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成功有目共睹

改版成功有目共睹

一、改版成功 有目共睹(论文文献综述)

雷露[1](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龚婉[2](2020)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交媒体凭借即时性、交互性等传播特点成为人们接触媒体的主要渠道。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率先完成了“两微一端”矩阵设置,其中微信端凭借权威优质的新闻内容、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幽默诙谐的话语模式,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互动,这使新华社摆脱以往严肃沉闷的媒体形象,持续圈粉,成为业内媒体争相模仿的对象。《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呕心力作,该着作的核心概念是互动仪式四要素,即“群体聚集”“对局外人设限”“相互关注的焦点”“情感共享”。微信公众平台为媒体与用户沟通提供了排斥局外人的“虚拟聚集”场域,媒体发布的内容成为互动主体共同关注的焦点,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连带反馈活动与媒体共享情感体验,从中获得的情感能量将为下一次的互动做积极准备。本文将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运用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传播研究中,构建了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仪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互动评价指标体系,从传播、内容、互动三项指标出发系统探析了新华社互动传播状态与特点。在系统抽样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是以信息为导向的媒体公众号,推送信息的数量、频率、时间符合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发展规律,保证了充足的“在场”时间;新华社官微在焦点内容设置上也做了诸多创新改革,从标题打磨、题材软化、编辑格式多样、到话语体系的转变无不反映出新华社官微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媒体公众号的长盛不衰始终依靠内容,内容也恰恰是受众与受众,甚至公众号与受众共同关注的焦点,这是互动仪式开展的关键要素,也影响着共享情感体验的产生;新华社微信推文阅读量始终居高且保持稳定,评论量与评论区点赞量表现活跃,这些有节奏的情感连带反应凸显了用户互动愿望较强,新华社互动传播效果良好,这说明共同关注焦点与共享情感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情感能量的聚集,从而达到强化用户黏性的目的。如今,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存在内容辨识度不高,用户评论反馈率低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

祝融融[3](2020)在《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文中提出进入视觉传播时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图像所包围,也在依赖着图像认识与感知世界。一方面,在高度视觉化的社会之中,图像不仅提供视觉上的享受,也能作为视觉符号传达内涵。另一方面,与文字表达相比,图像能够跨域语言与文化背景的隔阂,更为直观地传递信息。本文以2001-2019年间共228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比较研究四种方法进行研究,探寻杂志中视觉文本景观的符号再现过程以及景观符号背后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自2000年10月改版后,《中国国家地理》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身的视觉效果和视觉风格,直观性、典藏性与颠覆性是其主要的视觉传播特征。其次,该杂志借助大量图像再现了自然与人文两大类视觉文本景观,并通过符号编码、视觉转喻与文化价值共谋三种方式,实现了客观的地理景观向视觉文本景观的转向。在景观符号化的过程之中,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也随之产生。《中国国家地理》将文化基因融入视觉文本景观之中,在宏大的主题之下进行微观叙事,使视觉符号与人们的经验世界相连,在引导受众回溯往日生活的同时,也强化了受众的地域和身份认同感。最后,在全球化的视野之下,《中国国家地理》不仅建构起了“红框”里看中国的独特观看方式,更通过本土化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自塑国家形象,让世界感知美丽中国。

王欣[4](2019)在《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不仅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而且党还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最终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无数光辉实践中,卫生运动无疑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广泛深入的卫生运动,不仅边区地瘠民贫、卫生恶劣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初步改观,同时它还是党宣传动员群众的一项重要工具。延安《解放日报》自1941年创办至1947年终刊期间,对党领导下的卫生运动作了全程式的详细报道,这为我们今天了解、认知这段历史经历提供了珍贵参照。同时,回顾总结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普及卫生常识、宣传医疗知识、建设健康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价值。论文以《解放日报》卫生报道为视角,采用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与归纳总结等方法,回顾梳理了延安时期党进行卫生报道的背景、内容及特点。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空穴来风,均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延安卫生运动及其报道也是如此。