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塔,6 King Street Pier

北塔,6 King Street Pier

一、国王大街码头6号地北楼(论文文献综述)

向往[1](2021)在《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20世纪早期(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北京为中心视角展开,来考察当时中国艺术市场的空间和结构关系,探讨不同区域艺术品市场的特点与范围,以及其相互间的交流和连接。从时间维度来看,20世纪早期是我国艺术市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里,中国的艺术创作、传播、交易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出现了更加独立与专业化的艺术中介、公开化的鉴赏,以及全球化的艺术品流动等。从空间维度来看,北京地区的艺术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交易模式和艺术生态,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本文在具体的研究中试图规避传统历史研究的“时间叙事”方法的不足,而是从区域史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计量、叙事和文本解读等手段,来研究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当中是否存在空间区域范围的划分?不同区域的艺术市场是否存在着层级关系?可以看到,一方面,全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古玩正在以各种方式、途径向北京聚集,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品供给;另一方面,北京又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流向全世界的集散地,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的庞大购买力推动着北京艺术市场的繁荣。在这种跨区域的全国、全球的商业活动中,艺术品的流转也带来了鉴赏、创作观念的交融,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因而,在20世纪早期全球的艺术品交易网络中,北京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刘清越[2](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刘菲菲[3](2018)在《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在潮汕地区出现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国画家群体,他们形成于中国近代文化、艺术思潮大变革时代,他们继承中原传统文化及文人画风,又不断吸收各家各地所长,开创了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潮汕国画绘画时期。这一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数众多,人才辈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时间流逝,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没得到应有的关注。地域特点明显、画家群体庞大、绘画风格独特的潮汕地区绘画群体,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的潮汕国画与当时占据广东主导地位的岭南画派是比照关系,并非从属关系,它几乎不受岭南画派影响,但长期以来却被很多人误解其为岭南画派的分支。对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家群体的艺术发展过程和绘画风格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挖掘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有裨于广东绘画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任何人文学科都需要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并加以继承和弘扬。中国画艺术亦是如此。本研究以民国时期为背景,以潮汕地区本土国画家、国内其它地区潮汕籍国画家、海外潮汕籍国画家组成的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美术学以及多学科交叉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刻剖析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形成的多元文化背景及其对传统文人文化气质的继承与创新,进而归纳总结出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的群体结构、主要思想以及艺术特征。研究内容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分析民国时期潮汕地区特殊的文化土壤,阐述该地区国画家群体的传统文化底蕴。潮汕人多为历代从中原南迁的名门望族的后裔,随着中原人口的逐渐南迁,先进民间工艺的技术也被带进潮汕地区,经过承袭与推陈出新,极具地方特色,自成一派,为达官贵人家中必不可少的陈设,也是文人墨客附庸风雅的应景之物。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承传性,又有明确地域特征的潮汕民间艺术。受此影响,潮汕国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几乎没有受过战乱的影响,在此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得以较完整的保存,经过继承、融合与创新,形成了潮汕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潮汕地区国画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文与环境基础。第二部分,分析潮汕地区画家群体的内在结构及组成。大致分为本地师徒关系、外出求学回归、国内各地及海外发展三部分。他们延续所学画风,并结合本土文化艺术,注重笔墨、讲究绘画格调,国画家个体之间既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又有其独特的绘画个性。为了记录与尽可能呈现潮汕地区艺术与文化面貌,主要选取了潮汕本土国画家、国内其它地区潮汕籍国画家、海外潮汕籍国画家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对他们的创作思想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如:坚守“仿古”与文人画的佃介眉、饶宗颐等;从外地学成归来的科班生王显诏、林受益、刘昌潮、王兰若等;从潮汕地区走出去有谢海燕、陈大羽、黄独峰、罗铭等;一直坚守儒家文化和潮汕家乡习俗的境外潮汕籍画家孙星阁、陈文希等。通过对他们的个案研究,达到对整个群体共性的探讨。第三部分,重点梳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演变。其演变发展表现出渐进性、阶段性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其群体特征和艺术特色,更佐证了潮汕地区国画家不断发展壮大、人才辈出的因果关系。同时,守护并继承中原文化的潮汕地区国画家,其绘画作品体现了潮汕地区特有的审美情操和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时间为线索,可以看到民国早期潮汕地区国画的先行者继承传统法度、讲究绘画程式、不断推陈出新,融合地域文化,积极参与民间美术活动,延续传统文脉传播,中国画得到快速发展,形成民国后期的群英荟萃、争奇斗艳的绘画局面。这种欣欣向荣大气象的主要成因是:潮汕地区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好,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教育是以传承传统文化思想为主导,同时积极兼容其他文化;人们思想观念形成的氛围和影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人画家高洁的精神。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绘画特征。潮汕文化主要来源于本地潮汕“土着”的文化和南迁的中原文化及舶来文化(东南亚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大融合。受不同文化与环境影响,民国期间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无疑与潮洲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出其国画家群体重要的艺术特征:作品创作语言上,透视中原文化,展现出独有的艺术特质,笔墨追求传统格调,画风品味特色鲜明。在创作题材上,彰显地域文化,取材于本地民风民俗,并大量吸收民间艺术养分。在艺术传承上,注重承传宗祠美术创作对绘画传承的影响,积极参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积极传播新美术思潮,艺术思想相对活跃,绘画创作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之中,在整个近代中国美术新学兴起之时,与当时中华民族美术大发展相呼应。