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全——准现代格律诗人

梁上全——准现代格律诗人

一、梁上泉——一位准现代格律诗人(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成都凸凹[2](2015)在《元稹治地:巴渠诗人的貌景分走与根脉集合——达州百年诗歌疏议》文中提出突然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实因达州"元九登高节"的触发。与白居易并肩耸立爲中唐诗歌双峰齐称"元白"、让浣花溪畔的女校书薛涛爱得死去活来、後来官至宰相的元稹,在通州任三年司马、七个月刺史并写下《连昌宫词》等近两百首重要诗歌後,奉命要离开了。那一天是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初九,元稹与通州百姓依依惜别。望着诗人渐行渐远的身影,举城百姓纷纷登上城南州河边翠屏山,齐诵刺史诗篇,极目远眺,把一只小船望断在薄雾中——其景其状蔚爲壮观,诗人每一回头,无不泪下。"元九逢元九,登高载酒来。"(李

柯轲[3](2015)在《“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文中认为“西南诗群”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十余年间,活跃在祖国西南川滇康藏地区的一批年轻诗人,主要代表性诗人有公刘、白桦、顾工、周良沛、梁上泉、杨星火、高平等。“西南诗群”诗人创作了大量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些诗作充满“异地想象”的意味,构建起一个诗意世界以对抗政治的喧嚣与纷扰。“西南诗群”创作的兴起、式微与时代的发展紧密关联,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研究价值。迄今,学界对“西南诗群”的整体性研究甚少,弱化了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尝试从“西南诗群”产生的诗学生态、“西南诗群”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西南诗群”传递出的文化诉求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运用文艺学、美学相关的理论,重点运用文本细读法、文献法、社会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展开研究。从文学史、文艺学和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西南诗群”进行观照,彰显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藉由对“西南诗群”的研究,开掘现代诗歌创作的民族化路向。通过梳理“西南诗群”诗歌中体现出的少数民族元素、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分析“西南诗群”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探讨诗人生活地域在当时政治环境下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诗歌作为抒情性文学作品在精神层面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改造的功能。

蒋登科[4](2015)在《梁上泉叙事诗三个维度》文中指出梁上泉是中国当代着名诗人,他在抒情诗和叙事诗、歌词、剧本等的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梁上泉的叙事诗坚守诗体的文体特征和发展规律,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一,坚持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旨归的艺术取向;其二,借鉴民歌手法,建构诗的音乐性;其三,把握主流话语,在对主流话语的认同中抒写个人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诗歌艺术的发展,梁上泉在叙事诗的艺术探索方面出现诸多转变,他的诗所抒写和蕴含的有些观念、情感好像已经"过时",但是,就诗歌发展历史来看,其文学史价值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刘福春[5](2013)在《中国新诗:1958(下)》文中研究说明1958年6月1日《星星》诗歌月刊1958年第6期刊出《社会主义东风》民歌100首和沈重的文章《艾青是资产阶级的百灵鸟》,《诗歌下放笔谈》栏刊出雁翼《对诗歌下放的一点看法》、工人周生高《从街头诗想起》等文。1日《处女地》1958年6月号刊出王书怀《农村墙头诗》、方冰《跃进篇》等诗。1日《长江文艺》1958年6月号刊出李季的长诗《三边一少年》和蔡其矫

