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

一、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任妙子[1](2021)在《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与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晓波[2](2021)在《蚂蚁花呗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张钰虹[3](2021)在《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绿色经济”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开启了低碳金融活动,到2005年,欧盟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控制和交易系统,再到2016年《巴黎协定》的签订,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表明关于“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随着我国碳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一方面国家政策层面的减排压力需要企业升级更新技术设备来完成排放指标,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设备的升级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碳配额的提出和应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控排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将企业手中的碳配额盘活,实现碳配额与融资资金的转化。本文基于国际国内碳减排的大环境,提出企业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方案,并以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碳配额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在分析了企业减排融资需求、资产证券化融资优势以及碳配额资产证券化融资可行性的基础上,选取南方航空2021-2025年剩余碳配额作为资产池,对其碳配额资产证券化方案在现金流预测、SPV组建、信用增级及产品定价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并对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市场竞争力以及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广进行了分析,以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碳控排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在对南方航空碳配额进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以碳配额作为资产池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具有基础资产池规模大、质量高、独立性强、未来现金流稳定等特点。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违约风险小、产品收益率较高的优势。将碳配额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有利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困境;促进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升级,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完善碳金融体系,活跃碳交易市场。因此碳配额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在控排企业的融资模式中具有推广优势。

曹聍月[4](2021)在《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效果研究 ——以某央企K公司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ABS步入了新的时期,ABS作为一项融资手段,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央企降低资产负债率成为了一个政治任务,同时,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较多的融资来源于债务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基建类行业的融资问题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问题。应收账款也是该类企业日常运转中的一大难题,将应收账款和融资这两者结合起来对基建类行业的央企应该会起到一个很大的正面的作用和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和作者本人的实习经历,本文首先从五个方面梳理了ABS的相关文献,分别是定义、融资成本、效应、风险以及“出表”,以期能为我国基建类央企提供一些有关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建议。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法以K公司此次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专项计划为案例,从K公司内部收集相关数据,然后从融资成本、效应和风险三个方面来研究了,其对K公司带来的融资效果。经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应收账款ABS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第二,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能够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方式,在短期内得以提升,但是对提升企业营运能力却不一定;第三,达到“出表”的应收账款ABS能间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第四,企业承担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大多都在可控范围之内;第五,K公司的流动负债较大,导致Z值数据过小,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由此得出启示:存在较大量的应收账款和需要大量融资的背景的企业,可以进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国家相关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和规定正在不断完善中,企业可以跟随国家的脚步,把握机会,勇于尝试。

朱楠[5](2021)在《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证券化业务最初兴起于美国,它是一种自主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赋予了公司一种全新的升级融资模式,扩大并增强了非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被公认为20世纪全球最具创新性和代表性的金融技术产品之一。但是人们对该业务的赞誉并没有持续太久,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学者们逐渐重新考虑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对银行风险防范来说是利还是弊。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初发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业务多元化,进而降低风险。但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一金融创新产品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路径和方向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确定性增加。此外,这种影响甚至会危及到银行系统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科学研究仍没有统一的结果。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于2005年首次开展,在危机期间暂停了三年,并于2012年逐步重启。随着我国经济的新形势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创新的推进,使得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成为银行积极推广新业务的途径,也是提高自身风险防控能力的主要表现。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出售资产支持证券的原因和当前的发展趋势,并研究了该业务对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途径。此外,还运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数据进行了系统检验。本文首先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银行经营风险如何受到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影响,对业务运作流程和发行银行的发行动机来源也进行了说明。接着阐释了当前阶段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以及现状趋势,此外也对流动性风险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然后从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降低银行风险的因素和增加银行风险的因素两方面切入,分析资产证券化导致商业银行风险降低或者导致其提高的因素。降低银行风险的要素包括使风险孤立化和迁移风险、提高资金筹集能力、促进资产管理多元化,增加银行风险的因素包括风险转移不完全、流动性扩张失效以及信息不对称。