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粮食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一、粮食顺价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有联[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永春,李静,王秀东[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优化,主产区不断北移,黑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粮食功能从仅仅满足温饱的食品过度到工业原材料,再到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手段。对粮食的宏观管理政策则从短缺时期的紧缺管控到逐步市场化的紧平衡管控,再到丰年有余面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应对。同时,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资源紧缺,种粮积极性低,消费增加而质量标准提高以及国际保护主义兴起等众多问题与挑战。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战略安全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主粮的生产将平稳发展,小杂粮品种将得以多样化发展,而技术仍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今后,要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支持企业投资粮食产业,进一步加强粮食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促进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

倪学志[3](2020)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探讨——基于耕地轮作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粮食产量与价格之间按其自身规律发生的负反馈互动关系,使粮食市场表现出来的"两丰一欠一平"与"谷贱伤农"的自身周期规律性可以较好地促成耕地轮作,而政府持续上涨的最低收购价实施打破了粮食市场应该有的一定程度"谷贱伤农"波动特征,进而抑制了耕地轮作。为了促成耕地轮作,需要让市场机制在粮食市场中真正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因此,实现"价补分离"并不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改革的本质,把"价格交给市场来决定"也不是其本质,二者只是前提条件。由于三大主粮具有巨大的刚性需求量以及关税配额制度保护从而替代性极小,导致粮食生产者补贴也是一种变相的价格支持,所以需要考虑"最低收购价+补贴"产生的"组合"干扰市场效应。因此,应取消针对三大主粮的特定品种补贴政策,且最低收购价不能大于粮食生产成本。

邢策[4](2020)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问题是我国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既要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保证有效供给,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安全。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逐年递增,2015年实现“十一连增”,粮食总量达到12428.7亿斤。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出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一书中的测算:到2020年,按总人口数量为14.3亿、粮食消费人均平均水平为409~414公斤计算,我国人口对粮食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基于我国现在的粮食生产能力,国内粮食的供给缺口将达到4000~5000万吨左右,可以看出,粮食缺口问题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粮食持续增产的背后面临着粮食供给的脆弱平衡、强制平衡和紧张平衡。因此,要解决“十三五”期间粮食缺口问题,不仅要通过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供需结构,更要通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并进一步提升粮食产出能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内商品粮食净调出的重要商品粮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发展环境下,黑龙江省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商品粮主产区为实施主体,依托各项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商品粮净调出量,为解决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提供支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当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尤为关键。首先,从农业圈带理论、农业区域专业化理论、空间规划理论入手,对粮食主产区、商品粮主产区概念的进行剖析,并比较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主产区的异同;从投入产出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可以将自然产出能力、要素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政策保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风险抵御能力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将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粮食生产效率、商品粮净调出量、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表征要素。因此,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角度出发,归纳并总结了现行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发现,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现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并提升商品粮净调出量等的情况下,仍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借助于演化博弈分析,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重点粮食生产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理论分析、经验借鉴,选择出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发现,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在依据路径选择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的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分为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及多重相关路径。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实施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发现,所选择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商品粮主产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商品粮净出口量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再次,提出了保障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措施。从粮食主产区共有和商品粮主产区特有的特点出发,提出应从建立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反哺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初步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的理论框架,建立了适合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包括内生路径,外生路径和多重相关路径。其次,根据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及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特点,构建了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所选择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的运行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

