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蝶微孢子虫的特性研究

白菜蝶微孢子虫的特性研究

一、来源于大菜粉蝶微孢子虫特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琬真[1](2020)在《《昆虫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驱动因素综述》(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推进人类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同时,全球生态系统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遍布世界每个角落的昆虫种类和数量正在锐减,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灾难性威胁。昆虫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影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为了了解昆虫目前的生存状态,世界各国学术界对昆虫群落分布的研究越来越多,跨国界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昆虫学文献需要专业的翻译。本报告以《昆虫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驱动因素综述》(节选)作为翻译案例,应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依据作者的翻译实操,总结归纳在实战翻译中如何运筹策略,善变技巧,发现规律,找到昆虫学文献翻译的难点和重点。逐个探究昆虫学文献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从不同维度为这一领域提供更多参考案例,为昆虫学方面的跨文化交流提供特色翻译版本。本次报告在英汉翻译实践基础上,介绍了实践过程,分析了翻译策略,总结了翻译实践情况。报告分为翻译任务描述、方法论、翻译流程、翻译策略分析、翻译实践总结五部分。报告意在拓展昆虫学文献领域翻译思维,锻炼翻译技能,提升翻译水准,发现和总结翻译实战难点和规律,为推进跨文化学术交流贡献力量。

吕秀霞,张仙婷[2](2016)在《2016年度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与分析》文中认为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资助各类与昆虫学相关的项目361项,资助金额为18 613万元。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10项、面上项目16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9项。2016年度昆虫学科相关的资助项目数量较2015年度增加了41项,资助金额较2015年度增加了3 270.48万元,其中面上项目增加的幅度相对较大,由2015年度的136项增加至2016年

杜琴[3](2014)在《茶尺蠖幼虫唾液蛋白基因EoGX和EoGL功能的初步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茶尺蠖幼虫唾液中存在着调控茶树防御反应的激发子。深入解析茶尺蠖幼虫唾液激发子的种类和功能,在理论上可加深对茶尺蠖与茶树互作关系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基因克隆获得了两个唾液蛋白编码基因,并对其组织表达谱、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原核表达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沉默茶尺蠖相关基因的RNAi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沉默了茶尺蠖EoGL基因,进而对EoGL的生态功能进行解析。此外,本文还对实验室先期获得的两个唾液蛋白的编码基因EoSP1和EoL2的表达谱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EoGX和EoG编码基因的全长。EoGX基因ORF全长为1857bp,编码618个氨基酸残基,推测蛋白分子量为69.81KDa;EoGL基因ORF全长为2490bp,编码829个氨基酸残基,推测蛋白分子量为94.86KDa。在茶尺蠖幼虫的不同龄期,EoGX口EoGL在1龄幼虫体内的表达量最高,显着高于2-5龄;在不同虫态,EoGX在雌蛹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虫态;EoGL在卵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虫态;在不同组织,EoGX在唾液腺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中肠、表皮、脂肪体和血淋巴;EoGL在唾液腺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中肠和表皮,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表达量不具显着差异。2.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了EoGX基因的EoGX/pCold重组质粒,获得包涵体蛋白。3.成功建立了沉默茶尺蠖EoGL基因的RNAi技术,并获得了沉默EoGL的茶尺蠖幼虫突变体。实验结果表明:注射10μg EoGL dsRNA24h后靶基因的沉默效果最好,处理后幼虫靶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无注射幼虫和注射EGFP dsRNA幼虫降低了99.78%和99.76%。4.沉默EoGL茶尺蠖幼虫取食茶树24h后,1)茶树叶片CsADH表达量分别比无注射幼虫和注射EGFP dsRNA幼虫取食的叶片降低79.4%和78%;2)茶树叶片CsLOX表达量分别比无注射幼虫和注射EGFP dsRNA幼虫取食的叶片降低80.1%和72.4%;3)茶树叶片CsPAL表达量分别比无注射幼虫和注射EGFP dsRNA幼虫取食的叶片降低44%和30%;4)茶树叶片CsHMGR1表达量分别比无注射幼虫和注射EGFP dsRNA幼虫取食叶片提高52%和100%;5)茶树叶片CsHPL基因的表达量无变化。5.获得EoSP1和EoL2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在茶尺蠖幼虫的不同龄期,EoSP1在2龄幼虫中表达量最高;EoL2在1龄幼虫中表达量最高;在不同虫态,EoSP1在卵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虫态,EoL2在成虫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蛹;不同组织部位中,EoSP1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织部位;EoL2在血淋巴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中肠、表皮、脂肪体和唾液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茶尺蠖幼虫唾液中的激发子种类和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强[4](2013)在《短稳杆菌对斑痣悬茧蜂寄生、传菌及寄生选择的影响》文中认为为协调运用寄生蜂与微生物杀虫剂防治害虫提供依据,本文以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 GXW15-4、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和害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与粘虫Mythimna separata为材料,测定了短稳杆菌对不同寄主的毒性,开展了寄生蜂对感染不同孢子浓度细菌液及其感染后不同时间的寄主幼虫的寄生选择试验,进行了寄生传播细菌的试验,观察了寄生蜂对感染细菌与健康寄主的选择行为,并在室内进行了寄生蜂与短稳杆菌协同防治斜纹夜蛾的试验。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及其传菌作用为评估斑痣悬茧蜂对受短稳杆菌制剂浓度和感染后不同时间等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性,设置3个浓度短稳杆菌液浓度(5.00×107、1.25×107、3.13×106孢子/mL)和5个感染后不同时间(1-5d)处理水平,观察寄生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率。结果表明:寄生蜂对感染病菌的寄主幼虫的寄生率很低(约10%-25%),随感染时间延长存在先上升然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感菌后第2、3天的寄生率高于其他时间。