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一、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孟令冉[1](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陈展图[2](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方云祥[3](2020)在《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在带来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环境问题。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和要求也日渐提升。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流域作为一个以水力联系为基础自然形成的地理单元,其区域内各自然环境要素存在着紧密联系,导致很多环境问题往往具有流域性的特征。因此,在解决流域环境问题时,从流域全局以及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多要素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考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需要从流域的角度出发去解决流域性环境问题,但在相关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方面有待完善。本研究从流域的角度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流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研究,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踏勘、样品采集与分析统计,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和国外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评价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方法,对三个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理念对安徽省的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和新安江三大流域。根据对三大流域内一级流域的自然特征、规模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开展情况,选取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作为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根据典型流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服务功能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决策层、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和变量层组成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每项指标建立5个等级的评分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中各层级指标进行逐层赋权,建立了逐级加权的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2)对安徽省典型流域开展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水资源、水质、人口、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在三个流域共126个点位开展水生生物采集,74个点位开展河道水文状况实地调查;在对调查和采集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后对三个流域开展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得出:青弋江流域、淠河流域、率水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8.8分、63.6分、77.5分,健康级别均属于良好级别;各流域内部上、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对比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域生态系统要优于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根据单个具体指标和要素评价,发现水生生物相关指标和河道连通性指标评分较低,是影响三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根据水质指标和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对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了单纯的化学水质指标在反映水环境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发现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总体特征存在着空间条块分割和部门多头管理的特点,从流域整体角度进行环境管理的特点不明显。综合分析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流域环境管理的经验,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角度出发,对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从管理理念、法规体系、管理目标、管理机构与机制、流域规划、环境问题的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郑瑾[4](2019)在《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居环境建设思想的“活证”与“实证”。有关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评价体系研究视角不够广泛,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尚未形成相对综合的体系化研究,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撑,难以形成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健康状态的综合性判断,难以为传统村落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依据。本论文以“生态文化健康”为基本理论指导,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健康状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索了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1)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现实问题,构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确定了研究对象“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概念界定,阐明了引入“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研究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目的和意义,构建了以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框架。(2)探讨了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了“生态文化健康”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讨论了生态文化健康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关系。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提出了“健康传统村落”的概念,并对健康传统村落的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生态文化健康视角,建立了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分析研究框架。选取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从组织结构、活力、弹性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空间、文化传统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的格局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探索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化的动力机制,确定了影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健康的主要因素。(3)建构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引入生态学、系统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方法,探索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和评价方法。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选取了影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指标,建构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建立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地理信息分析技术(GIS)、遥感影像处理(RS)、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FRAGSTATS)为技术手段,以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FAHP)综合为评价架构,对崇木凼村2009年、2013年、2017年三个年度的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价,对论文所建构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传统村落的现状活动控制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4)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的控制策略。阐述了传统村落的健康管理控制目标是建设包括可持续的生态空间、地域化的文化空间、完善的社会空间、多样化的产业空间的健康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并对生态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健康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策略。

