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一、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刚[1](2021)在《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经过广泛查阅文献的方式方法,统计近年来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的药物,并对药物的研究药物干预进展进行总结。现如今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研究进展有:VEGF抗体类血管靶向药物、针对VECFR2抑制剂、可溶性VEGFR、小分子TKIs及其他发展迅速的相关药物。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渠道为VEGF-VEGFR信号路径的介导跟有关TME的效果因此,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干预就成了恶性肿瘤干预的重点所在。尤其是在近些年以来,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进步,抗血管药物干预和免疫药物干预及其他靶向药物干预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够为恶性肿瘤患者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时间,与此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抗肿瘤的功效。如阿帕替尼、贝伐单抗以及恩度等药物,在临床抗血管药物干预中的效果显着。但优化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需要明确血管开始正常化至结束正常化的时间窗,该部分内容仍旧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本文旨在总结跟探讨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王剑锋[2](2021)在《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化疗是指南推荐的基础治疗方案,然而很多老年晚期NSCLC患者身体储备较差不能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不得不停止化疗,还有部分患者化疗效果一般,化疗后很快出现进展,因此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线,以冷消融微创治疗为关键节点,具有低损伤、可持续的特点。前期诸多研究结论显示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临床效果较好,然而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研究较少,冷消融联合中药这一治疗模式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是否能够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同时通过总结该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的治法和组方用药,以及作用机制有望进一步优化该治疗模式,增加患者获益。[研究目的]临床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以期为这类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可持续、低损伤的治疗选择;2.总结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3.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规律,探索冷消融术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及适用方药,以期优化该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实验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对比化疗、单纯冷消融和单纯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疗效;2.基于免疫调控和血管生成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临床部分1.倾向得分匹配基线信息:基于多中心肺癌真实世界治疗数据,纳入316例样本,分为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化疗队列,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减少混杂因素匹配87对;2.生存分析:比较两队列中位OS,中位PFS和生存率,COX回归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3.筛选“优势人群”: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4.评价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两队列实体瘤疗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PS评分,不良反应;5.中医证素变化和组方治法研究: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的中医证素变化和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实验部分实验分为实验一和实验二两部分,两组造模、分组及干预相同。1.造模:建立老龄Lewis肺癌小鼠模型。2.分组:分别随机分组40只和45只老龄Lewis肺癌模型小鼠为①模型组,②冷消融联合中药组,③冷消融组,④化疗组,⑤中药组。3.干预:①模型组:仅造模,②联合组:冷冻消融手术和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③冷消融组:冷冻消融手术;④化疗组:腹腔注射顺铂3mg/kg,1次/周,共2周;⑤中药组: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隔天记录体质量并测量瘤径,非中药干预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非化疗干预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非冷消融干预组予切开缝合。4.指标:实验一观察生存期;实验二计算小鼠的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肿瘤生长/转移抑制率,流式检测小鼠脾脏组织CD4+、CD8+、CD4+/CD8+比值;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10的表达;WB检测小鼠肺和肿瘤组织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下文简称“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分别入组96和220例,倾向得分匹配87对,两组中位OS分别为12个月和10.3个月(P>0.05),两组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显着差异(P>0.05)。2.匹配后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中位PFS分别为4.7个月和4个月(P<0.05),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2%和18.4%(P<0.05),联合队列患者PFS>6个月的机会是化疗队列的3倍。3.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①联合队列,LY%是独立保护因素,CCI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②化疗队列,LY%和KPS是独立保护因素,NEUT%,KPS,CCI、NLR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4.优势人群特征:本研究中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优势人群特征:年龄≤80岁且优势与年龄呈负相关;CCI评分≤9;Ⅲb、Ⅲc、Ⅳa期;LY%>20%。5.KPS评分:治疗后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KPS>化疗队列患者KPS(P<0.05)。6.实体瘤疗效评价:联合队列的疾病控制率26.83%>化疗队列13.79%(P<0.05)。7.本次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病性证素虚症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为主,冷消融术后血瘀、阳虚证素显着增加(P<0.05);气虚用黄芪、五味子等;阴虚用麦冬、熟地等,健脾益肾用茯苓、白术等;阳虚用细辛、干姜等;血瘀用乳香、没药、三七等;痰湿用半夏、陈皮等;痰热用川贝母、浙贝母等。8.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与冷冻消融术后契合的新方组合:①乳香,没药,干姜,山楂;②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五味子;③桃仁,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体现温通活血化瘀治法。实验部分实验一1.冷消融联合中药组(简称“联合组”)小鼠平均生存期28d明显高于模型组19d、化疗组22 d(P<0.05);冷消融组24 d、中药组23 d和化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1.体质量:化疗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这三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2.瘤体质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的小鼠瘤体质量均小于中药组和模型组(P<0.05)。3.转移肺结节数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肺转移结节数量多于联合组(P<0.05)。冷消融联合中药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95%、25.85%、22.16%和1.98%,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0%、28.91%、23.67%和34.12%。4.脏器指数: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大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小于联合组(P<0.05)。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组和冷消融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4+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的表达均低于联合组(P<0.05);各组CD8+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CD8+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和冷消融组CD4+/CD8+>1。