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桥, 老树, 花

老桥, 老树, 花

一、古桥·老树·花(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研究说明《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蒋娜[2](2021)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建设”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补齐短板区势在必行。乡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行动纲领。皖北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短板区——传统农区,村庄规划实践问题突出,这就需要对以往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村庄规划实效评价可以有效检测规划实施情况并发现规划实施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以往的评价体系大都采用文献研究、政策文件与问卷等自上而下的构建模式,往往会忽视一些现实影响因素,缺乏一定的精准性。这就需要采用一种较为精准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来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更为精准地检测规划实效情况,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并促进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水平的提升。榴园村作为安徽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从2012年开始依托石榴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村庄建设工作,是皖北地区最早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并实施建设的村庄,成功创建了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实践的典型示范模式,为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工作带来了丰富经验,高效引领了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工作的推进。本研究选取皖北地区典型村榴园村作为获取有关皖北村庄规划实效情况影响因素的资料来源样本点,选择扎根理论来对所获得的村民访谈质性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建构出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概念化模型,并回顾到文献中进行指标优化,以此得出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榴园村为实证案例地来进行评价模型的应用,并结合IPA四象限分析法进行实效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析,并针对实效共性问题,提出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的提升策略。通过研究可以发现:(1)规划调研力度与村民需求调查是制约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的关键因素,规划公开情况、规划宣讲、规划民主参与及村庄民主选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2)榴园村村庄规划建设相对比较重要,并且急需改进的关键因素为:二级指标层的规划调研、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实施管理、组织管理能力及产业发展及三级指标层的实地考察、需求调研、规划宣讲、项目建设时序、资金安排合理性、政策扶持、维护管理、村委组织能力、生产条件、规划认知度、乡村旅游业,说明这些方面对于提升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水平非常重要,是其村庄规划建设后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3)皖北村庄建设要转变规划编制模式,加强村民参与,建立多元合作编制模式,编制需求导向的实用性规划;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实现多元互动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升村庄就业环境,吸纳人才返乡,以更好地提高村庄规划建设实效,促进村庄建设发展。图[13]表[40]参[79]

洪学婷[3](2021)在《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是人类生活的根基。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在农业时代形成的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源头,乡村积淀了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基因,展现着中华文明的生产和生活、社会和文化、历史和政治等要素。在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乡村的弊病日益明显。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空心村、老龄化以及留守儿童等社会现象,城乡差距逐渐加剧,乡村日益走向衰落,乡村脆弱性增强,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中我国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也是乡村建设理论体系的核心。乡村性的研究有利于乡村研究理论体系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有助于推进乡村未来的发展。流动性是现代性的标志,从流动性的视角来研究乡村性才能明晰各流动要素对乡村性的影响方向和路径,才能进一步提出提高乡村性的方法,实现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上述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按照“乡村性表征与变迁梳理—乡村性演化特征揭示——影响机理总结——重构策略提炼”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数理统计、半结构化访谈、数学模型建构以及GIS空间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建构了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时空演化的理论模型和框架体系,并以南京市江宁区的世凹村、高淳区的大山村和漆桥村作为研究案例地,探究了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其变迁、乡村性的时空格局及演化特征、影响路径及机理、重构模式和策略,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呈现农业特征向旅游特征变迁。