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录

《石油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录

一、《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胡耘通[1](2017)在《《环境保护税法》立法评析》文中研究表明目次一、关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意义梳理二、关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目的考量三、关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内容完善一、关于《环境保护税法》立法意义梳理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确立了排污收费制度,2003年《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再次明确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等具体规范。截至2015年,全国累计征收排污费2115.99亿元,征收对象涉及500多万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其中,2015年征收排污费173亿元,是2003年的

石学伟[2](2016)在《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督管理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质,其中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仓储、各类运输、加工使用以及废弃危险品和包装物处置各个环节流程,都存在着不容疏忽的各类问题及风险,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将导致产生安全隐患,这些状况,使得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既需要垂直纵向的各级政府部门属地化监管,又需要水平横向的跨各类职能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广泛协作,既需要通过当地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与管理,也需要生产经营单位与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及参与。现阶段我国正在不断完善健全安全生产领域法律法规、强化政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大现场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力度、建立完善各类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等工作,都是形成科学有效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方式。目前在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仅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一项来分析,危险化学品运输容器的许可管理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车辆和专业司乘人员的许可管理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与运输容器和车辆均不同,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负责部门又换成是交警部门,运输的物质如果涉及剧毒及易爆品,又需要公安部门批准购买,如果运输工具报废处理,又需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处置,多部门、多头监管模式未形成合力,没有一个部门可以管理到位的,出了事故之后各自找理由解释,推卸责任,没有部门承担责任,最后就由各级安全监管理部门承担总责,如果按照事权划分,这些职能可以梳理整合,参照十八大后国家海洋部门执法机构的改革情况,即按照“大部制”改革方案,成立国家海警局,形成统一的部门,把海监(海洋局)、渔政(农业部)、海警(公安部)、总署缉私部门(海关)等相关事权单位分支进行合并。同样的,安监系统也可以参考国家海洋部门执法机构改革,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正式出台之前,将危险化学品监管体制进行改革,把分散在安监、质检、交通、公安、消防、环保、建设、发展改革部门中对危险化学品的行业监管、行政许可、规划审批、检验监测、监察执法职能整合,成立安监系统专设的危险化学品监察机构。正是基于对现行安全监管模式思考,面对日益复杂艰巨的安全监管监察任务,由过去狭义的生产安全监管,过度到现在涉及各行业各方面的大安全的安全监管,本文从兰州市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监察实际调研情况入手,在分析大量原始数据及相关事故案例基础上,不断分析危险化学品监管存在问题,尝试探索解决目前困境的新途径、提出新对策,在开展针对性、前瞻性调研基础上,基本掌握了兰州地区危险化学品行业当前安全生产现状,摸清有关政策法规落实情况,并结合2007年以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目前兰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到解决消除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对策。

王保红[3](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提出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刘廷[4](2013)在《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这三大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决这三大问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努力寻找应对各种措施,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得了显着效果,但由于多数措施着眼于末端治理,而不是资源投入的生产开端,因此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世界上许多学者努力寻求从生产开端来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从生产开端开始努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全过程解决问题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也逐渐成型,并且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被世界多个国家应用到本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功。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能源、环境等瓶颈的约束,亦必须依靠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合实际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在中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财政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适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也会促进对循环经济及财政政策的理论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讨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的主体架构。第二章介绍了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分析了清洁生产的“5R”原则、庇古税、科斯定理、生态学理论和系统学理论,以及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为下文的分析准备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分为废弃物利用为主——末端治理为主——步入清洁生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这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具体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以及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等是制约目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对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本章深入分析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实际,主要分析了矿产资源与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财政政策的演变,以及现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在分析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及财政政策作用于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的提高是决定性因素,应着眼于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完善是基础条件、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第六章总结和评价了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中国的借鉴。