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氢苯胺的制备研究进展

对氢苯胺的制备研究进展

一、对氢苯胺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付静茹[1](2021)在《功能化三维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和气体分离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共价有机骨架(COFs)是一类新兴的结晶多孔材料,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关于COFs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以层状结构的2D COFs为主的报道居多。因此,制备新型的功能化3D COFs对于丰富COFs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拓展COFs的应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膜分离和吸附分离相比较低温蒸馏等传统的气体分离方法,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碳排放量少等显着优势。近年来,COFs因其特有的性质在气体分离领域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COFs在气体分离中的研究进展是非常有限的。一方面原因是传统的Pyrex反应容器不仅使COFs制备流程繁琐,安全隐患大,成本高,而且制约着COFs的产量和COF气体分离膜的制备。另外一方面原因是致密连续且具有高的气体分离选择性的COF膜的制备面临着巨大挑战。除此之外,应用范围的较为狭窄同样严重阻碍着COFs在气体分离中的发展。例如,虽然基于COFs的吸附分离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CO2的分离,CH4的纯化以及C2H2/C2H4的分离,但是COFs在氢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尤其室温条件下COFs在氢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功能化3D COFs,并且从膜分离和吸附分离两方面系统并深入地研究了3D COFs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采用反应釜和烧瓶替代Pyrex作为反应容器,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制备了两种新型的功能化3D COFs,分别命名为Me O-COF和CPOF-1。反应容器的灵活选择不仅降低了COFs制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而且大大提高了COFs的产量,同时也为基于COF的气体分离膜的制备提供了方便。除此之外,骨架结构中的醚氧基和羟基特殊官能团的引入有利于其后续应用研究。(2)通过前一章的研究可以知道,富含氮的MeO-COF由于骨架中的醚氧基与CO2之间具有强的四极矩相互作用表现出了强的CO2吸附亲和力。此外,Me O-COF的孔尺寸较小,仅为1.06 nm。基于此,我们认为Me O-COF将会是气体分离膜的理想材料。本章中通过二次功能化修饰的方法在多孔氧化铝基底上制备了致密无缺陷的Me O-COF膜。气体分离测试结果表明,Me O-COF膜表现出了较高的H2/CO2分离性能,其H2渗透通量为6.64×10-7 mol m-2 s-1 Pa-1,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以及双组份分离系数分别为9.72,8.33。通过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醚氧基官能团的引入增强了Me O-COF膜的H2/CO2分离性能,证实了吸附扩散效应的增强有助于提升气体分离膜的分离选择性。(3)本章节中对CPOF-1进行了后修饰,得到了钯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材料:Pd@CPOF-1,首次研究了室温下COFs在氢同位素分离方面的应用。通过对Pd@CPOF-1氢同位素分离机理的研究发现CPOF-1纳米孔道的限域效应增强了钯纳米颗粒的活性,降低了反应表观活化能,促使钯纳米颗粒在室温下得以与D2发生强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Pd@CPOF-1与D2之间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作用。除此之外,在经过十次循环穿透实验后,Pd@CPOF-1的氢同位素分离性能几乎没有减弱,结晶性以及晶体形貌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Pd@CPOF-1具有较高的可循环使用性以及结构稳定性。该工作不仅实现了室温下氢同位素分离零的突破,同时也将是COFs在氢同位素分离应用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既促进了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的发展,也为功能性COFs的设计和功能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文朝朝[2](2021)在《新型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将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通过C=C键与一个荧光基团连接,构成以苯并咪唑为氢离子响应部分,以荧光基团为信号发射部分,以乙烯桥为连接部分的新型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共设计合成两类探针,第一类为探针C2(4-(2-(1H-benzo[d]imidazol-2-yl)vinyl)-N,N-dimethylaniline),以苯并咪唑桥联二甲苯胺为结构基础,第二类为系列探针C4(4-(2-(5-halo-1H-benzo[d]imidazol-2-yl)vinyl)-N,N-diphenylaniline),分为C4-F、C4-Cl、C4-Br、C4-I,以卤代苯并咪唑桥联三苯胺为结构基础。研究两类探针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特性、荧光稳定性、可逆性、选择性、生物相容性、溶酶体靶向性等性质,并对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做出初步探索。方法:1.通过一步式缩合反应合成上述两类探针,并对产物进行纯化。2.使用核磁共振氢/碳谱、质谱的方式分析所合成的探针以确认其结构;通过测定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方法检测所合成探针的光学指征及响应性能。根据不同探针的应用需要,计算探针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以酸碱滴定的方式,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探针的响应及荧光机理。3.通过长时间对探针溶液荧光强度的持续监测研究探针的光稳定性;通过在探针溶液中反复的酸碱滴定研究探针对氢离子响应的可逆性;通过向不同pH值的探针溶液中添加适量的干扰离子研究探针在复杂环境中对氢离子的选择性。4.以MTT法检测两类探针的细胞毒性,为后续细胞成像研究做准备。5.通过分析所合成的探针与商品溶酶体靶向探针在细胞荧光图像中的Pearson’s系数并根据重合度来研究其对溶酶体的靶向能力,再讨论定位机制。6.调节细胞内酸碱度至特定的pH值,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探针对胞内氢离子的响应能力;用氯喹、NAC、H2O2等药物刺激细胞,研究探针对细胞自发的pH变化的监测能力;用汉克斯平衡盐溶液孵育细胞,使细胞受到饥饿刺激及来诱导其发生自噬,研究探针对细胞自噬的监测能力。结果:1.合成了两类、五种新型探针,经过多种波普表征,表明合成成功。2.探针C2具有双吸收、双发射的荧光特性,并呈现出比率型荧光性质,其响应机制为:苯并咪唑基C=N上的氮原子质子化后,二苯胺将电子通过乙烯桥转移至苯并咪唑,引起荧光波长的改变;系列探针C4的发光机制与探针C2类似,但普遍具有较强的单发射荧光信号,其中,C4-F和C4-Cl具有较稳定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0.26和0.22。系列探针C4均具有一长一短两个荧光寿命,且均属于静态猝灭荧光类型。3.探针C2可表现出长时间的稳定发光特性、对pH环境的循环响应性以及对氢离子响应的高度特异性;系列探针C4以探针C4-F为研究对象,同样具有上述的良好发光性能。4.探针C2的细胞毒性较弱,生物相容性较好;系列探针C4中,C4-F和C4-Cl的细胞毒性相对较弱,C4-Br和C4-I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具有安全性。5.这两类探针均有较好的溶酶体靶向能力。探针C2的Pearson’s共定位系数为0.9099,以咪唑基和二甲氨基为靶向基团;系列探针C4的Pearson’s共定位系数全都大于0.89,最高甚至超过了0.94,其靶向基团为咪唑基和与苯环偶联的卤素原子。6.两类探针在细胞pH定量能力、细胞鉴别能力以及对细胞pH生理性改变的监测能力中表现良好,探针C2表现出良好的细胞自噬监测能力。结论:1.探针C2可以辅助监测细胞自噬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在细胞成像应用中表现良好的探针,并且具有较大的组织或活体成像的应用潜力。2.系列探针C4可以很好地靶向细胞溶酶体,并对细胞溶酶体pH值进行实时的响应监测,还能对细胞由于应激而产生的pH值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一类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应用潜力的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

