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专访孔启平教授

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专访孔启平教授

一、抓住机遇 改变观念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孔企平教授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金春花[1](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提出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孙丹丹[2](2021)在《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研究是一项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实证研究,关注数学史研修对在职初中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的影响。为此,研究者设计实施了一项旨在发展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的基于数学史的网络研修项目,共持续一年,包含九个主题的数学史学习及教学研讨,研究致力于分析:参与研修项目的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是否有转变?如果有:(1a)教师数学观内容有何转变?(1b)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2a)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有何转变?(2b)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3)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转变有何联系?这些转变与数学史有怎样的联系?研究收集了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李克特问卷、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开放性问卷、9个研修主题的反思单及若干教师的反思单追踪访谈、个案教师教学设计、个案教师半结构化访谈等数据,综合教师总体与教师个案两个层面来分析问题1教师数学观的变化及问题2教师数学教学观的变化,总体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观念转变趋势,个体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转变细节,问题3数学史、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转变关系的探索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仅在个案层面回答。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分析教师总体观念转变,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教师个体观念转变。研究发现,教师数学观表现出更支持柏拉图主义和问题解决观、更否定工具主义观的趋势,教师数学教学观表现出更支持强调理解及学生中心、更否定强调表现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师数学观内容的转变体现在:持有更加动态的数学观;倾向认为数学思维的应用也是一种数学应用;否定数学是不相关的事实规则集合。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阐释性、例证性、论证性、一致性的增强。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转变体现在:深化“双基”目标;重视情意及观念目标的培养;尊重及重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思考;补充调整教科书。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例示性、论证性、执行性及联结性增强,冲突性减弱。研究从数学史(横向枚举史、纵向演进史)和HPM课例实施及观摩两方面阐述了数学史网络研修对数学教师观念的影响路径。本研究理论创新在于综合信念内容及信念持有方式两个视角来探索数学史对数学教师观念系统的影响,关注了已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较少关注的数学教学信念,同时讨论了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之间的联系。实践创新在于设计了可推广的指向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借助网络研修拓广了以数学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辐射面,为开展“互联网+教师教育”提供参考原型。

俞亚萍[3](2020)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及其内涵、维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依据与标准,进而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20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的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成长为教学名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及对教学名师的认识与定位;继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提炼出23类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外显性能力素质和内隐性能力素质两大类。外显性能力素质有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科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五项特征要素;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合作分享、执行能力五项特征要素;实践能力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竞赛指导三项特征要素;发展能力包括总结思考、学习提升、探索创新三项特征要素。内隐性能力素质有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其中个性态度包括责任担当、锲而不舍、良好心态、上进心强四项特征要素;内在动机包括爱岗敬业、成就需要、目标追求三项特征要素。根据初步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内含每类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结构化问题,对123名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和877名非教学名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良好,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变量对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水平的影响,得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具有显着性、内发性和特殊性特点。依据教学名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和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教学名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平台、发展环境、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发展平台主要包括学校层次、重点学科(专业)、高级别团队、岗位职务、高级别项目等因素;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团队氛围、学校政策、职教背景、行业变化等因素;关键人物主要包括领导、导师、同事、专家、亲人等因素;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职称提升、学历提升、发展机遇、职务提升等因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尝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职业规划、培训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创新优化,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举措为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管理的科学依据;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岗位发展需求和在岗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徐文秀[4](2019)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提高教师质量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高度,“新教师教育改革”趋势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师范专业认证制度基础上,正在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文件提出,“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2014)。为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很多师范大学正在建立“大学——政府——学校”协同创新培养教师的模式,加强教育实践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但如何改革传统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建立了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体系,并改革高等教育机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立了基于实践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对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研究对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第一,英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理念是怎样的?第二,英国教师教育课程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即:该课程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哪些启示和借鉴?研究者利用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学的机会,以世界教育领域排名第一位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中学英语PGCE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和课堂录像观察与文本分析等方法,对该学院PGCE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进行考察,获得关于英国PGCE课程实施的系列有价值的发现,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参照和建议。首先,英国PGCE课程是在大学和实习学校两种不同情境下开展的教师教育课程。大学的PGCE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主导环节。通过对大学课程教学研究发现,英国PGCE课程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为目标取向,以主题单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两个目标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包括:学科教学技能与学科理解、一般教学技能与学会教学的方法、课程政策与教学、学生知识与教育价值观、自我知识与职业认同等。教学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学生观察体验活动、实践反思活动和理论反思活动。以培养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反思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培养批判反思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阅读观察、个人经验反思和理论反思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对PGCE课程实施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发现是,该课程丰富和发展了“反思”的内涵,既包括实践活动反思(元认知),也包括理论反思,同时也包括对个人经验史的反思。