寄生传菌试验将感染病菌后不同时间的斜纹夜蛾和粘虫幼虫分别供寄生蜂寄生,然后提供健康寄主寄生观察是否成功传播,结果表明,寄生蜂寄生感菌寄主后能够传播病菌,而且传播的成功率随感染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本试验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寄生感染短稳杆菌的寄主幼虫寄生率低,但寄生感菌寄主后可能传播该病菌。2.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选择为探明寄生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选择性,首先用室内罩笼模拟野外条件,用非选择和选择性试验比较寄生蜂在感染细菌的寄主和健康寄主之间的寄生选择,包括首次进入寄主斑块次数、选择寄生次数和被寄生寄主数目等。结果表明:非选择条件下,30min内寄生蜂首次进入斑块时间、首次针刺时间之间无显着差异(P=0.76),寄生蜂针刺感菌寄主的次数多于健康寄主,但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78);在被寄生幼虫数方面,健康寄主被寄生数大于感菌寄主,两者之间也并无显着差异(P=0.34)。在选择条件下,30min内寄生蜂首次进入斑块时间、首次针刺时间之间无显着差异(P=0.92)。首次选择健康寄主斑块的次数比感菌寄主斑块多,但不存在显着差异(P=0.44),针刺健康寄主的次数多于感菌寄主,但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21);然而,健康寄主被寄生数大于感菌寄主,两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4)。比较寄生蜂对感染细菌之后不同时间的寄主幼虫的寄生选择试验,将感染病菌后1d分别与其他时间的寄主幼虫同时供寄生蜂寄生,观察寄生蜂的寄生选择,结果表明:寄生蜂偏好感菌第1天的寄主幼虫,在第1天和第3天及第1天和第4天的配对选择之间表现显着差异。3.斑痣悬茧蜂和短稳杆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控制效应为明确蜂虫比和菌液浓度对寄主死亡率和寄生蜂寄生率的影响,在室内用斑痣悬茧蜂和短稳杆菌同时施于斜纹夜蛾幼虫,设置3个蜂虫比水平(无蜂、蜂虫比1:20和蜂虫比1:10)和3个菌液水平(无菌、菌液浓度5.00×107孢子/mL和1.25×107孢子/mL),观察不同组合处理对寄生率和寄主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虫比和菌液浓度不仅单独对寄主幼虫死亡率具有显着影响,而且还具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在同一蜂虫比条件下,寄主的死亡率随着菌液浓度的升高呈现大致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程度因不同浓度表现出差异。蜂虫比对寄生蜂寄生率具有显着影响,在蜂虫比1:10条件下的寄生率显着高于蜂虫比1:20条件下,而菌液浓度对其没有显着影响(P>0.05),两者不存在互作效应。

张柱亭[5](2013)在《亚洲玉米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是我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其分布广泛、为害严重且生态适应性强。昆虫是变温动物,气候变暖必然对其产生深刻影响。为明确亚洲玉米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种群动态响应性变化及其适应机制,本文结合历史资料,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的变化;研究了气候变暖引发的频率和烈度不断增加的干旱和洪涝灾害对亚洲玉米螟种群动态的影响;以亚洲玉米螟对低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为切入点,运用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 SCP)测定和低温暴露试验研究了亚洲玉米螟的耐寒策略、耐寒能力和地理种群间耐寒力变化;采用体内生化物质测定、mRNA差异显示(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mRNA DD-PCR)和蛋白质组学方法,从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和蛋白调控层面上研究了亚洲玉米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田间落卵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近10a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全年落卵时间延长,1代卵末期和田间终见卵时间均延后10d左右,1代卵期延长,1,2代落卵间隔期缩短;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现3代卵,3代卵可发育到老熟幼虫并安全越冬,将导致沈阳地区由2代区变为2,3代混生区。2.卵期和越冬期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田间落卵量高,1代和2代分别达2992.67粒/百株和8746.33粒/百株,近10年2代卵量有显着下降趋势;赤眼蜂是卵期主要天敌,1代卵寄生率在2%~15%之间,随1代卵期延长有上升趋势,2代卵寄生率介于40%~70%之间,后期达90%以上;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越冬死亡率高,介于45%-65%之间,寄蝇、茧蜂和白僵菌三种主要天敌的控制力在22.50%-34.11%之间,连续四年未发现寄生性线虫。3.对辽宁干旱和洪涝灾区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监测显示,受6-9月持续干旱影响,受灾当年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穗期虫量16.67头/百株,为害率34.67%),第二年亚洲玉米螟心叶期为害较轻(为害率16.67%),但穗期为害上升(虫量73.11头/百株,为害率47.78%),第三年种群数量恢复至较高水平(心叶期为害率37.33%,穗期虫量94头/百株,为害率80.44%);在7月下旬洪涝灾害发生条件下,受灾年份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维持在较高水平(穗期虫量172头/百株,为害率98.33%),但不能直接影响第二年亚洲玉米螟的发生情况(心叶期为害率8.33%)。4.对东北地区7个地理种群(佳木斯、德惠、公主岭、沈阳、瓦房店、普兰店和旅顺)亚洲玉米螟野生滞育幼虫耐寒性评价显示:试虫SCP介于-6.18~-29.98℃间,个体间差异大;试虫-30℃以上低温暴露12h无死亡,-30℃以下处理后死亡率随温度降低而升高,-80℃冷冻处理12h后仍有部分能够复苏,表明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耐寒能力极强,以耐结冰的耐寒性策略越冬,SCP不能评价其耐寒性强弱,低温存活率和LT50可以作为界定其耐寒性强弱的指标;7种群12h低温暴露死亡率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显着(P<0.05),其致死中温(LT50)介于-52.19~-68.19℃间,LT50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种群间差异显着(P<0.05)。5.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耐寒能力和抗寒物质含量测定显示,虫体干物质中脂肪含量最高,12月下旬达62.51%,其次为蛋白质、甘露醇和糖类,血淋巴中甘油含量最高,2月达170.96mg/mL,其次为蛋白质、甘露醇和糖类;随时间延长,越冬期亚洲玉米螟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随温度变化,越冬幼虫耐寒能力呈“倒U型”变化,糖类和甘露醇呈“U型”变化,脂肪和甘油呈“倒U型”变化;致死中温和死亡温度变化相关性极显着(P<0.01);死亡温度变化与游离脂肪含量变动显着负相关(P<0.05),与血淋巴中甘油含量变化趋势负相关,但未达到显着相关水平(r=-0.802,P=0.055),致死中温变化与甘油含量变化致显着负相关(P<0.05);脂肪和甘油为亚洲玉米螟抵御低温胁迫积累的主要物质,蛋白质、甘露醇和糖类在低温胁迫响应中提供能量和物质转换原料。6.采用mRNA DD-PCR技术对亚洲玉米螟4℃和0℃低温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显示,4℃和0℃胁迫下分别发现154和170条mRNA差异带,回收条带后二次扩增分别得到121和149个单一条带,经反向Northern杂交证实,这些片段均是组成型基因表达。认为亚洲玉米螟通过调节某些组成型基因的表达量或激活某些蛋白的生物学活性、调节某些物质含量、改变细胞膜的构象等方式来响应短暂低温胁迫。7.