回顾
        2.1.2 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简要回顾
        2.1.3 当代经济学派之一—新剑桥学派收入分配理论简要回顾
    2.2 寻租经典经济学理论简要回顾
        2.2.1 垄断福利损失—塔洛克模型分析
        2.2.2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寻租理论
    2.3 西方着名公平效率观回顾
        2.3.1 起点公平式的公平效率观
        2.3.2 结果公平式的公平效率观
3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3.1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
        3.1.1 贫富两级分化
        3.1.2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不公平化
        3.1.3 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
4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原因分析
    4.1 收入分配机制尚不健全
    4.2 我国资本市场体制不健全
    4.3 人力资本价值受到挤压
    4.4 经济增长超过劳工报酬增长
    4.5 既得利益集团影响收入分配公平化
    4.6 收入分配各项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5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和建议
    5.1 提低、扩中、限高三管齐下
        5.1.1 重点调节高收入,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
        5.1.2 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壮大中等收入人群队伍
    5.2 充分发挥初次分配的效用,优化再分配工具
        5.2.1 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合理切分蛋糕
        5.2.2 优化再分配调节机制,重点是完善税收调节机制
    5.3 改革资本市场体制,完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结构
    5.4 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扰
        5.4.1 调整垄断行业过高收入
        5.4.2 有效规制灰色收入
    5.5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7)1943年前后美金公债舞弊案中的权力寻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寻租理论的发展和权力寻租
        1.3.1.1 理论发展历程
        1.3.1.2 权力寻租
        1.3.2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层级代理关系
    1.4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1.4.1 文章结构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2. 回顾美金公债舞弊案
    2.1 美金公债的发行
    2.2 美金公债舞弊案发生背景
    2.3 孔祥熙鲸吞美金公债
    2.4 美金公债舞弊案曝光引发国内“倒孔风潮”
    2.5 案件调查过程和最终处理结果
3. 美金公债舞弊案中权力寻租的理论分析
    3.1 理论分析舞弊案发生过程的权力寻租
        3.1.1 贪污舞弊中的理性经济人
        3.1.2 债券回收中信息不对称
        3.1.3 国库局内部层级代理关系
        3.1.4 参与人员的权力空间
        3.1.5 特定环境中的经济人选择
    3.2 调查处理中的权力寻租
    3.3 本章小结
4. 权力寻租在美金公债舞弊案中存在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4.1 权力寻租存在的原因
    4.2 带来的危害
        4.2.1 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遭受到破坏
        4.2.2 影响政府的正常运行并导致权力滥用和腐化
        4.2.3 政府的信誉受损同时丧失认同感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
    5.1 权力寻租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5.2 预防治理寻租性腐败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及后果研究 ——基于我国省际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2.1 寻租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2.2 寻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 财政支出预算寻租相关的研究成果
    2.4 财政支出预算松弛相关的研究成果
    2.5 财政支出预算棘轮效应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影响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
    3.2 预算寻租对财政支出预算松驰的影响
    3.3 预算寻租对棘轮效应的影响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4.2 变量设计
    4.3 模型设计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财政预算寻租原因的分析
    5.2 财政预算寻租影响的分析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本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9)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权力寻租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
        1.3.2 权力寻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期望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的创新期望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寻租理论
        2.1.1 “寻租”的概念
        2.1.2 寻租的成因
        2.1.3 寻租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1.4 寻租问题的研究方法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的内涵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
        2.2.3 代理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2.2.4 解决代理问题的方法
        2.2.5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2.3 层级代理理论
        2.3.1 层级代理问题的研究思路
        2.3.2 关于串谋
        2.3.3 关于敲诈
        2.3.4 关于监管人的激励机制
        2.3.5 层级代理问题的国内应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权力寻租微观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权力寻租的微观分析基础
        3.1.1 公务员是理性经济人
        3.1.2 公共管理中信息不对称
        3.1.3 公共管理中存在道德风险
    3.2 权力寻租微观影响因素
        3.2.1 公职人员的合法收入
        3.2.2 查处率和处罚程度
        3.2.3 公职人员的权力空间
        3.2.4 公民维权成本
    3.3 合谋型寻租的生成机制
        3.3.1 参数设定
        3.3.2 建立博弈模型
        3.3.3 模型求解与结论
    3.4 敲诈型寻租的生成机制
        3.4.1 敲诈动机分析
        3.4.2 敲诈实现的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权力寻租宏观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4.1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权力寻租的影响
    4.2 经济制度的实施及其对权力寻租的影响
    4.3 政府规模及其对权力寻租的影响
    4.4 法律制度的实施及其对权力寻租的影响
        4.4.1 私权受限程度
        4.4.2 公务员的自由裁量权
    4.5 城镇化程度及其对权力寻租的影响
        4.5.1 居民受教育程度
        4.5.2 社会信息化程度
        4.5.3 公共投资规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权力寻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理论假设
    5.2 本文所用的实证分析方法
        5.2.1 数据挖掘的概念
        5.2.2 数据挖掘的任务
        5.2.3 数据挖掘工具
        5.2.4 实施数据挖掘技术的具体步骤
    5.3 确定挖掘对象
    5.4 影响寻租因素的数据分析
    5.5 影响寻租因素的数据处理