刘宇乐[3](2021)在《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化工生产中,加氢反应不仅被用于石油产品的提炼,也用于生产精细化学品。其中研究苯乙炔加氢制备高选择性苯乙烯与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及偶氮苯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而目前用于加氢反应的催化剂主要为负载型催化剂,由于活性中心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表面能与较小的颗粒尺寸,极易出现活性中心的团聚、流失等现象。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设计了具有修饰金属纳米粒子功能的特殊载体制备负载型催化剂与富集活性中心的无金属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对于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本文采用Pd基离子液体作为聚合物单体,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微介孔结构的Pd-PILs催化剂,并在温和条件下用于催化苯乙炔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活性中心的修饰作用不仅改变了Pd的电子密度,同时也限制了活性中心的脱落。此外,聚合物骨架中较大的比表面积与丰富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小分子H2的富集与反应底物的吸附与分离。上述结构使得活性中心在实现原位还原的同时,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当苯乙炔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苯乙烯实现97%的高选择性,催化剂在连续循环五次之后仍能保持高的活性与选择性。以离子液体作为前驱体,实现了对活性中心的修饰与对多孔载体的构建,为设计高性能的负载型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2)对于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反应,本文以离子液体[Bnmim]Cl作为聚合单体,使用柔性交联剂作为交联单元,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多孔结构的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并用于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反应。催化剂中具有缺电子结构的咪唑阳离子成功实现了对氢源与反应底物的激活,不仅使硝基苯的完全转化,也可通过对氢源的控制实现苯胺的高选择性。使用乙醇胺作为氢源时,在惰性气氛中,在实现硝基苯完全转化的同时,苯胺的选择性可达到70%以上,使用H2作为氢源,苯胺的选择性可达到90%以上。同时不同的阴离子结构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产生明显的影响。且在不同的氢源氛围下,催化剂在多次循环实验中仍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该工作为以离子液体作为活性中心,设计具有高催化性能的加氢催化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刘威[4](2021)在《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其使用昂贵的Nafion膜以及Pt基贵金属催化剂,该类燃料电池造价高昂,大规模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的工作环境为碱性,理论上其核心组件均可使用较为廉价的材料,为降低燃料电池的造价提供了可能。目前,APEFC的发展面临许多重要挑战,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发展高性能的全非贵金属阴阳极催化剂。在APEFC的阴极端,不少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可与Pt媲美,阴极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电池性能也取得显着进展。APEFC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开发高性能非贵金属阳极氢氧化反应(HOR)催化剂。Pt是催化HOR最好的单金属,但其在碱性环境下的HOR交换电流密度较酸性环境降低了约2个数量级,目前该现象的解释仍处于争论中,导致缺乏明确的HOR动力学描述符,这对理性设计和制备高活性催化剂提出了严峻挑战。机理研究是催化剂研发的基础,为探究Pt表面的碱性HOR机理,我们以Pt盘电极作为模型电极,在其表面电沉积得到10种形貌尺寸均一、结构明确的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团簇,电化学测试表明Pt与团簇界面处可发生电子协同质子转移。电极表面的亲氧性描述符可与HOR催化活性建立线性关系,表明改变电极亲氧性可有效调控HOR催化活性。Ru修饰电极的HOR活性最高,接近空白Pt盘的3倍,但不满足上述线性关系,理论计算指出金属态Ru团簇修饰大幅削弱了Pt表面的氢结合能(HBE),引起HOR催化活性显着增强,该结果表明与亲氧性描述符相比,HBE描述符对碱性HOR动力学的影响更为显着。重新审视HOR的研究历史,发现以往HOR机理研究均集中于探讨HBE及氢氧结合能(OHBE)等与表面吸附相关的描述符,忽略了表面化学环境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这里我们选取电极表面的亲疏水性作为切入点,探究化学环境对HOR动力学的影响。在Pt/C表面修饰17种不同的小分子实现表面亲疏水性的精准调控,通过理论计算筛选12种物理性质,发现“静电势极值差”可作为修饰小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描述符,它与Pt/C表面的亲疏水性呈线性相关。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修饰电极的HOR催化活性与表面亲疏水性呈火山型关系,只有亲疏水性适中的表面具有最为优异的HOR催化活性,活性最高为空白Pt/C的2倍,接近Pt Ru/C的性能水平。原位电化学阻抗谱证明亲水表面HOR动力学提高的原因在于质子协同电子转移速率显着加快,而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t/C表面亲水性的提高源自修饰小分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一致,亦证实“静电势极值差”表征亲疏水性具有明确的合理性。该工作揭示了增强表面水吸附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适度提高水吸附强度有助于HOR,表面水吸附强度过高则阻碍电极表面H2的溶解及传质,反而不利于HOR。从APEFC的应用角度出发,在向阳极使用全非贵金属催化剂迈进的过渡阶段,使用非Pt贵金属替代Pt以降低燃料电池造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选取Pd为研究对象,将机理研究与高性能催化剂筛选有机结合,利用熔融盐法批量制备多元合金的优势,制得31种粒径分布均匀、体相结构明确的碳载Pd基合金催化剂,其中21种催化剂进行酸洗处理,可得仅暴露Pd原子的表面。发现52种表面的碱性HOR催化活性与表面对应的HBE及OHBE呈现三维火山型关系,只有同时具有适中HBE及OHBE的催化剂表面具有最优异的HOR活性,证实双功能机理在Pd基催化剂表面依然适用,并据此指出Pd Ni Co三元合金的活性最高。根据筛选结果,通过改良浸渍法制备得到高金属载量的Pd Ni Co/C催化剂,其粒径较小,体相结构明确,不仅具有优秀的旋转圆盘电极(RDE)测试活性,将其作为阳极催化剂装配得到的APEFC性能可达1.6 W/cm2,远高于Pd/C。阴阳极完全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是APEFC相较于PEMFC的优势所在,也是该类燃料电池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必要前提。经过元素组成及合成方法的优化,成功制备得到结构明确的纳米Ni5Mo合金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HOR的RDE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面积及质量比活性,在已报道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处于优秀水平。通过直接的表面分析手段,指出Ni5Mo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在于Mo掺杂使得合金表面的HBE削弱,OHBE增强。将Ni5Mo用于APEFC阳极可获得接近600 m W/cm2的电池性能,在目前的文献报道中处于优秀水平,该结果亦证实了无碳载催化剂应用于APEFC的巨大潜力。

邹辰旸[5](2021)在《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文中指出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是以CO2为原料制备能源化学品或大宗有机高分子材料,已经引起了产业界和科学界的巨大研究兴趣,尤其是碳中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之际。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能力已经超过1亿吨/年,其中二氧化碳合成尿素、金属碳酸盐是最为成熟的,但是附加值较低。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是近20年最吸引人的研究方向,其原因之一是该过程具有很大的价值增长空间,如以二氧化碳生产二氧化碳基塑料或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其价值增长30倍以上,而且从二氧化碳基多元醇出发还能合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有望成为合成大宗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原料。但是如何发掘这类聚氨酯的潜能,尤其是发现普通聚氨酯难以实现的性能,从而扩大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依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金属腐蚀也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2万亿美金,占全球GDP总值的3%,而且金属腐蚀除了带来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生产生活不便甚至产生安全隐患。目前大规模使用的金属防腐技术是镀锌或采用富锌涂层,尽管防腐寿命有了保障,但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且因为每年大量消耗锌粉而引起对锌资源枯竭的极度担忧,亟需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环保防腐新材料。聚苯胺具有独特的氧化还原特性,是新一代环保防腐材料,但是目前的聚苯胺防腐材料是溶剂型的,水性导电聚苯胺防腐技术契合当下水性涂料大趋势,不过因为纯导电聚苯胺涂层对金属的附着力差且自身屏蔽性能差,很难满足防腐性能要求,需要发展水性基体树脂。考虑到水性导电聚苯胺的阳离子本质,发展水性阳离子聚氨酯是一个自然的选择。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设计合成了近中性/中性的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了其与水性导电聚苯胺的相容性,进而将我们实验室的聚苯胺与二氧化碳基新材料两个研究方向联系在一起,探索了水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金属防腐性能,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近中性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CPUD)的制备。