它是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边区经济积贫积弱、社会风俗保守落后、严峻的卫生状况亟待改善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延安卫生报道的发展过程,从一个剖面反映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盼健康、谋幸福的奋斗史。此外,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疫病预防与治疗、推广保健法、倡导卫生教育及动员群众开展卫生运动等几大方面,并具有知识性、普及性、战斗性及人民性等报道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总结,即卫生报道不仅有效推动了边区卫生状况的改善,使群众间形成了学习卫生知识的习惯,而且还促进了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为党今后的卫生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是党将政治思想与卫生工作相结合的产物,回顾卫生报道的历史经过,并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的卫生报道中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全面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创新卫生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鉴价值。

尚方超[5](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廖华力[6](2017)在《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与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是中国近现代以来一种独特而显着的文化现象。周氏兄弟特别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高耸的山峰,其文学活动一直都与现代传媒不可分离地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正是文学与传媒“同构”与“共生”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最好注脚。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在北方的堡垒”,《晨报》副刊在新文化运动由高潮转向落潮的关键时期,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与影响,是当时任何一家传媒都无法比拟。《晨报》副刊“黄金时期”的辉煌成就始终离不开周氏兄弟的积极参与与扶持。周氏兄弟在积极参与与扶持《晨报》副刊的过程成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场”,开展自己各具特色的文学活动,并最终以独一无二、个性彰显的文学实绩与文学建树,成功地从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众多文化领袖群像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五四”新文学最耀眼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双子星”,奠定各自在现代文学版图的应有位置。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同构”与“共生”的历史与事实,不仅为我们完整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学活动提供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创造重新理解与阐释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另一种可能性,也为当代文学与传媒的健康发展留下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论与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指出选择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与理论依据。从把现代传媒(以报纸杂志为主要代表)视为作家的“文学场”的理论视野出发,论述研究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互动关系的目的与意义;回顾历史文献,总结研究现状。将周氏兄弟的文学活动放置于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历史发展格局中,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与现代传媒的“同构”与“共生”意义。正论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晨报》副刊成为周氏兄弟“文学场”的内外因素。一方面,以梁启超、蒲伯英等为领导核心的研究系在政治活动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决心退出政坛,转入文化活动领域。这使得《晨报》及其副刊率先赞助“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研究系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舆论阵地与舆论权威。《晨报》副刊的办刊定位与发展基调为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对其进行改造,提供理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新青年》集团因为内部矛盾、分裂与外部反动势力的迫压而面临风流云散的命运,作为《新青年》轮值主编的李大钊适时转战与改革《晨报》副刊,使得周氏兄弟真正地登堂入室、“走进”《晨报》副刊成为现实。第二章回顾周氏兄弟探寻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历史进程与艰难步履,这是周氏兄弟选择进入与改造《晨报》副刊的内部动因。周氏兄弟从留学日本时期筹办《新生》杂志开始,就梦想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但是经过《绍兴县教育会月刊》,直到《新青年》逐渐分裂与转向,周氏兄弟都未曾完全彻底地实现最初的夙愿。周氏兄弟不得不继续探寻与前进的脚步,而在李大钊、孙伏园先后主持下的《晨报》副刊无疑成为周氏兄弟开辟“文学场”的最佳选择。