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随机现象的探讨

合唱指挥随机现象的探讨

一、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孙荣廷[1](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研究说明《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余晓娜[2](2020)在《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文中认为合唱和独唱作为人声表现音乐的两种重要形式,合唱在演唱方式以及用声上和独唱有很大的不同,独唱较合唱而言在音乐表现力上更为夸张和细腻,本文将从合唱与独唱演唱技法、审美及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施雨谷[3](2020)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异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一览[4](2020)在《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文中认为张凤良是我省着名的音乐活动家、评论家。在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策划、组办音乐会演等方面均有着突出贡献。张凤良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共收录来自山东15个地、市的461首(套)器乐曲,以声、文、图、谱的形式展现出山东民族器乐的民间风貌和独特韵致;张凤良是山东系列音乐会演中一位重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他参与策划、组办音乐会演18场,从20世纪50年代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成功举办,到80年代“泉城之秋”音乐舞蹈会演的成熟蜕变,山东的音乐文化事业在不断发展,张凤良也从最初会演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组织、领导者;张凤良结合工作实践,写作了多篇评论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对演出进行评论,还从演奏技巧、风格、创作等方面,给予音乐家以热情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论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张凤良生平考略,结合文献资料与口述史料,对张凤良的成长环境、艺术经历与工作情况进行研究;第二章为张凤良与音乐集成,梳理张凤良对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第三章为张凤良与音乐会演,选取张凤良组织规划的大型音乐会演活动三场,从历史背景、举办情况、工作内容、社会影响等层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第四章为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论述张凤良对演出团体和音乐家的评论,就张凤良对山东音乐发展的影响作进一步思考。文章结语点明:张凤良对山东音乐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与发展做了极大贡献。张凤良主编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是山东器乐曲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山东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张凤良策划、组办的大型音乐会演,推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造就了一批当代有才华的作曲家、歌唱家和演奏家,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审美情趣;张凤良写作的多篇评论文章,引导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冷静而客观地检验自己的艺术成就,使得音乐评论与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与音乐生活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局面,推动着山东音乐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张东东[5](2020)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轻轻翻开厚重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史,一位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从他的身上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他,就是萧友梅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音乐事业的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1920年,他从德国负笈而归,奔波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927年,得到时任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的垂青,南赴上海,成立国立音乐院,这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办学的现代高等音乐学府,后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先生将蔡元培先生所奉行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积极应用于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实施专业的音乐作曲、音乐鉴赏活动,还是推行近代化的中国新型专业音乐教育,萧友梅都竭尽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以行利国利民利族的拳拳之心行音乐事业的开创性壮举,成为“中国新音乐的保姆”。这位音乐“保姆”的专业学术背景,也是尤为令人钦佩的。萧友梅是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首位中国人,也是在中国推介欧洲音乐学体系的第一人。国立音专在他的学术引导下,着力实践在新音乐创作中采用西乐技术,在记谱法、曲式结构、和声等种种方面进行国乐的现代化探索与创作,成为独立而专业的音乐教学与研究院校,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人才的成长沃土。