第五部分,阐释潮汕国画家群体在当代中国画史上的成就与影响。中国近代绘画发展是继承传统中西融合的大时代,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构建地域独特画风,身体力行探索潮汕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化的途径,追求正统笔墨传统和人文精神,硬朗俊逸,适淡自甘,雅俗共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人画家高洁自清的精神,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数众多,并不断发展壮大,群星璀璨,建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时期,代表了当时潮洲绘画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时期。虽然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期国画家的成长发展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人才辈出,同时重视下一代绘画人才的培养,为广东画坛及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揭开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尘封的历史,让人们了解曾写下辉煌灿烂篇章的潮汕国画家群体文化传承的经验和做法,对当代画坛的百花争艳和社会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罗兴姬[4](2018)在《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文中认为明清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型公共建筑类型,明清江西会馆是明清时期江西地域建筑文化向外传播的建筑载体。对于明清会馆建筑原型、类型和建筑形制的研究能够填补相关建筑类型学研究的空缺,厘清会馆建筑类型的建筑特征。对于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的研究,能重新挖掘发现明清江西会馆的建筑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以新的视角切入江西地域文化研究,对现有江西会馆建筑的遗存保护提供历史理论支持,同时为当今的流动人口公共活动中心、商业类型建筑、慈善公益性建筑场所提供一些建筑设计上的理论启示。本文基于全国性的研究视野梳理统计江西会馆建筑在全国的空间分布,确定了江西会馆建筑分布的特征和规律。在动态研究上,通过建筑文化传播性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江西本土地域建筑文化和他乡江西会馆建筑之间的动态关联,在概念上通过“原乡”和“他乡”的空间文化概念,“原型”和“类型”建筑概念,予以实现。在静态研究上,从会馆建筑类型的“普遍性”和江西会馆建筑的“特殊性”两条线索两个方面并行论述分析江西会馆不同的建筑类型。“普遍性”对应会馆建筑的典型特征,“特殊性”对应江西会馆的地方性特征。对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具体深入研究上,本文从“士农工商”四民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不同人群和会馆建筑类型之间的关联和类型之间的区别。本文分析确定了会馆建筑的历史演变分期以及在全国背景之下江西会馆的建筑历史演变特点。确定全国会馆空间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江西会馆在全国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分布规律。文章确定了会馆建筑类型的原型体系,为起源原型、普遍结构原型和祠庙原型。会馆的起源原型和普遍结构原型确定了会馆建筑类型的基本建筑形制,而祠庙原型则为江西会馆建筑类型在他乡建设最重要的实体参照。文章确定了明清会馆三种(士绅会馆/工商会馆/移民综合会馆)建筑类型的基本建筑功能和特征,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江西会馆建筑的三种类型的建筑形制布局和建筑特征,以及与江西地域建筑文化的关联。本文提出了会馆建筑对于现当代相关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启示,以及江西会馆建筑对于地域建筑文化设计的启示作用。

陈曦[5](2017)在《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提出近代中国,风云变幻。随着外国资本与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及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近代商品经济特征的民族工商企业。十九世纪末,苏锡常地区在全国率先走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路。1937年沦陷前,苏锡常地区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至顶峰,成为全国闻名的工商殷埠。涌现出众多既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又具备西方近代商业文化;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怀揣报国理想的近代工商实业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主导性、群体性、时代性,且对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工商文化。全文以此切入,主要论述了四方面内容:首先,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构方面。明确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本质属性,证实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决定关系与决定过程,构建了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间的影响逻辑,提出了式样符号与式样主体两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研究线索。其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发现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为符号拼贴,具体包含符号的引用式拼贴、变形式拼贴和重组式拼贴。证实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的近代建筑在装饰符号系统、结构符号系统、功能符号系统及各符号系统间的组织关系上皆采用了引用、变形、重组的拼贴模式。再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定义了式样主体的概念,指出它是由主要体量部位、主要装饰部位和主要特征部位所决定,以趋于一致的形态呈现、文化认同的结果显现、式样演变的过程体现为表现特点,以文化、时代、经济为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的三大类共七种式样,包括仿古典主义类、早期现代主义类及传统乡土改良式样。其中,仿古典主义类包括北美殖民式样、东南亚殖民式样、折衷主义式样,早期现代主义类包括新艺术式样、装饰主义式样和表现主义式样。最后,在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和后续影响方面。得出文化差异下工商文化与其它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的共性特征表现在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两方面。特征区别表现为形成原因上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形成过程上嫁接与移植的区别、体现范围上选择与全面的区别、意志倾向上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导致结果上散落与批量的区别、呈现形态上杂糅与纯粹的区别。证实了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后续影响表现为装饰主义式样的在抗战后的再现及解放后的延续,该式样也由此成为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现代建筑的发展先端和传承线索。