本章分别考察了美国、德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在对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第七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实施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制定方向是弥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市场的不足,培育市场的薄弱环节,促进薄弱环节市场的形成。要完善循环经济税收制度体系,即主要完善资源税制度、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建立环境税制度,还要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政策制度,即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此外还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机制,这也是财政政策能有效实施的条件或制约因素,即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税收信息追踪系统、社会公众的广泛理解与参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第八章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研究了广西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案例作为本文研究结果的一个载体,反映了本文分析结论的适用性,也为当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初步的结果。

周维现[5](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杨海恩[6](2013)在《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认为石油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具有政治、经济等多种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下,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石油资源,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日益尖锐的石油供需矛盾,是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内在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话语权逐渐增加,同时国家安全战略要求提升,要求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石油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核心竞争力逐年提升,已经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开了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为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客观环境,作为大国的石油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及大生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需要。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及企业自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及与中国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实践及各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及发展战略,都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措施。我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屡遇困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以更清楚地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具体措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资源、经济和政治等多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成本低廉、政治上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再分配。中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积极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并月国内石油企业要联合起来,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要上下游并重,采取资本并购与风险勘探相结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有利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体制环境、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加强经营和管理,实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有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方法和措施的理论依据;跨国公司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为石油企业在当前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具体的投资方式及制定具体措施提供依据。第三章,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在阐述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为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经验。第四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对外投资企业主体的对外投资实践、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海油收购瑞索普为典型案例,分析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战略。第六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本章主要研究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要素,根据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情况、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各自的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各因素,确定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第七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本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包括国外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的经验借鉴、国内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困境等),制定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及具体措施。