其次,通过对英国PGCE课程大学与实习学校两种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活动研究发现,教师培养活动流程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如大学的学科讲座)、小组研讨活动(导师组讨论和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和个人反思活动(任务与作业)。对这个培养流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英国PGCE课程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和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与发展理念基础上的教师培养模式。它以动态发展的“语境主义知识观”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在实践和教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导师(大学和学校)是促进学生在专业共同体情境下学习和发展的技能示范者、教学活动指导者和反思促进者。研究还发现,英国教师教育课程严格遵照国家《教师标准》(2011版)和《职前教师教育标准和支持建议》(2016版)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同时鲜明地体现和坚持大学的学科教育思想和专业教育特色,是大学专业性与国家管理体系的协商统一。本研究还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伦敦大学学院所有PGCE课程都被教育标准局评价为“优秀”,该评价结果涵盖教师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PGCE课程教学效果很满意,认为自己能够自信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经常对教学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反思。学生们认为教学实践对发展教学能力很重要,大学导师对发展教学能力最有帮助,学校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也有帮助,但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对大学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衔接情况满意度一般。通过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发现,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学校教师流动率很高,导致大学与实习学校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国家管理评价机制使培养机构和学生过度关注教学行为,导致课程教学受到限制,抑制教学能力自主发展。另外,PGCE课程的学制时间较短,与学生本科教育关联性不强,也是影响PGCE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最后,研究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培养的启示和建议。首先,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紧密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为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活动,建立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凝练学科教育思想,从整体上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活动,提升“体验观察—实践—反思”培养模式的连贯性和累积效应。同时,加强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大学导师与实习学校导师们的有效沟通,基于对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鼓励各大学结合地区需求和自身专长,提炼和创建多样化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不同层次和具有多样化专长的教师。

夏冬杰[5](2018)在《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和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专业发展。因此,学习理应成为教师自觉的生活方式,教师理应成为自觉的学习者。然而,工作强度高、时间长、压力大以及心理上的倦怠是当下教师的生存常态,而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了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大瓶颈。要让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关键是要解决教师学习的动力问题。教师学习动力问题既是确保教师有效学习、提升教师教育与培训质量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教师学习研究领域亟待攻关的理论问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教师学习动力因素尚未系统梳理,教师学习背后的动力机制尚未揭示,一些深层的原理性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本研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视角和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教师学习动力的内涵、特征、来源、结构”“教师学习的动力因素”“教师学习动力生成与变化的内在机制”三个问题进行了立体式、全景式的探讨,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教师学习动力是由教师个人、组织、社会交互构建的;教师学习动力是因多种力量的叠加博弈而动态变化的;教师学习动力个性多于共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共存。本论文正文部分由绪论、第一至六章、结论与展望等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设计,包括选题的背景、核心概念、已有研究述评、研究设计和研究意义。第一、二章介绍了作为本研究理论基础的动机理论和交往理论,阐述了关于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研究的基本认识,即教师学习动力是“人”的学习动力、教师学习动力是源自教学关系动力、教师学习动力是专业实践活动动力。第三至五章从教师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教师学习的动力因素。个体层面包括:理想与信念、需要与意识、观念与认识、兴趣与责任、决心与毅力等;组织层面包括:学校文化、管理制度和人际交往等;社会层面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第六章在第三至五章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教师学习动力生成与变化的内在机制,包括教师学习动力的内生机制、教师学习动力的外驱机制、教师学习动力的浸润机制以及教师学习动力的博弈机制。结论与展望部分概括了三个结论,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黄海群[6](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王金娜[7](2017)在《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文中研究说明再生产理论主要研究统治阶层与劳工阶层再生产,认为家庭阶层背景与学校教育能“自动符应”,强调阶层结构而非行动者的力量,没有考虑到阶层内部个体的差异性。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的教育政策,对中产阶层子女为主的白云小学和劳工阶层子女为主的蓝天小学进行田野调查,对20位母亲、4位父亲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场域、权力、符码理论探究中产阶层再生产如何在“国家支配教育实践”和中产阶层母亲“适应”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提出国家与中产阶层母亲同时发挥作用,兼具教育优势和教育风险,包含阶层惯习再生产和学业成就再生产的中国中产阶层再生产理论,即“新再生产”理论。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主要包括密集教育干预、教育选择、教育应对和教育参与。这四种教育卷入分别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家校合作政策的“家长责任”偏好相关。其中,前两种政策偏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性,契合中产阶层母亲的阶层惯习,给其子女带来潜在教育优势;“弱化学校功能”偏好对中产阶层和劳工阶层母亲均有利与弊,不具有中产阶层性;“家长责任”偏好反映某些中产阶层母亲的利益诉求,具有不完全的中产阶层性。田野调查发现,尽管两所个案小学的教育实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教育改革政策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弱国家、强市场、强家长的“家长主义”偏好。弱国家功能体现在两所小学的“教育功能”弱化、X市小学教育系统的“选拔功能”弱化;强市场功能体现在X市公办学校的就近入学制度、民办学校制度、课外补习场域的兴起与白云小学的“半精致型教育符码”;强家长责任体现在两所小学的家校合作制度。“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不仅要求家长“占有”资本,而且要求发挥个人能动性“有效激活”资本“适应”实践,才能实现阶层再生产。这使得教育获得主要依赖父母的资本和主体性,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和努力,因而存在教育风险。面对“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大多数中产阶层母亲能“有效适应”。她们在情感资本的推动下,激活惯习、发挥主体性,采用各种策略激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情感资本包括教育责任感、高教育期望、教育焦虑和教育操心,由女性的性别结构、中间层的社会地位、教育场域共同作用而成,主要被中产阶层母亲所占有,是她们成为新再生产行动者的根本动因。除此之外,惯习、场域和主体性都是中产阶层母亲教育卷入的动力因素。我国中产阶层再生产有先后进行的两条路径。第一,小学中年级以前以阶层惯习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教育责任感”的推动下,激活中等趣味、个性化性情、科学育儿偏好,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实施密集教育干预,培养孩子具有主体性且知识素养、兴趣特长、文化品位等全面发展;再选择表意性秩序相对开放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博放惯习”。劳工阶层母亲实施粗放教育干预,让孩子就读表意性秩序封闭的小学,家、校共同形塑孩子形成“大众惯习”。第二,小学中、高年级以后以学业成就再生产为主。其机制是:中产阶层母亲在较高“教育期望”的推动下,受被建构的中小学场域、母亲所在的“体制内工作”场域、“热知识”等影响,激活“苦行”性情、“非学校化”性情、风险意识,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选择优质而精致的补习班、“团课”等策略实施精约式教育应对;在“教育焦虑”的推动下,受地方性知识影响,激活“追求教育优势”性情、“阶层惯习排斥”性情,继而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通过以房择校、证书择班、考试择班进行教育选择;在“教育操心”的推动下,发挥主体性,激活各种资本,以个人活动的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并使用与教师保持平等的不平等关系的策略进行教育参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有利于孩子学业成就再生产,但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劳动阶层母亲因资本、惯习的影响,给孩子报低质或不报课外补习班、无力教育选择、消极教育参与,不利于孩子学业成就的获得,但学习负担得以减轻。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阶层惯习与学业成就关联性不大,阶层惯习对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独立价值。然而,阶层内部存在差异性,并不是所有中产阶层母亲都能适应“家长主义”偏好的教育实践。时间资本匮乏和居住位置偏远阻碍密集教育干预;“新型读书无用论”、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阻碍“精约式教育应对”;教师的专断权力,以家委会、信任为表现形式的集体社会资本的匮乏抑制参与学校教育;教育学类知识抑制参与家庭教育;孩子中等以下的学业资本量,母亲坚守师德惯习、重视知识惯习、毕业于名牌大学的优越惯习阻碍与教师互动。其中,教育学类知识、反思性实践知识使母亲成为反思性行动者、抵抗者。另外,激活资本未必产生教育利润,错过最佳时间、与教师保持绝对平等关系的激活资本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获得。这使得中产阶层再生产具有多样性和风险性。因而,有必要增强学校教育功能、规范课外补习机构、弱化教育“分流”机制、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通过增加“国家责任”改变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以破解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阶层间义务教育不公平日益凸显、中产阶层子女学业负担日益沉重的难题。