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主轴编码的形式,总结了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的三个核心的范畴——乡村物质层次、社会和文化层次。最终得到3个核心范畴和6个主范畴即自然环境、聚落建筑、生产生活、人际交往、乡村民俗、乡村精神,并依据各个主范畴的重要方面分别进行了乡村性表征的内涵和变迁的分析。总体而言,乡村性经历了自然景观“美化”、聚落建筑“强化”、生产生活“旅游化”、人际交往“竞争化”、民俗节庆“复兴化”和乡村精神“富足化”的乡村性变迁历程。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的表征整体上呈现了从“杂乱”到“有序”的情况,聚落建筑的表征从“破旧”到“徽派”;生产生活从“农业”转向“旅游”,人际交往从“熟人社会”、“和谐”、“友好”走向“竞争”,熟人社会被打破;乡村民俗活动减少,在旅游活动的推进下具有一定的复兴,乡村精神面貌依旧是淳朴,存在一定的市场经济价值观,留守的村民对乡村具有较高的认同。旅游发展进程中,在旅游流等逆向要素的推动下,乡村性有一定的提高。(2)旅游者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感知主要呈现增长趋势。基于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具体而言,自然景观即自然环境和建筑聚落维度的乡村性感知增强,自然环境维度均值有一定增长,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而聚落建筑的乡村性感知增强显着;乡村生活即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维度的乡村性感知弱化,生产生活维度达到显着性水平;乡村文化即乡村民俗和乡村精神维度的乡村性水平在旅游发展后得到显着的提升。乡村旅游地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流动性的影响下,偏离了初始的乡村特征,呈现现代化、旅游化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旅游流动要素的刺激下,乡村旅游地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的情况下,旅游者感知到的乡村性更为明显。(3)居民视角下,案例地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表征水平变化呈现差异性。世凹桃源村和漆桥村的乡村性表征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大山村呈现上扬趋势。乡村文化维度主要呈现增长趋势,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维度主要呈下降趋势。从旅游发展前的乡村性表征水平来看,世凹桃源村的乡村性认知水平最低,其次是大山村,漆桥村乡村性最高,旅游发展后,大山村乡村性感知最强,漆桥村次之,世凹村最弱。世凹桃源村所处的位置最为靠近城区,受到流动要素的深刻影响,也可能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受到牛首山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旅游阴影),导致其乡村性水平负向变动。而大山村依附于高淳国际慢城的发展,乡村性氛围营建得较好。漆桥村旅游发展滞后,环境管理缺位,导致旅游发展对乡村的积极影响较少,乡村性负向变动最多。旅游发展质量和力度等对乡村性水平变化存在一定影响。(4)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呈现更为集聚的演化特征。根据GIS空间分析发现,乡村性表征在空间上呈现分布在山、水、林、田、湖、聚落建筑以及乡村精神文化外显的载体上。自然景观维度的乡村性表征呈现分散集聚的分布特征,点状集聚分布明显,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生活维度的乡村性表征呈现带状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乡村文化维度的乡村性表征主要分布于乡村重要的历史遗迹上,整体上呈现“小集聚”的分布特征。旅游发展后的乡村生产生活相关的乡村性感知更为显着,表征元素更丰富,表现出集聚分布趋势。自然元素、建筑、文化遗址等成为居民和旅游者较为认同的乡村性表征,乡村自身的核心资源正是包括自然生态、特色建筑、人文与历史文化等资源,故而成为重要的乡村性表征元素。(5)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演化受到信息流、交通流、旅游流和资金流的多重影响。流动要素对乡村性的影响方面:(1)信息流显着影响居民价值观和社会交往,显着降低乡村性水平;(2)交通流显着影响城乡交往和乡村环境,主要通过环境负面影响乡村性,城乡交往的增强弱化乡村性的研究假设被拒绝;(3)旅游流影响乡村生活方式,并改变居民间的人际关系,导致乡村性的降低;通过旅游发展,带动民俗活动的复兴,产生乡村性增强的效果;(4)资金流显着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显着增强乡村性,同时,资金流也改变了社区凝聚力,导致了乡村性的弱化。流动要素在流空间中交织,影响着乡村的乡村性,不同要素对乡村性的影响强度具有差异。(6)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影响机理是一个刺激反应过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客观因素(资源本底、乡村特征、政府推力以及流动因素的影响)和主观因素(个人观念、社会观念)。从刺激反应理论来看,主体的乡村性的感知主要是基于地方的资源本底和主观认知等基础要素基础上,在流动性要素的刺激下,综合形成乡村性的反应和认识。在这一系统过程中,流动要素对乡村性的多维扰动就是刺激过程,乡村对扰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是为反应过程,内部系统主体包括乡村反应的行为主体即居民、政府以及企业等,行为主体产生相应的行为来应对流动性要素的扰动,这种扰动主要体现在乡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以及精神文化空间。基于不同的反应主体以及反应黑箱过程,产生乡村性的变迁,这是刺激反应的反应呈现。从现代化和旅游发展过程来看,乡村旅游地面临着现代化流动要素的推力和旅游发展旅游流要素的拉力,现代性推动乡村走向现代化,弱化了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旅游开发进程拉动乡村性复兴,乡村性主要呈现增加的趋势。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驱动着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变迁。乡村旅游地乡村性重构不能局限于自然景观和聚落景观等外在景观形态,而是在保持乡村特性的前提下,通过乡村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重新塑造,推动乡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明确乡村变化的特征,关注乡村性演化过程,科学干预和指导乡村性的建构,提出乡村性的重构策略。乡村性重构应注重强化生态韧性、社区韧性和文化韧性,形成健康循环的乡村韧性系统。

