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翻译研究的建构原则——《文学翻译研究》序言

浅谈当代翻译研究的建构原则——《文学翻译研究》序言

一、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论文文献综述)

安丰存,王铭玉[1](2021)在《新文科视阈下的大外语观及学科建设内涵》文中研究指明新文科是国家推动"双一流"学科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及国际化而提出的"四新"建设学科之一。外语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当抓住发展机遇,主动求变,打破定式,树立大外语学科建设观。高等院校外语学科专业应以外语的不同属性特征为基础,结合学科自身实际及国家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凝练方向,寻求外语学科可持续内涵式发展,树立大外语观,开展外语学科内涵形态、专业方向以及人才培养建设,进而发挥外语学科文科教育功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外语人才。

桑园[2](2021)在《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格翻译研究对文学作品翻译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从古至今,大量译学家对风格翻译进行探究,力求做到与原作风格一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对风格的理解通常借助于具有抽象性、印象性词语。这些词语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文本的风格特点。然而印象性词语具有一定主观因素,对风格翻译研究缺少一定科学严谨性。二十世纪80年代,刘宓庆提出风格标记理论,认为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对风格进行分析。风格标记理论为译者在语言结构层识别原作风格特点提供理论依据,为译者再现原作风格提供可操作性方法。该理论的提出对风格翻译研究产生深远意义。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为译者掌握原文风格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为风格可译性提供信息转换通道,使风格不再是难以捕捉的气质,为翻译风格研究提供新视野。《第六病室》是契诃夫代表作之一。契诃夫以客观冷静的笔锋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弊端,希望以此激励俄国人民觉醒,不再混沌,发起反抗。该作品反映契诃夫思想革新,表明他不再信奉托尔斯泰主义。契诃夫行文风格独特,因此对《第六病室》翻译风格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从形式风格标记和非形式风格标记两方面分析契诃夫《第六病室》原文本与三部译本,探究不同译者再现原作风格时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对比得出传递该作品风格特点的最优解。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绪论介绍《第六病室》及其中译本,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论述风格相关概念,并阐明风格标记理论来源及其内容。依据风格的概念对《第六病室》原文本进行风格概述,并使用语料库翻译学方法和文本分析法探究三位译者的译者风格。第二章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挖掘文本中形式风格标记,从词汇标记、句法标记和修辞标记三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把握原作风格特点。通过对比不同译者的译本,探究译者以何种策略再现原作形式风格。第三章通过运用风格标记理论,发掘文本中非形式风格标记,从作品艺术特色风格和作家精神气质两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把握作家思想内涵,了解其创作风格。通过对比不同译本,探索译者对原作非形式风格特点再现所运用的翻译策略。结语总结全文。对比不同译本发现对形式风格标记进行翻译时,译者在词汇层面上应当选取语义恰当的词汇;在句法层面上,应对句子进行拆分转化,使之符合原作风格特点同时也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在修辞层面上,应当考虑修辞色彩,使用一定汉语表达手段突出强调原文修辞风格特点。对非形式风格标记翻译时,应当准确把握原作者思想内涵,使用对应式转化策略,对原作风格进行模仿。

