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一、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玮,刘树根,宋金民,邓宾,王国芝,吴娟,焦堃,李金玺,叶玥豪,李智武,李泽奇[1](2017)在《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埃迪卡拉系)灯影组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油气产层,勘探历史超过50年。其有效烃源岩主要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储集层主要为灯影组微生物白云岩与受桐湾运动影响形成的风化壳储集层,直接盖层为筇竹寺组泥岩;生储盖组合从层位上来讲主要是上(新)生下(老)储顶盖型,从空间分布来讲主要是旁生侧储顶盖型。其油气成藏过程为"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耦合,生烃中心生成的油气运移至古构造形成古油藏(生气中心),古油藏内石油深埋裂解形成古气藏(储气中心),受盆地内晚期快速隆升和盆缘造山带影响,灯影组古气藏内的天然气沿灯影组顶不整合面再次发生长距离运移调整成藏或破坏,形成现今天然气藏(保气中心)。灯影组天然气成藏或破坏有5种模式,即高石梯型、威远型、通南巴型、焦石坝型和丁山-林滩场型。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的长期勘探和深入研究揭示出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是:(1)烃源岩生物类型低等化和有机质高演化;(2)储集层成岩强度大、演化时间长,趋于致密化,上覆负荷作用可能导致深层储集层质量变差;(3)油气成藏过程具烃态(固、液、气)转变和多阶段性,油气分布具有突出的差异性和多因素联控;(4)油气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是烃源充足、保存条件佳和构造稳定。

徐昉昊[2](2017)在《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勘探活动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并一直是四川盆地“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历史,已发现了威远气田、安岳气田、资阳气藏以及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四川盆地为典型的含油富气叠合盆地,其发生过多期构造变动,古生界及以下地层经历了复杂的成藏过程,多期成盆、成烃、成藏是其主要特征,而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作为川中地区古老层系也具备同样的多期性特征。本论文以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和川西南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孔、洞、缝充填物锶、碳、氧同位素分析,并据地层埋藏史及热演化史,分别恢复了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流体压力、流体系统、油气充注及油气成藏过程,建立了研究区震旦系和寒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揭示了川中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富集规律。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中不同矿物充填分别对应了第一期盐水充注、第一期石油充注、第二期盐水充注及第二期油气充注及第三期天然气充注的多期流体充注过程。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的矿物序列完整记录了成藏流体的演化过程和充注序列。(2)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孔、洞、缝中充填白云石、方解石及石英的Sr、C、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油窗期,震旦系灯影组储层与下寒武统处于同一个连通且开放的流体系统之中,来自于西侧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富锶含烃地层流体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东运移再经高石梯-磨溪构造西侧―陡坎‖从震旦系灯影组跨层向上覆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但生气窗期以后,寒武系龙王庙组处于一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流体系统当中,即震旦系灯影组与寒武系龙王庙组分属两个独立的流体系统并各自演化至今。(3)根据震旦系及寒武系储层岩石样品晚期孔、洞、缝中充填的白云石或石英中的气烃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结合一系列地球化学方法,恢复了川中地区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从烃源岩有机质未成熟阶段、开始生油阶段、油裂解气大量生成阶段、过成熟阶段到现今的流体压力演化过程,其中震旦系灯影组古流体压力系数变化为1.0→1.11.2→1.2→1.21.3→1.01.1,表明震旦系灯影组作为区域岩溶孔洞型储集层在地史过程中始终未出现过超高压现象;寒武系龙王庙组古流体压力系数演化为1.0→2.12.2→1.81.9→1.61.8→1.551.75,表明滩相寒武系龙王庙组地层压力在地史过程中具有超高压或超压特征。(4)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及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演化从古到今经历了震旦系沉积后的地层抬升剥蚀阶段;寒武系沉积期的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至消亡阶段;三叠系沉积后古油藏形成阶段;侏罗系沉积后的早期古气藏形成阶段;白垩系沉积后的古油藏全部转化为气藏阶段以及现今的气藏调整局部富集成藏的过程。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油气藏主力烃源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加之上震旦统灯三段泥质烃源岩的生烃补充,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并形成了“侧生旁储”型的烃源岩与储集层组合,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着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古风化壳向构造高部位的震旦系灯影组储层进行由深及浅的侧向运移;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藏以筇竹寺组泥质烃源岩为主要供烃源岩,由于纵向和横向上具有“垂向近源”和“侧向近灶”的特点,使得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气藏具有充足的油气供给。(5)根据现今地层实测压力数据及岩性组合分析,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存在有效的多级压力和岩性封盖系统,其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地层形成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的直接和间接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堵层。为此,形成了保留至今的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整装大气田。而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寒武系上覆的多级岩性加超压的双重封盖系统由于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作用而被破坏导致失效,使得该地区仅形成了威远震旦系灯影组残留气藏。(6)在构造上,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主要受拉张槽构造区域和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拉张槽在形成前和形成后分别对灯影组优质岩溶型孔洞储层和龙王庙组高能颗粒滩储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拉张槽对优质烃源岩发育控制作用明显。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及轴线的迁移导致古圈闭的破坏和新圈闭的出现,从而控制着震旦系、寒武系油气藏的演化和调整过程。而现今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藏的保存与富集主要受上覆多级封盖能力和古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程度的控制。多级压力和岩性的双重封盖特性决定了油气保存与成藏规模,主要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岩性-构造气藏,天然气主要富集在拉张槽两侧具备多级压力、岩性双重封盖的岩溶及滩相储层发育区。