萧友梅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他从中国国情和音乐发展现状出发,批判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从学生的音乐基础出发制作符合年龄段特点的音乐教材,并身体力行地投身于繁忙的教学活动与教育会议,发现与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他的那种认准一个目标,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的求真务实的精神”,许多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用于实际行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更有很多优秀的音专毕业生成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巨擘和新音乐创作的巨匠。萧友梅先生也是一位深刻探索中国新音乐形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包含着对民族荣誉的大爱、对祖国命运的思考、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也有着对黑暗社会形势的猛烈抨击和对国家动荡沉沦的痛心呐喊。带着这样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吸纳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力求实效地进行中国旧乐的改良与国乐的复兴。本文所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萧友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其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等方面的具体呈现,以期梳理出萧友梅音乐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论文采用横纵结合、探本溯源、对比分析、多维交叉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近代社会思潮跌宕碰撞与音乐事业禁锢萧条的时局形势,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探寻萧友梅个人的美学音乐思想在其音乐办学与教学活动中酝酿、实践与调整的三个阶段,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而立体的站位去梳理研判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并思考与发现其音乐思想与办学精神的闪光点,挖掘并重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今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价值,探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过程中的生成与实践脉络,以其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的具体表现为研究的重点,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深入探究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传统思想、维新派、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德国音乐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之间的联系,分析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在“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兼收并蓄”三种观点争鸣的时代背景下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得以确位的过程。第二章,分析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探索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萧友梅在北平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实验与准备,第二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前的上海时期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第三阶段是萧友梅在沦陷后的上海时期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调整与重启。每一部分又从不同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细致的分析。第三章,阐述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从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审美、音乐批评四个角度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梳理理论体系。其中从“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新学制歌唱教材的编定”两个方面分析音乐创作思想,从“用才观”“育才观”“美育观”分析音乐教育思想,从校内音乐会、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分析音乐审美思想,从对旧乐、现实社会音乐成就、音乐会的启蒙作用三个方面的批评来探讨音乐批评思想。本章探索更为全面地透视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在音乐活动各领域的具体表现,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对其思想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进行逻辑梳理与理性探讨。第四章,探讨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本章着重对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中的“兼收并蓄”带给当代音乐发展的启示进行了集中论述与评析,即音乐创作与教育中的“拿来主义”、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复兴国乐”和“发扬词章”。

邓帅[6](2019)在《张广天剧作论》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探讨张广天的剧作以及对张广天剧作的评价,该研究共从以下章节展开。第一个章节是通过梳理张广天的成长中的三次重要节点来探讨其对于今后的剧本创作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三次节点分别为:“上海屋檐下”的社会观察;音乐学徒与诗人身份的融合;成为剧作家对前者内容上的贯穿。张广天曲折的人生经历为他的创作内容提供了大量养料。通过这些节点的归纳和梳理,为我们解开剧作家的风格之谜,找到了一把钥匙。第二个章节笔者对张广天剧作的语言特色进行探讨,并对其中“诗体”的使用予以关注。张广天剧作中的语言特征显而易见,语言特色宜诵宜歌,朗朗上口。唱诗的大量使用增强了剧作的感情意蕴,口号的呐喊补白了时代背景,富有革命特色,顺口溜提高了语言的观赏以及趣味性。在朗朗上口的节奏韵律中,加深了语言的风趣和幽默。第三个章节是对张广天剧作的人物分析,张广天笔下的人物总结为以下三类:一是理想主义的追寻者,主要以“理想主义三部曲”中的角色为代表;二是不畏强权的反抗者,最典型的代表是《风帝国》当中的风玉;三是刻意诗化的美学符号,这一阶段,张广天笔下的人物游离在具象之外,成为了各式破碎的意象。第四个章节是对张广天剧作的主题归纳,永恒的革命、理想主义的思辨以及辛辣的社会讽刺。从主题创作上而言,张广天展现了初期创作者高昂的斗志,对于理想主义的不懈坚持,到最终平复的社会讽刺这样一个过程。最后谈到的是张广天与先锋戏剧的关系。张广天的剧作具有先锋实验的表征,有对下层社会的体切和关注。不同于先锋戏剧中一味对于表现手法的翻新,张广天重在通过先锋的手法来表达他的革命理想和底层关怀。而这也正是他剧中一直体现出来的新左派的思想主张。