其次本文利用我国64家银行2012-2019年的数据进行了整体回归和逐步回归,并充分考虑到资产证券化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提升或降低可能是存在异质性问题的。因此,应根据银行的性质,总资产规模,借贷增长率和收益率对银行进行分组回归,将研究对象细化拆分,为了检查验证模型的稳健性和适用性,本文采取了着名的GMM模型进行检验和测试。实证结果表明,当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与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均正相关,这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增加银行风险的因素在所有因素中所占比重较大。异质性研究表明,按照银行性质进行分组时,资产证券化业务对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具有十分显着的正向积极的影响,关于流动性风险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但关于对大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所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无显着性;按总资产规模分类的组别中,发现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小规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提升或下降没有显着影响;在按借贷增长率排序分类后的分组研究中,关于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程度仅对贷款高速增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按收益率分组的研究中发现,高收益组的商业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会比低收益组承担更大的信用风险。最后针对研究中所得到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和建议:首先,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加速产品种类创新;其次,建立健全银行新型流动性监管指标,提高监管效率;最后,完善发行和交易市场,营造健康市场环境。

徐文帅[6](2021)在《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文中指出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又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良资产率和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着金融的稳定,因此,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要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而且还要控制不良资产率的上升。近年来,由于我国开始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不断扩大,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也在逐年增长。截止至2020年12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为1.96%,根据原银监会2006年发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可知,银行不良资产率不得高于4%,单看风险监管指标,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率没有达到风险控制标准,但是如果找不到处理不良资产的有效措施,任由不良资产率持续上升,必将增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问题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找处理不良资产的渠道。随着我国银行机构数量的快速扩张,不良资产率的上升,采取传统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模式愈发显得力不从心,积极推动并完善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则是新时期采取市场化手段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首要选择。本文研究的“京诚2018-1”案例,是北京银行推出的一款不良资产支持证券,通过分析该证券在信用增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对今后其他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具有指导意义。为有效分析不良资产增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从资产证券化入手,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现状以及增信现状,并且系统的梳理了增信措施。在此基础上,客观介绍了“京诚2018-1”案例,分析了本案例采用的增信方法,并找出信用增级运用方面的问题,有资产池筛选和分层设计还不完善,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法律法规体系不成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借鉴韩、美两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对策:分散借款人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完善证券的分层设计,增加证券的分层级数,减少层级厚度,减轻次级证券投资者的负担;多运用外部增信手段,成立专门的外部担保机构以及还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法规,为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有益帮助。

吴梦婕[7](2021)在《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控制探讨 ——以京小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小额贷款的规模不断增加,当前面临的新难题是怎样开拓出新的融资渠道以及怎样使资产流动性得到提高,要解决该难题,互联网小额贷款和资产的证券化的结合是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够把小额贷款这类不流通的资产变为可交易的证券,将小额信贷资产盘活,从而确保互联网经济的融资杠杆降低。然而,该方法也有自身的风险,因为互联网小额贷款是资产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渠道,难以保障所得信息的可靠性,所以对于基础资产的违约所承担的风险较高。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监管尚未成熟,目前上市的互联网金融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尚不完善,投资者针对风险难以做出准确的预估,其风险控制一直是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难题。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依托京东金融(现更名为“京东数科”)的风控监测体系,京小贷有效控制住在资产证券化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此外,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资产质量等信息披露较为完善。故本文选取京小贷资产证券化作为研究案例,针对该过程中企业在面临风险时做出的控制机制进行分析,较为典型且现实意义较大,希望本文能够为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实践角度出发,在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概念、风险种类和相关理论基础。通过结合国内外学者们的观点,本文将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种类概括为基础资产风险、重要参与方风险、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其他外部风险四类风险;并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理论、资产重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通过分析,本文揭示京小贷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主要面临三类风险:第一类为基础资产风险,如现金流预测偏差风险、信用破产风险、提前偿付风险等;第二类为重要参与方风险,如参与方未尽职履约风险、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原始权益人道德风险等;第三类为利率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等其他外部风险。为了有效应对这三类风险,本文进一步提出京小贷的相应风险控制措施。首先,京东金融对京小贷产品建立了一整套风控体系以及循环交易结构和实施内部增信措施,从源头上遏制了因小额贷款违约或早偿导致的现金流偏差,有效保证了基础资产池的质量;其次,京小贷建立了破产隔离机制以及不合格基础资产赎回机制,使各环节信息公开透明,有效降低了重要参与方风险;最后,京小贷通过提供高于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持续跟踪监管动态及政策要求,使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顺应政策监管要求的同时对投资者更加具有吸引力。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京小贷优质的基础资产为风险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京小贷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使重要参与方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后,高度的政策敏感是京小贷风险控制的保障。京小贷资产证券化的案例也在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方面为其他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首先,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入池基础资产的质量是资产证券化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企业要想成功实施资产证券化达到融资目的需要保证各环节的信息公开透明;最后,提高对小额贷款行业政策、法律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产证券化中不必要的外部风险。