丁伟[6](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刘琼琳[7](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提出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吴晶晶[8](2013)在《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事防御型城堡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在古代城市型制发展,在国家领土阔张,区域城市化建设中都发挥过积极作用,它们的选址、空间布局深深影响着后期该地区城市分布、城市职能和内部空间结构。陕西北部榆林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定,自古以来处于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与交融地带,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历代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防御前沿阵地。明代初年,伴随长城与军事重镇——榆林镇的设立,诸多军事防御型城堡相继诞生,构筑了边疆庞大的防御体系,成就了该地区城镇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鲜明特征。然而,事物永远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伴随国家军事、政治带来的边防格局的变化,在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堡自身人居环境构成、营造也发生了变迁。论文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出发,以明代创建的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军事防御城堡型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明代榆林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出发,以城堡内军事防御和人的居住生活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探寻军事防御背景下的城堡人居环境产生、发展、变迁的问题,总结了其作为特殊的人类聚落,在选址、营造方面的基本特点,归纳其中展示出来的古代军事防御型城镇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地域文化影响和自然条件与资源限制下,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艺术形象。论文以时间为线索,以动态的视角,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城堡所在榆林地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演变中,审视军事防御型城堡在历经军事城堡商业化,地方城镇化,新兴能源基地化发展后,所面临的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瓶颈。并通过对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现状的详细调查与研究,运用分类、统计、对比的方法,总结出城堡保护与发展的四种类型,以期能够为长城沿线其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定经验。

王小华[9](2013)在《历史遗存建筑的改扩建再利用研究 ——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冠生园运动城的改扩建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事物有兴衰枯荣,建筑作为客观世界中的“物”,也有“兴”与衰”的过程。当历史遗存建筑所支撑而又赖以依存的物质生活形态继续延续的时候,它是“兴”的,是繁荣的。相反当它赖以依存的物质生活形态不再继续的时候,它就是“衰”的,是枯萎的。因此保护历史遗存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延续它所拥有的物质生活形态。一种生活形态,在它兴盛的时候并不是文化,无需保护;当在它成为“过去式”,面临危机的时候,以文化的形式存在的部分,则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放眼当今,虽然各方专家、学者极力呼吁对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但是漠视历史遗存建筑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面貌依然千篇一律的原因了。然而我们对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局限于对某一栋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而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也不是仅靠对某栋历史遗存建筑保护就能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端正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遗存建筑保护工作的态度:在对某栋或者某种历史遗存建筑保护的同时,需要对其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本文所研究的工程案例位于江汉路步行街,不仅案例本身被武汉市政府评为武汉市优秀的历史文化建筑,同时江汉路步行街也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素有“二十一世纪建筑的博物馆”之称。本人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调研和对历史遗存建筑再利用策略与方法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工程案例,以冠生园运动城改扩建再利用为例,从历史文化背景、工作方法、主要原则、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文章最后创新性的提出了未来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设计方向的建议。

张浩[10](2012)在《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城市发展研究的本身既包含了对城市发展模式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包含了对城市发展未来的设计与追求。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相伴而随,往往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城市是旅游的核心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包括城市更新在内的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效应必然会在城市旅游中有所反映,而其所带来的问题也必定会在城市旅游中有所体现。从这个视角上看,作为中国城市更新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上海具有研究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影响这个课题的天然优势。对其的研究不仅对于中国的城市以及城市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赋予其城市更新与城市旅游发展的本土化特色与全球化内涵。本研究的核心目的旨在探讨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的影响,并通过以上海为研究案例,以期为上海城市更新的发展以及城市旅游景观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全文共五章,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准备、案例分析和研究结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第一章的内容,这一部分以城市更新与城市旅游的现实发展为背景,提出了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的影响这一核心论点,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准备(第二、三章),这一部分以国内外城市更新与城市旅游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对文章的三个核心概念——“城市更新”、“城市旅游景观系统”、和“城市旅游景观嬗变”进行了解读与界定,将论文的研究区域界定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以及“浦东新区”四个中心城区。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城市更新的方式以及城市旅游景观系统进行了归纳细分,将城市更新方式划分为更新保护与更新破坏,将城市旅游景观系统细分为核心层与外围层,指出了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城市的发展定位、政府的角色、旅游者的需求以及重大事件的机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构建一个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系统的三维影响框架,分别从功能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三个不同的维度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部分(第四章),这一部分首先系统回顾了上海市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将上海市城市更新历史进程分为解放前“十里洋场”时期;停滞时期和复苏时期三个阶段,指出三个阶段的运作机制分别为“殖民宗主国主导;政府主导;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市场和社区三方协同”,结合上海市城市更新发展的实际历史资料,采用区域科学理论,论述了上海市城市更新空间结构演变模式,指出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上海市城市更新空间结构在同心圆演变的基础上呈轴向扩散。