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元《民间文化形象》出版

陈一元《民间文化形象》出版

一、陈益源《民间文化图像》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贾棚仁[1](2021)在《清代台湾进士研究》文中指出

李超[2](2021)在《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苏婷婷[3](2021)在《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文中提出

刘海燕,郑瑶[4](2021)在《闽台关公志概说》文中研究表明梳理新世纪关公研究的整体面貌,提出"闽台关公志"的研究设想,欲通过闽台关公信仰的文献资料整理,全面考察海峡两岸关公信仰源流,保存珍贵的宗教文化资料和民俗影像,探讨闽台关公信仰研究史和学术理路。

黄晓燕[5](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陈昊[6](2020)在《《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数百年来以《聊斋志异》为素材的艺术创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当下,以影视媒介的呈现最为丰富。影视媒介具有快速化、娱乐化和简易化等特征,从《聊斋志异》小说到再创作的影视剧,彰显了文学与影视媒介之间互相融合的复杂关系。其中,文学作品自身的成就支撑起影像呈现的空间,影像表达的规律也拓展着文学底本的影响力。可以说,根据《聊斋志异》小说再创作的影视剧对原作改编的角度、程度是繁复多样的,也是深具意味的。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在前影像时代,视听艺术的表达促进了小说的流传,推动了后世影视剧作品的产生,形成传播场域。本论文对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背景进行溯源,总结了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文字纸本传播的三种类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抄本、刻本、译本的纸本传播情况,阐述了《聊斋志异》的图画纸本传播特征,分析了《聊斋志异图咏》的文图意指和创作原因,说明了《聊斋志异》文字及图画纸本二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小说的流传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分析图画纸本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聊斋志异》舞台戏曲传播的动态性,展示了《聊斋志异》从文字表达到舞台戏曲传播的递进发展进程。第二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影视媒介的介入,使《聊斋志异》小说的意义空间有所扩充,视听体验感被不断放大。本论文对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论述了影视剧本二次创作的重要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剧本在小说和影视剧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女性、异类形象在影视剧当中的特征,并深入到小说内部,探讨影视媒介如何对小说场景进行呈现,分析了小说在视听化表达过程中,传统思想、世俗审美以及民俗书写的影像继承问题。第三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本论文通过对小说情节内容进行提炼,挖掘出《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内容核心,即男女相处的心理景观和社会大众的生活交往。在由家庭到社会、由个体到群体的考察中,从影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影视剧在故事呈现上与小说的异同,深入剖析了小说文本适应于影视改编的内容特征。第四部分,《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影视剧以多种改编形式拓展了《聊斋志异》影视剧作品的容量,不同艺术手段的运用丰富了人们对文学底本的认知。这一部分聚焦影视情节结构、影视音效、影视镜头的艺术化特征,清晰呈现影视剧具体的改编路径。第五部分,《聂小倩》的个案研究。《聊斋志异》影像传播既有“多篇多改”,也有“单篇多改”,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针对“单篇多改”的影视剧作品,以《聂小倩》最为人所熟知,故本论文以此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聂小倩》故事的影像传播具有典型性和规律性,在呈现《聊斋志异》内容层面,《聂小倩》电影及电视剧两种不同影视媒介有其各自特点,电影注重画面内涵的艺术表现,强调梦幻的视听感受,电视剧则以内容浅近的写实特征吸引大众。《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百年历史印证了其作为文言小说的文学经典性,说明《聊斋志异》影视艺术与文学艺术是可以相互赋能、交融发展的。对《聊斋志异》影像传播规律的揭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传播提供参考。

夏天舒[7](2020)在《论柳存仁的古代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柳存仁在中国古代小说方面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其一,柳存仁在小说考证上能够做到文本内外的掘隐与世事人情的推求相结合,分疏论辩的清明意识与典雅慎重的文字表达相表里。版本和作者两方面考证皆能由考而论,由辨而析,能于史料中求识见;其二,柳存仁在小说史方面的研究自成一格,在小说史料的整理上能够对前人的材料补订缺失,指证疏误。在小说史论上能够备述小说史上存在的若干问题和近人研究小说史的得失。其三,柳存仁在治学过程中,形成的“尽雅而后能赏俗”的治学路径和“综合之中有分析,分析之后再综合”的治学方法,既体现了他本人的治学特色,也为学界提供了可资借鉴之处。最后,柳存仁作为海外汉学家,楚材晋用,终能在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中推陈出新,墙外开花,海外称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之一了。以柳存仁这样一位为通俗小说研究作出过巨大贡献、成就卓着的海外汉学家为个案,总结分析其主要学术贡献,展现其个人以及国内国外与之相关的学术发展状况,力求通过学术史的观照,体现其学术价值。换一种眼光看学术,为现代学术寻找真实而鲜活的为学传统。

阮鸿璜[8](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萧放,贾琛[9](2019)在《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文中提出回顾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70年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论文并从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实践性与历史性、本土性与国际性、融合性与开放性四个方面讨论了新时代民俗学的发展方向。