窦欢[8](2021)在《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探索,早期发展进程较为缓慢。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在金融业开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随着国家不断出台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的管理规定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相关应用指南,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发行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创新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我国企业长期融资倾向于依赖银行信贷,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不仅提高财务风险,也限制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为了有效缓解融资压力,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对广大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操作以提前变现,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形成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满足企业资产管理的诉求。嘉事堂药业是我国医药商业百强前列的大型药企,其与医院客户之间的业务往往采取信用销售方式,流入大量的应收账款,使得流动资金紧张,融资压力巨大。基于此,嘉事堂药业于2017年7月开始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用于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这是应收账款证券化在医药流通行业的重要应用,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理论体系和企业融资体系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为研究对象。本文根据资产证券化和应收账款证券化相关文献归纳,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结合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对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成功因素并提出启示。论文首先根据嘉事堂药业的经营及应收账款状况,详细介绍证券化操作的交易结构及实施过程,对项目实施动因、效果及风险进行深入探讨,认为优质的基础资产、合理的交易结构及服务机构有效参与是应收账款证券化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并且发现应收账款证券化对案例公司的融资成本、资产结构、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最后总结整个过程,并提出合理筛选基础资产,设计精细稳定的交易结构,做好风险防控,以及加强对服务机构监管等建议为其他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提供借鉴。嘉事堂药业是位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百强前列的大型药企,在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资产支持票据项目寥寥无几的背景下,其参与实施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对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推广意义。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为其他企业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助于资本市场上应收账款等资产证券化项目的优化和发展,引导投资者逐步将储蓄资产转向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发展。

孟繁悦[9](2021)在《我国上市公司公告资产证券化的股价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兴起。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得资产证券化在美国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较晚,2005年我国开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试点,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不断增加。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发生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密切相关,为了维护金融稳定我国暂停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2012年我国重启资产证券化业务。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政策,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在小幅回落后恢复增长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了解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开展资产证券化对发行主体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资产证券化的股价效应,有利于发行主体更好地衡量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收益,选择更有利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认识资产证券化,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包括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含义以及分类等。其次,对上市公司发行资产证券化带来的股价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资产证券化公告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发布资产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资产证券化公告是否会对样本的股价产生显着影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以及资产支持票据这三类分别进行检验;对这三类中数量占比较大的基础资产类型分别进行检验,包含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融券债权资产证券化、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资产证券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应收债权资产证券化以及票据收益资产证券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公告资产证券化的股价效应如下:上市公司发布的资产证券化公告给发行人带来了显着负向影响,且在公告日的前四个和后五个交易日均显着。不同类型的资产证券化公告的股价效应不同,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发行企业资产证券化公告对股票价格存在显着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事件公告日前已作出;上市公司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公告对股票价格存在负向影响但并不显着;上市公司发行资产支持票据公告对股票价格存在显着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事件公告日前已作出。从基础资产的分类来看,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基础资产为应收账款的股价效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基础资产为融资融券债权的股价效应显着为正,基础资产为不动产投资信托REITs的股价效应显着为负且其对股价的影响幅度相较于前二者来说更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中,基础资产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股价效应显着为负,基础资产为企业贷款和不良贷款的股价效应为负但并不显着。资产支持票据产品中,基础资产为应收债权和票据收益的股价效应均显着为负。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实际,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的股价效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资产证券化相关制度设计有待完善,真实出售、风险隔离等制度要求需要进一步细化;第二,基础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相关性较强或对入池基础资产的把关不严,若发生违约则会影响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现金流的偿付;第三,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较为复杂且在交易过程中涉及多个交易主体,若其中一个主体发生风险,则会通过交易链条传导到其他相关主体,在金融系统内造成风险的蔓延和传染。