姜霞[7](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刘姝宇[8](2012)在《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快速城市化、城市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通过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两国城市规划中整合途径的比较研究,从工作途径方面探求德国规划方案更有利于解决城市气候问题的原因,并确定我国整合途径的差距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尝试性地提出我国整合途径的优化方向,以便通过加强城市气候研究机构与规划部门的协作、加强城市气候研究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与控制,提高规划方案应对城市气候问题的能力。这也将为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首先,本研究将深入剖析城市气候研究在德国建设指导规划中的整合途径;其次,从规划程序、工作内容、规划组织、法规保障等四个方面对中德城市规划中城市气候研究的整合途径进行比较,确认我国整合途径的差距;最后,针对现存差距提出优化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德国整合途径在规划程序与工作内容的设置、规划组织、法规保障体系的构建上的优势,是其规划方案更有利于解决城市气候问题的原因所在。为了优化整合途径,我国城市规划可以从四个方面作出调整。第一,在规划程序方面,修正传统的程序模型以避免主观臆测与政治专断对于规划决策的干扰;采用合理的目标体系及措施框架构建方法以提高规划框架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调整规划程序以加强城市气候研究引导规划设计的有效性。第二,在工作内容方面,全面开展现状分析、影响预测等各项城市气候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成果的可视化程度,为规划设计提供明确建议,为部门协调与权衡决策提供客观基础;在纲要与草案制定、方案编制中,设计工作应更多地兼顾城市气候方面的规划要求、落实城市气候研究工作提出的规划措施;完善现有规划工具以匹配新增工作内容、为相关规划措施的提出与实施创造条件。第三,在规划组织方面,明晰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与责任,以增强职责分配的合理性;完善公共机构规划参与制度和规划环评制度、构建多样化平台,为各专业机构、专业机构与规划部门提供更多协作机会。第四,在法规保障方面,在建设法规中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与生效程序、规划环评与公共机构规划参与制度的相关规定,在环保法规中提出关于环境规划与景观规划的详细规定,以确保可持续规划程序的应用与整合规划的实现;扩展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化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细化建设法规中关于规划目标设置的内容,以确保各阶段城市气候研究的全面开展及其成果质量。

魏玉梅[9](2011)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人群暴露评估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文中提出二甲基甲酰胺(N, N-Dimethylformamide,DMF)是一种对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产生毒作用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甚至可能对人体产生致癌效应。我国作为DMF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存在相当大数量的DMF暴露人群。且随着DMF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暴露人群仍将持续增加,受到的健康风险也越来越大。而DMF作为一种非常规污染物,并无环境空气监测站点,可供参考的环境空气中DMF浓度数据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环境空气中DMF浓度到底达到何种水平,DMF暴露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如何,是否与某些疾病发病有所关联,对人群的健康风险如何,至今仍尚不清楚,从而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群暴露的健康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区域内合成革企业基本情况现状调查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建立的排放清单,采用大气扩散模型模拟污染物细网格时空分布的方法,在对模型的本地化适应性进行调整后,通过模拟获得了研究区域1999~2008年DMF年均浓度及日均浓度变化趋势。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人口和活动加权人群暴露评估方法,调查了研究区域常住人口GIS分布,并对1289名当地居民进行了出行特征调查,基于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和人群出行特征,计算了研究区域1999~2008年100m×100m人群DMF年均及日均暴露浓度分布,并计算了不同职业人群的DMF暴露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DMF暴露对人群肝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住院发生等的影响。采用基于泊松回归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DMF与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总疾病(分性别)每日入院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通过健康风险评估,获得了研究区域1999~2008年基于GIS的DMF人群暴露的风险系数变化趋势及不同职业人群的DMF暴露风险,并研究了暴露风险与DMF暴露浓度与环境空气浓度的相关性,提出了风险阈值下DMF环境空气浓度及暴露浓度的标准建议。本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1999~2008年DMF年均浓度范围为0.09 mg/m3-0.85 mg/m3,日均浓度范围在0.003mg/m3-4.61 mg/m3之间。随着生产线数量的增加,DMF浓度自1999年逐渐增大,至2002达到最大值。此后由于污染物治理设施投入,DMF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8年最小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空气中DMF浓度的贡献率最大。对无组织排放DMF进行收集处理,是降低环境空气中DMF浓度的有效途径。利用大气扩散模型模拟获得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的方法是可靠的,弥补了由于缺乏监测浓度而无法进行人群暴露水平评估的问题,且能够获得长期连续的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趋势,为人群暴露水平评估提供详细的污染物浓度分布。(2)1999~2008年人群DMF暴露浓度平均值在0.09 mg/m3-0.88mg/m3之间,高密度人口主要集中在DMF低浓度区域。不同职业人群2008年DMF年均暴露浓度在0.034~0.082mg/m3之间。受居住地停留时间较长及环境空气中高DMF浓度的影响,退休人员和农民的暴露浓度最高,为DMF高暴露人群。出行特征对人群暴露水平影响较大,考虑出行特征的暴露浓度更能真实反映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3)长期暴露于DMF环境中,将使人群肝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住院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其中对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最大,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1.272(1.062~1.523)和1.578(1.205~2.066)。DMF短期暴露下,浓度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时,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总疾病(总人数)、总疾病(男性)和总疾病(女性)每日入院人数增加的百分比(95%CI)分别为9.3%(1.17%~18.06%),10.62%(4.04%~17.62%),4.44%(-5.2%~15.07%),7.11%(4.18%~10.12%),4.33%(0.28%-8.54%)和9.73%(5.69%~13.94%)。不同疾病类别中,DMF暴露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入院对的危险性较高,对女性因病入院的影响高于男性。DMF暴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可能与性别存在关系,可能不同性别人群体内DMF解毒机理有所不同。(4)1999~2008年,DMF暴露风险系数的平均值在2.12~20.21之间。其中,2008年人群DMF暴露的总风险系数在0.038~14.78之间,平均风险系数为2.076,区域人群总体处于DMF暴露中风险水平,环境空气风险为DMF暴露风险的主要来源。不同职业人群DMF暴露风险在0.78-1.89之间,平均值为1.32,其中退休人员DMF暴露的风险最高。(5)当风险处于小于0.1、0.1~10和大于10的的低中高风险时,人群DMF暴露浓度范围分别为0-0.004mg/m3,0.004-0.43mg/m3和大于0.43mg/m3,环境空气中DMF浓度范围分别为0~0.011mg/m3,0.011~0.46mg/m3和大于0.46mg/m3。建议将0.23mg/m3和0.22 mg/m3分别作为DMF环境空气浓度和人群暴露浓度控制限值(风险系数控制在5以下)。

