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超线程技术与桌面应用——体验Intel Pentium 4超线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浪[1](2009)在《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文中研究指明正如同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钟声一样,芯片巨人英特尔ck-Tock的钟声也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象征和助推器。每两更新一次的制造工艺、每两年更新一次的处理器架构、明的发展路线图和全面的产品线规划……英特尔的每一个动都会激起一片争论,引发一些思考;也正是芯片巨人的步不止,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牵引力和风向标。当然,除了步流星的前行,巨人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竞争对手始对他的盘中餐虎视眈眈。回顾过去几年,英特尔的发展历可谓几经沉浮,有过失败的产品几乎令市场失去信心,也过鬼斧之作力挽狂澜扭转大局;有过颠覆传统的创新技术业界树立新标杆,也有与竞争对手势均力敌展开拉锯的艰时候。很幸运,经历过15载春秋的《个人电脑》在第一线证了IT产业的风雨沉浮,英特尔和桌面计算领域的分毫动自然也被我们详实记录。在本期专题中,《个人电脑》将您回顾近年来桌面计算领域的明争暗斗;在英特尔即将推崭新32纳米制造工艺之际,对已是昨日黄花的和正值当年技术和产品进行一次虽不完整但也足够全面的总结。
虫虫[2](2008)在《CPU技术面面观》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一期,我们向读者朋友介绍了CPU的缓存、总线、频率等知识,本期我们将对CPU的核心分类规则介绍给广大读者。
张健浪,王丁[3](2005)在《未来CPU异彩纷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最新处理器芯片的构造,并带给你关于下一代处理器芯片的信息、热点问题和值得关注的内幕。
王丁[4](2005)在《今夏流行简约主义》文中提出
苏锋[5](2005)在《进入桌面双核时代》文中研究表明用于桌面计算的台式机平台正在进一个全新的时代——双核时代。在过去能够与这一时代相提并论的,曾经有32位时代、Pentium时代、GHz时代, 分别始于1985年(80386问世)、1993年(Intel Pentium 66/60问世)和2000年(AMD率先发布Athlon 1GHz)。2005年5月,伴随着Intel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840、Pentium D和AMD Athlon 64 X2处理器的先后发布,桌面计算又进入双核时代。什么是双核?双核有什么用处?本刊在近期已经作了不少相关报道。简单而言,双核就是在一颗处理器上集成两个处理核心,从而具备与双处理器系统相似的处理能力,在并发多任务处理时会获得大幅的性能提升。
Mindon[6](2005)在《[EM64T·双核心]两剂强“芯”针Intel新系列CPU全面测试》文中研究表明近期Mercury Researcn 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AMD 赢得了PC 处理器市场的16. 9%,Intel 则为81. 7%;而去年同期AMD 与Intel 的份额则分别为15%与83. 5%。AMD 在进步, 而Intel 似乎裹足不前。不过数字的改变远不足以表达AMD 全新的K8系列处理器在技术与性能方面给消费用户与业内人士带来的良好口碑与形象。在新平台推广方面,Intel 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1875P/865PE 主板出现缺货情况,另一方面用户对1915/925×平台接受度却低于Intel 的预期,毕竟PCle 与DDR2构架暂时未让人们看到性能有大幅提升,而购买成本却扶摇直上。当Intel 宣布需要到明年才能推出频率高达4. 0GHz 的处理器时,人们不禁会问:是奔腾乏力,还是Intel 面对AMD 咄咄逼入的攻势开始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田野[7](2005)在《告别菜鸟——主流Intel处理器命名详解》文中提出在整个IT业里似乎存在一个共识,那就是对产品命名的不规则性,尤其是显卡和CPU领域。NVIDIA和ATI在命名上的把戏,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对于混乱的处理器市场同样十分头疼。因此,在这个栏目中,我们将连载2期,介绍当前市场上主流Intel和AMD处理器的命名方式,让大家能够详细地了解各款处理器的信息,早日告别菜鸟。本期主要讲解的是主流Intel处理器的命名及规格,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及服务器平台的处理器。
金惠芳[8](2004)在《超线程及其实现技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进程、线程和多线程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超线程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超线程所需的条件,分析了超线程技术的优缺点,给出了一个超线程技术的应用实例。
blackfire[9](2004)在《英特尔重新诠释未来计算》文中研究表明