陈蓓[8](2017)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数学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进行评价研究,不仅符合当前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更是深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进行评价,主要调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二是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探析。研究继续将第二个问题分解为3个子问题:(1)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总体状况如何?在五个维度(教学内容、评价指标、水平、情境、问题类型)有何具体表现?(2)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否存在差异?(3)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成绩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思辨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建立评价工具的过程中,使用自编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二级指标咨询意见表》,通过Yaahp层次分析,构造了数学核心素养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模型。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使用自编的《数学核心素养预测问卷(高一~高三卷)》,预测问卷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编制和修订程序,包括理论维度设计、项目评估、初测、复测与信效度检验。修编后的《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试问卷(高一~高三卷)》,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适用于不同年级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2)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维度较为全面;(3)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水平分析较符合学生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教学内容维度上表现均衡;(3)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相当;(4)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表现为问题解决水平;(5)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个人情境问题上表现更佳;(6)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适合用开放型建构题评价;(7)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8)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高一是数学核心素养转折期、高二是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期、高三是数学核心素养高峰期;(9)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10)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成绩显着相关。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五点建议:(1)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素养水平发展的阶段性;(2)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性;(3)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测试题应源自真实生活的各类情境;(4)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5)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指导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赵冬梅[9](2017)在《场域理论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影响使教师处于日趋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这一网络结构涉及与教师有关的地域关系、空间关系和多元主体关系,既包括教师执教的实体学校也包括外在于学校的社会环境。教师专业发展能否顺利和高效地进行取决于这些关系网络间能否建立通畅的协调机制。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为核心关注,从社会学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法、访谈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呈现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与各级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及与教师间的复杂互动过程,探讨并分析教师在外控与自主的矛盾中所面临的专业发展低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路径。研究以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关系性思维和过程性思维为基础,以场域、资本和惯习等核心概念作为分析框架,分为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理论构建、问题表征、形成机制(原因)以及困境僭越。首先,本研究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的结构特征和教师的专业资本特征来构建学校场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模型:从场域类型的划分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分为以国家元资本(官僚资本)为代表的权力场域和以教师专业资本为依据划分的大中小(U-S)专业资本场域、学校半官僚半专业资本场域以及教师间的教师专业资本场域;从场域结构的分析层级来看,既要分析每个子场域与权力场域的关系,又要分析子场域内部的结构特征,还要分析各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从子场域内部结构分析来看,既要分析相关行动者进入场域信念和利益需求,又要分析他们通过资本争斗在场域中所确立的“位置”,还要分析子场域是否有外在于环境的自主性。总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是以学校为主的、融合各场域资本和权力争斗的一个场域空间,教师就是在各种场域关系的相互交融中寻求着自身的位置感、遵循着各个场域的“规则”,进行着资本和权力的“斗争”、维护自身专业发展的“利益”。其次,从资本与场域的关系入手对教师专业发展各场域结构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式,揭示资本冲突下各场域结构失衡的原因以及由此对教师专业资本的发展所带来的多重相似困境:一是场域共谋的利益分化和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欠缺所带来的人力资本问题;二是各场域中行动者间的低效合作带来的社会资本问题,三是官僚资本下科层管理弊端带来的教师专业决策问题。再次,从场域与惯习的角度对困境形成机制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失衡的场域结构对行动者的惯习形塑形成误识,这是导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教师作为“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的角色误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协作的误识以及教师专业决策对官僚制组织等级控制的误识。最后,是困境僭越的路径分析,即通过惯习的养成来转化教师的专业资本和完善场域结构,促使各行动者在资本冲突中采取利于教师专业资本发展的策略选择。本研究在结合英国教学学校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基础上,对我国因地制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出了建设性路径和策略:构建以学校为主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需要赋权增能提升教师的人力资本;需要丰富多渠道、多途径的行动者合作以扩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在国家教育治理理念下进一步减政放权进行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等。

赵玉洁[10](2017)在《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以"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高阶认知能力为需求的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观已初具形态,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与之有着内在契合。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围绕核心问题,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和教学活动问题化,以问题链为教学推进过程,以教师是问题的催生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是问题的建构者、探究者、学习者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为教学活动形式,明确指向立德树人宗旨和历史思维养成之教学目标,成为一种架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新范式的重要方向。从历史学科内涵出发,可以确定时空观念、证据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五类核心问题。如果以核心问题勾连中学历史学科内容和学科思维,并以问题和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整合,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用问题整合历史学科内容、学科能力、学科思维是可行的、必要的、有价值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在确定与选择时,应充分把握其如下共同特征:形式上的开放性、结构上的复杂性、内容上的目标性、价值上的思维性、本质上的探究性。围绕某类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时,应懂得使用问题链架构核心问题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问题链反映目标链,用问题链建构认知逻辑,用问题链深化教学目标。核心问题就内容实施而言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就过程而言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方法而言是推进教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相互呼应服务于内容,以此而构建的课堂教学问题实施模形是三维的、开放的。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施质量。中学历史教学依托史料文本是其常态,遵循"文本记述"、"历史语境"、"历史认识"由表及里三层不同的历史思维规律和学生从读懂文本、理解文本的语境到依据文本建构自我认识的由低到高的认知水平而划定初高中阶段问题五级水平和相应设问细化,结合课堂中的典型类型展示案例设计。时空观念问题的主要类型有:时空中的历史叙述、年表中的时序观念、时空下的历史解释;证据意识问题的主要类型有:用证据说话、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历史理解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历史想象、历史神入、历史推理;历史解释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因果解释和多元解释;历史评价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共时态同时代人的评价、昔时态后来人的评价。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可以从问题视角丰富当前核心素养要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理论,并对实践中教学提供有效指导。然而,这一研究的实践价值还需要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的检验,其理论成果也需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修正和完善。