郑滢玥[10](2011)在《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选取DMF作为指标对温州龙湾区大气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通过对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了解现有治理措施下大气环境对PU合成革工业的支持程度及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对典型PU合成革生产工艺和现有治理措施的调查,得到现有治理措施下PU合成革企业一条生产线DMF排放量为28.67t/a,仅为原有排放量的15.56%,整个区域DMF排放量下降至3507.77t/a。PU合成革企业的DMF排放量在29.2t/a至146.0t/a之间,排放量在50t-90t/a之间的企业占总数的76.4%。DMF随空间变化浓度分布差异很大,根据PU合成革企业的生产规模及污染源地理坐标,建立基于微观GIS的DMF排放清单。运用适应性调整后的AERMOD模拟研究区域的DMF时空浓度分布,由结果可知龙湾区确实存在厂界无组织排放浓度达标但是由于DMF扩散时相互叠加导致一些居住区超标的现象,因此选取厂界和居住区为控制点实行不同的浓度标准,并以此求得的DMF实际环境容量作为研究环境承载力的依据。经过源强的不断调整和反复试算,得到龙湾区DMF实际大气环境容量为2780.74t/a。以DMF实际大气容量的80%作为大气环境承载力阈值,可得现有治理措施下整个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率为1.58,各区域环境承载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区域Ⅰ>区域Ⅳ>整个区域>区域Ⅲ>区域Ⅱ,且各区域的环境承载率都大于1,尤其是区域Ⅰ,其环境承载率高达6.70。通过对四个区域环境承载率变化的分析可得,区域Ⅰ承载率超标现象严重,对其的管理要从调整产业布局或采用新工艺等增大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作为根本,对于其他区域的管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最终使龙湾区的PU合成革产业走上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

二、《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及基本方法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
        (二)危险化学品主要特征
        (三)危险化学品的其他定义称呼
    二、理论基础
        (一)政府管制理论
        (二)风险管理理论
        (三)危机管理理论
第二章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一、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一)国内危险化学品监管主要法规
        (二)国内现行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监管模式
        (三)政府安全监管职责
        (四)近年来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概况
    二、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
        (一)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
        (二)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经验
第三章 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特点及监管现状
    一、行业特点
        (一)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历史延续
        (二)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基础条件
        (三)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集中区情况
    二、监管现状
        (一)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数量及分布
        (二)兰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组成
        (三)兰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理情况
第四章 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兰州市危险化学品监管存在问题
        (一)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不健全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条件薄弱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执法及职能分散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历史遗留问题众多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支持不足,生产设备老化
    二、问题产生原因
        (一)危险化学品行业发展技术方面原因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企业投入方面原因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地区条件制约原因
        (四)安全监管体制方面原因
第五章 兰州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措施选择
    一、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建设
        (一)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责任
        (二)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三)加大危险化学品集中区安全治理财政投入
    二、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基础
        (一)完善危险化学品产业布局,降低安全隐患
        (二)完善安全过程管理,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三)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应急救援机制
    三、创新危险化学品监管体系,解决政策制度问题
        (一)创新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二)健全本地区危化品法规政策,建立监管新机制
    四、加强安全技术水平提升,构建事中安全监管机制
        (一)强化安全技术管理,建设运行数字化安全监管系统
        (二)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健全执法岗位监管责任制
    五、加强安全监管法制程序,严格许可准入门槛
        (一)严格前置条件,加强行政督查力度
        (二)严格治理规范,加强行政审批监管
        (三)严格处置程序,提高政策执行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5 结论与启示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1.3.1 资料来源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1 NATURE的综述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1 SCIENCE的综述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次
图目次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
        二、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论和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第三节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一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一、减量化原则
        二、再利用原则
        三、再循环原则
    第二节 从“庇古税”到“系统学理论”
        一、庇古税
        二、科斯定理