纪海龙[6](2010)在《“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冷战期间(1950-1991)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为研究对象,探讨两国在“冷战”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段内怎样言说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及这种言说背后隐藏的话语机制。这里,“冷战”主要为一种广义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研究者解读的重要因素,但研究中又时时警惕过于夸大其作用而导致遮蔽其它因素,因为研究者的言说还受特定民族文化传统、个体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制约。研究国家选择美英,既由于它们是冷战资本主义阵营一方的代表国,也因为其研究构成了海外汉学界研究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主体。本文将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分为三个时段:1950-1960年代,1970年代,1980-1990年代初;具体研究则围绕“谁在看”、“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这样看”的问题展开,既努力在共时层面上揭示出美英学界如何言说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历时性地勾勒出其言说发展的清晰过程。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阶段探讨冷战期间美英两国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论者的身份问题。两国言说者主要由西方本土研究者与华裔研究者两部分力量组成。他们的言说,由于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相同而呈现某些相似特征;同时也由于族裔身份、成长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正是这种差异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言说显出了多样性的特点。而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本土与华裔研究者所形成的不同身份认同模式,促使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呈现出了阶段性变化的特征。第二章以冷战期间美英两国那些收录了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重要选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阶段哪些“十七年文学”作品进入了美英研究者的视野、这些选本的特点、及支配选者编选的价值理念。以选本为研究对象,是考虑到选本也是一种特殊的批评方式,选家的“选”与“不选”本身即是对作品的读解与价值判断。1950-1960年代,美英学界收录中国“十七年文学”的选本及这些选本中的“十七年文学”作品数量均不多,但它们却体现了不同的倾向:部分编选者受“冷战思维”制约,所选作品多为与新中国文学规范不符的“异端”作品;一些西方本土研究者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与好奇;但也有学者更关注作品的审美特性。1970年代,两国与“十七年文学”相关的选本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且其中所选作品多为“十七年文学”中更为“正统”的作品。选者对“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有所提高;也还有部分学者对“十七年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关系更感兴趣,以此出发选择作品。1980-1990年代初,两国收录了“十七年文学”的选本数目虽不多,但“十七年文学”在其中所占比重较之前两时期却有所增长。尽管多数学者从“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角度选择、言说作品,但其立场更为客观,促进了“十七年文学”在海外的传播。第三章考察了冷战期间美英研究者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翻译问题,研究不同时期两国翻译活动的发展趋势、整体特征,及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翻译也是一种阐释,是译者基于自身对原作的理解,将其从源语言转化为目的语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译者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乃至整体的时代特征。1950-1960年代的翻译有意渲染、夸大了原作的政治批判性,未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情感;1970年代的翻译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译者大多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情感意蕴,部分西方本土译者表现出了对原文谚语、历史典故的喜好,注重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1980-1990年代初的译者人数大幅增加,由于译者间翻译意图、审美倾向,特别是学识的差异,这一时期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呈现出驳杂状态。最后一章研究了冷战期间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批评文章与论着。它们主要集中于“十七年”间的文学思潮与批判运动、毛泽东文艺、现代重要作家转型,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几层面。本章分别介绍不同阶段美英研究者对这些层面的言说,分析其各个阶段的基本立场、言说重点、研究方法,以及不同时期言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总结其一般趋势,以期更完整、清晰地揭示美英的中国“十七年文学”观。

刘福春[7](2009)在《中国新诗档案:1956》文中认为1956年1月1日《西南文艺》1956年1月号刊出流沙河《在一个社里》、染上泉《康藏高原组诗》等诗。1日《新观察》第1期刊出冯至《给格罗提渥总理》、邵燕祥《我有三件大心事》等诗。5日《文艺月报》1956年1月号刊出倪善华《水乡秋歌》、鲁德俊《恋

刘福春[8](2009)在《中国新诗档案:1956》文中认为1956年1月1日《西南文艺》1956年1月号刊出流沙河《在一个社里》、染上泉《康藏高原组诗》等诗。1日《新观察》第1期刊出冯至《给格罗提渥总理》、邵燕祥《我有三件大心事》等诗。5日《文艺月报》1956年1月号刊出倪善华《水乡秋歌》、鲁德俊《恋