徐敏[3](2016)在《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储层综合识别新技术 ——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地质年代古老、埋藏超过5500m。近年来风险探井GS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日产气百万方,自此开启了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震旦系勘探新的篇章,成为目前勘探关注的焦点。其岩溶缝洞特征虽然跟我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地层虽然具有一定相似性,比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但是由于下古生界-震旦系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碳酸盐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其岩溶化程度高,裂缝及缝洞尺度小,基质孔隙度低(小于6%),油气聚集规律复杂,横向非均质性非常强,加之埋深大、勘探程度低,目前预测成果精度低,多解性强,这种复杂性在国内外同类油气藏中实属罕见。前期研究基本以地质特征、成藏模式、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为主,也开展了关于灯影组岩溶缝洞储层预测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性技术。因此,作为四川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层系,急需开展针对该目的层储层特征的综合预测技术研究,指导下一步勘探开发。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储层,它主要具备了以下特征:一、主要岩性为白云岩;二、储集空间以孔隙、溶洞和裂缝为主;三、其储集类型有两种,其一为裂缝孔洞型,另一为裂缝孔隙;四、无论其储层孔隙度,还是渗透率,都相对较低,而非均质性却很强。寒武纪沉积前,桐湾运动使灯影组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并产生了起伏不平的碳酸盐岩古岩溶地貌,“裂陷槽”两侧为岩溶发育有利区域。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发育主要受岩溶古地貌和断裂系统控制,因此在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上开展缝洞检测及岩溶古地貌分析是岩溶缝洞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重点。论文首先从提高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入手,开展了针对深层的处理技术研究,形成了高保真高分辨率井控处理技术和基于起伏地表超深层低幅构造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大大提高了震旦系灯影组深层碳酸盐岩目的层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获得了保真和保幅的高品质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目的层“裂陷槽”边缘成像清晰,内部储层特征跟井合成记录吻合度高;其次,采用“印模法”、“层拉平技术”、“残厚法”相结合进行古地貌研究,对选取跨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盆地级格架地震剖面,开展了纵向和平面构造演化相结合的构造特征研究,精细刻画出震旦系岩溶储层沉积时期古地貌特征,划分出有利区域;采用改进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相干技术、曲率属性分析技术开展叠后缝洞预测技术研究断裂及溶洞的平面展布特征,提出了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相干技术及纹理属性提取技术的叠前缝洞预测技术,对裂缝及小尺度缝洞特征进行精细刻画;最后,针对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储层发育的特征,开展了叠前、叠后反演方法技术的综合研究,叠后稀疏脉冲反演和叠前同时反演技术相结合精细刻画储层的精细分布及流体分布。从地质角度综合考虑,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目标区地震储层预测效果综合评价,提供了勘探有利目标。本次研究中提出了将相干体、纹理属性等技术由叠后推向叠前,充分利用了宽方位地震资料里包含的丰富的方位各向异性信息,避免了岩性不同导致的地震道波形变化带来的缝洞解释“陷阱”,可以预测相对更小尺度的缝洞,提高了缝洞预测精度,降低了多解性;形成了深层古老碳酸岩盐低幅构造高精度成像处理技术及震旦系岩溶缝洞型储层描述技术系列;在流体识别中,提出了将流体地层的“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现象定量描述的“面积差值法”,结合叠后属性取得了好的地质效果。通过在研究区岩溶缝洞储层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适应性研究,逐步实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描述的定量化。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震旦系地层的深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秦胜飞,周国晓,李伟,侯曜华,吕芳[4](2016)在《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水溶气脱气成藏地球化学证据》文中指出目前,对于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的形成过程和天然气来源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较大分歧。为此,针对该气田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异常偏重的现象,首先分析了气藏的地质特征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气田主力气层是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含微量乙烷和痕量丙烷;气藏含水饱和度较高,普遍含有保存很好的原生水。进一步根据天然气中H2S含量与甲烷碳同位素值的关系,判断该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偏重并非由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造成。最后根据该区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值和邻区的对比结果,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判断认为,威远气田的天然气主要来自水溶气,并非过去认为的自邻区经侧向运移而来。结论认为:①由于水中释放出的甲烷碳同位素值较重,水溶气的脱气成藏造成了威远气田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偏重的现象;②伴随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威远地区大幅度抬升,形成构造圈闭,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溶解在水中的天然气发生减压脱溶,释放出的气体在圈闭中成藏,进而形成了威远气田;③经计算,威远气田圈闭下的水中释放出的天然气数量与该气田的探明储量相当,印证了该气田水溶气脱气成藏的观点。

