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塔西南坳陷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对塔西南坳陷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一、塔里木西南坳陷构造的几点新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罗彩明,梁鑫鑫,黄少英,能源,张玮,陈石,曹淑娟[1](2022)在《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部,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以塔中隆起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为基础,开展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剖面和平面几何学特征、断裂的活动期次和断裂形成机制研究。地震资料显示塔中走滑断裂于石炭纪之前定型,少数走滑断裂的活动持续到了石炭纪之后,断穿基底到志留系和泥盆系,断面直立,但是在不同层位断层的几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性,主要分为3层结构:深层中、下寒武统断裂平面上呈线性展布,中、下寒武统在断裂两侧上拱;深部断裂向上继续切穿上寒武统和奥陶系,并在碳酸盐岩顶面发育许多分支断裂,剖面上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平面上组合为斜列断裂;浅层走滑断裂发育在上奥陶统-志留系和泥盆系内,剖面上常以负花状构造样式出现,平面上表现为该层特有的北西向雁列断层。这3层断裂在垂向上叠置,形成复杂的空间形态,将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演化阶段划分为3期:中寒武世塔中地区存在构造反转事件,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育规模较小的走滑断裂;晚奥陶世走滑断裂复活,形成正花状构造;志留纪—泥盆纪走滑断裂持续活动。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周缘构造环境控制,在中寒武世局部压扭应力、晚奥陶世压扭环境和志留纪—泥盆纪的压扭环境下形成演化。