参照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宏观上指出了这一过程发展存在着景观断裂带以及各区域相互独立,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两个问题,建议其城市更新要转换思维,丰富旅游业态;规划优先,加强区域联动;严格保护,保存集体记忆。微观上以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指出了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定位高端、缺乏亲和性;纵深发展不足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在日后更新过程中要科学定位,增加大众旅游项目;树立大景区观念,丰富景观内涵;严格论证,合理开发周边环境。第四部分为研究结论部分(第五章),通过前四章理论准备与案例分析,对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影响得出基本结论,并指出了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二、国王大街码头6号地北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王大街码头6号地北楼(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 世纪早期的北京艺术品市场
    第一节 形成:市场的空间、历史与变化
    第二节 供给:交易品类、层次与价格
    第三节 中介:形式、结构与网络
    第四节 交易场:规模、分布与空间
第二章 集散地:北京与全国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一节 何以为中心:国内市场规模比较
    第二节 南风北渐:客京书画家群体
    第三节 吉光片羽:古玩的流入
第三章 跳板:北京与海外中国艺术品市场
    第一节 北京与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北京-北美”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三节 “北京-日本”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四节 “北京-欧洲”艺术品交易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概念界定
    1.6 既有研究综述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1.6.4 既有研究不足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2.1.1 皇家工官制度
        2.1.2 民间匠籍制度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3.5 小结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4 小结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协调
        5.2.2 许可申请
        5.2.3 施工监督
        5.2.4 安全鉴定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5.3.1 收费标准
        5.3.2 工作流程
        5.3.3 工程文件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5.4.1 学术团体
        5.4.2 同业公会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6.1.1 阶段性的发展
        6.1.2 多方面的转变
        6.1.3 进程中的不足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6.3 研究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选题缘起
        2. 研究综述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研究范围和研究结构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基本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论文的突破
第一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特殊的文化土壤
    第一节 独特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多元的人文环境
        一 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二 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
        三 独具特色的宗族文化
        四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章 民国期间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构成
    第一节 开创“岭东画派”的本土画家
        一 本土培养的画家
        二 外出求学归来的画家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的潮汕籍画家
        一 取海派之精华的潮汕籍着名画家
        二 京城的潮汕籍代表画家
    第三节 海外发展的潮汕籍画家
        一 东南亚着名潮汕籍画家
        二 港澳着名潮汕籍画家
第三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先行者
        一 循法度,讲程式,不断推陈出新
        二 接地气,重融合,平民化意识逐渐增强
    第二节 中坚力量
        一 延续传统文脉
        二 传播和发展近代中国画
    第三节 群英荟萃
        一 争奇斗艳的绘画风貌
        二 独树一帜的海派潮汕学子
    第四节 画风独特的“岭东画派”
        一 “岭东画派”的阐述
        二 与其他地域画派的比较
第四章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的绘画特征
    第一节 绘画彰显地域文化
        一 取材当地民风民俗
        二 吸收民间艺术养分
    第二节 作品独有的地域特质
        一 传承精细的技艺
        二 儒雅的创作风格
        三 兼容并蓄的创新能力
第五章 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在当代中国画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第一节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地位
        一 变革前沿
        二 大师辈出
    第二节 中国画史上不容忽视的画家群体
        一 成就当代岭南画坛的中流砥柱
        二 开东南亚中国画绘画的先河
结语
    一 后续研究及展望
    二 民国时期潮汕地区国画家群体研究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明清会馆各学科相关工作和研究
        1.2.2 明清江西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1.2.3 既有研究所存和将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说明
        1.4.1 时空限定
        1.4.2 基本概念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
        1.5.2 历史学、建筑类型学和比较建筑学
    1.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6.3 研究内容框架
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的历史发展和空间分布
    引论
    2.1 明清会馆建筑产生的必备条件和产生后的典型建筑特点
        2.1.1 建筑建造产生的必备条件
        2.1.2 建筑产生后的典型特点
    2.2 明清江西会馆的历史发展
        2.2.1 明清会馆的建筑历史分期
        2.2.2 明清江西会馆的历史发展
    2.3 明清江西会馆在空间分布
        2.3.1 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
        2.3.2 进京长江-大运河南北干道沿线城镇里的江西会馆
        2.3.3 东部传统工商业发达城镇的江西会馆