二、抓住机遇 改变观念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孔企平教授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机遇 改变观念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孔企平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实施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四、分析与讨论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一)内容调适决策
        (二)内容创新决策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五、分析与讨论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一)课程性质
        (二)价值目标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四)课程的要求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二)教材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二)归因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三、访谈实录
    四、课堂观察表
后记

(2)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背景
        1.1.1 数学史教育价值呼吁实证研究的验证
        1.1.2 教育改革落实亟需教师观念的调整
        1.1.3 信息技术发展强力支撑教师网络研修的推行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概览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教师观念
        2.1.1 国内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2.1.2 国外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2.2 数学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第3章 概念框架
    3.1 理论的作用
    3.2 研究问题中的理论要素
    3.3 观念及信念系统
        3.3.1 信念内涵:信念和知识
        3.3.2 信念结构:信念系统
    3.4 教师的数学观
        3.4.1 三种概观和判断
        3.4.2 三种数学观
        3.4.3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观
    3.5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3.5.1 三种数学教学观
        3.5.2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教学观
    3.6 理论视角的联系
    3.7 研究问题的细化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项目背景
        4.1.1 主题选择
        4.1.2 项目组织
    4.2 研究方法
    4.3 数据收集
    4.4 研究工具
    4.5 数据分析
    4.6 信效度分析
第5章 教师观念变化趋势
    5.1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5.2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5.2.1 数学演进
        5.2.2 数学应用
        5.2.3 数学本质
    5.3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5.4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5.4.1 教学目标
        5.4.2 教学过程及师生角色
        5.4.3 学生学习
        5.4.4 教学资源
第6章 教师观念转变案例研究
    6.1 个案 1:孙老师
        6.1.1 孙老师的数学观
        6.1.2 孙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1.3 孙老师案例小结
    6.2 个案 2:侯老师
        6.2.1 侯老师的数学观
        6.2.2 侯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2.3 侯老师案例小结
    6.3 个案 3:李老师
        6.3.1 李老师的数学观
        6.3.2 李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6.3.3 李老师案例小结
    6.4 跨案例分析
        6.4.1 数学观
        6.4.2 数学教学观
        6.4.3 发展机制
第7章 结论
第8章 讨论
    8.1 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8.2 可能回答的问题
    8.3 回顾理论与方法论
    8.4 回顾教育研究的三个方面
    8.5 启示、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修主题示例
    附录2 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开放问卷(研修前后)
    附录3 函数主题反思单示例
    附录4 个案教师访谈提纲(研修后)
    附录5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附录6 a《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初测问卷
    附录6 b《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核心概念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架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设计
        一、模型构建方法
        二、模型构建对象
        三、模型构建流程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结果
        一、外显性能力素质
        二、内隐性能力素质
        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
    第三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特征要素内涵解析
        一、教学科研能力
        二、管理能力
        三、实践能力
        四、发展能力
        五、个性态度
        六、内在动机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及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
        一、验证设计
        二、验证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名师成长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一、编码统计
        二、问卷量化统计
    第二节 发展平台因素分析
        一、学校层次
        二、重点学科(专业)
        三、高级别团队
        四、岗位职务
        五、高级别项目
        六、其他
    第三节 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一、团队氛围
        二、学校政策
        三、行业发展
        四、职教背景
    第四节 关键人物因素分析
        一、领导
        二、导师
        三、同事
        四、专家
        五、亲人
    第五节 关键事件因素分析
        一、职称提升
        二、学历提升
        三、发展机遇
        四、职务提升
        五、其他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分析
    第一节 招聘甄选优秀职教师资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特点
        二、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三、招聘甄选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二节 有效管理岗位工作绩效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特点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三、绩效管理的举例分析
    第三节 合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教师职业规划特点
        二、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四节 科学设计培训提升体系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教师培训的特点
        二、培训提升体系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协议
    附录三:高职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后记

(4)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二)英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动
        (三)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教育与职前教师教育
        (二)课程与课程实施
        (三)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与实施
        (四)英国PGCE课程
    四、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一)“教学技能型”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全人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三)“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四)“研究型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世界各国(地区)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四)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三、教师教育课程组织原则与设置的相关研究
        (一)课程的组织原则与课程类型
        (二)“集合型课程”和“融合型课程”
        (三)国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一)一般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五、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弗朗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框架
        (一)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对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评价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语境化模型
        (一)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模型的构成
        (三)对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评价
    三、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建构研究框架的目的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内容
        (三)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层面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
    三、资料收集与整理
        (一)课堂录像收集与文本转写