6.ELISA 检测6.1 IL-2: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2IL-10:各组IL-10的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3IFN-γ:各组IFN-γ的表达>模型组(P<0.05);化疗组和中药组<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P<0.05);7.Western Blot 检测7.1 VEGF和HIF-1α①肺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小鼠VEGF的表达>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肺组HIF-1α表达>联合组(P<0.05),中药组HIF-1α表达>冷消融组(P<0.05)。②肿瘤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VEGF的表达均>联合组(P<0.05)。各组HIF-1α的表达>联合组(P<0.05)。7.2 MMP-2和MMP-9①肺组织:MMP-2:各组小鼠MMP-2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其他各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②肿瘤组织:MMP-2: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研究结论]1.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延缓病情进展、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相当,因此可以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的治疗选择。2.年龄<80岁,CCI评分≤ 9,肿瘤临床分期为Ⅲb、Ⅲc、Ⅳa期,LY%>20%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更适合接受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3.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治法以益气、养阴、温阳、补肺、健脾、益肾等扶正治疗为主线,不同阶段兼顾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祛邪治法,同时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冷消融术后的患者阳虚血瘀证候普遍存在,应重视温通活血化瘀治法。4.冷消融联合温通活血化瘀中药组方在延长生存期,抑制转移方面效果较好,其机制与促进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令狐熙涛[3](2021)在《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菊苣酸在低氧环境中对人BM-EPCs表达HIF-1α和分泌VEGF的影响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为菊苣酸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提供前期体外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BM-EPCs并传代扩增。(2)用不同浓度Co Cl2溶液进行低氧诱导,通过CCK-8法检测BM-EPCs的细胞活力,然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的分泌和HIF-1α的表达,观察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细胞活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情况。(3)在不同浓度菊苣酸溶液作用下,通过CCK-8法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活力的影响,然后通过ELISA实验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分泌VEGF的影响,最后分别采用血管生成实验和黏附实验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血管生成能力与黏附能力的影响。(4)在低氧条件下用菊苣酸溶液处理BM-EPCs,然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菊苣酸溶液对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HIF-1α、AHR及AKT/e NOS等表达的影响。结果:(1)ELISA结果提示低氧可促进BM-EPCs分泌VEGF,且分泌量随Co Cl2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Co Cl2溶液浓度在100、150、200μM时差异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Co Cl2溶液作用下HIF-1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150μM时HIF-1α表达量最高。(2)CCK-8结果显示BM-EPCs的细胞活力随菊苣酸溶液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2.5、5μM的菊苣酸溶液对细胞活力影响较小,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与40μM的菊苣酸溶液可显着抑制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μM菊苣酸溶液抑制作用最显着(P<0.01)。(3)血管生成实验显示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5、10μM菊苣酸溶液后,BM-EPCs的血管生成能力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黏附实验显示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μM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条件下BM-EPCs的黏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ELISA结果提示低氧可促进BM-EPCs分泌VEGF。5、10μM菊苣酸溶液可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分泌VEG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菊苣酸溶液可抑制HIF-1α的表达,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下调;同时激活AHR的表达,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AKT/e NOS总表达量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未见明显变化,但AKT/e NOS磷酸化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下调,且下调作用随菊苣酸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1)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表达HIF-1α和分泌VEGF。(2)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的细胞活力、黏附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3)菊苣酸溶液可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的AKT/e NOS磷酸化表达水平。

王磊[4](2021)在《肿瘤缺氧微环境中galectin-3参与TAM促肿瘤的机制及galectin-3抑制剂靶向TAM抗乳腺癌转移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浸润在肿瘤病变组织中的所有巨噬细胞统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肿瘤中TAM的大量存在往往与肿瘤转移、血管生成增加和预后不良有关。目前针对TAM的肿瘤治疗策略包括清除TAM和TAM的再极化已取得一定进展,寻找出了多个靶点。但是针对这些靶点的策略缺乏特异性或存在严重的副作用,影响了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因此,靶向TAM的治疗需要寻找新的特异性靶点。Galectin-3属于凝集素家族,对β-半乳糖苷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参与了巨噬细胞多种生物学活动,如迁移、凋亡、吞噬和粘附等。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肿瘤组织缺氧区域中galectin-3高表达,而远离此区域的galectin-3表达水平降低。TAM也常常在肿瘤的缺氧区域聚集,获得促肿瘤的特性。这提示肿瘤缺氧微环境中,galectin-3有可能在TAM中表达并参与TAM的促肿瘤作用。那么通过靶向galectin-3干扰缺氧区域中TAM的生存或功能,进而抑制肿瘤的发展,将会是很有潜力的治疗策略。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研究肿瘤缺氧微环境中,galectin-3参与TAM促肿瘤作用的机制及galectin-3抑制剂靶向TAM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具体分为三章内容:1)采用体内以及体外实验考察肿瘤微环境对TAM中galectin-3表达的影响以及调节机制,并研究galectin-3在TAM中的促肿瘤迁移以及血管生成作用。2)采用体内以及体外实验评价galectin-3抑制剂改性柑橘果胶(MCP)对TAM的存活以及极化作用。3)研究抗血管生成药贝伐单抗对乳腺癌组织缺氧以及TAM浸润的影响,采用体内模型评价联合应用MCP提高贝伐单抗抗肿瘤作用的效果和可行性。一、缺氧微环境中TAM高表达和分泌galectin-3促进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揭示肿瘤缺氧微环境对TAM中galectin-3表达的影响及调节机制,并研究galectin-3参与TAM的促肿瘤作用。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经IL-4/IL-13诱导分化的M2型巨噬细胞以及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条件培养基(CM)诱导分化的乳腺癌相关巨噬细胞TAM为体外实验的研究对象,体内模型采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原位接种模型。1)巨噬细胞的极化与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M2细胞和TAM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以及CM共孵育的方法比较常氧与缺氧条件下M2细胞、TAM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血管形成的作用。