李华[5](2019)在《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十五”期间进一步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意见,明确了学校要根据残障学生特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开设体育课,及竞赛,使残障的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促进身体健康的改善(1)。但是,全国组织的七次大型全国体质健康调查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均为健全学生(2),这些研究和评价标准均忽视了聋哑学生群体。由于聋哑学生与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显着差异,决定了聋哑学生应该有一套契合自身的评价标准,因此,研究一套关于评定聋哑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而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评价标准就迫在眉睫。该文采用文献、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男、女共59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福建省16-18岁少年男、女共1255名健全学生为对照组,分析聋哑少年与同龄健全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的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和评价模型。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显着低于同龄健全学生水平,凸显了构建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的必要性。2.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符合健全学生体质的发育规律。3.福建省16-18岁聋哑男、女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主成分划分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平衡四方面。4.构建了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男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模型由身高、体重、BMI;肺活量、1000米;握力、俯卧撑、立定跳远、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单脚闭眼站立12项构成;构建了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女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模型由身高、体重、BMI;肺活量、800米;握力、1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单脚闭眼站立12项构成。5.构建福建省16-18岁的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模型。6.构建了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的均值模型、单项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结论:1.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显着低于同龄健全学生水平,凸显了构建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的必要性。2.构建了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的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均值模型和评价模型。

夏联华[6](2019)在《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存在一系列“城市病”,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健康城市可有效解决城市和居民健康面临的双重挑战,受到国内外城市规划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广泛关注。我国目前面临城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健康中国”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题,其重点之一即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然而国内外目前对健康城市的概念还未形成较清晰的统一定义,现有健康城市发展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未覆盖健康城市内涵的全部内容。因此深入分析健康城市内涵,构建一套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完善健康城市理论体系,能有效评估城市发展,为健康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首先,本文通过对健康城市相关理论、健康决定因素的研究梳理,结合人群健康和城市健康的健康城市理念总结出健康城市的概念内涵,即健康城市应是通过健康的城市环境系统、健康的城市经济系统和健康的城市社会系统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人的健康和福祉的城市。然后本文结合健康城市的内涵,参考国内外社会组织或政府机构及文献研究的各类指标体系,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城市健康发展需要考虑约束条件,本文构建了约束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然后,在确定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章根据城市健康水平这一概念的模糊性,选择改进熵权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并依据相关文献和标准确定了指标各评价等级指标的标准值,建立了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本文以我国省会城市为例,利用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2016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整体状态的健康发展水平。结果发现,当前省会城市仅广州与福州处于较健康状态,大部分城市处于亚健康状态,各城市在城市系统的不同方面均存在一定短板,因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各省会城市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当前省会城市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制约因素,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省会城市健康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陈果[7](2019)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健康是实现农村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人地关系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评价湖北省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时空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基于空间自相关方法的农村土地卫生利用空间异质性分析。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8-2017的灰度关联度时间序列数据,2010和2017灰度相关度截面数据。确定影响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充分了解湖北省2008-2017年农村土地健康总体状况的变化情况,2010年和2017年湖北省土地健康利用空间格局;在总结湖北省农地资源利用现状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给出了一些建议,为农村土地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健康内涵。本文农村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内涵可归纳为:首先,每个子系统的健康,即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土地的合理利用,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系统产生的综合效益,都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其次,农村土地利用压力,状态和反应三个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作用-反馈-作用机制。(2)本文遵循选取指标基本原则,综合考量了各种指标体系,结合时代背景以及研究区域状况,以农地利用总体健康水平为目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共22个指标构建了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果表明:2008-2017年,湖北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水平从一般不健康状态演变为危急状态;生态环境保护不足,政府监管不力是湖北省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2010年各市之间的农地健康利用发展不平衡,2017年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存在;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是导致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根据现状评价,总结了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问题,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念;农村生产效益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粮食安全压力增大等问题。为提高研究区域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水平,达到农村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目标。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改善基础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农地结构;为促进土地利用率提升,推动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政策与市场相结合最终得到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水平的提高。