张越[10](2004)在《15000元能买什么样的Server》文中认为在绝大多数办公环境中,网络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以《个人电脑》编辑部的网络为例,40个员工在工作中就需要使用三台服务器,它们分别负责文件服务、数据库服务以及Web服务。对于这种50人以下的小型网络来说,在选购服务器时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是服务器的价格。如果资金充裕,任何用户都会选择支持多路处理器、配备大容量内存以及海量存储空间的服务器产品。但是从实际应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网络服务都苛求服务器要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比如你购买了一台四路Xeon服务器,却只是用它运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库或作为文件服务器使用,那会是极大的浪费。如果是采用一些价格较为便宜的小型服务器,针对不同的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配置,那么这些小型服务器也同样可以提供很好的运行效率。在本月的专题中,我们将为您介绍8款价格在15000元以下的服务器产品。
二、超线程技术与桌面应用——体验Intel Pentium 4超线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线程技术与桌面应用——体验Intel Pentium 4超线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 90纳米 |
| 制造工艺: |
| Pentium 4的纠结 |
| 31级超长流水线 |
| 更精确的分支预测单元 |
| 调度算法的改进 |
| 缓存增容 |
| SSE3多媒体指令集 |
| 915 |
| 平台革命 |
| 芯片组更新二三事 |
| “幼年”DDR2的烦恼 |
| PCIE总线 |
| Pentium D |
| NetBurst |
| 困兽犹斗 |
| Pentium D 805的回马枪 |
| 芯片组的变化 |
| GMA950叩响高清娱乐之门 |
| 65纳米制造工艺,为巨人铺路 |
| 英特尔宽位动态执行技术 |
| 英特尔智能功率能力技术 |
| 英特尔高级智能高速缓存技术 |
| 英特尔智能内存访问技术 |
| 英特尔高级数字媒体增强技术 |
| 酷睿的胜利 |
| 芯片组规格变动 |
| 关于965芯片组 |
| 多核心平台: |
| 大势所趋,方 |
| 兴未艾 |
| 软件优化:多核平台的命门 |
| “变本加厉”的8核平台 |
| 8核平台的豪迈与尴尬 |
| 45纳米制造工艺,半导体工艺的里程碑 |
| 摩尔定律的延续,半导体制造 |
| 工艺的突破 |
| 增强型酷睿微架构:下一次质 |
| 变的量变积累 |
| SSE4多媒体扩展指令集 |
| 快速Radix-16除法器 |
| Super Shuffle引擎 |
| 更多技术更新 |
| 45纳米,能效表现创新高 |
| 基本性能测试:微弱优势聊胜于无 |
| 多媒体应用测试:软件决定一切 |
| 功耗测试:节能省电新高度 |
| Nehalem, |
| 工程美学的 |
| 里程碑 |
| 更灵活!可扩展架构浅析 |
| 封装变更及连锁反应 |
| 全新总线规范 |
| QuickPath Interface |
| 内存控制器入驻CPU |
| 多媒体指令集再度更新 |
| 超线程技术重返舞台 |
| 似曾相识的Turbo Boost技术 |
| 高速缓存的容量变化 |
| Nehalem,一览众山小 |
| 迈入32纳 |
| 米时代:英 |
| 特尔32纳 |
| 米工艺与 |
| Westmere |
| 处理器揭晓 |
| Intel的“Tick-Tock”计划: |
| 架构与工艺交替演进 |
| 进军32纳米:Intel引入第二代 |
| 高-K材料、金属栅极技术 |
| 32纳米工艺的其他创新:第四 |
| 代应变硅、浸没式光刻、绿色封装 |
| 32纳米中采用的浸没式光刻技术 |
| 更加环保的32纳米工艺 |
| 基于32纳米制造工艺的 |
| Westmere |
| 前瞻 |
(2)CPU技术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 一、AMD CPU核心 |
| ◎Athlon XP的核心类型 |
| ☆Palomino |
| ☆Thoroughbred |
| ☆Thorton |
| ☆Barton |
| ◎新Duron的核心类型 |
| ☆AppleBred |
|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
| ☆Sledgehammer |
| ☆Clawhammer |
| ☆Newcastle |
| ☆Winchester |
| ☆Troy |
| ☆Venice |
| ☆SanDiego |
| ☆Orleans |
| ◎闪龙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
| ☆Paris |
| ☆Palermo |
| ☆Manila |
| ◎Athlon 64 X2系列双核心CPU的核心类型 |
| ☆Manchester |
| ☆Toledo |
| ☆Windsor |
| 二、Intel CPU核心和Intel CPU命名规则 |
| ☆Tualatin |
| ☆Willamette |
| ☆Northwood |
| ☆Prescott |
| ☆Smithfield |
| ☆Cedar Mill |
| ☆Presler |
| ☆Yonah |
| ☆Conroe |
| ☆Allendale |
| ☆Merom |
(3)未来CPU异彩纷呈(论文提纲范文)
| 主流处理器 |
| 英特尔篇:Pentium 4 600重任在肩 |
| AMD篇:90纳米为主旋律 |
| Dual Stress Liner技术 |
| 改良的整合内存控制器 |
| 支持SSE3指令集 |
| 超强性能处理器 |
| 经济型处理器 |
| 未来展望 |
| 处理器全攻略 |
| 2004年 |
| 第一季度 |
| ●Newcastle |
| ●Prescott |
| ●Pentium 4EE产品线 |
| ●Gallatin-4M |
| ●Prestonia |
| ●Dothan |