        (二)访谈录音转写与文本整理
        (三)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过程的效度保障
        (二)研究结论的效度保障
    五、研究伦理
        (一)研究者身份公开
        (二)尊重被研究者的隐私与保密性
        (三)公正对待研究数据和资料
第四章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政策与管理体系
    一、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与课程要求
        (一)教师教育资质认证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教师教育标准化管理时期的教师教育目标与课程要求
        (三)教师教育与管理一体化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与学校主导的教师培养途径并存格局
        (一)英国教师教育主要是本科后(Postgraduate)的专业教育活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HEI-led)与学校主导(School-led)的多种教师培养途径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是最主要的教师培养途径
        (四)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培养途径的目的和教师培养效果
    三、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从教师培训局到国家教学与领导学院
        (二)教师教育评价机构:教育标准局
第五章 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概况
    一、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机构概况
    二、伦敦大学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一)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课程
        (二)合作开展学校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
        (三)教学第一项目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与教学
        (一)早期教育教师课程
        (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
        (三)中学教师教育课程
        (四)义务教育阶段后教师教育课程
    四、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
        (一)大学战略与政策的顶层设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组织的保障
        (三)基于实践的PGCE课程一体化方案
        (四)职前教师教育人员培训制度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
第六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与设计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
    二、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置与结构
        (一)PGCE课程设置
        (二)PGCE课程结构
        (三)PGCE课程要素的时间安排
    三、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计
        (一)学科教学
        (二)专业教育
        (三)教育实践
第七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覆盖的范围与领域
        (二)学科教学内容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的特征
    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活动的类型构成
        (二)学科教学活动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模式与功能分析
    三、培养教学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是学科教学实施的目标取向
        (一)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
    四、伦敦大学学院英语学科教师的培养活动流程
        (一)主题教学:师生集体学习,发挥导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
        (二)导师组研讨: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拟教学
        (三)教育实践:从辅助教学到独立教学
        (四)任务与作业:基于实践的个人反思
    五、专业教育与实践的实施
        (一)专业教育的实施
        (二)专业实践的实施
    六、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评价
        (一)学科教学的评价
        (二)学科教育实践的评价
        (三)专业教育与实践的评价
第八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特征分析
    一、课程实施紧扣国家政策和中小学教学实际
        (一)课程设置与结构遵照《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要求
        (二)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围绕《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的要求
        (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教学人员的融合
        (二)教学情境的融合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三、基于专业共同体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培养模式
        (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反思性实践者
        (二)在专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中学习与发展
    四、大学的专业教育思想与国家政策的协商统一
        (一)基于学术研究凝练专业教育思想
        (二)利用前沿研究成果创新教师培养路径
        (三)鲜明地阐释学科教学价值信念
        (四)重视学生在实践与批判反思中的主体地位
第九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分析
        (一)教育标准局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的评价
        (二)PGCE课程学生和相关学校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二、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一)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影响
        (三)伦敦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合作学校的因素
        (四)英国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本身的因素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借鉴
    一、结论
        (一)“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发展价值取向
        (二)融合型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组织原则
        (三)基于共同体情境与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理念与发展模式
        (四)鲜明地体现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和学科教学思想
        (五)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严格遵照国家政策与要求
    二、借鉴
        (一)以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二)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促进“体验观察—实践—反思”环节的连贯性
        (三)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
        (四)建立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循环互补机制
        (五)创新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课程特色化发展
结语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一)研究样本的覆盖程度稍显欠缺
        (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足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探究不足
    三、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一)研究启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TRANSCRIBER1.04课堂录像转写标注符号代码表
    附录二 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及时间表
    附录三 导师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四 学生小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五 英国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附录六 30年来英国教师教育政策文件、管理机构及培养途径表
    附录七 英语学科主题讲座5课程录像转写文本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转型与发展赋予教师终身学习的专业职责
        (二)教育改革对教师高期望与教师研修实效的反差
        (三)教师学习形态正逐渐从外在驱动转向内在自觉
        (四)激发教师学习动力是当前教师教育的关键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学习
        (二)学习动力
        (三)动力机制
    三、已有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评论与启示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一、理论基础
        (一)动机理论
        (二)交往理论
    二、基本认识
        (一)教师学习动力是“人”的学习动力
        (二)教师学习动力是源自教学关系动力
        (三)教师学习动力是专业实践活动动力
第二章 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理论界说
    一、教师学习动力的内涵与特征
        (一)教师学习动力的内涵
        (二)教师学习动力的特征
    二、教师学习动力的来源与结构
        (一)教师学习动力的来源
        (二)教师学习动力的结构
    三、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理论阐释
        (一)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内涵
        (二)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层次
        (三)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的类型
第三章 教师学习的自我动力
    一、理想与信念:教师学习的精神动力
        (一)崇高理想引领“疯狂学习”
        (二)人生追求和信念激发勤奋钻研
    二、需要与意识:教师学习的主体动力
        (一)自我发展需要引发教师学习动力
        (二)“教”的需要触发教师学习动力
        (三)工作需要催生教师学习动力
        (四)规划意识引领教师学习动力
        (五)反思意识助推教师学习动力
    三、观念与认识:教师学习的认知动力
        (一)教学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动力
        (二)机械的生活消磨了自我学习和提升的动力
        (三)理论素养的欠缺不得不逼着去学习
    四、兴趣与责任:教师学习的情感动力
