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壳母鸡的高效饲养方法

青壳母鸡的高效饲养方法

一、绿壳蛋鸡高效饲喂法(论文文献综述)

卢世杰[1](2021)在《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

高晗[2](2021)在《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门氏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宿主范围广,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鸡、鸭等家禽,猪、马、牛家畜等。人类食用了患病或者带菌动物的肉,乳制品或蛋类会感染沙门氏菌。家禽是携带沙门氏菌的重要载体,沙门氏菌病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及鸡副伤寒等,其中鸡白痢是威胁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通过研究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可以为益生菌在种鸡群防控鸡白痢中的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支撑。因此,本研究选择山东省地方品种鸡群绿壳蛋鸡为试验材料,探究绿壳蛋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易感性,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和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为种鸡群防控鸡白痢提供实验数据,进一步为生产与实践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64只1日龄绿壳蛋鸡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LCB组、HCB组和S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8CFU/Kg丁酸梭菌,1×109CFU/Kg丁酸梭菌,0.1%饲料级丁酸钠。饲养30d时,对照组和试验组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2×109CFU/只),试验期为37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显着降低了绿壳蛋鸡的采食量(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沙门氏菌在不同脏器定植数量统计结果显示:与CON相比,HCB组能够显着的降低沙门氏菌在肝脏组织、脾脏组织和盲肠内容物中的定植数量(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饲喂丁酸梭菌能够显着降低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可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绿壳蛋鸡肝脏,脾脏组织的病变程度;盲肠内容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HCB组(1×109CFU/Kg丁酸梭菌)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CON组(P>0.05),表明丁酸梭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绿壳蛋鸡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多样性,丰富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本研究表明丁酸梭菌可以提高30日龄绿壳蛋鸡抗病力,减缓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炎症疾病。2.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将256只18周龄绿壳蛋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LCB组、HCB组和SB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107CFU/Kg丁酸梭菌,1×108CFU/Kg丁酸梭菌,0.1%饲料级丁酸钠。试验第12W时,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2×109CFU/只),攻毒后1W处死鸡只并检测指标。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料蛋比和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HCB组可显着提高21-24周龄绿壳蛋鸡的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P<0.05),对蛋黄指数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在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丁酸梭菌可以改善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导致的绿壳蛋鸡蛋白高度的降低(P<0.05)和产蛋率的下降(P>0.05)。本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的蛋品质有提升作用,同时可以增强机体对沙门氏菌的抵抗能力。

曲亮[3](2019)在《蛋鸡部分蛋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是衡量蛋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代表鸡蛋的新鲜程度,蛋壳颜色、暗斑、蛋形指数等蛋壳性状是鸡蛋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影响消费者选择和生产效益。为了研究影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颜色、暗斑、蛋形指数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东乡绿壳蛋鸡和单冠白莱航鸡为亲本构建F2资源群体,利用600 K基因芯片对F2代1534只个体进行基因分型,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技术对以上蛋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探讨鸡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对解析蛋品质性状的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如下:利用WOMBAT软件以多性状动物模型分析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不同周龄遗传参数;观测蛋壳暗斑随保存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鸡蛋暗斑与温湿度、蛋品质的关系;利用Affymetrix600SNP array对F2代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经APT、PLINK软件的质控、BEAGLE软件的基因型填充等操作;利用混合线性模型经GEMMA软件运行获得GWAS关联显着位点;利用Haploview软件对显着关联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利用BioMat对显着位点进行基因注释,对显着区域内基因进行 GO(Gene ontoloty)和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利用GCTA软件计算性状基于SNP的遗传参数及候选SNP对性状的贡献效应;分析显着SNP基因型的表型值。研究一:蛋白性状遗传参数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ORKA蛋品质仪测定开产、32、36、40、44、48、52、56、60、66和72周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采集资源群体亲代、F1代、F2代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数据,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分析蛋白质量遗传参数,对F2各个时期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进行GWAS分析。结果发现:1、亲代绿壳蛋鸡群体蛋白高度3.81±0.83mm、哈氏单位65.50±7.47,白莱航鸡群体蛋白高度5.25±0.88mm、哈氏单位70.80±7.83,F1代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略高于同周龄F2代。经单因素ANOVA分析,各周龄亲本、F1代与F2代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平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1)。2、多性状动物模型分析的固定效应包含批次和亲代品种效应,F2代资源群体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遗传力分别为0.17-0.30、0.14-0.30。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遗传力中等偏下,通过中长期选择才能有效获取遗传进展。3、基于SNP的遗传力结果显示,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的遗传力在0.15-0.35、0.15-0.31之间,遗传力最高的周龄均为32周龄,蛋白高度遗传力均比同一时期哈氏单位高;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在多个周龄上均表现出较强正相关,而遗传相关较低。4、单变量GWAS分析在1、2、4、7号染色体上鉴定到影响蛋白高度的QTL区间,其中以4号染色体最为重要,影响了多个时期的蛋白高度;单变量的GWAS分析仅筛选到1个SNP与44周龄哈氏单位显着相关。5、多变量GWAS分析中鉴定4号染色体为影响蛋白高度的重要区间,并鉴定到候选基因NCAPG和FGFBP1;筛选到影响部分时期蛋白高度的候选基因KPNA3、THSD7B、CDC25A 和 WDR48 等。研究二:蛋壳颜色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利用分光光度色度系统(L、a、b)测定F2代资源群体自开产、32、36、40、44、48、52、56、60、66和72周龄计11个时期的蛋壳颜色值,分析粉壳蛋和绿壳蛋的表型变化和遗传参数,对各时期的不同蛋壳颜色分别进行单变量GWAS分析,并在显着位点最多时期对L、a、b进行多变量GWAS分析。结果发现:1、粉壳蛋和绿壳蛋均表现出随着周龄的增加L值变大,a值变小,b值变化无规律;粉壳蛋表现出L值与a值和b值极显着负相关,绿壳蛋表现出L值与a值极显着正相关,与b值极显着负相关。2、基于SNP的遗传力结果显示,粉壳蛋L、a、b值的遗传力在0.32-0.82之间,为中高遗传力,各时期的遗传相关均在0.5以上;绿壳蛋L、a、b值的遗传力在0.23-0.71之间,各时期的遗传相关大多在0.5以上。3、影响粉壳蛋蛋壳颜色的主效区域为20号染色体10.3-13.0Mb区间,筛选到候选基因SLC35C2、PCIF1和SLC12A5;微效多基因区域在1、6、9、12、15号染色体,筛选到候选基因MTMR3、SLC35E4等11个。4、影响绿壳蛋蛋壳颜色的主效区域在1号染色体61.1-68.5 Mb区间,筛选到候选基因 PIK3C2G、ABCC9、ITPR2、RAD52、TTLL12、SLCO1C1、SLCO1A2 等;次要QTL区域为9号染色体19.2-23.4 Mb,筛选到候选基因RARRES1和TM4SF4。5、粉壳蛋和绿壳蛋在蛋壳颜色的合成、转运和沉积过程中共享同样的调控机制,同时也受各自独特的遗传调控影响,其中溶质载体家族成员对两种蛋壳颜色的深浅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三:蛋壳暗斑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分析40周龄F2群体鸡蛋暗斑与储存时间、温湿度、蛋品质的关系;分别对52周龄开产当天和储存7天的粉壳蛋和绿壳蛋暗斑进行GWAS分析。结果发现:1、暗斑随着储存天数增加更为严重;温度和湿度均影响暗斑的产生;粉壳蛋表现出颜色浅越容易出现暗斑,而绿壳蛋表现出颜色越深暗斑越严重,其他蛋品质与暗斑有表现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2、绿壳蛋的暗斑在各时期均比粉壳蛋要严重;粉壳蛋和绿壳蛋产蛋当天暗斑遗传力为0.13和0.28,储存7天后暗斑遗传力为0.54和0.61。3、影响粉壳蛋产蛋当天暗斑的显着位点有7个,主要位于5号染色体24.1-24.3Mb和21号染色体21.9-22.1Mb区间上,储存7天无显着位点,在3、5、7、11、14、18有潜在显着关联位点,经注释筛选到候选基因SLC35C1、VPS18、SSU72、VWA1和ZNF507 等。4、影响绿壳蛋产蛋当天暗斑的位点有3个,主要位于2号染色体129.9-130.5Mb和5号染色体上49.4 Mb区间上,影响储存7天暗斑的显着位点主要位于3号染色体19.2和80.1 Mb、15号染色体33.3Mb、17号号染色体0.86 Mb区间上,筛选到候选基因 SLC25A32、RIMS2、HTR1B、RIMBP2、LYPLAL1、DIO3 等。研究四:蛋形指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测定了 F2代资源群体自开产至72周龄11个时期鸡蛋的长径和短径,并计算蛋形指数,分析蛋形指数在各周龄的变化;计算蛋形指数的遗传参数,并进行GWAS分析,结果如下:1、F2代资源群体各周龄蛋形指数多小于1.30,随周龄增大蛋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越大。2、蛋形指数的遗传力在0.19-0.37之间,为中低遗传力,除开产日龄外其他各时期蛋形指数的遗传相关系数在0.8以上,表型相关在0.4以上。3、仅在32、44和48周龄鉴定到与蛋形指数显着或潜在关联SNP位点分别位于1号染色体67.1 Mb、3号染色体47.2 Mb、4号染色体16Mb、62.8-63.8Mb染色体上,多变量GWAS分析鉴定到在1、2、4和17号有25个SNP与蛋形指数潜在关联,筛选到 ZDHHC2、SCG2、COG5、ABCC9、UST 和 GPR107 等候选基因。