        2.3.4 西南移民线路沿线城镇的江西会馆
        2.3.5 通商口岸的江西会馆
    2.4 本章小结
3 明清江西会馆的建筑原型
    引论
    3.1 明清会馆建筑原型有关的基本原理
        3.1.1 原型
        3.1.2 建筑原型
        3.1.3 明清会馆和江西会馆的建筑原型构成体系
    3.2 明清会馆的起源原型
        3.2.1 会馆建筑名称的起源
        3.2.2 会馆起源原型的构成
        3.2.3 会馆起源原型的发展
    3.3 明清会馆的普遍结构原型
        3.3.1 明清会馆普遍结构原型中建筑功能的确定
        3.3.2 明清会馆普遍结构原型中的典型建筑形制布局
    3.4 明清江西会馆的祠庙原型
        3.4.1 血缘型村落祠堂原型:吉安祠堂
        3.4.2 乡缘型城镇宫庙原型:南昌万寿宫
        3.4.3 血缘乡缘混合型祠庙原型:赣州祠堂式万寿宫
    3.5 本章小结
4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一:士绅会馆
    引论
    4.1 士绅会馆在北京的城市空间布局演变
        4.1.1 分布数量变化
        4.1.2 选址和空间布局的转变
    4.2 士绅会馆建筑类型特征和建筑形制布局
        4.2.1 建筑功能特征
        4.2.2 建筑形制布局
    4.3 明清江西士绅会馆类型特点和实例
        4.3.1 江西士绅会馆的建筑类型特点
        4.3.2 江西士绅会馆建筑类型亚分类和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二:工商会馆
    引论
    5.1 明清工商会馆类型的形成和空间分布特点
        5.1.1 工商会馆类型形成的动因
        5.1.2 工商会馆类型形成的方式
        5.1.3 空间分布选址特点
    5.2 明清工商会馆类型的新特点和对应建筑形制布局调整
        5.2.1 馆宿:退化为非主体建筑功能,建筑面积萎缩或消失
        5.2.2 祭祀:以祭祀为不变核心,祭祀对象形成自身特点,场馆建设“因庙而设”
        5.2.3 厅事:集会办公成为实质性主导功能,独立的建筑办公区出现
        5.2.4 娱乐:新标志性建筑功能,专门性的演戏区出现
        5.2.5 殡葬:对于该功能的高度重视,建筑面积不断扩张
    5.3 工商会馆和士绅会馆的建筑类型比较
    5.4 明清江西工商会馆建筑类型的特点和实例
        5.4.1 江西工商人口对外流动构成和特点
        5.4.2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类型总体特征
        5.4.3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类型亚分类
        5.4.4 江西工商会馆的建筑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之三:移民会馆
    引论
    6.1 明清移民会馆类型的形成
        6.1.1 人口迁移和移民建筑建造
        6.1.2 从移民祠庙到移民会馆
        6.1.3 移民祠庙和移民会馆的关联
    6.2 明清移民会馆建筑类型的特征和亚分类
        6.2.1 派驻官员主导型
        6.2.2 农业移民主导型
        6.2.3 工商移民主导型
    6.3 明清江西移民会馆的特点和实例
        6.3.1 西南地区江西移民的特征及迁移路线
        6.3.2 明清江西移民会馆建筑类型的特点和建筑实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现当代启示
    引论
    7.1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1.1 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1.2 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转用
    7.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2.1 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2.2 江西会馆建筑类型的消亡
    7.3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对于现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7.3.1 清会馆建筑类型的现当代相关建筑类型设计启示
        7.3.2 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对于江西地域建筑设计的启示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的研究成果
    8.2 本文研究创新之处
    8.3 本文的研究局限和展望
致谢
图表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关键词界定
        1.2.3 研究的时间范围
        1.2.4 研究的空间范围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1.4.2 式样分析方法研究
        1.4.3 式样影响因素研究
        1.4.4 地方建筑文化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近代、文化与文化现象
        2.1.1 近代
        2.1.2 文化
        2.1.3 文化现象
    2.2 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
        2.2.1 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
        2.2.2 近代建筑与近代建筑式样
        2.2.3 近代建筑式样的发展概况
    2.3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2.3.1 社会心理
        2.3.2 社会行为
        2.3.3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2.3.4 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分层次决定
    2.4 工商文化与社会心理
        2.4.1 工商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正向决定
        2.4.2 社会心理对工商文化的反向促进
    2.5 营造行为与式样选择
        2.5.1 营造行为的表现方式
        2.5.2 式样选择的中西结合
    2.6 近代建筑式样的分类依据
        2.6.1 以乡土式样的改变为前提
        2.6.2 以中西式样的混合为基础
        2.6.3 以式样原点的回归为手段
    2.7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产生原点
        2.7.1 古希腊式样
        2.7.2 古罗马式样
        2.7.3 文艺复兴式样
        2.7.4 巴洛克式样
        2.7.5 帕拉第奥式样
        2.7.6 殖民式样
        2.7.7 浪漫主义式样
        2.7.8 折衷主义式样
        2.7.9 新艺术式样
        2.7.10 装饰主义式样
        2.7.11 表现主义式样
    2.8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表现载体
        2.8.1 柱式
        2.8.2 拱券与拱廊
        2.8.3 门洞与窗洞
        2.8.4 山花与山墙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建构逻辑
    3.1 社会心理的影响
        3.1.1 从众心理下建筑式样的规律性
        3.1.2 怀旧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回归性
        3.1.3 新奇心理下建筑式样的时尚性
        3.1.4 偏好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复杂性
    3.2 社会行为的影响
        3.2.1 建筑式样的多元呈现
        3.2.2 建筑式样的同步体现
        3.2.3 建筑式样的本土表现
    3.3 工商文化本质属性的影响
        3.3.1 工商文化的逐利性与建筑式样的符号性
        3.3.2 工商文化的传播性与建筑式样的识别性
        3.3.3 工商文化的融合性与建筑式样的继承性
    3.4 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
        3.4.1 倾向与设计思想的解放
        3.4.2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革新
        3.4.3 建造与设计体系的变革
        3.4.4 连锁影响的对应结果
    3.5 近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3.5.1 近代建筑师的影响