黄元军[3](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提出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李智[4](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宋颉[5](2018)在《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本研究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等层面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其次,从词语、句子和语篇等层面比较张译本、徐译本和卜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写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此外,将三个英译本与原创散文的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从操控理论的角度揭示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最后,对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进行思考,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本研究共分为七个章节,其中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为核心部分。第1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2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研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回顾了翻译美学理论的诞生与发展,阐述了翻译美学研究的现状。此章还综述了译者风格研究与文化学派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不足。第3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首先对散文与民国散文进行概述,然后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框架,通过不同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从形式系统与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分析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深入研究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第4章是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这一章从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比较张培基、徐英才以及卜立德等三位主要译者的英译本,通过定量分析描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第5章是英语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首先分析英语散文的文体风格,接着从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将张培基、徐英才以及卜立德三位译者的英译本与英语散文的风格进行对比,通过定量分析研究英译散文与原创散文在风格上的异同。第6章是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此章从操控理论的角度,聚焦翻译的审美主体,揭示意识形态、赞助人、主流诗学等外部因素以及翻译目的、译者素养、翻译观等内部因素对民国散文译者风格产生的作用。第7章是结论。该章对翻译的审美标准进行思考,总结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分析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探索散文译者风格研究的有效模式,并思索本研究的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的创新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创新。聚焦民国时期,以民国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英译风格,选题具有新意。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散文英译研究的发展,拓宽翻译研究的领域。第二,研究语料创新。本研究在现有研究语料的基础上,增加徐英才、卜立德等多个译本,为散文英译研究增加了崭新的语料,扩大了研究范围。第三,研究方法创新。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同时,在翻译美学视角的基础上,增加描述翻译学、操控理论等理论支撑。既关注文本内部研究,又关注文本外部研究,保证了研究的多维度与宽视角。