陈斯亮[4](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马雨萌[5](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姚珏[6](2020)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期,它以独特的静态形制和动态活动而成为中国木雕艺术的经典之一,并体现出徽州先人的伦理观念、族群民俗、生态意识、信仰传统、艺术品格等文化形态,具有吉祥审美的象征符号意义和传承表达的基本特征。它以遮与露、高与敞、闭与通、隔与透的对照点画天井、厅堂、门窗、栏杆等处的木雕静态存在,以及民居木雕在制与用、造与赏、传与承等方面的动态活动。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就装饰母题而言,明代民居木雕以本土艺术为主,室内外木雕多为祥物,颇具汉唐之风,简洁大气;清代室外木雕多为镇宅之象,室内多为祥和之物,细密繁缛。就风格类型而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均衡开合、饱满律动、虚实相生、质朴本色等基本特征。徽州民居木雕图式内容分为意象表达为主,佐以符号隐喻。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意象表现大多形成意境组合,或由一系列单个“心象”组合成多个迭加的审美想象意境。民居木雕艺术源自徽州人对“木”塑造立体“心”象,反映宅主们对“木”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思考结果的文化表达。民宅主人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观者与宅主意同象异,各见其趣。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汇集着多路的文化信息,它包容着祖制家教、士族名门的礼制文化,阴阳相承、除凶纳吉的民俗文化,崇儒廉正、外朴内华的仕商文化,以及时空对应、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等,并以行善积德、孝仁祥和、近福远祸、光宗耀祖、繁衍兴旺、富贵有余等为表达的主题。历史上名门望族的隐逸造就了徽州地域的传奇,徽商经济的支撑促进了民居木雕艺术的繁盛,文人的纷纷介入使得善鉴书画的徽商在民居木雕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文人体系融入庶民文化,俗雅相乘,自然、社会、历史和人伦文化被组织在民居木雕艺术的结构图式中,使现实世界和精神境界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明清工匠艺人在“工”和“术”方面的手艺传承和不断精进,得以使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日益精湛,终成经典。近些年来,由于民居木雕艺术信仰的错位,传承密码的缺失,过度的开发性修复,以及异地重建之风的兴盛,使得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传承困难重重。徽州人曾利用民居木雕艺术创造“桃花源”式的家园,舒缓精神压力,寄托热爱生命与生活的审美理想,以及借助艺术教化族人后代的做法等,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其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融入国人的血脉之中,依然推动着当今的乡村美化和城市建设。

沈超然[7](2019)在《《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明时期,江南造园空前繁荣,不仅数量剧增,而且名园迭出,并出现了众多的造园匠师与相关着述。就地域而言,晚明江南园林的建设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实,彼时造园兴盛者中还包括绍兴,据祁彪佳(1602-1645)《越中园亭记》(撰于崇祯年间)所载,晚明时期山阴、会稽两县(属绍兴府)的园林数量已达190余处之多,其中亦不乏一时名园,园林盛况空前。绍兴是明代浙东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与繁荣的城市生活为园林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文人结社与民众游观之风的盛行则对园林的营造提出了需求,故造园之事自然勃兴。然而,绍兴在明清易代之际,成为结客谈兵、抗清复明活动的重要据地,以及在清一代随着其经济、文化等区位优势的衰落,晚明绍兴园林的荒废已不可避免,故几乎无实物遗存至今。目前对明清江南园林的研究,因关注物质空间为导向,在地域上以园林遗存较多的苏州、扬州与杭州等地为主,现有对晚明绍兴园林研究的缺失,使得其在园林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被低估。因此,本文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选取“晚明绍兴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园林史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与场地遗迹的实证性考察,试图了解、分析并总结晚明绍兴园林在城市、人物、观念与营造等方面的特征,从而揭示其价值。本文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二章是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与园志书写。主要是从晚明绍兴园林的两个“兴起”来展开:一个是园林营造的兴起,以及与之有关的自然、城市、社会与时代背景,另一个是园林书写的兴起,其中主要考察以《越中园亭记》为代表的绍兴城市园志。第三章是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与造园家族。主要是对《记》中的客观信息进行整理与考证,包括位置与人物两个方面。第四章是《越中园亭记》中的晚明绍兴名园实例。选取若干晚明绍兴名园作个案研究,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其园主背景、历史沿革、景象布局与造园特征等多个方面。第五章是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园林的意匠特征。主要包括山石、理水、建筑与花木四个层面。第六章是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看祁彪佳的园林观念。主要涉及祁彪佳的“园亭”概念、园记视角、园林理景审美,以及私园开放性的讨论与园林活动评判等五个方面。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晚明绍兴园林无论是数量还是营造水平均代表了江南园林的较高水准,其造园意匠与园林观念,除具有江南园林之共性外,因受到本地自然与人文条件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身的鲜明特征与多样性,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出如下具体结论:首先,晚明绍兴园林的兴起发轫于隆庆至万历初年,至崇祯年间祁彪佳撰写《越中园亭记》时,园林发展已达空前极盛;其次,《记》中所载晚明绍兴园林的分布情况,在城内多集中于三山(龙山、蕺山、龟山)与城市东南一带,在城外多集中于常禧门外的南塘与稽山门外的炉峰、天柱一带;再次,《记》中所载晚明绍兴的造园人物,他们多来自于会稽陶氏、商氏,山阴张氏、祁氏、朱氏以及余姚吕氏等家族;此外,祁彪佳的“园亭”概念与今人有异,其园记视角包含了“以人重”与“以景胜”两个方面,并在理景审美过程中追求自然与空间变化,而时人对园林活动的评判与讨论亦呈现多样性;晚明绍兴造园的总体特征以自然得景为主、人工营造为辅,发展至明末则表现出对人工营造如叠山、建筑的重视与追求。