        3.5.2 近代营造厂的影响
        3.5.3 近代建筑工业的影响
    3.6 影响机制的构建逻辑
        3.6.1 以式样影响的社会文化为基础
        3.6.2 以社会文化的影响结果为过程
        3.6.3 以影响结果的呈现关系为线索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商文化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4.1 式样符号与符号拼贴
        4.1.1 符号
        4.1.2 式样符号
        4.1.3 符号拼贴
    4.2 式样符号的拼贴模式
        4.2.1 引用式拼贴
        4.2.2 变形式拼贴
        4.2.3 重组式拼贴
    4.3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符号的拼贴模式
        4.3.1 装饰符号的构造特征
        4.3.2 装饰符号的表现载体
        4.3.3 山头符号系统
        4.3.4 窗洞符号系统
        4.3.5 墙体符号系统
    4.4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结构符号的拼贴模式
        4.4.1 结构符号的构造特征
        4.4.2 结构符号的表现载体
        4.4.3 柱式符号系统
        4.4.4 拱券符号系统
    4.5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功能符号的拼贴模式
        4.5.1 功能符号的构造特征
        4.5.2 功能符号的表现载体
        4.5.3 阳台符号系统
        4.5.4 门斗符号系统
        4.5.5 其它功能符号
    4.6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符号的重组式拼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商文化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5.1 式样主体与主体决定
        5.1.1 式样主体
        5.1.2 主体决定
    5.2 式样主体的特点及成因
        5.2.1 式样主体的表现特点
        5.2.2 式样主体的形成条件
        5.2.3 式样主体的形成原因
    5.3 苏锡常地区的仿古典主义建筑式样
        5.3.1 北美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2 北美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3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4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5 折衷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3.6 折衷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 苏锡常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式样
        5.4.1 新艺术式样的一般特征
        5.4.2 新艺术式样的实例举证
        5.4.3 装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4 装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5 表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6 表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5 苏锡常地区的乡土改良建筑式样
        5.5.1 乡土改良式样的一般特征
        5.5.2 乡土改良式样的实例举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及后续影响
    6.1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1.1 引入主动化
        6.1.2 形成嫁接化
        6.1.3 体现选择化
        6.1.4 主观倾向化
        6.1.5 呈现散落化
        6.1.6 形态杂糅化
    6.2 其它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2.1 租界管辖全面导入的租界建筑
        6.2.2 政府强化民族精神的官式建筑
        6.2.3 西方文化移植复制的宗教建筑
        6.2.4 主体式样双向渗透的文化建筑
    6.3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共性特征
        6.3.1 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
        6.3.2 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
    6.4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特征区别
        6.4.1 具体原因的主动与被动
        6.4.2 形成过程的嫁接与移植
        6.4.3 体现范围的选择与全面
        6.4.4 意志倾向的主观与客观
        6.4.5 导致结果的散落与批量
        6.4.6 呈现形态的杂糅与纯粹
    6.5 历史剧变与后续影响
        6.5.1 装饰主义式样在恢复重建时期的再现
        6.5.2 装饰主义式样在政权更迭时期的延续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图录(部分)

(6)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时间界定
        1.2.2 空间界定
        1.2.3 内容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西方研究综述
        1.3.2 中国研究综述
        1.3.3 广州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工具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2.1.1 `商贸_的涵义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3.3.1 建筑形式
        3.3.2 建筑功能
        3.3.3 建筑意义
        3.3.4 建筑形态
        3.3.5 建筑文脉
        3.3.6 建筑意志
        3.3.7 建筑特征总结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3.4.4 海关制度更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4.3.1 建筑形式
        4.3.2 建筑功能
        4.3.3 建筑意义
        4.3.4 建筑形态
        4.3.5 建筑文脉
        4.3.6 建筑意志
        4.3.7 特征总结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5.3.1 建筑形式
        5.3.2 建筑功能
        5.3.3 建筑意义
        5.3.4 建筑形态
        5.3.5 建筑文脉
        5.3.6 建筑意志
        5.3.7 特征总结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6.1 特征分析
        6.1.1 建筑形式
        6.1.2 建筑功能
        6.1.3 建筑意义
        6.1.4 建筑形态
        6.1.5 建筑文脉
        6.1.6 建筑意志
    6.2 特征总结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6.3.1 商业传统
        6.3.2 `商战_思想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6.4 实例讨论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一、古籍与方志
    二、着作
    三、翻译文献
    四、图册
    五、外文文献
    六、学位论文
    七、期刊杂志
附录目录
附录1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课题研究现状
        1.4.1 历史、考古、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现状
        1.4.2 建筑历史、城市发展史的研究现状
        1.4.3 从军事视角研究的现状