设计合成了一个支链型阳离子扩链剂BDE(1,4-丁二醇二(3-二乙基氨基-2-羟丙醇)醚),并以它作为内乳化剂,以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作软段,合成了系列CPUD,其中的一个CPUD(PPC-BDE-4(0.8))树脂的pH值为5.67,属于近中性,这主要得益于叔胺基团在聚合物的侧链,面临的空间位阻较小,因此可以消耗更多的醋酸使树脂体系更近中性。2、CPUD与水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防腐性能。前述合成的CPUD(PPC-BDE-4(0.8))树脂对低碳钢板无闪锈,而普通酸性树脂则极易产生闪锈现象。SEM和TME图像证明该近中性树脂与水分散导电聚苯胺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当聚苯胺含量为1.0 wt%时,复合涂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均一性。通过动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证明了低含量聚苯胺的加入使得复合涂层的屏蔽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在钢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钝化膜,这是其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的特征。3、中性CPUD的制备与防腐性能。通过1,4-丁二醇二甘油酯与N,N,N’-三甲基乙二胺的反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支链扩链剂TDTD,与BDE相比,其叔胺结构面临更小的空间位阻。我们以TDTD作内乳化剂,以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作软段,合成了完全中性的水性阳离子聚氨酯CPUD(PPC-TDTD-4(1))。考虑到PPC-BDE-4(0.8)其内部结构是线型的,从长期防腐的角度这是不利的,为此选择柠檬酸作为交联剂,采用后化学修饰方法制备了一个内部交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中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它与水分散聚苯胺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所得的网状结构显着提升了涂层的屏蔽性能。

刘婷婷[6](2020)在《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因此,能源危机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气候改变使得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变得愈来愈重要。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具有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是化石燃料最理想的替代品之一。而电解水制氢具有技术简单,产品纯度高、运行安全等特点,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可持续制氢技术。理想的析氢反应电催化剂必须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过电位和较高的析氢效率。迄今为止,商用的碳载铂基催化剂(Pt/C)是最好的电解水制氢催化材料。然而,贵金属铂的稀缺性及其昂贵的价格严重制约了它的大规模应用。因此,需要寻找具有高催化析氢活性、高稳定性及廉价的材料来替代贵金属铂基材料作为可持续制氢催化剂。截止目前,析氢电催化剂主要分为:金属合金、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金属氮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以及杂原子掺杂的碳纳米材料等。过渡金属磷化物(TMPs)有较好的化学/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因此可用于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磷化二钌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析氢催化方面的研究,以及探讨不同晶相钌磷化物之间的活性趋势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磷化二钌纳米颗粒的析氢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钌与铂是同属于第八族的贵金属元素,但钌的成本仅为铂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防腐蚀能力强。因此,我们制备出了在石墨烯上负载超小磷化二钌的纳米复合材料(Ru2P/graphene-20)。若将该材料用于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需要22和13 m V的过电位便可以达到10 m A cm-2的析氢电流密度,Tafel斜率分别为29和56 m V dec-1,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产氢活性和商业Pt/C相差无几。此外,Ru2P/graphene-20还具有优良稳定性和近100%的法拉第效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当Ru2P与石墨烯相结合时,从Ru到底层sp2碳的电子发生部分转移,使得Ru-Ru-Ru空心位点是最有利的氢吸附位点,其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值为0.058 e V,优于铂碳催化剂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值(~0.09 e V)。进一步证明了Ru2P/graphene-20具有较好的析氢催化活性。同时,考虑到钌的低负载量和低成本,该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前景。2.探究了三种不同晶相钌磷化物Ru2P、Ru P和Ru P2的析氢催化活性趋势。即借助绿色的植酸为磷源,通过改变磷源与金属钌盐的比例,制备得到了石墨烯上负载的Ru2P、Ru P和Ru P2三种材料,分别命名为Ru2P/graphene-PA、Ru P/graphene-PA和Ru P2/graphene-PA。电化学测试显示,Ru2P/graphene-PA具有最高的电化学析氢活性,其次分别是Ru P/graphene-PA和Ru P2/graphene-PA。换句话说,对于几种不同晶相的钌磷化物,富金属性钌磷化物的催化性能优于富磷性的钌磷化物。Ru2P/graphene-PA在酸性溶液中实现10 m A cm-2的析氢电流密度仅需18 m V的过电势。理论计算进一步表明,低磷含量的Ru2P其表面上的氢吸附自由能低于其它两种富磷的钌磷化物(Ru P、Ru P2),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证实了Ru2P具有优异析氢活性的内在原因。3.基于上一章研究得到的钌磷化物的电化学性能趋势,同时为了能够实现其潜在的实际应用,我们进一步开发出了碳布支撑的磷、氮共掺杂碳纳米纤维及Ru2P纳米颗粒的复合结构(Ru2P@PNC/CC-900)。随后的电化学测试表明,Ru2P@PNC/CC-900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出类铂的析氢活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仅需15和50 m V的过电位就能达到10 m A cm-2的析氢电流密度。与上一章中的Ru2P/graphene-PA相比,具有分级结构、自支撑的Ru2P@PNC/CC-900析氢催化活性稍有提高,这主要归因于其特殊的自支撑一维纳米棒结构。该结构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同时在反应中能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进一步增强了材料的催化活性,且自支撑的三维结构在电解水过程中还有利于反应的传质。除此之外,理论计算证明,Ru2P纳米颗粒与杂原子掺杂碳纤维的偶联增强了该催化剂的内在电化学析氢活性。4.进一步借助第四章中的纳米材料合成思路,合理设计并成功制备了碳布自支撑的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纤维及Mo2C/Mo P复合纳米材料(Mo2C-Mo P NPC/CFP-800)并作为高性能的析氢催化剂。利用其结构和组成优势,电催化剂Mo2C-Mo P NPC/CFP-800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达到10 m A cm-2的析氢电流密度分别仅需要85和146 m V的过电位。而且Mo2C-Mo P NPC/CFP-800即使在接近中性的海水溶液里也展现出较好的产氢性能。综上所述,本论文从结构、磷含量和物相种类对TMPs进行了合理设计与合成,并探究了其对催化电解水析氢反应活性影响的内在机制,为TMPs在催化产氢应用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经验。

桂交[7](2020)在《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见光催化因其反应条件清洁温和而备受关注。有机胺在药物,材料及精细化学合成中应用广泛,而如何高区域选择性地控制不同化学键的胺化反应则颇具有挑战性。本论文将重点围绕可见光催化Csp3-Csp3键和Csp2-Csp2键区域选择胺化反应的研究开展以下两部分的工作。首先,以芳基磺酰叠氮和叔胺为底物,曙红Y为光敏剂,在光催化的条件下成功实现叔胺Csp3-Csp3键磺酰亚胺反应。各种线性、支链、环状的脂肪胺和芳香胺以及供/吸电子的叠氮化合物,都能经过1,3-偶极化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产率转化为磺酰亚胺。该方法为快速、高效构建多样性磺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开辟了简捷的路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历程涉及可见光催化光敏剂后与叔胺进行单电子反应氧化形成烯胺中间体,形成的烯胺中间体和磺酰叠氮反应,再经五元环过渡态的方式发生1,3-偶极化反应并脱去一分子的CH2N2或者N2,从而实现叔胺Csp3-Csp3键的胺化反应。虽然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胺化反应为复杂烷基胺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渠道,但往往涉及区域选择性难以控制等问题。本论文以芳基烯烃或炔烃为反应底物,探索了可见光催化烯烃的胺化反应性能。经过优化催化剂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发现TPT/CF3CO2H体系在可见绿光的催化作用下,可高区域选择性通过马氏加成的胺化过程形成多样性α-芳基取代的烷基胺。该反应的底物适用性广,产率中等到优秀。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包括两条可能的反应路径。一个是传统的Bronsted酸促进的Markovnikov加氢胺化反应途径,另一个反应途径包含了可见光辅助的氢胺化反应,光激发产生的激发态光敏剂TPT*,通过能量转移(En T)过程活化苯乙烯生成三重态苯乙烯,而后三重态烯烃质子化生成苄基碳正离子物种,碳正离子与芳胺的亲核偶联反应释放质子得到Markovnikov加氢胺化产物。