盛树嫣[8](2019)在《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文中指出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新要求,城市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化。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旧城社区更新作为存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手段开始受到持续关注。然而现今的旧城社区更新,大多忽略了旧城社区内多元的利益关系和多样的社会文化:更新目标以纯粹经济发展为导向,更新过程中话语权不平等激化了矛盾,大规模推倒式更新破坏了社区的文化风貌和特色空间,公共服务建设失衡引发冲突……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更新中逐渐凸显。因此,如何改进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在旧城社区更新中缓和矛盾冲突、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全面发展,已然迫在眉睫。而包容性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蕴含了人本、公正、多样、共享的准则。这一理念近年来被逐渐运用到了各个领域,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多样性理念;政治领域提出了求同存异;文化上提出了兼收并蓄;经济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规划领域提出了包容性发展……无论在什么领域都会产生矛盾和问题,但以冲突、对立的方式只会加深矛盾,而选择了包容性作为解决问题的理念导向,才能缓解矛盾,解决问题,走向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如何将包容性理念切实运用在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针对更新中现存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包容性的更新规划策略,以期对我国旧城社区更新规划提供有益的启发。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做出简要界定,进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并分析国内外的社区更新案例,为之后的内容提供依据。其次,对包容性理念进行研究思考和归纳总结,提出包容性的内涵和核心准则,明确包容性在旧城社区更新规划中的作用。再次,按时间顺序回顾我国社区发展的历程,并结合我国社区现状,总结在包容性视角下旧城社区更新面临的困境。然后,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最后,以吴中典型社区为例,提出重点更新策略的实践应用。

李乘[9](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张雪葳[10](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二、古桥·老树·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桥·老树·花(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村庄规划
        2.1.2 评价及评估
        2.1.3 村庄规划实效评价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扎根理论
    2.3 国外研究综述
        2.3.1 村庄规划研究
        2.3.2 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4 国内研究综述
        2.4.1 村庄规划研究
        2.4.2 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2.1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1 样本点选取与资料收集
        3.4.2 编码分析
        3.4.3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4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5 信度与效度检验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1.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构建
        4.1.2 构造判断矩阵
        4.1.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1.4 评价指标体系合成权重
    4.2 皖北地区村庄规划实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1 评价因素集的确定
        4.2.2 评价等级的确定
        4.2.3 评价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4.2.4 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4.2.5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的建立
        4.2.6 综合评价得分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实证研究——以榴园村为例
    5.1 榴园村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社会经济现状
        5.1.3 人居环境现状
    5.2 数据来源
        5.2.1 数据收集
        5.2.2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与分析
        5.2.3 信度检验
        5.2.4 效度检验
    5.3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5.3.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5.3.2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5.3.3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
        5.3.4 评价结果得分
        5.3.5 评价结果分析
    5.4 评价结果IPA分析