李蕊蕊[8](2019)在《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以安徽龙须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面推行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给湖泊型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湖泊型风景区)的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加剧,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进一步受到威胁,这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湖泊型风景区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湖泊型风景区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质在于其生态系统是否处于健康稳定状态。目前湖泊型风景区相关生态评价研究仍较为欠缺;因此,本文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湖泊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对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在丰富湖泊型风景区生态评价研究的同时也为其科学规划和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科学理论和实际参考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和湖泊型风景区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研析,总结归纳出湖泊型风景区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的不足;其次,借助PSR模型,构建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经计算得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EHI作为评定其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的参数。最后,将已构建的基于PSR模型的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应用于安徽龙须湖风景名胜区。对其生态系统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计算得龙须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综合健康指数EHI为0.8216,健康等级为Ⅰ级。各子系统的健康指数分别为0.7704、0.8722、0.7942;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健康等级依次是Ⅱ级、Ⅰ级、Ⅱ级。在此基础上,提出龙须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调控策略。以期为湖泊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依据。

牛向飞[9](2018)在《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重大工程将会越来越多。重大工程团队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工程建设环境,有些工程团队圆满完成任务,有些工程团队则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医学上常用免疫的强弱来解释人体应对疾病侵扰能力的大小,由此针对重大工程团队,我们能否构建一套有效的免疫系统提升其在复杂工程环境中的适应性,最终实现重大工程团队的健康运转。基于此,本文针对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对已有重大工程团队管理理论和中西医免疫理论地梳理,结合系统科学、组织科学等,界定出重大工程团队、重大工程团队管理五行、重大工程团队抗原、重大工程团队抗体和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等概念并进行系统阐述。(2)重大工程团队抗原作为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对象,对其演化要素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大工程团队抗原的演化机理,将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分为潜伏、萌芽、爆发和加剧等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初步的免疫策略。(3)针对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潜伏、萌芽、爆发阶段,依照中医“上医治未病”的思想,提出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将其分为三个层次:1)抗原潜伏阶段的“未病养生”,包括“天人合一”的外部和谐和“存正气”的内部养生;2)抗原萌芽期的“治于未发”,涵盖“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3)抗原爆发期的“即病防变”,利用SIR模型探寻抗原爆发期的蔓延机制及防控措施。利用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对固有性免疫模型进行案例分析。(4)针对重大工程团队抗原加剧期,构建了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模型,认为重大工程团队是由各个工程主体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知识集合体,其适应性免疫的过程可看作一种通过知识的不断学习和记忆,最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本文将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分为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三个阶段,其中通过免疫识别阶段凝练加剧期抗原的特征,产生初步应对抗体;然后在免疫应答阶段,对已有抗体经过不断的选择和进化,选取最优抗体进而消除抗原;免疫记忆是对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阶段的总结,对提升应对相似或相同抗原的免疫应答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投融资决策对适应性免疫模型进行验证。(5)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只有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健康可持续运行。本文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对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研究中获取了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健康指数、免疫系统整体健康指数和协调发展度指数,同时确立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评价的标准及动态跟踪评价的方法。基于本文的研究方法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免疫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为满足当前重大工程团队管理的新要求,本文将重大工程团队如何适应复杂工程环境这一工程管理问题进行抽象。在充分论证学科融合的适用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免疫对象、运行机制及健康评价等问题展开了层层递进的探索,为重大工程团队管理理论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蓝利[10](2018)在《干旱内陆河流健康评价及需水研究 ——以叶尔羌河干流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水循环认识不足及自身用水行为管理不当而导致一系列水资源危机后,人水和谐成为当前及今后河流发展的关键主题。叶尔羌河是新疆喀什地区生活、工业以及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其水资源极为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向塔里木河输入水量不足,河道常年断流,河流水生生物减少,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RS解译的2000年、2010年以及2016年的土地利用成果为数据源,借助GIS软件对叶尔羌河生态环境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种指标和水文统计学方法,从年内和年际的角度分别对叶尔羌河径流、气温及降水的演变趋势及变异特征等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采用基于有序度熵模型对叶尔羌河干流段进行河流健康评价,并且分河道内与河道外对叶尔羌河生态需水进行了估算。该研究成果可为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利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干旱区中小河流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成果如下:(1)生态因子中,叶尔羌河草地和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 439.57km2和91.8km2,其余土地类型面积均在增加;三个时期劣盖度植被面积占主导,植被高盖度面积增长较快(增长率11.67%);土壤盐渍化总面积逐年增加,在2016年达到了1 579.89km2。叶尔羌河径流年内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5%,年际为增加趋势但不显着(U=1.91);降水主要集中于5~9月占全年的66%,年际增加趋势显着(U=2.72);气温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增加趋势不显着(U=1.62)。经相关性分析,冬季气温与径流呈不显着的负相关(-0.323),夏季气温与径流相关性(0.81)最好,夏季气温与径流联合序列在1997年发生了变异。(2)基于PSR模型和“可达最佳状态”参照标准构建了23项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叶尔羌河干流卡群-艾力克塔木河段综合健康指数为0.529,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等级III级,处于亚健康状态,即河流健康由健康向不健康过渡的临界状态。其中,S1河段总体健康指数为0.546,S2河段总体健康指数为0.511,均属于亚健康等级,S1河段健康指数略高于S2河段,全河道中健康指数排名为响应健康指数(0.537)>状态健康指数(0.530)>压力健康指数(0.521)。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叶尔羌河干流段河流健康生命已受到威胁,河流健康维护工作势在必行。(3)本研究关于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成果:在考虑输沙需水和自净需水情况下全年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守目标下为11.70×108m3,最佳目标下为23.76×108m3。关于河道外生态需水的计算成果:潜水蒸发法计算结果为6.79×108m3,面积定额法计算结果为6.35×108m3,最后取均值为6.57×108m3。河道内生态需水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且也满足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3×108m3的任务,河道外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的计算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基本可靠。

二、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3.1 核心概念解析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3.1.4 休耕类型划分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3.2 理论基础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3.2.2 土地保护理论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2.4 土地伦理理论
    3.3 研究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4.2.2 休耕组织方式