顾凌霄[7](2019)在《孔子“乐教”思想视域下小学器乐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长沙市五所小学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器乐教学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小学器乐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器乐教学课时少、受众小、教学内容安排随意等等致使学生演奏技能在低端徘徊,严重阻碍了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本文以长沙市五所小学为主要对象,通过访谈五所小学的五位音乐教师,观察其器乐教学及乐团教学的情况,对小学的器乐教学情况进行了充分研究。通过调查,笔者从理念、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总结出小学器乐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器乐教学存在理念偏差、教学内容选择良莠不齐、器乐教学方法单一。本文基于孔子的“乐教”思想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审慎选择乐器与乐曲、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希望通过对五所小学音乐器乐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探究,反思器乐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一线教师及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器乐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更好地去面对和解决小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推动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全面开展,发挥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邱健[8](2018)在《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诗”研究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它处于文学与音乐的交叉地带。但遗憾的是,文学史、音乐史在对其进行讨论时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这就让本来为一体的“歌-诗”出现了研究和阐释的断裂。本文试图对二十世纪中国文人创作的主流“歌-诗”的诗意生成和表达系统进行研究,以求在学科之间找到诗意会通的可能。“语言漂移说”是当代诗人、学者李森提出的艺术哲学(诗学)方法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心灵与世界三位一体的稳定性假设值得怀疑,语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处于“形而中”的独立存在状态(“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学概念)。语言建构了心灵,图示了世界,它是歌-诗的呈现方式。但语言是不稳定的和非本质的,它时刻处在漂移状态中。如果承认诗意的生发源自语言的配置,那诗意也就随着语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论文的总体架构是:从结构整合来领会“歌-诗”的整体性,从身份确认来解析“歌-诗”配置的共同体,从语言漂移来考察“歌-诗”所穿越的诸多领域。在这种探讨中“歌-诗”语言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静态的文本,二是动态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词、音乐,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对这三者进行技术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们的变化以及诗意生成。笔者将以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为线索,挑选出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讨论。中国现代歌-诗是在依声填词的学堂乐歌中起步的,晚清的社会变革以及西方音乐的传入改变了既有的语言配置。音乐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听到了“歌”之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文言文的歌-诗语言配置模式。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文学的现代性启蒙让人们看到了“诗”之新。当歌-诗发展到三十年代时,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歌-诗语言的变革。现代海派文化孕育了商业化的流行歌-诗,使其变成了市民的娱乐产品。有声电影的发展,尤其是左翼电影,使歌-诗变成了具有主题性的意识形态产品。这两种产品显示了不同的价值观系统,各自在其认定的轨道上运转。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了一座歌咏城,红色歌-诗、革命歌-诗的创作实践在国家存亡之际为中华民族构建了精神家园。其中,《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是现代中国歌-诗创作的经典,它的语言配置方式成为了主流歌-诗的标杆。在新中国诞生后,歌-诗语言发生了重要调整。新民主主义的文艺观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引领了社会主义的歌-诗实践。颂歌、赞歌的写作以及少数民族的歌-诗创作对政权巩固、民族团结、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歌-诗走向了畸形,在极左的思潮中其语言的单一化配置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由于此部分内容庞杂,涉及问题面广,限于篇幅不作讨论。