    5.5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提升的策略建议
        5.5.1 建立多元合作编制模式,编制需求导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5.5.2 健全实施管理机制,实现多元互动监督
        5.5.3 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
        5.5.4 加大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5.5.5 提升村庄就业环境,吸纳人才返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 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访谈提纲
附录 II 开放式编码过程
附录 III 榴园村村庄规划实效评价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旅游兴盛的社会背景
        1.1.3 流动性成为研究乡村问题的新视角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乡村性
        2.1.3 流动性
        2.1.4 乡村旅游
    2.2 基于Cite Space的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
        2.2.1 研究演进脉络
        2.2.2 研究作者、机构及高引文献分析
        2.2.3 乡村性文献关键词分析
        2.2.4 研究领域分析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乡村性研究进展
        2.3.2 流动性研究进展
        2.3.3 流动性视角下的乡村性
        2.3.4 研究评述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社会表征理论
        2.4.2 “流空间”理论
        2.4.3 刺激反应理论
        2.4.4 韧性理论
第3章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变迁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案例地选择
        3.1.2 案例地概况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数据来源
        3.2.2 研究方法
    3.3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变迁
        3.3.1 乡村性表征呈现的结构特征
        3.3.2 物质层次的乡村性表征
        3.3.3 社会层次的乡村性表征
        3.3.4 文化层次的乡村性表征
    3.4 旅游者的乡村性表征
        3.4.1 物质层次
        3.4.2 社会层次
        3.4.3 文化层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时空格局演化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样本基本信息
        4.1.3 研究方法
    4.2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性表征的时间演化
        4.2.1 乡村性表征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4.2.2 乡村性表征水平的演化
        4.2.3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变化感知的内部差异
    4.3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的空间格局
        4.3.1 乡村性表征水平的空间分布
        4.3.2 乡村性表征的空间格局
    4.4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空间的演化
        4.4.1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空间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4.4.2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空间变差函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影响机理
    5.1 乡村性感知影响因素分析
        5.1.1 探索性因素分析
        5.1.2 验证性因素分析
        5.1.3 乡村性影响因素的均值分析
    5.2 流动要素对乡村性的影响分析
        5.2.1 信息流对乡村性的影响分析
        5.2.2 交通流对乡村性的影响分析
        5.2.3 旅游流对乡村性的影响分析
        5.2.4 资金流对乡村性的影响分析
    5.3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影响机理
        5.3.1 主观层的影响机理
        5.3.2 客观层的影响机理
        5.3.3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影响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重构
    6.1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重构的内涵维度
        6.1.1 乡村性重构的内涵
        6.1.2 乡村性重构的维度
        6.1.3 乡村性重构的价值评价
    6.2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重构策略
        6.2.1 巩固乡村物质空间,增强生态韧性
        6.2.2 激活乡村社会经济,强化社区韧性
        6.2.3 丰富乡村文化基因,提升文化韧性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访谈提纲
附录B 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调查问卷
附录C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5)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1.2 核心概念辨析
        1.2.1 现代木结构
        1.2.2 乡村营建
        1.2.3 在地性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5.2 大仓讲习所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3 大仓风荷桥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第一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前徽州木雕的载体与历史演进