        4.2.3 休耕技术路径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1 数据库建设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4.3.3 其他数据资料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5.3.1 评价对象
        5.3.2 评价单元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6.1.1 粮食保障内涵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6.1.3 研究设定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6.3.1 人口数量预测
        6.3.2 粮食单产预测
        6.3.3 复种指数预测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7.2.1 分区结果
        7.2.2 分区结果分析
    7.3 分区结果检验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附件二:附图
    附件三: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3)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1.2.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2.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
        1.2.4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研究
        1.3.2 安徽省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安徽省流域概况及典型流域选取
    2.1 安徽省流域概况
        2.1.1 长江流域
        2.1.2 淮河流域
        2.1.3 新安江流域
    2.2 典型流域概况
        2.2.1 典型流域的选取
        2.2.2 典型流域概况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目标、思路与原则
        3.1.1 评价目标
        3.1.2 评价思路
        3.1.3 评价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框架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选取
        3.2.3 指标权重确定
        3.2.4 指标含义及评价标准
    3.3 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子调查分析
    4.1 典型流域边界及评价单元划分
        4.1.1 划分方法
        4.1.2 划分结果
    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价数据采集与分析
        4.2.1 生态格局要素调查
        4.2.2 生态功能要素调查
        4.2.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调查
    4.3 水域系统评价因子采集与分析
        4.3.1 生境结构要素调查
        4.3.2 水生生物要素调查
        4.3.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调查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1 生态格局要素评估
        5.1.2 生态功能要素评估
        5.1.3 生态压力(陆域)要素评估
    5.2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2.1 生境结构要素评估
        5.2.2 水生生物要素评估
        5.2.3 生态压力(水域)要素评估
    5.3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5.3.1 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概述
        5.3.2 指标层健康指数评估汇总
        5.3.3 陆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4 水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
        5.3.5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估
    5.4 评价结果讨论
        5.4.1 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特征分析
        5.4.2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5.4.3 关于流域健康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讨论
    5.5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5.1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结果分析
        5.5.2 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与建议
    6.1 概述
    6.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6.2.1 流域环境管理法律体系
        6.2.2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2.3 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6.3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6.3.1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机构
        6.3.2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
        6.3.3 当前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6.4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1 美国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2 欧洲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3 澳大利亚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4 日本的流域环境管理模式
        6.4.5 国外流域环境管理的启示
    6.5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6.5.1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理念
        6.5.2 健全完善流域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
        6.5.3 完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与协调机制
        6.5.4 建立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基础的管理目标
        6.5.5 加强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体系的规划制定
        6.5.6 建立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环境问题诊断识别与预警体系
    6.6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1.1 安徽省典型流域选取和边界划定
        7.1.2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7.1.3 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7.1.4 安徽省流域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附表目录
    英文附表目录
    中文附图目录
    英文附图目录
致谢
学位申请者简介

(4)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2.1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概念界定
        1.2.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内涵
    1.3 国内外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已有研究评述
    1.4 国内外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4.1 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1.4.2 相关乡村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1.4.3 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文献研究现状
        1.4.4 已有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2.1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
        2.1.1 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健康
        2.1.2 “生态文化健康”的概念
        2.1.3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比较
        2.1.4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核心问题和研究方法
    2.2 生态文化健康与“健康传统村落”
        2.2.1 生态文化健康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关系
        2.2.2 “健康传统村落”概念的提出
        2.2.3 健康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3.1 健康传统村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3.1.1 理论基础:整体论
        3.1.2 层次结构分析:等级系统理论
        3.1.3 分析研究方法:跨学科融合
        3.1.4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框架
    3.2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3.2.1 生态环境要素
        3.2.2 文化传统要素
        3.2.3 社会经济要素
    3.3 基于VOR的健康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3.3.1 健康传统村落的组织结构分析
        3.3.2 健康传统村落的活力分析
    3.4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要素
        3.4.1 生态环境空间要素
        3.4.2 文化传统空间要素
        3.4.3 社会经济空间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建构
    4.1 健康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框架