韩一晴[4](2019)在《青蒿素在鸡体内药动学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发现青蒿素(ART)在抗禽类疟疾、球虫等原虫病有较好的效果,但其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尚不明确。在此基础上,本试验重点考察了 ART在鸡体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首先,将30日龄绿壳蛋鸡分为空白组、ART溶剂对照组和ART低、中、高(15、40、100mg/kg)剂量组(n=6),分别按剂量换算口服给药,连续给药11次,每次间隔12h,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和生长状况,通过肝脏指数、增重率、血清生化指标、组织外观和显微结构来判定ART对机体的潜在副作用。结果发现,各组试验鸡生长状况良好,精神正常;剖检观察心、肝、脾、肾、脑等各个组织器官无明显异常;各给药组的肝脏指数和增重率与空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也均正常;显微结构观察发现肝、肾、脑结构与空白组没有显着差异。这说明常规剂量的ART对于鸡的安全性较高。其次,为研究ART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我们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鸡血浆中ART的方法:即以电喷雾电离源(ESI)作为离子源,以蒿甲醚(ARM)做内标(IS),以ART和ARM的[M+Na]+准离子峰做二级质谱扫描,选择m/z 305.2→151.3(ART)、m/z 321.0→163.1(ARM)两对离子以多监测反应方式(MRM)进行定量分析。ART在1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最低检测限为10 ng/mL,回收率在90%-105%之间,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5%。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鸡血浆中ART的检测。按照15、40、100 mg/kg三个剂量以及口服次数不同(1、3、7、11)将试验鸡分成12个组(n=6),各组分别灌胃给药,每组分别在最后一次给药结束后 10 min、30 min、1h、1.5 h、2 h、2.5 h、3 h、4 h、6 h、8 h 分别采集300μL血液加入抗凝管中待测。经检测发现,上述3个剂量在口服1次后,ART在鸡血浆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h、1.5 h、1.5 h;口服3-7次后,达峰时间均维持在1h左右;口服11次后,15 mg/kg剂量组的达峰时间提前至0.5 h,40-100 mg/kg的峰值则出现在0.167 h。低剂量(15 mg/kg)ART在口服不同次数间的药代参数无明显变化;而中高剂量(40、100 mg/kg)连续口服11次与口服次数少的相比,口服清除率显着升高,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血药浓度等参数则显着降低。这提示ART在鸡体内存在明显的自身诱导代谢现象,并呈剂量依赖性。随后,本实验设立空白组、溶剂对照组、ART组(100 mg/kg)连续口服11次(每次间隔12 h)通过肝微粒体体外孵育和荧光定量PCR(qPCR)探究ART在鸡体内诱导代谢的机制。提取肝微粒体后进行蛋白浓度和肝微粒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ART组的蛋白含量以及CYP1A和CYP3A酶活性高于空白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肝脏组织内CYP相关基因的qPCR检测发现,CYPIA4、CYP3A37的相对表达量上调了6-7倍左右(P<0.05),CYP2C23a上调了10倍左右(P<0.05),CYP2C45上调了70倍左右(P<0.01);CYP2C23a和CYP2C45的转录调控因子鸡异生素受体基因(CXR)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变化。此外,肝脏内主动转运系统中的多重耐药性1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基因(MPR2)的表达水平也无明显变化。这说明ART在鸡体内的自身诱导代谢主要是通过诱导CYP450酶超家族(CYP1A4、CYP2C23a、CYP2C45、CYP3A37)完成的,其中发挥主要代谢作用的可能是以CYP2C亚家族的CYP2C45为主,而CYP1A、CYP3A亚家族发挥辅助作用。最后,我们探究了 ART对CYP2C23a和CYP2C45基因表达水平时效性的影响。将试验鸡分为9个组(n=9),按照不同剂量(15、40、100mg/kg)分别口服Id、3d、5d。每组分别在最后一次给药结束2 h、4 h、8 h处死实验动物,采集肝脏用qPCR检测CYP2C23a、CYP2C4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肝脏的CYP23a和CYP2C45的相对表达量通常在给药4 h内达到峰值,其中CYP2C45在中、高剂量下初期给药时就显示出较高的表达量,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低剂量组CYP2C45的表达量也会提高。不同剂量在连续多次给药后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导CYP2C45的高表达。CYP2C23a的表达也具有剂量和时间增加而提高,但提高倍数有限,这说明ART在鸡体内的代谢中CYP2C45占主导地位。