吴盛杰[5](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杨婷婷[6](2019)在《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研究 ——以河南省粮食作物托管为例》文中提出在当前“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出现困境的情形下,出现了农业生产托管这种创新形式的规模经营方式,农业生产托管帮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形成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农户参与托管,与托管组织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易合约关系,那么由此引出一个重要问题:农户与托管组织之间,合约是怎样安排的?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农业生产托管合约安排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文以合约作为切入点,研究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探讨合约安排背后的隐含逻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以合约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农业生产托管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论述农业生产托管的产生背景、发展阶段与取得成效。其次,构建合约安排分析框架,决策权配置、收益分配、风险分担是合约安排最基本的三个经济组成部分,进一步指出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内容。最后,以河南省粮食作物托管为例,结合102份托管合约,对托管中决策权配置、收益分配方式、风险分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构建以决策权配置、收益分配、风险分担为基础的合约安排分析框架。第二,在决策权配置方面,农业生产托管是不完全的决策权转移,田间管理权很大程度上由农户向托管组织转移,农资采购权转移程度超过50%,产品处置权仍主要由农户控制。第三,在收益分配方面,存在固定服务费、固定收益、固定服务费+超产分成、固定收益+超产分成四种方式,农户与托管组织能够在托管中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第四,在风险分担方面,由于双方之间的较为松散的合约关系,存在风险分担不合理的现象,自然风险主要由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担方式合约中约定不清,市场风险由农户与托管组织共担的较多。第五,随着农资企业的进入,此一轮的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生产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都还有待观察。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黄丹[8](2019)在《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国内外粮食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粮食安全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湖南省素有“鱼米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美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湖南省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工矿业的发展和扩大,使重金属渗入到土壤和水中,严重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耕地重金属的堆积,进而造成了粮食重金属的污染。而自2013年湖南省爆发了“镉米”危机后,民众一谈“湘米”就想到镉米,湖南省的粮食产业受到重击。湖南省是粮食主产区,也是耕地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全面有效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满足人们对口粮的严格要求,党和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耕地重金属的修复治理。为此,湖南省开展了为期三年(2014-2017)的对长株潭地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治理试点项目。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依托长株潭地区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点项目,该试点项目已结束,目前是后续整理总结阶段,以便全面了解整个试点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后续耕地重金属治理的全面推动做准备。首先介绍了与该试点项目相关的概念,阐述了粮食重金属的来源和其在食物中的限定标准和膳食评估,以及研究粮食重金属污染的意义。而后又研究了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了解了试点期间耕地的重金属污染划分情况和粮食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宏观的数据分析了长株潭地区粮食的生产情况、实地调研了农户对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了解程度和治理意愿、粮库的进销情况和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的收购数量和销售动向。并通过借鉴国外在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的先进的经验,再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建议。

程钢[9](2019)在《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糖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食糖不仅是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必需品,也是医药,饮料和食品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它是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有关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的食糖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上糖产品的同质化是严重的。糖业公司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的竞争,价格竞争仍是重要的竞争手段。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对食糖生产和价格冲击的非传统因素,资本也逐步加入到食糖市场中进行炒作。如果制糖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和实施适合企业的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以BQ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介绍了食糖行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对国际及国内食糖市场的营销情况进行分析。其中,通过数据描述全球食糖产量及消费量,具体分析影响食糖价格的各种因素,研究国内食糖进口情况。分析了BQ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营销手段等具体问题。通过对BQ公司食糖营销的PEST环境分析,以及分析企业的竞争情况,最终为公司制定营销策略。应用STP理论,提出基于4Ps营销策略理论和当前糖市竞争以及公司自身情况的可行营销策略组合。最后,在企业已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上,通过营销团队建设,建立战略协同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建立BQ公司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赵和楠[10](2018)在《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纵观人类发展史,历次重大饥荒事件均导致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经济社会的严重衰退,其教训异常惨烈。也正因如此,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保障粮食安全视为国家安全战略。就中国而言,中国人口众多,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有限,资源“红线”问题不容忽视,同时,受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经营方式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红灯”问题日益凸显,加之供给侧粮食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制约,粮食数量及质量安全中长期仍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就决定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讲,粮食安全的公共品属性、外部性属性及粮食生产的弱质性、基础性决定了政府对其扶持的必要性。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天然构成。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通过实施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以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实践,既有政策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对贸易和生产有扭曲作用的“黄箱”政策规模已临近WTO规定的8.5%的微量允许“黄线”。