        1.4.4 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涉及的学科知识及理论方法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1.5.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1.7 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1.8 研究概念的界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军事防御型城堡历史沿革
    2.1 军事防御型城堡与古代城市历史沿革
        2.1.1 军事防御型城堡雏形与古代都城形态演进
        2.1.2 军事防御型城堡与国家边疆地区城市化发展
        2.1.3 欧洲军事城堡实例分析
    2.2 中国长城及其沿线防御型城堡历史沿革
        2.2.1 秦朝历史时代背景与边疆军事防御体制
        2.2.2 汉朝历史时代背景与边疆军事防御体制
        2.2.3 两晋南北朝至元代长城及其边疆防御制度
        2.2.4 明代长城及其军事防御体制与防御型聚落
    2.3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选址
    3.1 明代榆林镇自然系统
    3.2 明代榆林镇社会系统
        3.2.1 历史沿革
        3.2.2 民族关系与军事地位概况
        3.2.3 明代榆林镇长城的修筑
    3.3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的选址和营建
        3.3.1 第一阶段——明太祖洪武年间
        3.3.2 第二阶段——明成祖永乐初年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
        3.3.3 第三阶段——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 年)“土木之变”至隆庆四年(1570)九月“俺答封贡”
        3.3.4 第四阶段——隆庆四年(公元 1570 年)至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
    3.4 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的选址类型分析
        3.4.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与城堡选址分类
        3.4.2 黄土河川地貌特征下的城堡选址类型
        3.4.3 黄土塬峁地貌特征下的城堡选址类型——凭高眺远,易守难攻
        3.4.4 盆滩地貌特征下的城堡选址类型——“谷中盆地,兼水陆,系冲要”
        3.4.5 风沙盆地地貌下的城堡选址类型——“平原置塞,守长城,联体系”
    3.5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选址变迁分析
        3.5.1 军事防御战略的调整
        3.5.2 军事防御型城堡与长城之间的距离
        3.5.3 军事防御型城堡与城堡之间的距离
        3.5.4 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生存环境
    3.6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构成与建设
    4.1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构成体系
    4.2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防御功能建设
        4.2.1 外部:城池与城垣
        4.2.2 出入口:城门与瓮城
        4.2.3 节点:敌台与敌楼、马面、角台与角楼
        4.2.4 通讯:烽火台与墩台
    4.3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居住功能建设
        4.3.1 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简述
        4.3.2 明代军籍制度和军户对城堡居住功能的影响
        4.3.3 明代榆林镇民居院落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4.3.4 明代榆林镇民居院落组合形式
        4.3.5 建筑材料的选用
        4.3.6 住宅建筑艺术形态
        4.3.7 榆林镇城堡居住功能特点
    4.4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屯垦功能建设
        4.4.1 历代王朝军屯概况
        4.4.2 明代的屯垦情况
        4.4.3 明代军屯在当时的作用与影响
    4.5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交通功能建设
        4.5.1 明代榆林镇区域交通体系
        4.5.2 明代榆林镇城堡内交通体系
        4.5.3 明代榆林镇城堡内交通功能特点
    4.6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商贸功能建设
        4.6.1 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商贸功能与演变方式
        4.6.2 明代榆林镇的整体边贸环境及其商业形态
        4.6.3 榆林镇军事城堡商贸特征概括
    4.7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祀佑功能建设
        4.7.1 祀佑建筑在中国传统城市中的功能
        4.7.2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中祀佑建筑的种类
        4.7.3 祀佑建筑在榆林镇长城沿线军事城堡中的作用和意义
    4.8 明代榆林镇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用地规模统计研究
    4.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榆林地区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变迁及保护
    5.1 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变
        5.1.1 农业聚落扩张突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5.1.2 明清军事活动对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与影响
        5.1.3 过渡开采矿产资源带来生态新隐患
        5.1.4 榆林地区生态脆弱性概括
    5.2 社会环境的发展与演变
        5.2.1 清代榆林府社会环境
        5.2.2 建国后榆林地区城镇社会环境
        5.2.3 榆林人居环境变迁对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城堡的影响
    5.3 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遗存状况分析
        5.3.1 防御设施的遗存
        5.3.2 居住建筑遗存
        5.3.3 交通路网和商业建筑遗存
        5.3.4 祀佑建筑的遗存
    5.4 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遗存价值与分类保护
        5.4.1 保护价值
        5.4.2 遗产分类保护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9)历史遗存建筑的改扩建再利用研究 ——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冠生园运动城的改扩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4 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第2章 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再利用的理论基础
    2.1 与历史遗存建筑相关的若干概念
    2.2 历史遗存建筑的再利用
        2.2.1 历史遗存建筑再利用的内涵
        2.2.2 历史遗存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2.2.3 历史遗存建筑的保存与保护
    2.3 历史遗存建筑再利用的价值基础
        2.3.1 历史的价值
        2.3.2 城市规划的价值
        2.3.3 建筑元素的价值
        2.3.4 建筑的时间价值
        2.3.5 艺术情感的价值
        2.3.6 科学再利用的价值
        2.3.7 功能的价值
    2.4 历史遗存建筑再利用的设计策略
        2.4.1 完整保留旧建筑——在原作中寻找设计灵感
        2.4.2 层与片段:差异的概念
        2.4.3 现有建筑作为“新整体”的材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相关的类型分析