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周氏兄弟积极建构“文学场”的具体过程与多种维度。周氏兄弟通过为《晨报》副刊命名(此处特指鲁迅)、指导《晨报》副刊发展、创作与发表文学作品、初步塑造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发起与组织文学论争与批判、培养文学新人、形成文学团体、引导读者阅读与培育读者的新型审美趣味等具体的文学活动与实践,成功开展各自的文学活动,极大推动“五四”新文学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确立自己在新文学领域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历史贡献。第五章旨在分析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分道扬镳的详细过程与复杂原因。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在紧密携手发展五年多,缔造双方的辉煌成就后,周氏兄弟不得不在1924年10月无可挽回地面临退出“文学场”的历史命运。随着中国时局动荡的不断加剧,各种反动势力益加猖獗,《晨报》副刊在研究系核心人物刘崧生、刘勉己的主持下逐渐地转向,背离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初衷与轨道,丧失蒲伯英、孙伏园主持时期坚持思想自由与理性批判的办报精神与宽容空间;与此同时,周氏兄弟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在学问、同志、资本、时间、读者、编辑出版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都已具备独立开辟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学场”的自信、能力与条件。与逐渐转向反动的《晨报》副刊彻底分道扬镳,开辟全新的“文学场”成为周氏兄弟的必然选择。周氏兄弟也在《语丝》的“文学新场”上又一次成为“新文坛双柱”。结论部分主要阐明现代传媒并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发布平台,仅仅承担传播文学作品的单一功能,它在真实呈现作家身处其中的复杂外部世界、激励与同构作家的文学创作、塑造文学作品的外在表现形态、推动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组织文学争鸣与论争、培养文学新人、集结文学队伍与社团、增强成名作家的文学声誉、吸引文学读者与引导读者的阅读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仅仅把现代传媒作为文学传媒看待,并不能完全展现它与作家文学活动关系的全体面貌与多样特征,只有把现代传媒看作作家以其为联系纽带从而开展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学场”,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同构”与“共生”的关系。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携手发展、相互成全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经验,必将为我们全面理解周氏兄弟“五四”时期完整的文学活动图景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能。

杜鹏伟[7](2014)在《沉浮与蜕变:《东方时空》20年改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5月1日,象征着中国电视“航空母舰”的王牌栏目《东方时空》已经整整走过20年。这一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新闻栏目如今仍生存在央视新闻频道,然而却在这20年岁月里历经浮沉和蜕变。《东方时空》的历史就是一部改版史,本文以《东方时空》20年来6次改版为研究对象,透过对栏目版块变化、主持人的变脸、栏目播出的时间与空间的迁移等栏目构成元素着手分析,探求6次改版背后的必然性和作用因素,折射出改版内外因与其背后的各方面作用力量,以此来窥视2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传媒业以及观众审美的各方面发展和变革。同时,透过《东方时空》改版背后所折射出的一系列问题,对比改版自身的得与失,揭示始终贯穿改版始终的电视栏目化与频道制之间的关系。纵观历史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央视为开辟新闻频道总体战略而牺牲掉《东方时空》原有的品牌价值与精神内涵的代价是值得商榷和反思的。频道制取代栏目制纵然是大势所趋,然而丧失掉栏目的原有的个性和精髓,去推崇所谓频道专业化则应该需要更多慎重的考究与探索。如今大兴其道的频道制是否符合电视栏目的发展规律,是否满足电视观众对电视栏目的期待还尚存疑惑,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回顾《东方时空》改版的昨天,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

陈青[8](2014)在《《新闻联播》改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近三年《新闻联播》的改版进行研究,通过对《新闻联播》改版前后的头条报道、内容类别、新闻编排、传播形式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闻联播》改版后的新质:在内容方面,民生新闻登上节目的头条,会议、领导人活动报道减少,新增特约评论员的评论环节来强化新闻评论;在形式方面,主持人的播报风格具有亲和力,外形也更加靓丽,传播符号增多,如图表、动画、音乐,新闻内容的编排也不断地创新,《新闻联播》的这一改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闻联播》是中国新闻联播类节目的“风向标”、“领航者”,其改版既源自央视自身的变革需求,亦有外部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宣部的相关指示、中央精神的政治影响、传媒生态环境变化、节目风格陈旧的自身因素及广大受众的期待等多个方面,探究《新闻联播》改版的原因,论证《新闻联播》的改版势在必行。《新闻联播》改版引起受众的热烈反应和业界、学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引领中国新闻联播类节目的改版潮,而且从报道理念、节目形式的创新及节目内容方面给中国的新闻联播类节目带来深远影响。