对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淋巴中耐低温胁迫相关蛋白质组进行分析,发现胁迫与否表达量稳定差异2倍以上蛋白点24个,将差异蛋白点做质谱分析后进行生物信息学比对,成功鉴定21个点,其中18个上调表达,8个下调表达;其中包括热激蛋白、肌动蛋白、精氨酸激酶等酶系、真核翻译起始因子、离子通道和免疫球蛋白等多个类群,这些蛋白在防御反应、能量和物质代谢、物质运输、基因和离子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沈智蓉[6](2008)在《斜纹夜蛾复合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及SpltMNPV-JP-B基因pif-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文中指出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蔬菜、绿化植物和各类农作物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各地发生普遍,且为害十分严重。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与施用方法不当,造成了斜纹夜蛾的抗药性明显上升,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滥用化学农药不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努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是一种病原生物,对宿主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目前已经商品化生产。但是,由于病毒具有很强的寄主专一性,对靶标生物之外的其他害虫没有作用,而且病毒对害虫防治的速效性较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扩大生物农药的宿主域,提高其防治害虫的速效性,我们采用SpltMNPV与甲维盐复合的方式,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大田防治试验,取得了较明显的结果。同时,在分子水平上,对SpltMNPV与经口感染有关的pif-2基因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主要工作成果如下:1.在实验室条件下将SpltMNPV的中国株(CN)、3个日本株(A、B、C)与甲维盐进行混合复配,在不同组合、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它们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SpltMNPV日本株B型106PIB/mL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倍稀释液的复合农药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其LT50比甲维盐单剂缩短22.22%,比病毒单剂缩短44.44%,效果显着。2.采用复合生物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小菜蛾和瓜绢螟等鳞翅目害虫大田防治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生物杀虫剂药后4d和7d对斜纹夜蛾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6.67%88.48%和92.92%96.30% ,略高于甲维盐单剂的71.63%84.16%和87.56%92.77%;明显高于病毒单剂的21.95%45.13%和68.83%86.11%。同时,复合生物杀虫剂可以兼治小菜蛾、瓜绢螟等鳞翅目害虫,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3.在分子水平上,克隆了SpltMNPV日本株B型的pif-2基因,并对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进行了PIF-2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为这一病毒杀虫剂的改良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海英[7](2005)在《根虫瘟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桃蚜致病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部分地区的虫霉菌资源的调查,筛选出了一种对桃蚜侵染力较高的根虫瘟霉菌株(Zryzh),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寄主侵染力及侵染机理、与化学农药的相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兰州,榆中,天祝,永靖等7 个地区虫霉资源的调查研究,共整理出8 种虫霉目真菌,分别隶属于3 科5 属,其中2 种对蚜虫侵染力强,3 种侵染二点叶螨,对它们的鉴别特征、寄主、产地及分离培养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2.通过利用8 种虫霉目真菌对蚜虫生物测定的研究,获得了对桃蚜毒力较强的根虫瘟霉菌株Zryzh(在孢子剂量为80.06×103 个孢子/mm2 下蚜虫的死亡率是40.32%),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根虫瘟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湿度组合为温度20℃、湿度100%,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20℃。酸碱度对该菌株有一定的影响,分生孢子萌发的pH 值范围是7.0~10.0,较适应碱性环境,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宜酸碱度范围为7.0~9.0,紫外线对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此外,该菌株对光照也有一定要求,明暗交替有利于其生长和产孢。3.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根虫瘟霉侵染桃蚜过程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研究。通过接种,根虫瘟霉分生孢子首先附着于桃蚜体表,并且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0-24h 后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寄主体内,大约在36h 内基本完成。在寄主体内菌体以原生质体的形式进行繁殖,之后形成菌丝段并产生菌丝穿透体壁,再次产生孢子,重新侵染其它寄主昆虫。4.采用“孢子浴”方法测定了根虫瘟霉菌株Zryzh 对1~2 龄若蚜的毒力(20℃,12L/12D)。桃蚜在第3d 至第5d 达到死亡高峰,最终累计死亡率为16.19%~82.69%,因剂量而异。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的模拟分析,测得根虫瘟霉对桃蚜的毒力第3 日到第6 日的LD50分别为263.03、128.82、91.20、75.86 个孢子/mm2,结果表明该根虫瘟霉株具有良好的杀蚜特性。5.研究了根虫瘟霉与化学农药的相容性,为在虫霉菌流行期间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采用测量菌落直径法和培养皿计数法,研究了23 种农药对根虫瘟霉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对根虫瘟霉的生长和产孢影响较大,杀虫剂和除草剂对根虫瘟霉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因不同的品种而有差异。10 种杀虫剂中,有5 种杀虫剂的抑菌率达到60%以上,其中溴氰菊酯和啶虫脒2 种药剂的抑菌率较低;敌敌畏对该菌产孢量的影响最大,啶虫脒影响最小。6 种杀菌剂中,除普力克外,其余5 种杀菌剂对该菌均有强烈的抑制性。7 种除草剂中盖草能对菌落生长的抑菌率最高为79.84%,抑菌率最低的是巨星为14.25%;通过产孢量的测定,巨星处理的平板菌落,产孢量最大为14.27×103 个孢子/mm2,而其它药剂处理的平板产孢量都较低。