此外,伴随财政支粮资金规模的不断增长,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财政收入增速正逐渐放缓,2011—2016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25%持续降至4.8%,为近25年来的最低值。因此,面对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及财政支粮的实际困境,未来如何优化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最终保障国家粮食数量、质量安全,则成为本文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本文在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系统描述,进而回顾总结了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对现行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定性评价,随后采用双重差分法(DID)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典型财政政策效果予以检验。结合定性及定量研究结论,比较借鉴国外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最后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除导论所做各项研究准备外,全文基本内容如下:一、深入阐述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文章介绍了粮食、粮食安全及其财政保障政策的概念与衡量,并界定了具体研究范畴,即“粮食”限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这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及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粮食安全”则主要涉及粮食生产环节的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基于生产环节源头性、基础性及关键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粮食产业的弱质性、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及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正外部性为财政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则通过各具体政策的特定传导路径作用于粮食安全。二、系统描述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从总体上看,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且未来粮食安全形势仍就异常严峻。具体讲,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一是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表现在资源承载能力减弱、自然生态环境失衡、比较利益低等;二是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三是口粮需求、饲料用粮需求、工业用粮需求及种子用粮需求引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在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及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共同挑战中国粮食质量安全。三、回顾总结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并定性评价现行财政保障政策的整体成效及主要问题。建国至今,中国财政支粮政策共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这与各时期城乡发展战略、财政体制等密切相关。价格支持政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和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构成当前中国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框架,并促进了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的持续增长,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然而,经过多角度、多地域的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发现现行财政保障政策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机制,加深粮食结构性矛盾,加重财政负担;二是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表现在补贴目录缺乏绿色生产农用机具、部分机具难以适应地区粮食生产实际、补贴方案公布迟缓降低政策效应、“全价购补”增加购机主体支出压力等;三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设计仍以粮食种植面积为补贴依据,忽略了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而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则采取现金直补方式,易造成补贴资金“漏损”,不利于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四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五是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六是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缺位、粮食绿色补贴不足、粮食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滞后等问题;七是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补贴资金供给机制有待调整。四、实证检验财政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效果。运用双重差分法(DID)等研究方法对价格支持、挂钩直补及一般服务支持政策中的部分典型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一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政策实施区粮食市场价格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存在托市效应;二是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从构成上看,农机购置补贴对机耕水平的影响大于机播水平,对机收水平则影响不显着;三是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粮食平均生产成本具有显着负向影响,验证了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四是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威胁指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即财政土地治理投入有助于改善粮食质量。五、比较借鉴美日印三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对美国、日本、印度财政支粮政策演进及现行政策进行梳理、比较后得到如下启示:一是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二是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三是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四是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五是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六、提出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结合国际有益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但长期应逐步推进其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以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同时,还需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二是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包括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以及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三是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应加强财政对农业气象、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财政直接投资等形式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是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通过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多举措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并逐步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