崔志强,胥值礼,李飞[2](2021)在《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受勘探难度大和地震品质差等诸多影响,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简称塔西南)的油气资源勘探历经数十年,至今尚未获得实质性重大突破。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塔西南实测的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资料,针对盆地的基底结构、凹陷分布及特征,主要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规律,局部异常与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及其分布特征等与油气成藏相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认识,成果可为塔西南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战略选区及深部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黎海龙[3](2021)在《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在新发展阶段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任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加强深部找矿、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我国今后资源勘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众所周知,广西有很多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矿产资源,在成因上都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目前广西已发现的大中型矿床中有不少在空间展布上受岩体展布特征所制约,已知出露或半隐伏的控矿特征明显的就有:大厂(笼箱盖)、大明山、西大明山、钦甲、昆仑关等岩体。这充分表明通过探讨和研究隐伏岩浆岩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来预测和寻找与岩浆岩体相关的隐伏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以制约岩浆岩时空展布的岩石圈结构构造为研究基础,以探讨广西岩浆岩的展布特征为桥梁和纽带,重点解决制约深部找矿的控矿构造和控矿地质体问题。抓住岩浆岩这个关键环节,为实现广西深部找矿的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开展系统的重、磁异常研究,基于重、磁资料反演,并结合岩石圈速度结构,分析了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性结构特征,建立了广西深部地质构造格架,划分了深部地质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关系,对区内岩浆岩省进行重磁异常特征分析,并对典型的岩浆岩体通过其发育、展布及其定位特征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与成矿的成因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证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围绕广西地区岩浆岩问题,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岩浆岩方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及研究情况,并梳理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2.根据卫星重、磁异常特征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密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利用地震波全波形反演得到东亚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开展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特征分析,判断广西地区岩石圈具有与地壳不同的速度结构,壳内可分成桂西、桂东北、桂中和桂南几个区块;并推测广西地区岩石圈可能存在壳内滑脱层,壳内滑脱层可能发生在20~30 km深处,岩石圈底部滑脱层主要发生在40~80 km深处,该滑脱层可能成为燕山期以来中国大陆东南部岩浆活动的主要通道,这种结构特征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过程的表现。据此可以认为,在中-新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演化背景下,广西地区岩石圈形成了由多个块体拼接的深部构造格局。3.利用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对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化率结构进行反演,依据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岩石圈密度和磁性异常成因及其与地表区域构造的关联。结合近年来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热状态方面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广西地区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不连续,磁化率结构显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中下地壳解耦,致使在中生代以来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错位”的主要原因。4.为了提高对重、磁异常的分辨能力,突出更多的有益信息,利用小波变换对广西区域重、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根据重、磁异常的特征及重、磁异常的线性展布规律,推断了广西断裂构造和隐伏半隐伏岩体,划分了8条岩浆岩带,认为其基本上分布于上地壳低密度异常带(区),且发育于深断裂靠低密度异常带一侧,即深部构造陡坡带的前缘,并有越靠近断裂岩浆岩的定位越高的特点。5.结合地质的新成果、新认识,选择了两个不同岩浆岩带、物化探工作程度较高的西大明山岩体和桥圩中-基性岩体进行综合分析,从深部到浅部探讨其展布形态、定位特征以及成矿关系。总之,论文基于广西岩石圈结构构造通过多维度、多方法开展对岩浆岩的研究,圈定隐伏岩体并探讨其空间展布规律,不仅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手段,也为深部找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选区和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对于广西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深部找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康昱[4](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王彦君[5](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苑雅轩[6](2020)在《顺北5号北段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储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顺北5号断裂带位于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低隆,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其中,在断裂叠接处发育的受控于断裂的缝洞体储层,一般称之为断裂带储层,是当前顺北油田超深层碳酸盐岩勘探领域的热点。因此研究断裂发育特征,刻画断裂叠接段内部结构,以及不同类型断裂叠接段的成储模式,对于顺北地区落实有利区带,优化井位部署,聚焦高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开展了三维地震解释、钻井标定、储层分析等工作,研究了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北段断裂发育特征及成储模式。在精细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采用不连续体剖面识别与多种属性平面刻画相结合的方法,对断裂叠接段的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精细剖析。将顺北5号北段走滑断裂在平面上划分为:7个挤压隆升段、3个拉分下降段、6个平移走滑段。分别选取各类典型实例进行现象刻画,明确了不同类型叠接段的断裂发育样式,内部构造特征,以及断裂空间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依据前人对于走滑断裂分段变形机制所提出的各种理论模型,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从走滑断层分段性应力场的差异分析入手,探讨不同类型断裂段的发育模式与成因机制。建立顺北地区不同走滑断裂段发育地质模型,并对断裂发育模式的各方要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井震标定,充分利用钻/测/录井信息、成像测井以及岩芯资料等,在地震上识别了断裂带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总结为两类三种:一类是界面处的地震反射标志波异常,在挤压隆升段多表现为界面同相轴异常错断,在拉分下降段通常表现为异常弯曲上隆。另一类为内幕异常现象,包括“串珠状”强反射和弱反射背景下的杂乱反射。最后总结了走滑断裂叠接段断裂带储层分布规律及成储模式。由于断裂发育样式不同,在其控制下的断裂带储层的分布规律也具有明显差异。挤压隆升段中间发育最大主断面,拉分下降段由两侧的边界主断面与中部后期形成的次级断面组成。断裂带储层在主断面左右两侧的发育不对称,主体分布于地层变形程度更大,断裂活动性更强的一侧。

肖文交,宋东方,Brian F.WINDLEY,李继亮,韩春明,万博,张继恩,敖松坚,张志勇[7](2019)在《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亚造山带作为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是大陆动力学和成矿作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文章简要概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造山带研究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20世纪50~70年代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奠基时期,各地质研究学派理论相继运用于解释中亚地区的地质演化.改革开放初期,李春昱先生等开创性地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析北疆及兴蒙地区大地构造演化,提出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中朝-塔里木三大板块俯冲-碰撞的认识,并提出了索伦山至延边缝合线的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前苏联学者提出了多陆块碰撞模型;土耳其学者提出了单一岛弧增生模型,指出中亚造山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碰撞造山带.中国学者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等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划分了主要缝合带. 1999年,"中亚成矿域"概念被提出,并与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并称全球三大成矿域.进入21世纪,鉴于中亚在大陆增生理论和成矿机制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中亚造山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前沿.中国在中亚地区布局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催生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包括微陆块属性、蛇绿岩时代和构造背景、岩浆弧性质、增生楔识别和解剖、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俯冲带(超)高压变质作用、洋中脊俯冲、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时空格架、大陆增生、增生成矿、构造叠加改造等.这些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展望未来,中亚造山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古亚洲洋早期演化历史及起始俯冲机制;(2)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Extroversion)的增生机制;(3)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4)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过程;(5)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6)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7)大陆改造机制.