叶艳[6](2018)在《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文中认为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助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莫言小说的译介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莫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借助可视化科学计量统计工具,可以看出目前现阶段莫言小说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翻译与改写、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论题,更加倾向于探讨对文化、社会等“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忽视“文本内”资源的挖掘,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亟待寻找新的理论阐释空间。本研究以中国本土修辞学理论——广义修辞学为总体理论框架,辅以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狂欢理论,主要以莫言的六部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莫言小说的系统性修辞特征,构建其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在分析英译者对不同修辞采取的翻译方法的同时,亦深入分析原文的修辞建构对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提出的认知要求。笔者在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层级选取明喻、通感、超常规句式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莫言的明喻本体呈现肉体化、自然化、有灵化、魔幻化、动物化的倾向,喻体的选择呈现陌生化、游戏化、动物化、粗鄙化的特征,葛浩文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莫言的通感修辞具有修辞、认知、哲学三个维度的意义,其建构映证了乌尔曼(Ullman)所进行的大规模通感隐喻调查结果,葛浩文的通感修辞翻译实现了与莫言原文的通感同构,体现了哲性维度的审美共通感。莫言文本中的超常规句式主要体现为超长句和超短句,其英译文体现了异化翻译策略。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分为杂语修辞、戏仿修辞、民间诗学(猫腔叙事及类书场文本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语言杂多”是巴赫金文论中的核心概念,用来描述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现象,莫言小说文本富含杂语特征,包含着作者对于文革话语、詈骂语、谚语、成语、古诗仿写等语言形式的混杂性使用,创造了戏谑、幽默的效果,降格了政治语言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但阅读杂语文本需要调动读者的社会经验和历史记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杂语修辞的理解和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戏仿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主导话语策略,是一种体现作者反讽意图的游戏性文本建构,戏仿历史语境中的崇高话语并将之置于荒唐的语境,是作者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狂欢化思想在叙事层面的映射。仿拟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风格、篇章五个层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仿拟的生成、翻译、译文接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认知建构、解构、再建构,仿拟文本在原文文本到译本读者的心理文本之间经历了二次变形,译者“咀嚼”了一次原文文本,译文读者再进行二次“咀嚼”,因为文化、心理空间的不同,译者和译本读者或完全丢失原文本的仿拟元素,或在理解中添加新元素。仿拟修辞的建构是否成功及是否成功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这个“接生婆”的翻译成功与否,它对译文读者的语言记忆、文学记忆亦发出了强烈的召唤,仿拟修辞的互文性、杂语性、游戏性亦是莫言小说语言不可译性的动因之一。莫言的民间诗学可以从猫腔叙事建构和类书场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民间性”的异质性存在能够体现作者莫言文学书写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因为域外译本读者对于文学书写的不同规约和期待,亦是中国文学外译接受障碍的原因之一。最后,笔者以反讽哲学为突破点来探析莫言小说的修辞哲学,具体体现为言语反讽、叙事反讽、总体反讽,其中叙事反讽分为戏仿性反讽、结构性反讽、语态性反讽、视点性反讽四种形式。在翻译中,英译者葛浩文在言语反讽层面忽略了原文中有些反讽话语的反讽意图,改写结尾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讽,通过改写或删减原文中的“不可信叙述”的元话语策略可以大大拉近反讽间距。本研究使用了广义修辞学来探讨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莫言作品文本,继续推进莫言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土修辞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与修辞学、叙事学、文艺学等之间的跨学科性研究,同时对译者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效果的评估亦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梦之[7](2017)在《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文中研究指明作者统计分析了五种国际译学期刊10年的发文数据,指出国际上我国学者的发文数已名列前茅。对于国内出版的名目繁多的翻译理论专着,作者仅以"(翻)译学"为关键词做了统计,加以印证。这两项统计研究表明,中国不但是翻译大国,而且成为译学研究大国。但是,论着数量不是衡量科研水平的主要指标。我国学人的理论原创性欠缺,译学术语西化,学术话语不够丰富,与译学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作者认为,翻译大国应创立自己的译学话语体系。文章讨论了我国译学的创新研究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柯子刊[8](2014)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文中提出林少华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至今已翻译90余部作品(含合译本),独译村上春树作品41部,出版5部文集、2部学术着作。林译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引发了“村上春树热”,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林少华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外对林译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日本学者根据西方译论对林译做出的评价,与国内学者对林译做出的评价大相径庭;林少华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但实际上,林少华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影响了他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帮助林少华奠定了其翻译家的地位。凡此等等,都说明林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在合理吸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译论”为观照,对翻译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前期研究、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提供必要的铺垫。