杨孝松[8](2020)在《基于BODIPY的氢离子、钾离子探针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离子的定量分析在质量监测、医疗诊断以及污水处理等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准确、便捷、快速地测定样品中的离子浓度一直都是检测分析相关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而在化工行业,钾离子,氢离子的检测一直都是关注的重点。钾盐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具体体现在清洗剂、玻璃、建材、医药、纺织、染色、电子等领域中。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钾离子分析手段有:国标重量法,PVC膜电极法,各类光谱分析法等。pH的准确测定在现代科学中尤为重要,所有的化学、生物、生化过程,无论是否依赖于pH值,在确定材料的化学特征时,都需要对pH值进行分析。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pH值分析手段有:pH试纸,pH玻璃电极,荧光分析法等。以上氢离子、钾离子的分析手段都有着他们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场合,而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荧光探针分子,分别通过荧光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来测量水样中的钾离子,氢离子浓度,其优势在于:探针的制备过程简单、离子检测操作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以实现快速便捷地测定钾离子和氢离子浓度。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三种荧光探针的合成:本章节设计合成了三种荧光探针,首先是通过已有的合成路线合成BODIPY类荧光分子,然后通过碳氢活化方法在其8位甲基上化学键合离子识别基团。本文选择了一种钾离子识别基团合成了一种钾离子荧光探针,选择了两种氢离子识别基团合成了两种氢离子荧光探针。2:以钾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分别以荧光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相中钾离子浓度。首先,荧光分析法是将该钾离子荧光探针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其在特定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光谱峰高会随着钾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实现钾离子浓度的测定。而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该钾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制成PVC膜电极。在本部分,测定了荧光分析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各项性能,得出结论:荧光分析法没有线性关系,但是抗干扰能力,选择性优良;而钾离子选择电极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灵敏度,但是抗干扰能力和选择性较差。3:以两种氢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分别以荧光分析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氢离子浓度。首先,荧光分析法是将两种氢离子荧光探针制成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其在特定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光谱峰高会随着氢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实现氢离子浓度的测定,而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氢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制成PVC膜电极。在本部分,测定了荧光分析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各项性能,得出结论:荧光分析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其中氢离子荧光探针1有着更低的检出限,氢离子荧光探针2有着更高的灵敏度;以氢离子荧光探针1为敏感材料的pH电极1虽然性能很差,难以满足pH的定量分析,但它可以将光照强度转化为了电势的高低,而以氢离子荧光探针2制作的pH电极2有着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抗光干扰能力,抗金属离子干扰能力和较短的响应时间。

文敬滨[9](2020)在《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胺类化合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促进剂、染料、金属缓蚀剂、表面活性剂、油田化学品、杀虫剂和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目前,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卤代烃的氨(胺)解法、醇的催化胺化法、醛/酮的催化还原胺化法和腈的催化加氢等方法,然而在这些方法中存在催化剂稳定性差、活性低、目标产物选择性差、反应条件苛刻、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探索和开发新的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烯烃的氢胺化反应是一类将氮氢键加成到碳碳不饱和键上的反应,具有工艺路线简单、原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类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化学反应过程,是构建有机胺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论文工作以环己烯和氨(胺)为原料,构筑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环己烯和氨(胺)直接一步氢胺化反应高原子经济性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论文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对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铝比为38的B酸型的HZSM-5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280℃、反应压力10.5 MPa、氨烯摩尔比1.7:1、反应时间7 h、催化剂用量1.2 g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为4.3%,环己胺的选择性为100%。同时,考察了HZSM-5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催化剂循环五次后,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己胺的选择性几乎保持不变,HZSM-5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且容易再生。此外,通过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和SEM等表征手段,揭示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最后,结合相应的实验数据和表征结果,推测了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环己烯和环己胺气相氢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构筑了无机固体硅基磺酸催化剂体系,发现硅磺酸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36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然维持在61.4%,目标产物二环己胺的选择性为97.5%,副产物亚胺的选择性为2.5%。通过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和S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磺酸基(-SO3H)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与偏硅酸表面的羟基形成新的化学键(Si-O-S),从而牢固地接枝在偏硅酸表面。同时推测了环己烯和环己胺在硅磺酸催化剂上气相氢胺化反应可能的机理。另外,采用化学键合法,构筑了固载型Lewis酸催化剂体系。结果表明,固载型的15%AlCl3-H2SiO3催化剂在该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152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58.5%,二环己胺的选择性为98.7%,亚胺的选择性为1.3%。采用XRD、FT-IR、BET、Py-FTIR、NH3-TPD、TG-DTG、XPS、UV-vis、Raman和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结果证明,通过化学键合的方法,可以将无水AlCl3牢固地固载在偏硅酸的表面。结合实验和表征结果,对固载型的15%AlCl3-H2SiO3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气相氢胺化反应的机理也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尝试对反应物进行拓展,对环己烯和苯胺气相氢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载型的10%AlCl3-H2SiO3催化剂在该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催化剂连续运行100 h后,环己烯的转化率仍保持在4.7%,目标产物N-环己基苯胺的选择性为100%。最后结合实验和表征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本研究工作以环己烯和氨(胺)为原料,构筑了制备过程简单、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体系,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实现了环己烯和氨(胺)直接一步氢胺化反应高原子经济性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原子利用率高、工艺过程简单、产物易分离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和经济社会价值。