黄文明,徐邱康,刘树根,曾东方,郑荣才,马文辛[5](2015)在《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过程与储层沥青耦合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在古生界均不程度地发育古油藏,古油藏中储层沥青是藉以恢复和重建油藏成藏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在对四川盆地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分类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沥青特征开展了详细的产出形态分析,总结了储层沥青产出形态与油气成藏过程的关系。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藏储层岩类页岩、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均有分布,多期生烃、多期构造调整导致天然气与古油藏耦合关系复杂。总体上讲,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气藏构建了一个原生与次生兼备、原油裂解气藏占主导、页岩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为辅的复式成藏系统。储层沥青分布特征可揭示古油藏和气藏成藏调整过程。

彭博[6](2015)在《川中-川南灯影组储层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川中-川南地区灯影组勘探进一步细致化,过去一些观点受到挑战。与之同时,包括桐湾运动拉张槽理论、以及白云石化作用、热液作用、溶蚀作用在内的一系列理论相继提出,促使我们要对川中-川南灯影组储层问题进一步思考。通过研究认识到,灯影组储层是一个形成机制复杂,受层序、沉积相、白云岩化、岩溶、热液等多种因素控制的碳酸盐岩储层。为了摸清川中-川南灯影组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本文结合勘探新资料、新理论,对灯影组层序、沉积相、白云岩化、岩溶、热液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首先,引入融合小波-Fischer图解联合法对灯影组层序进行识别,并结合岩石层序地层学、地震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验证,辨识出灯影组4个III级层序,并分析了不同体系域的岩石学特征,建立灯影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灯影组海平面、可容空间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对层序格架下沉积相分析,识别了灯影组内存在台内洼地,它形成于SQ3层序早期,受到桐湾运动I幕拉张作用而形成,早寒武世拉张槽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与它具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是桐湾运动多幕式的表现。以体系域为单元进行了沉积相展布刻画,最终结合构造背景得出多幕式桐湾运动下沉积演化模式:相对稳定期、拉张断陷期、台洼发育期、台洼消融期、隆升剥蚀期、拉张断裂期、拉张消亡期。其次,通过对灯影组内白云石的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认识了白云石类型、成岩流体性质,总结得出灯影组共有10种白云石类型,泥微晶白云石、粉-细晶白云石、藻粘液微晶白云石、缝孔洞内纤维状白云石、缝洞内刃状白云石、缝洞内方片状白云石、窗状孔内亮晶白云石、缝洞内细-中晶自型白云石、缝洞内粗晶白云石、缝洞内鞍形白云石,分别在沉积期、浅埋藏期、表生期、中深埋藏期4个阶段形成,主要有4种白云石成岩流体,包括海水、大气淡水、地层水、基底侵入岩热液流体。同时,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的分析,总结了震旦系灯影组有7期溶蚀作用,分别为:包括: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与层序不整合面有关的大气水溶蚀作用、与桐湾I幕构造活动有关的岩溶作用、与桐湾II幕构造活动有关的岩溶作用、与加里东运动有关岩溶作用、与热事件有关的热液溶蚀作用、与有机酸有关溶蚀作用,总结了不同类型岩溶作用的标志、平面分布及岩溶模式。此外,通过对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埋藏史曲线及测年资料,总结了灯影组3期热液作用。第1期热液作用为同生期热液作用,时间为536.3±5.5Ma,该时期桐湾运动I幕活动,海底拉张导致热液烟囱喷发,流体为热液硅质流体,流体温度为75-100℃;第2期热液作用为中成岩期热液作用,发生于加里东运动向峨眉地裂运动过渡时期,由于应力释放引起基底岩浆沿断裂上涌,热液流体与基底侵入岩有关,晚期可能受峨眉地裂热液作用叠加影响,热液矿物为鞍形白云石;第3期热液作用为晚成岩期热液作用,时间为侏罗系晚期白垩系早期,由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原油裂解后的气藏在超高压作用下沿着构造构造裂隙向上逸散,富硫气体溶于水与地层水Fe2+、Zn2+等离子反应形成化合物,标志性热液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重晶石等。最后,通过对川中高石梯、川东南丁山1井、川西南金石1井震旦系灯影组构造演化、沉积相带、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对比分析,总结了川中-川南灯影组优质储层形成机制:处于高能相带是灯影组发育优质储层的必要基础;多期岩溶叠加改造是灯影组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综合所有分析进行了储层分区评价:总体来看桐湾II幕、加里东运动共同岩溶改造的区域是储层发育的I类区,受到加里东运动、桐湾I幕共同岩溶改造的区域是储层发育的II类区,受桐湾I幕、沉积期滩相高部位是储层发育的III类区,沉积期滩相高部位受桐湾II幕岩溶改造区域为未来勘探的重点有利区,受高频层序控制的大面积台地为未来勘探的较有利区。

梁家驹[7](2014)在《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已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发现了威远气田、资阳和龙女寺含气构造。继威远气田发现之后,一直未有重大突破,直到近年来在川中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发现了震旦系灯影组气藏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从目前的勘探和开发情况来看,不同构造条件下,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威远震旦系圈闭天然气充满度仅25%,资阳构造现今仅为残留含气构造,中石化在紧邻威远气田的金石构造钻探金石1井失利,高石梯-磨溪震旦系和寒武系为特大型气田。本文以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作为本文的主线,对不同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差异性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认识。对金石、高石梯-磨溪以及威远-资阳三个典型构造震旦系储层的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以及沥青含量进行了横向对比,认为高石梯-磨溪地区、资阳地区灯影组的储集物性最好,大规模的溶蚀孔洞发育,孔洞内充填的沥青含量较高;威远地区岩溶洞穴相对高石梯-磨溪和资阳构造要少,但裂缝的发育程度明显更高,储层渗透率较高;金石构造溶蚀孔洞欠发育,储集物性最差,孔洞内几乎无沥青充填。对比和分析了高石梯-磨溪构造与威远-资阳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差异性,并与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沥青与寒武系筇竹寺组泥岩相关性最好,其次是灯三段泥岩,而陡山沱组泥岩和灯影组碳酸盐岩,不是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对比和分析了不同构造天然气的组分特征及同位素特征的差异性,将研究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威远构造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第二类是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天然气和威远构造震旦系、寒武系洗象池组以及奥陶系的天然气,这类天然气主要来自于筇竹寺组烃源岩;第三类是高石梯-磨溪构造灯影组天然气,主要表现为沥青裂解气的特征。根据不同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孔、洞、缝充填物的相对关系,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及锶、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确定了高石梯-磨溪构造和威远-资阳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流体的充注序列及流体来源,对比了不同构造流体充注特征与保存条件的差异性。