    5.6 数据挖掘
        5.6.1 基于相关分析的寻租变化分析
        5.6.2 基于关联分析的寻租变化分析
        5.6.3 基于聚类分析的寻租变化分析
    5.7 寻租变化的数据挖掘结果
        5.7.1 寻租变化的正负相关因素
        5.7.2 寻租变化可能性相同的因素
        5.7.3 寻租变化相关的地域因素
    5.8 寻租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5.8.1 寻租水平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
        5.8.2 影响寻租水平的地域因素分析
    5.9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职务犯罪案件(件数)
    附录2: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附录3: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财政支出情况
    附录4: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职工人数
    附录5: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人口户数
    附录6: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人口总数
    附录7: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非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
    附录8: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人口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人口
    附录9:1995-2007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指数
    附录10:1997-2003 年中国各地区公共投资规模情况(按资金来源和隶属关系分的基本建设投资
    附录11: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个体户与外商投资情况
    附录12: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公务员平均工资
    附录13:1997-2008 年中国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附录14:2003-2008 年中国各地区行政复议申请情况统计表
    附录15:2003-2008 年中国各地区行政应诉案件情况统计表
    附录16:24 个因素的原始数据
    附录17:初步筛选后15 个因素的原始数据
    附录18:均值化数据
    附录19:标准化数据
    附录20:离散化数据
    附录21:转置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寻租和政府采购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寻租的基本理论
        一、寻租的起源与内涵
        二、寻租的分类
    第二节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
        一、政府采购的概念
        二、政府采购的功能
        三、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
        四、政府采购中的寻租与设租
        五、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
        一、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采购方式和程序不健全
        四、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五、委托代理失灵
    第二节 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形成的主观原因-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第三章 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具体过程及效应
    第一节 博弈论
        一、博弈论的概念
        二、博弈模型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负效应
        一、破坏市场竞争公平性,导致市场竞争机制失灵
        二、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破坏市场资源合理配置
        三、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不正之风
        四、导致公共利益缺失
    第三节 抑制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有利于政府与市场的协调发展
        二、有利于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
        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 发达国家治理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实践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典型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演进
    第二节 几个典型国家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及抑制寻租行为的实践经验
        一、美国-信息化支撑下以客户为导向的采购机制
        二、英国-缜密的政府采购程序设计
        三、韩国-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机制及申诉处理机制
        四、新加坡-采购原则指导下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的采购模式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 抑制我国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的对策与思路
    第一节 构建政府采购法律网络体系
        一、首先完善《政府采购法》
        二、健全《政府采购法》的配套法规
    第二节 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
        一、调整政府采购机构设置
        二、重塑政府采购运行程序
    第三节 推进政府采购预算改革
        一、建立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政府采购资金统一支付制度
        二、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改革
    第四节 完善政府采购监管体系
        一、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三、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四、广泛开展社会监督
    第五节 加快政府采购管理创新
        一、创新与拓宽政府采购模式
        二、创新政府采购人才培养模式
        三、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机制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寻租理论:一个简要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制度经济学”教材发展评析[J]. 李增刚.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21(03)
  • [2]寻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重商主义研究[D]. 黄元哲.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3]医药行业寻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谢延庆.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4]制度环境下政府补贴对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 徐薇. 济南大学, 2017(03)
  • [5]新闻寻租的理论分析与建议——基于寻租理论对“21世纪案”的审视[J]. 陈欢,张昆. 新闻界, 2015(07)
  • [6]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对策探究[D]. 曹文娟.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7]1943年前后美金公债舞弊案中的权力寻租[D]. 王婉.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8]财政预算寻租的原因及后果研究 ——基于我国省际财政数据的实证分析[D]. 刘俊英. 新疆财经大学, 2011(04)
  • [9]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汉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10]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 张文静.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寻租理论:简要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