张志国[9](2009)在《《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文中指出作为中国新诗发展方向的一座分水岭、当代大陆诗坛上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一代乃至几代青年读者热情追捧的诗歌经典,朦胧诗自出现迄今已有30年。30年来,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始终受到诗坛与学界的关注。然而与这种热议极不相称,在研究领域,有关朦胧诗的历史叙述存在严重缺陷。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系统的朦胧诗史专着,究其缘由,其中最难攻克的正是朦胧诗的发生问题。本文立足于丰富的原始资料,采取诗歌文体学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朦胧诗缘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朦胧诗的发生研究,必须以考察《今天》为原点。《今天》诗歌经历了生发、生变、生成三个历史时期,命运漂泊诗、戏剧对抗诗与日常生活诗三种诗歌形态。《今天》诗歌吸纳了古今中外思想与艺术资源,推动《今天》诗人建构起多元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促发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自觉。《今天》诗歌走向公共空间时,面对不同的发表语境,至少经历了三次形象重塑,终而被纳入国家“整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今天》诗歌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自我”观、个体受难不屈的怀疑求索意志、以“隐喻”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沉积下来,成为普遍认同的朦胧诗核心。朦胧诗潮的发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个体”意识与“整一”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话与争执的结果,在诗歌本体层面上是一场扞卫与冲破既定诗质格局的角力。在朦胧诗确立的过程中,求真求变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逻辑是基本前提,民间力量的崛起及重置诗坛权力格局的冲动是诗潮涌动的内在动因,官方场域的权力争执所带来的诗坛裂隙是诗潮涌现的渠道,而朦胧诗自身蕴涵的现代“自我”诗质与新异诗艺成为催生新的社会话语的对象,学院力量由此介入进来,以全新的话语阐释框架,依靠概念的逻辑力量,动摇了“权力话语”体制的美学合法性。学院与民间结盟开辟出与官方相区别的批评空间,民间与大学生读者广泛持久地传播朦胧诗的新话语,官方、学院、民间、商业市场与国际力量打造着“朦胧诗”的经典品牌,从而置换了整套诗歌话语体系,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背景。

吕进[10](2009)在《区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文学》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是学术界提出的"重写文学史"理念的原质性延伸。重庆文化是重庆文学的摇篮,又是重庆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重庆文学在文化遗传和文化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从远古的"下里巴人"开始的浓厚的诗歌传统。

二、梁上泉——一位准现代格律诗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上泉——一位准现代格律诗人(论文提纲范文)

(3)“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与价值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研究的价值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探索
        (一) 研究综述
        (二) 主要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
        (三) 学术构想、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西南诗群”的诗学生态
    一、政治生态:五十年代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一) “百花齐放”与“万马齐喑”
        (二) 社会主义建设与靖边戍土
    二、文化生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空间
        (一) 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
第二章 “西南诗群”的艺术风格
    一、“西南诗群”的民族风格:素朴与清新
        (一) 素朴的语言表达
        (二) 清新的爱情诗
    二、“西南诗群”的地域风格:奇丽与刚健
        (一) 观照自然的规律与美
        (二) 抒发边疆军人的情怀
    三、“西南诗群”的时代风格:昂扬与深沉
        (一) 对新生活的歌咏
        (二) 对主流话语的顺应与反叛
第三章 “西南诗群”的多重诉求
    一、爱国主义抒情与民族认同感的表达
        (一) 爱国主义情怀的抒发
        (二) 民族认同感的表达
    二、构建诗意的世界以对抗政治的喧嚣
        (一) 诗对生活的审美改造
        (二) 诗意世界里的心灵自由
结语
    一、“西南诗群”的诗与思
    二、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4)梁上泉叙事诗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旨归的艺术取向
二 借鉴民歌手法,建构诗的音乐性
三 把握主流话语,抒写个人体验

(6)“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美英解读者的身份研究
    第一节 政治、历史研究者的介入与文化差异的显现
    第二节 新生专业研究力量的涌现与政治立场的转变
    第三节 多元批评理论的浸润与视角的拓展
第二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选本研究
    第一节 政治性、文化性与审美性的多元并置
    第二节 政治话语的软化与历史、异域观念的增强
    第三节 文学风貌的整体呈现与作品思想性的凸显
第三章 美英的"十七年文学"翻译研究
    第一节 政治功利与文学欣赏的博弈
    第二节 质的提升与异域质素的强调
    第三节 量的激增与译文风格的驳杂
第四章 美英解读"十七年文学"的文本研究
    第一节 文学思潮、运动论
    第二节 现代重要作家转型论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论
    第四节 思想内容论
    第五节 艺术形式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中国新诗档案:1956(论文提纲范文)

1956年1月
1956年2月
1956年3月
1956年6月
1956年7月
1956年8月
1956年9月
1956年10月
1956年11月
1956年12月