2)通过建立化学缺氧模型以及物理缺氧模型观察galectin-3在TAM中的蛋白表达、mRNA表达、分泌情况。3)通过siRNA技术干扰galectin-3的表达研究galectin-3是否参与缺氧TAM的促肿瘤迁移、以及血管生成作用。4)通过细胞培养基中外加重组人galectin-3蛋白观察分泌出的galectin-3对HUVECs外泌体的蛋白表达及促肿瘤细胞粘附、迁移功能的影响。5)分别采用多种候选蛋白的抑制剂或激活剂研究缺氧环境下galectin-3在TAM中的表达调节机制。6)采用BALB/c小鼠乳腺癌原位癌模型研究缺氧TAM与galectin-3的关系。结果:1)首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经CM诱导的TAM表达了M2巨噬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CD68和CD163。此外,MTT、transwell、小管形成实验的结果显示与常氧环境相比,缺氧环境下TAM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HUVECs的血管生成的作用更强。2)Western blot、RT-PCR、ELISA以及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可促进M2、TAM中galectin-3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galectin-3的分泌。3)通过siRNA技术干扰galectin-3表达和共孵育模型发现TAM一方面通过分泌galectin-3促进MDA-MB-231细胞增殖、转移、血管拟态,HUVECs细胞的血管形成,另一方面TAM细胞内高表达的galectin-3参与了 TAM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VEGF的分泌。4)Westernblot、RT-PCR、粘附实验以及transwell实验的结果显示外源性的galectin-3可促进HUEVC外泌体中的粘附蛋白ICAM-1的表达,并促进了肿瘤细胞MDA-MB-231的粘附和迁移;Galectin-3对I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是与galectin-3引起的糖酵解水平升高及促进HIF-1α入核有关。5)在TAM表达和分泌galectin-3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Western blot、RT-PCR以及免疫荧光实验的结果显示AKT、HIF-1α、AMPK并不是调节缺氧TAM中galectin-3表达的关键蛋白,缺氧诱导的TAM内galectin-3高表达主要是由缺氧引起的ROS水平升高进而引起NF-κB入核,促进galectin-3的基因转录造成的。6)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间歇式低氧处理BALB/c小鼠可显着促进原位乳腺癌组织局部的TAM浸润及galectin-3的表达,进而瘤内血管形成、肿瘤转移增加,而这种促进作用可被galectin-3抑制剂改性柑橘果胶抑制。结论:缺氧微环境中TAM通过表达和分泌galectin-3促进肿瘤的进展,galectin-3可作为靶向TAM治疗的潜在靶点。二、改性柑橘果胶(MCP)抑制TAM发挥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研究目的:第一部分的研究已经证实缺氧中的TAM细胞内高表达和分泌galectin-3。这部分将以galectin-3的抑制剂MCP为研究对象,考察MCP对TAM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对抗其促乳腺癌转移作用。研究方法:采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经IL-4/IL-13诱导分化的M2巨噬细胞为体外实验的研究对象,体内模型分别采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原位模型以及小鼠乳腺癌4T-1肺转移模型。1)观察不同浓度的MCP在常氧以及缺氧环境下对TAM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2)观察不同浓度的MCP对M2型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的影响。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CP对巨噬细胞M2型标志基因的mRNA水平的影响。4)通过siRNA技术干扰galectin-3的表达,结合特异性抑制剂分子考察MCP的作用机制。5)采用TAM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transwell共孵育模型,以及TAM条件培养基与MDA-MB-23 1或HUVECs共孵育模型检测MCP对TAM促肿瘤细胞增殖、迁移、血管拟态以及血管新生功能的影响。6)采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原位接种模型以及小鼠乳腺癌4T-1肺转移模型,检测MCP对瘤内TAM的影响及抗乳腺癌转移作用。7)采用氯膦酸二钠脂质体清除小鼠体内巨噬细胞进一步确认MCP可通过抑制TAM而发挥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研究结果:1)CCK-8结果显示,MCP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AM的存活。与常氧环境相比,在缺氧环境中MCP对TAM的生存抑制作用更强。2)机制方面,结果发现MCP通过抑制GULT-1转录和表达,进而抑制TAM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最后削弱了 TAM在缺氧环境下的存活。3)流式细胞术以及RT-PCR结果显示,MCP可明显抑制M2极化,而不影响M1极化。4)Transwell以及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CP可抑制TAM的促肿瘤细胞迁移、血管拟态以及血管新生功能。5)在4T1原位癌和转移瘤模型中,MCP可降低瘤组织及肺转移灶中TAM的数量。同时,MCP可显着抑制原位癌的生长和肺转移结节数目。6)采用氯膦酸二钠脂质体清除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后,MCP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显着下降。研究结论:MCP在体内外均能显着抑制TAM的存活与极化状态,从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三、MCP合用抗血管生成药贝伐单抗发挥协同抗乳腺癌作用研究目的:抗血管生成药被报道会加重肿瘤组织内缺氧,促进TAM的浸润,从而促进肿瘤发展。第二部分的研究已经证实MCP可抑制TAM,尤其对缺氧区域中的TAM效果更好。这部分采用小鼠乳腺癌模型评价抗血管生成药贝伐单抗联合应用MCP提高抗肿瘤作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建立BALB/c乳腺癌原位癌模型,观察贝伐单抗对肿瘤组织缺氧、TAM浸润以及galectin-3的表达的影响。2)观察MCP与贝伐单抗合用对肿瘤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以及ELISA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贝伐单抗组小鼠肿瘤内的缺氧、TAM数量、血管生成和galectin-3的表达以及血清中的galectin-3均增加。2)通过测量瘤体积、称瘤重以及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荧光标记的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结果发现MCP与贝伐单抗合用可增强贝伐单抗的抗肿瘤增殖和转移作用。研究结论:贝伐单抗可促进肿瘤中TAM的浸润以及galectin-3的表达,而MCP则可通过抑制TAM协同贝伐单抗发挥抗肿瘤作用。

张俊峰[5](2021)在《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新兴诊疗方法在肿瘤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但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其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4.5~16.6个月。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如单克隆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Tumor vascular normalization,TVN)是被给予厚望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抗血管生成治疗(Anti-angiogenic therapy,AAT)诱导的TVN效应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为联合其他抗肿瘤治疗提高治疗增效提供了一个机会时间窗。然而,血管正常化效应短暂,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增强延长AAT诱导的TVN效应,以期能够改善现有TVN诱导策略,持续提高对抗肿瘤治疗的协同增效作用。无创监测肿瘤治疗响应从而准确识别TVN效应有利于在正常化时间窗内正确指导抗肿瘤治疗实施和对治疗增效作用的评价。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Ktrans能够定量评价血管功能特征,已被北美放射学会定量影像生物标志物联盟推荐作为评价AAT疗效的终点指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MRI,IVIM-MRI)由于可同时定量评价组织微循环和组织间水分子弥散特征,且不依赖外源性钆对比剂(Gd-based contrast agent,GBCA)成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不同定量MRI技术,联合DCE-MRI与IVIM-MRI各自的成像优势有助于提供更丰富的血管功能信息。探究DCE-MRI和IVIM-MRI对肿瘤治疗响应监测和TVN评价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促进TVN策略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原位人源GBM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小鼠模型,探究靶向抑制VEGF和糖酵解激活因子PFKFB3的联合疗法是否能够协同增强TVN效应,并以DCE-MRI和IVIM-MRI监测肿瘤治疗响应的动态变化,分析MRI定量参数与TVN指标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本研究首先采用GEO数据集GSE39221分析BEV治疗前后U87-MG GBM组织PFKFB3表达水平,随后建立224例原位GBM PDX小鼠模型,将其中172例PDX模型随机分为BEV单一治疗组、3PO(PFKFB3抑制剂)单一治疗组、BEV+3PO联合治疗组和安慰剂(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7.0T临床前磁共振成像仪、免疫印迹和组织学染色对PDX模型进行肿瘤大小、PFKFB3表达水平、细胞增殖与凋亡和生存期评价,分析不同治疗干预方案对GBM的抗肿瘤作用。