| 第二季度 |
| *Prescott核心Celeron D发布 |
| ●Nocona |
| 第三季度 |
| ●Prescott核心改用LGA 775接口 |
| ●Winchester |
| ●Sempron产品线 |
| 第四季度 |
| ●Madison |
| 2005年 |
| 第一季度 |
| ●Sonoma第二代迅驰平台 |
| ●Pentium 4 600系列产品线 |
| ●Lancaster核心Turion 64产品线 |
| 第二季度 |
| ●San Diego |
| ●Venice |
| ●Palermo |
| ●Toledo |
| ●Newark |
| ●Georgetown |
| ●Smithfield |
| ●CeleronD产品线更新 |
| 第三、四季度 |
| ●Egypt |
| ●Italy |
| ●Denmark |
| ●Pentium 4 600产品线更新 |
| ●Pressler |
| ●Cedarmill |
| ●Montecito |
| ●Millington、Millington LV |
| 2006年 |
| ●Athlon FX-59发布 |
| ●Yonah |
| ●Windsor |
| ●Orleans |
| ●Tukwila |
| ●Dimona、LVD imona |
| ●Merom/Conroe |
| 处理器 |
| SYSmark 2004 |
| 3DMark05/PCMark04 |
| TMPGEnc Xpress 3.0 |
| Adobe Photoshop CS |
| Serious Sam2 |
| CS Source |
| 我们是如何测试的 |
| 结论 |
| 移动型处理器 |
| 服务器/工作站处理器 |
| 游戏机处理器 |
(4)今夏流行简约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 处理器 |
| 内存 |
| 硬盘 |
| 显示卡 |
| 显示器 |
| 编辑选择奖 |
| 基准测试 |
| S Y S m a r k 2 0 0 4 |
| 3 D M a r k 0 3 b u i l d 3 6 0P C M a r k 0 4 b u i l d 1 3 0 |
| S e r i o u s S a m 2 |
| A d o b e P h o t o s h o p C S |
| M a g i x m p 3 m a k e r 2 0 0 4 |
| T M P G E n c 3.0 X p r e s s |
| 超线程技术逐渐淡出 |
| HP Pavilion a1070c |
| HP Pavilion w5167cl |
| HP Pavilion w5189cn |
| 八亿时空飞跃M6350 |
| 方正飞越V710-3006 |
| 方正卓越K100-1036 |
| 联想锋行K6030A |
| 联想家悦D3000A |
| 联想天骄E2030X |
| 清华同方火影V5000 |
| 下一代系统平台 |
| 清华同方真爱E7700 |
| 清华同方真爱T8170 |
| 实达飞天游龙8000 |
| 实达天籁5130 |
| 另一种选择 |
| A S U S W 2 V |
| DELL Inspiron 9300盘/在有些tsu其它 |
| Fujitsu Lifebook N3510 |
| S O N Y V A I O V G N-A 3 9 |
(8)超线程及其实现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 1 进程、线程和多线程 |
| 2 超线程技术 |
| 2.1 超线程工作原理 |
| 2.2 超线程与多线程 |
| 2.3 实现超线程功能的必要条件 |
| 2.4 超线程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1) 超线程技术的优点 |
| 2.5 超线程技术应用实例 |
| 3 结束语 |
(9)英特尔重新诠释未来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 为什么要采用双核心设计 |
| 双核心设计改变命运 |
| Montecito的总体设计 |
| Montecito的功能特性 |
| Montecito的性能与后续计划 |
| Montecito路在何方 |
| X86平台破旧立新 |
| 架构和散热问题 |
| 关于Yonah的一些补充与修正 |
| Vanderpool与LaGrande改变未来 |
| F B-D I M M未来杀手 |
| 颠覆性的技术转向 |
(10)15000元能买什么样的Server(论文提纲范文)
| 小型服务器能做什么? |
| 服务器里有什么? |
| 低端服务器与PC的区别 |
| 怎样选择合适的服务器 |
| 服务器操作系统 |
四、超线程技术与桌面应用——体验Intel Pentium 4超线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世界——英特尔处理器制造工艺及架构发展回顾[J]. 张健浪. 个人电脑, 2009(10)
- [2]CPU技术面面观[J]. 虫虫.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2008(07)
- [3]未来CPU异彩纷呈[J]. 张健浪,王丁. 个人电脑, 2005(08)
- [4]今夏流行简约主义[J]. 王丁. 个人电脑, 2005(07)
- [5]进入桌面双核时代[J]. 苏锋. 微电脑世界, 2005(07)
- [6][EM64T·双核心]两剂强“芯”针Intel新系列CPU全面测试[J]. Mindon. 电脑自做, 2005(06)
- [7]告别菜鸟——主流Intel处理器命名详解[J]. 田野. 大众硬件, 2005(02)
- [8]超线程及其实现技术分析[J]. 金惠芳. 计算机工程, 2004(23)
- [9]英特尔重新诠释未来计算[J]. blackfire. 个人电脑, 2004(11)
- [10]15000元能买什么样的Server[J]. 张越. 个人电脑, 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