在八十年代时,歌-诗回到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流行歌-诗、爱国歌-诗、民族歌-诗在历史的转型中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港台歌-诗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大陆。歌-诗语言的融合为其创新注入了活力,其诗意的漂移路径也更加多样,这都表现出了新时期的精神。在九十年代世纪之交,广东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岭南乐派的异军突起引领了时代潮流,新世纪音乐的诞生以及摇滚乐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了歌-诗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丰富性。总之,中国二十世纪的歌-诗发展是在语言配置与诗意漂移中进行的。从乐歌到摇滚可以看到歌-诗审美的形态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功用选择。从歌词、音乐、表演进行语言漂移说的讨论是学科之间的一次有益对话,亦是心灵与世界的相互交流。正如漂移说所言,语言本身不是固定的、静止的,它在时空的流变与绵延中向着直陈其事、修辞幻象、纯粹形式、意识形态等方向漂移,诗意的创造在此过程中绽放出了自身的光芒。

郭景川[9](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萧潇[10](2018)在《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文中提出亨利·雷纳的《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是一部审视制度、政治和经济的环境与历史和音乐实践关系的先驱性着作,在西方艺术音乐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示了音乐社会史与音乐社会学的紧密联系。全书除前言和附录外共有20个章节,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就音乐消费与音乐生产对音乐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译者选取翻译的前言至第14章,囊括了中世纪至17世纪宗教、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变迁对于音乐产生影响的相关内容,描述了各个阶层对于音乐的态度、投入和支出,以及音乐对于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映。书评部分主要简述学科理论,参照社会史的历史写作方法概述本书结构内容,分析作者的实证主义倾向,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析。

二、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唱与独唱的概念简述
    (一)合唱的基本概念
    (二)独唱的基本概念
二、审美方面的比较
    (一)音色的比较
    (二)音准的比较
三、艺术表现方面的比较
    (一)舞台效果的比较
    (二)肢体动作的比较
    (三)作品本身的比较

(4)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生平考略
    第一节 成长之初,与乐结缘(1930-1949)
        一、一方水土一方人
        二、蒙于乐亦爱于乐
    第二节 求学之路,与乐相伴(1949-1954)
        一、毕业推荐入“华大”
        二、两校合并入“山大”
        三、院系调整入“艺专”
    第三节 继承传统,扎根民间(1954-1994)
        一、音工组初露锋芒
        二、入音协大展宏图
第二章 张凤良与文艺集成
    第一节 集成前——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搜集整理工作
        二、50、60 年代的搜集整理工作
        三、音乐成果的整理出版
    第二节 集大成之作——《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
        一、《集成》编撰的相关背景
        二、《山东卷》的编辑方案
        三、《山东卷》的采集、整理过程
        四、《山东卷》成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山东卷》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
第三章 张凤良与音乐会演
    第一节 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的筹划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的演出宣传
        三、会演的评奖工作
    第二节 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的组织
        一、会演背景
        二、会演节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三、召开交流座谈会
    第三节 “泉城之秋”系列音乐会的主办
        一、会演背景
        二、演出曲目的选拔推荐
        三、组织学术讲座和座谈会
第四章 张凤良的音乐评论研究
    第一节 张凤良对演出团体的评论
        一、对前卫歌舞团的评论
        二、对省直艺术团的评论
        三、对其它团体的评论
    第二节 对音乐家的评论
        一、对歌唱家的评论
        二、对演奏家的评论
        三、对作曲家的评论
        四、对指挥家的评论
    第三节 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一、张凤良音乐评论取得成就的历史原因
        二、张凤良音乐评论的历史意义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张凤良年表
    附录二 张凤良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与研究视角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渊源及文化背景
    一、中西音乐文化融通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染
        (二)维新派与五四新文化美育思想的影响
        (三)日本与西方音乐美学的熏陶
    二、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与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西方音乐的冲突与融汇
        (二)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确位
第二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
    一、归国后的北平:音乐美学思想的酝酿与初启
        (一)“音乐美学”和“音乐比较研究法”的首提
        (二)女高师音乐系、北大音乐传习所的成立与音乐学科独立化的起步
        (三)乐友社的成立与对音乐“美感教育”价值的强调