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2天、5天、8天、14天、25天对PDX模型进行组织病理学和1H-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分析,评价肿瘤血管形态学特征、肿瘤缺氧程度、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A,LDHA)表达水平和肿瘤代谢物浓度。采用盐酸多柔比星(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作为化疗药物对52例PDX模型进行不同治疗干预(DOX、DOX+3PO、DOX+BEV、DOX+BEV+3PO),评价DOX在瘤内的富集程度和抗肿瘤作用。采用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蛋白芯片、免疫印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价治疗相关的分子表达特征。2、采用7.0T临床前磁共振成像仪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2天、5天、8天、14天、25天对已建立的172例PDX模型进行DCE-MRI和IVIM-MRI扫描,采用肿瘤区域分割和直方图方法分析肿瘤治疗响应的动态变化,并以影像-组织学指标相关性分析探讨MRI定量参数评价TVN的价值。结果1、GEO数据集分析结果显示U87-MG GBM组织PFKFB3水平在BEV单一治疗后显着增高。此结果在GBM PDX模型中得到一致验证。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进一步显示PFKFB3靶向抑制剂3PO能够有效抑制BEV单一治疗诱导的PFKFB3表达增高,并显着增强BEV的抗肿瘤作用。BEV+3PO联合治疗较BEV单一治疗显着延长了荷瘤鼠生存期(68.5天vs.81天,P(27)0.05),延缓了肿瘤生长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组织学染色分析表明BEV与3PO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得益于持续的TVN增效作用。TVN指标周细胞覆盖指数(Pericyte coverage index,PCI)和基膜标志物collagen IV表达在双靶向联合治疗后2天显着增加,此增高现象持续至治疗后第25天,显着长于BEV单一治疗诱导的TVN效应(治疗后2~14天,P(27)0.05)。双靶向治疗诱导的TVN协同增效作用持续提高了对缺氧、酸性TME的重塑作用,肿瘤缺氧标志物哌莫硝唑和LDH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27)0.05)。1H-MRS进一步发现肿瘤代谢物胆碱峰、脂质峰和乳酸峰明显降低(P(27)0.05)。此外,BEV+3PO治疗诱导的TVN协同增效作用显着改善了DOX的药物递送效率和疗效(P(27)0.05),BEV+3PO治疗组中肿瘤区域DOX的富集程度较BEV单一治疗组更加明显,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和荷瘤鼠生存期显着延长(P(27)0.05)。分子机制上,双靶向治疗下调了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中,作为调控TVN过程的关键因子,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Tie-1表达水平在BEV+3PO处理后显着降低。2、DCE-和IVIM-MRI定量参数显示BEV+3PO诱导的肿瘤治疗响应异质性显着降低,肿瘤区域分割和直方图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中心区和外周区MRI参数变化均较BEV单一治疗组更加显着(P(27)0.05)。MRI定量参数与TVN指标相关性结果表明,DCE-MRI参数Ktrans、IVIM-MRI参数f和D*与肿瘤微血管密度和TVN指标相关关系均显着(P(27)0.0001),Ktrans与微血管密度相关程度最高(r(28)0.7202,P(27)0.0001)。D*与PCI、collagen IV表达和肿瘤缺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65,0.6628,-0.5446,高于Ktrans(r分别为-0.5214,-0.5781,0.4656)。D*与Ktrans相关程度较弱(r(28)-0.4499,P(27)0.0001)。结论1、原位GBM PDX模型中,双靶向VEGF和PFKFB3治疗策略能够协同增强对GBM的抗肿瘤作用和TVN效应,进而持续改善缺氧、酸性TME,可为提高化疗增效提供一个持续的机会时间窗。此策略有利于克服目前TVN效应短暂的局限性,或可作为一个有希望的TVN诱导策略。2、IVIM-MRI参数D*具有很大潜力作为非外源性GBCA依赖的影像标志物有效补充DCE-MRI参数Ktrans评价肿瘤治疗响应TVN效应,有助于促进TVN治疗策略的临床转化及应用,对TVN时间窗内实施治疗决策提供了有价值参考指标。

王一同[6](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王李强[7](2021)在《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ILD-LC)的管理与预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ILD-LC)是少见的,其管理尚未得到充分的描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的ILD-LC人群的治疗和预后。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ILD-LC患者的临床数据来自中国3所医院。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分阶段和分层汇总。分析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一线化疗的疗效和无后续治疗率。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晚期肺癌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184名ILD-LC患者以男性(85.3%)、吸烟(75.5%)、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式(58.2%)、合并基础疾病(67.9%)和ECOG-PS评分为1(65.2%)多见。多数患者为晚期的外周型非小细胞肺癌。ILD-LC的初始抗癌方案主要是化疗,早期肺癌患者以手术为主。3个中心的吸烟状态、基础疾病、ECOG-PS、解剖类型,ILD亚型、肺癌与ILD的诊断时序、抗肿瘤治疗以及肺功能检查等方面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吸烟率、经济、教育和医疗水平的不同可能部分解释了不同区域的ILD-LC特征差异。在抗癌组中经历两次和三次或更多抗癌方案的ILD-LC患者人数分别为78(55.7%)和32(22.8%)。在无抗癌队列中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5个月。而在抗癌队列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手术组中位OS未观察到,综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14.2个月。晚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的中位OS为7.2个月。对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和抗血管生成与OS有关,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肺癌合并ILD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1.年龄、ECOG-PS和肺功能是影响ILD-LC患者是否接受抗癌治疗的主要因素。2.不同中心的ILD-LC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3.不同的临床特征影响了抗癌方案的选择且大多数的ILD-LC患者无法耐受多阶段的抗肿瘤治疗。4.适当的抗肿瘤治疗可以延长ILD-LC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晚期肺癌合并ILD患者,联合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可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

徐磊[8](2021)在《糖皮质激素非受体依赖性抑制肿瘤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临床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广泛用于缓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也用于调节免疫疗法所造成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 AEs)。以往认为GCs对免疫系统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而GCs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似乎与临床上肿瘤治疗中的联合使用是相悖的。以往认为GCs的作用途径主要通过其受体(GR)依赖途径发挥基因组调控模式,而GCs非受体依赖途径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免疫系统正常或者免疫系统激活的机体中阐明GCs在肿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是必要的。通过采用动物模型实验,免疫印迹实验、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围绕着糖皮质激素干预的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Th1和CD8+T细胞),探究在免疫系统正常或者免疫系统激活的机体中GCs在肿瘤进展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构建筛选敲低或者敲除GR(编码基因Nr3c1)的LLC细胞系,经体外增殖实验,体内成瘤实验,荧光定量PCR实验,转录组测序等实验探究GCs非受体依赖途径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免疫正常的C57BL/6小鼠中,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干预的小鼠脾脏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免疫球蛋白重(轻)链可变区(IGH(L)V)基因显着性降低,进一步确证了DEX的免疫抑制作用。在免疫系统正常的C57BL/6荷瘤小鼠中,经不同浓度的DEX干预,发现较高剂量的DEX能显着性降低肿瘤体积,改善血管浸润程度,延长生存期,降低细胞增殖阳性标志物(Ki67,c-Myc)的表达量,促进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免疫检查点PD-1H,属于CD28-B7家族,表达于T细胞表面而抑制其活化。在PD-1H基因敲除免疫系统激活荷瘤小鼠中,肿瘤体积以及细胞增殖阳性标志物(Ki67)的表达量显着性降低,而联合DEX干预,可以更进一步显着性抑制肿瘤进展。经DEX干预的免疫系统正常或免疫激活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与Th1和CD8+T细胞招募、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Cxcl9,Cxcl10,Cd3e,Gzmb,Ifng)表达水平显着性下降。