        一、徽州木雕的载体——徽州民居
        二、明清前民居木雕的演变简况
    第二节 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鼎盛
        一、徽州明清民居木雕艺术鼎盛缘由
        二、明清徽州民居木雕艺术流变和传播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馆藏案例
        一、本地博物馆案例
        二、异地的馆藏
    小结
第二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与动态活动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静态形制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静态呈现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理念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动态活动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制与造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赏与用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形制案例
        一、家族群居形制
        二、独居民宅形制
    小结
第三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类型与风格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类型
        一、动植混合类
        二、戏文叙事类
        三、诗句意境类
        四、宗教信仰类
        五、吉祥装饰类
        六、数字阴阳类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特征
        一、意象表现
        二、符号隐喻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装饰风格
        一、均衡开合
        二、饱满律动
        三、虚实相生
        四、质朴本色
    小结
第四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体现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礼制文化
        一、祖制家教
        二、士大夫名门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民俗文化
        一、阴阳观念
        二、驱凶纳吉
    第三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中的仕商文化
        一、廉商元素
        二、外朴内华
    小结
第五章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与传承
    第一节 当代徽州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与维护
        一、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现状
        二、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的维护
    第二节 徽州民居木雕艺术传承前景
        一、从核心走向陪衬
        二、从信仰走向理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图录
    二、访谈记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范围
    1.2. 文献材料与研究回顾
        1.2.1. 文献材料
        1.2.2. 研究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2. 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与园志书写
    2.1. 晚明绍兴造园的兴起
    2.2. 晚明绍兴造园兴起的背景
        2.2.1. 自然地理环境
        2.2.2. 城市空间格局
        2.2.3. 结社与游观风尚
        2.2.4. 晚明江南造园风潮
    2.3. 晚明绍兴城市园志的勃兴
    2.4. 《越中园亭记》的书写
        2.4.1. 现存版本
        2.4.2. 成书过程
        2.4.3. 条目内容
        2.4.4. 着录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与造园家族
    3.1.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园林分布
        3.1.1. 城内园林定位之地名考录
        3.1.2. 城外园林定位之地名考录
        3.1.3. 小结:晚明绍兴园林的空间分布
    3.2.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的造园家族
        3.2.1. 核心家族
        3.2.2. 其他家族及成员
        3.2.3. 小结:晚明绍兴园林与家族
    3.3. 本章小结
4. 《越中园亭记》中的晚明绍兴名园实例
    4.1. 祁彪佳寓山园
        4.1.1. 定位
        4.1.2. 规模
        4.1.3. 历史沿革
        4.1.4. 景象布局
        4.1.5. 造园者
        4.1.6. 造园费用
        4.1.7. 小结
    4.2. 城内名园考略
        4.2.1. 息柯亭
        4.2.2. 山水园
        4.2.3. 万玉山房
        4.2.4. 樛木园
        4.2.5. 蒹葭园
        4.2.6. 东武山房
        4.2.7. 淇园
        4.2.8. 荺芝亭
        4.2.9. 附:乐志园
    4.3. 城外名园考略
        4.3.1. 镜波馆
        4.3.2. 镜漪园
        4.3.3. 密园
        4.3.4. 护生庵
        4.3.5. 远曙斋
        4.3.6. 烟萝洞
        4.3.7. 青棘园
        4.3.8. 畅鹤园
        4.3.9. 附:众乐园
5. 从《越中园亭记》看晚明绍兴园林的意匠特征
    5.1. 山石
        5.1.1. 石宕
        5.1.2. 石峰
        5.1.3. 土山
        5.1.4. 累石
    5.2. 理水
        5.2.1. 曲水
        5.2.2. 方池
        5.2.3. 瀑布
    5.3. 建筑
        5.3.1. 建筑以远眺得景为佳
        5.3.2. 以堂为组景中心的建筑布局
        5.3.3. 建筑营造对风水的关注