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从完善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防控基础资产风险以及加强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等角度对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高睿[10](2021)在《商业房地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研究 ——以金融街CMBS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房地产资产证券化是将房地产企业不流通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益构造和转变成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随着2016年我国“930”新政的出台,房地产融资方式严重受限,逐渐对银行信贷、债券、股份定增、非标等传统途径压缩,房企需要迫切寻求一种新的融资途径和方式,传统的融资模式将逐步向权益性类融资产品进行转化,而资产证券化类融资产品则被作为房地产金融技术创新的主要工具,成为了少量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和激励的房企融资方式之一。在宏观政策调控的巨大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正在步入迅猛发展的轨道,发展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发行标准化资产证券化产品28,749.87亿元。(1)庞大的体量,对政策顶层设计的完善、风险隔离以及市场流动性的保持有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房地产业本身就具备资金密集、市场流动性高和杠杆化程度高的特点,其行业负债率也相对较高。目前房企融资的发展环境虽然有所提升,但仍对其存在着比较多的限制。尤其是以物业租金和运营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房地产,特点是底层资金金额数目大,项目周期长。这就要求有科学的估值模型来对商品的价格进行精确分析,严格保障投融资双方的权益,从而促使社会中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参与到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中来,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发行主体、风险管理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对房地产证券化,特别是商业房地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的价值评估研究相对而言较少。所以,在此次研究中,针对此类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了多个角度的综合性分析。金融街(一期)资产证券化项目作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开展的对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市场交易的一次标杆性尝试,也是当年中国大陆发行规模最大的一项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交易产品,对于促进我国房地产资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在此次研究中,选取“金融街(一期)资产专项支持计划”为实例进行价值评估研究,通过分别计算静态折现现金流量法,期权调整利差法以及静态利差法下基础资产的价值,并着重构建以利率期限结构为主,考虑相关违约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并引入蒙特卡罗模拟的估值模型。最后可以得到三个方法下的该证券化产品的理论价值,比较三者与该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价格差异并分析原因。得出在期权调整利差法下的估值结果之间的差异最小,故期权调整利差法是更适用于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估值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为深化今后此类价值评估应用,本文还基于理论和具体的案例,构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二、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碳配额
        1.2.2 资产证券化
        1.2.3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理论基础
    2.1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2.1.1 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2.1.3 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2.1.4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
    2.2 碳配额基本理论
        2.2.1 碳配额的价值属性
        2.2.2 碳配额的可交易性
        2.2.3 碳配额融资概念
第3章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企业背景
        3.1.2 政策背景
    3.2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2.1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3.2.2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3.3 企业融资需求
    3.4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融资优势
        3.4.1 与直接交易相比
        3.4.2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
第4章 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方案分析
    4.1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结构设计
    4.2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池构建
    4.3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现金流预测
    4.4 构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SPV
    4.5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增级
        4.5.1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的内部信用增级
        4.5.2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的外部信用增级
        4.5.3 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信用增级
    4.6 产品定价
        4.6.1 产品票面利率确定
        4.6.2 定价方法选择
        4.6.3 期权调整利差法定价
    4.7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方案总结
第5章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分析
    5.1 产品风险分析
        5.1.1 系统性风险
        5.1.2 非系统性风险
    5.2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5.3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推广分析
        5.3.1 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广分析
        5.3.2 碳配额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推广分析
第6章 案例启示与对策建议
    6.1 案例启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4)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效果研究 ——以某央企K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贡献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第二节 应收账款ABS融资成本的研究
    第三节 应收账款ABS效应的研究
    第四节 应收账款ABS风险的研究
    第五节 应收账款ABS“出表”的研究
    第六节 文献简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信号传递理论
        三、资本结构理论
        四、优序融资理论
    第二节 机理分析
        一、基础资产现金流分析
        二、资产重组原理
        三、风险隔离原理
        四、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
    第三节 制度背景分析
        一、我国对央企“降两金、降杠杆”的制度要求
        二、我国企业ABS相关政策
        三、我国企业ABS现状分析
        四、我国企业ABS典型案例
第四章 K公司应收账款ABS案例介绍
    第一节 K公司情况简介
        一、K公司基本情况
        二、K公司实施应收账款ABS的背景
        三、K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四、K公司融资现状
    第二节 K公司应收账款ABS产品信息
        一、产品相关方与交易结构介绍