DEX具有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经DEX干预后可以显着性降低免疫正常或免疫激活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糖脂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Glut1,Idh3a,Gpam,Agpat2,Dgat1,Cpt1a,Pnpla2,Fabp1)。体外试验,进一步确证DEX能够显着性降低糖脂代谢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此外,经DEX干预后,可以显着性增加免疫系统正常或者激活荷瘤小鼠血糖含量,而降低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实验表明DEX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抑制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免疫正常或免疫激活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进展;DEX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促进下游靶基因的转录(Klf9,Snai2,Vim)。经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DEX在GR存在或敲除的情况下,均可影响肿瘤细胞的糖脂代谢通路;经q PCR验证发现,Sh-CTL LLC细胞系中给予DEX干预后显着性降低糖脂代谢通路重要基因的转录水平,在Sh-GR LLC细胞系中,经DEX干预后糖脂代谢通路重要基因无显着性差异(Idh3a,Agpat2,Fabp1,Slc27a4,Acadm)而仍显着性降低Glut1,Hk2,Dgat1,Cpt1a的表达。经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DEX不完全依赖GR的作用途径调控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PPAR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而影响肿瘤进展。综上所述,在免疫系统正常或者免疫系统激活的机体中,尽管GCs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h1和CD8+T细胞的活化,但其可以通过不完全依赖GR的作用途径直接阻断肿瘤内部糖脂代谢通路以及影响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PPAR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而抑制肿瘤进展。

肖俊娟[9](2021)在《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联合PD-1抑制剂的增效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背景: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五位。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约90%,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5年生存率仅为13.9%。在过去的十年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有了显着改善,新的治疗方案的出现使其总生存期延长至3年。目前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为化疗,在化疗的基础上加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瑞戈非尼、呋喹替尼以及TAS102是NCCN指南推荐的标准三线治疗,但是三线治疗失败后的许多患者身体状况依然较好,生存愿望强烈,亟需安全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案。甲磺酸阿帕替尼是特异性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抑制剂,被批准用于治疗化疗难治性的晚期转移性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些临床前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阿帕替尼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包括转移性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但相关研究报道有限。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目的是为阿帕替尼后线治疗mCRC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并初步探讨其疗效相关的可能因素,以期寻找新的安全治疗方案,延长mCRC患者的总生存期。研究方法:我们共收集了77例二、三线治疗失败的mCRC患者,其中35例为二线化疗失败、三线接受瑞戈非尼或呋喹替尼治疗失败的患者,三线后接受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另42例患者均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其中18例为二线化疗失败的患者,24例为三线标准治疗失败的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是疾病控制率(DCR)、客观有效率(ORR)、总体生存期(OS)和安全性,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7月1日。结果:1.阿帕替尼在mCRC中二线后应用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1个月,DCR为57.1%,ORR为13.9%,中位总体生存期(mOS)为8.3个月,经逆概率加权分析(IPTW)调整后,阿帕替尼组mPFS为5.0个月,mOS为10.0个月,化疗组mPFS为5.0个月,mOS为10.0个月,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阿帕替尼组PFS与亚组因素:年龄、性别、ECOG PS、原发部位、分化程度、RAS状态、有无肝转移、基线CEA水平无显着的相关性。3.本研究中不良事件(AEs)多为1-2级,3级发生率较低,没有4、5级不良反应,耐受性可。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仅在阿帕替尼组观察到的AEs:末梢神经毒性、心脏毒性是仅在化疗组观察到的AEs。两组共同AEs中,化疗组的恶心呕吐、粒细胞减少、贫血、乏力等发生率均高于阿帕替尼组。结论:阿帕替尼在mCRC的后线治疗中疗效与化疗相当,安全性好,为有化疗禁忌或不愿接受化疗的mCRC患者提供了一种可接受的、安全的、替代性的治疗方案。第二部分甲磺酸阿帕替尼增效PD-1抑制剂抑制结肠癌疗效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阿帕替尼后线治疗mCRC的疗效仅仅是不劣于化疗,但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一种以增强免疫细胞抗肿瘤反应的、新兴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型的结直肠癌中,PD-1抑制剂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效果。然而,对于微卫星不稳定性较低或微卫星稳定(pMMR/MSI-L)的结直肠癌患者,其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文献报道仅仅约有5%的结直肠癌患者为dMMR/MSI-H型,而占结肠癌患者绝大多数的MMR/MSI-L型CRC患者PD-1抑制剂疗效不显着。目前研究证实:与单一疗法相比,联合治疗呈现更高的应答率,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其他肿瘤治疗中诱导协同疗效,而阿帕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在治疗结直肠癌中疗效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pMMR/MSS型结肠癌CT26.WT小鼠异位成瘤模型,并分析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变化,初步探索阿帕替尼协同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内在机制。研究方法:培养并扩增小鼠结肠癌细胞系CT26.WT细胞,将CT26.WT细胞接种至40只雌性BALB/c小鼠右侧腹股沟处,诱导小鼠结肠癌异位移植瘤模型。当小鼠诱导成瘤后,随机分成4组:第一组(IgG对照组)、第二组(PD-1抑制剂组)、第三组(阿帕替尼组)、第四组(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组)并给予相应的不同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每组选取4只小鼠,收集各组小鼠皮下肿瘤计算肿瘤体积,收集各组小鼠肿瘤及脾脏组织,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8+T细胞及DC细胞的比例变化;利用免疫组化观察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变化;分离新鲜肿瘤组织检测mRNA差异表达并进行分析。各处理组6只小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协同抑制结肠癌异位移植瘤生长;联合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最长。2.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上调肿瘤微环境CD8+T细胞及DC细胞比例。3.肿瘤mRNA表达分析证实:联合治疗与阿帕替尼单药相比,血管新生相关基因(Vegfa、Dll3、Pgf、Vegfc、Jag1、Dll1)、抗原递呈和黏附分子相关基因(Clecla、Cd209e)、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基因(Ccr6、1l10、Ccr5、1l16、1l18、Ccrl、Tnf、Ccl17、Ccr7、Ccl22、Ifng、Ccl5、Cx3crl、Ccr2、Cxcll6)、免疫检查点、分子相关基因(Cd80,Pvrt,Tnfrsf9,Cd276,Cd274,Cd200),TLR通路相关基因(Tlr3,Tlr7,Tlr9,Tlrll,Tlrl2)的表达发生变化。通过GSEA分析发现,阿帕替尼组自噬、线粒体吞噬通路富集上调,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Notch通路富集下调。结论:1.阿帕替尼与PD-1抑制剂协同抑制小鼠结肠癌(pMMR/MSS)型异位移植瘤的生长,延长小鼠总体生存期。2.阿帕替尼与PD-1抑制剂联合应用,增加肿瘤内DC及CD8+T细胞的比例,增强抗原递呈能力及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提高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应答。3.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可能通过下调血管新生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抗原递呈和黏附分子相关基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免疫检查点分子相关基因的表达,重塑肿瘤微环境调节肿瘤免疫,进而协同抑制肿瘤的生长。