    5.4. 花木
        5.4.1. 曾益《名园赋》
        5.4.2. 花匠:金乳生
    5.5. 本章小结
6. 以《越中园亭记》为基础看祁彪佳的园林观念
    6.1. 祁彪佳的“园亭”概念
    6.2. 《记》中的园林记录视角
        6.2.1. 园以人重而记
        6.2.2. 园以景胜而记
    6.3. 《记》中的园林理景审美
        6.3.1. 相地自然,补之以人工
        6.3.2. 空间追求:旷远与幽邃之间
    6.4. 私家园林开放性的讨论
        6.4.1. 陶奭龄的“智者”论
        6.4.2. 祁彪佳的“适然”观
    6.5. 时人对园林活动的评判
        6.5.1. 家族内对久困科场而造园的默许与支持
        6.5.2. 社会对致仕归乡后园居生活的认可与赞赏
        6.5.3. 陶奭龄对“士子造精舍以读书”的批判
        6.5.4. “园癖”的彰显与对沉溺园林的劝阻及批判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化
        1.1.2 旧城社区更新的重要性
        1.1.3 旧城社区更新中利益关系趋向多元化
        1.1.4 旧城社区的多样化社会需要平衡与维系
    1.2 研究目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研究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包容性
        2.1.2 社区
        2.1.3 社区更新
    2.2 国内外相关理论
        2.2.1 有机更新
        2.2.2 公众参与
        2.2.3 倡导规划
        2.2.4 社区规划师制度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 旧城社区更新案例研究
        2.4.1 建立包容性多方关系——英国硬币街社区
        2.4.2 社区组织影响社区更新——美国的华盛顿沃顿七区
        2.4.3 功能置换,唤醒旧日风貌——香港美荷楼
第三章 包容性与旧城社区更新
    3.1 包容性理念研究
        3.1.1 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
        3.1.2 经济学领域中的包容性
        3.1.3 城乡规划领域中包容性
    3.2 包容性理念的内涵及核心准则
        3.2.1 包容性的内涵
        3.2.2 包容性的核心准则
    3.3 包容性理念与旧城社区更新的内在逻辑
        3.3.1 包容性是旧城社区更新的价值标准
        3.3.2 包容性平衡了更新中参与主体的关系
        3.3.3 包容性维护了多样融合的社会与空间
        3.3.4 包容性确保了共享的公共服务
第四章 我国旧城社区更新现状
    4.1 社区的发展历程
        4.1.1 1949-1978年社会主义初期国家包揽的住区建设
        4.1.2 1979-1999年改革开放初期住房逐渐商品化
        4.1.3 1999-2010年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建设
        4.1.4 2010-至今社会转型,寻求包容性
    4.2 包容性视角下我国旧城社区更新的问题
        4.2.1 更新目标多以经济发展为导向
        4.2.2 更新过程中社区缺乏话语权
        4.2.3 大规模更新盛行,社区空间破碎
        4.2.4 邻里关系淡薄,社会隔离
        4.2.5 社区空间绅士化,居住空间分异凸显
        4.2.6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结构失衡
第五章 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5.1 理念框架
    5.2 坚持人本的发展目标
        5.2.1 更新目标以居民意愿为导向
        5.2.2 注重长期发展,实施更新时序引导
        5.2.3 坚持回访,吸取意见
    5.3 构建平衡的参与主体
        5.3.1 转变政府角色,建设服务政府
        5.3.2 规范开发商介入,有效引导市场
        5.3.3 培育社区组织,完善公众参与
    5.4 建设多样的社区空间
        5.4.1 采用渐进的更新方式
        5.4.2 延续旧区尺度,注重用地复合
        5.4.3 维护旧日风貌,置入新生功能
    5.5 推动融合的社区文化
        5.5.1 营造公共空间,重塑邻里关系
        5.5.2 拓展参与途径,促进内外融合
    5.6 提供可负担的住房选择
        5.6.1 完善保障房建设与管理
        5.6.2 建设不同人群混合的社区
    5.7 完善共享的公共服务
        5.7.1 完善均等化、多样化公服设施
        5.7.2 建立步行友好的旧城社区
第六章 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策略规划应用
    6.1 苏州吴中旧城社区基本概况
        6.1.1 吴中概况
        6.1.2 吴中旧城现状
        6.1.3 旧城典型社区——蠡墅社区现状概况
    6.2 包容性理念下蠡墅社区更新规划策略应用
        6.2.1 深入调研,明确包容的更新目标
        6.2.2 开展公众参与,培育社区组织力量
        6.2.3 提升空间环境,维护蠡墅特色风貌
        6.2.4 营造公共空间,促进社区文化融合
        6.2.5 补足基础设施,完善公服配套
        6.2.6 发展文创产业,建设蠡墅老街
        6.2.7 构建更新评估体系,多元资金渠道保障实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古桥·老树·花(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基于扎根理论的皖北村庄规划实效评价研究 ——以淮北市榴园村为例[D]. 蒋娜.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流动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的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D]. 洪学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6]徽州民居木雕艺术研究[D]. 姚珏. 东南大学, 2020(01)
  • [7]《越中园亭记》与晚明绍兴园林研究[D]. 沈超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包容性理念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策略研究 ——以苏州吴中区为例[D]. 盛树嫣.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10]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老桥, 老树, 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