在原油充注以前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下古生界地层中多存在流体的跨层流动,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威远-资阳地区流体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跨层流动,保存条件较好。在原油裂解后两个构造均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破坏。在构造演化史与生烃演化史恢复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构造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散失)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动态匹配关系。对不同构造的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按照桐湾运动的暴露剥蚀→拉张槽的形成演化→古隆起的演化迁移→喜山运动的隆升变迁的思路,对研究区震旦系-下古生界的油气成藏过程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桐湾运动的暴露剥蚀控制了不同构造区有利储层的发育部位及发育程度;拉张槽的形成演化控制了生烃中心的发育部位和不同构造区有效的输导系统的形成;古隆起的演化迁移控制了不同构造区古油(气)藏的演化历史;喜山运动的隆升定型最终控制了不同构造区现今天然气的分布和富集程度。

夏文谦[8](2014)在《川东南綦江地区古岩溶储层特征及识别预测》文中认为岩溶一词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近五十年,我国自1975年发现了任丘油田古潜山油藏之后,开始了对古岩溶及其油气储层的研究。近年来,古岩溶储层的勘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的诸多盆地,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勘探区域均发现了大量的古岩溶油气藏,并建成了诸如塔河、长庆、威远及轮南等大中型油气田。因此展开古岩溶储层的研究对油气勘探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川东南地区油气生储盖条件较好,具备油气勘探资源基础,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接替区块。但随着油气勘探步伐的加快以及浅层可供勘探面积的减少,为了尽快实现川东南地区勘探的重大突破,向深部地层要油气已是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川东南綦江区块二叠系茅口组和震旦系灯影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古岩溶储层勘探的角度出发,结合沉积学、储层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岩溶地质学等多个学科,以地质资料,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为基础,将宏观特征与微观特征相结合,详细解释了川东南綦江地区古岩溶储层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总结了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发育期次及类型,分析了古岩溶储层的孔隙类型、储集空间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运用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测试、微量元素测试、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及阴极射线发光特征等地球化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了多种不同类型古岩溶的识别与区分,为古岩溶油气储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应用常规、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新理论,揭示了该地区优质古岩溶储层的空间展布,最终在综合油气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川东南綦江区块茅口组和灯影组勘探有利区,并给出了勘探部署建议。本次研究得到以下成果认识:茅口组灰岩在经历风化剥蚀及构造运动等作用后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古岩溶,总结起来可分为沉积期(层间)岩溶、风化期(表生)岩溶、埋藏期岩溶和褶皱期岩溶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其中表生期岩溶和褶皱期岩溶发育规模较大,是茅口组油气勘探关注的重点。由于多种类型岩溶相互叠加改造,仅靠野外观察难以对不同类型的古岩溶进行识别,经研究发现茅口组四种类型的古岩溶在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包裹体均一温度、阴极射线发光特征及碳氧同位素和锶同位素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综合起来可将研究区茅口组不同类型的古岩溶进行识别和区分。这对理解古岩溶储层的发展演化过程及判断其发育规模具有直观而重要的理论意义。茅口组古岩溶储层共有四种异常反射,分别代表着倾斜发育的岩溶;强水平岩溶;弱水平岩溶;纵向叠置与透镜状发育的岩溶。其中倾斜发育的岩溶斜亮点在岩溶高地及古斜坡部位较为发育,倾向大部分从古地貌高部位指向低部位,且岩溶发育多是在断层的基础上沿着岩石强度较弱的方向发育的;强水平层状岩溶主要发育在古斜坡部位及局部古高点周边的斜坡;弱水平层状岩溶主要发育在岩溶高地及古隆起上的局部斜坡带;纵向叠置与透镜状岩溶主要发育在古构造的斜坡部位,平面呈“团块状、星点状”分布。灯影组岩溶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岩性选择性,主要发育于藻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及细—粗晶白云岩中,岩石结构主要包括藻粘结结构和晶粒结构。灯影组岩溶作用主要包括表生期岩溶、埋藏期岩溶和热液白云石岩溶,不同类型的古岩溶在镜下观察、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上均有不同表现,据此可以进行不同类型古岩溶的识别与区分。灯影组地震异常反射主要发育在古地貌高部位,其次为古斜坡部位,古岩溶高地和古构造斜坡部位处于地质应力较强的区域,在构造运动中容易产生大量的裂缝。裂缝的产生有利于地下流体的串层渗流,为古岩溶的发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使地层更容易受到风化、溶蚀作用的影响;而风化、溶蚀作用的发生又会降低岩石的强度,反过来促进裂缝的产生。结合岩溶发育模式、异常反射特征、储层预测和缝洞体检测的研究成果,认为茅口组在岩溶斜坡及岩溶高地的局部高点及周边为Ⅰ类勘探区,岩溶高地为Ⅱ类勘探区,首选为岩溶斜坡带,以及岩溶高地上局部的古残高周边;同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灯影组上部地层划分出3类4个有利储集区,下部地层划分出3类5个有利储集区。

曹建文,梁彬,张庆玉,淡永[9](2012)在《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文中提出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经历了震旦纪末的桐湾运动,发生了古风化壳岩溶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溶储集空间。通过样品物性测试、薄片分析、野外观测等手段,从岩性、沉积相、白云岩化、构造等内外控制因素对岩溶储集空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虽然灯影组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但较强的水动力环境形成的藻(屑)白云岩仍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白云岩化作用使储层的孔隙度增大,增加了岩石的可溶性;沉积间断使岩石经历了大气淡水的风化淋滤,形成了以裂缝及孔洞为主的储集空间。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良好的发育条件,将为中国南方寻找深部油气资源提供极为重要的场所。

