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图书馆业务与图书馆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21世纪图书馆业务与图书馆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林文星[1](2019)在《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文中认为毛坤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对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学术成果的研究,不仅可揭示出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的价值、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有助于丰富民国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内容。本文将选取近现代图书馆学方面的杰出人物——毛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位绪论,介绍了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当前的研究现状,其次简要陈述了本选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二是正文部分,是本选题研究内容的主体部分;三是结论部分,是对本选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进行撰写:第一章为“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笔者对毛坤的求学历程和工作经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与目录学论着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分为两小节进行介绍。第二章为“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对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毛坤中西结合的治学方法、毛坤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毛坤关于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第三章为“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剖析了毛坤在目录学理论方面的思想内容,分别为:毛坤关于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毛坤在古籍编目工作方面的研究经验、毛坤联合目录的联合目录思想。第四章为“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在这章中笔者分别剖析了毛坤图书馆学与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第五章为“结论”,在本章笔者概述了毛坤的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并简述了其图书馆学思想与目录学思想的联系。综上所述,本文采取文献调研与综合归纳法,分析了毛坤的个人背景,解读了毛坤撰写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有关论着,剖析了毛坤在图书馆学、目录学两方面思想内容的具体表现,进而探讨了毛坤的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从而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对近代图书馆学科的理论贡献和对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参考价值。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符晓林[3](2017)在《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事业开始兴起,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明确规定中学必须设置图书馆。从二十世纪伊始到四十年代,中学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这一过程中,中学图书馆的办馆效果并不算良好。旧式教育理念的禁锢、国内战火熊熊燃烧、教育经费的捉襟见肘等因素,均对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民国时期,图书馆界、教育界的精英们持续不断的发出声音,为中学图书馆的建设出谋划策,他们为改变近代中学图书馆、中学教育,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的窘境,不遗余力,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值得我们去借鉴。本文以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的建设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对图书馆界、教育界学人对中学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诸多因素提出的建议,展开细致的分类、对比,并总结特性。文章由七个部分构成:价值、经费、组织、图书采购、图书管理、建筑设备、阅读指导等。绪论部分,阐释了论文选题的缘由,对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问题进行学术史回顾,由于该选题的研究有限,仅仅集中在1934年度中学图书馆数量的估计,还有少数学者对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进行综论性研究。因此,该选题的研究价值在于填补学界空白。挖掘民国学者对中学图书馆建设所提出的有意义的建议,对今日中学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借鉴。紧接着,阐述了本文的史料搜集情况,与本文的优势与不足。第一章分析学者对中学图书馆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其价值有三点:一是辅助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是促进社会教育,方便民众阅读,响应时下社会教育的号召。三是健全学生人格,补足中学生的个性缺陷,做到心中有他人。第二章分析学者对中学图书馆经费问题的建议。学者们先剖析中学图书馆的经费的窘境,紧接着提出解决方案,他们要求图书馆经费有独立地位,并从经费支出方面,对各项经费比例提出合理的分配建议。又,积极拓展经费的来源,总体言之,围绕“开源节流”的宗旨对此提出可行性建议。第三章分析学者对中学图书馆组织中的主任与馆员提出的人选意见。他们认为中学图书馆规模小,组织上不主张分股分科,对仅保留的主任和馆员二职,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其人选以有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担任最好,鉴于专业训练者寥寥无几,学者适度放宽人才范围,建议专业相关的教员与学生兼任,学者意见分析,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第四章分析学者对中学图书馆图书选购的意见。中学图书馆是输入新文化、新思潮、新知识的机关,但是现实是藏书质量不佳,选书制度有所纰漏,势必影响建设宏旨。学者们设计了健全的购书制度,挑选合适的采购人员,分析不同书刊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推荐合适中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客观上推动了中学图书馆的馆藏发展。第五章分析学者们对中学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建议。一是图书分类与编目方面,学者们挖掘其他图书分类法的特质,对馆藏情况不同的中学图书馆进行个性化匹配,极大便利对馆员与师生读者对检索工具的使用。二是图书流通方面,学者从图书总登记、图书保存、图书借阅等三方面提出中学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指出中学图书馆馆员的责任与权限,读者的借阅权利与保护书籍的义务。部分问题的讨论超越了馆建范围,如师生的平等借阅权,实际上紧紧围绕中学图书馆服务中学生阅读的宗旨,有利于中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第六章分析学者们对中学图书馆的建筑与设备提出的相关建议。学者们对图书馆建筑的大框架提出建议,同时不忘对细小的设备提出要求。建筑设备问题的讨论始终坚持以“服务中学生阅读”的理念为指导。建筑方面从选址、朝向、面积、馆内陈设、容量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虑。设备方面从样式、数量等考虑。囿于经费困难,学者同时秉承尤一项原则,即:“以最短的路程到达馆员和师生”。学者们从现实出发,对建筑与设备的设计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有利于中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勃兴。第七章分析学者对中学生阅读指导工作的相关建议。中学生阅读能力不容乐观,学者要求馆员、教师、学生与学校四方各司其职,为增进中学生阅读能力做出努力。馆员加强图书整理与推广,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与推荐课堂同步的课外读物,学生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校方从整体规划角度,将图书馆学知识纳入教学体系,凡此种种,都将有利于增进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结合多种分析手法,本文分析民国时期图书馆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中学图书馆所提出的各种建议进行分析,挖掘学者意见的特色,肯定学者意见的正面价值以及对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为今日中学图书馆的建议提供参考意见。