(9)《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提出
上编
    第一章 《今天》的诗歌构型与编选逻辑
        第一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一)
        一 创刊号:"温情"与"冷峻"的双重世界
        二 第二期:历史回溯与日常生活
        三 诗歌专刊:个体悼亡与民族象征
        第二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二)
        一 四至六期:艺术传承与创新危机
        二 诗歌专号:青春新生与原初开创
        三 第九期与"文学资料":剥离诗学与明暗并存
        第三节 刊物设计与个人诗集
        一 个人诗集与美术设计
        二 发表语境与作为策略的时间标注
        结语 编选逻辑、场域占位与诗学演变
    第二章 《今天》的诗歌家族与历史经验
        第一节 诗歌家族、生命体验与内在真实
        第二节 命运漂泊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发
        第三节 戏剧对抗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变
        一 话语体系的反叛与"自我"的裂变
        二 意象色彩的革命与"自我"的反抗
        第四节 日常生活诗与《今天》诗歌的生成
        结语 诗歌家族、自我建构与艺术演变
    第三章 《今天》的精神启蒙与艺术谱系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文艺资源
        一 哈耶克的整体颠覆:"通向奴役的道路"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制度的反思:从"被背叛了的革命"到"新阶级"
        三 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与艺术资源
        第二节 中国新诗传统与翻译体诗歌
        一 《今天》诗歌的生发与"浪漫/象征"传统
        二 《今天》诗歌的生变与"戏剧化"传统
        三 《今天》诗歌的生成与"现实/理想"传统
        第三节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一 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二 "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下编
    第四章 《今天》的诞生与传播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 场域的裂隙与《今天》传播空间的搭建
        一 《启蒙》的出场与《今天》的入场
        二 《今天》的传播与公共空间的开辟
        第二节 大学场的积极介入与《这一代》的大学生诗歌
        第三节 官方诗坛的迎拒轨导与学院派的崛起力争
        一 《安徽文学》:树立典范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
        二 《福建文艺》:以舒婷为靶子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
        三 《星星》:以艺术民主推介"新星"的"诗坛新一代"
        四 《诗刊》:寻求沟通的《新人新作小辑》与"青春诗会"
        第四节 轨导的多副面孔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一 公刘的位置、标准与责任
        二 艾青的忧虑、坚守与恩怨
        三 《上海文学》:精神文明建设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第五章 《今天》诗歌的阅读与朦胧诗的发生
        第一节 《今天》的读者类型、趣味区隔与阅读方式
        第二节 公开诗坛:朦胧诗概念的历史构成与确立
        一 "引导"论读者与"朦胧"的印象
        二 "崛起"论读者与"朦胧诗潮/新诗潮"
        三 批评视点的转移与"朦胧体诗"
        第三节 诗歌家族与朦胧体诗的类型
        一 思辨体小诗:智力的游戏与晦涩
        二 梦幻诗:朦胧的意识与晦涩
        三 朦胧的表达方式:隐喻、含蓄与晦涩
        (一) 语法惯例与语法晦涩
        (二) 变形失真与意象晦涩
        (三) 整体统一与结构晦涩
    第六章 《今天》诗歌合法化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今天》诗歌合法化进程与评奖制度
        一 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与全国评奖制度
        二 《星星》诗刊与"星星诗歌创作奖"
        第二节 朦胧诗经典化:诗歌选集与文学史书写
        一 出版社、学院与诗歌选集的命名
        二 大学课程、科研机构与文学史书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今天》书刊目录
    二 《今天》书刊图片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区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文学的文化遗传
二、诗歌是重庆文学王冠上的珍珠
三、中国诗歌的“上园道路”
    (一) 在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之间
    (二) 在诗情与诗体之间
    (三) 在作品与传播之间

四、梁上泉——一位准现代格律诗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元稹治地:巴渠诗人的貌景分走与根脉集合——达州百年诗歌疏议[J]. 成都凸凹. 蜀学, 2015(00)
  • [3]“西南诗群”诗歌创作研究[D]. 柯轲. 云南民族大学, 2015(06)
  • [4]梁上泉叙事诗三个维度[J]. 蒋登科. 当代文坛, 2015(02)
  • [5]中国新诗:1958(下)[J]. 刘福春.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3(01)
  • [6]“我们”视野中的“他者”文学 ——冷战期间美英对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解读研究[D]. 纪海龙. 武汉大学, 2010(10)
  • [7]中国新诗档案:1956[J]. 刘福春.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2)
  • [8]中国新诗档案:1956[J]. 刘福春.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2)
  • [9]《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 暨南大学, 2009(02)
  • [10]区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文学[J]. 吕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标签:;  ;  ;  ;  ;  

梁上全——准现代格律诗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