        二、K公司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情况
    第三节 K公司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方式
        一、超额抵押
        二、优先/次级分层
        三、差额支付承诺人差额支付承诺
    第四节 K公司应收账款“出表”分析
        一、判断是否合并特殊目的载体
        二、判断全部或者部分是否适用终止确认原则
        三、判断是否保留收取现金流的合同权利
        四、风险与报酬转移测试
第五章 K公司应收账款ABS的融资效果分析
    第一节 融资成本方面
        一、拓宽融资渠道
        二、融资成本定量分析
        三、融资成本降低原因
    第二节 融资效应分析
        一、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二、对营运能力的影响
        三、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四、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企业风险方面
        一、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及防范
        二、与证券化操作过程相关的风险及防范
        三、其他风险
        四、Z值定量分析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积极影响的相关研究
        1.3.2 消极影响的相关研究
        1.3.3 动态影响的相关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局限性
        1.5.1 创新点
        1.5.2 局限性
2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概况
    2.1 资产证券化概述
        2.1.1 资产证券化开展的必要性
        2.1.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理论
        2.1.3 资产证券化的运行过程
    2.2 我国资产证券化原因与现状分析
        2.2.1 资产证券化的开展原因
        2.2.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3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介绍
    3.1 信用风险
        3.1.1 信用风险概述和度量
        3.1.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
    3.2 流动性风险
        3.2.1 流动性风险概述和度量
        3.2.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
    3.3 本章小结
4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资产证券化降低银行风险的因素分析
        4.1.1 风险孤立与转移
        4.1.2 提高资金筹集能力
        4.1.3 促进资产管理多元化
    4.2 资产证券化增加银行风险的因素分析
        4.2.1 风险转移不完全
        4.2.2 流动性扩张失效
        4.2.3 信息不对称
5 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实证研究
    5.1 模型选择和应用方法
        5.1.1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5.1.2 模型选择
        5.1.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5.1.4 变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5.2 实证研究
        5.2.1 资产证券化程度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5.2.2 资产证券化程度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5.2.3 异质性检验
    5.3 稳健性检验
    5.4 结论与建议
        5.4.1 研究结论
        5.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6)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
        1.3.2 信用增级问题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资产证券化概述
    2.2 不良资产证券化概述
        2.2.1 不良资产界定
        2.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现状
    2.3 信用增级的概述
        2.3.1 信用增级理论
        2.3.2 信用增级的方式
        2.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增信现状
第3章 “京诚2018-1”案例描述
    3.1 案例背景
    3.2 案例基本情况
    3.3 案例内容介绍
        3.3.1 参与主体情况介绍
        3.3.2 交易过程
第4章 “京诚2018-1”增信方式与存在问题分析
    4.1 “京诚2018-1”增信方式分析
        4.1.1 证券产品设计
        4.1.2 资产池设计
        4.1.3 偿付机制设计
        4.1.4 外部信用增级
    4.2 “京诚2018-1”信用增级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基础资产借款人集中度高
        4.2.2 分层设计单一
        4.2.3 外部信用增级运用较少
        4.2.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第5章 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对策
    5.1 完善资产池筛选
    5.2 完善分层设计
    5.3 创新信用增级方式
        5.3.1 多运用外部增级措施
        5.3.2 培育合格外部担保机构
    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控制探讨 ——以京小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
        1.2.2 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种类研究
        1.2.3 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2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2.1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1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1.2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2.1.3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类型
    2.2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种类
        2.2.1 基础资产风险
        2.2.2 重要参与方风险
        2.2.3 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
        2.2.4 其他外部风险
    2.3 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3.1 风险管理理论
        2.3.2 资产重组理论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京小贷资产证券化案例介绍
    3.1 京小贷基本情况简介
        3.1.1 京东金融的发展
        3.1.2 京小贷业务简介
    3.2 京小贷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内容
        3.2.1 产品要素
        3.2.2 相关主体
        3.2.3 交易结构
        3.2.4 信用增级
    3.3 京小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介绍
        3.3.1 选定基础资产并组建资产池
        3.3.2 设立特殊目的机构并实现基础资产真实出售
        3.3.3 聘请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级与信用增级工作
        3.3.4 发行证券并管理后续交易
4 京小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
    4.1 基础资产风险
        4.1.1 信用违约风险
        4.1.2 提前偿付风险
        4.1.3 现金流预测偏差风险
    4.2 重要参与方风险
        4.2.1 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
        4.2.2 原始权益人道德风险
        4.2.3 参与方未尽职履约风险
    4.3 其他外部风险
        4.3.1 利率波动风险
        4.3.2 政策、法律风险
5 京小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措施
    5.1 针对基础资产风险的控制措施
        5.1.1 建立风控体系与信用増级降低信用违约风险
        5.1.2 建立循环交易结构降低提前偿付风险
        5.1.3 采用优先级分层降低现金流预测偏差风险
    5.2 针对重要参与方风险的控制措施
        5.2.1 采取破产隔离制度降低原始权益人破产风险
        5.2.2 建立不合格基础资产赎回机制降低道德风险
        5.2.3 及时披露信息降低未尽职履约风险
    5.3 针对其他外部风险的控制措施
        5.3.1 提供更高收益率降低利率风险
        5.3.2 提高政策敏感性降低政策风险