    二、沦陷前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践与使命
        (一)上海音专的成立与音乐教育独立学院组织化的努力争取
        (二)以史为眼、以西治中:解决中国音乐落后之法
        (三)对“音乐的势力”的社会宣传
    三、沦陷后的上海:音乐美学思想的调整与重启
        (一)精神国防说:唤起爱国心的战时音乐使命
        (二)理论与技术并重的国乐团体试验
第三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特质
    一、音乐创作:立足于民族本位的音乐改良
        (一)礼乐合一,情理相通:探寻中国旧乐与西乐的美学契合点
        (二)中西合璧,兼收并蓄:改良旧乐与创造新乐的创作理念
        (三)简单普适、立足国情,放眼未来:新学制唱歌教材的编定
    二、音乐教育:立足于办学实践的人才观和美育观
        (一)广罗名师,任人唯能的用才观
        (二)从儿童入手,因材施教,注重民族风格创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
        (三)陶冶德性,重视音乐功能的美育观
    三、音乐审美:对艺术受众的美育关切
        (一)美化与陶冶:校内音乐会的开展与实际影响
        (二)净化与尚雅:国民音乐会的开展与提高大众音乐审美素养的疾呼
        (三)熏染与塑造:在家庭教育中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四、音乐批评:着眼于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开拓式批评视角
        (一)对旧乐的批评
        (二)对现实社会音乐实践成就的批评
        (三)对音乐会的启蒙作用的评论
第四章 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的启示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中的“拿来主义”
        (一)学通古今中外的论学底蕴对音乐教育的深层意义
        (二)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对音乐实践的持久影响
    二、继承与革新的动态融合维度
        (一)“发扬词章”:在时代节奏中体现传统质感
        (二)“复兴国乐”:在中西文化渐染中奏响民族旋律
结语: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重构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1 :萧友梅音乐教育活动年表
附录2 :萧友梅音乐文论年表
附录3 :萧友梅音乐创作年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张广天剧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命轨迹
    第一节 “上海屋檐下”的社会观察
    第二节 音乐学徒与诗人身份的融合
    第三节 狱中三年的学习思考
    第四节 正式与戏剧相交
第二章 语言特色
    第一节 语体特点
    第二节 言说特点
第三章 人物形象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追求者
    第二节 不畏强权的反抗者
    第三节 刻意诗化的美学符号
第四章 多样主题
    第一节 永恒的革命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思辨
    第三节 辛辣的社会讽刺
第五章 张广天与先锋戏剧
    第一节 先锋戏剧
    第二节 张广天剧作的底层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7)孔子“乐教”思想视域下小学器乐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长沙市五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器乐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二、国外器乐教学法发展概述
        三、孔子“乐教”思想的相关研究
        四、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第四节 概念界定
        一、器乐教学
        二、孔子“乐教”思想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小学器乐教学的现状
    第一节 小学器乐教学整体开展情况
        一、器乐教学课时安排
        二、教学器乐种类选择
        三、小学乐团组建情况
    第二节 小学器乐教学的教师访谈
        一、器乐教学的理念认知
        二、乐器与乐曲的选择
        三、器乐教学的方法选择
    第三节 小学器乐教学现存问题
        一、器乐教学课时少受众小
        二、自主教学内容安排随意
        三、学生演奏技能低端徘徊
第三章 小学器乐教学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艺成而下”——器乐教学存在理念偏差
        一、“知音而不知乐”——过于注重技法训练
        二、“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器乐教学缺少审美体验..
    第二节 “溺音之忧”——教学内容选择良莠不齐
        一、“乐之隆非极音也”——过于迎合学生音乐品味
        二、“杂施不孙,坏乱不修”——内容次序安排欠妥
    第三节 “其施之也悖”——器乐教学方法单一
        一、“记问之学不足为师”
        二、“学者有四失”
第四章 提升小学器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一节 “致乐以治心”——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一、保持“游于艺”的态度
        二、秉承“德为据”的传统
        三、追求“成于乐”的境界
    第二节 “大乐必易”——审慎选择乐器与乐曲
        一、“中正无邪”——教学曲目应当选择高雅音乐
        二、“绘事后素”——内容安排应当讲究内在逻辑
        三、“文”“质”彬彬——音乐曲调与乐器选择相搭配
    第三节 “教有时”——优化教学方法构提高教学效率
        一、“各有宜”——注重个性化教学
        二、“学不躐等”——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三、“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课内外教学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题解与意义
    二、综述与视野
    三、方法与思路
    四、创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诗研究的理论建构
    一、歌-诗的结构整合
    二、歌-诗的身份确认
    三、歌-诗的语言漂移
第二章 乐歌时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乐歌启蒙的历史机缘