周楠[4](2015)在《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图书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图书馆的基本过程和最一般的规律,适用于图书馆各部门,为这些部门提供科学方法论和理论基础。讲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揭示图书馆内在运行机制,乃是完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指导图书馆具体工作展开的先决条件。基于此,对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进行了归纳总结。

原小平[5](2014)在《建国后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述略》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史观是图书馆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对象与最终成就。建国后70余年来,国内的代表性图书馆史观,主要有四种:即唯物史观、文化史观、人文史观和考古学史观;代表性人物有谢灼华、来新夏、程焕文等。其中考古学的图书馆史观虽然最近才被国内学者提出,但明显受到当代西方文化影响,具有革命性意义,值得重视。

付天松[6](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陈东辉[7](2012)在《关于古文献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倡》文中研究说明古文献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应该说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二十多年来,古文献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到目前为止,古文献学尚未具备一个较为完整的,同时又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学科体系。古文献学的学科理论建设,较其它传统学科更为迫切,任务也更重,亟需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韩淑举[8](2012)在《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宗忠教授》文中认为韩淑举(以下简称韩):黄老,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前我查阅了不少您的材料,但是关于您的中小学阶段却资料很少。这一阶段是人生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黄宗忠教授(以下简称黄):中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生难忘的时期。然而由于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处

孙玲玲,杨文祥[9](2012)在《1979-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1979-2010年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界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与述评,将这三十多年的研究进程划分并总结为三个阶段。1979-1990年:学术思想解放阶段;1991-2000年:由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与过渡阶段;2001-2010年:现代图书馆学新视野、新理论、新体系的学术奠基和理论准备阶段。在对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总体评析,为今后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基础。

韩淑举[10](2011)在《体笔双健 耕读人生——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孟广均教授》文中认为韩:孟老师,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我国着名的图书馆学家和情报学家。一个人的成才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孟:你们的真诚使我感动,恭敬不如从命,就支持一把你们的工作吧!谈不上"着名",顶多算"资深"(这是个普通名词),资格老些而已,因为算起来至今在这个专业领域做了五十多年了,所以武汉大