以释放财政保障政策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研究视角上,将粮食质量安全纳入研究范畴,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及财政保障政策全貌进行系统描述、评析,克服以往仅从粮食供求视角或单一财政支粮政策视角进行的局部化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二是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不同类型财政支粮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数量安全层面,实证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财政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在质量安全层面,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的逆向衡量指标并对样本省份粮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测算,继而实证检验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由此,以弥补既有成果中实证性成果相对不足的“短板”;三是在学科交叉上,文章实现农业基础学科、农业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学科交叉,尤其在粮食质量安全层面,以农业科学相关原理服务于粮食质量安全指标的构建与财政保障政策效果的检验。本文的不足在于受数据可获性、新旧政策交替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章节仅选择三类财政保障政策中的四项具体政策进行代表性研究,且部分实证过程样本量略显偏少。未来将尝试采用问卷调研所得微观数据并结合新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本文未涉及的其他具体财政支粮政策效果展开深入研究。

二、粮食顺价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食顺价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
    1.1 总产量在波动中稳步增长,单产贡献突出
    1.2 品种结构不断调整,玉米占比大幅增加
        1.2.1 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重不断下降
        1.2.2 稻谷和小麦所占比重先增加后减少,玉米占比在波动中持续增加
    1.3 区域功能划分更加明确,主产区北移
    1.4 粮食供需形势发生逆转,净出口到净进口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的功能变化
    2.1 满足温饱的口粮食品需求
    2.2 从温饱到小康的饲料原料需求
    2.3 国际市场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贸易手段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宏观管理政策的变动
    3.1 紧缺管控政策
    3.2 紧平衡管控政策
    3.3 丰年有余下面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应对
4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1 水土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4.2 种粮收益持续降低,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
    4.3 消费增加,质量标准提高
    4.4 国际保护主义逐渐抬头
5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趋势预测
    5.1 从产业安全到战略安全
    5.2 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
    5.3 主粮稳定生产,小品种多样化发展
    5.4 技术支撑仍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6 未来粮食生产政策建议
    6.1 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
    6.2 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
    6.3 推行知识青年农民支持政策,提高生产者素质
    6.4 支持企业投资粮食产业
    6.5 进一步加强粮食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
    6.6 推动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
7 结语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探讨——基于耕地轮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我国目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耕地轮作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对每种粮食全国总种植面积的影响
    (二)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对每个执行区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
三、目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耕地轮作抑制的机理分析
    (一)粮食市场自身的一定程度的“谷贱伤农”规律可以较好地促成耕地轮作
    (二)持续刚性上涨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打破了粮食市场应该有的“谷贱伤农”波动特征
四、“保供给、促轮作”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措施
    (一)总的原则
    (二)三大粮食主产区不同轮作模式的具体对策

(4)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参照系: 研究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商品粮
        2.1.2 粮食主产区
        2.1.3 商品粮主产区
        2.1.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商品粮主产区研究的基础理论
        2.2.2 投入产出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
        2.3.1 演化博弈的前提假设及指标设定
        2.3.2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演化策略分析
        2.3.3 演化博弈分析结论
    2.4 本章小结
3 现实参照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1.1 美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2 法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3 印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4 荷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1.5 以色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 国内产粮大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分析
        3.2.1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2 山东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3 江苏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4 内蒙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2.5 新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经验
    3.3 对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启示
        3.3.1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及土地规模化经营提升自然产出能力
        3.3.2 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提升要素投入能力
        3.3.3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3.3.4 积极出台支持政策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3.3.5 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3.3.6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及评价
    4.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
        4.1.1 粮食生产自然产出现状
        4.1.2 粮食生产要素投入现状
        4.1.3 粮食生产科技支撑现状
        4.1.4 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现状
        4.1.5 粮食生产组织管理现状
        4.1.6 粮食生产风险抵御现状
    4.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及商品粮净调出现状