许海龙[10](2012)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文中提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是发育在四川盆地中西部、潜伏于二叠系之下的巨型不规则鼻状构造,面积约占四川盆地的三分之一,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最新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和钻测井数据进行精确构造解释,精细刻画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结构与形态。系统研究古隆起不整合特征、建立构造层序、恢复其构造演化过程。全面分析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指出有利勘探区域。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论文采用最新地震勘探资料和钻测井数据进行精确构造解释,精细刻画出古隆起9个主要层系构造特征。(2)论文首次明确提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平面具有分区特征。川西小区构造圈闭规模较小,褶皱和断裂作用相对较强烈。威远小区以威远穹窿背斜为主,其北侧分布资阳鼻状小褶曲群。川中小区总体构造变形较弱,构造圈闭从北向南可再划分为三排。(3)论文系统分析古隆起主要不整合面构造特征。首次提出并采用空间趋势外推法恢复桐湾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不整合剥蚀量。依据不整合发育特征,将区内地层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层序,13个二级构造层序。(4)论文依据不整合特征和构造层序,重新将古隆起构造演过程划分为雏形阶段、发育阶段、稳定埋藏阶段和调整定型阶段。首次指出古隆起显着构造变形发生于奥陶纪末加里东运动塔科尼幕,志留纪至二叠纪仅发生整体升降运动。(5)论文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的古隆起构造格局决定了烃源岩、储层、构造圈闭在时空上的匹配关系,建立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6)论文从古隆起构造演化的角度指出,高石梯—磨溪潜伏构造带震旦纪以来长期处于构造高部位,构造圈闭完整、气源充足,是最具勘探前景的有利区块。

二、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灯影组勘探历程及勘探思路演变
    1.1 勘探历程
    1.2 勘探思路演变
2 灯影组油气地质条件
    2.1 烃源岩
    2.2 储集层
    2.3 盖层
    2.4 生储盖组合
3 原油大规模运移和灯影组古油藏 (生气中心) 特征
4 灯影组古气藏 (储气中心) 特征
5 灯影组天然气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调整成藏或破坏
    5.1 古气藏 (储气中心) 向现今气藏 (保气中心) 演变主控因素
        5.1.1 古构造大圈闭的解体和众多小型构造圈闭的形成
        5.1.2 构造高点的迁移
        5.1.3 隆升剥蚀作用
    5.2 灯影组早期超压古气藏-晚期超压古气藏-现今常压气藏的演变
    5.3 灯影组天然气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调整成藏或破坏模式
6 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和分布特征
    6.1 国外古老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6.2 四川叠合盆地灯影组油气成藏和分布特征
        6.2.1 烃源岩生物类型低等化和有机质高演化
        6.2.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化和负荷作用对储层质量有破坏性
        6.2.3 油气成藏过程具烃态转变和多阶段性
        6.2.4 油气分布具有突出的差异性和多因素联控
        6.2.5 油气形成和保存的关键因素
7 结论

(2)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储层流体系统研究现状
        1.2.2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1.2.3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应用于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1.2.4 四川盆地震旦系和寒武系油气成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性认识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1.6.2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沉积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特征
    3.1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1.3 储层物性特征
    3.2 寒武系龙王庙组储层特征
        3.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2.3 储层物性特征
第4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充注特征
    4.1 震旦系灯影组流体充注特征
    4.2 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充注特征
第5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
    5.1 同位素流体地球化学方法
    5.2 流体系统划分与演化
        5.2.1 流体系统划分
        5.2.2 流体系统演化
    5.3 地层流体压力形成与演化
        5.3.1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2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第6章 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
    6.1 烃源岩分布特征及热演化
        6.1.1 烃源岩分布特征
        6.1.2 烃源岩热演化
    6.2 油气充注期次
    6.3 油气输导系统
    6.4 油气成藏模式与成藏过程
        6.4.1 高石梯-磨溪地区油气成藏的多级封盖模式
        6.4.2 威远-资阳地区油气成藏的多级封盖失效模式
        6.4.3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富集规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储层综合识别新技术 ——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深部油气田勘探现状
        1.2.2 国内深层油气田勘探现状
        1.2.3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灯影组岩溶储层研究面临的技术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井控叠前深度偏移研究
    2.1 井控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2.1.1 井控真振幅恢复技术
        2.1.2 井控累计频谱法反Q高分辨率技术
    2.2 宽方位地震资料分方位处理技术
        2.2.1 共偏移距矢量片技术
        2.2.2 傅利叶五维数据规则化技术
    2.3 基于起伏地表的深层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2.3.1 网格层析模型构建技术
        2.3.2 各向异性参数分析技术
        2.3.3 双程波动方程逆时偏移技术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层古老碳酸盐岩岩溶古地貌研究
    3.1 四川盆地构造演化史
    3.2 纵横向综合构造演化技术
        3.2.1 单井沉积演化分析
        3.2.2 纵向古构造演化特征分析技术
        3.2.3 平面古构造演化特征分析技术
    3.3“裂陷槽”精细刻画技术
    3.4“印模法”与“残厚法”相结合的古地貌分析技术
        3.4.1 岩溶古地貌特征
        3.4.2“印模法”及“残厚法”古地貌分析技术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缝洞雕刻研究
    4.1 叠后溶蚀缝洞体雕刻研究