张青松[10](2020)在《Pt基催化剂上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芳香胺类化合物是工业上合成医学用药、橡胶、农业除草剂、工业染料、颜料和其他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合成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液相芳香硝基化合物加氢是工业上生成芳胺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不同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历程有很大影响。其中,廉价的铜基和镍基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但由于反应条件要求相对比较严格,难易控制,在反应中催化剂由于容易中毒而失活。而相比较非贵金属,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剂反应上具有催化活性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设计开发具有高催化性能的特殊功能载体和特定电子结构的贵金属催化剂,从而深入探究不同催化剂体系下硝基苯加氢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是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在课题组之前的工作基础上,以硝基苯加氢为模型反应,工作共包括两部分:1.选择Pt/CeO2催化剂为研究对象,探索载体形貌与还原温度影响硝基苯加氢性能背后的原因以及硝基苯在Pt/CeO2上具体的加氢反应历程;2.以Pt3Fe为研究对象,探索Fe添加及十八烯含量如何影响催化剂性能。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Na OH存在下采用水热法控制合成出不同形貌的CeO2载体,以H2PtCl6·6H2O作为前驱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形貌的Pt/CeO2催化剂。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如HRTEM、HAADF-STEM、H2-TPR、H2-TPD、CO2-TPD、XPS、Raman和吸附红外等,结合反应评价,系统地研究了Pt/CeO2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硝基苯在Pt/Ce O2催化剂上的加氢路径。结果表明,载体形貌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不同形貌暴露不同的晶面,还原能力不同。HRTEM结果表明,与CeO2纳米立方体和纳米粒子相比,纳米棒暴露相对更高能的{110}和{100}晶面。Ce 3d XPS、Raman和CO2-TPD结果表明,纳米棒更易于还原,由Ce4+还原生成的Ce3+和氧空位以及与氧空位相关的碱性位都最多,这不但有利于吸附反应物,也有利于分散和稳定Pt粒子。HAADF-STEM和CO吸附红外证实,纳米棒上不但具有最小的Pt粒子尺寸,而且由于更强的与载体相互作用使得Pt的电子密度更高。动力学和TOF计算表明硝基苯的转化更多地依赖于Pt对氢的活化解离,而由于硝基苯在表面的饱和吸附,更多的Ce3+位对硝基苯的转化贡献不大。Ce3+位对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间物种PHA的吸附和转化上,进而影响苯胺的生成。对不同温度还原的纳米棒催化剂的比较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高温还原会带来额外的远离Pt的表面Ce3+位,更有利于吸附电子密度相对较高的PHA,这显着加快了苯胺生成。高温还原带来更高的室温氢溢流能力也有助于这种远离Pt的吸附物种加氢。对比研究也表明,载体表面残留适量的Na不但可以稳定Pt,还可以诱导Ce4+的还原同时稳定生成的Ce3+,从而提高了催化性能。通过改变初始反应物的种类和浓度,研究硝基苯在Pt/CeO2催化剂上的反应历程。结果表明,硝基苯加氢的初始产物并非是亚硝基苯,而是N-苯基羟胺,N-苯基羟胺可能通过歧化和缩合路径生成苯胺及氧化偶氮苯,氧化偶氮苯继续氢解生成苯胺。2、以十八烯为溶剂使用液相还原法合成Pt3Fe枝状合金,对比了Pt3Fe催化剂上掺杂Fe以及催化剂上残留的十八烯对催化活性和Pt的电子结构的影响。结合CO吸附红外测试,发现Fe可以给电子到Pt上,使Pt的电子密度增高,活性中心表面富电子,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其催化加氢性能;十八烯相对于Pt是吸电子基团,催化剂表面上残留适量的十八烯有利于维持Pt3Fe适合催化硝基苯加氢的电子结构。硝基苯和N-苯基羟胺吸附红外测试表明,添加Fe和适量的十八烯有利于硝基苯和中间产物N-苯基羟胺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将Pt3Fe催化剂应用于不同位置、不同取代基的硝基苯衍生物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当侧基为吸电子基时,有利于获得高的催化活性,但同时会带来中间产物的累积,降低苯胺的选择性;当侧基为供电子基时,其影响效果相反。

二、对氢苯胺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氢苯胺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化三维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和气体分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体分离技术简介
        1.1.1 低温蒸馏
        1.1.2 膜分离
        1.1.3 吸附分离
    1.2 共价有机骨架(COFs)简介
    1.3 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
    1.4 共价有机骨架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1.4.1 共价有机骨架膜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1.4.2 共价有机骨架吸附剂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本轮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维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结构模拟分析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固体核磁分析
        2.3.4 热稳定分析
        2.3.5 SEM和 TEM分析
        2.3.6 元素分析(EDS)
        2.3.7 多孔性分析
        2.3.8 H_2, CO_2, CH_4吸附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维共价有机骨架膜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气体分离测试装置
        3.2.4 MeO-COF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eO-COF膜的表征
        3.3.2 MeO-COF膜气体分离性质表征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维共价有机骨架在氢同位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穿透实验装置
    4.3 复合材料的制备
        4.3.1 Pd(OAc)_2@CPOF-1 的制备
        4.3.2 Pd@CPOF-1 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Pd@CPOF-1 的表征
        4.4.2 Pd@CPOF-1的D_2/H_2分离性能研究
        4.4.3 Pd@CPOF-1 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研究
        4.4.4 Pd@CPOF-1 氢同位素分离的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新型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二甲苯胺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内成像和细胞自噬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品
        1.3 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探针C2的合成与表征
        2.2 细胞培养方法
        2.3 细胞毒性实验
        2.4 细胞溶酶体荧光共定位实验
        2.5 细胞荧光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探针C2的表征
        3.2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3.3 荧光共定位实验结果
        3.4 细胞成像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卤素取代的三苯胺类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和溶酶体靶向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细胞株
        1.2 药品
        1.3 试剂
        1.4 主要仪器
        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系列探针C4的合成与表征
        2.2 细胞毒性测试
        2.3 细胞溶酶体荧光共定位测试
        2.4 细胞荧光实验
    3 实验结果
        3.1 系列探针C4的表征
        3.2 系列探针C4的细胞毒性分析结果
        3.3 系列探针C4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分析结果
        3.4 细胞成像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的分类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选择性加氢概况
        1.1.2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2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选择
        1.2.1 催化活性中心的选择