张红艳,胡云红,岳淑宁,李忠玲,韩姗姗,张强[5](2019)在《生物酶和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生物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能有效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消化率且能减少环境污染,被广泛应用到在饲料工业中。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严格筛选的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能有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营养物质的转化吸收率,具有防病、治病以及改善生产性能等优点,在动物养殖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阐述了生物酶和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希望对生产实际有指导意义。

尹玲倩,满春伟,李菁菁,任鹏,王也,刘益平[6](2017)在《三种鸡种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蛋品质比较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比较分析3个品种蛋鸡在不同饲养方式下所产蛋的品质及营养成分差异,为地方特色品种鸡蛋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笔者采用饲喂到300日龄的江西东乡绿壳蛋鸡、旧院黑鸡和罗曼粉蛋鸡的各90枚鸡蛋作为试验材料,进行17项蛋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在笼养的条件下,罗曼粉蛋鸡鸡蛋的蛋重、蛋黄重和蛋白高度等大部分指标都显着高于其他2个品种(P<0.05),绿壳蛋鸡和旧院黑鸡鸡蛋的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着。在散养条件下,旧院黑鸡鸡蛋的硒含量显着高于另外两者(P<0.05)。散养条件下,绿壳蛋鸡和旧院黑鸡鸡蛋的蛋重、蛋黄重和硒含量显着高于笼养(P<0.05),罗曼粉蛋鸡鸡蛋的哈氏值及锌、硒含量显着高于笼养(P<0.05)。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3种蛋鸡供给的主要营养成分差异不明显,而散养时部分蛋品质较笼养有了显着提升;不同的品种,罗曼粉蛋鸡在蛋重、蛋黄重、蛋壳质量和蛋白高度上较另外两者品质更优,绿壳蛋鸡与旧院黑鸡在大部分蛋品质指标上差异不明显。

李永峰[7](2017)在《育成期能量摄入量对苏禽绿壳蛋鸡母本早期蛋用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育成期能量摄入量对地方蛋鸡品系生长、产蛋、蛋品质、繁殖器官和下丘脑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地方蛋鸡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和营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选取56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苏禽绿壳蛋鸡母本96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9-18周龄,每个处理每天分别定量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5.15%,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0.88、11.30、11.72、12.14MJ/kg的相同重量的饲料,19周龄起各组均自由采食相同营养水平的饲料。数据采集至43周龄,主要包括12-26周龄体重,16与43周龄体尺,16-26周龄繁殖器官,开产日龄与43周龄前产蛋数,21-43周龄蛋品质和20周龄下丘脑表达谱测序,结果表明:生长:能量摄入量对蛋鸡12-20周龄体重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21-26周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各能量组之间差异越来越大。按能量水平由低到高,四个能量组16周龄胫围分别是3.28cm、3.30cm、3.34cm和3.33cm,第1组极显着小于第3组(P<0.01),显着小于第4组(P<0.05);16周龄冠高分别是1.48cm、1.56cm、1.56cm和1.60cm,第1组显着小于第4组(P<0.05);43周龄胫长分别是8.52cm、8.76cm、8.62cm和8.72cm,第1组极显着小于第2组(P<0.01),显着小于第4组(P<0.05)。产蛋性能:第1、2和3组开产日龄分别是154.94天、154.07天和151.82天,第4组开产日龄是147.39天,第4组极显着早于其它各组(P<0.01)。随着能量摄入量的增加,开产日龄提前。第1、2和3组43周龄产蛋数分别是112.09只、110.69只和112.15只,第4组43周龄产蛋数是116.70只,第4组极显着大于第2组(P<0.01),显着大于第1组和第3组(P<0.05)。蛋品质:能量摄入量对蛋重、蛋黄颜色和蛋黄比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对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没有明显影响。繁殖器官:能量摄入量对各周龄卵巢基部重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周龄增加,卵巢基部重,平均等级卵泡数和平均等级卵泡重均呈上升趋势。鸡表达谱测序:能量摄入量影响蛋鸡下丘脑基因表达;KEGG富集分析表明,有6条影响能量代谢的通路和11条影响繁殖机能的通路有差异基因显着富集(P<0.05)。

