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期刊编辑特点初探

高职院校期刊编辑特点初探

一、高职院校学报的编辑特色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邱天语[1](2021)在《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学报办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学报在办刊过程中,由于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存在办刊定位偏差、办刊模式保守和传播力不强等问题。在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学报办刊应遵循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产教融合、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原则,将办刊目标定位于区域性、应用性和专业性,从选题策划、校企合作和团体办刊的角度创新办刊思路,并通过提升高职学报的传播力,扩大学报的品牌影响力。

陈萍秀,屈仁春[2](2021)在《高质量发展时期高职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提升——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学的统计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研究2006-2020年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献计量与学术影响力间的关系,探讨提升学报学术质量的策略。依据CNKI系列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统计该学报15年间的发文量、下载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指标。对文献计量指标分析,可知该学报影响因子在0.2左右浮动、基金论文比为8.75%。基于该学报的文献计量学的统计与分析,指出高职学报提升学术影响力的路径。

黄韡[3](2021)在《高职院校学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究》文中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基于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应用型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多层次合作,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学报可以借鉴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学报办刊与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新模式,通过联合出版、开设特色专栏和校企共建团队等方式共同发展,使学报成为学校展示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张艳霞[4](2021)在《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发展的机遇与路径》文中研究指明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SCI论文功能被异化、作用被盲目扩大的现象,国家近期出台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和一系列政策文件。分析"SCI至上"的影响和破除"SCI至上"给高职学报带来的机遇,提出高职学报应为建立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体系、积极发表生产一线的科技成果做出自己的贡献;结合高职学报发展现状,阐述在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创新发展的路径;强调高职学报应不忘办刊初心,牢记办刊宗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练好内功,不断提升办刊水平和期刊影响力。

李毅坚[5](2021)在《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途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学报是高职院校内稀有的宝贵资源,不仅满足教师的职称评定与晋升需求,同时也与院校的发展计划相关联。如今我国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要想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需要致力于内涵建设活动,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本文探究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相关内容,为高职院校学报建设以及加强高职教学内涵建设提供参考。

王丽婷[6](2021)在《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中的发展策略》文中指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学报作为高职院校对外学术交流窗口和科研平台,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相辅相成,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双高"建设专栏、发挥学报学术平台作用,培育科研人才以及促进学报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学术影响力等学报发展策略。

郭杏芳[7](2021)在《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路径探讨——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文中认为根据湖北省期刊协会《关于开展"湖北期刊高质量发展"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探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从加强特色栏目建设、提高编辑自身能力和素养和重视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期刊的内容决定期刊的质量,栏目建设是内容的体现,期刊编辑则是稿源开发和内容生产的质量保障。要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须有高素质的编辑队伍,人是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编辑人才的培养和才能的调动和发挥,须有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保障。毋容置疑,稿源是期刊内容质量的保证,编辑是期刊质量提升的决定因素。

邱薇[8](2021)在《前置赋能:高职学报引导青年教师学术成长新思路》文中研究表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缺乏从理论高度将教科研实践经验概括归纳形成学术论文的意识和能力。为了更好发挥高职学报促进高职教科研发展的学术功能,高职学报应根据青年高职教师的特点和需求,预判他们在学术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视投稿前的学术交流与引导,并将收稿后的部分学术赋能前置,即前置赋能。前置赋能着眼于学术能力、学术规范、学术素养的全面培养。为此,高职学报应与教务处、科研处、教学院系等部门协同,积极融入院校的教科研工作中;利用新媒体,构建线上交流通道;优选潜力作者,为其定制专属方案。

张丽颖[9](2021)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认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成效如何,高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程度怎样,成为一个重大且现实的课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界定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满意度等概念、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满意度现状展开调查。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归纳一、二级指标的满意度现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高职学生在性别、政治面貌、中学时授课语言、专业类别、生源所在地以及不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性现状。再次,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低的具体表现:对教学环境中的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低;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管理组织能力满意度低;对教学内容和中学知识的衔接满意度低;对教学方法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低;对课程考核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低。基于此,围绕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性要素和课程分析原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紧缺和部分任课教师教学技能不足;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高职学生文化素养薄弱以及不同学科高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课时安排紧凑。最后,依据学生满意度评价低的具体表现和原因提出建议:思政课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扭转课堂氛围、契合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和调整考核方法;高职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对课程形成情感认同;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师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依据新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分班教学。

唐婷[10](2021)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就业形态等新形势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能力发展乃至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调研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状况,为高职院校开展数字教育和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数字素养以及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依托,探索和剖析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本文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是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通用型技能与专用型技能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高效地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且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的能力特质群。此外,为了确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本研究还结合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数字素养参考框架,通过20名专家开展的问卷咨询,最终确定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6个一级构成要素和27个二级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构成要素的权重值,形成具有重要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及其描述编制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珠三角543名高职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体来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年级的增加,其数字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发展数字素养需从大一新生开始;再次,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其专业类别有关,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于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的高职学生;最后,家庭常住地在地级市或省会/直辖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父亲计算机能力较好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其数字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综上,根据专家调查与问卷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环境;第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第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报的编辑特色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学报的编辑特色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学报办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学报办刊的逻辑要求
二、高职学报办刊现状
    (一)高职学报办刊特点
    (二)高职学报办刊问题与原因
        1.办刊定位存在偏差
        2.办刊模式尚显保守
        3.传播力不强
三、高职学报的办刊策略
    (一)重塑办刊定位
        1.服务区域发展
        2.服务产教融合
        3.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办刊思路
        1.选题策划突出职业性
        2.校企合作彰显应用性
        3.团体办刊迈向专业性
    (三)提升传播力
四、结语