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前期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需继承和发扬传统译论,并以传统译论作为理论基础解决实际的翻译问题。接着指明林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介绍林译研究的现有成果。然后论述将林译置于传统译论下进行研究的理由。最后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概括并提炼其核心内容。首先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论述的中国传统译论做出了界定。接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由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语言决定并反映思维方式,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文字,思维方式最终可以由文字体现出来——入手,依据这一理论,“六书”造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象形思维、会意思维、形声思维)即可视为汉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下的“外译汉”翻译实践,把思维方式与传统译论两相结合,归纳出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为(诚于译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译以致用、文章正轨),并对这五个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体系化探讨。第二章对林少华的身份进行认定。首先探讨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文学观,突出文体在林少华翻译观、文学观中的地位,然后理顺翻译观与文学观、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翻译观、创作和翻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产生影响,而翻译又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创作又进一步强化并巩固了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第三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诚于译事”为观照,结合相关材料,夹叙夹议,从林少华知识构成(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林少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林少华对译本的锤炼(手抄译文、研究原作、修改译文)、多方认可这四个方面,最后得出林少华作为译者,对待翻译事业的确做到了诚心诚意。第四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为观照,从林译书名和译文两方面出发,将林译与他译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林译书名赋予“原象”以“新象”,形不同,神相似,意相同;译文通过精心斟酌译词,恰当使用成语、灵活安排句式,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内涵与精髓。第五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译以致用,文章正轨”为观照,从言辞中,发现林少华通过翻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用“古汉语”丰富现代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二是再现村上原作文体特色,两个目的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的。从句长、四字格、叠音词三方面来考察林少华的创作和翻译,发现创作和翻译中都明显含有这三种文章元素,说明翻译的确受到了创作的影响,实现了文章化,富有文学性艺术性。而带有文章元素的林译文体,从句长等角度而言,又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简洁、节奏、异质性”的文体特色。与此同时,林少华和村上春树都崇尚简洁、节奏,并与主流文学文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二人在文体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即是二人文体的契合。文体的契合是文体再现的重要条件,为文体再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总而言之,带有一定创作风格的林译实现了双重目的,并逐步走向经典化,既“译以致用”,又“以文行远”。第六章围绕林译评价论争展开。首先按时间顺序对各位学者的林译评价(包括林少华自身对译文的评价)进行客观评述,然后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两方面对学者们的立论依据进行详细地评析,最后站在“顺译”的立场上,对林译做量性分析,得出林译乃“形神兼备的顺译”。第七章探讨林译中的误译问题。首先对孙军悦、谢建梅、施小炜三位研究者公开发文指出的林译中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误译的类型及成因,接着阐述研究者及林少华本人对误译的评价,最后以传统译论为观照,西方译论为参照,考察林译中的误译问题,仍可得出“瑕不掩瑜”的结论。接下来是结语部分。首先全盘扫描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中国传统译论符合中国翻译实际,将民族思维方式移植到传统译论的探讨中,可得出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以此观照研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实践,可知林少华堪称“才子型”与“学者型”兼具的翻译家,继承并实践了中国传统译论。他对待翻译事业,诚心诚意。翻译过程中,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林译既能跳出原作语言表层结构形式,又不至于偏离原作太远,还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旨内涵,同时兼顾原作文体,而且译文的遣词造句尤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接着阐述了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译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翻译家及其文学翻译等问题,最后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附录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林少华翻译作品目录,为笔者首次编写,按照出版社进行分类,兼顾译作出版时间顺序,涵盖了林少华目前为止所有译着。第二部分是孙军悦论文,此文在日本期刊发表,国内较难读到,故全文录入,可为其他研究者参考之用。第三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的采访稿,里面详细记述了林少华对文学、翻译、误译、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是研究林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四部分是林少华翻译手稿,清晰地再现了译文的生成过程,亦是林少华“诚于译事”的重要证明材料。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创作与翻译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的统计,这一量化统计为证明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部分是笔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的对译稿,可清楚地表明林少华和出版社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所付出的努力。