第三部分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例报告研究目的:我们通过构建小鼠结肠癌皮下成瘤模型,初步证实阿帕替尼协同PD-1抑制剂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还需要从临床上观察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及结果:我们收集了2例三、四线后治疗失败后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对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其中1例为老年男性,经组织学证实为直肠癌肝转移,前期多方案多疗程治疗失败后接受阿帕替尼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治疗,两次疗效评估为SD,不良反应为2级高血压、1级手足综合征。PFS为10个月,安全性好。另1例患者为中年女性,诊断为结肠癌腹腔转移,标准三线失败后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两次疗效评估为SD,不良反应为1级高血压、1级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PFS已达11个月,耐受性亦较好。后续仍在继续密切随访监测。结论:2例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但病例数较少,亟需收集大样本的病例为阿帕替尼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mCRC提供获得更多的临床证据。第四部分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实体瘤中诱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研究目的:既往文献报道,在使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了阿帕替尼相关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前面的回顾性研究中也发现了阿帕替尼诱导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了使病人依从性更好,需要充分阐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并提出适当的管理策略。因此,我们进行了扩大样本的为期2年的观察性研究:对服用阿帕替尼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监测甲状腺功能。研究方法:本部分研究收集了从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了阿帕替尼治疗的149名实体瘤患者以及回顾性研究中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42例mCRC患者。本部分研究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结构进行至少24个月或直至死亡的观察及评估。主要研究终点是评估患者阿帕替尼治疗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发生的时间。次要研究终点是发生甲状腺超声结构改变的患者数及阿帕替尼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疾病控制率的相关性。结果:1.64例(39.27%)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21例;10.99%)至临床(43例;22.51%)不等。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有19例(9.95%)。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评分(RADS)4a/4b/4c级的患者有5例(2.62%),1、2、3级的患者有14例(7.33%)。2.共有42名患者(21.99%)出现1-2级疲乏,6名患者(3.14%)出现3-4级疲乏。没有发现疾病控制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的相关性。结论:阿帕替尼增加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

胡敏[10](2021)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抗肿瘤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抗肿瘤潜力。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包括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多靶点TKIs,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和FGFR作为单靶点TKIs的靶点和多靶点TKIs的靶点之一。目前,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ICIs治疗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发挥抗肿瘤协同增效的作用,其中,VEGFR抑制剂与ICIs联合治疗的研究较多,并且已得出肯定的结论,而FGF/FGFR作为VEGF/VEGFR通路的代偿性通路,其研究并不够清晰,因此有必要去分析FGFR抑制剂联合ICIs治疗的抗肿瘤潜力。方法:1.利用STRING蛋白数据库,获取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间的相关性数据。2.利用UCSC Xena和GEPIA数据库,获取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间相关系数,并通过R语言作图。3.利用UALCAN数据库获取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表达情况,并通过R语言作图。4.利用cBioPortal for Cancer Genomics数据库获取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突变信息,并通过R语言作图。5.R语言绘制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ls相关靶点基因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 GO(Gene Ontology)富集通路图。结果:1.泛癌中,VEGFR与FGFR蛋白,VEGFR与PDL1/CTLA4蛋白之间存在广泛的关联性。2.泛癌中,FLT1/KDR/FLT4与FGFR1-4基因间存在广泛且较高的相关性;FLT1/KDR与CD274基因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肝癌中,FLT1/KDR/FLT4与FGFR1-3基因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FGFR1-4与PDCD1/CD274基因间也存在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甲状腺癌中,FLT1/KDR/FLT4与FGFR1-4基因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而FGFR2~4与PDCD1/CD274/CTLA4基因间均呈现负相关性。4.胆管癌、皮肤黑色素瘤、乳腺癌和肝癌中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呈现一致性不等的高表达。5.每种基因在多个癌种中发生基因突变,以及每个癌种中有多个基因发生基因突变。6.FGFR1-4 和 FLT1/KDR/FLT4 富集于 RAS-RAF-MEK-ERK 和 PI3K-AKT 信号通路中。结论:1.在FGFR和免疫检查点基因正相关性较强的癌种中,使用FGFR抑制剂联合ICIs可能具有抗肿瘤协同增效的潜力2.在FGFR和免疫检查点基因高表达的癌种中,使用FGFR抑制剂联合ICIs可能具有抗肿瘤协同增效的潜力3.在FGFR和免疫检查点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癌种中,使用FGFR抑制剂联合ICIs可能具有抗肿瘤协同增效的潜力4.FGF/FGFR活化信号通过激活MAPK和PI3K-AKT两条下游信号通路上调了PDL1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因此使用FGFR抑制剂联合ICIs可能具有抗肿瘤协同增效的潜力。

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VEGF抗体的血管靶向类药物
2 针对VECFR2的抑制剂
3 可溶性的VEGFR类
4 小分子的TKIs类
5 其他

(2)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 肺癌的流行病学
        2. 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
        2.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特征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4.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作用
        5.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6. 中医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与不足
        7. 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中医证素治法分析
    前言
    研究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结果
    研究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
        2.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3.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局部与全身治疗的有机统一
        4. 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
        5. 不同治疗方法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6. 冷消融术后患者的证素变化分析
        7. 冷消融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分析
        8. 临床部分的研究小结
第三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Lewis肺癌小鼠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2.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2. 实验结果
    讨论