        1.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2.3 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机理
    1.3 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选择
        1.3.1 催化剂活性中心的选择
        1.3.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3 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反应机理
    1.4 聚离子液体研究现状
        1.4.1 聚离子液体制备方法
        1.4.2 聚离子液体的应用领域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Pd基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苯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催化剂的制备
        2.2.3.1 [Bbmim]Cl的合成
        2.2.3.2 [(Bbmim)_2][PdCl_4]的合成
        2.2.2.3 系列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
        2.2.4 催化实验及催化剂表征方法
        2.2.4.1 苯乙炔加氢实验
        2.2.4.2 定性定量方法
        2.2.4.3 结构表征方法
    2.3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
        2.3.1 离子液体单体核磁表征
        2.3.2 聚合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4 催化结果与讨论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2 催化剂环境适用性评价
        2.4.3 循环活性研究
        2.4.4 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离子液体高效催化硝基苯选择性加氢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催化剂的合成
        3.2.3.1 [Bnmim]Cl的合成
        3.2.3.2 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
        3.2.4 催化实验及催化剂表针方法
        3.2.4.1 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催化实验
        3.2.4.2 定性定量方法
        3.2.4.3 结构表征方法
    3.3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
        3.3.1 离子液体单体核磁表征
        3.3.2 聚合物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4 催化反应结果与讨论
        3.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3.4.2 离子液体聚合物催化硝基苯选择性加氢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氢氧燃料电池概述
        1.2.1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1.2.3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
    1.3 氢电极反应动力学的pH效应
        1.3.1 氢电极动力学分析及反应机理
        1.3.2 氢结合能描述符
        1.3.3 氢氧结合能描述符
        1.3.4 “非吸附能”描述符
        1.3.5 pH效应之总结与展望
    1.4 碱性氢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1.4.1 铂基催化剂
        1.4.2 非铂贵金属催化剂
        1.4.3 非贵金属催化剂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 催化剂体相表征技术
        2.2.1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分析
        2.2.3 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 TGA)
        2.2.4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F)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ttedSpectrometer, ICP-AES)
    2.3 催化剂表面表征技术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分析
        2.3.3 物理吸脱附分析
        2.3.4 化学吸脱附分析
        2.3.5 接触角测试
        2.3.6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2.4 电化学测试技术
        2.4.1 电化学测试装置的搭建
        2.4.2 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测试
        2.4.3 CO电化学剥离测试
        2.4.4 旋转圆盘电极(Rotating Disk Electrode, RDE)测试
        2.4.5 计时电流法(Chronoamperometry, CA)
    2.5 原位谱学测试技术
        2.5.1 原位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2.5.2 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Surface-enhancedInfrared Spectroscopy, ATR-SEIRAS)
    2.6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测试
        2.6.1 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的制备
        2.6.2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装配及测试
    2.7 理论计算
        2.7.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
        2.7.2 小分子物理性质计算
        2.7.3 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计算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铂盘模型电极表面的碱性氢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本工作的研究思路
    3.3 Pt盘电极表面电沉积M(OH)_x/MO_x团簇
    3.4 M(OH)_x/MO_x团簇的物理化学表征
        3.4.1 M(OH)_x/MO_x团簇的形貌表征
        3.4.2 M(OH)_x/(MO)_x团簇的组成分析
    3.5 Pt盘模型电极催化碱性HOR的机理研究
        3.5.1 CV行为分析
        3.5.2 电化学活性面积的标定
        3.5.3 碱性HOR的动力学分析
        3.5.4 提取碱性HOR动力学的关键描述符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定制表面亲疏水性调控Pt/C的氢氧化催化活性
    4.1 引言
    4.2 “表面化学场”研究思路分析
    4.3 可控调节Pt/C表面亲疏水性方法的建立
        4.3.1 小分子的选择依据
        4.3.2 Pt/C-x表面宏观亲疏水性表征
        4.3.3 固/液界面接触角的微观本质
        4.3.4 宏观亲疏水性与微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4.3.5 静电势极值差的物理意义
    4.4 Pt/C-x表面HOR催化活性与亲疏水性的关系
        4.4.1 Pt/C-x的电化学行为表征
        4.4.2 Pt/C-x的HOR催化活性标定
        4.4.3 HOR催化活性与亲疏水性的关联
    4.5 Pt/C-x表面水层结构的原位谱学研究
        4.5.1 原位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4.5.2 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方法的建立
        4.5.3 Pt/C-x表面水分子的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4.6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7 修饰小分子的稳定性研究
        4.7.1 Pt表面小分子覆盖度的估算
        4.7.2 小分子的电化学稳定性
        4.7.3 HOR测试后小分子的保留率
    4.8 小分子修饰在APEFC中的应用
    4.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性能Pd基合金催化剂的高效筛选
    5.1 引言
    5.2 研究思路分析
    5.3 熔融盐法批量制备Pd基合金催化剂
        5.3.1 熔融盐法制备多元合金的优势
        5.3.2 实验方法
        5.3.3 熔融盐法对金属载量的精确控制
    5.4 合金的结构表征及吸附能计算
        5.4.1 XRD表征
        5.4.2 TEM表征
        5.4.3 合金表面的HBE及OHBE计算
    5.5 HOR催化活性表征及火山型关系的建立
        5.5.1 Pd基合金的电化学行为分析
        5.5.2 Pd基合金的HOR本征活性计算
        5.5.3 Pd基合金HOR活性与HBE及OHBE的关系
    5.6 PdNiCo/C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5.6.1 PdNiCo/C的制备
        5.6.2 PdNiCo/C的结构分析
        5.6.3 PdNiCo/C的HOR催化活性测试
        5.6.4 PdNiCo/C的APEFC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五章附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Ni_5Mo合金在碱性氢氧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思路分析