刘秀珍[10](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二、陈益源《民间文化图像》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益源《民间文化图像》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4)闽台关公志概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世纪关公研究概述
二、以地域为分野的关公研究综述
三、闽台关公志概说
    (一)闽台关公寺庙志
        1.东山关帝庙史料及其台湾分灵庙宇碑志资料汇编
        2.通淮关岳庙史料及其台湾分灵庙宇碑志资料汇编
        3.闽台关帝庙碑志资料汇编
    (二)闽台关公民俗志
        1.闽台关帝祀典整理与研究
        2.闽台关帝善书资料整理与研究
        3.闽台关羽形象文学文本整理与研究
        4.闽台关公民俗文化活动史料整理
    (三)闽台关公传说志
    (四)闽台关公研究志

(5)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结语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综述
        (一)《聊斋志异》小说研究
        (二)中国古代文学名着影视改编研究
        (三)《聊斋志异》改编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溯源:前影像时代的《聊斋志异》
    第一节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生平事略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缘起
    第二节 文学底本的影像化潜质
        一、人物、环境的动态化描写
        二、服饰色彩的丰富性展现
        三、逼真的声音描绘
    第三节 前影像时代《聊斋志异》小说传播的积淀
        一、从小众到大众:纸本流传打开传播视野
        二、从抽象到具体:视听介入拓宽传播渠道
第二章 影视改编:《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媒介阐释
    第一节 影视媒介放大小说的视听体验
        一、电影:注重内容深度,突出画面质感
        二、电视剧:拓展故事容量,强化娱乐效果
    第二节 影视媒介促生剧本的二次创作
        一、剧本创作突出了小说的儒家伦理观念
        二、剧本创作突显了小说的志怪和传奇色彩
        三、剧本创作强调了演员表演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媒介扩大小说的意义空间
        一、人物的形象意义
        二、场景的典型意义
        三、民俗的文化意义
        四、审美的世俗意义
第三章 内容选择:《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故事范型
    第一节 鬼狐与人的矛盾纠葛
        一、鬼狐向往人间故事范型
        二、人对鬼狐依恋故事范型
    第二节 市井生活的人情百态
        一、生活交往故事范型
        二、经贸往来故事范型
    第三节 家庭伦理的人性思考
        一、家庭和睦故事范型
        二、家庭矛盾故事范型
    第四节 科举取士的官场沉浮
        一、科举故事范型
        二、官场故事范型
    第五节 生死观念的隐喻表达
        一、人入幽冥故事范型
        二、生死游历故事范型
        三、“城隍”故事范型
第四章 形式表达:《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的艺术手段
    第一节 《聊斋志异》影视情节结构的异变
        一、原作情节的沿用
        二、原作情节的选用
        三、脱离原作的情节重构
    第二节 《聊斋志异》影视音效的运用
        一、演员对话音效
        二、场景音效
    第三节 《聊斋志异》影视镜头的操控
        一、全景镜头
        二、长镜头
        三、特写镜头
        四、蒙太奇
第五章 从文字到影像:《聂小倩》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小说中的《聂小倩》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视觉效果的渲染
        三、环境的描写
    第二节 图画艺术中的《聂小倩》
        一、《聊斋志异图咏》中的聂小倩
        二、现代插画、图画中的《聂小倩》
    第三节 舞台剧中的《聂小倩》
        一、川剧《飞云剑》与《聂小倩》
        二、音乐剧《聂小倩》
        三、话剧《兰若寺》
    第四节 影视作品中的《聂小倩》
        一、电影作品《聂小倩》
        二、电视剧作品《聂小倩》
        三、《聂小倩》影视作品的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情况

(7)论柳存仁的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柳存仁的古代小说考证
    2.1 小说作者考证
    2.2 小说版本考证
3 柳存仁的古代小说史研究
    3.1 小说史料整理
    3.2 小说史论研究
4 柳存仁古代小说的治学路径与方法
    4.1 治学路径:尽雅而后赏俗
    4.2 治学方法:兼采中西,自成一格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东亚文化圈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理论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小结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一、章节问题
        二、词序倒置问题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小结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四、心挂在树梢上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七、狼和鹤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雁衔龟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小结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小结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朝鲜半岛
        二、日本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故事
        二、活猴肝故事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越语文献
后记

(9)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
    (一)前30年:民间文学一枝独秀(1949-1977)
    (二)后40年: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并蒂花开(1978-2019)
        1.民俗学学科建设的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1)民间文学继续发展,取得重要成绩。
        (2)民俗学恢复建设,并取得独立学科地位。
        2.民俗学学科建设的转型跃升阶段(1998年至今)
        (1)民族文化振兴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地位显着提升。
        (2)在全球化与国际化交流融合中,民俗学学科视野得到扩展。
        (3)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更新过程中,民俗学学科立足之本逐步夯实。
二、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经验
    (一)学科建设始终与国家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二)学科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三)学科理论的阶段总结与推进是学科方向的保障
    (四)学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科意识
三、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反思
    (一)学科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二)学科的实践性与历史性
    (三)学科的本土性与国际性
    (四)学科的融合性与开放性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陈益源《民间文化图像》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台湾进士研究[D]. 贾棚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 [2]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D]. 李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D]. 苏婷婷.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4]闽台关公志概说[J]. 刘海燕,郑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03)
  • [5]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6]《聊斋志异》影像传播研究[D]. 陈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7]论柳存仁的古代小说研究[D]. 夏天舒.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8]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70年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历程、经验与反思[J]. 萧放,贾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陈一元《民间文化形象》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