    3.1 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再利用,有机更新的改造设计手法
        3.1.1 背景
        3.1.2 主要设计原则
        3.1.3 有机更新的改造方法
        3.1.4 小结
    3.2 德国柏林议会大厦的改造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完美体现
        3.2.1 背景
        3.2.2 主要设计原则
        3.2.3 改建设计的方法
        3.2.4 小结
    3.3 1933上海老坊场的改造
        3.3.1 改扩建再利用背景
        3.3.2 主要设计原则
        3.3.3 宰牲场的改造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汉路步行街的特色分析
    4.1 江汉路步行街的历史溯源
    4.2 江汉路步行街的格局构成
        4.2.1 江汉路步行街的总体格局
        4.2.2 步行街上的街道设计元素
    4.3 江汉路步行街的交通设施
    4.4 江汉路步行街现存的历史遗存
        4.4.1 历史环境遗存
        4.4.2 历史建筑遗存
        4.4.3 历史构件遗存
    4.5 江汉路步行街的历史价值评述
        4.5.1 历史文化价值
        4.5.2 商业经济价值
第5章 冠生园运动城改扩建设计策略
    5.1 冠生园运动城的现状特征
        5.1.1 背景
        5.1.2 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5.1.3 外部特征
    5.2 改扩建再利用的工作方法
    5.3 冠生园运动城改扩建筑再利用的设计策略
        5.3.1 改扩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5.3.2 改扩建筑设计的策略和办法
        5.3.3 改扩建设计中的生态和技术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发展方向建议
    6.1 结论
    6.2 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再利用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6.2.1 历史遗存建筑的改扩建需要建立文化自信
        6.2.2 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需要“保守创意”
        6.2.3 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需要谨慎借鉴
        6.2.4 历史遗存建筑改扩建需要坚持对生态建筑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1.1.2 城市是旅游的核心载体,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
        1.1.3 城市旅游积极参与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兴动力
        1.1.4 上海是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旅游发展进程中一个特殊而典型的城市
    1.2 提出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理论准备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市更新的理论综述
        2.1.2 旅游景观的理论综述
    2.2 相关界定
        2.2.1 相关定义解读
        2.2.2 研究区域
    2.3 相关理论
第三章 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嬗变影响的理论建构
    3.1 城市更新方式的分类
        3.1.1 更新破坏
        3.1.2 更新保护
    3.2 城市旅游景观系统的分析
        3.2.1 核心层
        (1)城市节点
        (2)城市区域
        (3)城市标志物
        3.2.2 外围层
        (1)城市道路
        (2)城市边界
        (3)节事活动
    3.3 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嬗变影响的主要因素
        3.3.1 城市发展的定位
        3.3.2 政府的理念
        3.3.3 旅游者的需求
        3.3.4 重大事件的机遇
    3.4 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影响维度分析
        3.4.1 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宏观层面的影响
        (1)对斑块结构的影响
        (2)对廊道结构的影响
        (3)对基质结构的影响
        3.4.2 城市更新对城市旅游景观微观层面的影响
        (1)时间维度
        (2)空间维度
        (3)功能维度
第四章 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上海市城市更新历史进程
        4.1.1 解放前―十里洋场‖时期
        4.1.2 停滞时期
        4.1.3 复苏时期
    4.2 上海市城市更新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4.2.1 同心圆模式
        4.2.2 点——轴模式
    4.3 上海市城市旅游景观系统分析
        4.3.1 上海市城市旅游景观核心层
        4.3.2 上海市城市旅游景观外围层
    4.4 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宏观层面的影响
        4.4.1 对景观斑块的影响——以中心城区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
        4.4.2 对景观廊道的影响——以中心城区高架交通为例
        4.4.3 对景观基质的影响——基于 GIS 技术的上海城市景观的分析
        4.4.4 发展问题
        (1)存在着景观断裂带
        (2)各区域相互独立,关联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4.5 优化建议
        (1)转换思维,丰富旅游业态
        (2)规划优先,加强区域联动
        (3)严格保护,保存集体记忆
    4.5 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微观层面的影响——以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
        4.5.1 时空维度
        4.5.2 功能维度
        4.5.3 发展问题
        (1)定位高端,缺乏亲和性
        (2)纵深发展不足
        4.5.4 优化建议
        (1)科学定位,增加大众旅游项目
        (2)树立大景区观念,丰富景观内涵
        (3)严格论证,合理开发周边环境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四、国王大街码头6号地北楼(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D]. 向往.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2]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3]民国期间潮州地区中国画家群体研究[D]. 刘菲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明清江西会馆建筑原型和类型研究[D]. 罗兴姬.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5]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陈曦. 江南大学, 2017(04)
  • [6]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7]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8]榆林地区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型城堡人居环境研究[D]. 吴晶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7)
  • [9]历史遗存建筑的改扩建再利用研究 ——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冠生园运动城的改扩建设计为例[D]. 王小华. 武汉轻工大学, 2013(04)
  • [10]城市更新对上海城市旅游景观嬗变的影响研究[D]. 张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北塔,6 King Street Pier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