        4.1.1 相干分析
        4.1.2 曲率属性分析
    4.2 叠前溶蚀缝洞体高分辨率预测技术研究
        4.2.1 叠前分方位检测技术
        4.2.2 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裂缝预测技术
        4.2.3 基于高精度谱分解技术的缝洞预测技术
    本章小结
第5章 缝洞储层叠前-叠后反演综合预测研究
    5.1 叠前、叠后反演综合预测技术
        5.1.1 稀疏脉冲反演技术
        5.1.2 叠前同时反演技术
    5.2 油气检测技术
        5.2.1 基于频率衰减梯度吸收的“面积差值法”
        5.2.2 弹性阻抗反演技术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储层预测技术应用
    6.1 区域地质概况
        6.1.1 工区位置及钻探概况
        6.1.2 研究区地质背景
        6.1.3 构造沉积特征
        6.1.4 地层特征
    6.2 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发育有利区带
    6.3 震旦系灯影组岩溶缝洞发育带
        6.3.1 裂缝发育带综合评价
        6.3.2 溶蚀孔洞发育带综合预测
    6.4 储层分布
    6.5 油气分布
    6.6 震旦系灯影组缝洞型储层有利目标优选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过程与储层沥青耦合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
2储层沥青性质
3四川盆地海相地层油气藏类型划分
4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古油藏和气藏类型识别
    4.1识别特征和标准
    4.2古油气成藏过程与沥青耦合关系
    4.3实例解剖
        (1)川东北普光气田
        (2)川西南威远气田
        (3)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古油藏
    4.4油气勘探意义
5结论

(6)川中-川南灯影组储层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1.2.3 白云石形成机制研究
        1.2.4 岩溶作用研究现状
        1.2.5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思路
        1.3.3 可行性分析
        1.3.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3.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灯影组地层划分沿革
        2.1.2 灯影组地层特征
        2.1.3 顶底地层特征
    2.2 构造-沉积特征
        2.2.1 构造历史
        2.2.2 沉积格局
第3章 震旦系灯影组层序、沉积相及沉积模式研究
    3.1 震旦系灯影组层序格架
        3.1.1 顶底界面的厘定
        3.1.2 融合小波分频-Fischer图解联合法
        3.1.3 层序地层划分验证
        3.1.4 III级层序格架特征
    3.2 震旦系灯影组层序格架下沉积相展布
        3.2.1 桐湾运动Ⅰ幕下台内洼地的识别
        3.2.2 川中-川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层序格架下沉积相展布
        3.2.3 四川盆地晚震旦世沉积演化
第4章 震旦系灯影组白云石期次及机制研究
    4.1 采样及分析方法
    4.2 震旦系灯影组基质白云石研究
        4.2.1 基质白云石类型
        4.2.2 基质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
        4.2.3 基质白云石形成机制
    4.3 震旦系灯影组缝洞内白云石研究
        4.3.1 缝洞内白云石充填序列及矿物学特征
        4.3.2 缝洞内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
        4.3.3 缝洞内白云石成岩流体性质
        4.3.4 缝洞内白云石形成机制
第5章 震旦系灯影组溶蚀作用期次及机制研究
    5.1 震旦系灯影组溶蚀作用标志
        5.1.1 同生期与滩相有关溶蚀作用标志
        5.1.2 同生期与层序有关溶蚀作用标志
        5.1.3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标志
        5.1.4 表生期溶蚀作用标志
        5.1.5 中成岩期溶蚀作用标志
        5.1.6 晚成岩期溶蚀作用标志
    5.2 震旦系灯影组溶蚀作用发育分布
        5.2.1 同生期与滩相有关溶蚀作用分布
        5.2.2 同生期与层序有关溶蚀作用分布
        5.2.3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分布
        5.2.4 表生期与桐湾运动II有关的溶蚀作用分布
        5.2.5 表生期与加里东运动有关的溶蚀作用分布
        5.2.6 晚成岩期溶蚀作用时间及分布
    5.3 震旦系灯影组溶蚀作用模式
        5.3.1 同生期与滩相有关溶蚀作用模式
        5.3.2 同生期与层序有关溶蚀作用模式
        5.3.3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模式
        5.3.4 表生期与桐湾运动II幕有关的溶蚀作用模式
        5.3.5 表生期与加里东运动有关的溶蚀作用模式
        5.3.6 晚成岩期溶蚀作用模式
第6章 震旦系灯影组热液作用期次及机制研究
    6.1 震旦系灯影组热液作用标志
        6.1.1 同生期热液作用标志
        6.1.2 中成岩期热液作用标志
        6.1.3 晚成岩期热液作用标志
    6.2 震旦系灯影组热液作用分布
        6.2.1 同生期热液作用分布
        6.2.2 中成岩期热液作用分布
        6.2.3 晚成岩期热液作用分布
    6.3 震旦系灯影组热液作用模式
        6.3.1 同生期热液作用模式
        6.3.2 中成岩期热液作用模式
        6.3.3 晚成岩期热液作用模式
第7章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7.1 川中-川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岩石类型对比
    7.2 川中-川南震旦系灯影组储集空间类型对比
        7.2.1 川中高石1井储集空间类型
        7.2.2 川西南金石1井储集空间类型
        7.2.3 川东南丁山1井储集空间类型
    7.3 川中-川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段沉积环境对比
        7.3.1 高石1井储层段沉积环境
        7.3.2 金石1井储层段沉积环境
        7.3.3 丁山1井储层段沉积环境
    7.4 川中-川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空间充填特征对比
        7.4.1 高石1井储层空间充填特征
        7.4.2 金石1井储层空间充填特征
        7.4.3 丁山1井储层空间充填特征
    7.5 川中-川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段储层发育演化对比
        7.5.1 高石1井储层发育演化
        7.5.2 金石1井储层发育演化
        7.5.3 丁山1井储层发育演化
    7.6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7.6.1 沉积格局、海平面变化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7.6.2 岩溶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7.6.3 白云石充填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7.6.4 热液因素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7.7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形成机制分析