韩晓影[8](2018)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走滑断层形成与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塔中北坡地区位于中央隆起带中部,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该区发育的古生代走滑断裂因之与油气运聚的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这些走滑断裂平面延伸规模相对较短,且埋深地下几千余米,加之垂向断距小,利用二维地震资料识别与落实困难,严重制约了其精细刻画。近年来,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获得,极大地促进了该区走滑断裂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约束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本论文以塔中北坡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为基础,重点对顺托和顺南两个三维地震工区发育的顺1、顺南3、顺南1、顺南4和顺南2(依据井位命名)五组NE向左旋走滑断裂带展开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基于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及相干等地震属性解析,剖面上,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带向下断穿寒武系基底,向上断至中泥盆统顶界面。以上奥陶统桑塔木组为界,这些断裂在深层与浅层的结构样式迥异。深层断裂呈现“正花状”构造样式(或具有逆离距直立断层);浅层断裂发育“负花状”构造样式。平面上,深层断裂呈NE向线性延伸且只分布于主位移带附近;浅层断裂为NW走向,整体上呈右阶雁列排布。空间上,大多数断裂带几何学形态复杂,断裂呈现下部“正花状”与上部“负花状”相互叠置的“复合花状”构造样式。2.根据断裂切割地层时代分析、寒武-奥陶系层位沿深层断裂局部“隆升”高度变化以及浅层断裂生长指数计算,厘清了深层走滑断裂初始发育的上限时间不早于晚奥陶世,浅层雁列断层形成的确切时间为中志留-中泥盆世。此外,通过测量发现浅层每条雁列正断层与其下部主位移带交角的分布范围约40°60°,大多数约为50°。这表明浅层的雁列正断层是深层NE向基底走滑断裂在左旋走滑位移变形过程中形成的伸展破裂构造(T破裂构造)。3.通过对深层走滑断裂T74界面(上奥陶统底界面)的局部“隆升”高度进行分析,位于南部断裂带的平均界面局部“隆升”高度和最大界面局部“隆升”高度均大于北部断裂,说明南部深层走滑断裂活动强度大于北部。对比分析沿顺1断裂带深层T74界面局部“隆升”高度与浅层T62界面(中志留统底界面)垂直断距,表明顺1断裂带在深层和浅层具有相似断层活动强度特征,即南部断裂活动强度均大于北部。4.运用三维地震时间切片技术对走滑断裂平面位移量进行恢复,结果显示顺1、顺南1和顺南4断裂分别发生了743(±150)m、1545(±150)m和1780 m(±150)左旋走滑位移,表明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平面位移量具有一个从南(东)到北(西)减小的趋势。5.综合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及断裂发育时间,将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形成期和复活期两个不同的演化阶段。初始形成期走滑断裂受晚奥陶世古昆仑洋俯冲作用强烈加剧的影响;复活期走滑断裂受阿尔金构造域强烈褶皱造山运动的影响,基底走滑断裂再次活化,并发生左旋走滑位移,导致了其上覆志留系-中泥盆统一系列同沉积雁列正断层形成。6.塔中地区上奥陶统厚层韧性泥岩层和塔里木盆地周缘构造事件,是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带形成与演化的2个主要控制因素,分别控制走滑断裂带分层、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

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王鹏程,李三忠,曹现志,周在征,胡梦颖,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刘鑫,于胜尧[9](2017)在《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文中提出东亚长期处于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大汇聚构造背景之下。印支运动后,东亚东缘形成了统一的被动大陆边缘,随着晚三叠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启动,东亚东缘的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与俯冲相关的蛇绿岩、I型花岗岩。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古太平洋俯冲带持续向西迁移,板块俯冲产生的挤压应力影响到了东亚内部,发生广泛构造变形,构造体制从受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控制逐渐向受NE向的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转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0135 Ma),古太平洋板块继续西进,东亚被挤压-走滑的应力场控制,安第斯型主动大陆边缘和华北东部高原最终形成,发育少量的埃达克岩。早白垩世晚期(13590 Ma),古太平洋俯冲带向东后撤,东亚陆缘由挤压-走滑应力场转变为拉张-走滑应力场,安第斯型大陆边缘被破坏,华北东部高原开始垮塌,伴随大量的埃达克岩、变质核杂岩的出现。在晚白垩世,随着俯冲带的后撤,东亚内部伸展作用减弱。新生代东亚发生了巨型的地形倒转,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最终导致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隆升,相反,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和海区的盆地群形成;构造-盆地-岩浆带体现出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盆地群起始时代主要在古近纪,形成了新生代西高东低的台阶式地貌格局。在新近纪盆地群由断陷转为快速拗陷,同时东亚内部的伸展构造主要受青藏高原隆起制约。