骆有庆[8](2005)在《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光肩星天牛为主的杨树天牛是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控制难度最大的害虫类群。 在简要评述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产生背景和特点,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发生及主要成因,并系统地综合评述杨树天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开展了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和时空稳定性,提出了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框架。 2、首次提出了划分森林有害生物新的思路和依据,根据有害生物和寄主协同进化过程中的对寄主种类数量的依存关系,将森林有害生物分别划归于“单害单树”(SPST)、“同害异树”(SPDT)和“异害同树”(DPST)三大类群;依据有害生物和寄主的自然分布区域的关系,将森林有害生物划分为“外害外树”(EPET)、“外害本树”(EPIT)、“本害外树”(IPET)和“本害本树”(IPIT)四大类群;讨论了各类群的特点及相互的内在关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和分类治理的依据。鉴于我国的光肩星天牛灾害特点和发生区域,在一些区域(如华北部分地区)属典型的“本害本树”,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则属典型的“外害本树”;同时,又是典型的“同害异树”。 3、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理论基础的三大核心,即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风险分散和抗性相对论。在对杨树天牛灾害控制技术层次与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策略;并从控制天牛灾害的角度,按其树种结构配置和抗御天牛灾害的功能,界定了第1代林网、第2代林网和加强型2代林网的概念和特点。指出构建并科学经营多树种合理配置的防护林体系是控制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根本措施。 4、首次提出了加强型2代林网主要树种类群的划分,界定了非寄主树种、目标保护树种和诱饵树的特性,以及在生态调控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中的功能。系统地提出了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原则,尤其是选择诱饵树的原则,即立地适生性、与目标保护树种生长上的“同步性”、诱集效果的阶段性和相对性;提出了诱饵树的诱集效果和管理技术;并对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5、首次提出了防护林生态阈值的概念,分析了生态阈值与经济阈值的区别和特点,对宁夏青铜峡市杨树防护林中的光肩星天牛生态阈值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牛羽化孔可以作为合作杨生态阈值的特征指标值;在甘城子乡,树龄为8-10年,合作杨与新疆杨的混交比例为1:3,并在其它病虫危害甚轻和非生物因素的不良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合作杨的光肩星天牛生态阈值是4.8个羽化孔,其区间值为[4,6]。

黄志伟[9](2005)在《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和斜纹夜蛾的生长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植物质杀虫剂在害虫的综合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印楝素作为植物质杀虫剂的代表,其生物学效应已被大量的实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但印楝素对昆虫所产生的生长发育调节活性的机理研究却十分欠缺。这对拓展植物源杀虫剂的使用方面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因此,探索尚未完全明了的生化作用方式是当前印楝素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印楝素的生物活性为基础研究了印楝素处理对昆虫性信息素、脂肪酸、蛋白质、蜕皮激素的影响,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 通过饲喂含印楝素的食物,处理亚洲玉米螟和斜纹夜蛾幼虫,发现印楝素处理对昆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干扰昆虫的生长发育,如延迟龄期,幼虫不能正常蜕皮、化蛹,蛹不能正常羽化或出现畸形,且与处理浓度呈一定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印楝素处理对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合成的影响,发现印楝素处理对存活成虫个体性信息素滴度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处理浓度成一定的相关性:3ppm 处理组性信息素的滴度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着的差异,5ppm 和10ppm 处理组性信息素的滴度下降了近30%,15ppm 处理组性信息素的滴度下降了近50%,但不同浓度处理对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各组分的比例未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GC-MS 分析,研究了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0.1-10ppm浓度印楝素处理可显着的降低昆虫脂肪酸的含量;10ppm 印楝素处理的幼虫,10d 后脂肪酸的含量仅为对照的1/2。同时,印楝素处理后的脂肪酸的组成也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存活成虫亚油酸C18:2 组分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推测这可能与被处理昆虫的生育能力的下降有关。印楝素处理对昆虫蛋白质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可显着的降低昆虫蛋白质的含量,对雌蛹的影响大于雄蛹。利用SDS-PAGE、2-D 分离分析,发现了十几种蛋白被上调或下调。通过对印楝素处理斜纹夜蛾幼虫存活蛹的

曾菊平[10](2005)在《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被称为“世界三大奇蝶”之一的金斑喙凤蝶属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科(Papilionidae)喙凤蝶属(Teinopalpus),分布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已知有5个亚种,其中4 个亚种分布于中国。自1923 年Mell 在广东省连平县山区发现第一个标本起,80 年以来,国内外学者、专家都先后努力研究过这种蝴蝶。日本学者中原和郎(1958)认为daphne 植物是其幼期寄主;广西科学院蒋国芳(19971999)观察了成虫的交配和取食及对雄虫的触角感受器类型进行电镜分析;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黄寿山(2000)跟踪到金斑喙凤蝶的产卵植物和一粒卵、日本学者五十岚(2000.82001.4)以人工辅助交配得到卵、幼虫后,用木兰科植物饲养幼虫了解到蛹的形态。然而,由于活动于高海拔云雾缭绕的环境这一特性,金斑喙凤蝶的生物学研究一直是蝴蝶研究界一大难以攻破的课题。为了向世人展示这种蝴蝶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状况,我们于2003 年4 月-2004年11 月间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对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的生物学进行研究,历时近两年时间后,我们获得了巨大成功,首次揭开了这种“梦幻蝴蝶”的神秘面纱。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首先决定从幼虫可能的寄主—木兰科植物的生境寻找突破口,采用人工搜索方法在该植物群居的原生林带展开大面积搜索。搜索对象包括林下层所有的植物种类及林上层的木兰科植物,搜索中在林上层木兰科植物上找到6 个已羽化或死亡蛹,在林下层找到12 个已羽化或死亡或活蛹(2个)。之后对绿色活蛹(参考资料上的蛹态)进行连续观察(多在白天进行),被观察对象处于原始自然条件下,借助数码等设备记录蛹的变化过程及当时的环境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找到卵和幼虫是本研究之关键,为此,在成虫发生期,我们选择两个成虫出入频繁的山头进行定点观察,并攀上山头最高的植物以扩大视野范围,采用全天(白天)连续观察法,借助望远镜、复读机等设备辅助观察并记录,记录对象为成虫飞翔、停息、相互追逐等行为的发生时刻、温度、光照条件等。连续观察中发现与雌蝶产卵行为相关的植物,在这些植物上找到卵20 粒。然后选择卵数量较大的两株植物连续观察(凌晨5:00晚上21:00),观察对象包括卵、幼虫及相关的动物(如蝽类昆虫),同时记录各种行为(如孵化、取食、吐丝等)的发生时刻、温度及光照条件等。对所收集到的数据,首先采用分段计数法(如8:009:00,20℃21℃)对各行为发生的时刻、温度等汇总,之后借助SPSS,ORIGIN 应用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大瑶山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第一代发生于59 月中旬,第二代发生于8 月中旬~翌年6 月上旬;第一代雌蝶将卵产在木兰科植物光叶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nitidacw.w.Smith Law)和广东含笑(Michelia chapaensis Danely in Journ.Bot)叶面上,第二代雌蝶则很少在光叶拟单性木兰上产卵,说明第二代雌蝶产卵时对植物与生境具有选择性;产出的卵在寄主植物上呈单粒分布,每个枝条只在一张叶片的叶面上分布着一个卵;以上两种植物就是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幼虫的寄主植物,它们来自于不同属别,说明幼虫的食性并不专一;幼虫取食行为受内外因子共同调节,且外因(光照、温度)

