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很美——一瞥德国

“经济”很美——一瞥德国

一、“经济的”就是美好的——德国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王孟孟[1](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钟飞燕[2](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广利[3](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孙玉洁[4](2021)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属于设计艺术学研究范畴,是设计艺术学与积极心理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结合的综合性交叉研究。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是一种以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数字媒体为主要技术和工具,营建某种场景,通过刺激体验者的感觉和知觉,令其达到沉浸其间、忘却他物的状态的艺术设计类型。它是沉浸式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数字媒体艺术为研究范围,沉浸式(设计)为设计方式,场景设计为具体设计手段。其中,“场景”一词源于交互设计师、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约翰·卡罗尔提出的“基于场景”的人机交互方式,将“场景”这一戏剧表演要素用于分析、描绘一个应用被使用时用户最可能所处的情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相关定义以及历史、类型、特性等内容进行阐释,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认知误区,对沉浸式设计进行美学溯源,指出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第二章分别从主题、时空、技术以及主体此四大因素解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之“场景”。第三章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进行观照,分别从意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偕”三个层次进行阐释,意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性。第四章透过各产业领域争相应用、信息时代典型社交媒体等“热闹”表象,冷静思考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审美距离,艺术接受,策展、收藏等学术层面引发的新课题及给体验者带来的负面效应。第五章对当下及未来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在文旅发展、艺术治疗、生态设计等多个场景应用进行分析;从设计师、体验者、产业者三个视角,对如何促进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向纵深发展给出建议。本论文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它是体验经济呼唤新型设计方式的结果。国家相关部门近年曾先后出台《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部消费潜力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若干政策予以扶持,以促进稳健推动、鼓励包括数字媒体沉浸式场景设计在内的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在相关产业“万物沉浸”的蓬勃表象下,有一些问题需要被关注和研究,主要表现为产业亟待成熟、认知亟需深入,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都可说明本论文题目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刘洁[5](2021)在《抗战时期国人的东北景观叙事与疆域观念》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国难日亟,国人在民族主义涵养之下,日益认识到中国乃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神圣不可分割的连续地理单元。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欲以东北为跳板,借助所谓“满蒙计划”全面侵华的野心已昭然若揭。知识分子、政界精英等有志之士以诗歌、小说、期刊文章、教科书、照片为景观表征方式,借助“江河”、“山川”、“土地”等景观符号,唤醒国人家园意识,激奋中华民族之魂,共御外侮,救亡图存。首先,在历史意义上,通过“土地”历史性与民族性的塑造,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表明了东北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的家园。其次,在现实意义上,对“白山黑水”、“黑土地”、“松花江”、“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富含地区特性景观意象的书写,塑造了东北“美丽富饶”的形象。通过惨遭侵略的黑暗景观与记忆中传统生活的对比强化了“我者”与“他者”之间的界限。最后,在未来意义上,标识“美丽富饶”东北的景观意象,还是国家未来继续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富源的介绍及富源意义的阐述,宣示了“排他性”的主权。这些景观叙事几乎杜绝了“本部”、“本部十八行省”、“满洲”等概念的使用和流传,强调了东北是中华民族共同开拓的家园,是中华民族疆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这些景观叙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论建构。