        三、生态学理论
        四、系统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
        一、财政收入政策的作用途径
        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途径
    第四节 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一般性与特殊性
第三章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演变
        一、废弃物利用为主阶段
        二、末端治理为主阶段
        三、步入清洁生产阶段
        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阶段
        五、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第二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不够健全
        二、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不够先进
        三、需求不足引致的恶性循环机制
        四、钢铁和铜的再生资源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第四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变迁分析——以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例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资源税
        二、资源补偿费
        三、矿区使用费
        四、资源勘查采矿登记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概论
        二、增值税(产品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财政补贴及奖励政策
    第三节 若干主要领域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一、石油和天然气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二、煤炭资源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三、废旧物资回收的财政政策变迁分析
第五章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基本形成
        二、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断上升
        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四、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
    第二节 典型领域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
        一、煤炭产业
        二、废旧金属产业
    第三节 现行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财政政策
        一、资源税
        二、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
        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
    第四节 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二、资源税调节范围和力度不大
        三、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四、税收政策成本在中央和地方分摊不合理
第六章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及其启示
    第一节 美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美国促进循环消费的财政政策
        二、美国促进循环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美国促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德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
    第三节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二、日本循环经济立法
        三、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 欧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排放费
        二、服务费
        三、污染产品税
        四、投入品税
        五、资源税
    第五节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一、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
        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启示
第七章 完善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建议与实施机制
    第一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及外部条件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有效的外部条件
    第二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
        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原则和体系架构
    第三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一、完善资源税制度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制度
        三、优化增值税制度
        四、完善消费税制度
        五、建立环境税制度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税收以外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建立产品责任金制度
        二、废弃物回收抵押金制度
        三、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的政府补贴和奖励
        四、倾斜性的政府采购制度
    第五节 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监督体系
        一、财政政策的监督与透明化体系
        二、税收信息追踪系统
        三、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会计制度
    第六节 财政政策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要加快循环经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二、要加快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
        三、要大力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第八章 财政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的试点
    第一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园区基本状况
        二、园区现行财政优惠政策
    第二节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完善梧州市陶瓷产业园区中和集中区财政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1 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
        附录2 几个主要品种的矿山资源等级表
    附录二
        附录1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附录2 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废渣目录
    附录三

(5)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科学发展观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四、市场因素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执政能力
        二、管理适度
        三、政治清明
        四、加强监督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三、社会保障因素