        (一)“我就是喜欢数学,喜欢数学教育”
        (二)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专业学习动力的影响
        (三)“只要有责任感就能教好书,责任感比热爱更重要”
    五、决心与毅力:教师学习的意志动力
        (一)“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后,为它尽了全部的努力”
        (二)“凡是跟实验有关的事情,不管多困难,我都乐意去做”
第四章 教师学习的组织动力
    一、学校场域中教师学习的文化动力
        (一)学校良好文化支撑教师学习的动力
        (二)学校应试文化消磨教师学习的动力
    二、学校系统中教师学习的制度动力
        (一)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学历进修的动力
        (二)职称荣誉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学校场景中教师学习的交往动力
        (一)同伴互助产生教师学习动力
        (二)专家引领产生教师学习动力
        (三)师生交往形成教师学习动力
第五章 教师学习的社会动力
    一、教师学习的社会政治动力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及其影响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师思想改造运动及其影响
        (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赋予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四)新中国成立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二、教师学习的社会经济动力
        (一)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教师学习动力
        (二)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与教师学习动力
    三、教师学习的社会文化动力
        (一)中西文化视域中的教师学习动力
        (二)地域文化视域中的教师学习动力
        (三)城乡文化视域中的教师学习动力
第六章 教师学习动力的生成与变化机制
    一、教师学习动力的内生机制
        (一)教师学习内生动因的动力转化机制
        (二)教师学习内生动因的交互作用机制
    二、教师学习动力的外驱机制
        (一)教师学习的制度驱动机制
        (二)教师学习的交往驱动机制
    三、教师学习动力的浸润机制
        (一)基于高度内化的自在自发动力机制
        (二)基于深层认同的自觉自为动力机制
        (三)基于理性判断的社会适应动力机制
    四、教师学习动力的博弈机制
        (一)教师学习自我动力与组织动力的博弈
        (二)教师学习自我动力与社会动力的博弈
        (三)教师学习组织动力与社会动力的博弈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教师学习动力是由教师个人、组织、社会交互构建的
        (二)教师学习动力是因多种力量的叠加博弈而动态变化的
        (三)教师学习动力个性多于共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共存
    二、研究展望
        (一)充分理解教师学习动力的交互整合形态
        (二)充分挖掘教师学习动力变化的共性规律
        (三)充分剖析教师学习动力缺乏的深层机理
参考文献
致谢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 个人意义
        (二) 理论意义
        (三)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中产阶层的相关研究
        (二) 父母教育卷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现场的选择
        (二) 访谈对象的选择
        (三) 资料收集的方法
        (四)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五、基本概念与分析框架
        (一) 基本概念
        (二) 分析框架
第一章 阶层再生产的理论视野
    一、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机制
        (一) 首属效应:家庭资本与教育分层
        (二) 次属效应:家庭选择与教育分层
    二、学校的再生产机制
        (一) 经济再生产机制
        (二) 文化再生产机制
    三、家长教育卷入的再生产机制
    四、未来的路径:“国家支配-母亲教育适应”的再生产机制
第二章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干预
    第一节 素质教育的“精致型符码”偏好与高资本化
        一、精致型符码的概念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三、新课程改革的“精致型符码”偏好
        四、素质教育的“高资本化”
    第二节 个案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
        一、白云小学表意性秩序的相对开放性
        二、白云小学工具性秩序的封闭性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密集教育干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密集教育干预的主导者与教育责任感
        二、密集教育干预的符码类型与特征
        三、密集教育干预的过程
        四、密集教育干预的动因
        五、密集教育干预的阻碍因素
        六、密集教育干预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应对
    第一节 减负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一、减负政策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
        二、个案学校的“弱化学校功能”偏好与小学教育选拔功能的弱化
    第二节 课外补习场域的形成与阶层再生产
        一、课外补习机构的崛起与监管缺失
        二、课外补习机构作为阶层再生产的新工具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精约式教育应对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精约式教育应对的主体与高教育期望
        二、精约式教育应对的过程
        三、精约式教育应对的动因
        四、精约式教育应对的阻碍因素
        五、精约式教育应对的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义务教育的“分流”偏好与母亲的教育选择
    第一节 义务教育类政策的“分流”偏好与教育不公平
        一、重点学校政策与“就近入学”的教育不公平
        二、民办教育政策与民办学校的阶层排斥
        三、重点班制度的教育不公平
    第二节 教育实践的“分流”偏好:X市重点学校场域与“王牌”资本
        一、重点高中场域与高升学率
        二、重点初中场域与特权、重点校制度
        三、重点小学场域与中上阶层家长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选择的主体与教育焦虑
        二、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标准
        三、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动机
        四、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选择过程
        五、中产阶层母亲教育选择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与母亲的教育参与
    第一节 家校合作政策的教育责任转移:由“教师责任”到“家长责任”
        一、建国后到20世纪末之前教师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二、21世纪初家长作为家校合作的主要责任者
    第二节 家校合作实践的“家长责任”偏好:个案学校的家校合作制度
        一、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制度
        二、个案学校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制度
        三、两所个案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异同
    第三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参与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教育参与的主体
        二、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学校教育与集体社会资本
        三、半主动参与:中产阶层母亲参与家庭教育与个人社会资本
        四、中产阶层母亲与教师的互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再生产:国家支配与母亲的教育适应
    第一节 国家支配下中产阶层再生产的教育优势与教育风险
        一、教育优势:教育改革政策偏好的中产阶层性
        二、教育风险:教育实践的“家长主义”偏好
    第二节 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适应:新再生产的行动者及两条路径
        一、中产阶层母亲作为新再生产的行动者
        二、阶层惯习再生产
        三、学业成就再生产
    第三节 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路径:从“家长主义”偏好到“国家责任”
        一、增强学校教育功能
        二、弱化教育“分流”机制
        三、规范课外补习机构
        四、改变家校合作的“家长责任”偏好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1.2 研究背景
        1.2.1 现代社会公民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1.2.2 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2.3 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
    1.3 研究意义
        1.3.1 厘清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1.3.2 探究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水平
        1.3.3 建立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1.4 研究问题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核心概念研究
        2.1.1 素养:与素质概念的辨析
        2.1.2 核心素养:从素养走向核心素养
    2.2 数学素养研究
        2.2.1 数学素养研究的历程
        2.2.2 国内数学素养研究现状述评
        2.2.3 国外数学素养研究现状述评
    2.3 核心素养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2.3.1 核心素养研究背景
        2.3.2 数学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3.3 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AHP层次分析法
        3.1.2 SOLO分类法
    3.2 研究技术路线
    3.3 研究对象
        3.3.1 学校
        3.3.2 数学教育研究者
        3.3.3 学生
    3.4 研究工具
        3.4.1 调查问卷设计
        3.4.2 测评问卷研制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3.5.1 样本的选择
        3.5.2 数据的收集
        3.5.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6 研究设计反思
第4章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理论分析
    4.1 数学素养评价的基本要素分析
        4.1.1 国际数学课程视野下的数学素养评价要素分析
        4.1.2 国际比较测试项目中的数学素养评价要素分析
    4.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探究
        4.2.1 数学抽象
        4.2.2 逻辑推理
        4.2.3 数学建模
        4.2.4 数学运算
        4.2.5 直观想象
        4.2.6 数据分析
    4.3 数学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4.3.1 数学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的依据