满春伟[8](2016)在《笼养、散养条件下三种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以绿壳蛋鸡、旧院黑鸡、罗曼粉壳蛋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在笼养和散养两个条件下饲养,测定并比较分析三种蛋鸡的产蛋性能和300日龄新鲜鸡蛋的蛋品质、储存能力,以及对三种蛋鸡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地方蛋鸡的产业化打下基础。产蛋性能测定结果显示:在笼养条件下,罗曼粉蛋鸡的开产日龄为120±7.32日龄,60周产蛋量为289.7±5.01枚,产蛋期产蛋率约为93%-95%;散养条件下,罗曼粉蛋鸡的开产日龄为130.14±6.92日,60周产蛋量为158.9±4.59枚,产蛋期产蛋率约为55%-60%,结果表明罗曼粉蛋鸡为三种蛋鸡中产蛋性能最好的。常规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笼养条件下罗曼粉蛋鸡蛋重(57.95±8.29g)及蛋壳质量(8.06±0.97g)最重。绿壳蛋鸡的哈氏单位为(81.68±10.57)最高。散养条件下罗曼粉蛋鸡蛋重为(58.07±6.05g)及蛋壳质量(7.75±0.77g)最大;绿壳蛋鸡、旧院黑鸡蛋黄色泽为(13.09±1.33)、(13.49±1.15)显着高于罗曼粉蛋鸡(8.78±0.65)。罗曼粉蛋鸡蛋壳颜色为(55.99±3.54)最高,此结果说明蛋鸡蛋重、蛋壳质量、蛋壳颜色、哈氏单位等受到蛋鸡品种影响较大对比研究表明,散养条件下的蛋重、蛋黄颜色、哈氏单位的值高于笼养。化学蛋品质测定结果比较研究表明:罗曼粉蛋鸡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绿壳蛋蛋黄中鸡胆固醇含量最低;而罗曼粉蛋鸡的维生素A含量最高,但三个鸡种间差异不显着;旧院黑鸡蛋黄中锌浓度最高,罗曼粉蛋鸡蛋黄中锌含量最低;旧院黑鸡蛋黄中硒浓度最高,罗曼粉蛋鸡最低,此结果说明蛋鸡品种决定硒、锌的富集能力。绿壳蛋鸡的蛋清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罗曼粉蛋鸡最低。散养条件下的锌、硒浓度高于笼养,此结果表明散养条件下低产蛋率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富集。笼养条件下维生素A高于散养,此结果表明饲料决定维生素A含量。三种蛋鸡鸡蛋储存能力测定研究表明:三种蛋鸡的储存能力差异不显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蛋黄颜色会逐渐的变淡,研究结果支持将蛋黄颜色的衰变作为衡量鸡蛋新鲜程度的指标。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笼养条件下每一只绿壳蛋鸡的纯利润为15.53元,绿壳蛋鸡为11.53元,罗曼粉蛋鸡为8.53元,绿壳蛋鸡的效益最好;散养条件下绿壳蛋鸡纯利润为15.59元,旧院黑鸡为13.59元,罗曼粉蛋鸡为10.59元,绿壳蛋鸡的纯利润最多,蛋鸡散养条件下的纯利润比笼养条件下高。综上所述罗曼蛋鸡的生产性能高于绿壳蛋鸡、旧院黑鸡,但是绿壳蛋鸡、旧院黑鸡在散养条件下鸡蛋中营养物质锌、维生素A、蛋白质显着高于罗曼粉蛋鸡。同时发现散养条件下绿壳蛋鸡、旧院黑鸡鸡蛋富硒、富锌、低含量胆固醇、较高蛋白质含量等。综上所诉绿壳蛋鸡、旧院黑鸡可以作为优秀的地方品种在林地、果园等绿色环境饲养,经济效益高于罗曼粉蛋鸡。

彭继云[9](2016)在《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绿壳蛋鸡卵泡和输卵管中的表达及对卵泡发育的调控》文中提出鸟类的排卵过程为卵巢发育成熟并产生成熟的卵泡,卵泡脱离卵巢通过输卵管的各个部分形成完整的蛋,并最终排出。而在这个过程中卵巢和输卵管受到诸多的生长因子和激素的调控。通过选育培养出的蛋鸡在进入高产期后几乎每天产蛋,其原因在于蛋鸡卵泡在生殖阶段可持续发育、并排卵和受精,卵巢排卵后亦不形成黄体,生殖周期极短,是作为生殖系统研究的理想试验动物。本试验以中国地方特色蛋鸡品种绿壳蛋鸡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产蛋时期的等级前卵泡、优势等级卵泡和输卵管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量,并对产蛋期和就巢期的组织进行NGF及其受体的表达对比,同时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对绿壳蛋鸡的F1卵泡颗粒细胞培养并添加NGF蛋白,测定各个受体的mRNA表达量和性腺激素的分泌量。结果如下:通过对绿壳蛋鸡不同产蛋阶段(19W、33W、50W、64W)的生殖组织进行采样并提取mRNA,并进行荧光定量对其卵泡和输卵管的NGF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量测定。结果表明:NGF在绿壳蛋鸡各个产蛋时期中的卵泡和输卵管中都有表达;在等级前卵泡中,除了产蛋末期外,其他时期的小白卵泡SWF的NGF和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 (TrkA)的mRNA表达量要显着高于其他等级前卵泡(P<0.05),且随着等级前卵泡的发育,NGF的表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整个产蛋时期中,NGF在产蛋高峰期表达量最高;在等级卵泡中,NGF及其受体在F4卵泡中表达量在各时期都较高,且在产蛋前期和高峰期,F1-F4的mRNA表达量都高于F5的mRNA表达量,而在整个产蛋周期中,NGF的表达量在产蛋高峰期处于峰值;每个时期的输卵管各部位都有NGF的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绿壳蛋鸡产蛋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在产蛋后期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表达量最高。以上结果说明,NGF的表达量与蛋鸡的生殖状况和产蛋性能相关,推测NGF可能参与了调控卵巢和输卵管生长发育并有助于蛋鸡产蛋。利用荧光定量测定方法对绿壳蛋鸡产蛋期和就巢期各组织的NGF及其受体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蛋期的卵巢大于就巢期卵巢,且具有小黄卵泡SYF和F1-F6卵泡,而就巢期卵巢处于萎缩形态,没有优势卵泡;在产蛋期的卵巢基质中,NGF及其受体显着高于就巢期(P<0.05);在等级前卵泡中,SWF和LWF中的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在产蛋期的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就巢期(P<0.05)。以上结果说明NGF及其受体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与禽类产蛋周期有影响,并可能参与了禽类产蛋时期与就巢时期的调控,NGF的表达有助于激活非发情期卵巢并改变卵巢形态,促使等级前卵泡发育成为等级优势卵泡。通过对F1卵泡颗粒细胞离体培养,添加NGF蛋白并进行受体基因的荧光定量及激素的Elisa检查,探究NGF蛋白在蛋鸡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添加不同浓度NGF蛋白处理后,颗粒细胞中的p75受体的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且随着NGF蛋白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处理不同浓度的NGF蛋白后,颗粒细胞中的FSHR和LHR也显着升高(P<0.05),且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Elisa检查发现,添加NGF蛋白处理后的颗粒细胞中雌激素的分泌显着升高(P<0.05),而孕激素则相反;在依次添加NGF和FSH处理后发现,雌激素的分泌在单独添加NGF和FSH时都将显着升高(P<0.05),而且同时添加有叠加效果,而孕激素的分泌则相反。以上结果表明,NGF在禽类卵泡中能促进其LHR和FSHR的表达,通过加强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来调控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并且影响动物的生理周期。综上所述,NGF及其受体能促进禽类早期卵巢和输卵管的生长和发育,并在卵巢和输卵管成熟后,促进卵巢卵泡的发育以及排卵,同时在也影响鸡的生殖周期。