郭书元,詹伟,黄太柱,蔡习尧[10](2016)在《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及其对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前人称为"巴楚运动",认为发生于小海子组与标准灰岩沉积期之间。有研究者否认其存在,有人认为发生于小海子组与含灰岩段沉积期之间,有人认为发生于上泥岩段与砂泥岩段沉积期之间,多数研究者未提及。根据地表及钻井地层对比、地震资料解释追踪认为,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沉积之后发生一次抬升事件,依次剥蚀了卡拉沙依组上泥岩段、标准灰岩段、中泥岩段,直至巴楚组。而后海水由塔西南向东、向北侵入,超覆沉积了玛扎塔格组砂泥岩段、含灰岩段和小海子组。该次运动发生的时间大致在早石炭世大塘期中、晚时之间,造成塔西地区由寒武纪以来的北倾斜坡反转为南倾斜坡,使寒武—奥陶系成熟烃源岩排出的烃类运移指向南转换向北。位于麦盖提斜坡和巴楚隆起上海西晚期形成的构造带,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现已发现了和田河气田、鸟山气田、巴什托油气田、亚松迪气田和海米罗斯东含气构造等。

二、塔里木西南坳陷构造的几点新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西南坳陷构造的几点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背景
2塔中隆起断裂发育特征
2.1 逆冲断裂体系
2.2 走滑断裂体系
3走滑断裂三层结构
    3.1 主要走滑断裂特征
    3.2 走滑断裂分层变形特征
4走滑断裂的演化
    4.1 走滑断裂活动期次
    4.2 走滑断裂发育时间
        4.2.1 早期活动时间
        4.2.2 中期活动时间
        4.2.3 晚期活动时间
5塔中隆起走滑断裂形成机制探讨
6结论

(2)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塔西南油气地质背景
2 区域磁场与磁性基底深度
    2.1 区域磁场特征
    2.2 地层岩石物性及其对生储盖的指示意义
    2.3 磁性体深度计算与磁性基底深度
3 揭示的生油凹陷与深部构造
    3.1 可能的生油凹陷与油气运移规律
    3.2 主要断裂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规律
4 局部异常与局部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
    4.1 局部异常增强与有效识别
    4.2 局部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识别
5 局部构造分布规律
    5.1 局部构造展布规律
    5.2 局部构造变形规律
6 典型油气藏与含油气有利构造区预测
    6.1 典型油气藏特征
    6.2 含油气有利构造区预测
7 结论

