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航拍电影解读旧中国

二战航拍电影解读旧中国

一、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君[1](2018)在《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文中提出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空间考古学的快速发展,其应用涉及到考古研究的方方面面,并且越来越深入。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为遥感考古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中国地貌类型多样复杂,遗址的赋存环境不尽相同,空间考古也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本文研究对象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太湖流域优良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马家浜、崧泽、良渚等具有典型性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文化,虽然已经发现了很多代表性的遗址,但仍然有大量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深度、形状、尺寸等方面的改变,导致部分遗址被埋藏于农田中、现代建筑之下,难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探测,空间信息技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困难,从而更好地展现古遗址的演变和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探讨了空间分析方法和多源遥感数据在古遗址研究中的应用。首先从遗址的空间位置特征入手,挖掘遗址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分析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构建最大熵模型预测遗址分布的概率,评价不同环境变量对遗址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选取随机样本和AUC评估模型精度。然后针对遗址分布可能性较高的区域,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多源遥感数据,开展基于数据融合、光谱指数、线性正交方程和空间自相关的遗址探测研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遗址空间探测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最大熵模型可有效用于太湖流域的遗址预测,能准确预测遗址分布的可能性,历史影像、超高分辨率影像、Sentinel-2A在古遗址、古墓葬和古河道的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最后将空间预测结果、多源遥感探测结果结合地质地貌资料分析遗址古环境变迁,定量评价良渚遗址群周边土地可利用情况,分析良渚文化发展与河流变迁之间的关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的空间地理特征,将最大熵模型应用于遗址预测,同时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次提出了太湖流域考古遗址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探测体系,构建了服务于考古保护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遗址识别体系,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张多勇[2](2007)在《遥感技术在考古界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遥感技术视野广阔,能使我们对古代遗址蕴涵的古地理、古环境以及古代社会的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成为考古学的新手段。近年来,我国通过介绍遥感技术,普及了遥感知识;遥感技术应用于考古,推动了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遥感考古在我国的应用成果进行了综述。

赵屹[3](2003)在《从二战航拍片“回归”看美国的档案利用》文中认为2002年6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回1.1万张“二战”期间有关中国大陆的航拍照片。在档案工作者的眼里,这是一次规模较大的跨国档案利用活动。通过对这次活动的深入了解,我从实际利用者的角度对美国的档案利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杨林[4](2003)在《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半个世纪前拍摄的早期航片保存了未受现代城市快速发展破坏的原始地表状态及遗迹景观,为考古学家从事考古挖掘、勘探与文物保护提供了许多珍贵的信息资料。中国学者在获悉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中国大陆航片及卫星影像资料后采取紧急行动,2002年6月,第一批1.1万张珍贵航片终于运回中国。暂不论这些档案照片对自然地理、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和土地规划研究保护以及对军事专家们有多大的帮助,仅仅就人文历史、文物考古、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无可代替的学术研究价值。

杨林[5](2002)在《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文中研究表明

二、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遥感考古发展
        1.1.2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趋势
        1.2.1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2 考古特征遥感识别研究
        1.2.3 太湖流域空间考古研究
    1.3 选题意义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域
    2.2 主要数据源
        2.2.1 Corona
        2.2.2 历史航片
        2.2.3 Landsat
        2.2.4 Aster
        2.2.5 SPOT
        2.2.6 QuickBird
        2.2.7 Sentinel-2A
        2.2.8 考古专题资料
        2.2.9 其他专题数据
    2.3 主要内容
        2.3.1 遗址空间特征分析
        2.3.2 太湖流域遗址预测模型构建
        2.3.3 考古弱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2.3.4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考古分析与环境变迁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数据预处理
    3.2 数据融合
    3.3 空间特征信息提取与分析
    3.4 空间预测
    3.5 多时期影像分析与判读
    3.6 影像增强
        3.6.1 光谱指数
        3.6.2 空间自相关
第4章 太湖流域遗址空间预测
    4.1 太湖流域遗址环境特征空间分析
    4.2 遗址预测模型
        4.2.1 基础图层
        4.2.2 环境变量相关性分析
        4.2.3 基于最大熵的遗址预测
        4.2.4 模型评估
        4.2.5 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
        4.2.6 预测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征探测
    5.1 良渚遗址多源影像对比分析
    5.2 相同传感器不同时间对比探测
    5.3 数据融合
        5.3.1 基于SPOT5影像融合的考古目标特征提取
        5.3.2 基于WorldView2影像融合的考古目标特征提取
        5.3.3 后处理考古特征识别
    5.4 波段计算
        5.4.1 光谱指数
        5.4.2 线性正交方程
    5.5 空间自相关
        5.5.1 Aster空间自相关分析
        5.5.2 历史影像自相关分析
        5.5.3 QuickBird空间自相关分析
    5.6 小结
        5.6.1 空间分辨率
        5.6.2 成像时间分析
        5.6.3 光谱信息
第6章 新石器时期遗址考古分析
    6.1 太湖流域遗址空间特征挖掘
        6.1.1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统计
        6.1.2 遗址地理趋势分析
    6.2 良渚遗址群的考古分析
        6.2.1 可视域分析
        6.2.2 良渚古城遗址域分析
        6.2.3 良渚遗址群土地利用情况
    6.3 东苕溪改道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与讨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与不足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遥感技术在考古界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遥感考古知识普及
2 遥感技术在国内外考古界的应用现状
    2.1 遥感考古在国外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在我国的起步应用
    2.3 近年我国利用遥感技术取得的成绩
        2.3.1 内蒙古地区的遥感考古
        2.3.2 河南省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古城遗址
        2.3.3 安徽省古遗迹遥感调查
        2.3.4 上海地区古遗址遥感探测
        2.3.5 浙江土墩墓遥感考古
        2.3.6 陕西对秦始皇陵地宫的遥感探测
3 遥感技术应用的前景
    3.1 购买历史航拍片将推动我国遥感考古的发展
    3.2 数字化历史地图的编制和中国历史地理GIS的创建已提上日程
4 结束语

(4)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解密中国大陆航片
日军航拍片如何移交美国
美国的档案保密制度外松内紧
日军航拍的重点是平汉、京沪沿线
数十年的“改天换地”已使历史遗迹面目全非

(5)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解密中国大陆航拍片
日军航拍片如何移交美国
美国的档案保密制度外松内紧
日军航拍的重点是平汉、京沪沿线
数十年的“改天换地”已使历史遗迹面目全非
发掘被束之高阁的我们自己的航拍资料

四、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空间分析与遥感探测研究[D]. 于丽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2]遥感技术在考古界的应用进展[J]. 张多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7(02)
  • [3]从二战航拍片“回归”看美国的档案利用[J]. 赵屹. 北京档案, 2003(01)
  • [4]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J]. 杨林. 北京档案, 2003(01)
  • [5]二战航拍片 解读旧中国[J]. 杨林. 档案, 2002(06)

标签:;  ;  ;  

二战航拍电影解读旧中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