张鑫[10](2016)在《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液指标、盲肠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是研究在绿壳蛋鸡日粮中添加四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其血液指标、肠道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式,选用健康、体况相较一致的黑羽绿壳蛋鸡共360只随机分为对照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试验四组、试验五组,共五个组别,组内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共24只。对照一组饲喂基础日粮;四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中药乳酸菌(0.5%)、中药红曲霉制剂和乳酸菌制剂(各0.25%)混合的复合制剂、乳酸菌制剂(0.5%)、中药红曲霉制剂(0.5%)进行比较,试验期总计79d。测定指标及结果如下:(1)生产性能:四个试验组的日均采食量都有所增加,试验四组和五组日均采食量比对照一组相应增加了0.73%(P<0.05)和1.49%(P<0.05),试验五组比试验四组、二组和三组的平均每天采食量分别增加了0.75%(P<0.05)、1.14%(P<0.05)和0.89%(P<0.05);试验二、三、四、五组在试验期内的料蛋比和对照一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5%(P<0.05)、3.24%(P<0.05)、2.17%(P<0.05)和3.24%(P<0.05),而试验四个组之间的料蛋比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三、四组和五组试验期内的平均每枚蛋重分别增加了2.36%(P<0.05)、2.44%(P<0.05)、1.71%(P<0.05)和2.70%(P<0.05),试验四个组之间的平均每枚蛋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和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五组的绿壳蛋鸡的产蛋率提高了32.74%(P<0.05),试验二、三、四组的产蛋率分别略高于对照一组(P>0.05),试验四个组之间的产蛋率相互比较分析也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2)盲肠菌群:试验二组和试验五组的大肠杆菌数与对照一组分别相比减少了4.16%(P<0.5)和4.69%(P<0.5);试验三、四组与对照一组相比稍有降低趋势(p>0.5),试验四个组的大肠杆菌数量之间相互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5);对于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来说,和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组、三组和试验四组分别提高了3.22%(P<0.5),2.82%(P<0.5)和2.41%(P<0.5),试验五组与对照一组相比,乳酸杆菌数无明显增加(P>0.5),试验四个组之间乳酸杆菌数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5)。(3)肝、肾功能:试验四个组别血液中的ALT、AST、TP、ALB、A/G这五种指标分别与对照一组比差异不明显(P>0.5);试验三组的ALT值相比于试验四组ALT值升高了38.46%(P<0.5);试验二组的AST值与试验四组相比升高了53.98%(P<0.5);试验三组TP值比试验四组提高43.24%(P<0.5);试验三组的ALB值与对照一组和试验四组的ALB值依次相比,分别提高了64.7%(P<0.5)和75%(P<0.5)。(4)血脂:和对照一组血清的各项数值相比,试验二组、三组、四组和五组的血清中CHO值、TG值、HDL-C和LDL-C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四个试验组血脂各项指标值相互比较也无显着差异(P>0.05)。(5)血液抗氧化相关指标:与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三、四、五组的绿壳蛋鸡血清中T-SOD分别提高了38.95%(P<0.5)、36.95%(P<0.5)、15.62%(P<0.5)和37.95%(P<0.5),试验二组T-SOD含量比试验四组提高了20.13%(P<0.5),试验三组T-SOD含量比试验四组提高了18.38%(P<0.5),试验五组T-SOD含量比试验四组提高19.31%(P<0.5)。试验二组、试验三组、试验四组和试验五组的蛋鸡血清中GSH-Px含量比对照一组分别提高了42.28%(P<0.5)、58.31%(P<0.5)、47.71%(P<0.5)、63.64%(P<0.5),试验二组GSH-Px含量与试验三组、试验五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27%(P<0.5)和15.01%(P<0.5),试验四组GSH-Px含量比试验五组提高了10.78%(P<0.5);试验二、三、四组和试验五组血清中MDA含量比对照一组依次降低了1.26%(P<0.5),1.42%(P<0.5),48.74%(P<0.5),1.03%(P<0.5),试验四组MDA含量与试验二、三组和试验五组MDA含量相比分别降低了52.02%(P<0.5)、62.73%(P<0.5)和36.90%(P<0.5)。(6)蛋黄中抗氧化相关指标:试验二、三组和试验四组T-SOD含量与对照一组分别相比,分别提高了26.61%(P<0.5)、13.25%(P<0.5)、14.34%(P<0.5),且试验二组与试验三、四、五组相比T-SOD含量依次提高了11.79%(P<0.5)、10.73%(P<0.5)、21.09%(P<0.5),试验三组T-SOD含量与试验五组相比提高了8.33%(P<0.5),试验四组T-SOD含量与试验五组相比提高了10.15%(P<0.5),试验五组T-SOD与对照一组相比含量无明显变化(P<0.5)。与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三、四组和试验五组绿壳鸡蛋蛋黄中MDA含量分别降低18.94%(P<0.5),15.48%(P<0.5),17.10%(P<0.5)和15.89%(P<0.5)。试验二、三、四组和试验五组GSH-Px含量与对照一组相比,依次提高33.75%(P<0.5),21.20%(P<0.5),19.64%(P<0.5)和16%(P<0.5),试验二组GSH-Px含量比试验三、四组和试验五组依次提高了10.35%(P<0.5),11.79%(P<0.5)和15.30%(P<0.5)。(7)肝脏抗氧化相关指标:与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组、三组、四组和试验五组蛋鸡肝脏中T-SOD含量分别提高了12.81%(P<0.5)、16.89%(P<0.5)、21.26%(P<0.5)和17.02%(P<0.5),而试验四个组之间T-SOD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绿壳蛋鸡肝脏中MDA含量,试验五组含量最低,且比对照一组降低了32.56%(P<0.05),试验二、三组和试验四组MDA含量分别与对照一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二、三组和试验四组之间的MDA含量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二、三、四组和试验五组肝脏中GSH-Px含量与对照一组相比分别升高了32.15%(P<0.05)、14.25%(P<0.05),55.92%(P<0.05)和59.49%(P<0.05),试验四、五组中GSH-Px含量比试验二组分别提高了17.99%(P<0.05)和20.69%(P<0.05),比试验三组也分别提高了36.48%(P<0.05)和39.59%(P<0.05),试验二组的GSH-Px含量比试验三组含量值提高15.66%(P<0.05)。(8)SOD1、SOD2mRNA在绿壳蛋鸡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一组相比,试验二组SOD1基因mRNA表达量值升高(P<0.05),其余三个试验组的SOD1基因mRNA表达量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二组、四组和五组SOD2基因mRNA的表达量值比对照一组有提升(P<0.05),试验三组SOD2基因mRNA的表达值比对照一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9)GSTT1、GSTA3 mRNA在绿壳蛋鸡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一组GSTT1基因mRNA表达量值相比,试验三组和试验四组有明显提升(P<0.05),试验二组明显下降(P<0.05),试验五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一组GSTA3基因mRNA表达量值相比,试验二、四组和试验五组升高(P<0.05),而试验三组与之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结果表明:在绿壳蛋鸡的日粮中,添加这四种微生态制剂均能提高其生产性能;减少绿壳蛋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群落数、增加乳酸杆菌的群落数;对机体肝肾功能无副作用;对绿壳蛋鸡血脂无不良影响;对绿壳蛋鸡的机体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可得试验五组也就是中药红曲霉(0.5%)对绿壳蛋鸡饲养效果最好。