        4.3.2 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发展水平的具体描述
        4.3.3 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发展水平的问题举例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模型分析与建构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选择
        5.2.2 研究工具
        5.2.3 统计方法
    5.3 研究过程及结果
        5.3.1 评价指标确立与设计
        5.3.2 评价指标选定与评估
        5.3.3 初测与评价指标分析
        5.3.4 复测与评价指标层次分析
        5.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 本章总结
        5.4.1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二级指标咨询意见表》的编制与修订
        5.4.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的建构
第6章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问卷的建立
    6.1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问卷的初步建立
        6.1.1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建立
        6.1.2 评价内容主题的选择
        6.1.3 评价问卷的初步编制
    6.2 预研究及问卷修改
        6.2.1 预研究样本
        6.2.2 预研究实施
        6.2.3 预研究信度与效度检验
        6.2.4 预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6.2.5 对问卷的修改
    6.3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问卷的正式建立
        6.3.1 问卷概况
        6.3.2 试题分布
        6.3.3 试题示例
        6.3.4 测试题评分标准
    6.4 本章总结
        6.4.1 《数学核心素养预测问卷》的编制与试测
        6.4.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问卷的建立
第7章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测评分析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方法
        7.2.1 被试选择
        7.2.2 研究工具与统计方法
        7.2.3 正式测试与试题分析
        7.2.4 信息编码与数据统计
    7.3 数据处理
        7.3.1 数学核心素养成绩的计算
        7.3.2 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评定
    7.4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状况分析
        7.4.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总体表现
        7.4.2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内容维度的具体表现
        7.4.3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评价指标维度的具体表现
        7.4.4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水平维度的具体表现
        7.4.5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情境维度的具体表现
        7.4.6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类型维度的具体表现
        7.4.7 本节小结
    7.5 不同类型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差异分析
        7.5.1 不同地区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差异分析
        7.5.2 不同年级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差异分析
        7.5.3 不同性别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差异分析
        7.5.4 本节小结
    7.6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7.6.1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成绩的相关、回归分析
        7.6.2 本节小结
    7.7 本章总结
        7.7.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呈中等水平
        7.7.2 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差异
        7.7.3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成绩存在影响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评价模型的建立
        8.1.1 评价模型的构成
        8.1.2 评价模型的特点
        8.1.3 评价模型的价值
    8.2 研究结论
        8.2.1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8.2.2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教学内容维度上表现均衡
        8.2.3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相当
        8.2.4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总体表现为问题解决水平
        8.2.5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个人情境问题上表现更佳
        8.2.6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适合用开放型建构题评价
        8.2.7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
        8.2.8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
        8.2.9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8.2.10 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成绩显着相关
    8.3 建议与意见
        8.3.1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素养水平发展的阶段性
        8.3.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学科知识的整合性
        8.3.3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测试题应源自真实生活的各类情境
        8.3.4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8.3.5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应指导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8.4 反思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附录A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B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读性评估结果汇总表
附录C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二级指标咨询意见表
附录D 数学核心素养测试问卷(预测卷)
附录E 数学核心素养测试问卷(正式卷)及评分标准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场域理论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国际背景下影响教师质量提升的因素日趋复杂
        二、现实困境: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中“外控”与“自主”的关系割裂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陈述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场域理论阐释
    第一节 场域概念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一、布迪厄场域概念的内涵与本质
        二、场域空间的动态性和同源性
        三、场域概念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场域结构中的要素与关系分析
        一、行动者:场域形成的核心要素
        二、场域中资本与场域的相互制约关系
        三、惯习与场域的双向模糊关系
        四、文化再生产下资本与惯习间的象征性转换关系
    第三节 场域理论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一、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内在特征需求的本体论契合
        二、场域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分析的认识论契合
        三、关系性思维与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的方法论契合
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构建的前提条件
        一、场域行动者“共谋”下的“利益”追求
        二、“入场费”:场域行动参与者的“特殊资本”
        三、场域中行动者的位置确定
    第二节 资本分类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结构和性质
        一、教师专业发展场域中资本的基本特征
        二、官僚资本:国家意义下的元资本
        三、专业资本: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资本
        四、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结构类型划分
    第三节 资本与惯习互动中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权力运作
        一、场域运作中的资本和权力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力场域
        三、惯习下的策略选择:教师专业发展权力场域中的规则运用
    第四节 惯习和场域再生产关系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制
        一、“机制”本原:场域和惯习关系的再生产
        二、惯习无意识下的场域实践机制类型
        三、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机制与时间理论
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结构和权力运作问题透视
    第一节 国家元资本与教师专业资本场域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元场域下教师专业领导政策制定存在缺陷
        二、“优中选优”的“国培”政策功能的消解
    第二节 大中小(U-S)教师专业发展合作场域结构问题
        一、U-S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的应然分析
        二、U-S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实然困境
        三、U-S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学校内部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结构问题
        一、学校内部场域结构中各资本关系的应然分析
        二、学校内部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的实然状况
        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场域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教师间专业资本场域的结构问题