6 研究结论和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优质的基础资产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6.1.2 透明的信息披露是风险控制的重点
        6.1.3 高度的政策敏感是风险控制的保障
    6.2 启示
        6.2.1 合理采用信用增级措施与破产隔离机制
        6.2.2 灵活运用循环购买交易结构
        6.2.3 增强证券化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信息透明度
参考文献
致谢

(8)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1.2.2 应收账款证券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
        2.1.1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2.1.2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1.3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
    2.2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2.1 现金流分析理论
        2.2.2 资产重组理论
        2.2.3 风险隔离理论
        2.2.4 信用增级理论
3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概况
    3.1 嘉事堂药业基本情况
        3.1.1 嘉事堂药业简介
        3.1.2 嘉事堂药业经营及现金流状况
        3.1.3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状况
    3.2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3.2.1 国家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3.2.2 证券市场蓬勃发展
        3.2.3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适用性
    3.3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实施过程
        3.3.1 产品基本情况
        3.3.2 基础资产情况
        3.3.3 信用增级方式
        3.3.4 交易运行流程
4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动因、效果及风险
    4.1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动因分析
        4.1.1 未来发展资金需要
        4.1.2 拓宽现有融资渠道
        4.1.3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4.2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效果分析
        4.2.1 降低融资成本
        4.2.2 调节资产结构
        4.2.3 提高营运能力
        4.2.4 改善盈利能力
    4.3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
        4.3.1 与基础资产相关的风险
        4.3.2 交易风险
        4.3.3 投资风险
5 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证券化总结与启示
    5.1 案例总结
    5.2 案例启示
        5.2.1 应收账款证券化需要合理筛选基础资产
        5.2.2 应收账款证券化需要设立合理有效的交易结构
        5.2.3 应收账款证券化需要做好风险防控措施
        5.2.4 应收账款证券化需要加强对服务机构的监管
6 结论、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我国上市公司公告资产证券化的股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
    2.1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2.2.1 信贷资产证券化
        2.2.2 企业资产证券化
        2.2.3 资产支持票据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股价效应的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事件及窗口的确定
    3.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4 模型设计与显着性检验
第四章 资产证券化公告股价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检验与结果
    4.2 分类检验
        4.2.1 不同监管主体的资产证券化分类检验
        4.2.2 不同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分类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
        5.2.2 防控基础资产的风险
        5.2.3 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0)商业房地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研究 ——以金融街CMB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产证券化研究
        1.2.2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研究
        1.2.3 资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创新点
第2章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及其价值评估相关理论
    2.1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及风险
        2.1.1 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
        2.1.2 房地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2.2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方法
        2.2.1 成本法
        2.2.2 市场法
        2.2.3 收益法
        2.2.4 价值评估方法优劣分析
第3章 国内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3.1 国内商业房地产开发投资现状
    3.2 国内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市场现状
        3.2.1 国内发行市场现状
        3.2.2 行业分布特点
第4章 商业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4.1 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4.2 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4.2.1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4.2.2 提前偿付模型
        4.2.3 违约模型
    4.3 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引入
第5章 金融街一期CMBS价值评估分析
    5.1 案例简介
    5.2 现金流分析
        5.2.1 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
        5.2.2 风险预测
    5.3 价值评估
        5.3.1 估值模型的基本假设
        5.3.2 不同方法下的估值过程
        5.3.3 评估结果对比及分析
    5.4 证券化后收益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不足
        6.2.1 研究建议
        6.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与模式优化研究[D]. 任妙子.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2]蚂蚁花呗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及对策研究[D]. 李晓波.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3]南方航空碳配额资产证券化分析[D]. 张钰虹.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融资效果研究 ——以某央企K公司为例[D]. 曹聍月.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D]. 朱楠. 浙江大学, 2021(10)
  • [6]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京诚2018-1”为例[D]. 徐文帅.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7]互联网小额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控制探讨 ——以京小贷为例[D]. 吴梦婕.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8]嘉事堂药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研究[D]. 窦欢.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9]我国上市公司公告资产证券化的股价效应研究[D]. 孟繁悦.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商业房地产证券化产品价值评估研究 ——以金融街CMBS为例[D]. 高睿.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