    6.3 Ni_5M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6.3.1 Ni_5Mo合金粉体催化剂的制备
        6.3.2 Ni_5Mo的碱性HOR催化活性表征
    6.4 Ni_5Mo的APEFC测试
        6.4.1 Ni_5Mo的APEFC初步测试
        6.4.2 MEA制备及燃料电池操作工艺优化
    6.5 Ni_5Mo的表面性质分析
        6.5.1 Ni_5Mo的化学吸脱附测试
        6.5.2 Ni_5Mo的表面电化学分析
        6.5.3 Ni_5Mo的XPS分析
        6.5.4 Ni_5Mo的物理吸脱附分析
    6.6 Ni_5Mo的形貌、组分及结构分析
        6.6.1 Ni_5Mo的形貌分析
        6.6.2 Ni_5Mo的组分分析
        6.6.3 Ni_5Mo的体相结构分析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会议论文
致谢

(5)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1.3 聚苯胺及其防腐应用
        1.3.1 聚苯胺的结构
        1.3.2 纳米聚苯胺与防腐
        1.3.3 水基聚苯胺与防腐
        1.3.4 聚苯胺复合涂层与防腐
    1.4 二氧化碳基聚氨酯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
        2.1.2 试剂
    2.2 合成实验
        2.2.1 掺杂态聚苯胺的合成
        2.2.2 内乳化剂的合成
        2.2.3 封端剂的合成
        2.2.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2.2.5 离子液体型扩链剂
第3章 近中性CPUD/c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与水分散聚苯胺的制备
        3.2.2 内乳化剂BDE的合成
        3.2.3 近中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3.2.4 热力学机械性能与附着力
        3.2.5 树脂涂层的防腐行为
        3.2.6 复合涂层的相容性和防腐行为
    3.3 结论
第4章 中性CPUD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二氧化碳基多元醇与水分散导电聚苯胺的制备
        4.2.2 内乳化剂的制备
        4.2.3 中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4.2.4 内交联的水性阳离子聚氨酯
        4.2.5 复合防腐涂层的相容性
        4.2.6 复合防腐涂层的防腐性能
    4.3 结论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树脂的核磁氢谱和GPC表征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氢气的制备技术
        1.2.1 矿物燃料制氢
        1.2.2 甲醇或氨裂解制氢
        1.2.3 生物制氢
        1.2.4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1.2.5 电分解水制氢
    1.3 过渡金属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贵金属
        1.3.2 碳化物
        1.3.3 硫族化合物
        1.3.4 硼化物
        1.3.5 氮化物
        1.3.6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
        1.3.7 磷化物
    1.4 .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析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1 磷化物的结构特点
        1.4.2 磷化物的合成方法
        1.4.3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析氢催化机理
        1.4.4 过渡金属磷化物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5 进一步提高过渡金属磷化物析氢催化性能的途径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Ru_2P的制备及其析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电化学测试过程
        2.2.4 理论计算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2.3.2 材料电化学活性评价与分析
        2.3.3 理论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探究不同物相钌磷化物的析氢催化活性趋势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电化学测试过程
        3.2.4 理论计算参数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3.3.2 材料电化学活性评估与分析
        3.3.3 理论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掺杂Ru_2P纳米颗粒的构筑及其析氢活性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电化学测试过程
        4.2.4 理论计算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4.3.2 材料电化学活性评价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掺杂磷化钼与碳化钼的构建及其析氢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2.3 电化学测试过程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5.3.2 材料电化学活性评价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sp~3-Csp~3键胺化反应研究
    1.3 Csp~2-Csp~2键胺化反应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可见光催化Csp~3-Csp~3键酰亚胺化反应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本课题提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反应机理研究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实验部分
        2.4.1 试剂原料
        2.4.2 产物表征
        2.4.3 原料的制备
    2.5 可见光催化的叔胺和磺酰叠氮合成磺酰亚胺的反应研究
        2.5.1 所有产物的光谱数据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的烯烃马氏加氢胺化反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本课题提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反应机理研究
        3.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3.4 实验部分
        3.4.1 化学试剂
        3.4.2 产物表征
        3.4.3 原料合成
    3.5 可见光促进的芳胺与芳基烯烃的马氏加氢胺化反应
        3.5.1 产物谱图数据解析
    3.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第三章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BODIPY的氢离子、钾离子探针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钾离子、氢离子分析技术现状
        1.1.1 传统钾离子分析技术
        1.1.2 新型钾离子分析技术
        1.1.3 传统pH分析技术
        1.1.4 新型pH分析技术
    1.2 荧光分析
        1.2.1 概述
        1.2.2 BODIPY类荧光分子
        1.2.3 荧光探针
        1.2.4 荧光探针分子响应机理
        1.2.5 钾离子荧光探针
        1.2.6 pH荧光探针
    1.3 离子选择性电极
        1.3.1 电极的基本构造
        1.3.2 膜电位Φ_m
        1.3.4 PVC膜电极
        1.3.5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1.4 总结与展望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种基于BODIPY荧光探针的制备
    2.1 引言
        2.1.1 BODIPY类荧光探针
        2.1.2 BODIPY母核的修饰方法
    2.2 试剂与仪器
    2.3 BODIPY母核的合成
    2.4 钾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
    2.5 氢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
        2.5.1 氢离子荧光探针1的合成
        2.5.2 氢离子荧光探针2的合成
    2.6 具体实验操作
    2.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钾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通过荧光传感与电位传感测定钾离子浓度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3 荧光法测试钾离子浓度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2 荧光强度-钾离子浓度标准曲线的测试
        3.3.3 抗干扰能力、重现性测试
        3.3.4 选择性测试
        3.3.5 小结
    3.4 钾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钾离子浓度
        3.4.1 PVC膜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
        3.4.2 膜组分的条件优化