        一、教师间专业资本场域构建的应然状态
        二、教师间专业资本场域结构的实然状况
        三、教师间专业资本场域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教师专业发展场域实践机制的困境
    第一节 知识社会对教师专业资本的新需求
        一、知识社会的教学对教师专业自主和人力资本的需求
        二、知识社会中的教学对团队合作和社会资本的需求
        三、知识社会中的教学对教师决策资本的需求
    第二节 教师作为“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的角色误识
        一、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正当性
        二、教师知识分子的专业性和公共性
        三、专业化背景下教师身份的两难选择
    第三节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协作的误识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社会资本的要求
        三、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合作文化的需求
        四、协作本质意义下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困境
    第四节 教师专业决策对官僚制组织等级控制的误识
        一、教师的专业决策权
        二、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力
        三、教师课程与教学决策权的不自主
第六章 英国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重组与机制改革实例
    第一节 “新专业主义”下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控与自主矛盾
        一、新专业主义的内涵与意义
        二、“新专业主义”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第二节 教学学校:新型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结构的构建
        一、教学学校网络结构存在的愿景
        二、教学学校场域构建的“四大资本”支柱
        三、教学学校的六大核心工作领域
    第三节 教学学校联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运行
        一、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提升人力资本
        二、构建组织多样的教学学校联盟加强社会资本
        三、加强资金管理和评估反馈提升决策资本
        四、“大社会”执政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改革
    第四节 教学学校联盟的价值诉求与未来挑战
        一、教学学校:英国自我改进学校体系的价值与诉求
        二、教学学校在未来实施中面临的挑战
第七章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场域的机制建构
    第一节 赋权增能-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再生产的动力来源
        一、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赋权”与“增能”
        二、赋权增能中教师权力观的转变
        三、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赋权增能的分析维度
    第二节 认同教师多重社会角色和身份
        一、教师作为专业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
        二、教师的转化知识分子角色
        三、构建教师在教师专业标准中的知识分子角色
        四、强化专业化背景下教师知识分子特征
    第三节 提升合作共同体间教师知识共享的社会资本
        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社会资本的因素分析
        二、社会资本驱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知识共享
        三、构建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
    第四节 优化科层管理体制下的教师决策资本
        一、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对决策资本的诉求
        二、教师专业发展三位一体协同决策模式
        三、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对管理扁平化的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拾贝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分析框架确定
        (三) 研究方法选择
    四、研究内容
第二章 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实境遇
    一、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带着镣铐跳舞"
        (一) 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因"镣铐"而陷"误区"
        (二) 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缚的"镣铐"
    二、问题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挣脱桎梏的希望
        (一) 问题蕴含情理,指向历史育人之宗旨
        (二) 问题起于质疑,指向历史思维的养成
第三章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之认识基础
    一、教育哲学:基于问题对人性、知识与方法的反思
        (一) 基于问题对人性的反思
        (二) 基于问题对知识的反思
        (三) 基于问题对获取知识方法的反思
        (四) 启示
    二、历史学:基于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追溯
        (一) 史料质疑:历史记述中的真实性批判
        (二) 思想质疑:历史意义中的现实性批判
        (三) 本质质疑:历史本原的否定性批判
        (四) 启示
    三、学习论:基于问题的学习观、教学观重建
        (一) 问题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二) 问题学习的建构性"基质"
        (三) 问题学习回归"以人为本"
        (四) 启示
第四章 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功能阐释
    一、问题实现教学内容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化
        (一) 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间的断层需要转化
        (二) 问题促使内容从学科逻辑向学生认知逻辑转化
    二、问题利于教学导向从三维目标向素养养成的转化
        (一) 三维目标与学科素养面临转化
        (二) 问题推动了目标至素养的转化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探析
    一、核心问题分类的基本参照
        (一) 历史学的视野与问题分类
        (二) 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与问题分类
        (三) 中学历史学科素养与问题分类
    二、核心问题的特点与整合
        (一) 核心问题的基本特点
        (二) 核心问题的选择与确定
    三、问题链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一) 问题链反映教学目标链
        (二) 问题链建构学生的认知目标
        (三) 问题链深化教学目标
    四、围绕核心问题的实施模型构想
        (一) 实施模型元素抽取
        (二) 核心问题实施模型
第六章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一、时空观念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 时空观念问题的水平分层与设问
        (二) 时空观念问题的典型案例枚举
    二、证据意识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 证据意识问题的水平分层与设问
        (二) 证据意识问题的典型案例枚举
    三、历史理解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 历史理解问题的水平分层与设问
        (二) 历史理解问题的典型案例枚举
    四、历史解释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 历史解释问题的水平分层与设问
        (二) 历史解释问题的典型案例枚举
    五、历史评价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 历史评价问题的水平分层与设问
        (二) 历史评价问题的典型案例枚举
第七章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尝试与反思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问题教学尝试
        (一) 实验课题、人员确定
        (二) 问题设计讨论历程
    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课教学后的反思
        (一) 设计架构思路的反思
        (二) 教学问题设计的反思
        (三) 教学活动组织的反思
        (四) 学生问卷调查的选录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文章类
附录一 岳麓版第五单元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材
附录二 2015年全国师范本科生技能大赛一等奖作品
附录三 人教版第五单元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材
附录四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实验设计稿
附录五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实验实录稿
附录六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课后的调查问卷
附录七 执教教师反思
附录八 部分参与学生感想
附录九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十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之优秀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十一 "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之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十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抓住机遇 改变观念 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孔企平教授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D]. 孙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俞亚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4]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D]. 徐文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教师学习动力机制研究[D]. 夏冬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7]教育改革偏好与中产阶层母亲的教育卷入[D]. 王金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D]. 陈蓓.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场域理论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D]. 赵冬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基于问题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D]. 赵玉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专访孔启平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