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治疗指南专辑(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中风治疗指南专辑(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一、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论文文献综述)

隋晓峰[1](2009)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调研,探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进一步揭示中医证候要素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辨证准确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方法:(1)对符合要求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SPSS13.0进行频数统计。(2)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挖掘专家经验,按照“平均序数”方法将各证候要素的诊断指标进行排序,建立了基于专家经验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诊断量表。结果:(1)文献研究发现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最常见的4种证候依次是气虚血瘀证、肾虚痰瘀互阻证、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可覆盖大多数病例。证候要素中病位在脑、肾、肝、脾;(2)通过专家问卷确定以下15种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素:血瘀、痰浊、气滞、寒凝、腑实、肝阳上亢、风痰、湿;虚性证候要素:气虚、阳虚、阴虚、肝阴虚、肾阴虚、肾阳虚、脾虚。其中,实性证候要素以血瘀、痰浊、气滞、腑实、寒凝为主;虚性证候要素以气虚、阴虚、阳虚、肝阴虚、肾阴虚、脾虚为主要证候要素。结论:文献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证候要素是有限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证候要素组合中,单因素证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双因素证以气虚+血瘀最多,其次为血瘀+痰浊;三因素证以气虚+血瘀+痰浊最多,其次为肾虚+血瘀+痰浊。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形式反映了证候要素之间存在关联。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和文献调研的结果基本一致。

何采辉[2](2007)在《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本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同时致残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近年来,中医疗法以其西医疗法不可取代的确实疗效在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查阅和整理近10年来国内外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资料,首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现代研究概况作了简单综述;其次综述了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过程的几个主要免疫细胞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展作了总结。实验研究部分:通过观察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12h、24h、3d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和炎症反应情况,循环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FN-γ含量的变化,以及针刺“百会”透“曲鬓”穴配合脑血康灌胃对以上各项指标的影响,以研究针药结合的中医疗法对于大鼠脑缺血损伤不同时期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针药结合调节作用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于中医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1)采用栓线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模型);(2)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缺血坏死情况,炎症免疫反应改变,炎性细胞粘附、浸润情况;(3)采用免疫学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8、IFN-γ含量。结果:(1)局灶性脑缺血早期缺血皮质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聚集、粘附及浸润,脑组织坏死范围和程度随着病程进展及炎症反应的继续而扩大、加重。针药结合可降低炎性细胞粘附、浸润,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元坏死程度。(2)在脑缺血三个观察时间点中,12小时外周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即明显增高,在缺血24小时表达水平最高。针药结合可促进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L-6的分泌释放,且上调作用在缺血24h时表现明显。(3)随着脑缺血时间的延长,外周血清中IL-8水平逐渐降低;而外周血清中IFN-γ逐渐升高。针药结合可下调脑缺血后外周血中IFN-γ、IL-8水平,其下调作用在缺血后12h时即表现明显,且其下调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显着。结论:针药结合疗法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的功能活性,来抑制炎性细胞在缺血区的聚集和激活、抑制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抑制了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发生,改善了微循环,促进了大脑血液供应,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可推知,有效协调各细胞因子的网络平衡关系,减缓由其介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从而调整机体紊乱的免疫状态来减轻脑缺血损伤,是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理(途径)之一。

樊官伟,高秀梅[3](2005)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文中指出

滨野 均,胡宜,王静舒[4](2004)在《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文中提出

镰田 宽,王静舒,胡宜[5](2004)在《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脑卒中的敏感基因》文中研究表明

二、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论文提纲范文)

(1)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文献资料来源
        (二) 文献选择标准
        (三) 证候要素的分类标准
        (四) 证候名称的规范
    二、统计学方法
    三、文献资料
        (一) 一般资料
        (二) 文献病例来源情况
        (三) 各地论文分布情况
        (四) 中医证侯要素总体分布情况
        (五)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的提取
        (六)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组成
        (七)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证候要素的组合分布情况
        (八)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主要证候要素靶位的厘定
    四、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文献研究分析
        (一) 病机
        (二) 证候要素组合特点
专家咨询
    一、方法
        (一) 问卷的设计
        (二) 症状名称的规范
        (三) 专家基本情况
    二、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一) 证候要素的确定
        (二)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制定
        (三) 舌脉与证候要素的关系
        (四) 结果对比分析
    四、分析
        (一) 专家问卷的结果
        (二) 专家问卷调查的意义
讨论
    一、古代文献对中风的认识
        (一) 病名
        (二) 病因
        (三) 病位
        (四) 病机
    二、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
        (一) 病因和诱发因素
        (二) 病机
    三、脑梗塞的现代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一) 脂质代谢障碍
        (二) 血液流变学异常
        (三) 自身免疫反应
        (四) 胰岛素抵抗增强
        (五) 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Hcy)与脑卒中的关系
        (六)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四、文献研究探讨
        (一) 证候要素的提取
        (二) 证候的确定
        (三) 病位
    五、专家咨询调研的结果
        (一) 临床诊断指标
        (二) 舌脉象的提取
        (三) 主要证候要素的提取
    六、结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纳入研究质量较低
        (二) 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调研结果的差异性
    七、后续研究
        (一) 临床研究
        (二)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2)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现代研究概况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病机及病理生理
        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缺血性脑血管病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
        1 白细胞介素6(IL-6)
        2 白细胞介素8(IL-8)
        3 干扰素γ(IFN-γ)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中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临床治疗研究
        3 实验研究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指标检测与方法
        4 数据处理分析
    实验结果
        1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行为学改变
        2 局灶性脑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3 针药结合对参与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分析讨论
        1 立题依据
        2 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所伴发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3 针药结合对脑缺血损伤细胞因子平衡的双向调节作用
        4 针药结合对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时程特点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病理图片

(3)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
2 磷酸二酯酶4D (PDE4D) 与脑动脉粥样硬化
3 脑卒中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网络功能的失调
4 卒中引起脑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
5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
6 ACEI类降血压药与脑血管病
7 新的哺乳类局灶性卒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4)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论文提纲范文)

一、含硫氨基酸代谢中的同型半胱氨酸
二、同型半胱氨酸引起血栓形成的机制
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因及诊断标准
四、作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同型半胱氨酸
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塞的临床类型
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及其一级预防

(5)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脑卒中的敏感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血压相关基因
    1. 血管紧张素原 (AGT) 基因
    2. 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T1受体) 基因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 基因
二、动脉硬化相关的基因
    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 基因
    2. 载脂蛋白E (ApoE) 基因
    3. 载脂蛋白 (a) 基因
    4.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CETP) 基因
三、凝血纤溶相关基因
    1. β-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 基因
    2. 凝血因子-V基因
    3. 凝血因子-VII基因
    4. 凝血因子XIII基因
四、线粒体基因
    1.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 脱氢酶亚单位II (ND2) 基因

四、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论文参考文献)

  • [1]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的现代文献研究[D]. 隋晓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2]针药结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炎症反应影响的机制研究[D]. 何采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3]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樊官伟,高秀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05)
  • [4]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J]. 滨野 均,胡宜,王静舒. 日本医学介绍, 2004(01)
  • [5]脑卒中的治疗指针专辑(二) 脑卒中的敏感基因[J]. 镰田 宽,王静舒,胡宜. 日本医学介绍, 2004(01)

标签:;  ;  ;  ;  ;  

中风治疗指南专辑(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