        四、社会稳定因素
    第五节 科技因素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一、基础条件较差
        二、公共设施落后
        三、主导产业缺乏
        四、农业经济明显
        五、劳动力素质低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三、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一、津市基本情况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1.2.3 关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相互协调及竞争等问题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3 内部化理论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2.2.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本章小结
3 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动因
        3.1.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3.1.2 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3.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借鉴
        3.2.1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
        3.2.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3.1 印度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3.3.2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3.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4.1.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4.1.2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4.2 中国石油企业三巨头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效
    4.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与失败案例简析
        4.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
        4.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瑞索普石油公司——成功
    4.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4.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
        4.4.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困境
    本章小结
5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5.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遇(O)
        5.1.4 威胁(T)
    5.2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本章小结
6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
    6.1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6.1.1 评估方法
        6.1.2 常用评估指标
    6.2 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及投资环境评估
        6.2.1 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
        6.2.2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6.3 全球石油资源总体状况
        6.3.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6.3.2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分析
        6.3.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分布现状
    6.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
        6.4.1 中东地区
        6.4.2 中亚—俄罗斯地区
        6.4.3 中南美地区
        6.4.4 非洲地区
        6.4.5 亚太地区
        6.4.6 北美地区
    本章小结
7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7.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思路
        7.1.1 布局原则
        7.1.2 项目进入时机的选择
        7.1.3 多元化的项目获得方式
        7.1.4 油田开发与勘探并举
        7.1.5 常规与非常规并举
    7.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7.2.1 联盟
        7.2.2 国内石油企业的联合
        7.2.3 上下游并重
    7.3 保障措施
        7.3.1 政府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
        7.3.2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和开展能源外交
        7.3.3 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
        7.3.4 中国政府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
        7.3.5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技术战略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特征
        二、工业发展状况
        三、产业分布特征
        四、产业梯度分析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一、产业梯度标准
        二、竞争优势标准
        三、产业协调标准
        四、产业效率标准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附表目录
插图目录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基础
        1.1.1 研究背景
        1.1.1.1 可持续发展
        1.1.1.2 节能减排
        1.1.2 研究前提
        1.1.2.1 前提一:我国城市气候问题亟待解决
        1.1.2.2 前提二:德国在城市气候问题解决方面取得显着成效
        1.1.2.3 前提三:城市气候问题由城市建设引发
        1.1.2.4 前提四:规划方案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直接依据
        1.1.2.5 前提五:整合城市气候研究是规划工作应对城市气候问题的重要策略
        1.1.2.6 前提六:工作途径决定工作效果
        1.1.3 研究目标
        1.1.3.1 总体目标
        1.1.3.2 目标细化
        1.1.4 研究对象
        1.1.4.1 城市气候问题
        1.1.4.2 城市气候研究
        1.1.4.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1.1.5 研究方法
        1.1.6 研究框架
        1.1.7 研究意义
        1.1.8 文献综述
        1.1.8.1 德国部分
        1.1.8.1.1 奠基阶段
        1.1.8.1.2 发展阶段
        1.1.8.1.3 成熟阶段
        1.1.8.2 我国部分
        1.1.8.2.1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1.1.8.2.2 本世纪初至今
        1.1.9 文献来源
        1.1.9.1 关于德国整合途径
        1.1.9.2 关于我国整合途径
    1.2 规划系统之简介
        1.2.1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