二、来源于大菜粉蝶微孢子虫特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源于大菜粉蝶微孢子虫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昆虫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驱动因素综述》(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实践报告的目的与意义
    1.2 材料内容介绍和分析
第二章 翻译理论指导
    2.1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2.2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
    2.3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适用性
第三章 翻译过程概述
    3.1 译前准备
    3.2 译中操作及其难点与重点
        3.2.1 译中操作
        3.2.2 译中操作中的难点与重点
    3.3 译后审校与积累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语义翻译主导
        4.1.1 名词性术语翻译
        4.1.2 形容词性术语翻译
    4.2 句子层面——交际翻译主导
        4.2.1 语态转换法
        4.2.2 长句拆译法
        4.2.3 语序调整法
    4.3 图表层面——语义翻译主导
第五章 结语
    5.1 翻译实践的收获
    5.2 翻译实践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原文) Worldwide Decline of the Entomofauna: A Review of Its Drivers(Excerpts)
附录 B(译文) 《昆虫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驱动因素综述》(节选)
附录 C(术语表)
致谢

(3)茶尺蠖幼虫唾液蛋白基因EoGX和EoGL功能的初步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1.1.1 植食性昆虫取食诱导植物防御反应
        1.1.2 植食性昆虫反防御
        1.1.2.1 激发子压制植物防御反应
        1.1.2.2 其它反防御机制
    1.2 植食性昆虫口腔分泌物中的激发子
        1.2.1 咀嚼式口器的激发子种类及功能
        1.2.1.1 鳞翅目
        1.2.1.2 直翅目
        1.2.2 刺吸式口器昆虫唾液激发子种类及功能
        1.2.2.1 刺吸式口器昆虫唾液激发子
        1.2.2.2 刺吸式口器昆虫唾液潜在激发子
        1.2.3 植食性昆虫唾液激发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4 产卵激发子
    1.3 RNAi在昆虫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1.4 结语及展望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茶尺蠖幼虫相关唾液蛋白编码基因EoGX和EoGL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仪器设备
        2.1.2 供试试剂
        2.1.3 供试材料
        2.1.4 茶尺蠖幼虫唾液腺Total RNA提取
        2.1.5 cDNA第一链的合成
        2.1.6 LB培养基的制备
        2.1.7 DNA的凝胶回收
        2.1.8 制备感受态细胞
        2.1.9 连接T载体
        2.1.10 大肠杆菌的转化
        2.1.11 菌落PCR
        2.1.12 EoGX和EoGL基因部分序列的验证
        2.1.12.1 引物设计
        2.1.12.2 反转录
        2.1.12.3 PCR扩增
        2.1.13 EoGX和EoGL基因5'RACE扩增
        2.1.13.1 引物设计
        2.1.13.2 EoGX和EoGL基因5'RACE前处理和反转录
        2.1.13.3 PCR扩增
        2.1.14 EoGX和EoGL基因3'RACE扩增
        2.1.14.1 引物设计
        2.1.14.2 PCR扩增
        2.1.15 EoGX和EoGL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1.16 EoGX和EoGL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2.1.16.1 引物设计
        2.1.16.2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2.1.16.3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效率的确定与表达量的计算
        2.1.17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茶尺蠖幼虫唾液腺Total RNA提取
        2.2.2 EoGX和EoGL部分序列验证
        2.2.3 EoGX和EoGL基因3'RACE扩增
        2.2.4 EoGX和EoGL基因5'RACE扩增
        2.2.5 EoGX和EoGL基因ORF序列分析
        2.2.6 EoGX和EoGL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2.2.8 EoGX和EoGL组织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EoGX和EoGL基因的原核表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设备
        3.1.2 供试材料
        3.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1.4 加A反应
        3.1.5 PCR产物纯化
        3.1.6 连接T载体
        3.1.7 转化大肠杆菌
        3.1.8 菌落PCR
        3.1.9 质粒的提取
        3.1.10 EoGX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诱导表达
        3.1.10.1 引物设计
        3.1.10.2 PCR扩增
        3.1.11 试剂配制
        3.1.12 EoGX/pCold I和EoGL/pET28a(+)重组质粒的表达
        3.1.13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3.1.14 Western blotting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3.2.1.1 EoGX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3.2.1.2 EoG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3.2.2 重组序列比对
        3.2.3 SDS-PAGE凝胶电泳
        3.2.4 Western blotting
    3.3 讨论
第四章 沉默茶尺蠖相关基因的RNAi技术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总RNA提取
        4.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4.1.4 PCR扩增
        4.1.4.1 引物设计
        4.1.4.2 PCR扩增
        4.1.5 dsRNA的体外转录合成