    7.8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分区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年代
        1.2.2 油气输导体系
        1.2.3 能量场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1.3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勘探现状
        1.3.1 四川盆地震旦系勘探情况
        1.3.2 四川盆地寒武系勘探情况
        1.3.3 四川盆地奥陶系勘探情况
        1.3.4 四川盆地志留系勘探情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思路
        1.4.3 关键技术
        1.4.4 可行性分析
    1.5 取得创新性成果
第2章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2.1 震旦系
        2.2.2 寒武系
        2.2.3 奥陶系
        2.2.4 志留系
    2.3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特征及形成演化
        2.3.1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发现及特征
        2.3.2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的形成演化过程
        2.3.3 绵阳-乐至-隆昌-长宁拉张槽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2.4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2.4.1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演化过程
        2.4.2 古隆起的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3章 震旦系-下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3.1 灯影组岩性特征
    3.2 灯影组储集空间类型
    3.3 灯影组储层物性特征
    3.4 灯影组储层沥青含量
    3.5 与磨溪构造龙王庙组储层对比
    3.6 灯影组储层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
        3.6.1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
        3.6.2 表生期岩溶作用
        3.6.3 油气充注作用
        3.6.4 构造破裂作用
第4章 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源对比
    4.1 烃源岩的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4.1.1 震旦系陡山沱组烃源岩
        4.1.2 震旦系灯影组烃源岩
        4.1.3 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烃源岩
        4.1.4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
        4.1.5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
    4.2 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与烃源分析
        4.2.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对比
        4.2.2 甾烷和萜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4.2.3 沥青成熟度特征对比
        4.2.4 储层沥青/烃源对比
    4.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气源分析
        4.3.1 天然气组分特征对比
        4.3.2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对比
        4.3.3 天然气类型对比及气源分析
第5章 震旦系-下古生界多期流体充注与油气保存
    5.1 高石梯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多期流体充注
        5.1.1 多期流体充注特征
        5.1.2 流体包裹体特征
        5.1.3 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2 磨溪构造寒武系龙王庙组多期流体充注
        5.2.1 多期流体充注特征
        5.2.2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 威远-资阳构造多期流体充注
        5.3.1 多期流体充注特征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5.3.3 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流体充注与保存条件对比
        5.4.1 保存条件的动态变化
        5.4.2 保存条件与油气成藏
        5.4.3 直接盖层的对比
        5.4.4 间接盖层的对比
第6章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对比
    6.1 金石构造油气成藏(破坏)过程
        6.1.1 构造特征
        6.1.2 含气性评价
        6.1.3 烃源岩生烃演化历史
        6.1.4 油气成藏(破坏)过程
    6.2 威远-资阳构造油气成藏过程
        6.2.1 构造特征
        6.2.2 气水分布特征
        6.2.3 烃源岩生烃演化历史
        6.2.4 油气成藏过程
    6.3 高石梯-磨溪构造油气成藏过程
        6.3.1 构造特征
        6.3.2 气水分布特征
        6.3.3 烃源岩生烃演化历史
        6.3.4 油气成藏过程
    6.4 油气成藏差异性对比
        6.4.1 油气成藏条件差异性对比
        6.4.2 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对比
    6.5 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表

(8)川东南綦江地区古岩溶储层特征及识别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岩溶研究现状
        1.2.2 勘探层系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思路
        1.3.3 完成主要工作量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4.1 主要成果认识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工区位置
    2.2 构造沉积背景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二叠系
        2.3.2 震旦系
第3章 古岩溶发育期次、类型及特征
    3.1 二叠系茅口组古岩溶发育期次、类型和特征
        3.1.1 茅口组古岩溶分类及其发育特征
        3.1.2 不同类型岩溶的地球化学特征
        3.1.3 茅口组成岩作用
    3.2 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发育类型和特征
        3.2.1 储层岩性特征
        3.2.2 储层物性特征
        3.2.3 储层主要储渗空间类型
        3.2.4 灯影组储层地球化学特征
第4章 古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4.1 二叠系茅口组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4.1.1 茅口组古地貌特征
        4.1.2 茅口组岩溶发育的地质模型
        4.1.3 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4.2 震旦系灯影组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4.2.1 灯影组古地貌特征
        4.2.2 岩溶发育模式