二、绿壳蛋鸡高效饲喂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壳蛋鸡高效饲喂法(论文提纲范文)

(2)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门氏菌的基本概况
        1.1.1 沙门氏菌的形态学特征
        1.1.2 沙门氏菌的培养特性
        1.1.3 沙门氏菌的血清学特性
        1.1.4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
    1.2 沙门氏菌的临床特征
    1.3 沙门氏菌的病理学
        1.3.1 雏鸡病理学
        1.3.2 育成鸡病理学
    1.4 沙门氏菌的诊断
    1.5 沙门氏菌的防控
    1.6 益生菌
        1.6.1 益生菌的作用
        1.6.2 益生菌应用于蛋鸡生产
    1.7 丁酸梭菌的研究进展
    1.8 绿壳蛋鸡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所用菌株
        2.1.2 试验动物
    2.2 试验方法
        2.2.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2.2.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3 试验结果
    3.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3.1.1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1.2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3.1.3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人工感染沙门氏菌后不同脏器中沙门氏菌的定植数量
        3.1.4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不同组织形态影响
        3.1.5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不同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3.1.6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盲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
    3.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3.2.1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外在蛋品质的影响
        3.2.3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内在蛋品质的影响
        3.2.4 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蛋抵抗沙门氏菌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丁酸梭菌影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30 日龄绿壳蛋鸡的致病性探究
    4.2 丁酸梭菌对产蛋初期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鸡白痢沙门氏菌能力的探究
5 结论
6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蛋鸡部分蛋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蛋白性状及遗传机制
        1.1 蛋白品质
        1.2 影响蛋白品质因素
        1.3 蛋白性状遗传机制研究
        1.3.1 蛋白性状遗传参数研究
        1.3.2 蛋白性状遗传定位研究
    2 蛋壳颜色及遗传机制
        2.1 蛋壳的形成
        2.2 蛋壳颜色的成分
        2.3 蛋壳颜色的测量方法
        2.4 蛋壳颜色的影响因素
        2.4.1 品种因素
        2.4.2 遗传因素
        2.4.3 周龄因素
        2.4.4 营养因素
        2.4.5 其他因素
        2.5 蛋壳颜色的遗传机制
        2.5.1 蛋壳颜色的遗传参数研究
        2.5.2 蛋壳颜色的遗传定位研究
        2.5.3 绿壳蛋遗传机制研究
    3 暗斑性状及遗传机制
        3.1 暗斑的形成
        3.2 暗斑的影响因素
        3.2.1 暗斑形成的外部因素
        3.2.2 暗斑形成的遗传因素
        3.3 暗斑与蛋品质关系
        3.4 改善暗斑的技术措施
    4 蛋形指数及遗传机制
        4.1 蛋形指数的概念
        4.2 蛋形指数与生产性能关系
        4.3 蛋形指数的影响因素
        4.4 蛋形指数的遗传机制
        4.4.1 蛋形指数的遗传参数研究
        4.4.2 蛋形指数的遗传定位研究
    5 全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5.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2 鸡全基因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5.2.1 芯片发展
        5.2.2 研究进展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蛋白性状遗传参数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1.2 资源群体构建
        1.1.3 试验群体饲养管理
        1.2 蛋白性状测定
        1.2.1 测定时间
        1.2.2 测定方法
        1.2.3 表型数据正态性检验及转换
        1.3 试验方法
        1.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3.3 基因组DNA含量和纯度的测定
        1.4 遗传参数统计方法
        1.5 GWAS分析统计方法
        1.5.1 基因分型和质控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5.3 连锁不平衡分析
        1.5.4 性状遗传力分析和标记效应计算
        1.5.5 基因注释
    2 结果
        2.1 蛋白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2.2 F2代蛋白性状表型和基于SNP遗传参数分析
        2.3 蛋白性状GWAS分析
        2.4 显着关联位点分析
    3 讨论
        3.1 蛋白品质的指标评定
        3.2 蛋白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3.3 影响蛋白性状遗传机制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蛋壳颜色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蛋壳颜色测定
        1.2.1 表型数据测定时间
        1.2.2 测定指标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40周龄蛋壳颜色GWAS分析
        2.2 蛋壳颜色表型分析
        2.3 蛋壳颜色遗传参数分析
        2.4 粉壳蛋蛋壳颜色GAWS分析
        2.4.1 单变量GWAS分析
        2.4.2 多变量GWAS分析
        2.4.3 基因注释分析
        2.4.4 LD和SNP效应分析
        2.4.5 SNP表型值分析
        2.5 绿壳蛋蛋壳颜色GWAS分析
        2.5.1 单变量GWAS分析
        2.5.2 多变量GWAS分析
        2.5.3 基因注释分析
        2.5.4 LD和SNP效应分析
        2.5.5 SNP表型值分析
    3 讨论
        3.1 蛋壳颜色表型和遗传参数分析
        3.2 影响粉壳蛋蛋壳颜色的GWAS分析
        3.3 绿壳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影响蛋壳性状的主效区域及主要家族
    4 小结
第四章 蛋壳暗斑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暗斑测定
        1.2.1 暗斑表型数据采集方法
        1.2.2 蛋壳暗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影响蛋壳暗斑的外部因素分析
        2.1.1 不同蛋壳颜色对暗斑影响
        2.1.2 不同温湿度对暗斑形成的影响
        2.1.3 暗斑与蛋品质间关系
        2.2 不同蛋壳颜色表型值和遗传参数
        2.3 粉壳蛋暗斑GWAS分析
        2.3.1 GWAS分析
        2.3.2 LD分析
        2.3.3 SNP效应和基因注释
        2.4 绿壳蛋暗斑GWAS分析
        2.4.1 GWAS分析
        2.4.2 SNP效应和基因注释
    3 讨论
        3.1 暗斑影响因素分析
        3.2 蛋壳暗斑形成的遗传机制分析
        3.3 暗斑的遗传选择
    4 小结
第五章 蛋形指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蛋形指数测定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蛋形指数表型值和遗传参数
        2.2 蛋形指数GWAS分析
        2.3 显着关联位点分析
        2.4 潜在性显着关联位点分析
        2.5 显着SNP的表型差异
    3 讨论
        3.1 蛋形指数表型和遗传参数分析
        3.2 影响蛋形指数的遗传机制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3 获得荣誉和奖励