孔祥立[9](2013)在《对中国传统译论几个问题的再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翻译理论的建构及翻译学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当前对传统译论及其继承问题的研究仍远远不够。就中国传统译论的几个基本问题,即概念与(时间)划界、内容与体系、优势与问题等重新展开思考,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从而为我国的译学建设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

王晓凤[10](2012)在《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郭建中教授,中国当代资深翻译家,浙江大学资深教授。曾担任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副研究员,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校区研究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浙江省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杭州市翻译协会顾问。郭先生在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及翻译教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兼译、教、研于一身,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上一直争论的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而且将其运用到自身的翻译实践中。他撰写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论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汉英/英汉翻译:理念与方法》、《汉译英的翻译单位问题》等一系列有影响性的文章,他的翻译思想引起了我国翻译理论界的关注。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郭先生着作丰硕,他翻译的一些名家作品受到广泛的好评。已经公开发表了翻译研究论文和专着100多万字,有《当代美国翻译理论》、《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等译学专着。专着《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系统、全面介绍美国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的着作,尤其是介绍了旅美华人学者的翻译研究成果,填补了当时国内翻译研究的空白。专着《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科普与科幻小说的专着,标志着我国系统研究科普与科幻翻译的崛起,填补了我国(科学)翻译研究的空白。郭先生的主要文学译着有:英国文学名着《鲁滨孙飘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美国文学名着《杀鹿人》(合译)和《铁草》(合译)及当代外国文学名着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和辛格等作家的作品数十篇;翻译、编着了800多万字的科幻作品并主编“外国科幻小说译丛”50余册和电影剧本等各类文体材料,其中,他与美国科幻作家协会前任主席詹姆斯.冈恩联袂主编并译成中文的《科幻之路》(六大卷,300余万字),被誉为“科幻宝典”,在我国科幻小说家、科幻研究者以及青少年中间有广泛影响。因其在译介国外科幻小说方面的成就,1991年,他获得了世界科幻小说翻译界的最高奖——恰佩克(Carel Capek)翻译奖,这一奖项我国至今无第二人问鼎;1997年,他又获北京国际科幻大会科幻小说翻译奖——“金桥奖”。他在译学的家园中留下了一道道灿烂的彩虹,被享誉中外的着名翻译家叶子南先生称为当代“优秀的翻译研究者”和“科幻小说翻译家”,《中国科技翻译》副主编李亚舒先生誉他为“中国译坛上的一面旗帜”。他的名字已被编入《中国翻译家辞典》、《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中国翻译辞典》和《中国译学大辞典》等有关译学和社会科学的工具书中。然而,郭先生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却曾被忽视,较少有人对他的翻译成果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进行系统、全面地论述。本文作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在广泛收集有关郭先生翻译活动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学习郭先生关于翻译方面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交际出发,以和合翻译理论为视角,旨在对郭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探究郭先生独特思考方式及其发散型的译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思索翻译理论,以便对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进行反思,探究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进而发掘先生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科幻小说翻译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此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汉语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提出点滴有意义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郭建中教授及其对译学的贡献,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其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论文结构框架。第二章和合学与和合翻译理论。本章首先追溯了和合的语义演变与和合的文化理路;其次,论述了和合学与翻译的关系;再次,探究了和合翻译的东西方文化底蕴,并阐释了和合翻译的溯源、内涵,其内涵包含和合翻译本体观、和合翻译认识观、和合翻译审美观、和合翻译文化观及和合翻译伦理观五个方面。第三章介绍郭建中教授和合翻译思想。郭先生的学术信念是“既要重视实践,也要重视理论”。本章首先概述了郭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接着探究了郭先生翻译思想在和合视域中的映射。即:郭先生对“翻译对等标准、翻译单位划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直译与意译和归化与异化”等诸多问题的真知灼见,贯穿其间的是他对翻译研究和中西译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章还论述了郭先生和合翻译实践中表现出的“和合翻译审美原则、和合翻译文化原则和和合翻译伦理原则”等翻译行为原则。第四章介绍郭建中教授和合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中,郭先生认为,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译文语言应该通顺流畅。他坚持翻译应该在“信”的基础上做到“顺”,实现“信”与“顺”的有机统一。本文采用描写、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选取郭先生翻译的笛福经典小说译本进行文本分析。首先,文章从“话语通俗性及其转换”和“叙述真实性及其转换”两个方面探究笛福经典小说的写作特点及郭译本的翻译策略;接着,探究科幻小说翻译“文学性、通俗性和科学性”三标准,分析了郭先生科幻小说译本中体现出的翻译策略,并对先生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和合特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论证。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研究局限与发展空间。本章首先总结了郭先生在翻译理论、经典小说翻译和科幻小说翻译中的研究成果,接着翔实地阐释了他在翻译理论研究中提出的独到见解,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发现。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可拓展空间。研究内容有待完善,研究方法有待探索,语料与实践研究的深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利用语料库进行实证性研究将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更充分的论证。

二、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科视阈下的大外语观及学科建设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外语学科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学科结构定位性矛盾
    1.2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1.3 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发展
    1.4 科研能力及水平较弱
2. 新文科建设与外语学科发展任务
    2.1 服务国家发展及社会需求
    2.2 服务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
    2.3 服务“双一流”建设要求
    2.4 提升外语学科自身内涵建设
3. 大外语观指导下的外语学科内涵建设
    3.1 外语大学科建构内涵建议
        (1)外语教育学
        (2)外语人文学
        (3)语言科学学科
        (4)区域国别学
        (5)翻译学学科
        (6)“外语+复合学科”
    3.2 外语大学科建设实施路径
        (1)依托新文科建设创新式发展
        (2)明确学科内涵定位针对性发展
        (3)确定学科任务方向专业化发展
        (4)结合语言属性优势化发展
        (5)强化区域特色差异化发展
        (6)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发展
4. 结论

