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金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一、关于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1](2022)在《基于“翻转”理念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普遍暴露出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产生对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金融学专业课程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创新改革,将"翻转"理念引入课程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解决课堂教学"痛点"问题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发现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弥补。

罗荷花,黄小红[2](2021)在《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文中认为在分析我国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教学科研不够融合、金融学人才职业适应性不高、办学特色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并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教学科研融合、增强金融学生"应用性"培养、打造办学特色和优势等方面来促进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何婧,任金政,王蕾[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王馨,王营[4](2021)在《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伴随金融科技在金融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人才需求较大,培养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的金融专业人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在总结已有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高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的现状。总结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金融科技在特色金融中的应用等内容;金融学专业教材部分内容可能与现实发展脱节;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待提高;师资配备方面缺乏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知识的教师队伍;金融风险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等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重构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及提升师资团队专业水平、打造金融科技应用实验基地以及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

江世银,张杰,毕清波,翟国[5](2021)在《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是国内外高等院校与金融机构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专业知识全面及时的掌握、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改进、创新能力的动力和源泉等都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是,金融学专业知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从理论知识走向创新桥梁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全面及时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创新活动,全程开展多元化的金融学创新实践竞赛,可以提升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唐靖廷,王汉章,杨墨涵[6](2021)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1]。应用技术学院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只有采用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才能使"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证券投资学"教学现状不良,课程改革具有必要性。"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须注重课堂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向职业技能转化,以及着力培养学生金融专业应用技术的能力和素养,同时也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江丽,李琳,傅娟[7](2021)在《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浅议》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教育部提出"双万计划",金融学专业作为重要的建设专业建设点数量为206个,但目前国内金融学专业在宏观层面存在着专业方向设置不够宽,不同办学定位、不同专业金融学专业教学理念模糊的问题;在微观层面存在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不合理以及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力度不够,因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杨胜刚[8](2021)在《关于加快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实施,是加快推进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高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重视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国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紧迫性和面临的现实困境,对"双万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希望为"双万计划"的有效推进并实现"双万计划"的建设目标提供借鉴。

李诗争,张小雪[9](2021)在《“新经管”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国际比较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新经管"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在于通过办学理念更新、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改变,培养出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背景下,具有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换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经济管理人才。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等方面与罗格斯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比较,提出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对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的建议。

林妍梅,李雅宁,赵睿[10](2021)在《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文中提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专业思政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专业规定性,是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体现。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通过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递进式教学路径,形成了专业思政统领下的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会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达成"四度"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与育人本领。通过课程思政将"公正、平等、诚信"的新金融人才核心素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二、关于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翻转”理念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
    (二)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因材施教
二、翻转课堂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二)翻转课堂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三、翻转课堂在金融学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一)课程内容的适用性问题
    (二)教师专业及教学能力的问题
    (三)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
    (四)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2)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一)形成特色的专业定位。
    (二)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具备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水平。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还不够。
    (二)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三)教学科研还不够融合。
    (四)金融学生人才职业适应性不高。
    (五)办学特色和优势还不够突出。
三、促进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三)加强教学科研融合。
    (四)提高金融学生职业适应性和应用性。
    (五)打造办学特色和优势。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重构实践课程体系
    (二)构建“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
        1. “理论模块”包括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模拟环节
        2. “实践模块”为核心实践环节
        3. “再理论模块”为形成调研报告和问题讨论环节
    (三)采取“同中有异”原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1.实践区域布局
        2.人才培养梯队建设
        3.实践形式安排
    (四)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
    (五)完善实践教学配套设置
三、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
    (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多方面综合发展,培养农村普惠金融后备人才
    (二)多方参与共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四、结束语

(4)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现代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
    (二)以金融科技为背景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三)以开设特色金融研究课程加强育人体系建设的教学改革研究
三、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必要性
    (二)紧迫性
四、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的现状
    (二)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设置缺少金融科技在特色金融中的应用等内容
        2. 金融学专业教材内容可能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
        3. 金融专业实践课程比重有待提高
        4. 师资配备方面缺乏跨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
        5. 金融风险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17]
五、金融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一)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构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三)改进教学模式及提升师资团队专业水平
    (四)打造金融科技应用实验基地
        1. 深化产教研融合平台
        2. 建设以金融科技应用为核心的特色金融实验室
    (五)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