(4)青蒿素在鸡体内药动学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篇 文献综述:青蒿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1 青蒿素的简介
        1.1 青蒿素在现代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青蒿素类药物抗禽类原虫病的研究进展
        1.3 青蒿素安全性研究进展
    2 青蒿素代谢的相关研究
        2.1 青蒿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2.2 青蒿素代谢途径的研究
        2.3 青蒿素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概述
        2.4 药物代谢研究的方法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青蒿素对鸡的安全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与分析
        2.2 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2.3 显微组织结构观察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青蒿素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方法
        2 结果
        2.1 质谱分析
        2.2 分析方法验证
        2.3 样品测定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青蒿素在鸡体内诱导代谢机制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方法
        2 结果
        2.1 青蒿素对肝微粒体活性的影响
        2.2 青蒿素对鸡CYP450及相关调控因子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影响
        2.3 青蒿素对鸡主动转运系统中MDR1和MRP2的相对表达量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青蒿素对CYP2C23a、CYP2C45表达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方法
        2 结果
        2.1 CYP2C45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2.2 CYP2C23a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物酶和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理
    1.1 生物酶作用机理
        1.1.1 破坏抗营养因子, 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1.1.2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 激活内源酶的分泌及活性
        1.1.3 调节畜禽体内代谢, 改善肠道内微生物体系, 提高机体免疫力
    1.2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1.2.1 调整机体消化道微生物平衡
        1.2.2 产生有益代谢物, 促进营养吸收
        1.2.3 生物颉颃作用
        1.2.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1.2.5 净化环境
2 研究现状
    2.1 生物酶在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2.2 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3 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3.1 发展前景
    3.2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4 结语

(6)三种鸡种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蛋品质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2.1营养化学指标测定
        1.2.2物理指标测定
    1.3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蛋品质比较
        2.1.1物理指标比较
        2.1.2化学指标比较
    2.2不同品种的蛋鸡蛋品质比较
        2.2.1笼养条件下的蛋品质比较
        2.2.2散养条件下的蛋品质比较
3讨论
    3.1相同品种在不同饲养方式下蛋品质的差异
    3.2不同品种使用相同饲养方式所产蛋品质的差异