(2)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翻译风格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契诃夫小说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第六病室》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第六病室》原作及中译本
    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风格标记理论及《第六病室》翻译风格
    一、风格标记理论概述
        (一)风格的定义
        (二)风格的可译性
        (三)风格标记理论
    二、原作风格的体现
        (一)选材——平凡又独特
        (二)内容——幽默又深刻
        (三)语言——简洁又客观
    三、译者风格的比较
        (一)译者风格的数据分析
        (二)译者风格的文本研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第六病室》形式风格的翻译比较
    一、词汇风格标记比较
        (一)动词的翻译
        (二)修饰语的翻译
    二、句法风格标记比较
        (一)简单句的翻译
        (二)复合句的翻译
    三、修辞风格标记比较
        (一)句法修辞的翻译
        (二)语义修辞的翻译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第六病室》非形式风格的翻译比较
    一、译者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
        (一)译者对题材风格的传译
        (二)译者对人物形象的传神
    二、译者对作家精神气质的传达
        (一)作家反抗精神的传达
        (二)作家批判精神的传达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2.5 小结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3.1 外部要素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3.3 小结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4.1 言与意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4.2 形与神
        4.2.1 茅盾的“形神观”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4.3 异与同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4.4 小结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5.3 小结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6.1 翻译策略述
        6.1.1 翻译策略描述
        6.1.2 翻译策略特征
        6.1.3 翻译策略分类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6.3 小结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鸣谢

(5)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难点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依据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
        2.1.1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现状
        2.1.2 中国散文英译研究的思考
    2.2 翻译美学研究
        2.2.1 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
        2.2.2 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2.3 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
    2.3 译者风格研究
        2.3.1 传统译者风格研究
        2.3.2 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的译者风格研究
        2.3.3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2.4 文化学派理论研究
        2.4.1 文化学派理论
        2.4.2 文化学派理论的研究现状
        2.4.3 文化学派理论的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性研究
    3.1 民国散文概述
        3.1.1 散文概述
        3.1.2 民国散文的繁荣
    3.2 非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2.1 情志
        3.2.2 意象
        3.2.3 意境
    3.3 形式系统的翻译审美
        3.3.1 语音层
        3.3.2 词语层
        3.3.3 句段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的定量研究
    4.1 定量研究方法
        4.1.1 研究目标
        4.1.2 语料库与语料库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民国散文文体特征的定量研究
        4.2.1 高频字
        4.2.2 主题字
        4.2.3 民国散文的文体特征
    4.3 张培基与徐英才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3.1 词汇层面
        4.3.2 句子层面
        4.3.3 篇章层面
    4.4 张培基与卜立德英译风格比较分析
        4.4.1 词汇层面
        4.4.2 句子层面
        4.4.3 篇章层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美现代散文对比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
    5.1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风格
        5.1.1 英美散文概要
        5.1.2 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定量研究
        5.1.3 英美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
    5.2 张培基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2.1 词汇层面
        5.2.2 句子层面
        5.2.3 篇章层面
    5.3 卜立德译本与英美现代散文风格的比较研究
        5.3.1 词汇层面
        5.3.2 句子层面
        5.3.3 篇章层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之分析
    6.1 外部因素
        6.1.1 意识形态
        6.1.2 赞助人
        6.1.3 主流诗学
    6.2 内部因素
        6.2.1 翻译原则
        6.2.2 译者素养
        6.2.3 翻译目的
    6.3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形成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民国散文英译的翻译标准
        7.1.2 民国散文译者风格的个性化特征
        7.1.3 散文译者风格的研究模式
        7.1.4 译者风格研究的思考
    7.2 研究价值、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2.1 研究价值
        7.2.2 研究局限与不足
        7.2.3 未来研究方向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创新点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莫言小说译介现状梳理
        2.1.1 莫言小说译介语种概览
        2.1.2 基于OCLC的收藏莫言小说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
        2.1.3 基于亚马逊网站评论的一般读者接受现状
    2.2 文献综述
        2.2.1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综述
        2.2.1.1 莫言小说翻译的总体研究趋势
        2.2.1.2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2.2.1.3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2.2.1.4 莫言小说翻译为论题的硕博士论文概览
        2.2.2 莫言小说修辞翻译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修辞学理论
        2.3.1.1 域外修辞学研究演变
        2.3.1.2 中国修辞学发展流变
        2.3.1.3 广义修辞学理论
        2.3.2 巴赫金理论
        2.3.2.1 巴赫金语言哲学——对话主义
        2.3.2.2 历史诗学——复调诗学
        2.3.2.3 文化诗学——狂欢化诗学
        2.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
第三章 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及其英译
    3.1 莫言的文学修辞思想
    3.2 莫言小说明喻修辞及其英译
        3.2.1 《红高粱家族》明喻本体的特征
        3.2.2 《红高粱家族》明喻喻体的特征
        3.2.3 《红高粱家族》明喻的英译
    3.3 莫言小说通感修辞及其英译
        3.3.1 莫言文学中的通感修辞建构
        3.3.2 通感修辞的定义及属性
        3.3.2.1 通感的修辞维度
        3.3.2.2 通感的认知维度
        3.3.2.3 通感的哲学维度
        3.3.3 通感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及其翻译
        3.3.4 葛浩文与莫言的审美共通感
    3.4 莫言小说超常规句式及其英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及其英译
    4.1 杂语修辞及其英译
        4.1.1 杂语修辞
        4.1.2 杂语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
        4.1.3 杂语修辞在英译文中的翻译
    4.2 戏仿修辞
        4.2.1 莫言小说文本中的游戏性戏仿建构
        4.2.2 仿拟修辞的定义
        4.2.3 仿拟的基本属性及心理认知过程
        4.2.4 仿拟和互文性
        4.2.5 莫言小说仿拟修辞在译文中的翻译和建构
        4.2.5.1 词汇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2 短语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3 句子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4 风格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5.5 篇章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4.2.6 仿拟修辞的认知诗学建构与翻译
    4.3 民间诗学
        4.3.1 猫腔叙事及其英译
        4.3.1.1 开章引子中的猫腔及其英译
        4.3.1.2 正文中的猫腔唱段及其英译
        4.3.1.3 猫腔叙事在译文中的修辞建构
        4.3.2 莫言文本的类书场叙事及其英译
        4.3.2.1 莫言的类书场文本建构概述
        4.3.2.2 《天堂蒜薹之歌》类书场歌谣的英译
        4.3.2.3 《酒国》类书场文本建构及其英译
        4.3.3 莫言民间诗学的异质性与可译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莫言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5.1 修辞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5.2 莫言小说的反讽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5.2.1 反讽及西方反讽理论体系
        5.2.2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5.2.3 反讽在莫言文学中的建构及英译
        5.2.3.1 言语反讽
        5.2.3.2 叙事反讽
        5.2.3.2.1 戏仿性反讽
        5.2.3.2.2 结构性反讽
        5.2.3.2.3 语态性反讽
        5.2.3.2.4 视点性反讽
        5.2.3.3 总体反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局限
    6.3 展望与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简历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7)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译学论文数名列前茅
2 新世纪我国译学论着琳琅满目
3 传统和当代译论话语中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
    3.1 传统译论话语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
    3.2 当代译学话语的概念体系和术语体系
    3.3 传统与当代译学概念和术语的交集
4 建构我国译学话语体系
    4.1 融入国际
    4.2 开拓命题
    4.3 提炼概念
5 结论