(5)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状况
二、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实践教学的重要影响
    (三)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三、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学专业知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
    (二)从理论知识走向创新桥梁的实践教学普遍流于形式
    (三)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普遍薄弱
四、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全面及时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广泛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创新活动
    (三)全程开展多样化的金融学创新实践竞赛

(6)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含义
        1.1.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1.3校企协同育人(“3+1”)人才培养模式
    1.2 文献概况
    1.3 现有文献缺失
    1.4 本文研究创新
2“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及其成因
    2.1“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概况
    2.2“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 改革措施
    3.1 严格遵循认知规律、教学规律,实施课程组模块化教学任务匹配
    3.2 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目标三者的协同性
    3.3 贯彻能力本位、服务社会办学宗旨,大力推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3.4“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学生全员参与和教师指导
    3.5 采用形成性评价指标,综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3.6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激励机制,鼓励专职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4 研究结论

(7)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内涵
二、国内金融学专业宏微观层面发展现状与挑战
    (一)金融学专业宏观层面发展现状与挑战
        1、金融学专业的方向设置有待进一步放宽。
        2、不同办学定位、不同专业金融学教学应该有所差异。
    (二)金融学专业的微观层面现状与挑战。
        1、金融学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2、金融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3、金融学专业实验平台与实习基地建设。
三、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路径
四、总结
    (一)金融学专业发展要与时俱进,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金融学专业教学要因材施教。
    (二)同一高校内部的金融学专业发展要注重课程设置、师资引进和实验平台建设。
    (三)中外合作办学对高职院校是一个新思路。

(8)关于加快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二、一流金融学专业建设的紧迫性
三、一流金融学专业建设面临的障碍
四、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一流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与政策导向
    2.一流专业教育资源的共享融合与学分互认

(9)“新经管”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国际比较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人才培养方案内涵研究
    (二)关于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与改革
    (四)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安徽财经大学与罗格斯大学金融学培养方案的比较
    (一)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比较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比较
    (三)在培养方案具体实施方面的比较
三、进一步完善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策建议

(10)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融学专业思政的总体要求
2 设计基于OBE理念的金融学专业思政实施路径
    2.1 构建“价值引领”的金融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2 形成专业思政统领下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
        1)深化课程思政,着力“入脑”“入心”。
        2)厚植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
        3)打造第二课堂,营造育人氛围。
3 优化金融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3.1 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找准立足点,让课程思政有高度
    3.2 深度融入专业性知识,抓准着力点,让课程思政有力度
    3.3 有机结合社会大课堂,巧设切入点,让课程思政有温度
    3.4 采用多维度学习评价,把握关键点,让课程思政有效度
4 打造铸魂育人的金融学专业教师队伍
    4.1 专业教师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4.2 专业教师不断增强育人本领
    4.3 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对教师的引导
5 结束语

四、关于金融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翻转”理念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 张晶. 经济师, 2022(01)
  • [2]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J]. 罗荷花,黄小红. 内江科技, 2021(12)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改革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 何婧,任金政,王蕾.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4]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 王馨,王营.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1(12)
  • [5]金融学国家一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江世银,张杰,毕清波,翟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33)
  • [6]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研究[J]. 唐靖廷,王汉章,杨墨涵.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09)
  • [7]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浅议[J]. 江丽,李琳,傅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17)
  • [8]关于加快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的思考——以金融学专业为例[J]. 杨胜刚. 中国大学教学, 2021(08)
  • [9]“新经管”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国际比较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和罗格斯大学为例[J]. 李诗争,张小雪. 武夷学院学报, 2021(07)
  • [10]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 林妍梅,李雅宁,赵睿.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1(03)

标签:;  ;  ;  ;  ;  

金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