        4.1.5.1 合成双链RNA
        4.1.5.2 dsRNA纯化
        4.1.6 饲喂及注射试虫
        4.1.7 生长发育速率调查
        4.1.8 试虫目标基因表达的RT-PCR检测
        4.1.8.1 引物设计
        4.1.8.2 荧光定量RT-PCR
        4.1.9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饲喂法对试虫生长发育速率及死亡率调查
        4.2.2 注射后试虫生长发育速率及死亡率调查
        4.2.3 饲喂和注射后试虫目标基因表达的RT-PCR检测
        4.2.4 不同注射量之间的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EoGL基因功能验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实验处理方法
        5.1.2.1 茶尺蠖的RNAi干扰处理
        5.1.2.2 茶苗处理
        5.1.3 总RNA提取
        5.1.4 cDNA第一链的合成
        5.1.5 引物设计
        5.1.6 试虫实时荧光定量PCR
        5.1.7 茶树叶片实时荧光定量PCR
        5.1.8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茶树CsADH的表达量
        5.2.2 不同处理茶树CsLOX的表达量
        5.2.3 不同处理茶树CsHPL的表达量
        5.2.4 不同处理茶树CsHMGR1的表达量
        5.2.5 不同处理茶树CsPAL的表达量
    5.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4)短稳杆菌对斑痣悬茧蜂寄生、传菌及寄生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农药
        1.1.1 细菌杀虫剂
        1.1.2 真菌杀虫剂
        1.1.3 病毒杀虫剂
        1.1.4 微孢子虫杀虫剂
        1.1.5 其他制剂
    1.2 寄生蜂与寄主的关系
        1.2.1 寄生蜂的搜寻行为
        1.2.2 寄生蜂的产卵行为
        1.2.3 寄生蜂的发育及其对寄主的影响
    1.3 寄生蜂、病原微生物与寄主之间的关系
        1.3.1 寄主过早死亡
        1.3.2 菌产生毒素使蜂死亡
        1.3.3 影响蜂积极产卵
        1.3.4 寄主改变其营养条件或生理状态
        1.3.5 菌直接感染蜂
        1.3.6 阻断寄生蜂的种群延续性
        1.3.7 寄生改变寄主对病原菌的敏感性
        1.3.8 寄生蜂传播病原菌
    1.4 斑痣悬茧蜂的生物学特征
    1.5 斜纹夜蛾和粘虫的天敌及其防治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6.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及其传菌作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菌剂浓度及其感染寄主后时间对寄生影响的试验
        2.1.2.2 寄生对短稳杆菌传播的试验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剂浓度和感染时间对寄生蜂寄生程度的影响
        2.2.2 寄生蜂寄生对短稳杆菌的传播
    2.3 讨论
第3章 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细菌寄主的寄生选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非选择性寄生行为的观察
        3.1.2.2 选择性寄生行为的观察
        3.1.2.3 寄生蜂对不同感染时间寄主的寄生选择试验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选择试验条件下的选择时间比较
        3.2.2 非选择试验条件下的选择行为比较
        3.2.3 选择试验条件下的选择时间比较
        3.2.4 选择试验条件下的选择行为比较
        3.2.5 寄生蜂对不同感染时间的寄主的寄生选择性
    3.3 讨论
第4章 斑痣悬茧蜂和短稳杆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协同控制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蜂虫比和菌液浓度对死亡率和寄生率的影响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蜂虫比和菌液浓度对寄主幼虫死亡率的影响
        4.2.2 蜂虫比和菌液浓度对寄生蜂寄生率的影响
    4.3 讨论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全文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亚洲玉米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亚洲玉米螟及其生物学特性
    1.2 昆虫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
    1.3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及气象灾害对昆虫的影响
    1.4 昆虫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
    1.5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昆虫学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部分:亚洲玉米螟及其天敌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与适应
    第二章 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期及发生世代的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及其天敌变动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干旱和洪涝灾害对亚洲玉米螟种群动态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二部分:亚洲玉米螟对温度胁迫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研究
    第五章 不同地理种群亚洲玉米螟低温适应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亚洲玉米螟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亚洲玉米螟在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亚洲玉米螟适应低温胁迫的蛋白组学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4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斜纹夜蛾复合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及SpltMNPV-JP-B基因pif-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
        1 自然天敌防治
        2 生物农药防治
        3 昆虫激素防治
        4 生物技术手段防治
        5 寄主植物品种对昆虫诱导抗药性的研究
        6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昆虫杆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1 杆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 pif 基因的作用
        3 杆状病毒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斜纹夜蛾复合生物杀虫剂的研究
    第三章 斜纹夜蛾NPV 的室内毒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斜纹夜蛾NPV 与甲维盐复合生物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4 复合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斜纹夜蛾复合生物杀虫剂的田间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研究