        1. 转移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 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是转移的重要机制
        3. “温通活血化瘀”治法抑制转移的理论探讨
        4. 醒消丸是“温通活血化瘀”治法的代表方剂
        5.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抑制转移过程
        6. 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7. 实验部分的研究小结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与不足
    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ECOG和KPS评分标准
附录3
个人简历

(3)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肿瘤缺氧微环境中galectin-3参与TAM促肿瘤的机制及galectin-3抑制剂靶向TAM抗乳腺癌转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简介
        1.1.1 巨噬细胞
        1.1.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1.1.3 TAM与肿瘤缺氧微环境
        1.1.4 TAM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1.1.5 靶向TAM的策略
    1.2 Galectin-3与巨噬细胞的关系
        1.2.1 Galectin-3简介
        1.2.2 Galectin-3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
        1.2.3 Galectin-3在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1.2.4 巨噬细胞来源的galectin-3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缺氧微环境中TAM通过高表达和分泌galectin-3促进乳腺癌肿瘤转移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株
        2.2.2 动物
        2.2.3 试剂
        2.2.4 主要设备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体外实验
        2.3.1.1 M2型巨噬细胞分化实验
        2.3.1.2 TAM细胞分化实验
        2.3.1.3 MDA-MB-231细胞条件培养基的获取
        2.3.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蛋白表达
        2.3.1.5 siRNA转染实验
        2.3.1.6 RT-PCR实验
        2.3.1.7 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
        2.3.1.8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2.3.1.9 细胞增殖实验
        2.3.1.10 Western blot实验
        2.3.1.11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2.3.1.1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实验
        2.3.1.13 提取细胞的外泌体
        2.3.1.14 投射电镜(TEM)
        2.3.1.15 外泌体荧光标记与MDA-MB-231细胞摄取外泌体实验
        2.3.1.16 外泌体中的蛋白提取实验
        2.3.1.17 细胞黏附实验
        2.3.2 体内实验
        2.3.2.1 动物模型
        2.3.2.2 组织免疫荧光
    2.4 实验结果
        2.4.1 TAM的鉴定及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HUVECs的血管形成作用
        2.4.2 缺氧促进TAM中galectin-3的mRNA、蛋白表达以及分泌
        2.4.3 缺氧TAM通过胞内及胞外的galectin-3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
        2.4.4 缺氧TAM促进HUVECs的血管生成作用依赖于细胞内和分泌的galectin-3
        2.4.5 Galectin-3通过诱导HUVECs外泌体中ICAM-1蛋白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黏附和转移
        2.4.6 缺氧条件下TAM上调galectin-3表达依赖于ROS的产生
        2.4.7 小鼠体内缺氧诱导TAM分泌galectin-3,促进乳腺癌转移和血管生成
    2.5 本章讨论
第三章 MCP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发挥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株
        3.2.2 动物
        3.2.3 试剂
        3.2.4 细胞转染试剂
        3.2.5 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难检测抗体
        3.2.6 PCR检测试剂
        3.2.7 试剂盒
        3.2.8 主要设备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体外实验
        3.3.1.1 M2型巨噬细胞分化
        3.3.1.2 细胞增殖实验
        3.3.1.3 乳酸测定
        3.3.1.4 siRNA转染实验
        3.3.1.5 Western blot实验
        3.3.1.6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3.3.1.7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实验
        3.3.1.8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
        3.3.1.9 RT-PCR实验
        3.3.1.10 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
        3.3.1.11 体外血管生成实验
        3.3.1.12 收集TAM细胞条件培养基
        2.3.1.13 M1型巨噬细胞分化实验
        3.3.1.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蛋白表达
        3.3.2 体内实验
        3.3.2.1 动物模型
        3.3.2.2 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实验
    3.4 实验结果
        3.4.1 MCP抑制TAM的存活
        3.4.2 MCP通过减少葡萄糖摄取来抑制TAM的存活
        3.4.3 MCP通过抑制galectin-3和ROS下调GLUT-1表达
        3.4.4 MCP能降低TAM的促乳腺癌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
        3.4.5 MCP抑制缺氧TAM的极化
        3.4.6 MCP的M2极化抑制作用对TAM促肿瘤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
        3.4.7 MCP对小鼠4T1原位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研究
    3.5 本章讨论
第四章 MCP靶向TAM联合抗血管生成药协同抗乳腺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药物
        4.2.2 细胞株
        4.2.3 动物
        4.2.4 免疫荧光检测试剂
        4.2.5 主要设备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模型
        4.3.2 组织免疫荧光
    4.4 实验结果
        4.4.2 MCP合用贝伐单抗协同抗乳腺癌原位生长与转移作用
        4.4.3 Galectin-3参与贝伐单抗诱导的缺氧加重和巨噬细胞浸润
    4.5 本章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外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第三章 靶向抑制VEGF和 PFKFB3 协同增效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
    3.1 引言
    3.2 结果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响应动态变化及肿瘤血管正常化MRI评价
    4.1 引言
    4.2 结果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ILD-LC)的管理与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流行病学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糖皮质激素非受体依赖性抑制肿瘤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小鼠、细胞、菌株、质粒
    1.2 试剂耗材
    1.3 仪器设备
    1.4 实验试剂配方
2 实验方法
    2.1 地塞米松干预免疫正常小鼠模型的构建
    2.2 地塞米松干预免疫正常荷瘤小鼠模型的构建
    2.3 地塞米松干预免疫激活荷瘤小鼠模型的构建
    2.4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
    2.5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苏木素-伊红(H&E)染色
    2.6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IHC)
    2.7 总RNA的提取
    2.8 逆转录
    2.9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10 载体构建
    2.11 载体转化、鉴定及质粒的提取
    2.12 细胞培养与慢病毒侵染建立稳转细胞株
    2.13 免疫印迹
    2.14 CCK8 实验
    2.15 小鼠基因型鉴定
    2.16 荷瘤小鼠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脂(TG)及游离脂肪酸(NEFA)的定量检测
    2.17 细胞周期检测
    2.18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19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经地塞米松干预的免疫正常C57BL/6 小鼠脾脏中IGH(L)V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