        4.2.1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情况
        4.2.2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产出结构分析
        4.2.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商品粮净调出情况
    4.3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1 DEA的基本原理
        4.3.2 DEA的基本模型
        4.3.3 基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4.3.4 基于DEA的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4.3.5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瓶颈分析
    5.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投入总量及效率仍需提升
        5.1.1 粮食数量提升的水土资源承载力日益趋紧
        5.1.2 实行耕地流转及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机制不完善
        5.1.3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
        5.1.4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依然存在短板
        5.1.5 农业科技衔接机制不畅
        5.1.6 财政政策支农力度仍显不足
        5.1.7 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滞后
        5.1.8 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与调动不足
        5.1.9 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5.2 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存在差距
        5.2.1 粮食结构调整过程中保产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
        5.2.2 粮食产业链融合深度不够
        5.2.3 粮食去库存缺少完善的利益补偿与发展互助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及仿真模拟
    6.1 路径选择的目标
    6.2 路径选择的原则
    6.3 内生路径选择
        6.3.1 坚守耕地当量红线
        6.3.2 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6.3.3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6.3.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6.4 外生路径选择
        6.4.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4.2 提升财政支农政策效率
        6.4.3 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6.4.4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6.4.5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6.5 多重相关路径选择
        6.5.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2 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6.5.3 实施粮食生产全球化战略
    6.6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6.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6.6.3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6.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6.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效果仿真模拟
        6.6.6 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
    7.1 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
        7.1.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7.1.2 建立耕地保护联动机制
    7.2 强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实效
        7.2.1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及粮食主销区互助资金
        7.2.2 促进粮食三项补贴改革的落实
    7.3 搭建现代化的粮食流通网络
        7.3.1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7.3.2 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管理
        7.3.3 积极打造立体化的粮食物流网络
    7.4 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7.4.1 建立促进粮食生产主体增收的长效机制
        7.4.2 优先发展商品粮主产区教育事业
    7.5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5.1 扩大公益性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
        7.5.2 促进经营性服务体系内粮食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7.5.3 提升专项服务体系支撑作用
    7.6 完善粮食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
        7.6.1 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7.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7.7 完善配套支持体系
        7.7.1 积极推动商品粮主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7.7.2 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6)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研究 ——以河南省粮食作物托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农业生产托管研究
        2.1.2 合约安排研究
        2.1.3 简要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3. 农业生产托管的起源与发展
    3.1 农业生产托管产生背景
    3.2 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阶段
        3.2.1 农业生产托管的萌芽期(2008年以前)
        3.2.2 农业生产托管的成长期(2008-2013)
        3.2.3 农业生产托管的完善期(2014年至今)
    3.3 农业生产托管取得的成效
        3.3.1 创新实现适度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
        3.3.2 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
        3.3.3 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3.4 小结
4.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分析框架构建
    4.1 合约安排分析框架构建
    4.2 合约安排分析框架解释
        4.2.1 决策权配置
        4.2.2 收益分配
        4.2.3 风险分担
    4.3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内容
        4.3.1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决策权配置
        4.3.2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收益分配
        4.3.3 农业生产托管中的风险分担
    4.4 小结
5. 农业生产托管合约安排的实证分析: 以河南省粮食作物托管为例
    5.1 河南省粮食生产托管的发展概况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描述
    5.3 决策权配置
        5.3.1 农资采购权
        5.3.2 田间管理权
        5.3.3 产品处置权
    5.4 收益分配
        5.4.1 收益分配方式
        5.4.2 不同收益分配方式的特点
    5.5 风险分担
        5.5.1 自然风险分担
        5.5.2 生产风险分担
        5.5.3 市场风险分担
    5.6 小结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农业生产托管合同文本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8)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1.1.2 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