孙小雨[9](2013)在《电视频道包装研究》文中指出“为什么要进行电视频道包装”频道包装是指通过包装的价值追求,体现为频道包装的目的、目标或期望。以前,电视应对的只是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它凭借自己的视听结合的优势可以笑傲江湖。现在网络等新兴媒体纷纷登场给电视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频道数量的激增,节目也越来越多,电视观众被大量分流出去,所以要想把观众吸引过来就必须转变以前那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树立品牌形象走核心竞争力路线。而要想树立品牌形象,就要进行细腻、精心的频道包装。因此对频道包装的研究对于我们电视业来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频道包装的研究目的就是探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完善的、适应潮流的电视频道包装使电视频道走向品牌竞争之路。本论文主要采用运用文本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电视频道包装进行比较全面的阐述,从电视频道包装的组成和实施、频道包装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频道包装的原因、策略、主要作用、国内频道包装现状、国内频道包装的问题等,而不再只是从其中某一个要素入手。本论文通过对电视频道包装的研究与我国电视频道包装现状相结合,认为我国电视频道包装存在偏离定位不切实际、缺少实际调查只重实操、不顾整体支离破碎、无法充分利用其他媒体、依赖自身进行宣传,推销痕迹太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缺乏创新趋同化明显和不注重后期的反馈分析和宣传的问题,而国内频道包装的趋势则是个性化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视受众需要、推销上越来越直白大胆、包装风格越来越俏皮活泼、越来越国际化同时也越来越注意频道包装的稳定性。

吕靓[10](2013)在《做最佳公民读物 ——《南方周末》2011年改版初探》文中提出从全球范围看,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数字化环境日趋成熟,网络的全面覆盖加速了新媒体的诞生。传统的媒体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报纸要获得更新鲜的血液,拥有更鲜活的灵魂,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而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改版是最直接的办法。创刊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风行中国三十年,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给媒体认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兴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冲击,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给媒体视野提出了新期待,再加上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公民意识的崛起这个社会现实,促使该报于2011年9月8日进行了改版。这次改版以前三次重大历史转型为基础,它秉承了《南方周末》“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的办报特色,仍然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任。这次改版,《南方周末》提出了“做最佳公民读物”的新闻理念,并突出了“变”是为了“不变”的主题。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有事实的聚焦,意见的表达,“开放空间”的营构,首先,《南方周末》在视觉上做了调整,改版后的外观显得更加自由开放;其次,《南方周末》改变了报道方式,陆续进行了“9·11”十周年和利比亚战争等一系列专题报道,记者的亲历现场,使新闻更具价值性;此外,更注重对新闻的深度调查以及对信息的整合加工,注重重大新闻的报道。在这个数字化的快节奏时代,《南方周末》尽量放慢“脚步”,用较多的文字与版面,对新闻事件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全方位的报道,让更多的新闻背后的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通过这次改版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强化配置到意见的提供和包装上来,对每一个版面都有了更新更准的定位。这些改变,体现了《南方周末》因时代变化而自我更新的姿态,而永远“不变”的是其对卓越地位和媒体精神的永恒追求。通过对《南方周末》改版的背景、新闻理念及新闻实践的解读,可以看出,这次改版对于其它时政类媒体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首先,一份报纸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受众定位,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采编及报道风格,同时,结合报业发展的新形势,利用集团优势,整体出击,齐头并进。其次,加快发展数字化报业,实现媒体的融合与共赢。再次,在报道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的同时,积极应对来自国家新闻管理部门的各种压力,做好媒体风险的控制与规避。

二、改版成功 有目共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版成功 有目共睹(论文提纲范文)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一、目录的设置
        二、字体的选择
        三、版面的编排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研究
        1.3.2 互动仪式链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3.3 新华社及其微信公众号研究
    1.4 研究理论与方法
        1.4.1 互动仪式链理论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内容分析法
第2章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展概述
    2.1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展背景
        2.1.1 微信公众号的发展
        2.1.2 媒体公众号的发展
        2.1.3 新华社融媒体智能化发展
    2.2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展历程