        1.2.2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2. 城市气候研究在德国建设指导规划中的整合途径
    2.1 规划程序
        2.1.1 程序模型
        2.1.2 建设指导规划的编制程序
        2.1.3 相关步骤及其作用
        2.1.3.1 步骤1:城市气候现状分析与规划建议提出
        2.1.3.2 步骤2:城市气候研究成果在目标体系与发展概念中得以涉及
        2.1.3.3 步骤3:规划草案的城市气候状况预期评估
        2.1.3.4 步骤4:城市气候研究成果在规划方案的制定与深化中得以尊重
    2.2 工作内容
        2.2.1 现状调研与规划建议提出
        2.2.1.1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2.2.1.2 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2.1.3 气候保护概念
        2.2.1.4 能源概念
        2.2.1.5 气候图集
        2.2.2 规划目标与发展概念的制定
        2.2.2.1 城市气候研究成果对目标体系的影响
        2.2.2.2 有利于城市气候问题缓解或预防的指导方针
        2.2.2.2.1 方针一:多中心集中与城市网络
        2.2.2.2.2 方针二:短途城市
        2.2.2.2.3 方针三:功能混合
        2.2.2.2.4 方针四:不依赖机动车的城市或居民点
        2.2.2.2.5 方针五: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住区
        2.2.2.2.6 方针六:雨水资源管理
        2.2.3 城市气候影响预测
        2.2.3.1 土地利用规划层面
        2.2.3.2 建造规划层面
        2.2.3.2.1 对象一:太阳辐射与建筑物能耗
        2.2.3.2.2 对象二:风环境
        2.2.3.2.3 对象三:大气污染
        2.2.3.2.4 对象四:热岛效应
        2.2.3.2.5 对象五:噪声污染
        2.2.4 规划措施的选取与定位
        2.2.4.1 规划措施及其法律基础
        2.2.4.2 规划措施的定位依据
    2.3 规划组织
        2.3.1 职能分配
        2.3.2 部门协作
        2.3.2.1 公共机构的规划参与
        2.3.2.2 环境鉴定与环境报告制度
        2.3.2.3 非正式规划工具
        2.3.2.3.1 城市发展规划
        2.3.2.3.2 地方层面的景观规划与绿地秩序规划
        2.3.2.3.3 城市建设框架规划
    2.4 法规保障
        2.4.1 关于规划程序
        2.4.2 关于工作内容
        2.4.2.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2.4.2.2 专项规划与专项研究
        2.4.2.3 规划目标
        2.4.2.4 规划措施
        2.4.3 关于规划组织
3. 城市气候研究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
    3.1 规划程序
        3.1.1 程序模型
        3.1.2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3.1.3 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
        3.1.4 相关步骤及其作用
        3.1.4.1 步骤1: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相关专项研究的开展
        3.1.4.2 步骤2:在纲要与草案编制中兼顾城市气候研究成果
        3.1.4.3 步骤3:在方案编制中兼顾城市气候研究成果
        3.1.4.4 步骤4:城市气候状况预测与缓解措施提出
    3.2 工作内容
        3.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1.1 气象与城市气候基础资料收集整理
        3.2.1.1.1 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3.2.1.1.2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
        3.2.1.1.3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3.2.1.1.4 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规划
        3.2.1.1.5 城市热岛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2.1.1.6 城市风场特征时空分布研究
        3.2.1.1.7 城市通风道规划
        3.2.1.2 基础资料分析
        3.2.1.2.1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3.2.1.2.2 生态功能区划
        3.2.2 规划目标与重大原则制定
        3.2.2.1 城市气候研究成果对规划目标的影响
        3.2.2.2 重大原则的制定
        3.2.3 规划措施的选取与定位
        3.2.3.1 规划措施及其法律基础
        3.2.3.2 规划措施的定位依据
        3.2.4 城市气候影响预测
        3.2.4.1 城市总体规划
        3.2.4.2 详细规划
        3.2.4.2.1 对象一:太阳辐射与建筑物能耗
        3.2.4.2.2 对象二:风环境
        3.2.4.2.3 对象三:大气污染
        3.2.4.2.4 对象四:热岛效应
        3.2.4.2.5 对象五:噪声污染
    3.3 规划组织
        3.3.1 职能分配
        3.3.2 部门协作
        3.3.2.1 公共机构的规划参与
        3.3.2.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3.3.2.3 其他规划工具
        3.3.2.3.1 环境规划
        3.3.2.3.2 景观规划
    3.4 法规保障
        3.4.1 关于规划程序
        3.4.2 关于工作内容
        3.4.2.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4.2.2 专项规划与专项研究
        3.4.2.3 规划目标
        3.4.2.4 规划措施
        3.4.3 关于规划组织
4. 德国整合途径的优势与我国整合途径的改进方向
    4.1 德国整合途径的优越性所在
        4.1.1 规划程序
        4.1.2 工作内容
        4.1.2.1 现状分析
        4.1.2.2 目标体系与发展概念制定
        4.1.2.3 预测评估
        4.1.2.4 措施选取
        4.1.3 规划组织
        4.1.3.1 职能分配
        4.1.3.2 部门协作
        4.1.4 法规保障
        4.1.4.1 关于规划程序
        4.1.4.2 关于工作内容
        4.1.4.3 关于规划组织
    4.2 我国整合途径的差距所在
        4.2.1 规划程序
        4.2.2 工作内容
        4.2.2.1 现状分析
        4.2.2.2 目标体系与发展概念制定
        4.2.2.3 预测评估
        4.2.2.4 措施选取
        4.2.3 规划组织
        4.2.3.1 职能分配
        4.2.3.2 部门协作
        4.2.4 法规保障
        4.2.4.1 关于规划程序
        4.2.4.2 关于工作内容
        4.2.4.3 关于规划组织
    4.3 我国整合途径的改进方向
        4.3.1 关于规划程序
        建议一 传统"理性规划"的修正
        建议二 目标体系及措施框架构建方法的调整
        建议三 规划程序的调整
        4.3.2 关于工作内容
        建议四 气候分析的开展与规划建议的可视化表达
        建议五 相关规划目标及其措施框架的具体化与指导方针的引入
        建议六 草案城市气候影响预测的及时开展
        建议七 规划措施法律依据的明确与定位依据的简化
        4.3.3 关于规划组织
        建议八 相关部门的任务明确与职责落实
        建议九 部门协作的强调
        4.3.4 关于相关法规
        建议十 规划程序法律依据的补充
        建议十一 工作内容法律依据的补充
        建议十二 职能分配与部门协作法律依据的补充
5. 结语与展望
    5.1 结语
    5.2 前景展望
附录一 《气候图集》的编制方法
    数据收集处理
    气候功能分析
    规划建议提出
附录二 相关规划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法律依据
    措施1. 限制建设用地范围
    措施2. 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措施3. 保护与建设开放空间
    措施4. 保护与建设大型公园设施