        4.1.1 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4.1.2 评价的原则
        4.1.3 技术路线与评价模型
    4.2 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健康传统村落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
        4.2.2 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选取
        4.2.3 文化传统指标体系的选取
        4.2.4 社会经济指标体系的选取
        4.2.5 健康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
    4.3 健康传统村落的评价方法的选择
        4.3.1 传统村落复合系统的模糊属性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4.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3.4 评价指标权重及其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崇木凼村空间格局评价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5.1.2 生态环境空间概况
        5.1.3 文化传统空间概况
        5.1.4 社会经济空间概况
    5.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5.2.1 空间和遥感数据处理
        5.2.2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数据处理
    5.3 崇木凼村空间格局评价
        5.3.1 指标层评判
        5.3.2 准则层评判
        5.3.3 目标层评判
        5.3.4 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健康指标评判
    5.4 评价结果分析
        5.4.1 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5.4.2 文化传统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5.4.3 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村落健康管理策略与途径
    6.1 传统村落的健康管理控制目标
    6.2 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原则
        6.2.1 整体性控制
        6.2.2 多样性控制
        6.2.3 动态性控制
    6.3 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策略
        6.3.1 生态空间策略
        6.3.2 文化空间策略
        6.3.3 社会空间策略
        6.3.4 产业空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1 主要结论
        1.2 创新点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传统村落健康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 C 附表崇木凼村评价结果综合表
致谢

(5)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国外研究综述
        3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2 调查法
        3 指标筛选的原则
        4 各项指标测试方法
        5 数理统计法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构建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的必要性
        1 验证结果
        2 小结
    第二节 福建16-18 岁聋哑少年体质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指标模型的构建
        1 指标筛选步骤
        2 主成分因子分析
    第三节 福建省16-18 岁聋哑少年体质评价指标权重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1 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评价指标的均值模型
        2 福建省聋哑少年体质模型指标的单项评分
        3 福建省16-18 岁聋哑少年体质模型指标的综合评分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和不足点
        1 创新点
        2 存在的问题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建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学位研究期间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就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背景下健康威胁突出
        1.1.2 我国健康城市实践即将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1.1.3 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健康城市建设的保障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健康城市规划实践研究综述
        1.2.2 健康城市概念内涵研究综述
        1.2.3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1.2.4 健康城市相关评价模型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健康城市理论基础及内涵
    2.1 城市概念
    2.2 健康决定因素理论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健康城市的内涵
        2.4.1 健康城市的概念内涵
        2.4.2 健康城市的特征
        2.4.3 健康城市与相关概念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立
    3.3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3.2 指标体系库建立
        3.3.3 指标初次筛选
        3.3.4 德尔菲专家指标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健康城市评价模型
    4.1 评价方法选择
        4.1.1 指标权重方法选择
        4.1.2 评价模型选择
    4.2 健康城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2.1 评估原则
        4.2.2 评价步骤
        4.2.3 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
        4.2.4 评价体系分级标准
        4.2.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全国省会城市健康评价
    5.1 健康城市的评价区域选择
    5.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全国省会城市健康评价
        5.3.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赋权
        5.3.2 全国省会城市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5.4 全国省会健康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5.4.1 牢固生态保护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5.4.2 注重产业升级,发展高效经济
        5.4.3 促进社会民生发展,倡导居民健康生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德尔菲第一轮问卷
    附录B.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德尔菲第二轮咨询重要性赋值结果
    附录C. 各省会城市环境指标健康隶属等级
    附录D. 各省会城市经济指标健康隶属等级
    附录E 各省会城市社会指标健康隶属等级
    附录F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3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指数测度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评价模型的建立
    3.3 等级类型的划分
4 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的时空格局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的时序特征分析
    4.3 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5 湖北省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选取
    5.2 影响因素分析
    5.3 提升湖北省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的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以安徽龙须湖风景名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
        1.1.2 全域旅游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湖泊型风景区
        2.1.3 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
        2.1.4 生态系统健康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2.3.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2.3.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
    2.4 湖泊型风景区研究进展
        2.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5 研究述评
        2.5.1 研究问题
        2.5.2 研究构想
第三章 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3.1 概述
    3.2 基础理论研究
        3.2.1 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运行机制
        3.2.2 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内涵
        3.2.3 湖泊型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内涵
    3.3 指标体系构建
        3.3.1 PSR模型
        3.3.2 构建原则
        3.3.3 指标筛选
        3.3.4 指标释义
    3.4 评价标准界定
        3.4.1 指标分级标准
        3.4.2 健康等级划定
    3.5 评价模型建立
        3.5.1 指标权重计算
        3.5.2 指标合并规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以安徽龙须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地理