    2.3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整体架构
        2.3.1 综合服务型生产平台——现场云
        2.3.2 全球化青年演说原创品牌——新青年
        2.3.3 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播报——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
第3章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互动仪式模型与互动评价指标体系
    3.1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互动仪式模型
        3.1.1 虚拟空间中“身体共在”的自然仪式
        3.1.2 互动环境封闭,拒绝局外人
        3.1.3 互动主体共同的关注焦点引发共享情感
    3.2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评价指标体系
        3.2.1 传播指标
        3.2.2 内容指标
        3.2.3 互动指标
第4章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状态
    4.1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在场”情况
        4.1.1 信息导向为主的多维传播矩阵
        4.1.2 推送数量与频率关联互动密度
        4.1.3 推送时间符合用户的作息时间规律
    4.2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焦点内容设置情况
        4.2.1 中长标题为主,巧用标题句式
        4.2.2 推文题材丰富,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4.2.3 编辑格式新媒体化,打造“沉浸式”传播情境
        4.2.4 语言风格亲切朴素兼具个性化,保持底色严谨
    4.3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与用户共享情感体验情况
        4.3.1 用户主动阅读是情感连带反馈的开端
        4.3.2 评论区成为用户共享情感体验的“圣地”
        4.3.3 评论与反馈关联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
第5章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互动传播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5.1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互动传播的不足
        5.1.1 内容辨识度不高,影响互动发生率
        5.1.2 评论反馈不足,加剧情感能量分层
    5.2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互动传播的改进策略
        5.2.1 打造特色产品,重视生产原创内容
        5.2.2 增加反馈密度,提高个体情感能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视觉传播的研究
        1.2.2 关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
        1.2.3 关于《中国国家地理》的研究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视觉文本景观的概念
        1.3.2 叙事的概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本分析法
        1.4.2 内容分析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比较研究法
2 视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地理》
    2.1 《中国国家地理》的视觉传播发展历程
        2.1.1 对视觉效果的探索
        2.1.2 对视觉风格的探索
    2.2 《中国国家地理》的视觉传播特征
        2.2.1 直观性
        2.2.2 典藏性
        2.2.3 颠覆性
3 视觉文本景观的符号再现
    3.1 视觉文本景观符号再现的内容
        3.1.1 自然景观的符号再现
        3.1.2 人文景观的符号再现
    3.2 视觉文本景观符号再现的方式
        3.2.1 符号编码:寻找“偏爱的现实”
        3.2.2 视觉转喻:部分指代整体
        3.2.3 价值共谋:注入文化价值
4 视觉文本景观的意义建构
    4.1 自然风光象征差异之美
    4.2 怀旧叙事回溯生活世界
    4.3 地域文化建构受众认同
        4.3.1 风俗民情建构地域认同
        4.3.2 区域专辑建构身份认同
    4.4 本土话语自塑国家形象
5 与同类杂志《华夏地理》的比较
    5.1 《华夏地理》杂志概述
    5.2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差异
        5.2.1 视觉效果的差异
        5.2.2 叙事视角的差异
        5.2.3 意识形态的差异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4)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产生与发展
    2.1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产生
        2.1.1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1.2 边区经济积贫积弱
        2.1.3 社会风俗保守落后
        2.1.4 边区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2.2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发展
        2.2.1 发行概况
        2.2.2 卫生专刊阶段
        2.2.3 卫生专栏阶段
3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内容及特点
    3.1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主要内容
        3.1.1 疫病预防与治疗