        1.1.3 耕地与粮食安全
        1.1.4 湖南省目前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5.2 文献分析法
        1.5.3 调查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粮食安全的概念
    2.2 粮食质量安全的概念
    2.3 粮食重金属的来源
        2.3.1 耕地污染
        2.3.2 环境污染
        2.3.3 作物的高富集特性
    2.4 粮食重金属污染的限定标准和膳食评估
        2.4.1 限定标准
        2.4.2 稻谷中镉暴露膳食评估
第3章 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和耕地修复试点项目介绍
    3.1 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3.1.1 长株潭地区自然概括
        3.1.2 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特点
        3.1.3 长株潭地区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3.1.4 粮食重金属污染的超标情况
    3.2 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项目相关介绍
        3.2.1 试点范围
        3.2.2 试点内容
第4章 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粮食生产和流通调研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生产角度--粮食生产
        4.1.1 长株潭地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
        4.1.2 长株潭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影响分析
        4.1.3 长株潭十县市区粮食生产销售的调研分析
        4.1.4 长株潭地区耕地重金属修复治理初期农民的销售情况调研分析
    4.2 储存角度调研--粮库
        4.2.1 粮库对重金属污染粮食的收储情况
        4.2.2 关于粮库的进销情况调研
        4.2.3 超标粮食的处置
    4.3 流通环节--米市
    4.4 加工环节--粮食加工企业
        4.4.1 大米加工企业收购销售情况调研
        4.4.2 粮食的销售流向
    4.5 长株潭粮食重金属污染存在的问题分析
        4.5.1 农民对耕地重金属污染了解程度不一、治理意愿不强烈
        4.5.2 仓库超标粮量大,加重地方财政负担
        4.5.3 库存压力大,去库存难度大
        4.5.4 粮食交叉污染问题
        4.5.5 粮食重金属检测问题突出,粮食检测合格率不高
第5章 国外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关于外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经验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欧盟国家
    5.2 国外土壤重金属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第6章 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6.1 关于生产过程中粮食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建议
        6.1.1 加强对土壤的改良,完善“VIP+n”控镉技术模式
        6.1.2 休耕、替代种植并行
    6.2 镉低积累品种筛选与选育,建立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资源库
    6.3 完善粮食流通市场准入规则
        6.3.1 规范粮食经纪人的管理
        6.3.2 加强粮食加工企业间行业联合,开展粮食深加工
    6.4 建立健全粮食质检机制,提高粮食质检效率
        6.4.1 严格控制粮食生产、储存、加工、销售等流通各个环节。
        6.4.2 加强粮食重金属污染来源的监测与分析并建立耕地重金属动态监测系统
    6.5 加强粮库储管体系的建设
        6.5.1 对入库的粮食进行分拣,严格进行分类处置
        6.5.2 完善国粮储管理体系,放开粮食购销过程
        6.5.3 建立粮仓的安全检测体系,完善对粮仓的信息化管理。
    6.6 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为耕地重金属修复治理保驾护航
        6.6.1 政府需为重金属修复治理提供技术、资金支持
        6.6.2 政府发挥其监管作用,监管企业行为
    6.7 科学宣传引导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9)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背景
        1.1.2 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重点
第二章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及营销策略研究概述
    2.1 食糖行业市场概况
        2.1.1 国际食糖市场概况
        2.1.2 国内食糖市场概况
    2.2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情况概述
        2.2.1 国际食糖市场营销概况
        2.2.2 国内食糖市场营销概况
    2.3 食糖行业市场营销策略概述
        2.3.1 产品策略现状概述
        2.3.2 价格策略现状概述
        2.3.3 渠道策略现状概述
        2.3.4 促销策略现状概述
第三章 BQ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BQ公司简介
    3.2 BQ公司市场营销现状
        3.2.1 BQ公司营销团队简介
        3.2.2 BQ公司营销政策及业绩概述
        3.2.3 BQ公司营销策略概述
    3.3 BQ公司食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3.3.1 BQ公司食糖营销问题的阐述
        3.3.2 BQ公司食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归纳
第四章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制定的前提条件
    4.1 BQ公司营销的PEST环境分析
        4.1.1 政治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BQ公司的竞争情况分析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4.2.3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4.2.4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4.2.5 替代品分析
    4.3 BQ公司的总体战略及目标
        4.3.1 BQ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4.3.2 BQ公司总体战略概述
        4.3.3 BQ公司的战略目标
        4.3.4 BQ公司营销战略选择
第五章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的制定
    5.1 BQ公司市场细分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
    5.2 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制定的总体思路
    5.3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产品策略
        5.3.1 市场对食糖产品及品种的需求
        5.3.2 BQ公司的品种组合策略
        5.3.3 BQ公司的品牌及经营策略
    5.4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价格策略
    5.5 BQ公司食糖营销的渠道策略
    5.6 BQ公司食糖营销的促销策略
第六章 BQ公司营销策略保障
    6.1 营销团队建设
        6.1.1 优化营销组织结构
        6.1.2 营销管理层的选拔和培养
        6.1.3 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
        6.1.4 营销业务管理
        6.1.5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6.2 建立战略协同机制
    6.3 人力资源管理
    6.4 企业营销文化建设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思路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粮食的概念
        二、粮食安全的内涵及衡量
        三、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四、本文研究范畴界定
    第二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理论依据
        一、粮食生产的基础产业理论
        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
        三、粮食市场的蛛网模型
        四、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五、粮食安全的正外部性