二、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毛坤生平及论着简介
    第一节 毛坤生平事迹简介
        一、毛坤求学经历
        二、毛坤工作经历
    第二节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论着简介
        一、中文论着
        二、外文译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内容
    第一节 图书馆理论方面的新拓展
        一、对图书馆性质的新见识
        二、对图书馆职责的新看法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的新主张
        一、古为今用的学术风格
        二、洋为中用的治学方法
    第三节 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新见解
        一、对图书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二、对馆员培训工作的新方式
    第四节 对图书馆发展的新思想
        一、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新式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坤目录学思想内容
    第一节 对目录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一、对目录学定义的诠释
        二、对目录学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对目录学功能的总结
    第二节 对古籍目录学的探讨
        一、提供可资借鉴的古籍编目方法
        二、为鉴定古籍版本提供重要资料
        三、为辨别古籍版本提出有效规则
    第三节 对编制联合目录的研究
        一、对联合目录功能与种类的概述
        二、对联合目录编制工作的指导
        三、毛坤联合目录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的价值揭示
    第一节 毛坤图书馆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高度概括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二、中西结合的学术风格
        三、多样化培训缓解馆员不足的困境
        四、提倡图书馆应辅助教育事业
        五、对建设儿童图书馆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 毛坤目录学思想的价值体现
        一、充实和发展了近代目录学的思想内涵
        二、对当代古籍工作的指导意义
        三、促进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方案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学图书馆价值
    一、辅助课堂教学
    二、促进社会教育
    三、健全学生人格
    四、小结
第二章 中学图书馆经费
    一、经费困境
    二、经费独立
    三、经费支出
    四、经费来源
    五、小结
第三章 中学图书馆组织
    一、主任
    二、馆员
    三、小结
第四章 中学图书馆图书选购
    一、选书原则
    二、购书办法
    三、书籍类型
    四、购书书目
    五、小结
第五章 中学图书馆管理
    一、图书分类编目
    二、图书流通
    三、小结
第六章 中学图书馆建筑设备
    一、建筑设计
    二、设备用品
    三、小结
第七章 中学图书馆阅读指导
    一、馆员职责
    二、教师职责
    三、校方职责
    四、学生职责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致谢

(4)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反思
    1.1 谢灼华对自身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1.2 程焕文等人对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1.3 其他学者对图书馆史观的反思
2 图书馆史观研究中的方法论反思
    2.1 对图书馆史研究一般方法的反思
    2.2 对图书馆史研究具体方法的反思

(5)建国后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谢灼华的图书馆史观
二、程焕文等人的图书馆史观
三、其他学者的图书馆史观及反思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1 沈祖荣的论着
        2.1.2 胡庆生的论着
        2.1.3 刘国钧的论着
        2.1.4 洪有丰的论着
        2.1.5 戴志骞的论着
        2.1.6 袁同礼的论着
        2.1.7 李小缘的论着
        2.1.8 杜定友的论着
        2.1.9 杨昭惁的论着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2.1 桂质柏的论着
        2.2.2 裘开明的论着
        2.2.3 马宗荣的论着
        2.2.4 查修的论着
        2.2.5 皮高品的论着
        2.2.6 周连宽的论着
        2.2.7 吕绍虞的论着
        2.2.8 张遵俭的论着
        2.2.9 严文郁的论着
        2.2.10 毛坤的论着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3.1 彭斐章的论着
        2.3.2 佟曾功的论着
        2.3.3 鲍振西的论着
        2.3.4 赵世良的论着
        2.3.5 郑莉莉的论着
        2.3.6 赵琦的论着
        2.3.7 孙云畴的论着
        2.3.8 陈誉的论着
        2.3.9 周文骏的论着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2.3.16 倪波的论着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2.3.21 杜克的论着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2.3.29 左恭的论着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本章小结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本章小结
4 总结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宗忠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一.专着
    1.《图书馆学导论》
    2.《图书馆管理学》
    3.《文献信息学》
    4.《文献采访学》
    5.《中国图书与图书馆》 (日文译着)
二.论文

(9)1979-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1979-1990年: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发展的学术思想解放阶段
    2.1 1979-1990年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果
    2.2 1979-199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
3 1991-2000年:传统图书馆学向现代图书馆学转型与过渡阶段
    3.1 1991-2000年代表人物及主要成果
    3.2 1991-200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
4 2001-2010年:现代图书馆学新视野、新理论、新体系的学术奠基和理论准备阶段
    4.1 2001-2010年代表人物及主要成果
    4.2 2001-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
5 结语

四、21世纪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毛坤图书馆学目录学思想内容及价值管窥[D]. 林文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民国时期中学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D]. 符晓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3)
  • [4]图书馆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反思[J]. 周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02)
  • [5]建国后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历史观述略[J]. 原小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1)
  •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关于古文献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倡[J]. 陈东辉. 中文学术前沿, 2012(01)
  • [8]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宗忠教授[J]. 韩淑举.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2(01)
  • [9]1979-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体系研究进展述评[J]. 孙玲玲,杨文祥. 图书馆, 2012(01)
  • [10]体笔双健 耕读人生——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孟广均教授[J]. 韩淑举.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1(06)

标签:;  ;  ;  ;  ;  

21世纪图书馆业务与图书馆科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