        3.4.3 标准曲线的测试和绘制
        3.4.4 稳定性测试
        3.4.5 抗干扰能力测试
        3.4.6 响应时间
        3.4.7 选择性测试
        3.4.8 小结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氢离子荧光探针为敏感材料通过荧光传感与电位传感测定氢离子浓度
    4.1 引言
    4.2 试剂与仪器
    4.3 荧光法测试pH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2 荧光强度-pH标准曲线的测试
        4.3.3 抗干扰能力测试
        4.3.4 小结
    4.4 pH电极法测试pH
        4.4.1 PVC膜pH电极的制备
        4.4.2 膜组分的条件优化
        4.4.3 标准曲线的测试和绘制
        4.4.4 稳定性、重复性测试
        4.4.5 响应时间
        4.4.6 抗干扰能力测试
        4.4.7 pH电极1电位-光强关系的探索
        4.4.8 小结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概述
    1.2 有机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2.1 卤代烃的氨(胺)解法
        1.2.2 醇的催化胺化法
        1.2.3 醛/酮的还原胺化法
        1.2.4 腈的催化加氢法
    1.3 烯烃的氢胺化法
        1.3.1 碱金属催化剂
        1.3.2 过渡金属催化剂
        1.3.3 沸石催化剂
        1.3.4 其他酸性催化剂
    1.4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制备环己胺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2.2.4 产物的分析方法
        2.2.5 催化剂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2.3.2 HZSM-5硅铝比对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的影响
        2.3.3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2.3.4 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察
        2.3.5 催化剂表征
        2.3.6 HZSM-5催化环己烯和氨气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机固体硅基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制备二环己胺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装置
        3.2.3 催化剂的制备
        3.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3.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3.2.6 催化剂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3.3.2 硅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3.3.3 硅磺酸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3.3.4 硅磺酸催化剂的表征
        3.3.5 硅磺酸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载型路易斯酸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环己胺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装置
        4.2.3 催化剂的制备
        4.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4.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4.2.6 催化剂的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4.3.2 AlCl_3固载量对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的影响
        4.3.3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4.3.4 AlCl_3-H_2SiO_3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4.3.5 AlCl_3-H_2SiO_3催化剂的表征
        4.3.6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载型路易斯酸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氢胺化反应的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5.2.2 实验装置
        5.2.3 催化剂的制备
        5.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5.2.5 产物的分析方法
        5.2.6 催化剂表征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催化性能的比较
        5.3.2 AlCl_3固载量对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的影响
        5.3.3 AlCl_3-H_2SiO_3气相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氢胺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5.3.4 AlCl_3-H_2SiO_3催化剂在环己烯气相氢胺化反应中的稳定性测试
        5.3.5 AlCl_3-H_2SiO_3催化剂的表征
        5.3.6 AlCl_3-H_2SiO_3催化环己烯和苯胺气相氢胺化反应机理的推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10)Pt基催化剂上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苯胺合物的生产现状及其合成工艺
    1.3 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制芳胺反应机理
    1.4 硝基化合物加氢反应催化剂体系
        1.4.1 镍催化剂
        1.4.2 铂催化剂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
    2.2 催化剂的制备及处理
        2.2.1 不同形貌的Pt/CeO_2催化剂的制备
        2.2.2 Pt/CeO_2催化剂的还原预处理
        2.2.3 Pt_3Fe催化剂的制备
        2.2.4 Pt_3Fe催化剂的预处理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TEM表征测试
        2.3.2 BET表征测试
        2.3.3 ICP表征测试
        2.3.4 H_2-TPR表征测试
        2.3.5 H_2-TPD表征测试
        2.3.6 CO_2-TPD表征测试
        2.3.7 Raman表征测试
        2.3.8 XPS表征测试
        2.3.9 CO-DRIFTS表征测试
        2.3.10 硝基苯和N-苯基羟胺的DRIFTS表征测试
    2.4 硝基化合物加氢反应
        2.4.1 硝基苯化合物加氢反应测试
        2.4.2 产物分析及计算
第三章 Pt/CeO_2催化硝基苯加氢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载体形貌的影响
        3.2.2 还原温度的影响
        3.2.3 Na含量的影响
        3.2.4 Pt/CeO_2上硝基苯反应机理
        3.2.5 Pt/CeO_2上硝基苯衍生物的研究
    3.3 小结
第四章 Pt_3Fe催化硝基化合物加氢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Pt_3Fe催化剂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4.2.2 动力学的研究
        4.2.3 不同取代基团的存在对硝基苯加氢的影响
        4.2.4 NB、PHA吸附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对氢苯胺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化三维共价有机骨架的制备和气体分离应用研究[D]. 付静茹.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型氢离子敏感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D]. 文朝朝.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超交联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加氢催化性能的研究[D]. 刘宇乐.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D]. 刘威. 武汉大学, 2021(02)
  • [5]水性阳离子二氧化碳基聚氨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D]. 邹辰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过渡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D]. 刘婷婷. 西南大学, 2020(04)
  • [7]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D]. 桂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8]基于BODIPY的氢离子、钾离子探针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D]. 杨孝松. 扬州大学, 2020(01)
  • [9]固体酸催化环己烯氢胺化反应制备有机胺类化合物的研究[D]. 文敬滨. 湘潭大学, 2020(12)
  • [10]Pt基催化剂上硝基苯加氢反应机理研究[D]. 张青松.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对氢苯胺的制备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