    第三节 财政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
        一、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的传导机理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的影响机理
第二章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系统描述
    第一节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粮食安全形势当前整体良好但结构性矛盾凸显
        二、粮食安全形势未来依就严峻
        三、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粮食数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国内粮食生产现实约束显着
        二、国外粮食进口风险性增强
        三、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第三节 中国粮食质量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粮食生产环节源头污染日益严重
        二、粮食流通环节过程污染隐患凸显
        三、粮食消费环节终端污染不容忽视
第三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进及评价
    第一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演变过程
        一、财政支粮政策的负向保护阶段(1950-1977)
        二、财政支粮政策的调整过渡阶段(1978-1993)
        三、财政支粮政策的推进完善阶段(1994-2003)
        四、财政支粮政策的全面转型阶段(2004至今)
    第二节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行政策
        一、价格支持政策
        二、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第三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整体成效
        一、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持续增长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着提升
        三、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增强
    第四节 现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扭曲市场,加重粮食结构性矛盾及财政负担
        二、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操作不尽合理
        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执行偏离目标,政策效应弱化
        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差异化不明显,补贴范围有待扩大
        五、缺乏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及粮食加工环节的财政激励
        六、财政重点一般服务支持政策未充分实施
        七、主产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脱离,“粮财倒挂”现象显着
第四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描述
        三、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测算
        三、主产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降本效应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增产效应检验
        三、农业基础设施的粮食降本效应检验
    第四节 财政土地治理投入对粮食质量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粮食质量威胁指数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三、财政土地治理对粮食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财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美国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美国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日本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日本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日本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印度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
        一、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演进历程
        二、印度现行财政支粮政策
        三、印度财政支粮政策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美、日、印财政支粮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一、保留对主粮的价格支持,但应逐步调整以减少市场扭曲
        二、实施“绿色补贴”项目,注重保护资源与环境
        三、注重对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
        四、加大对重点一般服务支持项目的供给
        五、通过立法形式保障财政支粮政策顺利实施
第六章 完善中国粮食安全财政保障政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逐步推进价格支持政策调整转型
        一、短期仍坚持并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二、长期逐步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型,实现“价补分离”
        三、注重粮食生产及流通信息平台建设,助力政策调整转型
    第二节 系统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一、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综合机械化水平
        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鼓励“藏粮于地”和适度规模经营
        三、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减轻粮农风险性损失
        四、深化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五、整合优化挂钩直接补贴政策,扶持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
    第三节 强化实施财政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一、加强对农业气象、水利设施、农业科技等的财政扶持
        二、支持粮食绿色清洁生产,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三、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节 配套改善财政支粮资金供给及管理体系
        一、构建粮食安全责任与成本相统一的补贴资金供给机制
        二、科学管理财政支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财政支农立法体系,保障政策运行规范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粮食顺价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赣南农业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D]. 陈有联.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J]. 王永春,李静,王秀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01)
  •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探讨——基于耕地轮作的视角[J]. 倪学志. 理论探索, 2020(03)
  • [4]商品粮主产区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D]. 邢策.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6]农业生产托管中的合约安排研究 ——以河南省粮食作物托管为例[D]. 杨婷婷.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长株潭地区粮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 黄丹.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BQ公司食糖营销策略研究[D]. 程钢. 广西大学, 2019(01)
  • [10]中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政策研究[D]. 赵和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粮食销售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