(8)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价值
第三节 将林译置于中国传统译论观照下进行研究的理由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内容
    1. 诚于译事
    2. 案本求信
    3. 以象达意
    4. 译以致用
    5. 文章正轨 第二章 林少华的身份认定
第一节 林少华翻译观
    1. 翻译是间谍
    2. “和臭”要不得
    3. 让“房间”远游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观
第三节 双重身份间的互动
    1. 文学观对翻译观的影响
    2. 翻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诚于译事
第一节 林少华的学识构成
    1. 双语能力
    2. 双文化能力
    3. 百科知识
第二节 翻译对象的选择
第三节 译本的锤炼
    1. 手抄译文
    2. 研究原作
    3. 修改译文
第四节 多方认可 第四章 案本求信 以象达意
第一节 书名翻译
    1. 『五番町夕雾楼』与《青楼哀女》
    2. 『ぁした来る人』与《情系明天》
    3. 『风の歌を聴け』与《且听风吟》
    4. 『ねじまき乌クロニクル』《奇鸟行状录》
第二节 译文翻译
    1. 精心斟酌译词
    2. 恰当使用成语
    3. 灵活安排句式 第五章 译以致用以文行远
第一节 翻译之为用
第二节 译作中的文章元素
    1. 句长
    2. 四字格
    3. 叠音词
第三节 文体的再现与契合
    1. 句长标记
    2. 词性标记
    3. 修辞标记 第六章 林译评价标准刍议
第一节 林译评价之论争
    1. 林少华自我评价
    2. 孙军悦评价:“阻碍对日本的认识”
    3. 藤井省三评价:“汉语民族主义”
    4. 王志松评价:“实现文化越境”
    5. 林璋评价:“语体上的美文追求”
    6. 止庵评价:“隔译”
第二节 林译论争之我观
第三节 笔者评林译:“形神俱备的顺译” 第七章 林译误译评价
第一节 误译分析
    1. 孙文中的误译分析
    2. 谢文中的误译分析
    3. 施文中的误译分析
    4. 林译误译类型及成因
第二节 误译评价
    1. 学者们评误译
    2. 林少华自评误译