(3)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广西岩浆岩研究现状
        1.2.2 有关广西地区隐伏岩浆岩方面的研究
        1.2.3 广西地区地球物理调查及深部探测主要成果
        1.2.4 有关重、磁异常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与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1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层概况
        2.1.2 岩浆岩分布概况
    2.2 广西大地构造特征
        2.2.1 广西大地构造及演化
        2.2.2 广西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2.2.3 广西区域断裂
    2.3 区域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3.1 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2.3.2 广西地区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2.3.3 区域重力异常与航磁异常特征
        2.3.4 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岩石圈结构分析
    3.1 岩石圈密度及磁化率反演方法简介
    3.2 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
        3.2.1 岩石圈密度结构特征
        3.2.2 岩石圈磁性结构特征
        3.2.3 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3.3 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的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岩浆岩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分析
    4.1 区域重、磁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简介
        4.1.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析方法
        4.1.2 位场异常(断裂构造或岩性边界)信号提取方法
    4.2 广西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
        4.2.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结果
        4.2.2 广西多尺度重、磁异常的地质意义
    4.3 广西地区线性构造异常特征分析
        4.3.1 线性异常信号提取
        4.3.2 广西区域断裂构造及构造格架
    4.4 广西岩浆岩省重、磁异常特征
        4.4.1 隐伏半隐伏岩体重、磁异常特征
        4.4.2 利用重、磁异常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岩体
    4.5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分布的关系
        4.5.1 广西地壳厚度与岩浆岩分布
        4.5.2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发育及定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岩体与深部岩浆物质来源
    5.1 两个典型隐伏岩体的深部磁性结构
    5.2 典型岩体与深部物源
        5.2.1 西大明山隐伏岩体
        5.2.2 桥圩中-基性隐伏岩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2.1.2 阿拉善地块
        2.1.3 走廊过渡带
        2.1.4 祁连造山带
        2.1.5 秦岭造山带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4.3.1 原盆地属性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顺北5号北段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走滑断裂叠接带理论研究
        1.2.2 顺北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发育特征
        2.3.1 构造格局
        2.3.2 顺北地区断裂发育情况
    2.4 研究区勘探与开发现状
第3章 断裂带研究的技术方法及其优选
    3.1 断裂带空间特征描述技术
        3.1.1 高精度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3.1.2 相干体断裂识别技术
        3.1.3 各类地震属性分析及效果对比
    3.2 断裂叠接段精细刻画
        3.2.1 多层面属性组合描述平面断裂
        3.2.2 不连续体分析识别剖面断裂
        3.2.3 平面与剖面组合刻画内部断裂
第4章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及成因机制
    4.1 断裂带平面分段特征
        4.1.1 走滑断裂分段性研究
        4.1.2 顺北5 号北段断裂平面分段特征
    4.2 不同类型断裂叠接段内部结构特征
        4.2.1 挤压隆升段断裂结构特征
        4.2.2 拉分下降段断裂结构特征
        4.2.3 平移走滑段断裂结构特征
    4.3 不同类型断裂段力学成因机制与地质模式
        4.3.1 不同类型断裂叠接段力学成因机制
        4.3.2 不同类型断裂段发育模式探讨
第5章 走滑断裂叠接段成储特征研究
    5.1 断裂带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
        5.1.1 裂缝型
        5.1.2 孔洞型
        5.1.3 裂缝-孔洞型
        5.1.4 洞穴型
    5.2 断裂带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5.3 不同断裂叠接段的成储特征及其差异性
        5.3.1 挤压隆升段
        5.3.2 拉分下降段
        5.3.3 平移走滑段
    5.4 断裂带储层的发育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总体概况
3 改革开放40年来的研究进展
4 21世纪以来的突出研究成果
    4.1 微陆块时代与属性
    4.2 蛇绿岩时代及构造背景
    4.3 岩浆弧性质
    4.4 增生杂岩
    4.5 区域变质、变形作用
    4.6 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4.7 洋中脊俯冲作用
    4.8 地幔柱与板块相互作用
    4.9 多岛海构造古地理与复式增生造山方式
    4.1 0 大陆增生机制
    4.1 1 增生成矿作用
    4.1 2 构造叠加与改造
5 未来研究展望
    5.1 古亚洲洋早期演化过程及其俯冲起始机制
    5.2 古亚洲洋外部造山带的增生机制
    5.3 古亚洲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5.4 古亚洲洋与特提斯洋相互作用
    5.5 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及其全球对比
    5.6 中亚成矿域增生成矿机制
    5.7 大陆改造机制