    措施5. 保护与建设水面
    措施6. 进行屋顶与立面绿化
    措施7. 采用低导热、低蓄热的路面材料
    措施8. 保护与建设街道绿化
    措施9. 建设城市绿化网络
    措施10. 选择适合城市气候环境的植物种类
    措施11. 鼓励雨水保留与入渗
    措施12. 提倡雨水收集与利用
    措施13. 保护与建设新鲜空气与冷空气生成区域
    措施14. 保护与建设通向居民点内部的城市通风道
    措施15. 避免在城郊与山坡形成气流阻碍
    措施16. 将阳光充裕的区域作为建设用地
    措施17. 优化建筑物朝向
    措施18. 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措施19. 提倡主动式太阳能利用
    措施20. 提倡风能利用
    措施21. 普及集中供暖
    措施22. 限制或禁用某些燃料
    措施23. 规定取暖设备类型
    措施24. 限制街道交通
    措施25. 减少交通用地面积
    措施26. 鼓励自行车交通与步行
    措施27. 提倡公共交通
    措施28. 提倡适当的功能混合
    措施29. 进行必要的功能分区
    措施30. 建设卫生防护区域或采取技术防护措施
    措施31. 为污染物高敏感功能选址
    措施32. 在污染源上采取建设或技术措施
    措施33. 在受声建筑物上采取噪声防护措施
    措施34. 合理布置建筑物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9)二甲基甲酰胺(DMF)人群暴露评估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DMF特性
        2.1.1 物化性质
        2.1.2 接触机会
        2.1.3 体内代谢
        2.1.4 健康危害
    2.2 DMF相关标准
        2.2.1 国外DMF相关标准
        2.2.2 我国DMF相关标准
    2.3 健康风险评估
        2.3.1 暴露评估
        2.3.2 暴露—反应关系建立
        2.3.3 风险评估
    2.4 DMF暴露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2.4.1 DMF暴露评估
        2.4.2 DMF暴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环境空气中DMF浓度时空分布模拟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与气象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DMF排放清单建立
        3.2.1 合成革生产工艺概述
        3.2.2 DMF主要排放点
        3.2.3 DMF排放清单建立方法
    3.3 大气扩散模型选择
        3.3.1 AERMOD简介
        3.3.2 AERMOD计算公式
        3.3.3 AERMOD运行流程
    3.4 模型输入参数
        3.4.1 排放源参数
        3.4.2 气象数据
        3.4.3 地面特征数据
        3.4.4 受体点
        3.4.5 其他输入参数
    3.5 污染物浓度分布模拟
    3.6 环境空气中DMF浓度监测
    3.7 研究结果
    3.8 不确定性分析
    3.9 讨论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MF人群暴露水平评估
    4.1 人口分布调查
    4.2 人群出行特征调查
    4.3 质量控制
    4.4 人群暴露评估方法
    4.5 研究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MF与人群健康暴露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5.1 DMF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5.1.1 数据收集
        5.1.2 质量控制
        5.1.3 分析方法
    5.2 DMF暴露与人群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建立
        5.2.1 数据收集
        5.2.2 质量控制
        5.2.3 分析方法
        5.2.4 混杂因素控制
        5.2.5 模型建立
        5.2.6 模型检验
        5.2.7 危险度评估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DMF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6.1 人群对污染物暴露途径
    6.2 人群对污染物的摄入量计算
        6.2.1 通过呼吸摄入量计算
        6.2.2 通过皮肤接触摄入量计算
        6.2.3 通过作物等摄入量计算
    6.3 污染物在暴露介质中的浓度
        6.3.1 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浓度
        6.3.2 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
        6.3.3 污染物在蔬菜、水产品中的残留浓度
    6.4 风险表征方法
    6.5 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2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基本理论
    2.1 环境承载力
        2.1.1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
        2.1.2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1.3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2.1.4 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2.2 环境容量
        2.2.1 环境容量的概念
        2.2.2 环境容量的特征
        2.2.3 环境容量的研究方法
    2.3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关系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社会环境概况
    3.3 PU合成革企业概况
4 DMF排放清单的建立
    4.1 PU合成革生产工艺概述
        4.1.1 湿法生产线工艺
        4.1.2 干法生产线工艺
        4.1.3 后整理工艺
    4.2 PU合成革生产过程中DMF排放量计算
        4.2.1 整治前DMF排放量计算
        4.2.2 现有治理措施下DMF排放量计算
    4.3 现有治理措施前后DMF排放量分析
    4.4 DMF排放清单建立
    4.5 本章小结
5 龙湾区DMF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5.1 环境容量测算步骤
        5.1.1 控制点位及标准的确定
        5.1.2 DMF浓度分布模拟
        5.1.3 企业排放源强调整
    5.2 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6.1 现有治理措施下环境承载力分析
    6.2 降低环境承载率的建议
        6.2.1 减小区域DMF排放量
        6.2.2 增大区域DMF大气环境承载力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DMF排放清单的建立
        7.1.2 龙湾区DMF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1.3 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保护税法》立法评析[J]. 胡耘通. 经济法学评论, 2017(01)
  • [2]兰州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监管研究[D]. 石学伟.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2)
  • [3]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4]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廷. 武汉大学, 2013(07)
  • [5]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杨海恩. 武汉大学, 2013(09)
  • [7]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8]城市气候研究在中德城市规划中的整合途径比较研究[D]. 刘姝宇. 浙江大学, 2012(06)
  • [9]二甲基甲酰胺(DMF)人群暴露评估及其健康风险的研究[D]. 魏玉梅. 浙江大学, 2011(07)
  • [10]龙湾区DMF大气环境承载力研究[D]. 郑滢玥. 浙江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石油化工环保》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