        3.1.2 推广保健之法
        3.1.3 倡导卫生教育
        3.1.4 动员群众开展卫生运动
    3.2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特点
        3.2.1 卫生常识与专业知识相搭配
        3.2.2 卫生报道与人民需求相融合
        3.2.3 卫生宣传与战时工作相结合
4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启示
    4.1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历史价值
        4.1.1 推动边区卫生状况改善
        4.1.2 促进边区社会风气转变
        4.1.3 形成尊重卫生知识和医务人才的传统
    4.2 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的现实启示
        4.2.1 医疗卫生事业要坚持党的领导
        4.2.2 社会发展需保障改善民生
        4.2.3 卫生宣传应贴近人民生活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相关研究
        (二)现状评析
    三、研究旨趣
        (一)问题意识
        (二)重点难点
        (三)方法支撑
        (四)学术创新
    四、观察维度
        (一)文本史料维度
        (二)报刊舆论维度
        (三)新闻评论维度
        (四)党派话语维度
        (五)抗战动员维度
    五、概念界定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一)群体组成
        (二)群体特征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一)初始形态
        (二)完整形态
        (三)最终形态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一)社论时间
        (二)社论类型
        (三)社论主题
        (四)社论性质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一)全局性
        (二)指导性
        (三)权威性
        (四)时宜性
        (五)战斗性
        (六)局限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外部条件:《晨报》副刊倡导新文学的动因
    第一节《晨报》副刊历史溯源与内部革新
    第二节《晨报》副刊与蒲伯英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晨报》副刊与梁启超的文学观念
    第四节 “五四”文学革命与外部文学生态
第二章 内部动力:周氏兄弟对文学场的上下求索
    第一节 周氏兄弟的初步尝试与《新生》的“未生”
    第二节 周作人的沉潜积累与《绍兴县教育会月刊》
    第三节 周氏兄弟与《新青年》的相互成全
第三章 “一片崭新的文学场”:鲁迅与《晨报》副刊
    第一节 耀眼的呈现:鲁迅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发表
    第二节《阿Q正传》:“同构”与“共生”最成功的典范
    第三节 纸上的论争:鲁迅杂感写作与社会批评
    第四节 “凶猛的闯将”:《晨报》副刊与文学新人
第四章 “自己的”文学场:周作人与《晨报》副刊
    第一节 周作人的贡献与“黄金时期”的《晨报》副刊
    第二节《自己的园地》与周作人的文艺思想及转变
    第三节 读者观念与周作人的表达方式及文章特色
第五章 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双向选择”
    第一节 周作人与被低估的“小半件”旧事
    第二节《我的失恋》与周氏兄弟的无声退场
    第三节 分道扬镳是“双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沉浮与蜕变:《东方时空》20年改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意义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创新与相关概念
第一章 《东方时空》版块构成的变化:服从新闻性与整体性
    第一节 确立新闻杂志整体形象与构成
    第二节 强化信息服务与深度报道
    第三节 新闻专题由突显到淡化
第二章 《东方时空》主持人的变化:栏目标志的隐与显
    第一节 栏目主持人数量多,更换频繁
    第二节 主持人角色与主持形态的发展
    第三节 记者主持人制的创立与消解
第三章 《东方时空》播出时间与空间的迁移:“成名时段”的兴废
    第一节 退出早间“成名时段”,增强晚间新闻编排收效
    第二节 频繁改变栏目时长,影响栏目的形态与定位
    第三节 移师新闻频道,弱化栏目的品质
第四章 体察《东方时空》改版:栏目化 VS 频道制
    第一节 新闻立台贯穿改版:新锐沦为平庸
    第二节 频道专业化推动改版:杂性归顺“专业”
    第三节 频道制规约改版:个性服从规范
    第四节 改版致品牌的消逝:名存实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新闻联播》改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文献评述
    0.3 研究的对象
    0.4 本文的研究方法
1 《新闻联播》改版原因
    1.1 “走转改”、“八项规定”的直接推动
    1.2 传媒生态环境的变化
    1.3 央视变革新闻节目模式的自觉意识
    1.4 受众对《新闻联播》的期待
2 《新闻联播》改版后的变化
    2.1 内容的变化
        2.1.1 头条新闻的改变
        2.1.2 领导人活动、会议报道减量,民生新闻增量
        2.1.3 娱乐新闻频现,影视明星亮相
        2.1.4 重视新闻评论,深化新闻报道
        2.1.5 国际新闻报道趋于均衡、客观
    2.2 形式变化
        2.2.1 主持人形象时尚,播报风格显亲和
        2.2.2 传播符号灵活多变
        2.2.3 内容的编排不断创新
3 《新闻联播》改版后的反应
    3.1 节目受众的“热”反应
        3.1.1 受众的热烈反响
        3.1.2 好感度调查结果分析
    3.2 业界的评价
        3.2.1 对传播形式变化的评价
        3.2.2 对传播内容变化的评价
    3.3 学界的评价
4 树立了中国联播新闻类节目新的“风向标”
    4.1 报道理念的与时俱进
    4.2 打破“三段式”,创新报道形式