    第六章 SpltMNPV-JP-B 经口感染必需基因pif-2 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7)根虫瘟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桃蚜致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虫霉目的分类概况
    1.2 蚜霉菌的研究进展
        1.2.1 蚜虫的病原真菌及其蚜霉菌的分类
        1.2.2 蚜霉菌田间流行及其影响因子
        1.2.3 蚜霉菌侵染寄主的循环过程和致病机理的研究
        1.2.4 蚜霉菌的毒力评价与菌种筛选
    1.3 根虫瘟霉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甘肃省虫霉目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调查和采集的时间、地点
        2.1.2 调查方法
        2.1.3 虫霉菌种采集方法
        2.1.4 虫霉菌种的分离、保存、纯化和鉴定
        2.1.5 甘肃省虫霉目真菌对蚜虫感染力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甘肃省虫霉菌种类调查及分布
        2.2.2 种类检索表
        2.2.3 甘肃省虫霉真菌对蚜虫感染力测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根虫瘟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来源
        3.1.2 环境因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3 环境因子对固体平板培养性状的影响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环境因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2 环境因子对固体培养性状的影响
    3.3 讨论
        3.3.1 环境因子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3.2 环境因子对固体培养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生物测定根虫瘟霉对桃蚜的毒力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根虫瘟霉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方法
        4.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虫瘟霉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结果
        4.2.3 根虫瘟霉侵染力测定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根虫瘟霉侵染桃蚜的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组织病理学侵染过程
    5.3 讨论
第六章 根虫瘟霉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菌种
        6.1.2 供试农药
        6.1.3 试验方法
        6.1.4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杀虫剂对根虫瘟霉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6.2.2 杀菌剂对根虫瘟霉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6.2.3 除草剂对根虫瘟霉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6.3 讨论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7.1 研究结果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甘肃省部分虫霉菌菌体照片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独创性声明

(8)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策略发展历程
        1.1.2 杨树天牛的界定
        1.1.3 杨树天牛危害类群的划分
        1.1.4 主要杨树天牛种类、分布与寄主
        1.1.5 杨树天牛灾害的发生及主要成因
    1.2 杨树天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杨树天牛控制基础研究
        1.2.2 杨树天牛控制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
2 森林有害生物类群与控制策略
    2.1 问题的提出
        2.1.1 森林有害生物持续控制(Sustainable Pests Management in Forestry,SPMF)
        2.1.2 森林有害生物管理的层次
    2.2 森林有害生物类群的传统划分方法
        2.2.1 以危害部位为依据
        2.2.2 以生物系统的分类阶元依据
        2.2.3 以产地为依据
        2.2.4 以有害生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为依据
    2.3 森林有害生物类群划分的新思路及管理策略
        2.3.1 有害生物与寄主协同进化过程中的数量依存关系
        2.3.2 有害生物和寄主植物的自然分布、区域关系
    2.4 各类群的控制思路
3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策略
    3.1 问题的提出
        3.1.1 有害生物生态调控
        3.1.2 我国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的发生现状
        3.1.3 西北地区森林生物灾害严重的主要成因
    3.2 西北地区森林有害生物灾害控制的主要策略
        3.2.1 强化几点认识
        3.2.2 控制技术对策
    3.3 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人工林生物灾害的理论基础
        3.3.1 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
        3.3.2 风险分散理论
        3.3.3 抗性相对论
    3.4 现有杨树天牛控制措施的层次与评价
        3.4.1 针对害虫个体的技术
        3.4.2 针对单株被害木的技术
        3.4.3 针对整个害虫种群或林分的技术
    3.5 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策略
        3.5.1 第1代林网
        3.5.2 第2代林网
        3.5.3 加强型2代林网
4 杨树天牛生态阈值的初步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1.1 林木害虫ET的主要特点
        4.1.2 制定林木蛀干害虫经济阈值需考虑的因素
        4.1.3 林木生态阈值的概念和特点
    4.2 研究方法与材料
        4.2.1 调查试验区
        4.2.2 调查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调查结果
        4.3.2 各病虫害因素与合作杨枯梢程度的回归分析
        4.3.3 生态阈值的确定
    4.4 结论与讨论
        4.4.1 结论
        4.4.2 讨论
5 光肩星天牛成虫寄主选择“记忆”效应的初步研究
    5.1 研究意义
        5.1.1 补充营养和种群发展的相互关系
        5.1.2 取食、产卵寄主的选择行为
        5.1.3 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中的指导作用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不同来源寄主树天牛在各寄主树种上栖息状态
        5.3.2 不同来源寄主树天牛在各寄主树种上刻槽情况
        5.3.3 不同来源寄主树天牛在各寄主树种上产卵情况
        5.3.4 不同来源寄主树天牛在各寄主树种上交配情况
        5.3.5 不同来源寄主树天牛在各寄主树种上取食情况
    5.4 结论与讨论
6 防护林杨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群落结构与生态位
    6.1 调查林地情况及调查方法