        4.2.3 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第5章 岩溶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
    5.1 茅口组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5.1.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5.1.2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地质模型
        5.1.3 茅口组周边已知井分析
    5.2 茅口组岩溶异常反射分布规律
        5.2.1 倾斜发育的岩溶(斜亮点反射)分布规律
        5.2.2 强水平层状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5.2.3 弱水平层状岩溶发育分布规律
        5.2.4 纵向叠置与透镜状反射分布规律
    5.3 灯影组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及异常反射分布
        5.3.1 测井响应特征
        5.3.2 地震响应特征
        5.3.3 灯影组异常反射分布
第6章 有利储集层区块划分及评价
    6.1 二叠系茅口组有利区评价
    6.2 震旦系灯影组有利区评价
        6.2.1 震旦系灯影组上部有利区储集区带评价
        6.2.2 震旦系灯影组下部有利区储集区带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1.1 岩性特征
    1.2 构造-沉积演化
2 灯影组古岩溶储层的发育特征
    2.1 古岩溶作用的特征
    2.2 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3 灯影组岩溶储层的控制因素
    3.1 地层岩性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3.2 沉积相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3.3 白云岩化作用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3.4 古表生岩溶作用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4 结论

(10)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2 古隆起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认识
    1.4 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认识和创新成果
        1.7.1 主要认识
        1.7.2 创新性成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分布
    2.3 主要断裂
    2.4 基底结构
3 古隆起结构与特征
    3.1 层位标定与追踪
    3.2 古隆起构造分区
        3.2.1 川西小区
        3.2.2 威远小区
        3.2.3 川中小区
    3.3 古隆起构造特征
        3.3.1 地表构造特征
        3.3.2 上三叠统—古近系构造特征
        3.3.3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特征
        3.3.4 下古生界构造特征
        3.3.5 灯影组构造特征
4 不整合特征与构造层序
    4.1 主要区域不整合特征
        4.1.1 基底不整合特征
        4.1.2 震旦系不整合特征
        4.1.3 古生界不整合特征
        4.1.4 中新生界不整合特征
    4.2 剥蚀量恢复
        4.2.1 恢复方法的选择
        4.2.2 空间趋势外推法恢复剥蚀量
        4.2.3 剥蚀量恢复结果
    4.3 构造层序
        4.3.1 基底构造层序
        4.3.2 震旦系构造层序
        4.3.3 下古生界构造层序
        4.3.4 二叠系—中三叠统构造层序
        4.3.5 上三叠统—古近系构造层序
        4.3.6 新生界构造层序
5 古隆起构造演化
    5.1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依据
    5.2 震旦纪:雏形阶段
    5.3 寒武纪—二叠纪前:发育阶段
    5.4 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埋藏阶段
    5.5 晚三叠纪—现今:调整定型阶段
    5.6 威远构造形成过程
    5.7 高石梯构造形成过程
6 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成藏的影响
    6.1 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6.1.1 烃源岩对比
        6.1.2 烃源岩分布特征
        6.1.3 烃源岩热演化过程
    6.2 对储层发育的控制
        6.2.1 储层分布特征
        6.2.2 储层发育过程
    6.3 对油气运移的控制
        6.3.1 油气运移的证据
        6.3.2 油气运移过程
    6.4 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
7 震旦系有利区块勘探前景评价
    7.1 高石梯—磨溪潜伏构造带
    7.2 盘龙场潜伏构造带
    7.3 资阳古圈闭
    7.4 川西小区
8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叠合盆地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过程和特征——以四川叠合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为例[J]. 孙玮,刘树根,宋金民,邓宾,王国芝,吴娟,焦堃,李金玺,叶玥豪,李智武,李泽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2]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流体系统与油气成藏[D]. 徐昉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1)
  • [3]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储层综合识别新技术 ——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为例[D]. 徐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4]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水溶气脱气成藏地球化学证据[J]. 秦胜飞,周国晓,李伟,侯曜华,吕芳. 天然气工业, 2016(01)
  • [5]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过程与储层沥青耦合关系:以四川盆地为例[J]. 黄文明,徐邱康,刘树根,曾东方,郑荣才,马文辛. 地质科技情报, 2015(06)
  • [6]川中-川南灯影组储层形成机制及控制因素[D]. 彭博.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5)
  • [7]四川盆地川中—川西南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油气成藏差异性研究[D]. 梁家驹.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川东南綦江地区古岩溶储层特征及识别预测[D]. 夏文谦.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1)
  • [9]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灯影组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J]. 曹建文,梁彬,张庆玉,淡永. 地质通报, 2012(11)
  • [10]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其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D]. 许海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8)

标签:;  ;  ;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