    4.3 深入基层,发掘新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电视频道包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学术创新
第一章 电视频道包装概念、构成与包装实施
    第一节 电视频道包装的概念
    第二节 电视频道包装构成与包装实施
        一、频道标识
        二、频道ID
        三、电视频道形象宣传片
        四、电视频道版权页
        五、电视频道栏目包装
        六、电视频道导视系统
        七、电视频道字幕系统
        八、电视频道的广告语系
        九、电视频道演播室设计
        十、电视频道包装编排与应用
        十一、电视频道离播包装的实施
第二章 电视频道包装的基本原则、原因和作用
    第一节 电视频道包装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定位原则
        二、统一性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人性化原则
        六、可接受性原则
        七、结合实际的原则
    第二节 电视频道包装的原因
        一、频道之间的竞争加剧
        二、频道包装的作用日益显现
    第三节 频道包装的主要作用
        一、吸引受众注意
        二、根据频道定位树立频道风格
        三、配合电视定位完善频道形象
第三章 频道形象识别战略以及电视频道包装的策略
    第一节 电视频道包装与电视频道形象识别
        一、电视频道包装与频道发展理念
        二、电视频道包装与频道行为规范
        三、电视频道包装与频道视觉识别
    第二节 频道包装的策略手段
        一、注重创性新策略
        二、注重整体性策略
        三、注重补缺性策略
        四、注重以人为本策略
第四章 国内电视频道包装的现状(举例说明)
    第一节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包装现状
    第二节 江苏卫视频道包装现状
    第三节 湖南卫视频道包装现状
    第四节 新疆卫视频道包装现状
第五章 频道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偏离定位,不切实际
    第二节 缺少实际调查,只重实操
    第三节 频道包装不顾整体,支离破碎
    第四节 无法充分利用其他媒体,过于依赖自身宣传
    第五节 推销痕迹太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第六节 缺乏创新、趋同化明显
    第七节 不注重后期的反馈分析和宣传
第六章 国内频道包装的前景分析
    第一节 电视频道对于频道包装的需求
    第二节 频道包装技术发展引发新一轮电视大战
    第三节 国内频道包装未来趋势
        一、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越来越重视受众的需要
        三、在频道推销上越来越直白
        四、频道包装风格越来越俏皮活泼
        五、频道包装越来越国际化
        六、频道包装越来越注重频道形象的稳定性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10)做最佳公民读物 ——《南方周末》2011年改版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研究缘起
        0.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设计
        0.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0.3.2 研究方法
第1章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的原因
    1.1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背后精神的历史传承
        1.1.1 《南方周末》历史上的三次转型
        1.1.2 《南方周末》走的是一条精神缘的路
    1.2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的现实背景
        1.2.1 新传播环境下的市场竞争
        1.2.2 社会转型与受众心理的变化
        1.2.3 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公民意识的凸显
第2章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的新闻理念
    2.1 多维视角下的“公民”
    2.2 《南方周末》眼中的“公民”
    2.3 《南方周末》眼中的“公民读物”
第3章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的新闻实践
    3.1 重视用户体验展示现代之美
    3.2 采用多重视角亲临事发之地
    3.3 突出价值观点体现思想之力
    3.4 均衡轻重快慢彰显节奏之变
第4章 《南方周末》2011 年改版的启示
    4.1 准确定位,形成独特风格
    4.2 发展数字化报业,实现媒体融合与共赢
    4.3 审时度势,做好风险的控制与规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改版成功 有目共睹(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的互动传播研究[D]. 龚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3]视觉传播语境下的文本景观叙事研究 ——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2001-2019)[D]. 祝融融.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4]延安《解放日报》卫生报道研究[D]. 王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6]周氏兄弟与《晨报》副刊的“同构”与“共生”[D]. 廖华力. 兰州大学, 2017(08)
  • [7]沉浮与蜕变:《东方时空》20年改版研究[D]. 杜鹏伟. 苏州大学, 2014(10)
  • [8]《新闻联播》改版分析[D]. 陈青. 辽宁大学, 2014(01)
  • [9]电视频道包装研究[D]. 孙小雨. 新疆大学, 2013(S1)
  • [10]做最佳公民读物 ——《南方周末》2011年改版初探[D]. 吕靓. 湘潭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改版成功有目共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