        4.1.3 风景资源
        4.1.4 动植物资源
        4.1.5 社会经济
    4.2 龙须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2.3 结果分析
    4.3 龙须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综合调控对策
        4.3.1 压力子系统综合调控对策
        4.3.2 状态子系统综合调控对策
        4.3.3 响应子系统综合调控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评价指标筛选调查问卷
附录二 龙须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资料申请表
附录三 龙须湖风景名胜区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重大工程团队研究现状
        1.3.2 免疫理论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研究理论基础
    2.1 免疫相关理论
        2.1.1 中医视角下的免疫
        2.1.2 西医视角下的免疫理论
        2.1.3 免疫理论应用于重大工程团队管理研究的可行性及借鉴意义
    2.2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重大工程团队的界定
        2.2.2 重大工程团队的管理五行
        2.2.3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
        2.2.4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
        2.2.5 重大工程团队抗体
        2.2.6 各个概念主体之间的关系
    2.3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的功能
        2.3.1 固有性免疫
        2.3.2 适应性免疫
        2.3.3 两者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的演化过程
    3.1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的演化要素
        3.1.1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源
        3.1.2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能量
        3.1.3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触发器
        3.1.4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的演化阈值
        3.1.5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载体
        3.1.6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路径
        3.1.7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要素的逻辑关系
    3.2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的耗散性分析
    3.3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过程分析
        3.3.1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演化模型建立
        3.3.2 模型讨论及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3.4 重大工程团队抗原的初步免疫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机制
    4.1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层次分析
    4.2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的“未病养生”机制
        4.2.1 “天人合一”下的重大工程团队外部养生
        4.2.2 “存正气”下的重大工程团队内部养生
    4.3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的“治于未发”机制
        4.3.1 重大工程团队“治于未发”的方法
        4.3.2 重大工程团队“治于未发”的量表
        4.3.3 重大工程团队“治于未发”的过程
    4.4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的“即病防变”机制
        4.4.1 传播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4.2 “即病防变”下的免疫措施
    4.5 案例分析
        4.5.1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
        4.5.2 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机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机制
    5.1 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的基本内容
        5.1.1 生物适应性免疫
        5.1.2 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的内涵和模型
        5.1.3 生物适应性免疫与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的隐喻关系
        5.1.4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转换
    5.2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识别机制
    5.3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应答机制
        5.3.1 免疫遗传算法
        5.3.2 抗体生成
    5.4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记忆机制
    5.5 案例分析
        5.5.1 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应用背景分析
        5.5.2 港珠澳大桥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评价
    6.1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评价的目的
    6.2 评价方法的选取及其评价流程
        6.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6.2.2 评价流程
    6.3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1 重大工程团队固有性免疫指标的选取
        6.3.2 重大工程团队适应性免疫指标的选取
        6.3.3 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6.4 评价模型的构建
        6.4.1 协调发展度理论与模型原理
        6.4.2 权重的确定
        6.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6.4.4 固有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系统健康指数
        6.4.5 评价标准及动态评价流程
    6.5 案例分析
        6.5.1 评价分析
        6.5.2 跟踪评价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干旱内陆河流健康评价及需水研究 ——以叶尔羌河干流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河流健康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生态需水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叶尔羌河生态水文特征分析
    2.1 概述
    2.2 研究区概况
    2.3 基于RS与GIS的叶尔羌河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2.4 基于多种水文学方法的叶尔羌河水文特征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流健康评价及需水理论
    3.1 概述
    3.2 河流健康的内涵及特征
    3.3 河流健康评价的基本原理
    3.4 基于PSR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5 基于“可达最佳状态”的河流健康评价标准
    3.6 基于组合赋权与有序度熵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
    3.7 河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叶尔羌河干流段河流健康评价
    4.1 概述
    4.2 叶尔羌河河流健康的标志及关键影响因子
    4.3 研究区尺度划分及基本资料来源
    4.4 叶尔羌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4.5 叶尔羌河河流健康评价标准
    4.6 叶尔羌河干流段河流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叶尔羌河生态需水量分析
    5.1 概述
    5.2 叶尔羌河河道内河流生态需水计算
    5.3 叶尔羌河河道外河流生态需水计算
    5.4 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3]安徽省典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研究[D]. 方云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4]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D]. 郑瑾. 湖南大学, 2019(01)
  • [5]福建省16-18岁聋哑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D]. 李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夏联华. 重庆大学, 2019(01)
  • [7]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健康利用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D]. 陈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8]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以安徽龙须湖风景名胜区为例[D]. 李蕊蕊.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重大工程团队免疫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牛向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干旱内陆河流健康评价及需水研究 ——以叶尔羌河干流段为例[D]. 蓝利.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我国小康健康评价标准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