        一、国民性乐教
        二、现代性伦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节 乐歌语言的现代性
        一、乐歌的文学现代性
        二、乐歌的音乐现代性
    小结
第三章 五四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诗运动中的歌-诗
        一、直笔与意象:胡适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间与民族:歌谣运动的瓦釜之声
    第二节 艺术歌-诗的诗性开启
        一、萧友梅和易韦斋的《问》
        二、赵元任和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节 政治歌-诗的话语构造
        一、爱国歌-诗的四重维度
        二、马列歌-诗的修辞手法
        三、政治歌-诗的情感主体
    小结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诗
        一、《毛毛雨》:流行歌-诗的语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诗的委约创作
    第二节 国产胶片的电影歌-诗
        一、电影《渔光曲》与主题歌-诗《渔光曲》
        二、电影《马路天使》与主题歌-诗《天涯歌女》
        三、电影《风云儿女》与主题歌-诗《义勇军进行曲》
    小结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战争歌-诗的三重构想
        一、苦难叙事:《松花江上》与家国命运
        二、秧歌改造:《南泥湾》与乡土经验
        三、坚定意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革命道路
    第二节 歌-诗语言的经典化漂移—以《黄河大合唱》为研究中心
        一、第一单元:《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二、第二单元:《黄水谣》《河边对口曲》
        三、第三单元:《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小结
第六章 建国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新中国的颂歌
        一、颂歌中的国家话语:《歌唱祖国》
        二、颂歌中的民族传统:《我的祖国》
        三、颂歌中的纪实风格:《祖国颂》
    第二节 少数民族赞歌
        一、蒙古族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二、藏族赞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维吾尔族赞歌:《新疆好》
    小结
第七章 新时期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大陆歌-诗
        一、解放思想:《乡恋》的艺术智性
        二、家国情怀:《难忘今宵》的晚会记忆
        三、铁骨柔情:《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声呐喊:《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
    第二节 风靡一时的港台歌-诗
        一、张明敏与《我的中国心》
        二、邓丽君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罗大佑与《之乎者也》
    小结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诗语言
    第一节 岭南乐派引领时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涛声依旧》
        二、流行新民谣:《弯弯的月亮》
        三、流行新乡土:《过河》
    第二节 新世纪与摇滚的天上人间
        一、新世纪歌-诗:《阿姐鼓》的灵性写作
        二、中国摇滚音乐的语言配置:重金属、迷幻、朋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亨利·雷纳
    前言
    1 音乐史-问题与资料来源
    2 中世纪教会
    3 北方复调音乐的传播
    4 吟游歌手的归化
    5 城市乐师——专业人才
    6 城市乐师-业余爱好者
    7 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音乐
    8 音乐的印刷
    9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10 中产阶级社会中的音乐
    11 歌剧的肇始
    12 巴洛克时代
    13 教堂、领唱和唱诗班
    14 音乐和法国的专制主义
货币附录 本卷中涉及
参考文献
索引
《音乐社会史:从中世纪到贝多芬》:深度书评及对翻译问题的讨论
    1 一些学理问题思考
        1.1 音乐社会学与音乐社会史
        1.2 音乐社会史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 本书内容对普通音乐史的补充
        2.1 音乐的直接消费者
        2.2 音乐生产
    3 雷纳《音乐社会史》的实证主义倾向
        3.1 作曲家与作品
        3.2 音乐机构
        3.3 货币、汇率和城镇人口
    4 翻译的不可译性与可译性
        4.1 语言的不可译性
        4.2 文化不可译性

四、关于合唱指挥随意现象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2]论合唱与独唱的审美及艺术表现[J]. 余晓娜. 北方音乐, 2020(21)
  • [3]中小学音乐教学“异化”现象研究[D]. 施雨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张凤良的音乐贡献研究[D]. 刘一览.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萧友梅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张东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张广天剧作论[D]. 邓帅.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7]孔子“乐教”思想视域下小学器乐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长沙市五所小学的调查[D]. 顾凌霄.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从乐歌到摇滚:歌-诗的语言漂移研究[D]. 邱健. 云南大学, 2018(04)
  • [9]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译着《音乐社会史:中世纪到贝多芬》与书评[D]. 萧潇. 上海音乐学院, 2018(01)

标签:;  ;  ;  ;  ;  

合唱指挥随机现象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