        6.1.1 调查林地情况
        6.1.2 调查方法
        6.1.3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镇北堡新疆杨纯林带中钻蛀性害虫的空间格局
        6.2.2 镇北堡主要钻蛀性害虫危害与新疆杨生长指标的关系
        6.2.3 镇北堡新疆杨钻蛀性害虫不同时期的生态位变化
        6.2.4 甘城子乡杨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生态位研究
        6.2.5 不同树种配置林带中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数量变化
        6.2.6 主要钻蛀性害虫在不同年龄枝条上的分布
        6.2.7 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的幼虫体长结构
        6.2.8 不同树种上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程度比较
        6.2.9 混交林带中不同害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6.2.10 天敌控制作用评价
    6.3 主要结论
7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技术与效果评价
    7.1 背景
    7.2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关键技术
        7.2.1 加强型2代林网的主要树种划分
        7.2.2 多树种合理配置须综合考虑的因素
        7.2.3 加强型2代林网的主要树种合理配置技术
    7.3 诱饵树的诱集效果和管理技术
        7.3.1 诱饵树的诱集效果
        7.3.2 诱饵树管理技术
    7.4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效果
    7.5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调控技术体系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展望
        8.3.1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8.3.2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生态自控的思路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及论着目录
致谢

(9)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和斜纹夜蛾的生长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Ⅰ——印楝素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1 引言
    2 印楝有效成分
    3 印楝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
    4 印楝制剂的开发与利用
    5 印楝的环境安全与生物安全
    6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文献综述Ⅱ——昆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 引言
    2 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
    3 蛋白质组学在昆虫科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4 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斜纹夜蛾的作用活性研究
    第一节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的生物活性及性信息素合成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二节印楝素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印楝素对昆虫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第一节 印楝素对斜纹夜蛾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二节 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印楝素对昆虫蜕皮激素滴度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附:第六章稀土元素镧对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吸收和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凤蝶科昆虫简介
    1.2 大瑶山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金斑喙凤蝶的年生活史
    3.2 金斑喙凤蝶的寄主植物
    3.3 金斑喙凤蝶的生活习性
    3.4 形态描述
    3.5 金斑喙凤蝶与天敌
    3.6 金斑喙凤蝶的保护
4 讨论
    4.1 适应性生活史
    4.2 性比
    4.3 金斑喙凤蝶与寄主植物
    4.4 金斑喙凤蝶和保护名录
    4.5 生境保护
    4.6 木兰科植物与喙凤蝶属昆虫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一 广西大瑶山示意图
    附图二 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各虫态及其发生过程
    附图三 性二型现象
    附图四 天敌攻击后的蛹
    附图五 人为破坏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四、来源于大菜粉蝶微孢子虫特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昆虫群落在世界范围内的衰退:驱动因素综述》(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琬真.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2]2016年度与昆虫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与分析[J]. 吕秀霞,张仙婷.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6)
  • [3]茶尺蠖幼虫唾液蛋白基因EoGX和EoGL功能的初步解析[D]. 杜琴.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2)
  • [4]短稳杆菌对斑痣悬茧蜂寄生、传菌及寄生选择的影响[D]. 张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5]亚洲玉米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温度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D]. 张柱亭.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1)
  • [6]斜纹夜蛾复合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及SpltMNPV-JP-B基因pif-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 沈智蓉. 苏州大学, 2008(11)
  • [7]根虫瘟霉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桃蚜致病机理的研究[D]. 张海英.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1)
  • [8]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D]. 骆有庆. 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9]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和斜纹夜蛾的生长调节机制研究[D]. 黄志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5(06)
  • [10]金斑喙凤蝶广西亚种生物学研究[D]. 曾菊平. 广西师范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白菜蝶微孢子虫的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