(7)育成期能量摄入量对苏禽绿壳蛋鸡母本早期蛋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地方特色蛋鸡的研究与发展
        1.2.1 地方特色蛋鸡产业背景
        1.2.2 实验素材简介
        1.2.3 蛋鸡蛋用性能常用评价指标
        1.2.4 影响蛋鸡蛋用性能的因素
        1.2.5 能量摄入量对蛋用性能的影响
        1.2.6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2.2 饲养管理
    2.3 样品及数据采集
    2.4 测定
        2.4.1 常规测定
        2.4.2 分子测定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常规测定结果
        3.1.1 采食量及能量蛋白摄入量
        3.1.2 能量摄入量对体重的影响
        3.1.3 能量摄入量对体尺的影响
        3.1.5 能量摄入量对产蛋的影响
        3.1.6 能量摄入量对繁殖器官的影响
        3.1.7 能量摄入量对蛋品质的影响
    3.2 分子测定结果
        3.2.1 测序数据质控
        3.2.2 差异基因表达
        3.2.3 KEGG富集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常规性状
        4.1.1 采食量及能量蛋白摄入量
        4.1.2 体重
        4.1.3 体尺
        4.1.4 产蛋
        4.1.5 繁殖器官
        4.1.6 蛋品质
    4.2 分子性状
        4.2.1 差异基因表达
        4.2.2 KEGG富集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5.3 待进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笼养、散养条件下三种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蛋鸡发展概况
    1.2 影响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
        1.2.1 遗传因素、饲粮因素
        1.2.2 环境、饲养方式
    1.3 国内外蛋鸡生态放养研究进展
    1.4 蛋品质的研究进展
        1.4.1 常规蛋品质
        1.4.2 营养化学指标
    1.5 实验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饲养管理方式
    2.3 蛋鸡性能测定
        2.3.1 产蛋性能测定
        2.3.2 感官物理蛋品质
        2.3.3 鸡蛋化学营养物质
        2.3.5 鸡蛋储存能力
        2.3.6 经济效益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产蛋性能测定结果
        3.1.1 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开产日龄、300天产蛋量、60周产蛋量
        3.1.2 300日龄蛋重、产蛋率
    3.2 三种蛋鸡相同饲养方式下蛋品质结果
        3.2.1 三种蛋鸡笼养条件下蛋品质
        3.2.2 三种蛋鸡散养条件下蛋品质
    3.3 三种蛋鸡不同饲养方式下蛋品质结果
    3.4 化学营养物质测定结果
        3.4.1 三种蛋鸡鸡蛋中胆固醇含量
        3.4.2 三种蛋鸡鸡蛋中锌含量
        3.4.3 三种蛋鸡鸡蛋中硒含量
        3.4.4 三种蛋鸡鸡蛋中维生素A含量
        3.4.5 三种蛋鸡鸡蛋中蛋白质含量
        3.4.6 三种蛋鸡鸡蛋中脂肪含量
        3.4.7 三种蛋鸡鸡蛋中水分含量
    3.5 三种蛋鸡鸡蛋储存能力比较
    3.6 经济效益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罗曼粉蛋鸡产蛋性能最优
    4.2 蛋品质差异
        4.2.1 三种蛋鸡相同饲养方式下蛋品质比较
        4.2.2 三种蛋鸡不同饲养方式下蛋品质比较
    4.3 含水率、脂肪、蛋白质、胆固醇
    4.4 维生素A、锌、硒
    4.5 三种蛋鸡鸡蛋储存能力比较
    4.6 经济效益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绿壳蛋鸡卵泡和输卵管中的表达及对卵泡发育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对照表
1 文献综述
    1.1 NTs家族及其受体
        1.1.1 NTs家族成员
        1.1.2 NTs家族受体
        1.1.3 NTs家族与其受体的结合方式
    1.2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1.2.1 神经生长因子结构
        1.2.2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结构
        1.2.3 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
    1.3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1.3.1 卵巢
        1.3.2 输卵管
    1.4 禽类生殖系统的发育
        1.4.1 禽类的卵泡发育
        1.4.2 禽类输卵管发育
        1.4.3 性腺激素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选择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鸡卵巢颗粒细胞培养
        2.2.3 颗粒细胞NGF蛋白处理
        2.2.4 颗粒细胞NGF蛋白及FSH处理
        2.2.5 总RNA提取
        2.2.6 总R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
        2.2.7 逆转录
        2.2.8 实时荧光定量(参照宝生物说明书)
        2.2.9 Elisa检测(参照Elisa说明书)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蛋阶段绿壳蛋鸡NGF及其受体mRNA组织表达量
        3.1.1 等级前卵泡NGF及其受体的表达
        3.1.2 等级卵泡NGF及其受体的表达
        3.1.3 输卵管NGF及其受体的表达
        3.1.4 不同阶段NGF及其受体的表达趋势
    3.2 绿壳蛋鸡产蛋期和就巢期NGF及其受体的组织表达差异
    3.3 NGF对颗粒细胞的影响
        3.3.1 NGF对颗粒细胞TrkA和p75受体基因表达影响
        3.3.2 NGF对颗粒细胞激素受体表达影响
        3.3.3 NGF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影响
        3.3.4 NGF和FSH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影响
4 讨论
    4.1 NGF及其受体在卵巢中的表达
    4.2 NGF及其受体在输卵管中的表达
    4.3 NGF对产蛋周期的调节
    4.4 NGF对颗粒细胞受体基因表达影响
    4.5 NGF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10)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液指标、盲肠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的四种微生态制剂在鸡业养殖中的应用简述
    1.3 本课题选用的中药成分的概述
    1.4 本课题相关抗氧化剂基因的概述
    1.5 本课题立题意义和研究的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样品的采集
    2.3 测定项目及计算方法
    2.4 引物设计
    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微生态制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比较分析
    3.2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盲肠菌群数量的比较分析
    3.3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液指标的比较分析
    3.4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机体抗氧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3.5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肝脏相关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四种微生态制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
    4.2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盲肠菌群数量的影响
    4.3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液指标的影响
    4.4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机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5 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肝脏相关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5.3 本试验有待解决的问题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绿壳蛋鸡高效饲喂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卢世杰. 江西农业大学, 2021
  • [2]丁酸梭菌对绿壳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沙门氏菌能力的研究[D]. 高晗.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蛋鸡部分蛋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曲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4]青蒿素在鸡体内药动学特点的研究[D]. 韩一晴. 扬州大学, 2019
  • [5]生物酶和微生态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J]. 张红艳,胡云红,岳淑宁,李忠玲,韩姗姗,张强.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9(02)
  • [6]三种鸡种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蛋品质比较与分析[J]. 尹玲倩,满春伟,李菁菁,任鹏,王也,刘益平. 当代畜牧, 2017(18)
  • [7]育成期能量摄入量对苏禽绿壳蛋鸡母本早期蛋用性能的影响[D]. 李永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8]笼养、散养条件下三种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比较研究[D]. 满春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4)
  • [9]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绿壳蛋鸡卵泡和输卵管中的表达及对卵泡发育的调控[D]. 彭继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3)
  • [10]四种微生态制剂对绿壳蛋鸡血液指标、盲肠菌群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D]. 张鑫. 延边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青壳母鸡的高效饲养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