(9)对中国传统译论几个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概念与 (时间) 划界
2.内容与体系
3.优势与问题

(10)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郭建中及其对译学的贡献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和合学与和合翻译理论
    2.1 和合学研究
        2.1.1 和合的语义演变
        2.1.2 和合的文化理路
        2.1.3 和合学与翻译的关系
        2.1.3.1 和合学溯源
        2.1.3.2 和合系统与翻译系统
    2.2 和合翻译理论
        2.2.1 和合翻译的文化底蕴
        2.2.1.1 和合翻译的东方文化底蕴
        2.2.1.2 和合翻译的西方文化底蕴
        2.2.2 和合翻译概述
        2.2.2.1 和合翻译溯源
        2.2.2.2 和合翻译内涵
第三章 郭建中和合翻译思想研究
    3.1 郭建中翻译思想中的和合翻译观
    3.2 郭建中翻译思想在和合视域中的映射
        3.2.1 翻译对等标准
        3.2.2 翻译单位划分
        3.2.3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3.2.4 直译与意译
        3.2.5 归化与异化
    3.3 郭建中和合翻译行为原则
        3.3.1 和合翻译文化原则
        3.3.2 和合翻译审美原则
        3.3.3 和合翻译伦理原则
第四章 郭建中和合翻译实践
    4.1 郭建中经典小说翻译
        4.1.1 笛福经典小说特点分析
        4.1.2 郭译经典小说翻译策略
        4.1.2.1 话语通俗性及其转换
        4.1.2.2 叙述真实性及其转换
    4.2 郭建中科幻小说翻译
        4.2.1 郭译本科幻小说作家及其作品简介
        4.2.2 郭译科幻小说翻译标准
        4.2.2.1 文学性
        4.2.2.2 通俗性
        4.2.2.3 科学性
        4.2.3 郭译科幻小说翻译策略
        4.2.3.1 词语翻译:译意
        4.2.3.2 短语翻译:替代
        4.2.3.3 句子翻译:重构
        4.2.3.4 段落翻译:重组
        4.2.3.5 篇章翻译:重写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局限与拓展空间
附录 1:郭建中科研成果汇总
附录 2:浙江日报社高级记者文敏采访翻译家郭建中教授
参考文献

四、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文学翻译学》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科视阈下的大外语观及学科建设内涵[J]. 安丰存,王铭玉. 外语研究, 2021(03)
  • [2]风格标记理论视域下契诃夫《第六病室》翻译风格比较研究[D]. 桑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5]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民国散文英译风格研究[D]. 宋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6]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D]. 叶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J]. 方梦之. 中国外语, 2017(05)
  • [8]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 柯子刊.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对中国传统译论几个问题的再思考[J]. 孔祥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01)
  • [10]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晓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浅谈当代翻译研究的建构原则——《文学翻译研究》序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