史丽娜[6](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吴暇[7](2020)在《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以“意识哲学”闻名于世,虽曾遭到过很多思想家的批判,?但对哲学多少有点兴趣的人,差不多都会碰到过诘屈聱牙的黑格尔。他从关注宗教问题出发,进而探讨人的精神意识和伦理社会生活,试图重新建立分裂世界的统一性,他认为个体通过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能使主体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摆脱特殊性的束缚,走向普遍性,实现统一性,真正实现个体的自由和解放。而当我们深入其思想“丛林”中,隐约在不同的“山区”感受到相同的“气候”,正是这相同的“气候”影响着整个“丛林”的“气候”,并保障“丛林”植被的健康生长,这一“气候”特征就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笔者在黑格尔晦涩的着作中深深地被这种“气候”特色所吸引,并发现“承认理论”几乎贯穿于黑格尔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思想体系中,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宗教哲学、意识哲学、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和国家哲学,构成了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一种隐性思维方式。本文正是以这条“隐线”为视角,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内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章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法国大革命及启蒙思想后的个人自由主义张扬并未解决德国乃至欧洲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黑格尔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古典国家观、启蒙思想、社会契约论、霍布斯“为生命持存而斗争”思想、康德哲学难题中的“承认理论”、费希特主体间性概念中的“承认理论”,最终形成了无中介的、守在自己身边的、以个体自由为目标的、具有普遍性伦理意义和宗教“爱”之涵义的承认思想。具体来讲,个体经过家庭、市民社会及国家伦理生活的教化和异化,形成了对法权的承认,对道德的承认,对家庭的承认,对市民社会的承认和对国家的承认;个体意识也经历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绝对精神”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意识升华后的承认思想,承认思想虽然未被黑格尔主题化,但却作为一个对主题性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有效运作性概念贯穿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首先,自由是人的“类存在”本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正是因为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才使个体有可能从自由的第一个阶段走到第三个阶段(即真正自由实现的阶段),而承认思维是使人能够走到自由第三个阶段的重要条件。其次,伦理精神和伦理实体是使个体真正实现自由的必要思维和必经场域。经历了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伦理生活的磨砺和教化,个体实现了抽象自由和主观自由的统一、个体对个体的承认、个体对国家的承认,个体向自由又迈进一大步。再次,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知识、意志和情感,培养人的承认意识,培养伦理精神,使个体摆脱无教养的冲动和自然性,消除任意性和特殊性,使任性上升为理性,从而培养个体的伦理性格和伦理能力。此时,个体自由实现的条件均已具备,自由自然呈现。第四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是教育思想承认逻辑的现实表达,也为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实践指南。第五章讨论了承认思想指导下的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笔者一方面评述了黑格尔教育观的唯心主义、教育目的性的保守主义、教育方法论上的矛盾性等局限之处,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其独有建树的自由伦理观念及伦理教育思想,并具体阐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同时,通过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内容,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承认思想、劳动教育思想、生活实践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意义。最后,笔者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方面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另一方面从完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教育方法、公民教育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指导作用。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田语[9](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侯一凡[10](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二、“经济的”就是美好的——德国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的”就是美好的——德国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畴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乡村概念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2.5.5 德国欧豪村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2.6 本章小结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3.1 垣山村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3.1.5 村庄建设概况
        3.1.6 村庄发展定位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3.2.5 小结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3.3.3 小结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4.1.1 构建原则
        4.1.2 构建流程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4.3.2 大众调查结果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4.3.6 指标内涵说明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4.5.2 评价模型构建
    4.6 本章小结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5.1 评价流程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5.2.1 空间编码
        5.2.2 问卷发放
    5.3 综合活力评价
        5.3.1 问卷评价
        5.3.2 整体评估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5.6 本章小结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6.4.1 重点空间整治
        6.4.2 公共活动策划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理论结论
        7.1.2 实践结论
    7.2 研究创新
        7.2.1 内容创新
        7.2.2 方法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1.1 劳动
        2.1.2 劳动教育
        2.1.3 学校劳动教育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3.1.2 “耕读文化”
        3.1.3 “工匠精神”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4)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必要性
        一、沉浸式设计疾速发展的时代性
        二、提升个人幸福、构建人际和谐
        三、中国沉浸式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综述
        一、本文相关范畴研究现状
        二、本文特色、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世今?
    第一节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前体与回身
        ?、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幻觉本质
    第二节 基于心流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一、沉浸隐含其间的数字媒体艺术流变历程
        ?、多且杂的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
        三、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交互为重
第?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协同要素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题
        一、一般主题
        二、根本主题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时空
        一、时间再造
        二、空间构建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技术
        一、VR引领
        二、裸眼沉浸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主体
        一、主体交互
        二、联觉感知
第三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重意境
    第?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情景交融
        一、仰俯自得,化景为情
        二、景真情切,是为境界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虚实相?
        一、写境为主的实景与造境为主的虚景
        二、意境美学的虚实与技术美学的虚实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意与境偕
        一、有我之境
        二、无我之境
第四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双生效应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热”表象
        一、相关产业的“万物沉浸”
        二、信息时代的典型社交媒体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冷”思考
        ?、 极致消减审美距离
        二、 “成瘾”负面效应
        三、传播及展藏难题
第五章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立体走向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多元化
        一、为文旅发展贡献新思路
        二、为艺术治疗提供新方法
        三、为生态设计增添新内容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的纵深化
        一、设计师:适度设计、分层设计
        二、体验者:精心品味、深度学习
        三、产业方:打造IP、构建系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抗战时期国人的东北景观叙事与疆域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资料基础
    七、写作框架
第一章 中国疆域观的变迁与“东北”再认识
    一、近代中国疆域观的演变
    二、“本部十八省”概念的源流
    三、国人对日占东北的反应
    四、东北史地研究的兴起
第二章 东北“土地”历史性与民族性的塑造
    一、东北“土地”蕴含着各民族共同开拓家园的历史
    二、东北“土地”蕴含着民族融合的历史
第三章 抗战文艺对“美丽富饶”东北形象的构建
    一、抗战歌曲中的东北景观叙事
    二、抗日文学中的东北景观叙事
第四章 东北富源“排他性”主权的宣示
    一、景观叙事中的东北富源
    二、东北富源概况的宣传
    三、地理教科书中的东北富源开发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一、 教育是使人驱向普遍性的教化过程
        二、 教育是螺旋上升的辩证教化过程
        三、 教育是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教化的过程
        四、 教育是逐步“控制”世界的教化过程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9)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经济的”就是美好的——德国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3]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4]数字媒体艺术沉浸式场景设计研究[D]. 孙玉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抗战时期国人的东北景观叙事与疆域观念[D]. 刘洁. 兰州大学, 2021(12)
  • [6]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7]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吴暇. 吉林大学, 2020(01)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10]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经济”很美——一瞥德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