        3.1.1 转录组测序分析地塞米松干预C57BL/6 小鼠脾脏中差异基因的表达
        3.1.2 地塞米松干预后显着性降低脾脏中IGH(L)V基因的表达
        3.1.3 小结
    3.2 经地塞米松干预的免疫正常C57BL/6 荷瘤小鼠中肿瘤进展显着性抑制
        3.2.1 地塞米松注射干预后显着性抑制免疫正常C57BL/6 荷瘤小鼠肿瘤的进展
        3.2.2 地塞米松注射干预后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增殖并促进了其凋亡
        3.2.3 小结
    3.3 地塞米松注射干预后显着性抑制PD-1H基因敲除免疫激活荷瘤小鼠肿瘤进展
        3.3.1 PD-1H基因敲除联合地塞米松干预可以显着性抑制肿瘤的进展
        3.3.2 PD-1H基因敲除联合地塞米松干预可以显着性降低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
        3.3.3 小结
    3.4 地塞米松注射能显着性抑制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T细胞的功能
        3.4.1 地塞米松注射能显着性抑制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CD8~+T和 CD4~+Th1 细胞的募集和功能
        3.4.2 小结
    3.5 地塞米松注射能显着性抑制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糖脂代谢重要酶的表达
        3.5.1 地塞米松注射能显着性抑制免疫正常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糖脂代谢重要酶的表达
        3.5.2 地塞米松注射能显着性抑制免疫激活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中糖脂代谢重要酶的表达
        3.5.3 小结
    3.6 地塞米松干预能显着性抑制LLC细胞系糖脂代谢重要酶的表达
        3.6.1 体外试验发现经地塞米松干预后显着性抑制LLC细胞系糖脂代谢重要酶的表达
        3.6.2 小结
    3.7 地塞米松注射显着性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TG和 NEFA的含量而增加血糖含量
        3.7.1 地塞米松注射显着性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TG和 NEFA的水平而增加血糖含量
        3.7.2 小结
    3.8 地塞米松可不完全依赖其受体(GR)作用途径抑制肿瘤进展
        3.8.1 地塞米松干预后显着性升高肿瘤细胞GR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水平
        3.8.2 构建GR敲除的LLC稳转细胞系
        3.8.3 地塞米松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抑制LLC细胞和Hepa1-6 细胞增殖
        3.8.4 地塞米松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抑制免疫正常荷瘤小鼠肿瘤进展
        3.8.5 地塞米松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抑制免疫激活荷瘤小鼠肿瘤进展
        3.8.6 GR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具有抑制肿瘤进展的作用
        3.8.7 地塞米松通过依赖受体作用途径使得 LLC 细胞周期G1/S期阻滞
        3.8.8 小结
    3.9 地塞米松可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促进靶基因转录水平
        3.9.1 地塞米松可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促进靶基因的转录水平
        3.9.2 小结
    3.10 地塞米松不完全依赖其受体作用途径调节肿瘤内糖脂代谢通路
        3.10.1 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3.10.2 地塞米松可调控糖脂代谢等信号通路
        3.10.3 地塞米松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调控糖脂代谢等信号通路
        3.10.4 地塞米松不完全依赖受体作用途径调控糖脂代谢相关通路
        3.10.5 地塞米松不完全依赖受体作用途径调控LLC细胞糖脂代谢通路
        3.10.6 小结
    3.11 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不完全依赖其受体作用途径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而影响肿瘤进展
        3.11.1 地塞米松不完全依赖受体作用途径调控TNF信号通路
        3.11.2 地塞米松不完全依赖受体作用途径调控钙离子和PPAR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
        3.11.3 小结
4 讨论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糖皮质激素(GCs)在肿瘤进展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联合PD-1抑制剂的增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一部分 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后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甲磺酸阿帕替尼增效PD-1抑制剂抑制结肠癌疗效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后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例报告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实体瘤中诱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English article one
    English article two (published)

(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抗肿瘤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方法
    1.1 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
    1.2 相关R语言作图
        1.2.1 数据库获取基因间相关系数、R语言作图
        1.2.2 数据库获取基因表达情况、R语言作图
        1.2.3 数据库获取基因突变信息、R语言作图
        1.2.4 R语言绘制基因富集通路图
2 结果
    2.1 基因间相关性分析
        2.1.1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泛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2.1.2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不同癌种中的相关性分析
    2.2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
    2.3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的基因突变分析
    2.4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3.1 基因间的相关性分析
        3.1.1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泛癌中的相关性分析
        3.1.2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不同癌种中的相关性分析
    3.2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 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
    3.3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的基因突变分析
    3.4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4 结论
    4.1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的相关性
    4.2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 ICIs相关靶点基因在泛癌中的表达情况
    4.3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的基因突变
    4.4 抗血管生成药物和ICIs相关靶点基因信号通路富集
参考文献
综述 缺氧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检查点的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 李茂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5)
  • [2]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D]. 王剑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D]. 令狐熙涛.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肿瘤缺氧微环境中galectin-3参与TAM促肿瘤的机制及galectin-3抑制剂靶向TAM抗乳腺癌转移作用的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1)
  • [5]双靶向VEGF和PFKFB3诱导胶质母细胞瘤血管正常化及MRI评价[D]. 张俊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6]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癌(ILD-LC)的管理与预后研究[D]. 王李强.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8]糖皮质激素非受体依赖性抑制肿瘤效应的研究[D]. 徐磊.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阿帕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联合PD-1抑制剂的增效研究[D]. 肖俊娟. 山东大学, 2021(10)
  • [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抗肿瘤潜力[D]. 胡敏.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