(2)高质量发展时期高职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提升——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学的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报》发文量化分析
        1. 发文量量化分析
        2. 下载量量化分析
    (二)《学报》被引频次量化分析
        1. 总被引频次量化分析
        2. 篇均被引频次量化分析
        3. 机构被引量化分析
        4. 作者被引量化分析
    (三)《学报》基金论文比量化分析
    (四)《学报》学科发文量化分析
    (五)《学报》影响因子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重塑办刊目标,服务职业教育本身,成为高校学报中的一种类型。
    (二)聚焦“双高”建设,打造专业群特色栏目,推动高职学报专业期刊建设。
    (三)挖掘多方资源,提高专题组稿水平,提升优质稿件比例。
        1. 增大基金项目发文比例,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
        2. 规范关键词的选取与标引,提高发文的检索和引用率。
        3. 控制好校内外、省内外发文比例,充分挖掘优质学者资源,提升发文学术质量。

(3)高职院校学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职院校产学研特点分析
2 学报办刊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路径
    2.1 联合出版模式
    2.2 开设特色专栏模式
    2.3 校企共建团队模式
3 结语

(4)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发展的机遇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SCI论文的由来
2 “SCI至上”的影响
3 破除“SCI至上”给高职学报带来的机遇
    3.1 逐渐向好的政策环境
    3.2 不断提升的科研评价地位
    3.3 显着增加的稿件数量
4 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的发展路径
    4.1 聚焦高职定位,办出高职特色
    4.2 拓宽稿源渠道,吸引优质稿件
    4.3 重视学报工作,加大扶持力度
5 结语

(5)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一)概述
    (二)主要指标
三、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价值
    (一)传递前沿动态信息
    (二)提供实践与学术参考
    (三)提供相应的学术服务
四、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未能正确认识学报功能
    (二)教师认知水平低下
五、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路径
    (一)明确学报建设目标与要求
        第一,引导性。
        第二,针对性。
        第三,特色化。
    (二)引导学院教师对学报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三)摒弃消极化办刊思想
    (四)树立正确的高职学报稿件质量观念
    (五)制定完善的组约稿机制
    (六)做好高职学报的建设交流活动
    (七)不断优化高职学报的办刊思路
    (八)合理化缩短高职学报刊期
六、结语

(6)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中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高计划”的提出和目标
二、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目标
三、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中的发展策略
    (一)打造“双高”建设专栏,提升学校影响力
    (二)发挥学报学术平台作用,培育科研人才
    (三)促进学报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学术影响力
四、结语

(7)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路径探讨——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办特色栏目,以栏目建设为期刊增色
    (一)准确定位
    (二)以栏目建设突出期刊特色
二、提高编辑的综合能力,加强期刊的质量把控
    (一)编辑是栏目的策划者
    (二)编辑是优质稿源的组织者
    (三)编辑是过程管理的执行者
三、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提升期刊的社会效益
四、重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五、结语

(8)前置赋能:高职学报引导青年教师学术成长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学报前置赋能的界定
二、高职学报前置赋能青年教师的重要性
三、高职学报前置赋能青年教师的流程
四、高职学报前置赋能的层次性
五、高职学报推进前置赋能的实现路径
    (一)协同多部门,构筑学术赋能共同体
    (二)利用新媒体,构建线上交流通道
    (三)优选潜力作者,定制专属方案
六、结语

(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基本概述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述
        1.高职院校的概念界定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概念界定
        1.满意度的内涵
        2.学生满意度的内涵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构成要素论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素论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的现状调查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问卷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调查问卷的对象
        3.问卷的收发情况
        4.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1.一级指标满意度现状分析
        2.二级指标满意度现状分析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差异性现状分析
        1.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2.存在显着性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低的表现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低的表现
        1.对教学环境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评价低
        2.对任课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满意度评价低
        3.对知识内容和中学知识的衔接满意度评价低
        4.对教学方法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评价低
        5.对课程考核部分指标因素满意度评价低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2.学生方面的原因
        3.课程方面的原因
四、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对策
    (一)教师方面的对策
        1.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影响观念转变
        2.沉闷型课堂向活跃型课堂环境转变
        3.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契合
        4.传统教学向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
        5.传统考核向多元化考核方式转变
    (二)学生方面的对策
        1.端正学习态度
        2.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
        3.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认同
    (三)学校方面的对策
        1.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2.依据新生知识储备分班授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10)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数字素养内涵研究
        二、关于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关系研究
        三、关于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研究
        四、关于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研究
        五、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界定
        一、数字素养概念的梳理
        二、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本质差异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内涵的界定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审视
        一、技术哲学:“人-技”共生融合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视角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三、人才培养观:面向就业与未来发展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基础
        一、胜任特征模型理论
        二、复杂性理论
第三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和框架参考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需求分析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参考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初步凝练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凝练原则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专家验证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四、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与模型构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构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权重确定与分析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确定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ANP建模过程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完善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修订完善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优点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证应用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设计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验
        一、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整体特征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具体特征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二、不同专业类别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三、不同家庭背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
        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
        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高职院校学报的编辑特色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学报办刊研究[J]. 邱天语.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 [2]高质量发展时期高职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与提升——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文献计量学的统计与分析[J]. 陈萍秀,屈仁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3]高职院校学报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究[J]. 黄韡.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4]破除“SCI至上”背景下高职学报发展的机遇与路径[J]. 张艳霞.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5]学报服务高职内涵建设的途径探析[J]. 李毅坚. 新闻研究导刊, 2021(19)
  • [6]高职院校学报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中的发展策略[J]. 王丽婷.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1(04)
  • [7]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路径探讨——以高职院校学报为例[J]. 郭杏芳.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4)
  • [8]前置赋能:高职学报引导青年教师学术成长新思路[J]. 邱薇.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1(03)
  • [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职院校为例[D]. 张丽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10]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唐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高职院校期刊编辑特点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