(8)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走滑断层形成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走滑断层研究进展
        1.3.2 塔中北坡走滑断层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区域地层充填序列
    2.5 区域构造演化过程
第3章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几何学特征
    3.1 走滑断层的识别
    3.2 断裂几何学形态
        3.2.1 断裂剖面结构样式
        3.2.2 断裂平面发育特征及组合模式
    3.3 塔中北坡走滑断层差异变形特征
        3.3.1 断裂分层差异构造样式
        3.3.2 断裂分段差异构造样式
    3.4 走滑构造结构与断裂类型
    3.5 小结
第4章 走滑断裂活动性特征
    4.1 走滑断裂发育时间
        4.1.1 深层断裂形成时间
        4.1.2 浅层雁列断裂发育时间
    4.2 断裂差异活动强度特征
        4.2.1 方法概述
        4.2.2 结果分析
    4.3 走滑断裂滑移方向判定
    4.4 走滑断层平面位移恢复与计算
        4.4.1 顺南4和顺南1走滑断层平面位移恢复与计算
        4.4.2 顺1走滑断层平面位移恢复与计算
    4.5 小结
第5章 走滑断裂演化过程分析
    5.1 塔中北坡隆升—沉降过程分析
        5.1.1 剥蚀量恢复
        5.1.2 塔中北坡沉降过程分析
    5.2 走滑断裂活动期次
    5.3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构造演化过程
    5.4 小结
第6章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成因机制探讨
    6.1 区域滑脱层对走滑断裂的影响
    6.2 走滑断裂发育的动力学来源
        6.2.1 西昆仑构造域构造演化
        6.2.2 阿尔金构造域构造演化
        6.2.3 周缘构造背景对塔中走滑断裂带演化意义
        6.2.4 走滑断裂形成演化的应力机制分析
    6.3 塔中北坡走滑断层发育模式
    6.4 讨论
        6.4.1 NE向走滑断裂与塔中I号断裂关系探讨
        6.4.2 NEE向与NE向走滑断裂关系讨论
        6.4.3 不同断裂带雁列断层与主位移带夹角变化规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会议交流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生代东亚大汇聚与地表系统演变
    1.1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挤压-逆冲体系与表层系统特征 (~160Ma)
    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挤压-伸展变形转换与地表系统演变 (160~135Ma)
    1.3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伸展变形与地表系统演化 (135~90Ma)
    1.4 晚白垩世陆缘-陆内变形转换与地表系统演化 (90~65Ma)
2 新生代东亚东、西两侧两大动力系统相互作用及其表层系统演变
    2.1 古近纪动力系统与地表系统演变 (65~23Ma)
    2.2 新近纪及以后动力系统与地表系统演变 (23Ma至今)
3 中新生代东亚大汇聚背景下的构造转换和地形倒转
    3.1 E—W向构造体制向NE向构造体制转换
    3.2 挤压-走滑和安第斯大陆边缘、华北东部高原的形成
    3.3 挤压-伸展应力场转换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破坏
    3.4 新生代东西地形倒转
4 结论

(10)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及其对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2 区域构造背景
3 巴—麦地区的石炭系
    3.1 巴—麦地区石炭系的划分
    3.2 巴—麦地区石炭系的岩石组合特征
    3.3 巴—麦地区石炭纪沉积相演化
    3.4 巴—麦地区石炭系展布
    3.5 巴—麦地区石炭系地震反射结构特征
4 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及对盆地的影响
    4.1 海西中期抬升事件
    4.2 对塔西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运移的影响
5 结论

四、塔里木西南坳陷构造的几点新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走滑断裂的三层结构模型及其形成机制[J]. 罗彩明,梁鑫鑫,黄少英,能源,张玮,陈石,曹淑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01)
  • [2]塔西南高精度航磁油气地质构造调查[J]. 崔志强,胥值礼,李飞. 物探与化探, 2021(04)
  • [3]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黎海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5]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6]顺北5号北段走滑断裂特征及其控储作用研究[D]. 苑雅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中亚增生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 肖文交,宋东方,Brian F.WINDLEY,李继亮,韩春明,万博,张继恩,敖松坚,张志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8]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走滑断层形成与演化研究[D]. 韩晓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东亚大汇聚与中—新生代地球表层系统演变[J]. Dmitrienko Liudmila Valer′evna,王鹏程,李三忠,曹现志,周在征,胡梦颖,索艳慧,郭玲莉,王永明,李玺瑶,刘鑫,于胜尧.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4)
  • [10]塔里木盆地西部海西中期抬升事件及其对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J]. 郭书元,詹伟,黄太柱,蔡习尧. 石油实验地质, 2016(02)

标签:;  ;  ;  ;  ;  

对塔西南坳陷结构的一些新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